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管教女儿学钢琴比较严厉,家人主张根据孩子的兴趣学习反对学琴,我该如何处理?

[复制链接]
查看4224 | 回复20 | 2021-6-26 00: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女儿5岁三个多月,去年7份开始让女儿学习钢琴,为什么让她学钢琴,一个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儿时的缺憾,一个是为了让她学一门特长,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更是听说学钢琴的孩子都很聪明,也算是为了智力开发,因此即便是知道学钢琴要花费巨额投资,我还是坚持让女儿学了。2 f/ ?4 `5 i9 |( }' }
还好遇到一位还不错的钢琴老师,女儿学的也还可以,基本上还是可以跟上老师的进度,每天也坚持在家练琴,但是由于我工作原因,导致每天陪练时间比较晚,有时候会出现孩子都想睡觉我还要逼着她练钢琴,弄不好就会引起我的河东狮吼,我老公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反感我让女儿学习钢琴,他认为学东西需要有兴趣,说女儿她都没有兴趣,我在这里逼着她学只会给她创造心里阴影,其实说实话除了我偶尔晚逼女儿练琴之外,女儿目前还没有口上表达过她不想学钢琴,她也很喜欢每周一节的钢琴课,说起学钢琴也是女儿自己主动要求要学的,所以我不否认我老公说兴趣很重要,但是我觉得老公都没有真正理解女儿的现状,就妄说女儿没有兴趣这点我是不赞同的。) a2 P0 U1 P" n: r$ u
所以现在我们为了女儿学钢琴的事情闹意见不合,我想妥协停掉钢琴课,可是觉得这样子对女儿不公平,假如她真的喜欢,反倒因为我跟老公的原因,耽误了女儿,那我觉得会一辈子对不起女儿。- |0 A. ]& W3 r; C( b2 G+ i
我问问有没有和我类似经历的,可以告诉我该怎能办吗?
文中110 | 2021-6-26 08: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题主的问题,反倒不想过多的讨论学不学琴。因为,题主所呈现的并不是单一事件的判断困难,而是整套思考逻辑的荒谬。问题的表述根本不是问题本身,而是自我说服的借口。接下来,不管女儿是否学习,在未来学习强度越来越大的成长过程中,这一幕将不断上演。
2 B8 d2 p, h7 H2 B( b借口一:女儿学琴的缘由+ ], |- g' Y0 `  m$ t2 L
. Y) @/ U5 w$ A/ ]* U
理由有三:一个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儿时的缺憾,一个是为了让她学一门特长,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更是听说学钢琴的孩子都很聪明,也算是为了智力开发。
但事实上,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一个,“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儿时的缺憾”。毕竟,能作为特长的有的是,能够促进智力开发的也有的是,为什么非要学钢琴呢?# E" T5 r! E3 W1 u% ]7 w- q
借口二:家人反对的缘由
* f+ Y5 V6 d5 N$ `! R) m- i& ~7 g$ I% ^' n# h# x' l; c
理由是:家人主张根据孩子的兴趣学习反对学琴。
但事实上,“由于我工作原因,导致每天陪练时间比较晚,有时候会出现孩子都想睡觉我还要逼着她练钢琴,弄不好就会引起我的河东狮吼,我老公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越来越反感我让女儿学习钢琴”,是题主的行为导致家人反对学琴,并不是针对学琴本身。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一开就提到,“在未来学习强度越来越大的成长过程中,这一幕将不断上演”。
# U6 h( @: L% |0 d: Q. h: w题主的问题:“我该怎么办?”5 l/ p+ D4 W' H3 {8 N. V
; Z# t6 d( g8 @' [+ o
所以,这里的问题其实根部不是是否学琴的问题,而是题主需要想清楚自己的教育观。
: Y9 g& @6 E% h$ o: l% a7 m0 _6 Y& K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希望你的家庭承载着怎样的教育期待?你和伴侣是否明确过对于孩子教育的愿景?你是否能够区分孩子教育过程中的轻重缓急?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6 J$ m' z  l  ]
没想清楚这些,你不会知道“该怎么办”。
  n4 D% d5 {8 f& K<hr/>关于兴趣学习的观点
9 K; Z4 \1 J6 E( g3 K  L  R3 [# n2 D5 S5 J- j% F% m
以下是我个人关于各种兴趣班学习的观点。
; r1 K8 ^4 \; `1 [0 x在我看来,与其说兴趣班是“让孩子学习感兴趣的东西”,不如说是“让孩子尝试这是否令自己感兴趣”。
# ~6 |/ p. K* C8 n6 I- b很多时候,大人所判断的孩子兴趣是想当然的。很多孩子其实对某件事物只有表面认识的时候,就被大人逼着回答是否有兴趣。
2 m- u* ]' N! G0 z于是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组画面:/ J) ]$ A* w0 F3 V& B- J
家长:你来看看这个(琴棋书画等等),喜欢吗,有兴趣吗?
" }% q" y& f5 w' Z! a孩子:还行。
. A6 ]2 f( P% e6 L7 \" n" n& W家长:喜欢就给你报班。是你自己主动说喜欢的,不要半途而废哦!
! F! q/ g* w) l' V" q; S0 _——若干节兴趣班课程后——# l) ?4 k! L, D. h  A' l% B# D
孩子:我不想去了,没意思。, m7 [8 j$ o0 P7 M! Y/ p
家长:说喜欢的是你,一点点困难就坚持不下去!就会浪费钱!
