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简单易行的方法,不花里胡哨,5分钟看完就懂,之后不只钢琴,其他学习相关也会一通百通。# I5 C5 J* z$ D. c
8 n, ^2 w3 M, B* B( P8 N. O
(昨天刚写完4600字的钢琴启蒙问题,今天就推这个,难道知乎会读心术??)
( p; y+ D4 t) ^' _/ o' P: V q! V) R实名羡慕你孩子,有这么爱她的父母真的太幸福了。
6 A" x$ q' A* x! ~) @实不相瞒,你这样的情况80%的家庭都会有,弹琴,跳舞,书法,美术,英语是最常见的矛盾根源,正所谓不谈学习有说有笑,一说学习鸡飞狗跳。; B# t; Y4 r( H
) L- D/ `* _ b4 T
; K$ q3 m; F, R7 V! |) s5 q8 p& v# g正文开始之前,我想先和你确定一个共同的前提,这个前提不理清楚的话,之后任何基于此之上的方法都可能南辕北辙,因为我想解决问题,不想浪费彼此时间。0 @# X* k$ \6 v: G
前提
3 @0 ?6 o! e4 a
# V8 Q3 T1 `' w①你的出发点是爱孩子吧?! O: S, r; B) y7 p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想若不是因为爱,因为对孩子长远的考虑,你也不可能让孩子学习钢琴,更不可能因为孩子没弹好而失态。
c9 {; S, J C9 h毕竟钢琴很贵,钢琴私教也不便宜,所以,我觉得你的爱才是源动力,至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那都是附带而已。9 V7 d1 `) k; O& o
②你老公也是以爱为出发点吧?7 n8 Z$ Z- X0 b
这点我相信你其实也懂,不然也不会有此一问,其实你更明白老公说的对,兴趣非常重要。
9 E2 N# Y x Y' J* |/ I而且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并没有去指责老公还有孩子,而是自省并寻找解决方案,可以看出来你真的是一个好妈妈,你们孩子真的幸福。
7 X/ o1 O5 [& R: k相信到这里问题的焦点已经很明确了:5 M6 ? w0 {( G. V9 A
“你和孩子爸爸都是以爱为出发点,也都是为了女儿好,问题的本质其实是方法的欠缺,你们两人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理念,也都明白兴趣为重中之重”9 w% k/ t6 p! U+ ]% V( T" H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可以给点思路,学琴也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 P& y% {. f2 R9 q3 E# }. r$ X R$ E
4 I, l+ P, v. X- {狮吼的本质与此无异
4 {/ R v' p; ~( Bhttps://www.zhihu.com/video/1240583726872453120
3 u. ^" v5 d( b0 H1 ^, ~一丶教育孩子,你的方法确实不当
% I: y4 W1 g# Z" G1 `8 H2 G6 h5 T( g
你知道作为老师教育中最悲哀的是什么吗?
' O& t) J! F; K. J2 f答:越教什么,孩子就越不喜欢什么,这就叫教育的负效应。
% Z" F3 u& h/ O2 @你想想每当你河东狮吼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h K- k4 O w# ] l' `1 q8 g
愤怒生气?悲伤内疚?还是略带高兴?
6 N+ M: O1 F* T3 N }其实我知道,你自己一点都不开心,因为每次训完孩子我也是这样感受,非但不开心,事后还很后悔。4 I- T( T3 A r8 G8 T7 C
那我告诉你,你的感受X2就是孩子的感受,我们可以狮吼倾泻愤怒,可孩子的悲伤,自责,愧疚却无处倾诉,时间久了别的也许都不会记得,但这份感受却永不会忘。! v2 t3 c! A( x( t! j- v9 B
尤其当练琴的场景与这份感受相关联,每次练琴都有这种感受,你觉得孩子练琴的兴趣还会在吗?, N# a, E: D0 P7 S0 c7 O
假如兴趣不在了,你觉得孩子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吗?# i8 }* H; V7 h- E4 I6 i
尤其你搞错了一件事情,对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只要去弹了就是成功,重要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d! c3 k. m% l- G# s, J# D
你为什么生气?还不是因为没弹好,技能没掌握好。
, Z8 A" Q+ q L8 K" c9 x6 G可你知道吗?
* P+ _* T3 C. H, Y! w当对孩子的评价和考核中只看“结果”和“技能”,孩子的兴趣就已经丧失了。& u( m8 f) O' D( w- d
<hr/>“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现在人都认同的理念,明明因为爱,怎么上手就南辕北辙呢?
