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情让你对英国的美好印象瞬间破灭?

[复制链接]
查看8919 | 回复0 | 2021-8-29 02: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国在王室、教育、人权等方面做得挺好,在我看来它是个多么美好的国家。但曾经或还待在英国的你,什么事情让你对英国的美好印象彻底破灭?
这个问题太有趣了,一个抖机灵就起来答了。+ _$ F7 p1 `. _5 Z
我在英国待了6年半,从刚开始的热情和期待,变成现在的只想逃离。
5 ^) a% p, K3 W* A$ f有太多个瞬间,一个瞬间并不够。8 }1 c1 I7 {- M# W" ^; p
当一直对我嘘寒问暖的非常优雅的房东,在我搬出去的第一周,不仅不退押金,还讹了我500镑的时候。7 ?: g+ P1 N9 i% p
当我把硬币送给街边的乞丐,刚走,就听到他朝我大声喊:Chinese Nxxger!的时候。
7 L/ ^* [6 ]) ?1 E, X& X# F  G! i, a! P当我买了麦当劳,寒风中的老人伸手要着吃,我递给他一个汉堡,他把汉堡撕碎,扔在我的面前,一边扔一边说:Eat it, dog.的时候。
$ a# _' U- E6 u1 ~% m! b当我的晾衣架因为风飘在邻居家的草坪上,邻居以‘可能造成巨大的安全风险’为由,伸手空要一千镑赔偿的时候。  X+ Z$ W! r8 m" ~- [8 t7 L7 p* G4 b  ?
当和女性朋友在路上走的好好的,街上抽烟的青少年,贴很近朝她脸上喷烟,把她呛得无法呼吸的时候(据同行的挪威小哥说,那味道应该是大麻,我们怼回去了)。
2 ^) w) L$ j  O0 ^' j当在火车上过道走路不小心碰到一个人的椅子,道歉的话还没说出口,对方就开始:Fxxking bloody hell, fxxk off from my fxxking country的时候。
0 V5 t0 C  x# \+ z. S2 ~0 ~当街上的人,喝醉,就朝着你大喊:“你好!你好!Chinese, 萨瓦迪卡~show me your penis, will you?'的时候。
' F" h6 o0 r3 Z' V; F0 |- d! m当街上的英国青年人,朝我的女性友人集体做不雅动作,并且谩骂的时候。
: u* U1 J5 o7 ]' o当和朋友去酒吧看球,被保安非常粗鲁的请出去,因为有英国人举报我们喝自带的烈酒。(实际上只是我们吃完饭拿在手里没喝完的雪碧,对方非说那是伏特加,因为他们觉得我们抢了他们的位置)。前脚离开,后面听见英国人在大笑,笑着说:Fxxking Chinese, know nothing.hahahahahahahahaha
) ^. I0 B: Y* m( e4 C2 m# c$ _当路上走得好好的,因为没有理会旁边发传单(可能顺带卖东西?)的人,那个人对我大声喊:看那!那个中国人是个贼!抓住他呀抓住他!让满大街的人都看着我的时候。( K& l  w  N1 `  i5 K6 L5 Y" k
当老师,地铁,火车动不动就罢工,人们动不动就因此放假的时候。
! p* |  G9 o. f当梅姨为了省钱,安保预算紧缩,警察裁掉了两万名,犯罪率飙高的时候。
& g$ Q/ g$ [/ }; m还有一个在我心里绝对最low的刹那,就是从出租车司机,开车教练到快递员,清洁工,到大学老师,总会关心你:想不想要英国国籍?
% l/ e/ S( X! ~那份变成了破落户,还强行秀优越的嘴脸,令我作呕。( ]" Z1 E" N8 `7 u
答案是:不用了,我要回到家,回到中国。Because China's new name is Rich.
9 u5 h7 k5 O7 K; k; x4 A  {" }' v+ H2 z3 l, R
--------------------------------------强行复制别人的分割线---------------------------------------2 Y4 Q- {  j7 p0 O% i* v9 _  e
看到很多友人留言评论点赞了,首先谢谢各位的讨论和关注。我现在是学业最后一个月,里面有很多人可以说都是我的学弟学妹。看了诸位的回复,我还想啰嗦两句:) f; o2 ~( H6 `3 G, s. g8 }* g
一,当然,什么地方都有好,有坏。我们讨论的时候呢,不要忘了随时看一眼题主的问题。我回答的有没有切题呢?我想我是切了题的。英国当然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很多规章制度做法非常人性化,体贴;教学质量高,学术严谨,严肃。我也受过很多热心人的善待帮助,我感谢他们,但这不能阻挡我说出英国的一些问题。9 b5 f4 ?' q! y: X  K3 g  t
二,一些友人说她们从来没遇到,你没有遇到,不代表我没有遇到。我只能说:你很幸运。但我也想表达一下:你除了校园,真正走近过英国吗?你只跟好朋友在伦敦shuttle最高层喝过威士忌,在曼城中国城吃过汉朝。那你有没有走到过曼城索尔福德的交界处?看看那里彪悍的民风?英国的主要城市,村镇,我都走过,我在伦敦待过2年,曼城2年,诺里奇1年,南安普顿1年,连谢菲和peterborough之间的跟唐顿庄园爵爷同姓的小镇Grantham,我都在换车的间隙,作过片刻停留, 走进了她的教堂。我想,我遇到这些问题,是因为我可能走的更近,我看的更多。
" U1 ?9 J1 ~1 \; O2 }" P, C# X三,我遇到这些情况,主要发生在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我都去过,第一感觉是民风更淳朴些,人们更友善。0 ]0 F8 z4 g. c& }/ t
谢谢,请大家继续发表看法,少带一些情绪,你会显得更优雅。更迷人。
2 m3 T/ }, ]! U# J) p--------------------------------------再次补充---------------------------------------
& P/ B# `- I$ ?; D6 V/ L0 Z& K看到很多朋友首先关心的是我的遭遇,其次才是评论我的答复,我想说,谢谢。
. n- @1 F/ e3 P, \- I我把这些不愉快的经历写出来,是为了很好的回答问题。同时也是一种 “向内的诉说”,我想告诉同胞们我遇到的案例,你可以说我表达了某种委屈的情绪。再次重申,题主并没有提问我:‘有哪一刹那让你觉得英国美好?’谁提问我这个了?没有提问这个,我就没有必要回答这个。
; c+ w+ S* W* u% i% k但我拒绝以下一些人的反驳:1,对于那些我说英国不好,就说我心里阴暗的评论。你这逻辑可是大错特错了,说到英国,我们必须去说他山青水绿人好景美么?英国也是一个国家而已,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我为什么就不能说?这让我联想到,在这里,小部分留学生向内不团结的现实。为什么我们容易受到攻击?就是我们中的一小部分人不团结!不能一致的对受到的欺负和伤害说: 不!但这些盲目攻击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家伙还是一致的力挺,让我觉得温暖,感到由衷的温暖。8 Y9 y1 G& O6 }$ ]
2,有些人说我哗众取宠。不接受。还是那句话,你没碰到,不代表我没碰到。你可以说我倒霉。伦敦上个月有一位女学生不幸离开了,在她眼里,我想,英国就是最令人担忧的地方。每个人,遭遇,经历,时机,感受,都不同,你没遇到,不代表英国没有朋友,您还缺一点人文关怀,我看到很多提问“关于英国的美好”的帖子,请这部分人请移步到那些问题。
- I) d  Y- u: D- d/ W3 L( `3,说句幼稚的话,说句良心话,说句不好听的话,说句对不起您的话:部分朋友,我在这里,就是要大胆的说出你的英国爹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天在这里,我就是要告诉其他人,不要轻易被一些宣传英国美好的软文影响。你说你的英国爹对你好,可以。但是似乎你也不能阻碍有人说他不好。怎么一个中国人,听不得另一个中国人诉说感受到的别国的缺点呢?我说的是事实,每一个案例,都有和我一起经历的人。我知道部分朋友,您的文凭是英国的,您担忧我的帖子,影响周围人对你留英的观感,影响周围人对你文凭的观感,甚至影响到他们对你曾经朋友圈炫耀留英生活的观感。在这里,我向您们道歉,到时候您可以向您的朋友们解释:世界哪里都一样,英国也好,也不好。作为一个曾经在英生活过的人,这样说,不是很好吗?
