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L8 g8 ^5 ^' U, Y6 {1 r3 M* X
2 d* u& J6 R. Y: J5 L' r
- n4 ^% Y& ?9 E1 M! x6 ^: Q编辑 |地缘历史档案 . F' \3 K, Z0 P# F" q! Q
声明:拙见在此,抛砖引玉。诚邀您点个「关注」,方便日后交流。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真理越辩越明,感谢您赐教!& O C. j2 n, F; [
<hr>马皇后死了,终年51岁。朱元璋每天守在床前,太子朱标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 {8 L4 M9 ~- I5 R" C' r
她临终前不肯喝药,说了一句“别害太医”。
2 N% E: }$ S% c: X5 X$ F% a, D* C" q她刚走,南京就下了一场瓢泼大雨,朱元璋当场拔剑要杀人。是一个老和尚站了出来,只用了一句戳在朱元璋心底的话,便救了场。
R; @5 q8 T' y; t, `% |1 G她死后那十五年,后宫没人再被册封。朱元璋说,谁都替不了她。
% x4 ]) c* k6 r7 W N到底她做了什么,连个铁血皇帝都被她管得服服帖帖?
- K7 e2 D- u" E" V% h5 Z, j
9 M: r5 M. O/ o7 J/ ^
" M- p3 ^9 Z! v9 t3 z+ ^; H生死一刻,她想的是别人/ `1 g. o6 T# Y6 k' Y9 c
5 [+ e; y% Q$ i4 h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病了。消息一出,宫里人人都绷紧了弦。朱元璋急了,连夜让人找太医、抓药、搞补品,什么稀罕药材都往坤宁宫送。4 b0 q' I0 B% k- D2 F& F# {/ n1 Z) r- @- E
但越忙,越说明他心里没底。朱元璋每天一下朝就往病房钻,连太子朱标都被晾在一边。
( a% G4 J+ ?' D M/ T8 [5 T朱标想说话又不敢说,憋得难受。因为他知道,母亲一倒下,父亲那股子狠劲就没人拦得住了。1 O9 U" R1 b- J( [& o
太医端药进屋的时候,马皇后只是看了一眼,轻轻摇头。她说话不多,但一句话就让太子和太医都傻了:“药我不喝,救不了我,还可能害了你们。”
8 Q7 s# G' a5 p' e+ N% A b9 T3 \+ F/ X2 ?" a, M
8 A3 a1 J( B) p' b* Z2 `话音落下,屋里死一般的寂静,没人敢吱声。太医吓得跪下,浑身冒冷汗,朱元璋脸色铁青。
" y0 o0 n1 O& {( ~9 F马皇后太了解他了。她怕自己一死,朱元璋找人撒气,那些太医、内侍统统活不成。她担心自己死后还要连累人。* h, f8 G3 R0 F9 ?* s
她知道朱元璋的脾气。宋濂差点因为一句话被杀,是她劝下的,沈万三富得太招摇,也是她求情才保住命。朱元璋杀人从不眨眼,但只要她一句话,他就能收刀。' }% P8 H1 f! q7 F
那天夜里,她看着朱元璋,轻轻说了八个字:“亲贤纳谏,慎终如始。”
/ B2 J* B7 J1 }3 W; v( V; k7 ?3 u5 i! z
" M6 m4 H1 |9 [
朱元璋坐在床边,握着她的手,看着她闭上眼,嘴角带着笑。她走得安静,宫里跪了一地人,全在痛哭,真心实意。$ g; h0 b. v- g" k" z5 }
大雨当头,皇帝差点砍人" d9 x9 @, C3 |% H
9 l0 R: A9 Q. X/ l) V她出殡那天,天刚亮,朱元璋一身黑衣站在灵前。他不说话,谁也不敢多嘴。队伍刚走出城门,天就变了,乌云压下来,接着就是瓢泼大雨。+ I5 y/ v% E7 J8 R5 u
雨大到什么程度?棺木被淋湿,仪仗队踩着泥滑倒,宫人摔得满地都是,连太子也被浇了个透。送葬队伍乱成一锅粥。* z- q- L5 ~% O3 l
朱元璋当场爆炸。他拔剑怒吼:“谁敢搞鬼,我灭他九族!”他以为有人趁机捣乱,想在皇后出殡时搞事。他身边的将军、太监、文官,全都吓得跪下,没人敢动。 ^; \0 C4 n# {& C2 ^* X
& D4 K6 ~. \0 i/ c, `, {: N
+ ]% b5 b6 B9 e7 d+ y3 ^, E
这时候,一个老和尚站出来了。他叫道衍,是马皇后生前请进宫传法的僧人。
