前段时间和朋友们唠嗑儿的时候,聊起了大家和自己对象发生过的各种矛盾。1 Z/ t1 N! |1 ~3 Z& L
和朋友出去玩得太晚了、在陪对象时不够积极主动,发给对方一大串消息只收到一个表情包回复……不管是习惯激烈争吵的,情绪一上头就想转身就走的,还是闷在被子里自己大哭的,都在我们聊天的过程中获得了强烈的共鸣:
. y4 Y; s. u% Q$ l7 M
5 U$ L+ w) V4 A! s% l) [- j! E$ n* J! Z I+ M& Y7 B7 Q& i; r
谈恋爱有时候真的是太让人上火了
+ W) y0 w7 I Q+ ?. L+ g- u9 y) z8 I" Z0 c: v$ M+ V+ `7 J
3 o. o( `0 {: F9 i+ J& J/ [ J7 y+ K3 R
/ q: `1 A W Q! _4 Q
比如某位成熟的人类朋友,前两天和对象关于《脱口秀大会》里的选手到底谁更好笑,吵到不欢而散。朋友事后回想觉得自己很幼稚,可是在当下情绪就是很上头。
! X0 v, o0 A/ v/ Z, G这位朋友反思自己:但凡是和朋友讨论这些个问题我都不可能这样,和好后我俩复盘,都觉得自己挺无聊的,但当时真的就是上火了。7 |9 B) e- r" d4 g8 Z+ G% L# R+ ^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关于恋爱中的“上火”。
7 [6 v3 c0 P8 U4 i" f s: H* N! T% y* H0 _6 p: S
3 _5 \7 ?( t5 W* h6 F- G
! Q1 }; a4 p5 o4 d' `5 z) `- Z( V4 s7 d( R2 m0 e/ N2 G
* Y! t- b' [) c1 L7 _2 D$ C1 Q3 p- l) c4 d9 G' V6 A% l
不少人在朋友之间可能脾气随和,谈起恋爱却很容易上火。
" i3 ^7 f, S1 F/ `, @( B其实,这并不是由于关系出了问题或是我们的性格有缺陷,而是很多时候,爱情就是这样的。诸多试图定义浪漫之爱的哲学观点往往认为,浪漫之爱是一种富有激情的爱意。
+ J, P0 k7 G2 O& R/ H2 }9 ^4 }我们都知道爱情会让我们热烈地渴望和眷恋对方,但那只是关于激情的一部分。富有激情的爱意,既使得我们在恋爱时感受到强烈的快乐,也使得我们对关系中的小风浪更加敏感。5 E! ?6 |8 e: G' C. u
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恋爱更容易让人上头,它也同样容易让人“上火”。强烈的快乐和痛苦,都源于我们爱情中的激情。: k8 m! \6 i& c0 k- {( F
比如,不涉及原则问题的意见不合,在朋友之间可能只是几句有来有回的讨论,可情侣之间意见不合就很容易发生争吵,甚至闹分手。" L! n! S7 V+ p0 a2 F$ @
又或者,午饭吃什么,周末怎么过,对方每次回消息隔了多长时间——在朋友之间可能完全不会被留意到的小分歧,放在情侣之间很有可能引发一场恶战。
{! ^ P; o; b% v% s1 Z& j不过,保持一份热烈的爱情与避免在爱情中“上火”并不冲突。我们只是不能时时刻刻地都过度投入爱情,而需要偶尔地抽离出来。) ^0 Q; j3 c' I. v0 |: ?9 n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反常识?投入感情难道不是件好事吗?怎么会存在过度投入呢?
" e8 w% n1 ]+ ^0 |4 T: U" f请接着往下看。
! K- s. s% D" B: p! e# M+ k
3 H7 C% s1 v- |5 ~ e
3 y9 U; Z4 s+ Q" s( D) Q9 y/ G/ l; {1 Q( ~. _, v9 T2 \
" O- d2 F3 B; D$ u; g
6 `2 _1 S. |7 Z% _4 D& N6 E1 y" M5 x, _5 s E5 F1 M O
; x" s f9 F% b7 S: B9 D T% b
5 j! X! E7 o, Y7 [2 E
! D P- f0 z, p' [; U3 ]: {. ?& ~% \1 Y5 V
一听到“抽离”二字,可能有人理解为保持冷静,或者和伴侣保持距离,不过这都不是抽离的含义。' o# b0 D! W0 H- F" A
适度抽离,指的是在情绪激烈的时候,短暂地从情绪中跳脱出来,在内心产生一个观察自我。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带任何评判和立场,观察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也观察自己与对方互动时发生的一切。2 [( D9 \: O# Z& W! q" ~
这种做法来源于格式塔疗法中的一个哲学概念——创造性淡然。该概念由哲学家Salomo Friedländer提出,它并非漠不关心,而是一种不偏颇、无偏见、也不抱有任何目标的态度。
1 {$ n" @! o3 Z# v( A举个例子,当一对与我们并不相识的情侣吵架时,ta们两个与我们没有关联,也没有利益相关,我们完全不对这段关系寄予期待,也不会希望ta们的关系导向任何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比当事情侣更客观地探索和了解ta们之间的互动方式。& J, w: W! u) B, r+ l/ u! @
在感情中,我们因为热烈的爱意而投入和沉浸其中,但也因此很容易执着于自己的目标和想法,导致双方都对彼此的渴求和需要有了盲点。如果能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观察自己的感情,适当地从沉浸状态中短暂抽离出来,不被情绪带来的偏见影响,反而会给予关系更多的探索和成长空间。
8 x5 C) g: o0 r- z/ C% a, {* w
& z- X4 s( k8 X8 q }) c' n. I
: @* k _! }4 j8 x" ~; f; d
& h) m) l7 i. j' ?( @3 s( P7 {1 l: m% d
7 I, r( w6 S1 u- I4 E" J: i! h, z# r* ^4 o$ t. x4 }/ [
$ i( _: @ `* Z
, }, Q4 b: t; d0 y* v3 C' [在关系中发生分歧时,我们的关注点往往集中于自己对于这件事的解读。9 L' i: R$ E% ?6 N% T" i# }- ~
怎么这样啊!天啊ta到底听不听得懂我说的话?!
