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牺牲31年后,蒋经国震惊发现:三野团政委竟在他眼下潜伏32年

[复制链接]
查看8718 | 回复0 | 前天 07: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81年初秋的台北。
7 E% j6 U2 H2 x, q  w' y' D* g% ~
$ o- _0 G- f& p* {: i7 i) q退役上校陈开中提着刚买的青菜走在巷弄里,忽然被三个穿风衣的男子拦住。"陈先生,安全局的,请跟我们走一趟。"为首的男子亮出证件,雨水顺着证件塑料封套滑落。: Y% `5 V- c& T4 ^
陈开中——或者说,陈利华——手中的菜篮轻轻晃动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他早就在等这一天,只是没料到会在这个寻常的午后。5 [) b% s' }! l) \3 T7 j
; h5 u4 K' Y: ?8 h$ I& ^
吴石牺牲31年后,蒋经国震惊发现:三野团政委竟在他眼下潜伏32年-1.jpg

# @( ^* W- J# ]5 L
7 O0 e7 p  b/ g; j审讯室的灯光刺眼。调查员将一叠档案推到他面前:"陈开中,原名陈利华,解放军第三野战军253团政委,1949年10月金门战役中被俘后冒名顶替。这些,你承认吗?"  b7 ~# B9 @' F% J( [( g' `
1 H/ h7 U& @5 k- e7 M, S
陈利华望着单向玻璃后面模糊的人影,缓缓点头:"三十二年了,是该有个了结了。"# N0 x+ `2 s3 l. l; u
6 D4 @- Z* @% p, P9 U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 A' W! i6 N4 D) N5 z! C5 C; j' r& m& q/ P01. y2 z. @+ o' z! m- N: q2 `
! L- Q% s; h4 {% U: X, S
1949年10月25日那个血腥的夜晚,金门古宁头的沙滩被炮火映得通红。作为253团政委,他率部抢滩登陆时还满怀信心——只要建立巩固的登陆场,后续部队就能一举拿下金门。* ^( F- c! {' t9 w! g- r  r

4 Q9 O  V5 ^8 A3 k" B& v"政委!船!我们的船!"通讯员嘶哑的喊声让他心头一紧。回头望去,海面上燃烧的船只正在下沉,增援船队被国民党炮火摧毁了。% K1 P: \. S+ R# o4 `6 k
团长徐博满身是血地爬过来:"老陈,我们被包围了!胡琏的部队从三面压上来了!"8 y1 C7 q8 z, n* G2 T6 r