& U7 H/ |( x1 {- S4 ?( d# P因为当启蒙注重“技能”和“结果”,就已经注定失败了。因为扼杀了兴趣,自然也就没了喜欢与钻研的可能。6 ?( S5 I3 t3 D' p2 v0 T& i
幼儿启蒙,过程比结果重要一百倍,兴趣比技能重要一万倍,这是年龄段限制的认知模式决定的。
" }$ P/ m! [! Z4 |9 q2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艺术?“因为艺术好”,再知道深一点“艺术可以陶冶情操”。8 q T2 C- U; ?/ U3 O
其实说细点:艺术就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最棒的工具,是情感启发,情感交流表达的重要手段。 小孩子对于艺术活动其实天生有热情和兴趣,到了1-2岁听见音乐就是爱动次打次的扭动,这是天赋基因。7 w# f0 ?' g" t' _5 t# G
可通常这样天分的兴趣比较浅,孩子过了3-4岁还随音乐而舞的情况会大幅下降,如果你在这样逼着孩子练琴,彻底扼杀掉兴趣是迟早的事。
: V- `' x0 O4 t+ h4 ]* [% c因为天分兴趣很浅,很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随着年龄,认知的增强,会有很大可能转移或者波动。
- ?) V; \ ]. {* \3 Y所以,现在练琴的目的就是“动机呼唤”的兴趣培养,而不是技能。
! N7 Q% }2 T) B0 [想要把天分的浅层兴趣,培养提高到一定深度的水准上,将那些原本的短暂热情变成主动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这个过程中孩子必须是主动的,开心的,而非痛苦与强迫。
# G g! Z1 _# X7 \; L( a艺术活动全程三个阶段,六个目标:
! J6 |# @7 \# O" P0 D% Z2 z开始:呼唤起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过程:激活思路,激发其创新性结果:把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自我满足% m/ a* g& \6 r+ O- s" |
也就是说:具备积极性和自信,思路活跃并勇于创新,会自我欣赏能自我满足的孩子,才有可能把简单的兴趣上升到对复杂艺术的需求和期待,这样才是成功的启蒙。
$ o( H8 Z0 v m* Y" b你女儿显然处于开始阶段,你觉得总是收负反馈的孩子,能产生积极性和自信吗?- m2 a( L+ P$ {% V/ c
弹琴是一辈子的事,何必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是短时间集中练习就是努力,而是长年的把这件事做下去,在外人看来就是努力了。
9 \* P: |: C2 Z# v6 R作为父母老师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 e9 M) F$ H5 Y% A( v
我们从来都是只教孩子画画,音乐,却从没教过该怎么让孩子喜欢画画,音乐!
; ?6 B* y2 P. ]* S @没有兴趣支撑,弹琴这事真的很难持久啊,因为6 \0 a/ x" S1 P8 m, |! F
: T$ f: F7 V/ a" r% K; V$ L
6 i. J7 k8 q# m2 R: ?8 M. P0 A. C
二丶培养孩子?何不与孩子共同成长' [- M8 v) c! l
5 u, \7 b& \0 ~, y$ P" _9 }; \下面我说些具体的,适合你的,让孩子喜欢音乐的方法,二个方面:
! }8 X4 m' b6 h" _ k, [; G欣赏鼓励,就能获得自信与积极性教学相长,学习了还能拥有同理心
) K. W% W3 y, l; h/ X5 H0 l A.欣赏鼓励,就能获得自信与积极性
- F& S' r4 ?/ }. ]% }$ m& w还记着艺术兴趣的3个阶段,6个目标吗?这一步注意的就是“积极性和自信”。- ~, |: N0 ^. I o: f3 ^
跟我大声念”鼓励,鼓励,再鼓励”,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树苗需要水。
) j7 n$ M% j! w) I" N0 E只有鼓励可以给他积极性,只有鼓励可以让他自信。
# S$ W, Y6 }5 x5 S+ W/ ^( e7 U+ a父母想要孩子变成什么样,当孩子展露出相关能力时就要发现欣赏并鼓励,这就是行为强化。
r2 i/ ]1 @+ }" R+ ?8 {. {) T那么只要她弹琴,父母请给与鼓励,越具体越好。
4 c8 ~; |8 }. z3 H! X4 @8 f举个篮子:1 |& u# c: D$ ?- E, B" `
比如孩子练了琴,年龄限制,生疏关系肯定难免出错。√的做法是:鼓励孩子今天又练琴了,认可她的努力和认真的态度,相信她以后会更好,把目光焦距在孩子好的具体方面,比如指出坐姿端正,指法正确,对五线谱音符认知越来越熟,节拍节奏也越来越准,等等,如果仔细思考,其实女儿身上值得骄傲的点特别多,要知道她才5岁啊。如此的正反馈就会强化它下次弹琴的积极性,同时因为父母的肯定孩子也会自信。1 y. m0 U- F# f! [/ m4 V; @
反之,如果指责,孩子会很容易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笨?我为什么学不会呢?