2 a9 F. |$ V7 c) f7 T4,我回答的最后一句话,是我用来怼英国人询问我要不要户籍的原话,你们看咋理解好一些。& v. S# `, V# m* n* _- p$ V
感谢各位!加一句回应:另外一位高票的答主是英籍华人。您走在英国街头,背后是英国内政部,而我的背后是中国驻英大使馆,我们对英国的体验,当然不一样。出来留学的,短期游玩的。请主要参考我的答案,毕竟你们未来几年,大多数要和我一样,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注:老工程师语),或者你们无法短时间内深谙英国的规则。什么?你说你不会生活在“社会底层”,毕竟你是SCC的会员?躲不过的兄弟,很多加油站,汽修厂坐落在“社会底层”待的地方,这些事你一样遇到,除非你能24小时待在车里。考虑移民,要加入英籍的朋友请参考(老工程师)B君的答案,我也广泛接触在英华人,在英华人还是体面居多,正如彼君所言,按社会规矩办事,踏踏实实平安生活,就会好很多。
9 g2 m1 r7 p9 H# O6 ?但我个人不希望他所谓“客观中肯”的对英评价,掩盖英国社会给留学生群体造成部分伤害的现实,我们这些“社会底层”的问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英国社会部分人对于中国人的歧视,是实实在在广泛存在的。您现在成为英国公民了,看惯风月了,适应环境了,反过来讥讽我们这些留学生不懂规矩,试问,您是留学生的时候对于这些事情真的是不起波澜么?英国现在是你的国,你的家,而我们都只是客,这个感情感觉确实不一样。我甚至觉得您在用一种掩耳盗铃的态度看待实际发生的种族歧视。您的态度是:你别瞎跑,瞎跑活该你被种族歧视。那为什么白人青年就可以瞎跑?而我必须躲在妈妈的围裙身后,听她告诉我哪儿有大灰狼,哪儿中国宝宝不能去?有些地方对英国青年友善,对我不友善,那这是什么?这不就是种族歧视吗?
2 c; Y2 |. ^- @3 v" h4 o而我的态度是: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既然有,不管在哪里,就不要逃避,讲出来,慢慢克服。% e5 S3 b7 L; Q$ k6 t, f  z
如果有一天,英籍华人们,您的孩子,被当成中国留学生羞辱威胁,那时的你,该作何打算?对咯,您熟悉规则,英国内政部可能会为您撑腰。, E$ o. M: i6 t$ Y4 |
如果有一天,其他朋友,您的孩子,被您送出国成为了中国留学生,遭到羞辱威胁,那时的你,该作何打算??
$ G; f6 y9 S4 j7 O留学生们,不要逃避,坚强面对。我们不逃避,我们坚持较真,以后的留学生们才能受尊重。我相信,被我们较真那些英国人,再也不敢轻易侮辱中国学生,再也不敢轻易侮辱中国游客,再也不敢轻易侮辱中国人。# i1 Y% M: t3 `/ N. a
添麻烦了。
- k: P9 t$ T. Z. W/ {(最后发挥一下专业特长。不要只是从《唐顿庄园》,《皇冠》和《神探夏洛克》里构建你对英国的印象,也要去看一看《这就是英格兰》,《皮囊》,彻底感受一下英国的哀伤和英国人对自我的难掩失落。从一个大局观上来看,很难说,我和那些自认很了解英国的人,究竟谁更懂英国。)4 l2 X6 l" n) j: S
女生们受冒犯几率小于男生。因为中国女生的吸引力受世界欢迎,而男生就呵呵了。
中国孤岛圃 | 2021-8-29 19: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英国待了六年 有一年夏天出门看电影 抬头见天阴的厉害 于是就辞了工作回来了
孤单亦可爱守 | 2021-8-30 00: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下我的感受,个人体验是在英国受到所谓 lower class 的歧视是真的,受到middle class和higher class 的歧视非真。
' h! H& L! j/ j  e举例:打车,遇到一个印巴人司机,告诉我他是英国出生的,英国是他的祖国,中国人活得不自由,所以我能有机会来英国非常好,哪怕是一年的访问学者也已经足够好。还说我在中国一定不敢想说什么说什么,指我们路上闲聊的话题。我说能啊,我在中国想说啥说啥,当然我是个好人,所以我不会说恶毒的话。司机不相信,认为我肯定在中国过着悲惨的生活。最后他高兴的收了我两份车费,第一份我的朋友约车时网上付过了我不知道。什么素质。
' k$ O, I2 [9 }- O举例:另外一个访问学者朋友,全家都过去了,为了省钱在穷人区租了房子,小孩就读穷人区的小学一年,他说英国人不友好,他周末想约其他家长一起带孩子玩,就像咱国内一样的,他们也是这样。他说一年了,没有任何一个家长愿意和他一起带孩子出去玩。$ c7 j& B! a' @* R+ H) l* @" O
举例:在比斯特帮朋友买奢牌包包,比斯特所有奢牌店都有华人导购,我明明就是和一个华裔导购在讲话,她明明能懂汉语,但是小样的竟然一口英文回我说她听不懂汉语。我只好用英语问她,才回答我。你不就是会说汉语才得到这份工作么,然后装腔作势你不会,你不会老板怎么会雇你,真是气死我也。
9 Z% [3 f  j# o% `, E例子太多就不再举例了,我印象中被lower class歧视的事儿挺不少的。他们似乎倾向于对所有非白人的,在英国生活的人都怀有恶意。甚至在英国的华人有的也歧视中国人。
6 L3 E* o8 ]& G现在说英国middle class,higher middle class,我住在谢菲尔德大学附近一个middleclass街区,一条70米长的路住了好几个大学教授,还有建筑师,媒体人,艺术家,音乐家(我房东)甚至有全球著名的引力波研究大牛就住我斜对门,他钢琴弹的很好,圣诞节约我们去他家唱圣歌,我跟着一堆人张嘴打酱油。我在这条街混得风生水起,交了一堆朋友:剑桥毕业的医生小哥,德国的博士小妹,哲学教授,珠宝设计师,冥想教师……各种有趣的朋友。没什么秘诀,只需要做一个有趣的好人,把我们中国人的魅力适当的展示即可。
, @( z2 |) @6 ^4 `0 e4 C( T8 y/ A我约他们来我家喝茶,讲解中国茶道,讨论佛法和儒道文化,也讨论时事政治,对世界运行规律的个人理解等等,就是什么都聊。进一步就是请客吃饭。我的厨艺是,出国之前不会做饭被所有朋友虐成渣,出国之后变成厨神碾压一条街,我当时每周大宴宾客,但凡我请谁没有不来的,每次都宾主尽欢,然后总会被回请。在这个阶层里我从来没有遇到过歧视,反而真的了解了英国人和他们的文化。甚至有一个为BBC做摄影师的邻居还向我的一个同学打听:中国女人是不是都像我这样,幽默,聪慧,有理解力和悟性,总之就是各种好话,捂脸,其实并没有,我只是最普通的聪明和最普通的幽默,在国内也就大众水平,比不上知乎各位前辈。
5 b9 U8 @" z# o2 w总结:正所谓观过世界才能获得世界观,我们出国被lower class歧视就咋了,他们没有机会观世界,哪里能建立什么世界观。我对他们更多是同情,生活在英国的可怜人也是可怜人。就像上面说的,英国lower class总的来说真的没有希望完成阶级跃迁,他们的教育和人生机会决定,他们的眼界就那么大点儿,不歧视就怪了。
$ y$ \# W" P) m8 T# g8 q希望提供一些亲身体验的信息,让大家看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全面的观世界,建立有深度的世界观。
" b2 c- q+ P- L8 |" g: P2 U
