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王郁彪 赵雯琪 每经编辑:金冥羽,余婷婷% X6 G! |* c/ c* G
( ^& x4 @5 W9 ?6 O. t( ~“我正式悬赏20万元,中国境内有营业执照的连锁(餐饮)企业,只要能证明自己没用到任何冷冻原料和添加剂,或者被罗永浩、媒体证明存在这样的餐馆,我就给20万元。看看罗永浩说的‘无冷冻无添加剂才是好餐馆’到底能不能成立。”' c7 I0 x% x# s# o) m; ~# P
2 r P5 O' h; c% `, T/ O) u3 ^9月13日晚7点过,新辣道创始人、信良记董事长李剑专门在其个人视频号直播,为餐饮人抱不平,公开叫板罗永浩。 l# v! i+ _: E) w9 B
" `. x+ r, y' s/ U" h此时距离9月12日晚8点,罗永浩在直播间“重捶西贝”刚刚过去近24小时,在那场直播中,罗永浩反复强调:自己不反对预制菜,只是推动预制菜进餐馆这件事信息透明化,让消费者有知情权。直播过程中,“难吃、价贵、分量小、预制菜、不透明”,罗永浩的每个评价都在重击西贝。
' p8 ~0 I4 P1 ?! N' u) K
/ Q3 U& v& `, I& k; ?# @& U, r" r+ U截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稿,西贝针对罗永浩直播一直没有公开回应。甚至在9月13日晚23:52,罗永浩微博最新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之后,西贝方面依旧没有发声,但包括李剑在内的不少餐饮人却坐不住了。
1 m. |* v" ]* X v
" _" E) n4 c, T# t6 j2 T# p Q
0 d/ p+ j0 M6 ~$ y- v9 `7 j/ ?: ~& n7 N0 c, I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8 R8 S. |# f6 \$ H: l3 r: H
, g* O9 ?5 E9 ^( j, a0 }颇具戏剧性的是,李剑坦言,他本人也是老罗(罗永浩)的朋友,多年来,双方一直有着非常好的深度合作,罗永浩首场直播排名第一的信良记小龙虾就是他做的。即便如此,李剑表示,看完了罗永浩的直播,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依然要“趟这个浑水”,哪怕会“引火上身”甚至会遭受到谩骂和攻击。
$ M2 b5 S9 i1 A- V0 ?; ?4 ]; q
7 p. B7 N- e$ w1 ^, [' a$ L! k李剑自述,作为一个在餐饮行业从事30年的创业老兵,从员工食堂到火锅连锁、再到复杂的中餐,一直到后来在上游做食品工厂、食品电商,全链条都深度参与过。其视频号个人介绍里标注——“新辣道创始人成功十亿元战略并购”。
8 S6 z6 i' S% A) s7 y6 a7 E1 Z2 B* T
在他看来,老罗引导消费者“迷信”小饭馆、餐厅“现炒”饭菜更健康的观点存在严重偏差。“大家不该纠结是预制菜还是非预制菜,而该关注冷冻原料和鲜鱼、鲜鸡、鲜猪等鲜肉相比,哪个对消费者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更实惠?消费者在意的是哪家的原料能科学证明更健康、投入更好、更实惠,而非概念之争。”李剑表示。
0 D r* F) G$ O
+ e8 C" w6 A8 v一场关于“预制菜”的公开论战,将网红流量与行业现实、消费者知情权与企业表述权的激烈碰撞展现得淋漓尽致,更在预制菜国家标准即将出台的前夜,凸显了整个餐饮行业在定义模糊、标准缺失下的集体困境与突围渴望。9 B) [: @/ E6 \' e" q4 d: P+ T, l G1 c
, K# q4 P5 w6 S' _
只要用冷冻原料,通通算预制菜? 李剑:悬赏20万元征集符合要求的餐厅 1 U0 Q- j# x+ z4 |; ^! S
8 g) V/ W8 \ P, ]: D9 n
