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

[复制链接]
查看9298 | 回复0 | 前天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9年,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去世,日本邀请多国参加葬礼,中日邦交此时早已正常化,中国自然也在被邀请之列4 B7 I  E* y! }: a* P1 b" f9 ]
在外界的众声喧哗中,中国派出代表出席,而面对日本政客对裕仁的洗白,中方代表4个字霸气回应
) b" s' N# f9 X中方代表说了哪四个字?日方听到又是什么反应?# @+ q  l# r& j& E4 q0 x& }* Z" M

3 k% v: I, q  M! T, ]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1.jpg
" V9 n5 ~1 }3 _" `
天皇辞世
: |, F8 H: f6 w7 g1 f( O6 _' L* l' a
. q/ a  c) Y0 u% Q, W1 T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裕仁去世,宫内厅在不到两个小时后便向全日本发布讣告) k) O2 c; o0 W: A# \* i" |4 Z4 S
此时的日本政界早已摩拳擦掌,准备为裕仁操办一场声势浩大的告别仪式% j( K. P$ f( W' j2 J
就在裕仁病逝的当晚,日本首相竹下登便召集内阁会议,火速敲定于2月24日举行国葬。
* o4 a; f# O3 ?8 S$ e) `8 e
- z. G0 R/ \4 f# _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2.jpg
' ~# t# B6 F4 A2 S; k
不仅如此,日本还向全球163个国家和27个国际组织发出了邀请函,其中甚至包括曾在战争中死伤惨重的中国、韩国、菲律宾、印尼等亚洲国家, ?0 ?! @* P3 q9 k
消息一出,国际舆论哗然,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媒体纷纷质问:为一位战争时期的天皇举办如此隆重的告别仪式,是否意味着对其历史罪行的默许?
- a# _- y5 p' K5 E9 ]& U澳大利亚的退伍军人组织更是公开反对本国领导人参葬,甚至将裕仁比作“东方的希特勒”,要求将其“碎尸万段”。
( j$ l! t; u! f6 J7 g8 [$ H& k相比之下,日本国内的氛围却异常统一且高涨。3 f$ x) W/ D- \7 O  r7 F
% `  s, Y0 Q( a! R5 g6 B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3.jpg
0 X5 |# A; {3 P/ ?  N8 V
数以千计的市民涌向皇宫外焚香悼念,媒体歌功颂德,极力描绘裕仁如何在战后引导日本走向民主与繁荣。
6 S& Y0 h; z( @& \这份集体缄默与美化,成为亚洲战争受害国眼中难以容忍的荒诞戏剧。
7 l6 e0 ?$ t$ ^: {4 A" I而对于中国,这不仅仅是一次“吊唁”,更是一次外交博弈,该不该派遣代表出席,谁又能代表中国发声?. a% j4 O. ^2 I* m$ i

  [  y( B( g% D% r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4.jpg
, q8 x5 @5 R" g4 I
在战后的40余年间,日本政府屡次试图淡化乃至否认侵略历史
0 O, b; w+ p, R可战争带来的创伤,哪是一纸悼词就能抹去的?
' |- O& J8 Q1 h9 w5 M- }9 q" Y4 ]# X) |; o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5.jpg
* {" ~! _  f! U% G# q3 D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卢沟桥事变,从南京大屠杀到731部队的活体实验,亚洲数千万民众的生命倒在了裕仁的扩张野心之下。/ i' x! f+ w# N6 M
他不仅是那个坐在御座上的象征人物,更是策动、批准、纵容这一切发生的直接责任人。
( t; F( P& {$ \9 i8 k6 {& h4 I% v也正因如此,尽管日方态度一再邀请,但中国迟迟未作回应。7 K' h  r$ C6 ~1 ]* G1 s
, f# N. N4 P) _& F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6.jpg

% z4 `2 I$ Y9 p1 A; N' o! o$ ^洗白仪式9 d4 {7 R  @* s: n9 ]- @5 h
; M; c5 |" h1 d6 Q; t
1989年2月14日,裕仁去世后一个多月,日本内阁法制局长官在国会中,面对议员提问时,语气轻松却字字锋利地说道:“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角度看,裕仁天皇不负战争责任。
1 P8 i6 g/ k" W! }同日,首相竹下登更是在国会中公开表示:“那场战争是否是侵略,还需要留给后代历史学家判断。) a1 t) e4 L% Y9 @% \* }4 z
这两句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外交部长钱其琛面色沉稳,却在内心掂量着分毫必争的分寸。
9 [9 j6 H2 I. {4 O1 [他深知,这一次出访,不只是参加葬礼那么简单,背后是对历史解释权的争夺,是中国作为战争受害国,向世界重申正义立场的机会4 D' t0 W' [% ]3 d: A: J7 o$ |# C