这样的场景重复上演,我见过不只一次,不只十次,不只百次......- }! c2 u# J, y. R
孩子凭借想象而来的兴趣未必是真兴趣,所以参加各种兴趣班的最大价值其实是让孩子接触各种事物,来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拥有兴趣,真的可以为生活平添色彩。而不是纯粹为了功利目的。# v$ Y- R) J5 z$ ~, O  ^! Y6 {
无论是何种学习,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令自己痛苦的兴趣自然有放弃的意义,但是什么样的“兴趣”,家长可以进行适当地鼓励促进坚持呢?, n, S. v5 B' n4 N: H
    孩子真的很有兴趣,只是一时的困难。这种类型,适时地鼓励就能让孩子坚持下去。孩子对此很有天赋,但缺乏耐力与信念。这种类型,则需要用成就感来鼓舞孩子坚持下去。0 Y: ?+ ]" l/ o0 S7 S0 |, H! A
此二者主张坚持,此外的兴趣不过是让孩子在一生中增加情趣的玩意。
惠笑笑捞 | 2021-6-26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题主知道问题背后的根源是什么吗?不是严厉,不是兴趣,而是父母双方都缺乏对音乐和乐器(钢琴)的专业基础。正是由于家长的不专业(或者相关知识匮乏),造成在培养孩子过程中该踩得坑都踩了,到头来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经济时间投入很多,如果效果达不到预期(或者总是害怕达不到预期)会产生焦虑,这种焦虑进转移到孩子身上发泄出来。) A+ U3 j2 [0 G6 A9 ^
不仅仅是钢琴的学习,还包括其他的“兴趣班”,很多家长可能和题主一样“一个是为了满足一下自己儿时的缺憾,一个是为了让她学一门特长”,但家长自己对这种特长却一无所知,导致了家长的焦虑、过度督促、忽略了孩子的发展过程;无法理解“弹奏”练习规律,过度练习,培养兴趣自然就无从谈起了。这应该是一个社会问题,是经济和教育观念快速的发展与家长落后的兴趣技能之间的矛盾
6 ]4 a2 k! d. r  O( I6 A+ y' {我女儿从四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那时候我对钢琴弹奏和音乐(理念)也是一无所知。说来也巧,我女儿的钢琴老师(科班出身,很有实力的一位老师)也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儿也刚刚开始学钢琴。! U3 J6 M' _9 V$ h1 p8 c8 q
我和我女儿一起去老师家听课,学钢琴。回去了我也会陪练,根据我听到的和我自己理解的,指出女儿的弹奏错误,态度也是相当严厉。那时,一向乖巧的女儿也曾声泪俱下。弹奏练习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急不来。有的曲子可能就是有个坎过不去,我就会比较着急,督促女儿反复的练习,大量的练习,天真的以为熟能生巧。但当下次去老师家上课的时候,老师却能和颜悦色,做着游戏,非常轻松的指出女儿的关键问题所在,用半个小时就能跨过这个坎,女儿也非常喜欢老师的课。5 h1 t- e7 A( Z" [$ ~
钢琴老师家的孩子几乎和女儿是同步学习的,那时在我看啦,老师家的孩子根部就不好好学,她爸爸似乎也不好好教,弹的还不如我们家孩子好呢,那时我心里还有点小自豪。后来,我才发现我太天真了。
2 e/ ~( T( }& ?7 g! o( c培养孩子兴趣真的是一件举重若轻的事情,家长越是专业就越容易培养孩子的兴趣。像我这种钢琴盲家长,看似在陪伴督促,其实在磨灭孩子的兴趣和信心。而产生这种区别的原因在于,老师有信心和能力把自己的孩子教好,不着急不焦虑;同时老师还知道自己的孩子哪里有问题,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有科学的方法。而我最多只知道:你这里弹得不对,应该这样弹,但别问我问什么这样弹,弹不出来具体怎么办。我也常常指责孩子:你的手型不对,折指了,注意!但却忽略的孩子手指发育的规律。我只会从精神上给予孩子压力,天真的希望让她自己意识到自己哪里错了,然后改正。这一综合起来,两个孩子就有了根本的差别,学琴进度可能只是表象,以后在音乐方面长远的发展才是根本。而这个,我看不到,因为我受限于我的眼界。
2 k  R2 r! p2 ?  j6 j! Y- k7 s不过,后来随着我练琴的认知水平提高,对练琴这件事有了新的认识。像我这样的缺乏基础的家长可以借助外力的帮助。
0 C$ k( o9 Z- W对于我的女儿另一个兴趣:科学启蒙,我却没那么着急。我会给孩子进行一些适当的科学启蒙,有时候孩子做的很糟糕,但我从来不焦虑。不仅因为我读书读到了博士,现在又在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更重要的是因为我知道科学启蒙是怎么一回事,我也有信心搞定女儿科学启蒙这件事。所以,不急,不急,毕竟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第一位的吗!
% z- y- C$ o; I+ c. r1 h, p) Z自从我反思出以上心得后,我自己开始学习钢琴相关理论和知识。当然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我发现一首曲子我练得熟练后,我指导女儿也会比较轻松;反之,如果我偷懒不练这首曲子,我的陪练效果也会比较差,因为我跟不体会不到弹奏曲子的时候,大脑对某个指法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反应,自然也就无法给出合理的建议了。以上是“道”的方面的心得,和题主和各位家长读者分享
0 I1 {" i  |& ^/ t; A' Y在“术”的方面,题主需要多学习音乐和钢琴弹奏方面的一些理论知识。这个正好也可以弥补一下题主“儿时的缺陷”。
7 R7 e8 F% X4 T例如题主可以学习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下的儿童钢琴启蒙教育,自己先对儿童学习钢琴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有个初步的了解。) [" u' V* B0 ^5 @- T
若要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首先需要了解这四个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这是皮亚杰自己所独创的新概念。通过图式,同化,顺应,平衡,解释了儿童的认知过程。% D- W1 s+ ?% j/ ?) X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提到儿童认知发展的其中一个因素便是:儿童在认知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自发地作用于环境,通过儿童主动地作用于环境,引起同化,顺应,导致认知发生改变。皮亚杰强调,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对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 e1 S  J/ m( B0 G
当儿童处于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中,在他不断地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儿童会潜移默化的自发地作用于音乐环境。通过儿童自发地对音乐环境的作用,从而对音乐产生一些同化以及顺应,逐渐能够理解音乐的本质,内涵,提高儿童对于音乐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5 H0 L$ c4 F- }1 `: v
也可以多看看相关钢琴学习的书籍和论文都是挺不错的,至少能让我们明白孩子哪些错误是由于其生理基础发育不完善造成的,并不是孩子不认真、不聪明,至少能让我们的心态好一些。
9 h6 [. g! H5 ^0 d. V. T0 M& Q5 ], T( z
我管教女儿学钢琴比较严厉,家人主张根据孩子的兴趣学习反对学琴,我该如何处理?-1.jpg * ]7 h0 A& @8 K! V
以上。
说点简单易行的方法,不花里胡哨,5分钟看完就懂,之后不只钢琴,其他学习相关也会一通百通。# I5 C5 J* z$ D. c
8 n, ^2 w3 M, B* B( P8 N. O
(昨天刚写完4600字的钢琴启蒙问题,今天就推这个,难道知乎会读心术??)
