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

[复制链接]
查看3993 | 回复0 | 2025-6-15 05: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s: q7 {1 ^' M) v# ~

9 E9 W4 Q2 L! v7 F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1.jpg
8 g2 [4 T- J8 f6 |2 `
文|避寒
) X. k4 m4 H& x4 A1 M0 [编辑|避寒
3 F& H, }& B0 u
《——【·前言·】——》
# U2 |2 o& V7 C& R
1933年7月,江西宁都与宜黄交界处,红军战士认出了对面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个身影,那是郭炳生,曾经的红军师长,彭德怀视若亲子的爱将。+ F/ i" E% {4 _* L/ x  _& Y
战士们举起步枪,齐射,郭炳生倒在血泊中,彭德怀得知消息,几天吃不下饭,从牙缝中挤出八个字:"叛变投敌,子不如父。"  w9 f7 L, F3 u9 H) F' c

+ [8 p4 j; p0 b+ u- r6 |. r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2.jpg

$ F6 B3 j+ k! ]( u4 |恩情与栽培1 b6 j: V) G; b$ B6 }, t* M

! v) q, f! l5 K2 O! T; i郭得云救过彭德怀的命。
( Y1 `1 X5 _. V- q! Z1916年,彭德怀在湘军当兵,郭得云是他的班长,两人一起参加过辛亥革命,在湘军中组织救贫会,帮助困难的士兵,那个年代,士兵的命不值钱,郭得云性格正直,多次在危险时刻拉过彭德怀一把。" Q- H3 U; P) S

4 F, h! B, Z( p  P% o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3.jpg
8 M. `  z  i. R
1921年,彭德怀为民除害,杀了恶霸欧盛钦,官府缉捕,彭德怀逃到郭得云家中躲避,郭得云二话不说,收留了他。! [, d6 T; z! u8 U+ `
次年,郭得云病重,临终前,他把14岁的儿子郭炳生托付给彭德怀:"德怀,我儿子以后就靠你了。"
# ?: {- p  c8 Q. ^彭德怀接过这个少年,郭炳生瘦小,眼神机灵,彭德怀送他读书,教他军事,1928年平江起义,彭德怀带着郭炳生一起参加,红五军成立,郭炳生成为其中一员。
$ @4 g" W& A+ @3 b0 q# X- [8 a# I郭炳生很快展现出军事天赋,井冈山保卫战中,敌军一个团攻打红军阵地,郭炳生率领一个连,利用地形优势,设伏击退敌军,敌人退下后,发现地上留下300多具尸体,红军战士称他"郭疯子"。. ~' D; I1 Y4 }& ]* r  K
1930年长沙战役,郭炳生的表现更加突出。
5 h; A+ N, i! t) y* v9 {3 X2 c  j/ _$ _7 d: Q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4.jpg
3 ?; c$ ^1 p% d  N+ s' i/ w$ X7 D; c
他率部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主力部队趁机突破,一举攻占长沙,这是土地革命战争中红军攻克的第一座省会城市,郭炳生因功晋升为红五军第二师师长。
+ n+ k6 `) m. _8 ?5 W. N彭德怀对这个义子很满意,郭炳生作战勇敢,指挥得当,在红三军团中声望很高,同僚们都说,彭总手下有员虎将。
4 ?  I+ L" t* E" t2 ]" X& E+ a+ Q  b  n. K3 x+ b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5.jpg
+ q5 P' W6 r9 c4 D+ k8 ~
矛盾初现& C, |- d% ]9 O2 W
! O) b6 x0 B1 u2 j* ]. {
郭炳生开始变了。+ f# ?7 S$ c+ Q6 p  i% s7 W( c
师长职位让他有了权力,他开始体罚士兵,私藏战利品,红军内部实行官兵平等,郭炳生却摆起了架子,士兵犯错,他动不动就打骂,缴获的银元,他总是先挑好的。
. O3 e/ |. f9 c4 S& m, x  M, f' t3 X, x# f$ k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6.jpg
, {3 @" G, j. m+ h5 _5 ~
政工干部找他谈话,他不耐烦:"你们这些耍嘴皮子的,懂什么打仗?"红军的政治教育制度,他认为是浪费时间。
! G$ X5 E4 F3 V" l9 {1930年赣州战役,问题暴露得更明显。" Y0 j* N+ X4 c# Y( J
彭德怀命令各部挖地道,准备爆破城墙,郭炳生敷衍了事,让士兵随便挖几铲子就算完成任务,战斗失利后,他把责任推给别的部队。
( [; C( A4 {/ K5 T% u* j( Q彭德怀察觉到了问题,他找来彭雪枫,任命他为红二师政治委员,彭雪枫年轻,有文化,做政工工作很有一套。* _8 F) d- A6 S  o2 Z1 g
彭雪枫到任后,深入基层,与干部战士谈心,他不摆架子,战士有问必答,红二师的纪律很快好转,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还获得了"模范师"称号。
; U. I+ [. @% A" U# B/ ~郭炳生心里不舒服了,彭雪枫的威望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他这个师长,以前在师里,他说一不二,现在士兵们更愿意找政委解决问题。0 X7 k% Z5 M, C