在李剑看来,罗永浩直播已经将事件升级到行业的“大是大非”问题,求真应该比私利更重要,表达现在也应该比沉默更重要。3 ]2 T, V1 L5 c' G" Q3 Y' |
2 l6 V* j: d9 ~ | S& L
' P8 R* `4 X0 ]' b p: i# M G! R. {
图片来源:视频号李剑-餐饮新模式 C: [( a" {! r! W% T" n( `9 `
; q9 _. d6 z t! a在直播中,李剑强调,自己并非为西贝、预制菜行业或食品添加剂“洗白”,仅为澄清道理。核心诉求是纠正老罗(罗永浩)的误导性言论,避免其损害消费者权益、阻碍行业发展,防止行业因错误舆论走向服务能力倒退的“回头路”。! b5 c: l/ Z4 k9 Y9 U3 }' ^ X
: W! I9 Q. C6 @. O& S* m$ Q! g; }# W
9月12日,罗永浩一开播,抖音直播瞬间在线人数超过10万,“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账号也涨了不少粉丝。直播中,罗永浩摆出疑似西贝店内使用预制菜包装产品的图片证据,在这些图片中,去骨黄花鱼柳、儿童餐牛肉酱、猪排烩酸菜以及海鲈鱼等均显示出18个月不等的保质期。
1 S9 N0 B, } ]0 Z9 |. Z( i; M0 J
罗永浩称,餐饮企业对预制菜的定义很复杂,但其实并不复杂,“如果下次到餐厅吃饭,感觉像是预制菜,直接打开手机录像问工作人员,这样的事情多了,就推动预制菜的标准制定以及相关立法。”
" C5 l% Z9 t* W( U
# P* p2 J, K+ z( y' `/ l在李剑看来,罗永浩直播里根本没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却用消费者的生活常识设置逻辑陷阱。5 @5 O$ E( b. H6 h0 s8 i
: o: |$ f* q4 \8 d“他说只要不是现买鲜鱼、鲜鸡块、鲜羊排,像冷冻海鲜肉等,或者经过粗加工腌制的半成品,就是预制菜。贾总开放后厨,媒体就揪着有冷冻鸡块、鳕鱼块、羊排、花菜说事儿,只因这些是冷冻的,不像罗永浩说的‘鲜货’,就被定义成‘预制菜’。这就是他的核心逻辑——只要用冷冻原料,不管是什么,通通算预制菜。”李剑在直播间表示。* n4 f. g7 X2 y1 q
. n0 V8 |/ r5 v' P
李剑指出,“现炒”饭菜背后隐藏未知风险,如蔬菜可能含添加剂或农药残留、肉类可能未经检疫或已腐败、调料可能存在非法添加,而非如老罗所宣传的一定“健康美味”,这种误导反而可能危害消费者。
, c* R r( {0 j: _# B% J8 T- ?0 {8 C! {! M0 G( j& \+ _8 f
在李剑看来,很多小餐馆用的鲜鱼、鲜鸡鸭等肉品也并非全部安全,可能会有滥用抗生素以及蔬菜残留农药等问题,现代食品工业冷冻技术是全球肉类供应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关键是餐馆选品牌可靠的冷冻原料,不必纠结“鲜冻”概念。
; }0 s0 M _6 V. P6 j( X2 B
$ i% B) c6 S" g, s! S* @. h- R李剑认为,罗永浩懂互联网,身边也应该有食品科学家朋友,随便查一查、问一问就该知道:餐馆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品牌冷冻货和用市场鲜肉,哪个对顾客更友好,但其还在几十万、几百万人观看的直播中误导产业和消费者。
5 A, e* U; G" `1 m& R6 b4 |
! l8 J w+ f% J) }% C' H \0 y( q9 e他同时提到,要悬赏20万元寻找可以证明自己没用到任何冷冻原料和添加剂的餐厅,看看罗永浩说的“无冷冻无添加剂才是好餐馆”到底能不能成立。
! j/ A& X) v1 L4 N