( p; y+ D4 t) ^' _/ o' P: V  q! V) R实名羡慕你孩子,有这么爱她的父母真的太幸福了。
6 A" x$ q' A* x! ~) @实不相瞒,你这样的情况80%的家庭都会有,弹琴,跳舞,书法,美术,英语是最常见的矛盾根源,正所谓不谈学习有说有笑,一说学习鸡飞狗跳。; B# t; Y4 r( H

) L- D/ `* _  b4 T 我管教女儿学钢琴比较严厉,家人主张根据孩子的兴趣学习反对学琴,我该如何处理?-1.jpg
; K$ q3 m; F, R7 V! |) s5 q8 p& v# g正文开始之前,我想先和你确定一个共同的前提,这个前提不理清楚的话,之后任何基于此之上的方法都可能南辕北辙,因为我想解决问题,不想浪费彼此时间。0 @# X* k$ \6 v: G
前提
3 @0 ?6 o! e4 a
# V8 Q3 T1 `' w①你的出发点是爱孩子吧?! O: S, r; B) y7 p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想若不是因为爱,因为对孩子长远的考虑,你也不可能让孩子学习钢琴,更不可能因为孩子没弹好而失态。
  c9 {; S, J  C9 h毕竟钢琴很贵,钢琴私教也不便宜,所以,我觉得你的爱才是源动力,至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那都是附带而已。9 V7 d1 `) k; O& o
②你老公也是以爱为出发点吧?7 n8 Z$ Z- X0 b
这点我相信你其实也懂,不然也不会有此一问,其实你更明白老公说的对,兴趣非常重要。
9 E2 N# Y  x  Y' J* |/ I而且从你的描述来看,你并没有去指责老公还有孩子,而是自省并寻找解决方案,可以看出来你真的是一个好妈妈,你们孩子真的幸福。
7 X/ o1 O5 [& R: k相信到这里问题的焦点已经很明确了:5 M6 ?  w0 {( G. V9 A
“你和孩子爸爸都是以爱为出发点,也都是为了女儿好,问题的本质其实是方法的欠缺,你们两人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理念,也都明白兴趣为重中之重9 w% k/ t6 p! U+ ]% V( T" H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可以给点思路,学琴也可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 P& y% {. f2 R9 q3 E# }. r$ X  R$ E 我管教女儿学钢琴比较严厉,家人主张根据孩子的兴趣学习反对学琴,我该如何处理?-2.jpg
4 I, l+ P, v. X- {狮吼的本质与此无异
4 {/ R  v' p; ~( Bhttps://www.zhihu.com/video/1240583726872453120
3 u. ^" v5 d( b0 H1 ^, ~一丶教育孩子,你的方法确实不当
% I: y4 W1 g# Z" G1 `8 H2 G6 h5 T( g
你知道作为老师教育中最悲哀的是什么吗?
' O& t) J! F; K. J2 f答:越教什么,孩子就越不喜欢什么,这就叫教育的负效应。
% Z" F3 u& h/ O2 @你想想每当你河东狮吼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 h  K- k4 O  w# ]  l' `1 q8 g
愤怒生气?悲伤内疚?还是略带高兴?
6 N+ M: O1 F* T3 N  }其实我知道,你自己一点都不开心,因为每次训完孩子我也是这样感受,非但不开心,事后还很后悔。4 I- T( T3 A  r8 G8 T7 C
那我告诉你,你的感受X2就是孩子的感受,我们可以狮吼倾泻愤怒,可孩子的悲伤,自责,愧疚却无处倾诉,时间久了别的也许都不会记得,但这份感受却永不会忘。! v2 t3 c! A( x( t! j- v9 B
尤其当练琴的场景与这份感受相关联,每次练琴都有这种感受,你觉得孩子练琴的兴趣还会在吗?, N# a, E: D0 P7 S0 c7 O
假如兴趣不在了,你觉得孩子还有更进一步的可能吗?# i8 }* H; V7 h- E4 I6 i
尤其你搞错了一件事情,对现在这个阶段的孩子而言,只要去弹了就是成功,重要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d! c3 k. m% l- G# s, J# D
你为什么生气?还不是因为没弹好,技能没掌握好。
, Z8 A" Q+ q  L8 K" c9 x6 G可你知道吗?
* P+ _* T3 C. H, Y! w当对孩子的评价和考核中只看“结果”和“技能”,孩子的兴趣就已经丧失了。& u( m8 f) O' D( w- d
<hr/>“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现在人都认同的理念,明明因为爱,怎么上手就南辕北辙呢?
& U7 H/ |( x1 {- S4 ?( d# P
    因为当启蒙注重“技能”“结果”,就已经注定失败了。因为扼杀了兴趣,自然也就没了喜欢与钻研的可能。6 ?( S5 I3 t3 D' p2 v0 T& i
幼儿启蒙,过程比结果重要一百倍,兴趣比技能重要一万倍,这是年龄段限制的认知模式决定的。
" }$ P/ m! [! Z4 |9 q2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艺术?“因为艺术好”,再知道深一点“艺术可以陶冶情操”。8 q  T2 C- U; ?/ U3 O
其实说细点:艺术就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最棒的工具,是情感启发,情感交流表达的重要手段。
小孩子对于艺术活动其实天生有热情和兴趣,到了1-2岁听见音乐就是爱动次打次的扭动,这是天赋基因。7 w# f0 ?' g" t' _5 t# G
可通常这样天分的兴趣比较浅,孩子过了3-4岁还随音乐而舞的情况会大幅下降,如果你在这样逼着孩子练琴,彻底扼杀掉兴趣是迟早的事。
: V- `' x0 O4 t+ h4 ]* [% c因为天分兴趣很浅,很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随着年龄,认知的增强,会有很大可能转移或者波动。
- ?) V; \  ]. {* \3 Y所以,现在练琴的目的就是“动机呼唤”的兴趣培养,而不是技能。
! N7 Q% }2 T) B0 [想要把天分的浅层兴趣,培养提高到一定深度的水准上,将那些原本的短暂热情变成主动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这个过程中孩子必须是主动的,开心的,而非痛苦与强迫。
# G  g! Z1 _# X7 \; L( a艺术活动全程三个阶段,六个目标:
! J6 |# @7 \# O" P0 D% Z2 z
    开始:呼唤起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过程:激活思路,激发其创新性结果:把兴趣引向自我欣赏自我满足% m/ a* g& \6 r+ O- s" |
也就是说:具备积极性自信思路活跃勇于创新会自我欣赏自我满足的孩子,才有可能把简单的兴趣上升到对复杂艺术的需求和期待,这样才是成功的启蒙。
$ o( H8 Z0 v  m* Y" b你女儿显然处于开始阶段,你觉得总是收负反馈的孩子,能产生积极性和自信吗?- m2 a( L+ P$ {% V/ c
弹琴是一辈子的事,何必在于一城一地的得失?不是短时间集中练习就是努力,而是长年的把这件事做下去,在外人看来就是努力了。
9 \* P: |: C2 Z# v6 R作为父母老师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 e9 M) F$ H5 Y% A( v
我们从来都是只教孩子画画,音乐,却从没教过该怎么让孩子喜欢画画,音乐!