' s# c$ G( p9 Y, o' o9 R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7.jpg

! o! E7 M  ~0 C! C3 B( e
彭雪枫

- e( \" C  c6 a5 z, o) s嫉妒开始生根,郭炳生看彭雪枫越来越不顺眼,会议上,彭雪枫提意见,他总是反驳,私下里,他对亲信说:"这个书生,懂什么带兵?"
& x+ y) g! O( A% Q- F. f1932年,第四次反"围剿"开始,红军面临严峻考验,郭炳生的消极情绪愈发明显。他从军团部开会回来,对彭雪枫发牢骚:"看来是要完了,敌人这次投入重兵,我们没办法取得胜利。"
2 X' \0 O0 b! h$ \: T( d6 V: |彭雪枫反驳他,讲述这些年红军是如何一步步粉碎围剿的,郭炳生听不进去:"你不懂,这次不一样。"
1 ~( `6 F$ l/ m/ t1 P+ C$ ?
. c+ x4 m8 c/ k  S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8.jpg
+ Q0 x: f% z" I. l/ K7 Y
叛变时刻
3 ~1 k. {; ?5 X$ x6 G/ U% @1 v" x- T7 f: `
1932年8月,红二师攻占宜黄县城,敌人很快反扑,红军被迫撤离,部队转移到山区休整。
: t5 w4 w( W9 U! U: p; U山区条件恶劣,缺粮少药,疟疾、痢疾在部队中蔓延,红二师减员严重,士气低落,郭炳生的悲观情绪达到顶点。
/ I9 Z' d- o! k, W2 ^3 p3 ?. Z$ |! Y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9.jpg
) M0 l) X+ |/ ]. J
国民党开始策反工作,他们派人联系郭炳生,许诺高官厚禄:"只要投诚,立刻任命为新编第37师师长。"还有1万现洋的奖金。
( x# G. t# ~5 A. [% a% ?$ p郭炳生动心了。
  Z5 D( d/ h+ ~3 T/ k8月下旬的一天,国民党军突然袭击,彭雪枫率领主力第七团迎敌,掩护其他部队转移,战斗激烈,部队被冲散。6 U, B' l2 B9 I: u
就在这时,郭炳生做出了决定。他对红二师宣布:"彭雪枫政委不幸阵亡,陈司令员要带领部队向湖南转移。"
' ~1 m' e/ U/ H3 ]; r他骗取了部队信任,带着第五团和特务连往国民党统治区走。' z. L4 N; c0 Y8 x: N& q5 |
+ h" p, I" I/ G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10.jpg

' y  k6 w; _' M4 h- h' z4 t彭雪枫打完仗回来,发现师长不见了,他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妙,郭炳生带部队往白区方向走,这绝不正常。& P$ G* t5 S' j6 u* v
彭雪枫带着15名战士,星夜追赶,他们追了5天,终于在崇仁县境内追上了第五团。3 o6 @6 W$ U" p  `% l
前哨连的战士看到彭雪枫,立刻列队欢迎,他们根本不知道师长要叛变,彭雪枫向第五团的指战员揭露了郭炳生的阴谋,成功说服他们跟自己回去。
2 b0 w( ^; M6 Y8 X2 K
6 Z5 J! K# F. N8 H& S% ?- ?3 A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11.jpg
* e' Q) V8 ?  k7 L6 a; S/ a5 K
郭炳生见事情败露,杀心顿起,他想在路上找机会杀掉彭雪枫,继续叛逃,路上没找到机会,他只好带着几个亲信,趁着雨夜逃往敌区。0 n' K: _/ Y6 }  ^+ n% s0 f& Q/ p
郭炳生逃到乐安,向国民党吴奇伟部"投书请降",吴奇伟大喜,立刻上报蒋介石,蒋介石兑现承诺,任命郭炳生为新编第37师师长。
: d9 E( l3 o1 w' n
# g1 {. y1 l! M3 d1 F. Q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12.jpg