: ~- s6 L( D1 X; A4 x, F长期的关系中,这些解读加之我们的交流习惯,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关系沟通模式和我们对于关系的判断——
+ _* ?. A7 t) N$ I% N, j H0 P又来了,每次都这样!Ta就是这么自私!
7 z5 v- U+ q, ]$ Y1 c+ ~1 c这样一来,强烈的情绪成为了我们关系沟通模式的一个部分,使得我们很容易因为类似的事件引发争吵或者是激烈的情绪,但总是很难改变这样的沟通方式。适度抽离,则是在帮助我们跳出固有的关系模式。
D4 {3 b8 W; |* r/ M- A6 c1 c心理学家Douglas LaBier 用一对生活中挺常见的情侣举例,诠释了适度抽离对关系的好处: R; M9 F" L+ m5 {
0 ?0 g5 c( u4 b) }4 d$ ^
4 g4 `) Y0 V6 V4 F2 Y+ e. X
, ]- S* V1 O" V+ d) r" I# q/ e
1 ~' n$ @5 O# Y/ c; L+ w V! O5 b9 W* K# o! T% I+ m) |; ^& W2 D
3 a; h! a; W( p+ m- |
过去,这种沟通模式让双方都感到疲惫。而这一次,其中一方尝试着运用适度抽离,以局外人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关系。
" \) N0 C$ F- \# L
2 a2 \" Z& @% B2 l1 p1 a" C4 s
! F) e0 A/ \* P3 ~
* e5 X+ j3 A0 l; c. Z/ _ D7 S% |. d3 O. v, D. r
! J; \2 q8 G1 N: O
9 F: b( O; j6 A/ v5 A5 v: fTa既不否定这些观察,也不为自己的行为找什么借口,而是全盘承认ta看见的现象。接着,ta开始观察自己伴侣的反应,只当伴侣是在恋爱关系中发牢骚的人,而不将ta看作自己的伴侣。
! k$ z$ |+ \& z$ a/ J" z' {2 w3 d
; J3 x! V6 }- m( g1 }5 u9 z2 ]
0 Y! r3 ?; O. l% J) k3 M3 H
- [4 {1 h/ b L% z& k# U; @, \+ I4 q
! r: t, g! R# [8 d( c$ y/ W
$ {) c! H- y1 x% z6 Y+ \ " ]* @. I' ]! i( e. ^3 }
对伴侣的观察使ta开始共情对方的愤怒,这为ta打开了改变固有沟通模式的可能。
- Z" W+ t$ T. Q1 n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ta并没有在适度抽离时否认自己的情绪,也没有试图改变伴侣的态度。而当ta在适度抽离中完成了自己的观察,回到自己的角色中时,ta拥有了比往常更全面的对双方关系的觉察,而这些觉察自然而然引发了ta对伴侣的共情。/ i3 B. f' U$ ?6 G7 ^4 u5 z1 R
3 M7 s9 p" m" m5 ^
; r3 C$ p9 \6 g1 N* X
$ y+ `8 _6 M0 U: l. j
* }. v& w: @( t' {: d/ x; d# x* i, q6 g
' O! O4 D7 K9 [) Z/ Y前文提到,“上火”是很多恋爱关系中都存在的现象,但它并不等于这段关系很糟糕,或者不健康。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去学习这样一种技巧呢?3 |# H' c) K( F0 j4 r$ w
其实,通过适度抽离所达到的创造性淡然的状态,在格式塔疗法的理论中,也被视作一种丰富的虚空状态,在这个状态中,没有任何已知的存在可以限制未来,是一切发展的零点,拥有无限的可能性。
3 b% g/ q: Y! X. o' O这有点类似老子《道德经》里“有生于无”“天地不仁”所蕴含的不偏不倚的超然。正是因为在“无”之中一切皆有可能,才能诞生出“有”;而天地不偏不倚,没有偏好,不带偏见,不对万物的发展作出限制和干涉,才能让万物顺其自然地发展。% d7 F% [. W( t0 d- r
关系中我们拥有很多,情绪也好,对于关系和彼此的理解也好,都很美好。但有时候太过充盈,也让我们的关系失去了创造更多可能并保持成长的能力。这或许也是不少人抱怨热烈的爱情难以持久的原因——当爱情形成了惯性和固有模式后,我们的热情往往会逐渐消退。
% y: ^" L ]. A) B5 _3 s在爱情中创造零点,则是让关系持续处于“尚未盈满”的状态,从而给予关系继续发展的空间和可能。3 o% Y* Y, ^' V; c4 J