; ?6 B* y2 P. ]* S  @没有兴趣支撑,弹琴这事真的很难持久啊,因为6 \0 a/ x" S1 P8 m, |! F
: T$ f: F7 V/ a" r% K; V$ L
我管教女儿学钢琴比较严厉,家人主张根据孩子的兴趣学习反对学琴,我该如何处理?-3.jpg 6 i. J7 k8 q# m2 R: ?8 M. P0 A. C
二丶培养孩子?何不与孩子共同成长' [- M8 v) c! l

5 u, \7 b& \0 ~, y$ P" _9 }; \下面我说些具体的,适合你的,让孩子喜欢音乐的方法,二个方面:
! }8 X4 m' b6 h" _  k, [; G
    欣赏鼓励,就能获得自信积极性教学相长,学习了还能拥有同理心
    ) K. W% W3 y, l; h/ X5 H0 l
A.欣赏鼓励,就能获得自信与积极性
- F& S' r4 ?/ }. ]% }$ m& w还记着艺术兴趣的3个阶段,6个目标吗?这一步注意的就是“积极性自信”。- ~, |: N0 ^. I  o: f3 ^
跟我大声念”鼓励,鼓励,再鼓励”,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树苗需要水。
) j7 n$ M% j! w) I" N0 E只有鼓励可以给他积极性,只有鼓励可以让他自信。
# S$ W, Y6 }5 x5 S+ W/ ^( e7 U+ a父母想要孩子变成什么样,当孩子展露出相关能力时就要发现欣赏并鼓励,这就是行为强化。
  r2 i/ ]1 @+ }" R+ ?8 {. {) T那么只要她弹琴,父母请给与鼓励,越具体越好。
4 c8 ~; |8 }. z3 H! X4 @8 f举个篮子:1 |& u# c: D$ ?- E, B" `
    比如孩子练了琴,年龄限制,生疏关系肯定难免出错。√的做法是:鼓励孩子今天又练琴了,认可她的努力和认真的态度,相信她以后会更好,把目光焦距在孩子好的具体方面,比如指出坐姿端正,指法正确,对五线谱音符认知越来越熟,节拍节奏也越来越准,等等,如果仔细思考,其实女儿身上值得骄傲的点特别多,要知道她才5岁啊。如此的正反馈就会强化它下次弹琴的积极性,同时因为父母的肯定孩子也会自信。1 y. m0 U- F# f! [/ m4 V; @
反之,如果指责,孩子会很容易自我怀疑,我是不是真的笨?我为什么学不会呢?
+ e3 n  h( h$ g% {最严重时甚至会自我否定,从此彻底与琴绝缘。4 u  V: \6 Q( N- d! P7 r5 |
大人要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点,孩子才会变得更加优秀,其实不止孩子,难道咱们被人指责的事会喜欢吗?- f8 z/ B! O+ l- n
<hr/>B.教学相长,学习了还能拥有同理心7 V5 q; Y9 u1 O  Q9 |
下面这个是我的独门绝技,也是从教多年最大的收获,当然也符合费曼学习法的最高效方式,即教学相长。3 ~; J# }7 y+ y: P4 S1 s: P
翻译成人话:学习任何东西,看听的只能掌握20%,而教给别人马上就能掌握80%。
. C3 q( b2 X4 h  I7 ^' i$ {因为,你要教给别人,你自己一定要理解,不然根本说不清楚,而说的过程就是自己理解思考整合的过程,即锻炼思考,还锻炼表达,完全是全方位收获!3 U" w+ w' |- y
前面你不是说没弹琴是你的遗憾吗?2 ?1 o. n6 q9 M+ P1 f5 u  i5 W- l: K
我告诉你一点都不晚,别让孩子背负你的梦想了,你自己来!6 L: A/ f2 w# A
纵观那些背负家长梦想前行的孩子压根没几个成功的,反而是父母自己有追求梦想,从而熏陶了孩子获得成果的更多。
3 `7 @' c5 E$ N6 S* F任何事当你觉得晚的时候,其实是最合适的时候
8 Z5 E% o* m3 M- f 我管教女儿学钢琴比较严厉,家人主张根据孩子的兴趣学习反对学琴,我该如何处理?-4.jpg ; r, d; Z7 J( l: e! e
励志男神王德顺
+ G) r" e' x! y/ S! g* G7 U" chttps://www.zhihu.com/video/12405979270361128965 D' x: [  f, f; a) P# V
这么做有以下几个好处:
9 @0 Z# Q4 |- m8 |$ _, [( U①教学相长,孩子教你的过程是孩子快速吸收消化的过程,顺便还强化了语言表达能力,没有比这更好的学习方法了。* _9 j. J$ L7 |' {' m* Z! R
其次,作为大人你不会,孩子教你会让她产生一种成就感,同样也会促使她对此更有趣,你追梦的身影还会让孩子作为榜样。# t  Y) V# s' [" t
第三,这个过程不正是孩子童年最需要的陪伴吗?这不正是亲子关系更加亲近的契机吗?
$ G4 I% {; S  p2 w! p' Z8 T4 }这才是真正的天伦之乐啊,以前在贴吧看到的陪女儿练琴,还有书法班陪儿子高考的妈妈,每每想到都是既羡慕又感动。
, l2 q+ D. t0 M' Q. c( A②同理心,有句话叫站在岸上永远学不会游泳,同样的,你不去真正动手弹,你又怎么能感受到孩子的努力和天才呢?
1 F0 @( F/ O  r3 q& {5 W2 {3 s当家才知柴米油盐贵,我们只有自己去感受了,才会明白有时我们腰斥责是多么的可笑,感受了就能深刻体会孩子的真实感受,这样人才更容易互相理解。" {2 `5 y% b# J& |  _8 e- ]& p
去做吧,为了自己,也为了孩子!+ V) Y2 h+ Z! J2 E3 @6 P
<hr/>一不小心又3000字了,总结一下:: s7 c8 l2 z8 n4 G4 ~( ]
    ①注重兴趣不要逼迫孩子,负反馈不好②及时发现,然后多鼓励,正反馈很好③教学相长,和孩子一起学,就当玩呢孩子是坏境的产物,你爱的付出就是对环境最好的塑造!( E/ }' H; B7 g8 k; E. l6 p
弹琴本就是件快乐的事,什么时候都不晚,说实话别看我是幼儿园老师,可过去对弹琴我一点都不上心,以为会弹儿歌就行了。
1 S1 |; Q6 |* R也是近些年才发觉,其实我真的挺喜欢,所以才开始慢慢练,回想一下,因为别人的负反馈耽误了多少时间啊。。。
  p3 n* ^/ f1 Z2 a咱们一起加油吧,虽然现在我很差,但我相信,只要坚持总会有进步,共勉!# O$ c) s3 f$ m2 {, G
我管教女儿学钢琴比较严厉,家人主张根据孩子的兴趣学习反对学琴,我该如何处理?-5.jpg
8 d- H+ e1 J1 a% w: e- ?疫情期间的收获。。。
% J' A6 Q6 b' X& l$ D+ Jhttps://www.zhihu.com/video/1240606940423770112" Z+ S5 ^: `# }; [" X5 G
我是 @张花花 ,跑步比弹琴好的小透明幼师,如果对你有些许启发,也希望你能赞一下,那样我就能对着屏幕傻笑很久,嘻嘻嘻。5 B  A' S# H( F# V* X- F' c
普通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音乐启蒙?在育儿的过程中,哪些习惯会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建议不要严厉对待您女儿。' M- g7 h8 S9 F. L3 U! A! f
钢琴家成材率极低,基本上所有钢琴家都是从小就展露超强天赋的。反过来从小就体现出这种天赋的孩子当中,也只有极少数能成家,更遑论您女儿呢。
, o& o/ m7 h& l+ L所以既然您女儿将来极大概率无法成为钢琴家,留给她一个美好的童年回忆不好吗。# j! Q: w) i9 X* C
我建议琴还是坚持学,她想练就练,不想练可以稍微push一下。功利地说对艺术素养越来越重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精通一门乐器的她总是从中受益的。有很多后来学其他音乐专业的学生从小就练琴(比如我自己),有这个基础会比没这个基础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占太多太多先天优势了。
小痴痴狡 | 2021-6-27 09: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新,目前我家因为弟弟的长大,我能陪孩子练琴的时间也十分有限,为了早日的让孩子养成独立习琴的好习惯,我发现了一款练琴APP,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大大解放了家长# @# M: u1 C% n* ~
他就是小叶子智能陪练3 S+ O- H. f3 w; r4 ?0 s) f
     ----小叶子智能陪练是由几百位全球顶尖的AI技术专家和钢琴教育专家,共同研发出的全球第一款AI驱动的钢琴陪练APP。
8 o' g- Z& Y2 h+ _$ X! }/ P7 D3 J小叶子AI娃娃带着孩子练琴,精准纠正错音、节奏等问题。无需约课!
