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材子公司凯盛科技,涉嫌走私的产品,竟然可以用在导弹上?!

[复制链接]
查看4636 | 回复0 |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次是真正离了大谱了!

5 Y* k+ c% v7 r/ e3 A# R6 f) M" |* C
央企中国建材的子公司凯盛科技4月19日发布公告:旗下的两家主要子公司,竟然因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牟利,涉嫌单位犯罪和个人犯罪。

! x" N3 u! y! E1 B) R
中国建材可是国之重器,旗下子公司个个能打,在七个行业是世界冠军:天山股份是水泥龙头、北新建材是石膏板老大、中国巨石是玻璃纤维老大、中材科技是风机叶片老大……在光伏新能源领域,中国建材成就亦相当了得,详见赶碳号前文《这家神秘央企很有“料”,竟已布局整个光伏产业链……》:在主材领域布局了碲化镉薄膜电池以及HJT、TOPCon电池,在辅材领域深耕光伏玻璃、高纯石英砂。

: }/ T& |6 B; t3 U
% l3 T  o: a3 p* b
中建材子公司凯盛科技,涉嫌走私的产品,竟然可以用在导弹上?!-1.jpg
$ I! A# K) B9 s: R3 i
图片来源:凯盛科技集团官网5 P" {: }. @0 }0 O
; d: ?- Z* l+ O6 N' Q5 y& Q8 u8 i

" Q5 K8 I; {8 T! x( b: N01惊爆,上市公司涉嫌走私犯罪!
( C+ e4 J% u" B9 g# G: W8 v4 Q) T3 |  m
上市公司凯盛科技公告,旗下两家主要子公司——蚌埠中恒、凯盛应材在 2025年1月4日收到了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审查起诉期限告知书》(宁检起告[2024]50 号),被告知因涉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由南京海关缉私局移送至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审查,现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v) M# S; z& @3 k% A4 d
这两家公司涉嫌单位犯罪的案由如下:
( i. G1 Q/ P% i+ s“经南京海关缉私局侦查终结,被告单位蚌埠中恒、凯盛应材涉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罪,走私货物740 吨,数额共计4100余万元;被告人王永和、孙德育、宋怡涉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货物罪。, D: j# ]+ }3 j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后认为:被告蚌埠中恒、凯盛应材、王永和、孙德育、宋怡违反国家出口管制政策,逃避海关监管,将国家限制出口的货物走私出境,相关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第四款,应当以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9 T4 W% c& {. a* K3 [; [1 Q0 W0 p
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凯盛科技的背后是大型央企中国建材。若非干系重大,一定不会被立案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刑事责任。这对于上市公司及其母公司的业务和形象,肯定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 r2 T' ]5 _% ]4 u' v5 ?0 N
另外,莫说是堂堂央企的子公司了,就是在民企上市公司中,这事似乎以前也没发生过。那么,究竟是什么,驱动凯盛科技“铤而走险”触犯国家利益、进而东窗事发的呢?! R: T$ h; ?& \) h, J8 ^0 O/ i8 n3 [
02涉嫌走私的货物,究竟是什么产品?
& u  ?: f2 l' K: E* q
3 w+ Q$ t% {( y7 `/ l
中建材子公司凯盛科技,涉嫌走私的产品,竟然可以用在导弹上?!-2.jpg