) q2 J0 {# \) \( S) v; e
吴石牺牲31年后,蒋经国震惊发现:三野团政委竟在他眼下潜伏32年-2.jpg

4 E, G& ~, k6 }1 e( b$ n, Y激战至黎明,253团弹尽粮绝。陈利华左胸中弹倒地前,最后看见的是徐博举起手枪冲向敌阵的背影。
/ I$ j& k9 Q: F再次醒来时,他躺在国民党军的临时战俘营。旁边一个奄奄一息的国民党士兵用梅县话呻吟着:"水...给点水..."3 B  [% Z/ t: w: z( z
/ J. X2 F8 p& i; G9 H
乡音让陈利华一震。他发现这个叫陈开中的士兵与自己年龄相仿,也是梅县人。当陈开中咽气后,一个大胆的念头产生了。他艰难地换上对方的军服,把证件塞进内衣口袋。8 z, A0 x) f! r) k' N7 z
! F' c8 V$ W1 P+ `" j8 S
"你,哪个单位的?"国民党军医掀开帐篷帘子。
& w  D2 f4 Y  [- I"报告长官,第18师辎重营,陈开中。"他用纯正的梅县话回答。$ v. Z! U( G0 Y
6 ~2 d1 W: [4 F; T# t
吴石牺牲31年后,蒋经国震惊发现:三野团政委竟在他眼下潜伏32年-3.jpg
! f: m$ A' @9 m0 d  [" N
: g2 ?+ o1 U1 t% X3 W0 w
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在随后的大筛查中,他靠着对陈开中家庭情况的详细了解,以及战乱中档案不全的漏洞,成功蒙混过关。最惊险的一次,有个军官突然用梅县话问:"你说你是梅县人,知道凌风东路那家腌面店吗?"4 N( q1 y# W9 ^5 Z
, S' I( Y8 ]- J$ [% C- E
"长官,"陈利华不动声色,"凌风东路没有腌面店,您说的是凌风西路的阿肥腌面吧?我堂兄就在那当伙计。"
; U9 d) Z( l+ U+ c7 @7 _1 c* W( I% c+ H0 m
军官笑了:"果然是老乡。"8 H9 P* n- a9 _+ L: ?, X' Y
02
' z* t+ K* [1 o$ J( o, g
% I) G4 h# O# ]9 G: {3 }, a1950年,他被编入政战系统。这个由蒋经国直接掌管的部门专门负责军队思想教育和反共宣传,焦虑让他时常在深夜惊醒。但他很快展现出过人才干,起草的文件条理清晰,做的政治教育深入浅出。* Y9 ~. A5 ~7 V( j6 c, L/ q& T
. X, I8 d! A: C/ f( @
有一次,蒋经国视察时特意找他谈话:"陈上尉,你的《官兵思想疏导手册》写得很好。特别是'以身作则胜过千言万语'这一条,很有见地。"
$ S$ }* ?+ }* S% Q3 k$ [
& a5 I& ?0 @$ d3 K* Y/ [2 d, W"谢谢主任夸奖,"他立正回答,"属下只是把在家乡当教书先生时的经验用上了。"
. W1 R; f" E; ?这不算完全说谎。参加革命前,他确实在梅县小学教过书。* m; J4 N& d5 Q5 N, s: y. {( c
; i2 B: C8 ?1 T# n( t# I
吴石牺牲31年后,蒋经国震惊发现:三野团政委竟在他眼下潜伏32年-4.jpg
8 F- u/ `! n+ K+ F; N( U% x
1955年,他结识了在小学教书的林淑芬。婚礼前夜,他在日记里写道:"明日成婚,既喜且忧。喜的是终身有托,忧的是欺瞒挚爱。淑芬纯善,我该如何面对?"8 ?, c$ J9 ?! `8 @& x% F
7 E( b( F, U) W# G0 E! V$ N
新婚之夜,当妻子问起他身上的枪伤,他只能含糊其辞:"金门战役时留下的。"
" W; U  Q9 r3 \) @# c/ E9 W  y7 J# c+ g$ `. H
"一定很痛吧?"妻子轻轻抚摸伤疤。
" t' L4 z. @, X+ c, Q; f. |5 U4 P4 G. P+ ^9 O' e
"比起很多战友,我已经很幸运了。"这是当晚他说的唯一一句真话。
! c0 R+ l( A, M; F1 G/ j1 T$ n% z. G& M" V
随着职位晋升,他接触的机密越来越多。六十年代初,他曾试图通过香港的中间人与大陆联系,但对方警惕地拒绝了:"现在风声紧,你不要害我。"
% W9 j  C- g! S  E0 H- u% v
; ^8 |, K- e$ W  H/ l3 X- m他理解这种谨慎。1950年,他从报纸上看到徐博被处决的消息。照片上,老战友昂首挺胸,一如当年冲锋时的模样。那晚他独自在办公室痛哭失声,第二天却要如常主持反共宣传会议。- N( E9 O* i) P" R$ {
03# F6 r0 R/ I) Y2 v