) c  F7 {9 ~( Y, F. W24小时随时陪练,是孩子练琴+考级必备的APP。让孩子用科学的方法练琴,小叶子智能陪练的核心功能是 AI“秒”纠错。错音、错节奏等弹奏问题,毫秒级速度反馈,立即指出并纠正孩子弹奏中的错误。 AI“精准”纠错。基础的错音、错节奏等弹奏问题,小叶子AI都能指出,没有遗漏,比真人更精准,要知道在家长陪练的过程中,就算是打着节拍器,也容易有听错节奏的情况,家长也不是专业的音乐教育者,这方面很容易出问题,而小叶子陪练就是最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让练琴事半功倍,我也是跟孩子的老师探讨过这个老师也比较认可。而且AI自动圈框重点,练1遍顶10遍。
& ]- }2 g0 k6 x' V/ M AI把孩子弹错和不熟练的地方,圈框出来,让孩子有针对性地练习,哪里不会练哪里,练琴效率高,AI打分评测,孩子练得如何一目了然 孩子弹奏后有打分,哪里有问题都清晰指出,练琴报告让家长省心还可以回课时候给老师看,就算不懂钢琴也能知道孩子琴练得怎么样。 可以和全国小琴友PK 多练一遍分数提高、排名提升能看见,激发孩子的练琴兴趣,让孩子主动练琴。
8 F4 |9 V8 ]/ I, O' d现在有这么好的练琴APP真的是解放琴童家长的好帮手,要知道石头过去学琴近3年的时间,我都是每天跟他一样在旁边陪练,现在每次回课我只要记得他要改进的手指技术,每天他跟随APP练琴,我只要抽出一点时间看他有没有问题了就可以了。不仅提高了效率,最大的帮助就是解决了因为练琴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
6 X6 a) B- ]& b: K8 ?, n  `- N$ g2 [# g# e8 }
以下为原答案:
; K% i$ S- w# Z' @5 C, v/ a! s亲爱的,孩子爸爸不是反对孩子学钢琴。可能是因为你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他怕对孩子造成更不好的影响,对你们的亲子关系家庭关系都产生影响。8 Y/ R) [4 E6 k) k% v+ T) L
首先,我也是一名琴童家长。儿子是从4岁开始走上琴童之路的。现在5岁半了和您孩子应该同龄。您问因为练琴吼没吼过?答案是肯定的。世人都知道学习音乐是一条很难的路,它难在初期枯燥无味的训练,难在这个明明是美好的爱好,确又必须剥夺了孩子的大量玩耍时间。
9 V; \! i( u( C* N. b! ^6 d好,咱们分开看问题。
6 G+ D/ b1 N( |1 v2 v# c您对孩子学琴的目标是什么?这点您一定要确定。就我家人做音乐方面教育的多年经验来说,很多说就想给孩子当个爱好,不想成名成家的,这样基本到最后连爱好都成为不了的。答案很简单,这个过程太枯燥太孤独太苦闷了,而且短期看不到效果,尤其是低龄琴童。小孩的手部还没发育好,可能弹了一年多了还在折指?包括识谱,视唱练耳,乐理知识,所有的一切都是要日积月累的枯燥训练中逐步的一点点的进步。这个过程,我称之为“费妈”,必须要由家长陪练帮助孩子调整各种问题,发现各种问题。和记录孩子上课时候的问题。而从开始到能成为爱好,能完整的弹奏曲子,大概至少要10年。您想想这个期间要是一直都在吼叫,焦虑中度过,孩子会不会把音乐做为他生活中的必须,做为他的情绪调剂?
& a& Y6 w# r3 ~" G* ~我的做法是,让孩子爱上音乐,并且让他有一个目标,知道是为什么而学?6 D9 W" H/ n2 \( W) h. u9 }+ Q
其实我也是非常喜欢音乐的,我们家可以说是一直音乐声不断。流行音乐,古典音乐,电子音乐,我都喜欢听。每天早上是习惯的放上李宗盛或者李健或者郝云……晚上收拾碗筷,音箱里肯定是莫扎特或者巴赫……从孩子出生后,我为了保护孩子的耳朵,家里放的最多的就是钢琴曲了。现在我孩子很喜欢唱歌,而且大部分喜欢的乐曲听一遍就能哼哼出来。音准很好,固定音高也差不多养成了。这个疫情期间因为无法到琴房上课,只是重复练习学过的,他把书都翻坏了。现在跟他说,这钢琴咱不学了?娃都连连摆手。练琴的过程中,娃自己会嘟囔,这个节奏我刚才好像弹错了,再来一遍……真爱和逼迫是不一样
# E" a# v1 d& r9 Z就这样我们是怀揣着音乐的梦想而上路的,而不是把钢琴当做一个技艺,钢琴是述说音乐的,它会帮你讲出你的情感,它是会讲故事的。钢琴是宝宝的好伙伴……: ~, y! k/ ]9 v" s7 V
学琴已经很枯燥了,亲爱的可以试试,端坐在琴凳上。大臂带动小臂,手指不能弯曲,手腕保持距离,眼睛还要看谱,一个一个去按下琴键有多难?对孩子来说,就这个力度完全的掌握就够练上一阵子了。
8 l! `: {6 I6 t& K: Y+ ]! J. G' Y孩子能坚持,已经很不易了,做为一个费妈的项目,我们更应该找准自己的情绪,更多的去理解孩子。尽量的帮助孩子把这个枯燥的过程变得更有趣些。1 ^, _( E! w8 U
只有前期的铺垫和启蒙做的好,如果将来孩子真的走上了专业之路,才能因为基础的扎实和对音乐的向往而走得更远。
8 J  [9 h. \; V$ h2 q# `不是每个娃都是郎朗,音乐是个美好的事物,先让小琴童爱上音乐,再助力他继续爬坡。其实,也就是10年8年的最多……那会咱们再想吼娃,都吼不出来了,因为那谱子都太难了看不懂了……* u1 @+ n  G' |/ }6 I! W1 V: W! ~
别轻言放弃,和孩子爸爸以及孩子好好沟通,改变一下方法!相信你们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都市牧歌 | 2021-6-27 19: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闹了。5 q# U4 r2 }7 |* {: _* i
我做为老师,驳斥一些你的观点。. L9 [  E3 g/ ]# f5 `
1,你说为了满足一下你自己儿时的缺憾,你知不知道有成年人钢琴班的啊,你自己学不好么?啥你觉得你学不了,你学不了你怎么以身作则啊?* Y# T: u' S( B: \2 H7 B7 K
2,无论是学一门特长,还是陶冶情操,都不用严厉,有钱就让孩子慢慢学学到十八岁么,没必要河东狮吼。4 C/ ?7 h5 {# {# S
3,听说学钢琴的孩子都很聪明——你错了,听说的别当真。
0 U9 V( `5 I6 K6 V* z而且,看你的描述,“但是由于我的工作原因,导致每天陪练时间比较晚”,所以说白了也不是你女儿不练,而是你非要看着你女儿练。
$ w: y2 Z9 R' L  z- ~& x) I我就吐个槽,难道你晚上十一点下班的还要你女儿迁就你等到十一点练琴么?! E8 B, F. l& E: z6 }