; g, a' K" V* P6 T1 _/ [对于罗永浩在直播间中晒出的儿童餐小牛焖饭牛肉包的配料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配料表应该找食品工程的人看会更专业。表面看,配料表里没有太多添加剂,最关键的就是日期,可能会存在保质期时间太长的问题。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连锁餐饮基本都是预加工为主,冷冻也是保鲜最好的技术之一。/ D/ F% z. [ y
3 R& T3 l& Y- O5 Y& w) i罗永浩:希望用预制菜的餐厅标出来 李剑:这是逼迫餐饮企业贴“负面标签”
8 O7 N) k$ W# k1 h) Q" N
; f+ }( M ~0 H2 }3 q值得一提的是,罗永浩并非直接反对预制菜,其直播背景板上写着,“不反对预制菜,推动预制菜透明化,维护消费者知情权”,这是他关于预制菜的立场。
- |" e1 J7 ]3 Q% @. g' k$ k4 O1 w, M" X7 c
罗永浩以老乡鸡为例,称其店内标注了餐厅现做、半预制以及复热预制,且有明确的餐品加工等级划分说明。随后,“老乡鸡躺赢”词条也被送上热搜高位。
; }! F* l3 I. y$ h! p* m- E+ Y' }! _: J) A* t
+ C8 w1 _2 ?: ^/ B( I1 t) ~/ h& _0 _6 p
图片来源:视频号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4 v' \4 c: s9 g( a. N& h% }3 |) D& R/ V# ?( u% L6 @$ [1 T+ u
对于罗永浩的建议,李剑在直播中坦言,老罗以“不反对预制菜,但要公示”为说辞,实则利用“预制菜”缺乏科学标准与公众共识的特点将“预制菜”与“垃圾”“不健康”强行挂钩,把自己塑造成“道德审判者”。) s1 S) r" E' Q7 x' i4 k* e# G2 k
* ^; F$ i& k( E7 a; p
李剑甚至将现阶段大家对于“预制菜”的模糊定义类比大家为对“臭流氓”的定义。他举例称,“臭流氓”包含爱人之间打情骂俏时的戏称、男性在大街上偷瞄美女、有道德瑕疵、触犯刑法等不同情况。李剑认为,现在“预制菜”在消费者心中的处境,就和“臭流氓”类似,几乎约等于“垃圾”“不健康”。但实际上,预制菜行业也存在不同情况:有的企业用冷冻排骨做预制菜,排骨品质很高;也有恶劣企业用低劣、无底线的原料生产预制菜,伤害消费者,就像“触犯刑法的臭流氓”。+ K8 j- u5 d! @3 c+ l6 m6 D0 N
9 a* O) P. H! O5 W4 |2 O
“罗永浩要求所有涉及预制菜的企业‘公示’,如同逼迫有轻微相关行为的人贴‘负面标签’,导致行业陷入要么不敢承认、要么说谎的死局。”李剑也提到,老罗自身可能也在销售含有预制成分、有添加剂的食品,靠这些盈利还债,却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其他企业公示,这本质上就是行业霸凌。自己不贴标签,却逼迫同行贴标签,用没有共识的民意和概念打压他人。9 q3 p6 K& i1 [" B. {
+ l9 H+ X3 L( D
李剑在直播中强调,哪个餐馆不用带添加剂的调味料?比如酱油里可能有色素,味精里有谷氨酸钠,要是都标注,大部分菜都得标出化学名词。“罗永浩就是利用这种标注差异,再加上消费者见化学名词就觉得不健康的心理,误导大家好餐馆、卖得贵的餐馆就不能有添加剂。”李剑表示。
9 m. f0 @- m1 Y# C% q' ?
* X, w8 G+ K- ?) i' H贾国龙也在此前采访中表示,很难说哪家餐厅没有预制工艺,做任何一道菜都需要预制。预制是提前加工、预加工,比如把毛菜预制成净菜也是预制。& x7 z4 C& v0 Q2 q% G' M
, l1 _9 W! D6 R$ H9 E! {+ `" C
“现在已经不是毛菜时代了。我是开传统酒楼出身的,在餐饮行业37年,最早我们去市场采购,土豆、萝卜、大葱、白菜都是一捆捆买回来的,自己择菜、初加工。猪肉也是买一半或者一头整猪买回来自己分割。现在不是这样了,我们现在不进毛菜,必须是净菜,而且净菜标准很高。为什么净菜要用塑料袋装、抽真空?因为一旦接触空气,氧化后不仅颜色不好看,风味也会发生变化。”贾国龙表示。! `& X0 ^2 r7 ]