# u) f- B: g, H; F. C" k( u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7.jpg
/ {: Y/ ~, {! s6 v  H4 j/ F
与此同时,亚洲各国的愤怒开始蔓延,韩国舆论激烈批判本国总统准备出席葬礼的决定,称“悼念侵略者,是对历史的亵渎”。
) B, @( `3 E3 [8 v: k) ^菲律宾社会组织公开请愿,要求政府抵制“为罪人立碑”的活动;印尼、马来西亚亦在外交层面表达了不满。$ e" i3 f3 `4 q* k
在这些激烈的国际声浪中,中国依旧保持“沉默”,但外交部的文件却一份份往外送出,措辞愈发严厉。
1 A1 j6 i  r" i
/ ?" Q4 q2 p% |! E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8.jpg
% K( b! y6 `* b% m- F
2月16日,日本驻华大使再次前往外交部- ?8 C3 _. @$ {2 t0 i
当时接待的是外交部副部长,他面无表情,冷静陈述:“日本政府如果继续回避战争责任,不仅伤害中国人民情感,更将严重影响中日关系未来走向。1 J4 x  o$ c# y2 m  ~9 N
在那场会谈中,中方代表首次明确表示,如果日本不能在历史问题上做出澄清,中方可能将重新评估出席葬礼的外交安排7 ?8 `' p) _8 V+ l& D
这一番话,仿佛在日本政界引发了一场地震,因为这不仅是中国的声音,更隐含了一个现实:如果中国缺席,其他受害国或将跟进
+ a6 n. m3 h$ Z0 M* j) Y
; `; Y) X! d. d4 w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9.jpg
7 k7 a8 c0 K5 @% W
2月21日,竹下登被迫召开紧急内阁会议,深夜于首相官邸召集主要阁僚,共同商议应对策略。! m+ E7 G5 r  Y" ~% o8 S% N
他们终于意识到,中国的沉默,不是不屑回应,而是在等待日本政府主动“纠错”。
2 Z* m5 h2 F- r1 [6 ]' B  o: f* _而一旦中方决定“缺席”,其所引发的连锁外交后果,将远比“道歉”来得严重
4 \4 P2 z2 i" z1 D9 ^" ]8 P2 S6 Z& {6 q4 X+ P" c. Y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10.jpg

/ u5 M2 n, \+ s% v: `外交翻盘
* V' `3 m$ A1 P2 G
9 _) E! j1 y2 o9 Z2 I一夜之后,日本驻华大使再次约见中方,传达竹下登的最新意向。
" ?" x% C2 r  u第一,承认二战是对亚洲邻国造成重大伤害的侵略行为
1 f- r" @, q: s7 P; M: N9 w' |第二,重申中日联合声明中对战争责任的认识;
1 r: H: n: S  T第三,强调此次葬礼并非“为历史翻案”,而是“国家仪式”的必要流程。
5 ?# e8 P( d: W! a0 S
" L4 S/ `9 t, w1 \8 E- A4 g; [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11.jpg
+ y/ A9 s, y+ i5 W
这封表达“修正姿态”的照会,是日本政府低头的信号,也是中国“外交沉默”收获的初步胜利。
. X8 I3 j* ]' u中方立即进行高层评估,判断其诚意与后续可操作性。1 G4 p# y9 c/ w
外交部慎重表态:在保持历史立场不动摇的基础上,由当时的外交部长钱其琛作为国家主席特使出席8 W' p+ p8 Z# \+ J7 s& i; v
与此同时,中国的立场获得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联合国秘书处罕见地在例行通报中提及“战争受害国在此类事件中拥有道义话语权”。+ A$ G) Y6 D4 P( I" q$ R! \6 H
  q$ I! j& T3 E/ K% F, z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12.jpg

& }) t: U  A7 P# ~. c东南亚多个国家通过官方或非官方渠道表达“认同中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坚持”。
) O) Y( W+ W/ S+ ~: C  S甚至美国媒体也开始反思战后对日本责任追究的“温和姿态”,质疑是否“放过了一个应当承担更大责任的元首”。
+ Y/ _2 v6 z5 Q  T" r1 ?外交风向已经悄然逆转,2月23日,钱其琛抵达东京,身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特使”。
. T) {7 k' t3 B" Z# n! S
2 X* {" J; h" f/ f  N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13.jpg