说白了,你让你女儿学琴,完全不是为了你女儿,而是为了你自己的心里满足,就连让女儿练琴,也是为了你自己“陪女儿练琴”这个想法被满足。& }; R" B% T0 R8 j% i! D; H; D! ]
所以,你要你女儿继续学琴我觉得没啥,但是你要意识到你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从起因到经过都是错误的。( k1 G9 n2 ~5 S0 q- g9 P4 m
她学琴,不用你严厉,不用你河东狮吼,也不需要她迁就你的下班时间练琴。" y, L' U0 N, b1 I3 {2 q
如此而已。
面度机这巨 | 2021-6-28 07: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1
0 x- j( w. K$ ~& `/ A0 x昨天晚上到娘家,然后开始叫孩子做作业。
* ^8 y0 l9 W8 G! ^" a, U孩子先背《笠翁对韵》,从“天对地,雨对风”开始,背了五分之一本书,二十多分钟。. T7 k/ k  X  t- Y% F
然后是英语绘本的学习。. n. J3 S* `/ w
我发现孩子的绘本少带了一本,就叫孩子把另外两本绘本全部“读”了一遍。
- ]7 }2 e' ~5 p3 V! g% I6 D+ P其实她对英语单词只是有印象,更多还是靠记忆的。4 Q; d7 K0 ]' ]$ U+ _
接下来就去叫孩子弹钢琴,过去的曲谱已经复习到她不耐烦了,最近她会自己翻一些新的曲子来弹。. I$ b' {  D4 d- r1 g4 _# r1 h9 V
这是我每天都要带孩子做的事情,只是在老人家里,就特别不一样。1 `" X$ g8 n1 |$ g3 @7 O
在娘家,孩子背《笠翁对韵》的时候,我娘两次说我:“孩子这样背有意思吗?她一点都不懂啊。”
0 b: z2 K0 u2 d5 i* t' W9 p我只解释了一句:“孩子学习的过程和大人不一样。”# Y. v& M+ V8 c& Q( H% I3 d. c
是的,孩子的学习,就是那么特别,不懂也能从头背到尾。
- A9 w* |; Q  u2 M而且同一个内容,不等孩子背上几遍,再解释意思给孩子听,孩子都听不懂。* r) }. z5 p( `& ?$ c( g5 K
《笠翁对韵》里面很多典故都是重复用的,譬如“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和“跨凤登台,潇洒仙姬秦弄玉”,这两个用的典故都是同一个典故,都是讲秦弄玉吹箫似凤鸣的故事。9 b) h' z5 B, ^3 n3 v5 x, z
学第一句的时候,我带孩子边背,边查意思,边搜图,给孩子讲了一遍,孩子没印象。
. J$ v( D+ m- z! [: O+ j! V! w学第二句的时候,我又给孩子讲了意思,孩子还是没有太明白。
# ~+ m1 J$ j- S: t' B后来等她背很熟的时候,我再给她讲,她这就明白了。
- ]* S' C0 i  N# k; U& ]有一次出门的时候,看到一个古风美人吹箫的图,她突然来了一句“潇洒仙姬秦弄玉”。
; R6 {9 K; G  @& N6 [4 S8 }. C再譬如说,“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也是很常见的,形容流星和新月,但是不背上几遍,指着天上的月亮告诉孩子这叫“吐魄月”,孩子是不懂的。
& J) K. B" b/ b3 g这就是孩子学习过程的特殊性。
% l( o" O% R- X! N9 u5 c接下来,在我娘眼里,孩子好辛苦背完了书,然后开始读英语绘本。
. g! J: |4 M7 P. P; u看孩子读得很流畅,我娘又说:“看起来孩子很喜欢读英语啊?”
* l7 W5 O) `" K( m8 f( V我说了一句:“嗯,被逼的。”2 ]7 b  X- y4 r4 s, x
是的,看成果,孩子读得非常流畅。
1 _. B  i- v- `2 t' t, Q  Q不过,过程中,把30岁的娘逼出白头发的那些事,真的只能在自己家里上演了。
6 d: x0 n4 w# `: _4 a5 g在看我管孩子学习这件事上,还是我的公婆比较宽容。
; x& Q+ g. Z" A2 e$ r* W我去公婆家,通常他们听见我要叫孩子做作业了,就把客厅留给我和我女儿,悄悄匿了。" V& t7 v% T+ |: L+ `/ ]# b
总不能为了孙女,再引发婆媳矛盾之类的吧。+ V1 @$ H, j- y6 n2 E" o' ]1 v
估计我一贯强势和理想主义的形象,让他们对我管孩子学习这种事,都很不愿意干涉。
; C( h' D- `  w1 _) E0 l毕竟就算干涉,我也仍然会坚持带孩子学习。
4 r& C3 S* V  Q1 w/ b5 o所以,当娘的,尤其想强迫孩子学习的,自己要想开一点。
9 L/ B$ R! }& G- [又想要逼孩子学习,又想要温和和蔼,还想要所有人都认同,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6 i  w2 q6 F. @! g
在强迫孩子学习这件事上,过于在意别人的想法,是没有必要的。
! N* q7 z% \3 r多数人会说:“完全没有必要嘛!孩子还那么小!!”  O9 H9 P2 q' }  u# Q) d( P: @
反过来,要是真的所有人都逼迫妈妈带孩子学习,那么妈妈们自己所面临的压力该是有多大啊。$ O9 H2 M5 h" g+ V9 u
说真的,我觉得亲人,不管是说:“孩子没必要那么早学那么多啦。”
# a) v, a1 S0 ~还是说:“你辅导的那么不开心就不要让孩子学那么多啦。”
: m' G* k7 h" E  u2 t: w) S其本意都是:作为一个家庭,不要天天都是剑拔弩张的氛围。
( t, x) [* Q1 T# Q, e6 M! a7 X' W他们真的没有说,不要逼孩子学习。
1 ?: `* I( M: h* H! w等他们看到孩子聪明可爱,做别人所不能做,及别人所不能及的时候,那脸上有光的样子,他们也同样不会首选想到是孩子妈妈勤勤恳恳付出的结果。$ F/ K- S! H+ L

" M  I  B% b3 K- w3 @+ C* t9 d2 M* j25 Z# K3 }" o4 S# ]( k% O! w
来来来,血泪经验发一波。
" z/ m% X4 `% T5 s$ M7 N, r
+ y# n# r+ b# ?如果明白了带孩子学习是娘的事,谁都不能替代的话,我们就来讲讲怎么带孩子学习。" ?3 V$ a# `3 Q, y( i