这时候,我们不仅暂时跳脱出自我的局限,也不再需要去符合社会规定的恋爱脚本。没有任何既定的脚本可以规定我们关系的模样,而我们也可以去充分地探索只属于我们彼此的相爱的方式。热情也可以不再随着时间消退,因为我们的关系有了不断向上成长的动力,而这份动力又滋养着我们对于关系的热情。0 w3 u4 I! ?+ G% C: f9 W a
6 M8 F6 b$ t5 [1 `" w. Q3 v
$ E* a4 L) Z7 Q7 d& |
. b" a/ C% w9 V
! b# O. j. j, o! Y* D" r4 t9 F- _
. V: n1 q' l4 ?+ t
3 q& K9 j% b: H
. p2 L! W" L0 {) o
4 C7 X8 u0 D4 A2 a3 W
- R: J0 b# @& K4 _/ \5 b
在爱情中感到“上火”的时候适度抽离,最大的难点往往在于我们过度沉浸在激烈的情绪当中。因此,学会适度抽离的第一步,就是在体验到过于强烈的情绪时,学会自我疏离。+ s2 h2 v: Y! Z
沉浸在强烈的情绪中,我们的行为和看法都深受这些情绪的影响。自我疏离则是帮助我们和自己的情绪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不被情绪所掌控。3 G3 e3 A& t8 e& \! e
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当我们陷入强烈的情绪中,可以尝试第二或第三人称。比如,问问自己“你现在为什么生气?”“xx最在意的点是什么?”- U% y* k2 n$ B3 b# J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拉开与情绪的距离,避免深陷情绪的旋涡。/ Y7 e6 e6 j% ~7 Y# I
当我们能够和情绪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之后,我们就可以尝试着用实验性的心态来看待关系中的矛盾了。 }. e5 a6 C8 k, f7 ] `7 j+ {
可能不少人曾尝试过用不同的方式让恋爱不那么容易上火,但并不是每种方式都有效果。这时候,我们很容易感到挫败,并因此下论断认为这些问题是无解的。. Z+ x S7 k9 z
* W3 p9 }% ?4 |4 k0 b8 j
: b( S* X* C, |& U. a
4 _ g! @ B: j3 M8 O% k [) o# ~9 n& z0 c7 C; _2 c, J& \5 ~
+ O8 s$ |+ O( F! Z0 a
+ w) p0 V9 _7 D& R" N6 s9 ]实验性的心态,则是把我们关系中的每一次尝试都看作对于一个假设的检验,并承认自己目前对于结论处于未知状态。
3 u/ J4 }" f" q4 J" l“上一次我们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但失败的,下次换别的方法会更有效吗?”
. U& U& o6 a, p# P# J; }( C# `“那次之所以没能解决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对彼此都有误解。”
0 J$ p) Y9 f! A# J4 x, w“这次虽然很难过,但没有像上次那样情绪崩溃,或许我比上次做对了些什么?”5 G0 j. y3 i! l$ Y5 }
以实验性的心态看待关系中的矛盾,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时,即便是失败,我们也能够从中获得对关系和彼此更新的理解。或许理想中的100%互相理解与合拍很难达到,但探索和实验性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每次都离它更近一步。$ w( S0 u9 j( X8 S
当然了,这样的心态意味着我们在关系中会需要反复地踏出自己的舒适区,尝试一些我们不习惯的沟通方式或是相处节奏。: F+ p% C! s& {2 m
在尝试的过程中,我们很可能觉得尴尬、不自在,但这些感受恰恰说明我们正在向未知的,无限的可能打开自己。因为,最舒适的状态永远是停留在我们最熟悉的相处模式中,但停留原地也意味着停滞,意味着我们的感情无法生长,而成了一种消耗品。
% Q2 V4 J2 I) z9 Z3 H n: w! g所以,不妨大方坦荡地承认这些不舒适的存在,它正是我们在爱情中富有热情,渴望成长的证明。 ]3 a/ d1 B: ]! r) i; @- O
笨拙而热烈地去爱,去成长吧。❤️' j# y& A3 i1 t1 K
今日互动:你们是如何处理感情中感到上火的时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