9 G; \- W: L- ~2 f我不会画分割线,有这么多人阅读我也是很惊讶啊!!!% P4 l: C  i+ C, X- P) R* ]  t6 d# h" W

8 ^) d7 V2 G! B3 R' g4 C来补充一下,从个人经验角度感觉应该如何与middle class交流交往的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在英的童鞋们学习之余拓展社交活动。至于受到歧视的事儿,给那些吃了太多甜食长得有点胖胖的、操着“穷人口音”(对不起啊,这是英国人告诉我的不是我歧视,我一个外国人哪有这样的语音听辨能力呢)的人平静的凝视,并且不要影响自己心情就好啦。充分理解他们生命的局限性,是让自己受到歧视后看开的重要因素,可能也是与他们打交道的重要工具,如果需要打交道的话,还好我一直没怎么遇到。
0 x9 G* O; a$ S$ r) K: D. j9 g; R6 v% \4 O# ?' {
首先,要爱国,而且是真诚的那种!7 w9 g% l3 l; A7 r3 H
把这个放在第一位真的不奇怪啊各位。middle class 喜欢交流政治和时局,有时候问的问题简直……举例几种回答可能在middle class心中留下的印象吧。都是事后他们与我交流我知道的。
4 z% g: V: Z2 Q+ _0 I& v! J$ E4 J, _+ ?举例:我有个朋友在国外生活了好些年,特别是爱英国爱得头晕脑胀,一说到我大天朝难免各种“有待提高”,当然他的语言比这四个字激烈很多,各位自行脑补。他是那种如果能在UK永久居留就肯定不回中国的人。有时候他和英国人喝酒喝高了,难免说出很多觉得天朝如何如何“有待提高”的话,英国人听完表面上真的看不出来,这是大家都认可的“虚伪挂”哈哈哈。可是用脚指头想想,任何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谁愿意和一个不爱自己祖国的人一直耗着,听他讲他祖国有多糟糕,恨不得跪求一张通向UK的船票?你说你如果在社交中犯了这种错,下次你找人家玩人说没空,是不是天经地义?这种错误、换言之是这类人,很难和以“比较矫情”著称的英国人交朋友,实属正常现象。
, ]( @6 i9 `8 x" y% D) X* T4 P8 {. P  y0 j3 e  T8 f
那么新问题来了,英国人的时事政治问题怎么答?话题怎么继续?我觉得两点:公正,真诚。作为一个中国人,肯定被当成“社会主义国家”来的,各种围观,要以平常心应对。. H: g: G2 Y& S% G6 R, b6 A4 x
举例:我就被问到过:如何看待富士康工厂工人的权利,如何看待很多公司996工作制,这些问题。首先咱得真诚,难道你不知道富士康工厂工人过得苦吗?你不知道写字楼里多少人都在996吗?你不知道快递小哥无论酷暑寒冬都在外面站的事实吗?你知道,那这个时候怎么回答?或者说,你真心里是怎么理解?你当然可以说觉得政府应该blabla……但是这种说法,即使是和中国人聊天你这么说,会有几个人觉得你说的有道理,让人愿意听?
* V) K6 c7 O2 h$ m& ]我是这么答的:我首先承认这些现象真的存在;然后我对他们说了我眼中当下的中国,它肯定不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一个这么巨大的经济体的起飞,它的动作很可能不优美,它泥沙俱下,混合着各种力量,甚至会有各种痛苦和牺牲;但是,它也许就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事实上每个中国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明天会比今天好,下一代会比这一代好。这种珍贵的希望,并不是每个时代的人都能轻易获得的。而让这种希望持续下去的每一天,都对每个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迅速进步,向前跑,拼命跑!作为一个老师,我被要求完成的工作,我在当学生的时候整个体系都不可能教给我。所以老师们要一直高强度学习,压力非常大;但是老师们的艰难的结果是,学生们从过去只有极少人能申请到国外比较像样的学校,到现在有一半左右能申请到很好的名校。所以应该如何判断老师们工作压力大的问题?作为学生家长,作为老师的亲友,一定会有不同的判断对吗?
" b/ y  V% |5 t% |) d/ ^( j5 u现象不是孤立存在的,现象也不应该被孤立评价,这就是我说的“公正”,公正意味着从一个视野的局限性中升起来,能够看到不同的视野和它们所见的世界,这时候人的“爱”才能相对更没有偏私,更不被情绪所左右。否则的话,我可能就只会心疼我楼下的、我认识的那个快递小哥,他个子高高的、又黑又瘦,他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夏天40多度的气温也不能休息,在拎着电子秤的时候常说:多了一点点,算啦给你按首重;但是我可能就不会在意那些我看不到、感觉不到的痛苦和牺牲;我也看不到他们的艰难可能会为自己、亲人、后代带来的好处。英国人一听理解了,因为我用一种更全局性的眼光来理解这些现象。" M* Y" c# h9 q, V: U
万物是纠缠着存在的。对世界的理解,必须从楼下那个又黑又瘦的快递小哥开始,因为没有对他的感受则一切说教是虚假的;但是之后也必须超越那个个体的快递小哥,因为如果一直沉溺于他,理解力就会失去成长的可能性,最后也并不能真正的、在一个更广大的上下文里,了解他,以及每一个他。2 _$ R# v' ]  @. A
我感觉我说的已经脱离了如何跟英国人打交道了,但其实也并没有。因为所谓打交道,就是互相理解、互相交流。这番话说给lower class估计不行,因为他们受制于教育、生活等等,不愿意去想超越于他们日常的事儿;middle class 就好得多,他们能理解你说的是什么,容易产生共鸣,就容易成为朋友,这在哪里不是一样呢?我同意一个观点:阶级的跃升,说到底是认知的跃升。混圈子之前先升级自己的认知,古今同理,中外也同理。5 ~0 S* l! L5 ^; N9 H
今天先写到这儿,还有一些个更具体、落地的实操指南哈哈哈,下次再来说吧。
7 [0 M, p! `; V2 t# F; B
+ R% ]* t8 g0 @$ X( S+ ~, a( X………………………………………………假设这是分割线吧………………………………………………………
6 [. L, E- M5 C. l; d, f5 L0 b3 c0 s' {9 j/ P0 R$ T
感谢大家的阅读,那我就直接进入主题,关于具体,落地的英国交流交友实操指南。当然可能不适用于lower class和higher class, 因为我没怎么打过交道;另外可能也不太适合过于忙碌的伦敦人,我对伦敦不熟,那里太贵了,我去不起;就我认识的英国人自己也说伦敦人和他们很不一样。具体是这么说的:“HUi(我的名字),你想不到伦敦人是怎样的,他们真的在大街上可以肩膀碰着肩膀走在一起。”说这话的是一个英国阿姨,在谢菲生活的人真的超级,怎么说呢……讲究?还是说足够人少??人行道上两人相对而行的话,除了在西街这种商业区域人多免不了,但凡人少点的街道上,其中一个人就会停下来靠边,把整个人行道让给对面的人,等人家过去了自己再走。所以我说我的经验未必适合于伦敦人也就在这儿,不光我中国人和他们不一样,其它地区的英国人和他们也不一样。
4 F; t$ x# q4 v$ d8 y$ \% ?9 a0 U: }$ h1 w3 A" c. p2 H
第一,要慷慨。/ e/ O) }- k: R9 |/ ?