第一,因材施教。8 E* D8 s) c% N+ p6 Y% J# @" @. v
我家妞是属于要想很多、想很清楚,才肯真正行动的孩子。3 p3 \$ Z- n) }/ D4 W0 F
她有点理想主义,非常害怕我教她的东西她会说错,就干脆不说。# J+ x/ d+ A* h- X6 ^6 B$ D& G+ j1 G
所以,从小带她学习语言就非常非常困难。! D1 [( x# V& q% J
不管我多么热情教了她,她就是不开口,而且在非常小的时候,她就有习惯必须是理解的事情,她才开口。
5 D. S9 ?( i2 o小时候教她诗词什么的,就一直不知道怎么教,因为她不开口。
% P/ t; W& J' z& P6 n( S+ \现在想来,还是我理想化了,我以为教几遍她就该学会,其实我应该再多给点耐心的。: u- g- J8 A+ ^3 Q
正是这种性格,我每次带孩子背书,都会尽力在她想听的部分,着力解释一下。
0 N8 W2 W- c  E' A8 x一边放书,一边放iPad,方便边解释边搜图。
6 [' m* v8 p7 U- o9 d- E3 w1 s而且她害怕说错话,发错音,我就会带她多练习,只要练习得够多,问题就能慢慢消减。
+ Q. u: ^; t2 t3 z6 V5 O5 {我了解自己女儿不会是学得很快的孩子,那我也就不介意带她多学几遍了。  L# q$ Q# b5 i( I% e6 I
第二,降低标准。( s; G9 ?: J; h( A
能降低到什么程度呢?7 I% N( y% h/ g& S( {8 R! Q
基本就是没有标准。% F0 E! z; `" t5 H/ I  O9 N- M
我曾(jing)经(chang)带孩子作弊做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
: f  q$ @7 K" {, R" {就这么没标准。
9 k+ n# C1 K) P当你发现有一些学习内容,远远超越孩子的能力,就连跳起来摸都摸不到,那就不要折磨自己了。2 Y, Y  o) a; Z( E: C
我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从0开始的。5 C- {- u0 [+ z3 j" K( I5 X
譬如说,弹钢琴,她能不用我提醒,唱出一小节的曲谱,我就敢用极为肉麻的语气夸她,因为我的标准里,她就连一小节曲谱都唱不出来。: y4 Q6 ]; K5 r
她能自己选一首曲子,并且弹完,我会觉得我大概养了一个天才儿童。: Y; R8 i2 M6 e3 b- ?) ^
用这种方式,老母亲们真的会轻松非常多。. [3 C" ~/ A( \5 ^! L7 b
只有一件事会激怒我,或者说会害我们爆发矛盾——我吼她哭——那就是,她连尝试都不尝试。, `, ^2 u9 ^  O) k0 e' {( `, o" g
其他的,我都能用最大的爱意来夸奖。
1 J7 p$ c# J+ I: Y; |当然,想要家庭合睦,也别忘了可以邀请线上陪练吖。; ^; `- `" c$ g6 l: R4 [' n/ {' V
第三,重复比学会重要。! r# N3 j8 [- W7 H3 Z$ f( z
我猜我女儿属于不太聪明的孩子。' C/ c2 b6 Z, A' }
反正学语言也很勉强,学钢琴也是一直有一些基本问题困扰她。
; r" C9 F% _; b4 w但是,重复真的是极为有用的方式。
1 E- M" }# }& X- F5 U' ]8 a. g她用了一个月,每天重复弹同样的曲子,且不要我管,最终弹到非常流畅。
/ ]' L& n! U" g* g4 T8 A: Y过去我仗着自己学得快,基本是不重复学习的。( q+ d4 Z; w. o0 b
我一个学期只会重看一次教科书,就是考试之前。
0 Y* _+ Z; W% ]% ^/ ^可是现在通过孩子的学习我发现,重复真的比往前跑着学有用多了,扎实的基本功就是通过重复来的。6 }6 V' m5 m/ Q  N2 U0 n7 T& E
孩子听讲《西游记》听了很多很多遍,听到她开始慢慢会讲这个故事,而我也在和孩子一起听的过程中,重新发现了很多过去没有想过的细节。1 t: ~6 Q+ I/ U# T1 ]
用时间来浸润学习,是非常值得的。1 h) d2 v  R8 W2 D# w# B
3
' l; H, q+ W" n/ f/ A6 a8 \: s当娘是我的选择,培养她,也得是我的必须啊。
丹小仙 | 2021-6-28 13: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孩子能乖乖练琴,需要家长善于各种挖坑,让孩子高兴地往里跳。
% ~8 ]( l& i- q8 Q首先表示,吼孩子肯定不对,这种吼对孩子来说心理和生理的伤害非常大,更会让孩子讨厌练琴。
' @; U5 l) g0 n" G  t7 E6 r我自己儿子今年五周半,学习钢琴有十一个月了,每天非常规律地练一小时。有时候我忙起来没时间陪他,我只要告诉他该练哪些并设置好闹钟他也能自己坐着练到闹钟响起来,如果我愿意他可以练更久,只是我没打算一定要让他走专业,走专业的话失去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作为业余爱好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钢琴是个很好的选择。我来分享下经验,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3 [& d- u5 t. K' E. u9 a
学琴前的准备:学琴前已经练了近一年视唱,每天规律半小时,练的同时编一些小游戏跟他玩,每天上课都能把他逗得很开心。五线谱基本能看懂,简单的小曲子也能视唱,听力不用标准音能听出所有白键的音,音程模唱,听辨大小三和弦都练得不错。有了以上基础学琴会变得简单多。我还一直不让他乱敲钢琴,我跟他说“钢琴要等你再长大点才能弹”,他每次看到钢琴时那眼神充满了“饥渴”,哈哈哈……然后等到今年的元宵节(不一定要这一天,只要是个节日一家人一起过的那种就可以),我们一家人一起在吃团圆饭的时候向全家人宣布,今天开始他可以学钢琴了,并告诉他练钢琴需要每天坚持一小时,会比原来练视唱难一些,开始了就要坚持下去不能停下来,再累也得坚持。然后看着儿子问他,“你觉得你能做到吗?”,他早就在我平时不断暗示下等着这天到来,迫不接待得就答应了,我心里暗笑“嘿嘿,成功入坑”。
% u8 [* o  J4 X8 w# \5 Z做到以上只能说是个比较不错的开始,但是学习单靠兴趣是很难长久的。因为过程中难免会有枯燥的练习,对孩子的耐心是极大的挑战。真正的困难才刚刚开始……+ j4 U' L' c/ ?