: N7 C- G( ?6 j$ M4 O1970年代,他已晋升上校。一次陪同蒋经国视察金门时,站在碉堡望台,正好能看见当年登陆的海滩。
0 I+ y2 i  Q1 Q* Z) e
5 s. j6 {. }* ?" g0 s" i"陈上校似乎对这里很熟悉?"随行参谋问。* }  D8 N7 F6 D. C! P5 d
; O  _1 i  f- l) m$ {0 N
他扶了扶眼镜:"每次来都会想起为党国捐躯的将士。"
. u/ M6 Z/ g: B& ^5 h$ R, Z1 k4 R, |, T/ B! |2 ?7 W
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对着大陆方向默念:"我的使命还没有结束。"
+ l% b; i7 n: c8 }1 r; R- g) B. a4 m
转折发生在退休后。曾经受过他资助的部下陈瑞粦罹患癌症,上门求助:"长官,医疗费实在...能不能再借我一点?"& u& d" p$ ~1 X) t
  a! w; T3 E( i7 x! f3 u
陈利华刚给儿子汇去留学费用,手头拮据:"阿粦,我现在也是靠退休金过日子..."
: X; Y7 s3 O; q' R% I陈瑞粦突然说:"长官,我知道你是共产党。"
1 `4 C; F' @/ ?! B
* F, D, g* _% u8 e) Z0 W1 L  f
吴石牺牲31年后,蒋经国震惊发现:三野团政委竟在他眼下潜伏32年-5.jpg
, d6 u* F2 h6 |2 m" P4 k
空气瞬间凝固。陈利华缓缓起身关好门窗:"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C/ C' H& ^/ ]2 S4 ]5 D
5 S& i# c" d3 k+ {4 h
"十年前你喝醉时,用家乡话哭喊着'253团的弟兄,我对不起你们'。"陈瑞粦苦笑,"但我陈瑞粦不是忘恩负义的人。"
& w! D3 K0 u1 z3 o: l2 v! a8 J- I# B( G0 k
然而三个月后,走投无路的陈瑞粦还是走进了安全局。临终前他托人给陈利华带话:"长官,我对不起你,但我老婆孩子要吃饭。"9 y: z( B6 I- R. |6 v6 u
) w* I" S' g4 i0 B8 J. e2 X  U
在最后庭审时,法官问:"被告潜伏三十余年,为何没有传递任何情报?"
3 Q- g" G. g) ^3 B8 a陈利华平静回答:"我就像一颗被遗忘的棋子,一直在等待召唤。可惜,召唤始终没有来。"
' O7 U/ \) m* W+ m( |7 s8 Y1 i2 }7 E+ N
吴石牺牲31年后,蒋经国震惊发现:三野团政委竟在他眼下潜伏32年-6.jpg

: e1 a' p" G1 P
* [. d3 Q+ z" m8 E1981年11月17日行刑前,典狱长按惯例问:"最后还有什么要求?"" m+ y0 U5 D- W, z8 q0 ]9 e# K  R
3 O0 J% I0 e: z) e$ Z9 Q2 P* u; u
"请告诉我妻子,我确实叫陈开中。"他说,"这三十多年,我对她的感情都是真的。"
" B* c( v+ u0 U2 r1 B枪响那一刻,他仿佛又回到了1949年的金门海滩,听见徐团长大喊:"老陈,带同志们冲啊!"" g- Z  m) p$ x& f6 }1 {
) p3 g$ ~6 H2 B, j4 F3 u6 K& [7 P5 p
吴石牺牲31年后,蒋经国震惊发现:三野团政委竟在他眼下潜伏32年-7.jpg

5 r$ C. L+ {  R7 E& Y1 h! X% l. F2009年春天,陈启明站在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终于找到了刻有"陈利华"三个字的纪念碑。他把一束白菊轻轻放下,泪水模糊了视线。
! Q4 M& M8 ~( m8 L) B; K+ [3 v
" i* t4 n4 P' w% ]+ t, _; |1 j( W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兵颤声问:"你是陈政委的什么人?": O0 r  w( Q. G+ U) W5 h+ V' [5 D

% e: C, b- m$ C7 c"我是他儿子。"陈启明说,"虽然到他走的那天,我都不知道他真正的名字。"" M3 O+ a  B+ r. v* b
, Y+ X1 {! z+ K1 a1 z5 p
老兵立正敬礼,用尽全身力气喊道:"报告政委!253团司号员王志强,向您报到!"; Z; z) }  k9 S9 P3 m

; F9 v, _% h- @. G* ?, V山谷间回音阵阵,仿佛万千英魂在同声应答。陈利华的故事,就像两岸历史中无数被尘封的往事,终于等到了回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7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7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