慷慨是英国人普遍认同的一个非常美好和重要的品德。能慷慨也意味着这个人同时有能力,有爱心。例如,我街上谢大的人文还是历史的那个教授,在bonfire day,邀请了整条街的人去他家吃晚饭,他家有一个自己盘的意大利正宗披萨烤炉,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哈,那天晚上他家感觉塞进去100多人不止,一切都是他买单,来的人带点儿红酒,饮料啥的,其实大头肯定是他出,感觉几百磅至少了。再例如,我斜对面那个研究引力波的大牛,圣诞节邀请整条街的人去他家吃晚饭,也有小100人啊,菜色不要太丰富,还在他家唱圣诞歌,都是他亲自给大家伴奏。再例如,新搬来一家做啤酒生意的邻居,收拾停当了开一个party,邀请整条街的人来他家喝下午茶(其实是各种红白葡萄酒),认识一下邻里邻居,这样街区里的人就容易接受他们。
6 {" E# d* f7 W" x大家看看,慷慨是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德。
( c* j2 B9 |1 T2 D8 e( R6 a4 x6 d) x5 P( r9 b
对于我们外国人,不存在这样慷慨的可能性,但是有别的方法,我不建议留学的穷学生打肿脸充胖子,量力而行也可以显示慷慨。" Z4 P9 j$ n0 W$ _0 H( O  u5 @5 [- _  A
1. 分享自己的食物。9 D& R0 \- Z! @# J! [  v
说到中华料理,简直碾压英国料理对吧,他们的大众菜除了炸鱼薯条也没啥是自己的特色了(对不起我这里不太厚道,但是大家理解意思就可以了)。我住的那家英国人,除了房东,还有四·个租客。我做吃的经常分享给大家,每逢请客必定叫上房东一起,因为会占用餐桌几个小时,不带房东我不好意思;有时候也会叫上所有房客,关起门来只做房客内部的聚餐。在英国出去吃饭贵得要死,正经下顿馆子简直都能成为一个“年度大事件(稍有夸张)”,自己做饭请客真的会给人带来很多交友的机会。另外想提高听力和口语的小伙伴们注意了,既然大家都发现即使住在英国人家里,大家日常交流一般也不会超过10分钟对话,为什么不请他们吃饭呢,一顿饭,加上饭后甜点和咖啡时间,怎么不得2-3个小时,口语啊,听力啊,这不是资源是什么?; t* j7 r- l3 @$ [
2.在各种慈善捐赠中要站出来,哈哈。) _$ C" c$ M9 M
英国人喜欢做慈善捐赠,有时候其实就是一些互利的社区活动。例如一个社区的人都把自己不用的,多余的东西捐出来摆个跳蚤市场,你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市场里是无偿的,但是你看上谁的东西了,就要花钱买回来。这样一来一去,组织方就有了收入,大家也都互通了有无,还不贵。最后所得的钱就拿来做慈善。我没什么多余不用的物品,于是我就做了一个很好的蛋糕捐出去了(跳蚤市场还有各种茶,点心,蛋糕,菜色,都是捐赠的,但是吃的话都要花钱买,还不便宜,所以吃东西也是做慈善了,大家买完东西一起喝喝茶,吃吃点心,聊聊天),那个蛋糕花了我十几英镑的材料费,卖的时候大概卖了40-50英镑的样子,切成很小块卖的哈哈。我其实并不会做蛋糕,但是房东很乐意教我做,我顺手做了两个,另外一个就留着给我们房子里的朋友们吃了。我猜想我做蛋糕捐赠的这种做法,大概会让英国人觉得这个人和我们习惯呀想法呀是差不多,心理上比较亲近的感觉吧。这是我后来猜的,当时只是觉得挺好啊,那就参与一下呗。但是从房东热情教我做蛋糕,我想大概是这个原因吧。5 g) ^0 {0 L7 r& S; n0 X, S. C
3. 小礼物。6 i. A* z6 e0 c
我去英国的时候,箱子里三分之一都是中国风的小礼物,它们为我的社交之路打开了第一道门,但是后来我发现其实也没必要一定是中国风的礼物,什么都可以,关键是让人觉得你有一颗很好的心在对待他们,这样就行啦。我就收到过剑桥医生小哥一个空空的花盆作为礼物,他说里面有一个辣椒种子。然后我真把那个辣椒种出来了,开了花,结了一盆新的小辣椒。我又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了坡下面哲学家。哲学家听说是我自己养这么大的,非常高兴。所以礼物不必要贵,有心就好。" S) p, U/ _& @/ j
/ o* J. Z; n4 w5 o
关于慷慨,就先说这么多吧,因为它很好理解,只需要点具体例子让大家能感觉到什么样的度比较合适就好了。下次再说一个特别重要的,就是我个人感觉什么样的话题会让英国人觉得有趣,愿意与你继续讨论。6 B# i/ Q, v& M: f
因为我觉得在英国交朋友需要两大重要素质:慷慨,有趣。其实大面上也就够啦。慷慨不难,有趣比较难。当然如果想特别深入的交流,还需要更难一点的品质。但是我觉得这就和国内交朋友没区别了,不过我后面也会详细说说的。
8 L$ I( Y5 u$ d$ D, }下次继续啊。
6 i0 [5 N, ]: k! ^, G' _- X; {( @* w2 x
…………………………………………分割线………………………………………………; J/ ?: ?1 `1 w, h) a
9 r1 E. `- r% S& j  O" c
现在来说有趣。有趣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有趣的谈吐和有趣的灵魂。: t, L7 h  i5 h$ Q: I8 ^0 s

" m" G& _( d6 G' j# j% [: z先说有趣的谈吐,简单理解就是幽默感。天哪英国人不要太重视他们的幽默感,并很认真的以此为荣呢!以至于我的英国朋友会问我:你是不是到了英国以后才变得这样幽默呀。哈哈我心想我们中国人幽默起来怕你受不了,抖音上随便翻翻笑得你连电视都不想看。1 h3 k! W* {$ ^& x6 f+ M+ V: \
记得有一回英国邻居请吃饭,一共四个人,两个中两个英。中国人是我的同学,小朋友很有礼貌,家教也好,老师老师的叫我,出门肯定他帮我背包,去陌生的地方他问路,吃饭肯定他点菜、等等。我这个人吧,属于顺杆爬的那种,当时正好我鼠标坏了,就问他能不能借鼠标一用,把我的坏的给他,帮我修修。哈哈这属于很过分的要求了,我也是开玩笑,并不真的要这么欺负小朋友,可是两个英国人看不下去了,问他,你这老师,平时都是这么欺负你的吗?还没等他开口,我先接过去说:他的要感谢我呀!英国人受不了了:还得感谢你?“对呀,我说,我这是以牺牲自己的品性为代价,培养他绅士的美德啊!”这下不小心戳到点子上啦!!因为英国人太重视绅士的美德了,如果你要赞扬某人,就说他是一个:老范儿的英国绅士,或者一个:真正的英国绅士;他们会特别开心,有时候还会很傲娇的加上一句:谢谢,我知道。所以我的无理要求被绅士的美德彻底碾压过去了,留在车辙里的痕迹都带着绅士美德的闪光哈哈哈哈。
) }. T8 T( v9 P* p那现在来说大概什么是英国绅士所推崇的“谈吐的有趣”,幽默这个事儿,主要靠天分了,难以展开。说几个不能踩雷的地方啊,首先不能用歧视和偏见作为幽默的素材,这个很好理解就不多说了。其次是很欢迎言语合宜的自黑,自黑在程度上几乎没有限制,只要好笑基本没毛病。再有就是可以黑政客,咋黑都不会太过分。比如我经常在英国人面前黑川普(在中国人面前我也黑川普),英国人开心的和我一块儿黑,认为我真是知己。
* s' U3 Y( N' u" E+ K% ?( H但是,无论是在黑政客的时候,发表政治时局意见的时候,幽默的语言记得加上我前面写的那些:要用更广阔的的视野去看世界,去分析问题,表达观点的时候要客观……这种幽默比较高级,因为它实际上是:客观冷静的头脑+多维度的理解力+精巧的幽默语言,三者结合而成的幽默。切不可陷入那种觉得自己可能会受到伤害、或者让自己联想到伤害,就本能的反弹的状态中。事实上这也是受过良好教育和相反的一个特别清晰的界限,大概率上堪称试金石。本条不光适用于和英国人打交道,也适用于和本国人,各国人打交道。一个人的眼界越广阔,理解的维度和层次越丰富,他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越强,随之而来的,他的情绪失控的机会就越小,他的话就会越有说服力。同时,无论在什么样的困难情况下,他的心受到外在世界伤害的可能性就会越小,一般来说,在人群中他成为熠熠生辉的那个人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无论在哪里。0 f, O& ^/ b7 z4 y0 H
有趣的谈吐,就大概说到这里,下次再说有趣的灵魂吧。
& c" p# s6 W" Z5 V- J7 z我觉得自己的回答好像越来越偏离题主的问题,觉得很不好意思。所以我后面还会增加一个:我在哪一瞬间对英国的美好印象,某种程度的破灭。是有这样一个瞬间的。% v4 ^8 W- d9 ^3 |& ~

2 w/ J2 h2 e# n, s4 ?7 L; y………………………………………………………………分割线…………………………………………………………
$ s4 y2 S: c/ l有趣的灵魂。5 i: q6 q; o+ ?