+ e3 n h( h$ g% {最严重时甚至会自我否定,从此彻底与琴绝缘。4 u V: \6 Q( N- d! P7 r5 |
大人要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孩子才会变得更加优秀,其实不止孩子,难道咱们被人指责的事会喜欢吗?- f8 z/ B! O+ l- n
<hr/>B.教学相长,学习了还能拥有同理心7 V5 q; Y9 u1 O Q9 |
下面这个是我的独门绝技,也是从教多年最大的收获,当然也符合费曼学习法的最高效方式,即教学相长。3 ~; J# }7 y+ y: P4 S1 s: P
翻译成人话:学习任何东西,看听的只能掌握20%,而教给别人马上就能掌握80%。
. C3 q( b2 X4 h I7 ^' i$ {因为,你要教给别人,你自己一定要理解,不然根本说不清楚,而说的过程就是自己理解思考整合的过程,即锻炼思考,还锻炼表达,完全是全方位收获!3 U" w+ w' |- y
前面你不是说没弹琴是你的遗憾吗?2 ?1 o. n6 q9 M+ P1 f5 u i5 W- l: K
我告诉你一点都不晚,别让孩子背负你的梦想了,你自己来!6 L: A/ f2 w# A
纵观那些背负家长梦想前行的孩子压根没几个成功的,反而是父母自己有追求梦想,从而熏陶了孩子获得成果的更多。
3 `7 @' c5 E$ N6 S* F任何事当你觉得晚的时候,其实是最合适的时候
8 Z5 E% o* m3 M- f
; r, d; Z7 J( l: e! e
励志男神王德顺
+ G) r" e' x! y/ S! g* G7 U" chttps://www.zhihu.com/video/12405979270361128965 D' x: [ f, f; a) P# V
这么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9 @0 Z# Q4 |- m8 |$ _, [( U①教学相长,孩子教你的过程是孩子快速吸收消化的过程,顺便还强化了语言表达能力,没有比这更好的学习方法了。* _9 j. J$ L7 |' {' m* Z! R
其次,作为大人你不会,孩子教你会让她产生一种成就感,同样也会促使她对此更有趣,你追梦的身影还会让孩子作为榜样。# t Y) V# s' [" t
第三,这个过程不正是孩子童年最需要的陪伴吗?这不正是亲子关系更加亲近的契机吗?
$ G4 I% {; S p2 w! p' Z8 T4 }这才是真正的天伦之乐啊,以前在贴吧看到的陪女儿练琴,还有书法班陪儿子高考的妈妈,每每想到都是既羡慕又感动。
, l2 q+ D. t0 M' Q. c( A②同理心,有句话叫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同样的,你不去真正动手弹,你又怎么能感受到孩子的努力和天才呢?
1 F0 @( F/ O r3 q& {5 W2 {3 s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我们只有自己去感受了,才会明白有时我们腰斥责是多么的可笑,感受了就能深刻体会孩子的真实感受,这样人才更容易互相理解。" {2 `5 y% b# J& | _8 e- ]& p
去做吧,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V) Y2 h+ Z! J2 E3 @6 P
<hr/>一不小心又3000字了,总结一下:: s7 c8 l2 z8 n4 G4 ~( ]
①注重兴趣不要逼迫孩子,负反馈不好②及时发现,然后多鼓励,正反馈很好③教学相长,和孩子一起学,就当玩呢孩子是坏境的产物,你爱的付出就是对环境最好的塑造!( E/ }' H; B7 g8 k; E. l6 p
弹琴本就是件快乐的事,什么时候都不晚,说实话别看我是幼儿园老师,可过去对弹琴我一点都不上心,以为会弹儿歌就行了。
1 S1 |; Q6 |* R也是近些年才发觉,其实我真的挺喜欢,所以才开始慢慢练,回想一下,因为别人的负反馈耽误了多少时间啊。。。
p3 n* ^/ f1 Z2 a咱们一起加油吧,虽然现在我很差,但我相信,只要坚持总会有进步,共勉!# O$ c) s3 f$ m2 {, G
8 d- H+ e1 J1 a% w: e- ?疫情期间的收获。。。
% J' A6 Q6 b' X& l$ D+ Jhttps://www.zhihu.com/video/1240606940423770112" Z+ S5 ^: `# }; [" X5 G
我是 @张花花 ,跑步比弹琴好的小透明幼师,如果对你有些许启发,也希望你能赞一下,那样我就能对着屏幕傻笑很久,嘻嘻嘻。5 B A' S# H( F# V* X- F' c
普通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在育儿的过程中,哪些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