2 M+ r) Y$ {9 Q* x一场对质+ U" X$ R, P7 _$ |, J

; `1 d% n! U) l" N1 ~" N1989年2月24日清晨7点,新宿御苑外的街道被严密封锁,警察身着制服在道路两侧拉起长长的警戒线。
3 H" _+ D, z1 ^" \3 b& ]' i! E3 C$ n东京街头,虽然悬挂着半垂的黑白旗帜,但在那重重帷幕背后,日本政府的真正目标,是打造一场史无前例的“昭和送别典礼”。& i" k4 p% I. O4 j- H* C& o. v: K
裕仁的灵柩车自皇宫出发,缓缓驶向设在新宿御苑的葬礼主会场,沿途经过国会议事堂与首相官邸,道路两旁不乏日本民众神情肃穆地站立默哀。
) N' L7 s  }: C: s* r5 O日本政府出动了3.2万警力、2500名自卫官,部署24架直升机,全副武装戒备。
3 x8 _- V6 T2 t9 |1 b# s, j; b) y9 U- b4 [- G5 M$ A& h. m+ D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14.jpg
+ [. r& T  \. d- J) H5 K9 C/ X8 v
出席国家元首达五十余位,王储、首相、特使等更是不计其数。- E6 }4 `% n; g+ G
而在会场角落一隅,一身黑色中山装的钱其琛步履从容。/ R: O9 a, V- }1 l. _7 s
上午10时10分,灵柩车抵达新宿御苑,宗教仪式结束后,外宾悼词开始依序进行2 @9 ^. X2 _) R' E
钱其琛并未上台发言,而是将一纸由中国国家主席签署的悼词交由主办方转呈。4 h2 n- p. \( C2 g
悼词内容简洁,表达哀悼,字里行间却隐含着沉重的历史张力。$ {% ^7 x0 V# E
/ m1 T' }6 C& B, C8 `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15.jpg
; J( K' {2 r0 t- l( u8 j  ]
悼词中无一处提及“伟大”与“和平”,却用了“战争创痛”与“和平期待”数词,言简意深。7 Q# z) ^8 T, _- i! T' o/ P, w
当天下午,钱其琛在东京饭仓公馆与日本外相宇野宗佑进行闭门会谈; N' z& {: _4 Y
宇野宗佑首先表达日本政府的“歉意与遗憾”,称竹下首相在国会的表态未能传达“真实意图”,并强调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早已承认战争责任,不希望再度掀起历史争议。' n9 q# x0 K, d- R, }6 \9 j6 n
钱其琛缓缓说道:“正视历史,是一切合作的前提。”% [" H! {4 {1 s+ D! C9 g7 M3 i# F: B
随即以缓而重的语调,逐字逐句强调:“历史不是装饰外交的背景布,而是衡量国家态度的尺子,中日之间若要发展关系,必须在历史问题上画出清晰的界限,模糊不得,回避不得,稀释不得。
( I  ^$ C3 v7 r* j: o7 Y
5 q/ ], n$ a- h6 p' B7 c# t7 @5 ~# M' V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16.jpg

- [$ Q, U, C  L  H此番发言,场中一度沉默良久,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直指当前日本社会存在的“遗忘倾向”。8 Z. u6 f  u9 H4 l
他说:“我们无法接受将战争的元凶描绘成和平的象征。' A) X1 A* {* L9 c6 W1 E
他的话,不只是说给宇野宗佑听,更是透过这个会场,传递给所有还想美化历史的日本人+ x* M# F# V$ g' U, d7 a8 D- F
会谈结束后,钱其琛并未参加当晚的首相官邸招待会,而是选择在中国驻日使馆与在日代表会晤,第二天日本各大报纸纷纷报道中方特使“不卑不亢”的表现。
$ I  R8 C; J& t; }/ l) k裕仁的离世,是一个时代的落幕,却也是一段历史责任的重新对质$ ~. |% z  T1 ^) M

2 e2 m/ F% K  m
日本裕仁天皇逝世,中国被邀请出席葬礼,中方代表4字霸气回应-17.jpg
6 B; g7 {- P' I& L
中国的“吊唁”,是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向日本、向历史、也向未来发出清晰而坚定的声音:正视历史,才有可能走向真正的和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