英国人,至少我遇到的那些,有一个共性特点,他们注重精神上的享受远超物质。9 }  p+ I9 J7 z2 u
举例1:我有一回去牛津开会,中午吃饭刚好和会议的主席, 他在牛津念书的女儿和女儿同学同桌,同学是个帅小哥,个子将近一米九,一头棕色卷发,皮肤白皙、眼睛明亮,长得超级好看,让人觉得为什么不去当模特或者演电影的那种好看。小哥举手投足很有仪态,看起来出身好人家的那种,同时特别真诚可爱,每遇到好吃的菜就欢呼一下,眼睛里发着亮光,就是小男孩遇到美食的自然反应,不是美食家,老饕餮们端着,品鉴着,评价着的繁文缛节。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他那天穿的衣服:因为他不是来开会,而是来蹭饭的,没穿正装穿了一件普通的帽衫,确定已经很旧了,袖口松垮垮的塌在手腕上,还有一些线头散落,袖口边上是斑斑点点一些颜料,感觉就是洗过很多次但是洗不掉剩下的那种。像是刷墙什么留下来的吧。纪梵希说赫本就是那种,把麻袋穿在身上也能显出高贵的女人。我那天心里一直在感叹:眼前可真就是一个把麻袋穿身上的孩子;因为没有着装规范,他自己穿成这样毫不介意,别人好像自然地就跟着不介意;他足够放松和自信,大家也就被这自信无声的影响了。追求精神上的美和身体上的美,完全超越了追求物质层面的、衣服包包手表鞋子的美;一个人太年轻穿名牌,还会被人笑话。我就遇到过,我参加过一个朋友的乔迁之喜,去的都是博士博后和医生之类,当下就有人问我如何看待你们中国留学生都是一身名牌?口气里满是对待暴发户+无知的不屑。我说他们其实都是可怜的孩子,他们的父母突然因为中国发展的机遇有了很多钱,但是父母没有时间好好教育他们,从父母的人生经历来讲,往往也不知道什么才是好的教育,所以就给他们很多钱,让他们拥有最贵的东西;但这其实并不是最好的东西。他们,父母和小孩都需要时间和经历意识到这一点。这样也许下一代就不会再对名牌有这么大的执念了。我说完,那个问我的博士,也觉得这些一身名牌飞扬跋扈的小朋友,其实也都是可怜的孩子,就表示很赞同和理解,没有用其他问题折磨我了哈哈。
- ^2 S7 e( \- W: f4 @" g7 Y1 Q9 h2 ?( z8 h( U- T4 P
举例2:我的隔壁邻居,就是请我和同学吃饭的那个隔壁邻居,他之前是在BBC工作的摄影师,和我说起曾经在英国巨石阵组织过一场冥想活动。我问他在巨石阵里面冥想有什么独特体会吗,毕竟是巨石阵呀?他听完很激动,慷慨激昂说了20多分钟,我这人有个问题,英语记忆力特比特别差,所有我用英语说的,用英语听的,如果语法比较复杂、大词比较多,我就会很快忘记。所以,他说了什么我记不得了,但是我记得我的感受:他发表了很多关于生命、关于世界,关于智力能够给与我们的生命什么样的机会……等等的感言;说得真好,不用修改就可以成为BBC纪录片的解说了。这个老范儿的英国绅士,快50岁了,依然租住在朋友家里,可能是没有自己的房子吧,具体我不清楚。但是他的家布置得超级舒适整洁,家里有一台老古董的脚踏风琴,超棒的听音设备,吃饭都用很优美的瓷器,厨具闪闪发亮……他在阳台上弹吉他的地方,旁边安置了一个喂鸟的玉米笼子和一盆美丽的花,我刚好能从我的阳台上向他打招呼。他总是得体的穿着衬衫、毛衣、皮夹克,带着英国人喜欢的呢子帽;我看他的外套,四季加起来没有超过三件。两件皮夹克和一件卡其布的。感觉都穿了好多好多年,有时光的痕迹,又柔软、又动人。; C1 |: h# T) |8 ~  H1 F- C
举例3:这个社团真的要强烈安利给各位在英读书的大家。英国的佛教中心。5 j. {3 I/ l' z- r) x+ C% f
在英国,能够近距离接触英国民众的社会性社团(学校的学生社团基本都接触的学生,还不算真正的英国社会人),主要是基督教吧我猜。因为你能在街上碰上的,有人喊你给你塞小册子,不厌其烦给你讲解邀你加入的,大概率是基督教。基督教我没接触过,每次他们给我小册子我就笑笑摆摆手;佛教中心是我的邻居推荐给我的,就叫“Buddhist center”距离我住的地方步行15-20分钟。基督教在西方是强势宗教,基本上包揽了一切有信仰需求的,社会阶层的所有层面;有点儿像佛教和道教之于中国。所以我相信在那儿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人。佛教传入英国的时间却很晚,目前在英国运营的佛教社团,历史大概才不到100年,而且它非常的“去宗教化”,致力于传递佛教的智慧和世界观,以及如何将这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去佛教中心的人,都是妥妥儿的无神论者,希望通过对佛法的学习,获得更深入的面对生命和生活的智慧。我在佛教中心玩了一年,每周两次参加活动,认识了不少朋友,就没发现有薯条可乐吃太多的胖大叔胖大婶;相反倒是一堆堆素食主义者,艺术家,音乐家,超过20年从业经验的冥想教师……当然也有一群老阿姨,比如介绍我去的邻居,她先生是谢菲当年有名的建筑师,已经过世了,她用不停的学习、慈善、社团活动充实自己的老年生活。# ?2 c' h/ j" p
佛教中心的事儿,我以后在我自己的主页上再发吧,在这里借用别人宝地,总觉得不太好意思。总结起来,英国人喜欢玩的东西有一个特点:能够滋养精神,滋养美好的灵魂。例如我的茶道邀请,在英国几乎从来没有失手过。英国人也有喝茶的传统,他们的红茶很多来源于印度大吉岭,那是世界上最好的红茶产区,超市里几镑一大盒的茶包,质量都相当不错。他们当中也有品鉴红酒很厉害的人,红酒的品鉴传统,在基督教文化和西方生活中的地位,完全可以比肩中国茶在佛教文化和东方世俗生活中的地位。不要以为他们不懂,就随便拿出什么都能横着走路,那时候他们“英国人的虚伪”就会对你起作用啦:保持微笑,礼貌地离开,此事再也不会发生第二次。但是当你能告诉他们,通过饮茶不仅可以训练味觉,还能训练身体感觉,进而是整体知觉,从而感受到更丰富精微的世界;并且帮助实践者完成认知上的升级;并且这些东西能从你给他们提供的茶汤中被清晰地体会到的时候,他们会真诚的赞叹中国文化的精妙,并且,用他自己最灵魂中最有趣的那些部分与你互动,真诚的成为你的朋友。
9 B; R6 [: y/ x/ m' W  }7 p- f再次声明:不是所有英国人都这样,我的房东和我谈起谢菲“西街”的晚上,都会很遗憾的说:那不是一个好的、可以体现人类文明的地方。西街是谢菲和英国中部有名的酒吧街,每天晚上觥筹交错,我经常在冬天里看到女孩子们穿着凉鞋超短裙,在酒吧外面抽烟;我问他那些女孩难道不冷吗?他很无奈的回答我这句话。/ X1 g4 W) \6 _9 `3 Q* \1 G