. Z% c+ T6 U9 F' J+ C只见他不慌不忙,双手合十,说了句偈语:“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 v4 N/ c2 _8 H% u; D
朱元璋听完,愣了一下。然后他把剑丢了,蹲地上开始哭。他说不出话,只是哭。身边的人也都跟着哭。
- p, n% c2 Z& ?0 j. s这一场雨,把一个皇帝的怒气冲散了。, E( T g; G) Z: v3 G+ f2 h. W# X% E
' S+ V* B' V0 Z* }& t
1 @; F: z- ^; O5 Q) q2 Y! D" P" Q
马皇后的棺木被葬在钟山南麓玩珠峰下,地名是她生前挑的,陵名叫“明孝陵”,是朱元璋亲自定的。* D' O# u( q& k6 N" J" d; v
那天之后,朱元璋再也没立过皇后。十五年,后宫空着,他说:“她走了,没人能替。”" M3 S5 B( Z8 D! e K9 L
她不是皇后,是朱元璋的命门; u1 q2 F m7 v, I- g
6 y' i& V: e6 {
马皇后是什么人?她出身不高,小时候被郭子兴收养,后来嫁给朱元璋。她没什么金银家底,却有一个本事:能让朱元璋听话。" a3 n4 E: W& {. l" O# G5 j' x
她不争权,但什么事她说了算。朱元璋称帝后还在她面前自称“我”,不是“朕”。
1 W! V: P( N. R$ s) Y
( r, H% i9 p* k8 T, F. {- B# o7 k8 f5 a: ?+ U. A
开国那几年,大臣一个接一个被砍头,胡惟庸、李善长、蓝玉……但只要马皇后一句话,这些人还能多活几年。
9 U' L( w. _6 b% {( E# \她救过朱元璋。早年朱元璋被郭子兴囚禁,是她偷偷藏着炊饼给他吃,连胸口都被烫伤了。1 k9 w/ S: ]6 D" i# B+ @# a2 D
她调解过翁婿关系,拿出私房钱贿赂郭子兴老婆,为的就是保朱元璋一条命。
; [/ [9 A+ C/ D1 [" E0 n/ C再后来,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围攻江宁,朱元璋受伤,是她背着丈夫突围。那一天,她摔倒又爬起,身上全是血。4 f" q% U8 u6 Y
# V" j9 o5 K9 B1 C
4 p1 x; ]7 ^" q
朱元璋一度想大封外戚,是她拦下来的。她说得干脆:“朝廷爵禄,不可以私外家。”她不让娘家人插手朝政,反而帮着朱元璋清理后宫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
7 E7 n3 L9 f2 v8 d- f她还提了个制度:粮仓储备。她说:“与其等灾荒赈济,不如平时存粮。”朱元璋听进去了,这套制度一直沿用到明末。2 ?- u; M* P7 R% t
她亲自抚养了二十多个义子。沐英是她一手带大的,李文忠、朱文正、平安……这些人后来都成了镇边大将,立下大功。# K# d0 o8 T" \1 N
7 |2 X) w# {+ a, H& A, F3 O
+ R( r4 }4 S ~她自己呢?穿的是旧衣,吃的是粗饭。灾年时,她带着宫人吃素、啃麦饭,亲自为朱元璋做饭,还劝他别浪费。& Q. S. a2 ?3 x! I% f
她对谁都公平。对嫔妃仁慈,对皇子一视同仁。她的亲生孩子有五子两女,其中朱标是太子,性格仁厚,总跟朱元璋不对付。每次父子吵架,都是她出来调和。
9 F8 e, z- P: e8 K) R. X; E她活着的时候,大臣有依靠,太子有靠山,朱元璋有底线。她死后,这一切迅速崩了。' b* a& |) n1 h
1 R1 ^/ K4 x) L
8 P( r# f3 G; d* d1 n! a9 b- K朱元璋变了。他开始清洗朝廷,设锦衣卫,办胡案,杀人如麻。之前还能克制的火气,现在完全没人管得住了。0 \* j+ ?/ p* l$ W; j& K
沐英在云南听说她去世,当场吐血。宋濂闭门三日不见人;沈万三设了灵堂,亲自磕头。宫里人写了首歌:“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怀德难忘。”
8 z& y* r }9 F' L0 ~$ ^; P) @这些人都知道,马皇后不在了,谁也挡不住那个杀人不眨眼的皇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