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刷到朱一龙的微博时,我正抱着外卖炸鸡啃得满手油——屏幕里他的文案像刚放下剧本揉着眼睛敲出来的,没有「感谢组委会」的模板排比,没有「未来继续努力」的空泛口号,就一句「没想到会是我,谢谢所有爱我的人,咱们慢慢来」,末尾还加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表情,像学生时代给朋友写纸条时的小调皮。! L- E5 S# B+ B0 v
底下第一条评论是粉丝凌晨三点的留言:「哥,我刚赶完论文,看到你发博差点把咖啡洒在键盘上——你慢,我们等。」+ k& h1 [/ `: a
6 p% o ^3 k' E# k- H6 b4 M
6 R2 r" X; w1 @5 R4 H
素材来源于网络 ) u% ]' h4 H, p0 N
金熊猫的奖杯,从来不是「流量彩票」5 o+ x" t3 ]4 r) n# d7 v$ F
要聊这个回应的分量,得先提提「金熊猫奖」是什么——这不是靠粉丝打投堆出来的「人气杯」,是握着作品卡尺的「演技称重机」。去年周迅凭《小敏家》拿视后,评语里写「她把中年女性的脆弱演成了呼吸」;今年朱一龙登顶最佳男主,组委会的评价更直接:「他把殡葬师的粗粝和柔软,揉成了生活本身」。2 ^% R E* R/ c( c
]2 c2 m+ m6 ?+ x" W' p
! z) ~, H+ k! @9 P
素材来源于网络
. m! f. {, n8 @ l! H2 S6 J这话没掺水。看过《人生大事》的人都记得莫三妹的样子:穿洗得发白的蓝工作服,裤脚沾着泥,骂骂咧咧给小文扎辫子时,指尖还沾着骨灰盒的灰——但他捏着橡皮筋的手很轻,像怕碰碎什么易碎品。朱一龙为这个角色做的功课,是跟着真实殡葬师跑了半个月:帮着抬骨灰盒,听家属在灵堂哭到缺氧,学怎么给逝者化「最后的妆」——他没把莫三妹演成「苦情符号」,而是演成了「你家楼下那个有点混但心热的老男孩」。
& c: f# h) r/ @3 t7 L
$ [4 T& ~0 x" _2 G2 N; }, S. y6 w1 I9 o5 C9 y6 h2 \
素材来源于网络 ' ~5 {1 o+ p. r
金熊猫奖的评审桌前,从来不会为流量开绿灯。去年殷桃拿视后时说「演员的底气是角色给的」,今年朱一龙接过奖杯时,手里攥的是「每一个角色都咬碎了咽进骨血里」的踏实。
4 M' X5 F7 V, b# g3 j2 H2 B% p1 T内娱在「求快」,他在「求慢」——这才是最狠的「反内卷」
# |) }2 U- E; d. R& ^% C) a. f
K! c/ U% D6 Z+ ]! O3 @+ W
! @) t9 q n1 |1 v& G素材来源于网络
, J9 C9 G' w- m% @朱一龙的「慢慢来」,不是偷懒,是把每一步都踩进泥土里。
' @% {6 [" N( v$ ]9 W《镇魂》爆火那年,他的名字挂在热搜上整整一个月,粉丝接机堵到机场出口,但他转身就扎进了《叛逆者》的剧组——为了演好从青涩特务到沧桑地下党的林楠笙,他体重掉了十五斤,后期拍「被捕受刑」的戏时,主动要求把绳子勒得更紧,说「林楠笙的肩膀应该是塌的,像扛着整座城的重量」;拍《消失的她》时,他特意去学了潜水,把何非的阴郁藏在眼神里——明明穿着几万块的西装,却总让人觉得「他袖口沾着没擦干净的海水,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
P) V5 e( t5 Z: r% z& c% H) M3 r, f- P. m, K* J. A6 m
3 i6 x2 A6 H$ T0 Q" s/ G& f& w素材来源于网络 # i5 J% A- R% n3 `
反观现在内娱的「快节奏」:刚靠一部剧火了就扎进综艺剧组两头跑,角色是工业糖精里的复制粘贴,台词要靠AI配音,连哭戏都得滴眼药水——很多艺人把「演员」当成了「流量变现的工具」,朱一龙却求“慢”,稳扎稳打,用专业的职业素养,回馈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