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

[复制链接]
查看6915 | 回复0 | 昨天 06: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1.jpg
* I' ~6 [+ G8 }4 W* y
很多人上了年纪以后,总是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血糖。) v7 u* F3 y3 {
尤其是过了六十岁,不少人去医院做体检,单子上写着“空腹血糖偏高”“糖化血红蛋白不理想”,立马就开始焦虑,觉得是不是马上要出问题了。* b! u  }: n: `* Y9 [) _
其实仔细想想,血糖这件事真的不能单纯用年轻时的标准来衡量,年纪不同,身体情况不一样,目标值也会有所调整。- r" P2 |# B3 M" w' ~+ Z
" K1 A+ l0 e7 j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2.jpg

' i5 Q! a( s0 X) }" T9 W近期有研究提到,如果空腹血糖能维持在7.0左右,餐后两小时控制在10.0以内,糖化血红蛋白保持在7.0%以下,大多数六十岁以上的人其实可以稍微放宽心了。
4 ]) d' [3 V- R' A首先要明白,为什么血糖不必像年轻人那样苛刻地压到很低,年轻人血管弹性好,胰岛功能强,即便血糖降得很低,身体还能快速适应。8 @3 A2 I; z- g2 d1 Z3 E: R& a
但是到了六十岁以后,身体代谢变慢,肝脏、胰腺的反应不如从前,如果一味追求像年轻人那样严格的血糖目标,往往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 b, [: D1 A" o$ G- r$ ~/ R5 P, e
" e/ Z, K1 d& z% G* O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3.jpg
  L* C# X) y. z1 w6 h5 s  e6 z
低血糖的危险大家都清楚,轻微的会头晕、出汗,严重的甚至会昏迷摔倒。
. A! U. t8 u% j研究显示,老年人低血糖导致骨折、心脏事件的风险比单纯高血糖还要高,换句话说,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是避免血糖大起大落,而不是逼迫自己永远保持在非常低的范围。" ~/ D9 a6 M+ a. Q# X
然后再说到血糖具体的几个指标,空腹血糖在7.0左右,这个值听起来比年轻人的正常标准高一些,但对于六十岁以上的人来说,其实是比较合理的。
, Z/ J: q, ]5 N4 F3 ~' r/ ?. W. U- u0 q; e# b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4.jpg

9 v! L, O- _" z因为在夜间,身体需要维持大脑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如果血糖降得过低,很容易出现清晨起床时的头晕、心慌。
* e8 g) ^& ]  L$ l& \: c5 V! `有些人甚至因为夜里低血糖,导致心脏节律紊乱,这对老年人来说是很危险的。所以允许血糖稍微高一点,其实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 Z3 `, O# q; w3 T' C; k; p
再看餐后血糖。大家都知道,餐后两小时血糖如果长期过高,会加重血管的损伤,但另一方面,餐后血糖升高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年龄大了以后,消化速度慢,胰岛素反应也迟缓。
' ~8 p! ]: x; C0 r* y1 \$ q  S: p* t) S6 ~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5.jpg

! R0 Y) a$ k4 v, m* ?所以如果能控制在10.0左右,就算是达标,比起年轻人非要控制在更低的水平,老年人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更关键。
# c7 p% n2 x1 E, n研究显示,餐后血糖在10以内的人,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已经明显下降,而再追求更低,收益反而有限,却增加了低血糖可能。
0 Q8 f! E- P8 `* n' G: A: C至于糖化血红蛋白,这个指标反映的是过去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对于过了六十岁的人,如果能维持在7.0%以下,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 x0 c0 l$ r+ {; B/ K8 o
* e, C& M+ p! f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6.jpg
0 r) O6 O" C. A/ j- H
很多医生会告诉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不能过高,但也不能强行降到很低,因为年纪越大,身体的代偿能力越差,如果为了达标过度用药,往往会带来更多副作用。5 z/ T0 ]+ f& P* u6 x# Q
例如,胰岛素剂量过大容易让体重增加,药物叠加也容易伤害肝肾,所以医生在制定目标时,都会倾向于宽松一些。1 i+ I- d0 T7 l; |  K" R
总的来说,这种目标更符合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单纯追求数字上的完美。: _9 m, R7 P' g1 c% m( r4 {) N
! N! W; n- H* N5 C, V9 Q; S; o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7.jpg
7 m9 i9 L( a3 i8 S3 A8 r! h! G
然而,血糖控制并不是唯一重要的事,很多老年人常常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血压、血脂的管理和血糖同样重要。5 \; }( ~7 U3 |2 i) J
研究显示,如果血糖在合理范围,但血压失控,心梗和中风的风险依旧很高,相反,即使血糖略微高于标准,只要血压、血脂控制得好,整体风险并不会大幅上升。) O- o( `- c) B  [
所以,别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血糖一个指标上,而忽视了其他问题,毕竟健康是一个整体,不是某个数字。
- g9 m. H6 D+ V7 H/ @. a
8 T5 A# I0 d3 ]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8.jpg

