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一个听上去就充满和谐与美好的名字,你可知道它背后藏着怎样波澜壮阔的历史?今年,正是大同叫这个名字的第981个年头,让我们一起翻开这座城市的千年长卷。
' N, }, ]8 Y- m
6 K3 `6 `1 E9 _. W/ p" n- J5 F
- \- ~9 E9 ]' V; W从地图上看,大同的位置堪称“咽喉要道”。它雄踞山西省最北端,地处山西、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界处,宛如一颗被内外长城环绕的明珠 。这里更是农耕与游牧两种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碰撞融合之地。自远古起,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多元的文化与风俗在此交织,孕育出独特的魅力。, f$ a" ?, O8 F$ q7 K, N3 S2 `% y
$ [3 o9 f2 z, Z: e. ~0 i1 F# F8 f6 m$ K
大同之名,历史渊源深厚。据《辽史》记载,公元925年,后唐将云州改设为大同军节度使。此后,后晋开国皇帝为答谢契丹助力,将山前、代北一带土地拱手相让,大同自此归属契丹,并被设为西京。公元1044年,大同从大同军升级为西京,府名也正式定为大同,这一名称便沿用至今,历经近千年岁月洗礼。/ r& g! l" u0 n1 K% ]
0 [# S$ Q A% k+ e* w3 m3 ?4 M0 N& {2 Q% k$ p7 s9 q
回望往昔,大同见证了无数朝代更迭。战国时,它隶属赵国;秦汉时期,归属又几经变换;南北朝时,北魏在此建都,辉煌一时。尽管朝代不断更替,地名也有所变化,但大同始终稳坐北方重要城市的宝座,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 b7 U, u! E% J9 `" j# n& H
3 o2 v1 c b. q8 a; |' f
8 g: b! W4 t y7 v) \' k; n0 X' _ ?
% d) P3 u) l/ Z% U1 A& D1 P' l: z& g# u/ u x; U! j. L; t
7 t3 _* N; p" g2 m! z0 N
- c- [3 d" p, c- a% I- |( v8 A8 _
漫步大同,民族融合的印记随处可见。云冈石窟中,一尊尊佛像雕刻兼具北方少数民族的粗犷豪迈与汉族的细腻婉约;华严寺的建筑风格,完美融合了契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精髓。这些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无声诉说着大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是“包容”二字最生动的诠释。* q9 [- m! K) d4 }% V& p8 P. ~
( b7 H) X. t; b9 P- q# g; Y2 |5 F4 m; x1 T
/ M; x' E+ m0 T/ s) c) j2 I* i" Y$ J0 D2 }
. [3 a( F G% H9 ]' w+ b' Y" T8 J
3 e) U. F G/ F% F如今的大同,既守护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在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行。曾经,煤炭产业为这座城市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而现在,大同毅然踏上转型之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积极开拓旅游市场,致力于让这座千年古城在新时代绽放全新光彩。- ?1 b- V- S- [: L' P
4 y7 }$ ], G+ s, E4 e; N+ h% d8 e% ~ H1 E3 E7 f
+ Z/ i/ u- m: u
/ H" Q: i# r% S" Z
4 C: [' U C) ?+ I- J
2 k D @$ i% O) U" f
2 V# d& h% f7 W2 F* H1 O9 V
' t4 q1 E: [1 q* ]6 b4 }“大同”这个名字,承载的不仅是近千年的岁月,更是一部鲜活的民族融合史,一部坚韧不拔的城市奋斗史。下一个千年,相信大同还将续写更多传奇!快来大同,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吧~
( h$ I' }& q9 ?0 i5 [7 H<hr>记者:郝 雨. e. t0 g+ L& ^* S+ _
责编:周建新 校对:菅雨婷
; ?: P! ^; @. y) s/ j+ C( ~2 I9 l, q审核:邓 琳 监制:杨 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