学琴的过程:孩子会很快从一开始的兴趣到不耐烦再到抗拒。练琴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挑战,需要同时协调眼睛,大脑以及左右手,孩子会因为自己控制不好动作而很有挫败感(就算是成年人,刚开始学琴也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手)。作为家长,这时候不是吼他,骂他,而是要感同身受地理解他,并且安抚他的情绪。我抱抱他,等他平静点了然后告诉他爸爸小时候跟你一样,也会弹错,你能坚持那么多遍才不耐烦已经很厉害了,如果是我小时候连续错几遍肯定会大哭,他经常会很惊讶的说“啊?爸爸也会哭呀?”。我有时候给他示范的时候还会故意弹错音,然后假装不耐烦,很生气地大哭,把他逗得哈哈大笑。就是在这种不耐烦、安抚、逗笑的循环中慢慢地坚持下来了。过程比上面写得更复杂,我只是大概举个典型的例子叙述了下,其实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教育知识来恰当地引导孩子。
' V7 s3 L& ^" Q% b+ D几点小建议:
. m% c( V* e$ G5 `2 T6 Z1、孩子练琴时碰到困难时要帮他拆解,把一个大的困难分解成几个小的困难,抓重点练,千万不要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弹。例如:某一个乐句特别难,可以把乐句切割成几个小部分慢练,或者分手练。: D: Z- T# l8 ^! T9 A
2、已经练成肌肉记忆的错误要改错得付出更多耐心。比如:ABCD四小节,为一个乐句,孩子在C小节出现了一个很顽固的错误,每次到这里必定弹错。这时候任凭你怎么叫他注意力集中,或者吼他,都是徒劳的。因为一旦形成肌肉记忆,手已经不受理性意识的控制了。这时候就需要帮助他改掉肌肉记忆,可以单独拿出C小节慢练,等到已经连续好几遍都不会出错了,再拿出C小节的前后两小节也就是BD小节继续慢练到连续不出错,然后再整个乐句ABCD一起弹,如果再保险点就结合上下乐句再接着练到比较熟练,这样基本就不会出错了。但是如果只是小错误,比如指法用得和谱子上标的不一样但不影响弹奏的情况下,我就不建议花这么多时间去改这么点小毛病了。所以尽可能地从第一遍开始就不要出错,再慢都可以。1 b% a+ g9 \8 v* Z. B$ Q, M
3、习惯培养重在坚持,每天规划好练琴时间,雷打不动,如果有临时变化,得告诉孩子充分的理由。
) N/ W# n/ _$ Q0 c# z+ \4、孩子性格的培养:学钢琴其实不单单只是让孩子坐着练琴,而是要结合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家长在引导过程中要刻意训练孩子的一些性格品质。比如:“延迟满足”、“自控力”、“时间观念”“目标感”,这些能力的训练在教育板块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回答。这点写得不多,但是非常非常重要,请大家看完以后要仔细思考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要不然我说再多的方法当你面对一个“熊孩子”的时候也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9 f5 j/ K; Z/ Y, K3 L5 _  O5、家长教育观念的统一:练琴这件事最好能得到全家人一致的支持,千万不要妈妈觉得孩子要学会坚持,而爸爸在一边提倡“快乐教育”。观念不统一会造成孩子在你们之间“博弈”,从而让习惯得不得很好地培养,还会让家庭和亲子关系变得紧张。很多人看点“微信文学”就觉得“快乐学习”就如同“皿煮,自由”一样“ZZ正确”,其实“快乐学习”并不是像大家理解的整天玩不用约束,那样只会教出任性的孩子。“快乐学习”其实是需要非常专业的教育方式才能实现的一种学习状态,它能让孩子喜欢探求知识,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不是天天玩,不是天天玩,不是天天玩………+ e' C# o, t2 K1 W7 m0 \. I; D
6、学习要以目标为导向,而不是以练几遍或者练多久为目的。比如:今天练琴目标是把这首新曲子摸下来,错音在3个以内,如果完成了就可以在闹钟响起后结束今天的练习,完成不了即使时间到了,你还得接着练。这种方法的难点是对练习目标难度的把握,如果长期陪练你能大概摸清楚孩子搞定一个问题需要多长时间,而不会设置出过高或者过低的要求。如果不小心设置了太高目标而孩子实在做不到,你可以假装做点什么事让他觉得注意力不集中而没听到他弹错,通常幼儿也发现不了自己弹错,可能一遍下来错了四五个地方他可能只觉得自己错一两个或者完全没错。大一点的孩子,你需要跟他协商,要如何解决问题。比如:今天太晚了,你该睡觉了,这个没有做到的目标你觉得该怎么办比较好?多让孩子做决定,同时家长要用各种方法引导他做出正确的决定。让孩子学会自己做正确的决定很重要,圈起来,要考。2 g! K0 D( V5 s5 }
7、音乐性的培养:音乐性已经成为钢琴这个圈子绕不过去的话题,仿佛说了音乐性就显得无比正确和高大上了。其实也没那没神,大白话就是把音乐弹得优美又感情。老师该做的我就不说了,我说点家长能做的事,平时鼓励孩子多唱多听(不一定要古典乐曲),唱儿歌或者练琴时唱谱都能帮助孩子培养语气感,儿歌的曲风要多样性,节奏欢快的孩子通常比较好把握可以从这类歌曲入手,平时朗诵诗词也要注意体会语气感,尽量念得有感情。
, s4 E7 ]% _/ c2 O1 L* l! ~0 G好了,暂时写这么多,以后想到什么再做补充,写了这么长你们不点个赞鼓励一下吗?嘻嘻……
123473536 | 2021-6-28 19:5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主张根据孩子的兴趣去学习,我觉得是正常的。其实从您的孩子为什么要学琴的角度来看的话,最早的起点是因为想让您的遗憾,在孩子身上得到解决。$ D! P' w$ S- r  d- w
当然了,这种想法其实很正常,因为无数的家长都是如此的,我们都能理解。毕竟我们都是正常人,也不是那种天选之子。所以我觉得这些想法没有问题。但是问题的,您觉得孩子喜欢,那么是否是孩子真的喜欢?. k; x9 u- @: ?* u8 W, h# ~: z
如果孩子真的喜欢,那我觉得她是会主动的,当然了可能因为孩子还很小,所以喜欢玩别的,也很正常。但是如果每次都需要您来强迫,那我觉得其实很多时候肯定不是热爱。但是这些所有的行为和言辞。都没有最重要的人说话——那就是您的女儿
3 |' |( R% [! o2 v* s8 \( X% K( q我觉得很多时候,您的女儿的话可能更重要,我觉得您可以试着静下来,跟女儿好好谈谈,问问是因为女儿自己不喜欢,还是因为觉得时间太长,如果时间长,那么或者试着稍微短那么一点点。当然了,具体问题听女儿具体的话来分析,从而尽可能达到具体的解决。切莫主观臆断,孩子的想法,要从孩子的话语中遇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5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