……………………………………………………分割线………………………………………………* @3 [2 E, F5 t
, \: m2 t$ F  z2 a# n2 F7 H- W
现在再来回答一下,什么事情让我对英国的美好印象瞬间破灭。
1 ]0 C4 u9 R, T0 ]1 `3 q/ O: ?# Q$ U% F. s
我和朋友在曼彻斯特逛超市,出来后看到一个女孩子,大概十八九岁,胖胖的身材,穿着一件八成新的浅色牛仔外套、深色牛仔裤,坐在马路角落的地上喝啤酒,和另一个也坐在地上的人交谈。我问我的朋友(土生土长英国人),为什么她们要坐在马路上喝酒,不回家呀,现在多冷啊。我记得那时新年前后。我的朋友说:因为她们没有家呀!我大惊,问他:你的意思她是乞丐喽?朋友说:是的。
/ \! k; p: p$ A  `我心里就咯噔一下,忍不住又看那个女孩一眼,因为比较胖,看不太出好不好看,那张脸,怎么说呢……是一张没有希望的脸,得过一天且过一天的脸,没有去处、无法安放的脸。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年轻的乞丐,第一次看到这么年轻就这么绝望的人。中国的乞丐不绝望,他们想要讨更多的钱,他们会编出更悲惨的身世故事,想法找到更不容易被城管发现的地点,拼命在城里讨来的钱,立志要在乡下盖几间房子……在中国,在正常的社会范畴内(吸毒那些我没见过,不能算在里面)我几乎没有看见过真正绝望的人,每个人都在拼命的往前奔,从奔生存,到奔子女教育,奔房子车子,奔事业、奔社会威望、一层又一层打怪升级。大概真正绝望的只有病人,无药可医那种。甚至无钱买药的人也不是真正绝望,他们渴望生存,他们对自己没钱得到治疗充满愤怒;愤怒是与绝望完全不相同的东西呀……但是这个年轻的女孩子,她有酒喝,有饭吃(也许只是垃圾食品),有八成新的衣服穿,她只是没有任何希望。
) Z- M5 N" h0 s$ }4 r4 V- G3 S6 d% |那个瞬间真的惊到我了。我看见了在一个高福利社会里,社会最底层被福利供养起来,但是却只能自我放弃,没有出头之日、没有动力改变的那种绝望。
* Q, E- y9 U2 V/ [我的另一个朋友,剑桥的医生小哥说,在谢菲,冬天有百分之十几的人,没有钱烧暖气。我很惊讶:“那很冷呀,你们政府不是有给穷人相关的补贴吗?”他说,是有补贴,但是他们转眼就会拿去买酒喝,买毒品。他刚毕业是精神科的助理医生,做了一年多做到自己抑郁了,转行做ICU重症护理医生。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很多精神科的病人,都与毒品和酗酒有关,他给他们开药,治好了他们的成瘾症、抑郁症;但是只要他们还在那个环境里生活,很快就又回到老路上,没人能帮得了,他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意义,没有价值,不如ICU重症监护。
2 Q3 c3 h* |' R我在英国见到一种人:被酒毁了的人。按说中国人也喝酒,而且喝起来比他们厉害多了,都是52度往上走,和他们只喝点啤酒,烈度酒还要加快冰的人,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但是我在中国没看见过被酒毁掉的脸,那种……一看就是在酒精里面浸泡了好多好多年、已经严重变形的人的脸,你看见这样的脸就会觉得不仅他的身体已经千疮百孔,连带他的灵魂也已经完全被酒精腐蚀。那是一种极其独特的感受,想象不出来,但只要看见马上就能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G; W2 T( W& s9 a" k
当我看见那个乞丐小女孩,那种绝望:那种一切无所谓、万事提不起兴趣、世界与我有何相干……的那种完完全全的、自由的、自主的、对希望的彻底放弃,我能想象再过些年,她的脸也许也会变成那种脸。4 L3 X: x# j2 I/ n2 z
6 t1 w# P* H0 T% W
我觉得人应该活得有希望,无论这希望是什么,崇高还是卑劣,希望总是一种力量,推动我们突破此刻,进入未来。在英国,有上层的美好的人,像那个牛津的小哥,他那天穿的衣服可能比那个乞丐女孩还要破些;有下层的无声的绝望,被淹没在黑暗里,而那黑暗是暗中之人觉不出的,因此也不想去改变,只愿意沉沦在酒精里。无论多少人企图帮助他们,捐赠食物、衣物、建设收容所,在公共厕所安装淋浴设施,设法给他们的生命以尊严……但是他们的生命没有尊严,因为他们自己放弃了尊严。
8 G, u* X7 {# G' l$ o# f# `当一个人想要他生命的尊严的时候,无论何种情况,你怎么能说他没有?但是当他自己放弃了的时候,你又怎么能说他有?
: q' M6 [: _" }! ~. g! }…………………………………………………………分割线…………………………………………………………5 R  z. S3 |' v  f0 C& u

8 z5 ]$ J) F" Q+ c这么长一个回答,终于走到了正题上,惭愧惭愧。
; w- f0 J4 x' e/ G% E但是总体来说,我在英国遇到的好的人和事,远远多于不好的。英国的国民有很多让我赞叹的地方,当然知乎里吐槽英国人的性格、处事之道、傲慢什么的,我把它看成不同民族在社交上的一些惯性反应。
* V) m" F, b! U1 g* ?更具体的,就不在这里详细展开了。也许今后我会在知乎里更新一些相关的内容,还有一个要超级安利的、暑假去玩的去处,英国南部的“净土节”,是英国佛教界每年一度的盛会,那真是一个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众生平等,一切法平等,人神同在的一个梦幻泡影。+ m' l7 v9 w! B, c3 }
我在知乎里逐渐更新吧。6 h2 I+ }  t# _5 V- v
感谢各位的点赞,再见。
排例统 | 2021-8-30 10: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考虑吃什么的时候。
孤单亦可爱守 | 2021-8-30 18: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在昨天,去odeon(电影院)看电影前上个厕所。两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白人大叔在里面。
' Q, y2 M8 K! s7 W3 X/ m5 ^& H我走到尿池前解开裤带,其中有一个人问我:“Excuse me?”