% d) j1 T& u/ u9 u- T% }' Q此外,还要考虑生活方式的影响,老年人饮食本来就容易出现偏差,有的人过度节食,害怕血糖升高,于是主食都不敢吃,结果体重掉得厉害,抵抗力下降,身体反而更脆弱。, S  ?8 l$ Y- M6 ]- O5 H* T
殊不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对于大脑功能是必须的。如果一味减少,容易出现记忆力下降,甚至增加跌倒的风险。
1 Y5 k2 [: @9 U* R. \; |6 S另一方面,也有人完全不在意,觉得反正老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这种态度同样危险。
, F" }+ B2 I6 z# j" i- f( l- e1 K9 j9 O2 V, E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9.jpg

4 m3 b6 Q# J8 C3 \长期血糖过高,会让眼睛、肾脏和神经都受到损害,换句话说,合理的饮食是关键,不是过度限制,也不是放纵无度。
2 m; r# ^3 B* I: U. f再者,运动对于控制血糖的作用非常大,六十岁以后的人,运动方式应该更注重安全和持续。很多人以为必须大汗淋漓才算运动,其实散步、太极、轻度的力量训练都很合适。9 L9 f& M" F. F2 B( P# S
研究发现,坚持适量运动的人,不仅血糖波动更小,睡眠质量和心情也更好,特别是餐后出去走一走,对控制餐后血糖效果显著。+ z; r" Z3 t' e; J. J9 E
' h* k/ L  ~! a. z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10.jpg
- u* x3 h. y% d9 a0 r
所以血糖目标能不能稳定下来,不只是靠药物,还得靠生活习惯的配合。( T/ e* {6 g' q. g
与此同时,定期监测血糖也很重要。很多人觉得麻烦,不愿意每天扎手指,但不测根本不知道血糖的真实情况。有的人只看空腹血糖,觉得没问题,其实餐后血糖早就飙高。6 K( n2 ?6 P- K+ Y3 ^" ?4 d
也有人餐后还好,可是夜间容易低血糖,这些如果不监测,根本无法发现,尤其是过了六十岁以后,身体的反应不敏感,有时候低血糖也没有典型症状,等到发现时可能已经出事了。' Z- w$ B& W, S- e6 d4 j

0 t1 P, a0 L+ \3 N+ e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11.jpg
$ F- F) D4 v) D. S$ l3 d
所以合理的监测频率,能帮助及时调整药物和饮食。" d' D2 C& Y; d1 F; I" I
最后要强调的是,任何血糖目标都不是一刀切的,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合并的疾病不同,用药的方式也不同。
! d3 M. e: K' P9 b, u8 S5 e医生制定的范围是一个大致的方向,但具体到个人,还要结合整体健康状态。除非有严重并发症,否则不需要把目标定得过低。2 T6 c  f% H7 }2 W0 }0 N

& T: r6 O1 S1 S1 d! {0 G/ G3 l! g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12.jpg

6 Z0 s% T3 O* l5 q2 u' ]尤其是过了六十岁以后,保证生活质量、减少低血糖风险,比追求极低血糖更实际,换句话说,血糖在合理范围里,身体感觉良好,生活能够自理,这才是最重要的。
. b, G6 @1 |" b8 z总而言之,血糖达标不是为了漂亮的数字,而是为了减少并发症,让生活更轻松。对于六十岁以后的群体来说,这样的目标或许正是最合适的。% n- M6 z) T7 K$ q; g% G, t% f, F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2 y( K9 a: }! k6 h2 ?3 I$ R; C
关于血糖范围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D$ q  C& r& T4 q; L! W3 ^6 }

7 r# s7 x; R- n! P3 {5 z- _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13.jpg

4 }; u' G$ S) ~$ I9 m5 R参考资料$ L# q( l1 \  \9 ]7 B0 {2 L
- W3 z; V# v& z6 _5 s# p, \
目标范围内时间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中的研究进展,徐玲;李志勇,现代医药卫生,2023-05-30

6 C. t' q5 G& R
9 _* Q5 Y0 N1 h/ Z
研究发现:过了60岁,血糖若能保持在这个范围,或许可以放宽心了-14.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4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4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