3 d) w9 l4 ~& y4 J' a5 k血色结局$ M, o+ X6 _4 I6 g
/ M& n+ ^5 r, _2 x! R
郭炳生当上了国民党师长。0 S: A* x# i3 t$ u
为了表示忠诚,他积极配合围剿红军,他熟悉红军的战术,知道彭德怀的用兵习惯,国民党利用他的情报,制定了针对性的作战方案。
. w0 W, x+ V0 p  U# N- k, H/ ^% [( u! J5 g( a9 ]# o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13.jpg

1 `7 M  v' N; T3 _( s3 ~郭炳生还散布"红军无路可走"的谣言,企图瓦解红军士气,国民党把他的话制成传单,在红军阵地上空散发。$ [5 v; ^$ D% k* r
彭德怀得知郭炳生叛变的消息,气得几天吃不下饭,这个从小看着长大的义子,竟然背叛了革命。他下令:"格杀勿论!"
6 {/ P" A. S9 k- `0 y% h红军战士对叛徒恨之入骨,大家都记得郭炳生在红军时的样子,现在他却带着敌军来打自己的老部队。; e" v* u" _' H1 i! ~
1933年7月,宁都与宜黄交界处爆发战斗,郭炳生带着国民党新编第37师参战,红二师的战士在战场上认出了他。, l  c" W' p' P9 \0 @. {8 L1 V; N1 O+ ?
"是郭炳生!那个叛徒!"
' Q4 `2 q/ W5 x' A& a7 U- P
: ?7 C) ]2 x9 t. g0 _, S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14.jpg
# [2 P# w1 g  I4 J8 o4 J2 F
战士们商量对策,要在战斗中除掉他,必须万无一失,最后大家决定用"步枪排射"的方法,当时红军没有机枪,步枪排射能增大射击面积,确保目标无法逃脱。0 y( Y4 Q* G3 {7 d! ?/ W$ X" K
战斗中,十几支步枪同时瞄准郭炳生,随着一阵枪响,郭炳生倒在血泊中。
% V8 G5 O. S' t( ]3 u0 R6 t/ Y郭炳生死了,尸体被遗弃在战场上,没人收殓。5 Y3 Y" C0 p, y2 s- N
彭德怀听到消息,沉默良久,最后从牙缝中挤出八个字:"叛变投敌,子不如父。"6 t5 C3 \; J+ T9 x
这句话成了他的心病,多年后,侄子彭启超来延安要求参军,彭德怀警告他:"如果你有二心,我就枪毙你,我反对革命,你也可以枪毙我。"
6 k7 S. m4 }& U$ b5 l( Z) X' Y8 l9 a) P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15.jpg
  G3 H. P/ f2 y( v* |
郭炳生的结局给所有人上了一课,革命年代,光有军事才能还不够,政治立场更重要,那些动摇者、投机者,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 R/ \' |$ ?8 B1 F. E$ A8 R- e9 m如果郭炳生没有叛变,以他的资历和能力,1955年大授衔时至少能获得上将军衔,他的搭档彭雪枫后来成为新四军师长,如果不是1944年牺牲,完全可能被授予大将军衔。
( Q# G6 F6 ?- a8 z# z2 T郭炳生选择了另一条路,从革命先锋到叛变投敌,他的人生轨迹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 }9 y& e, A, M' P* c
  M$ t* X$ I) }7 C
彭德怀的得力猛将,毛主席说他将来必反,彭德怀不信,后来果然反-16.jpg
$ o6 n7 j1 u2 ~7 b4 f+ }
在大浪淘沙的革命年代,每个人都面临选择,有人坚持到底,有人中途变节,历史记住了坚持者的名字,也记住了背叛者的耻辱。
! p- L* ?* U% `! x' ~4 c彭德怀从此对亲属管教更加严格,郭炳生的教训,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革命事业,容不得半点私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