' Z, {8 l$ r) j* A; K, j! X1 t我抬起头看他:“Yes?”! Q3 d  Y, o- T3 _# F
他问我:”Do Chinese man have small cocks?”$ \3 r  i" |$ X. X$ r* M6 i
我他妈当时就火了,没说话。他继续说:“The black guys, they have big cocks. White guys have medium cocks (说到这还把他的xx给我看了一下), Chinese guys have small cocks.”- O# W9 F% i+ }5 @" {/ W2 S! M) V
我这时火更大了,想着一定要为我国千千万万男同胞证明。当时骂了回去:“Go back and fxxk yourself, we have the biggest cocks in the world.”( D: \6 x8 W3 S7 U9 V5 V+ l: r
他笑了,然后问我,“Can I see it?”
! Y: F% o$ O/ W( L! {我回他:“You wanna taste it?”
$ X  [; ]  D8 b) O然后他和他那个朋友两个人笑哈哈的走了。' Q7 [- j& ^( W6 h8 I4 w  R
哪里都有傻逼,道理我都懂,但这种事情,就是会让我很气很失望啊。
孤身蝶影磷 | 2021-8-31 02: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毕业后在伦敦一家公司实习 办公室就十个人,英国人占半数,也有捷克、罗马尼亚等欧洲人同事,只有我一个中国人。3 i6 W5 ]6 Z, C1 D- ~' Y/ h
处于金字塔顶层的总经理是一位非常典型的英国婆婆,阶级观念很强,说话很有礼貌但相处久了就会觉得很虚伪。
- G2 [) h, ]0 y3 G; R% e有一次她女儿结婚,她休假后上班的那个星期一,我兴高采烈地回到办公室,照常跟所有人问好,她也有一脸笑容地欢迎我。我的位置在办公室最尽头,沿路一直走,瞥到每个同事桌上都摆着精致的礼物。我还很兴奋,心想哇有礼物耶~欸不过,好像每个人的礼物都不一样?最高层那几位经理级的桌子上有一大瓶气泡酒、有巧克力,中间级别的看起来只有巧克力,到下一级别的,像是机场买那种小小一支30毫升的样品酒。我慢慢走回到自己座位上,发现桌上空空如也。
1 g; k0 F! s0 w4 b3 R那一刹那,被恶心到了。
# ^. r1 O1 o# p. g' S3 E6 L  O5 A我坐在位置上想了很久,用了很长时间消化。以派礼物来分等级,还要如此堂而皇之,她就完全没有想过大家的感受?说真的在这家英国公司工作,大家都对我很好,一直很感恩。这件事我也不觉得是种族歧视,反而更多的是阶级歧视。接下来一天,再以后,这位总经理也一直对我彬彬有礼,笑容满面,像她对所有其他工薪阶层的同事一样。但是我们都知道她看不起每天搭地铁上班的人,也对没有proper manner(得体礼貌)和显赫学历的人暗里嗤之以鼻。1 a, h% z  D% S% C) o
在这个至今还保留皇室、贵族的国家,很多传统英国人的阶级观念还是根深蒂固。庆幸我遇到的大部分人平等待我,足矣。
祖国美如画寥 | 2021-8-31 14: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英国,为了防止自行车被偷,你需要这样做
! t- [/ |) `& Y& y6 o9 S. m! P' ^) s. E0 T
什么事情让你对英国的美好印象瞬间破灭?-1.jpg
李叶2017 | 2021-8-31 21: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天在牛津街上,突然一个棕色皮肤的男子叫住我,“excuse me”, 我当时没有戴眼镜,只模糊看到他是一个身高中等,肌肉发达的男子,脖子上挂了一块牌子,有点困惑。
+ |9 f1 e0 r$ [8 W: |我停下来,他拨开人群冲我走过来,我刚想开口问,what is the matter? 不料他把身子向我一压,整个把我推下人行道,我差点摔倒了。旁边正好一辆银色的小轿车驶过,离我只有几厘米的距离。我才反应过来,自己差点撞车。但事情发生得太过突然,我仍然没从这惊险一幕中恢复过来,我喘了喘气,朝刚才的男子望去,发现他已经走远。环顾四周,一位女士刚从旁边经过,我惊恐地望向人群,发现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这件事,都安静地走。
3 U( Z& Z6 W& N. S: I2 y4 O) v' ~那名男子已经跑走了,我知道这不是简单的恶作剧,这是故意伤害,或者说蓄意谋杀。当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报警时,他已经跑走了。人渣败类防不胜防,他的动机恐怕是种族歧视。这是我在英国一个月来遇到的第一桩安全事故,当然是个例,但我感到失望。让我真正寒心,对伦敦,对英格兰彻底寒心是他们的冷漠,匆忙的人群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向你伸出援手。没人来关心你,一个外国人的安危在这里不值一提,所谓的绅士风度,不过是骨子里见死不救的冷漠。我应该报警吗?人证物证恐怕已经不在,大都市的警察素以无用闻名,求助于他们,恐怕是望洋兴叹。而真正让人彻底失望的是这座号称伟大的城市,冷漠和虚伪横行。这是外国人最孤独的时刻。
) D; i2 B1 n) ^; P伦敦可以代表英国的繁盛,当然也代表了冷漠无情。这件事情,放在中国,相信会有许多人伸出援手。而在伦敦,我看到的是一张张精致而时髦的脸庞下面的漠视,他们同样漠视的是街角和地铁站前、广场角落里的流浪汉。有多少文明,就藏下多少虚伪,多少腐败。
! @  Z) b  }% K$ {同样的漠视也存在于中国,当然情形要简单得多。有一天晚上,我和朋友出去买夜宵,马路对面,一堆外国人在树下大声说笑,我要到马路对面去。走着走着,猝不及防,一个男子忽然跳下来,朝我大声一喝,“哈”,然后其他外国人在那里乱笑鼓掌,我当即怒目相向:what’s wrong with you! 他们就只笑着,一副看戏的表情。这当然是恶作剧,然而这是在中国,他们是留学生,竟然如此明目张胆,不知廉耻。同样的,旁边匆匆的中国学生也无人注意到这一恶作剧。不知道是中国人对于侵犯素来迟钝,还是对于外国人怀有奴性的避而远之、忍受羞辱的习惯,他们没有过来斥责或者帮助我。我失望,这种失望比在外国还要严重。
1 @8 A9 F: F% K, X# X* w( S& p7 y在自己的国家都能被外国人明目张胆地欺负,去了英国,又怎能期望别人对你热情。对英国失望,到底不如自己强硬起来,击退败类人渣。
' s0 }( z; m2 ~) T<hr/>$ q5 u) w8 J; E  Z
预算10万硕士留学攻略没想到会收获这么多赞,我的其他回答同样精彩。请移步。7 q* F3 ?! S2 |  _
DIY硕士留学之留学文书指导留学申请指导服务 尝鲜价 399元& M8 v+ b+ g4 I: [5 D2 x! h; r0 o$ R
开通留学文书写作业务 小窗咨询
大汉王朝 | 2021-9-1 09: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3.19
2 ?' y- z4 y0 H; u$ M: J- ~# J小透明看到这么多评论和赞都傻了,谢谢大家的关心,也希望还在国外的各位,一定要囤好粮食,少出门,出门戴口罩,经常给门把手之类的地方消消毒。
2 Q( [5 S+ Q  |. q! ~$ `0 r/ X昨天下午的飞机已经回国啦。回国之前和社区都联系好了,刚落地没多久就接到了社区的电话。在机场里走流程花的时间挺久的,穿着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很辛苦,很仔细,每个人都会问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体温也量了好几次。现在英国是重点国家,如果在上海进行居家隔离,需要先到每个区做核酸检测,昨天晚上被统一送到检测地点,今天一早出了结果,阴性,现在已经在家啦。: Q- g/ u+ D' z# X9 q
家里只有我一个人,父母不和我住在一起,不过社区的姐姐说,可以送东西到门口,我自己去拿,但是不可以有接触。检疫的工作人员送我回家的时候,派出所的民警也来电话了,他们早早地就在小区门口等。物业、社区、派出所、检疫,10个人围着我,确认信息,嘱咐接下去14天的注意事项等等。回国真的有一种给大家添麻烦了的感觉,非常谢谢每一个工作人员,他们都没有不耐烦,真的是非常非常可爱的人!