# g* R" ]8 v$ @' s1 h- L6 U q预制菜国标前夜,餐饮人如何破局?
1 W$ \% M L# G- j4 y4 n, O. R, q3 y; F5 I
一场由网红主播罗永浩引发的关于餐饮行业“预制菜”的舆论风暴,在短时间内迅速升级,将整个餐饮行业推至风口浪尖。
" Q, K6 l8 s4 ^4 S+ n5 n$ ~* c `0 N- J1 g
贾国龙此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预制菜指的是在中央厨房加工完成的成品菜肴,门店仅需加热即可出餐,例如鱼香肉丝在中央厨房炒好、冷冻后运输到门店,只需拆包装加热即可出餐。而预加工仅涉及部分处理步骤,如将肉丝切丝、焯水或过油,但最终的烹饪步骤仍需在门店完成,包括炝锅、放料等。! q1 D& K) l3 H M8 F, h1 F+ l0 {
3 `+ ?+ ?/ X- Q& D( x3 x
“预制菜与预加工的本质区别在于,预制菜是成品化,门店无需再进行主要烹饪步骤;而预加工只是提前进行部分准备,最终菜肴的形成仍依赖门店加工。”贾国龙说:“按照国家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
* S0 Z2 j+ {- C$ }* z0 [! s
* J# w: @8 D9 m8 b2 E# A, R: B- @5 c/ V" J7 P
* e A1 }- J2 L; h4 i( a
2024年3月,六部门联合出台的通知中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M" G; _0 \5 x: \7 E. Y
) s- j+ x+ S% G, Q9 _
罗永浩则在直播中隔空回击称,贾国龙的说法是彻头彻尾地撒谎,因为国家甚至还没有这个标准。这也是贾国龙与罗永浩此次争辩的根源所在。
9 p @' H5 A1 j* z5 y: [
3 O+ c" E" J( d @8 E- V8 G转折点或许即将到来。9月13日,据第一财经消息,由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预制菜”的身份即将有国家级的标准定义,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的情况也可能首次被纳入强制信息披露范畴。
/ O$ e; d y: h) I8 O
5 d3 O! W. O# {! z2 A$ T" B未来,国标会将为“什么是预制菜”划定科学清晰的边界,从而让监管、企业与消费者能在同一套话语体系下进行沟通。企业无需再为“是不是预制菜”纠结自证,而是可以更专注于在标准框架下,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的产品。" C! F3 j5 R% c! R: ~2 M3 A2 z
5 l7 F! G( x& R6 u+ X值得一提的是,9月13日晚23:52,罗永浩微博最新发文称“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表示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感谢大家的关心。”
2 z) f8 G& e. G1 x3 m( h5 V: B2 R
2 a0 D) }2 j6 H8 }4 K在国标出台的前夜,罗永浩与贾国龙的论战像一面镜子,照见了餐饮人的焦虑、消费者的困惑以及标准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如何弥合认知鸿沟,在推进工业化、透明化的同时重建消费者的信任,是整个餐饮行业必须携手面对的考题。而标准的建立,则将是解答这道考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 }9 \" d" `6 r% s- G2 N/ a) _ {1 s6 c! j( [* l& u
记者|王郁彪 赵雯琪$ Z1 T* p* q( q) z
3 R) t$ x9 f( U5 E, S9 r3 c5 G
编辑|金冥羽 余婷婷 杜波
3 p' @: n2 y& Z/ x- }, j( J8 s. `8 z* H# l, v1 a: [- Y2 g* M: S8 s
校对|董兴生
# E! k+ R9 U% W8 @( I
( Z) l% r0 g- r( R9 }8 v# ^$ \# B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 g2 A8 X& G& O3 n5 h! ~* ]/ D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6 D- r' e: x2 k0 t% E( J$ e# i0 Z# m, E7 _: M' K% H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 `1 M. `# v2 Z" c/ K* y
$ q7 |4 V- K# F* a
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