, P$ ]( G  Q, c: ?. B( `. d最近微博上有很多人在讨论留学生要不要回国的问题。在我看来,如果在英国的住宿条件可以自我隔离,并且物资充足,留在英国保护好自己是可以的。但是我的宿舍是公用厨房,宿舍里的英国人在停课之后,天天带人来喝酒,我每次不到迫不得已,不去厨房做饭,去做饭之前,要把厨房全部消毒。但即使这样,我还是怕,毕竟我的消毒方法不能杀死所有的细菌。我相信很多回国的人,和我的情况是一样的,只要能做到在飞机上保护好自己,落地之后听从安排,问题不大。
: F, m& o: A8 B* q& f% P个别几个上了热搜的留学生,的确很给留学生群体抹黑。但是!几乎所有的留学生回国,都是认认真真按照流程来的,我们真的不愿意让所有人这么长时间的辛苦白费。
. f6 i" C& K" N1 I这段时间我会好好隔离,期待出门喝奶茶的一天!
7 D0 K9 _3 E8 P4 Z: ~* E" N
9 s3 m' ~7 x, _+ G3 ^8 U
6 L# [$ F, h' w7 \( S# _: C/ d+ N2 F2020.3.12
  b  Y: D1 T/ P7 ~- @来个更新吧,今天下午发生的事。
) f  b7 A% z2 s: V2 d五点下的课,天还很亮。去了一趟韩超,拎了一大袋泡面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个白人老哥与我擦肩而过,本来一切正常,结果他又折回来了,从我的背后推了我一把。真的没有一点点防备,我没站稳,就摔了一跤。他很凶地对我说:fu ck you!然后揪着我的外套领子把我从地上拽起来。事情发生得很突然,也很快,我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整个人都是懵的…现在想起来,这人都动手了,已经不是言语上的侮辱了…虽然我不知道他对我的恶意是来自我是一个中国人,还是我今天出门带了口罩,但我真的觉得是侮辱。我好好地走在路上,我什么也没干啊…
& E2 D  ^4 W- h; u: `$ E* m) X* d以前一直觉得这种事情都是机率很小的,每次都当故事听,这次发生在了自己身上,那种强烈地被侮辱的感觉真的…!然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祝他早日入住海德公园。由于太过气愤委屈,用词不当。% t8 c4 i, {, M# ^# @: ?9 m

6 U+ a5 K0 W+ ^3 F9 P 什么事情让你对英国的美好印象瞬间破灭?-1.jpg
; n# A/ a. G  u7 q2 U8 |要不是我还有考试,还有coursework和project,我也想回国啊…% o  [, ~: P9 {! D4 m, y
关于报不报警,就算报警了能怎么样,他又没抢劫,又没拿刀捅我,警察是不会受理的。这种事情只能自我发泄一下就过去了吧…
7 o- n& g6 r/ T6 _7 m$ q在国外很没安全感就是了。
8 ], e$ Q* r/ c. B, K
6 n' n0 _& Q' [% @7 G2 F9 b2 F: c* O
9 D; D3 R. W" @4 I0 s以下是原回答:
5 h; D8 E1 O7 b从16岁来英国读Alevel,到今年大三,算起来也已经5年了。英国高中和大学给我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高中更能体会英国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大学…对不起,主要和中国人在一起玩,感觉留了个假学。0 t, p" w- m8 y* _4 p, c; f
高中两年,学校在英格兰西南到一座小城,学校算不上好,是当地普通的私立中学。第一年,整个学校从Year  7到 Year 13,中国人一共10个不到,一个年级50人左右。我入学时是Year 12,同级的中国人5个(包括我,到了第二年两个转走了,只剩下3个)。中国人少,就代表只要在学校里,就肯定会和当地的学生有交流,不管是表面朋友还是真的朋友。刚开始的第一个月,我话很少,主要是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英国学生聊的话题我听不懂,他们看的剧我不知道,他们玩的游戏我没玩过,他们听的歌我就听过一点…要做到真正的融入,挺难的。好在,有一个同学是哈萨克斯坦和英国的混血,她对亚洲的文化接受度很高,会主动问我一些有关中国的内容。渐渐的,我才和剩下的几个同学熟络了起来,但要说朋友,真的未必…至少毕业之后就没联系了。
- n% y% L5 a1 m% I, g& h" f再来讲讲高中的宿舍生活。我的高中会给高年级的学生住单间,但是厕所,浴室,厨房都是公用的。宿舍老师人都很nice,每周开一次house meeting,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去找她。宿舍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欧盟国家,说什么语言的都有,和中国同学讲讲中文倒不会突兀,但是如果有别的同学在,还是讲英文比较好。一般的私立高中,周六是要上课的,周日会组织一些活动,类似溜冰、看电影、保龄球之类的…我的高中有点像体校,swimmer很多,所以周六不上课。一周也只有周六可以去town逛街、买东西,但是那个城市挺村的,一个城市的city centre,只有一条主街,一个shopping mall,逛来逛去早就腻了…& u2 \7 X+ @* f$ y( _! R4 \
英国老师大部分都属于自己很厉害,教书不太行的,大家如果想去留学,要做好自主学习的准备。在学校里是能感觉到小小的歧视,不是明面上的,是暗地里,眼神、语气、还有他们不经意间透露出的小动作…个人觉得,英国人还挺不修边幅的,穿着鞋上床,内衣内裤直接丢洗衣机,鞋子和衣服一起洗,吃完东西手往衣服上擦…这些生活习惯和中国人挺不一样的。
& S' T$ s. c( F6 V+ }  W6 Z. E到了大学,中国人变多了,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小圈子。但是我不知道为啥开始变得社交恐惧,只要在场的有陌生人,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说话。我周围的大部分中国同学,都是在国内读的国际高中。说是国际高中,其实他们对英国很多方面都是陌生的,他们也更倾向于和中国人一起玩。其实,中国人多挺好的,有什么事更容易沟通,难过了生气了,他们也更能get到我的点。但是我有时候还挺怕和一些看起来social的中国人说话,我知道他们人都很好,但就是怕…
  H2 z+ m+ P+ V- h/ p# h我的课基本都是lecture,几十上百人一起上,教授不会记住每个人,同学之间也没有很多交流,更像是饭友?不知道这种说法是不是确切,但是关系好的就两三个。并不是我不愿意和外国人交流,只是没必要,高中尬聊了两年,就口语稍微好了一点,偶尔还有一点小自卑,感觉自己英文不好…
: K* a- w, c( L* S不知不觉,写了好多,在英国的这些年其实挺疲惫的。我不是富二代,爸妈送我出国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虽然家里还没到揭不开锅,但肯定不能花钱大手大脚。一想到自己如果读不好书,就很对不起爸妈的辛苦付出,对不起自己这些年度过的孤单日子,压力真的挺大的。偶尔在遇到点歧视,这日子真的刺激。有些人就是会在大马路上骂:fucking Chinese,也有人会翻白眼…这些都是不能和爸妈说的,说了他们也只会干着急。# G/ S/ a  R& V3 A* D5 [
最近肺炎挺严重的,欧洲也开始爆发了。我一个同学,女生,戴着口罩出门,被人揪着头发打了几下,不严重也就只能这么算了。就算报警,警察也不会怎么样…有时候真的挺无奈。
; h8 |$ j" y2 \6 ]8 U好在,祖国越来越强大了,很多人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希望在我之后的留学生们,能在英国有一段快乐的生活。
) y% _3 e& `6 l* g1 B写的有点长,谢谢看到这里的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