5 W% |& S8 Y( K3 t4 `锆珠示例,非涉案企业产品;来源网络
6 m3 U! z9 W/ u9 G0 A/ e+ p6 A凯盛科技子公司和员工,究竟是犯了什么事,上市公司在公告中对这起案件陈述得很清楚。
+ H3 ~( X2 g7 p$ ]6 t$ |* v& l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审查后认为,被告蚌埠中恒、凯盛应材、王永和、孙德育、宋怡违反国家出口管制政策,逃避海关监管,将国家限制出口的货物走私出境,相关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第四款,应当以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z9 W1 h$ F  K% ]
《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第四款规定如下:“走私珍稀植物及其制品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其他货物、物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本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条各款的规定处罚。”6 P' ]$ U+ [) b7 {, d9 o
综上公告信息可以判断:此案涉嫌单位和个人走私犯罪,王永和、孙德育、宋怡三人,是涉案的直接责任人员。
3 h0 R- T1 k: o* ?) k那么,凯盛科技涉嫌走私的货物,是什么类型的“国家限制出口货物”呢?在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两家被告企业的业务。
3 G( S+ o3 h5 y( F  a+ }, u凯盛科技在2024年报中介绍了公司五家主要子公司。涉嫌走私犯罪的蚌埠中恒、安徽凯盛被排第一和第二的位置上,可见其在上市公司业务中的占比。, p0 ]' B3 R" ?$ J$ M1 C7 W% v
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系本公司全资子公司。主要产品为电熔氧化锆、硅酸锆等, 注册资本35,643万元,总资产167,866万元,净资产75,763万元。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90,450 万元,利润总额8,756万元,净利润7,591万元。
- E( |- p8 e/ |3 ^" I3 q+ t安徽凯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系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持股比例为62.57%。主要产品为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高纯石英砂等,注册资本5,594万元,总资产122,496万元,净资产42,789 万元。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57,899万元,利润总额7,018万元,净利润6,057万元。
' v  Y1 j4 z+ p. s  k4 z凯盛科技一直称:“公司应用材料产品主要围绕锆、硅、钛三种元素,立足锆系产品,如电熔氧化锆、硅酸锆、 稳定锆等。”
8 l3 m. J( k# D0 i* [: }+ l5 i3 J赶碳号经过排查显示,凯盛两家主要子公司的相关产品中,蚌埠中恒所生产“锆”,因为涉及敏感材料,很有可能违反了相关法律。
) q( {1 M& P: I3 T, {  e另外一家子公司安徽凯盛生产的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高纯石英砂三类产品中,“稀土抛光粉”有可能会涉及到出口管制。
( W: {1 `, i* ^' v" ?  X- W《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出口管制制度,通过制定管制清单等方式管理,明确出口管制范围、管理部门职责等,是制定进出口管制清单重要依据。
" A0 ^& ~$ X  Y# u& P9 r《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针对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明确了管理部门职责、管制措施、清单制定调整等内容。2 I* M$ x! r8 k9 t6 j6 p
赶碳号在商务部官网查询到两用物项目(出口管制),与“锆”相关的信息如下:" d) H& Z" V: G! G1 O7 [
(1)共有10项涉及出口管制锆的商品名称,其中有9项是有锆成分关键的阀和泵。
( N7 j5 k6 N! Y% p* G7 o7 M- s! y(2)非阀和泵的商品只有“含锆金属及其合金(粉状的,包括锆粉)”。具体限制规定是“颗粒尺寸小于500微米、不论球形的、椭球体的、雾化的、片状的或研碎的金属燃料含量等于或大于97%”。对这类商品的规定所属章节是: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物项和技术。
. b5 f" q  G7 ]) H  @8 u/ {! j
  E3 N- }+ I( p& P
中建材子公司凯盛科技,涉嫌走私的产品,竟然可以用在导弹上?!-3.jpg
9 I( }1 E  h- W3 `1 G" G* j- |# Q
来源:中国出口管制信息网
# o; o: p3 \1 l- K# a7 F由此可见,本项针对“锆”相关管制产品,属于生产导弹的关键材料,针对的是军工领域。原来如此!
1 W/ q8 ~6 F& P* i$ Y( l另外,赶碳号又对安徽凯盛生产的纳米钛酸钡、稀土抛光粉、高纯石英砂三类产品进行了排查:管制商品中的硫酸钡与纳米钛酸钡、管制商品中的石英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等与高纯石英砂,均不是同类产品。3 ]" [  l. X3 h- m7 z
但是,“稀土抛光粉”有可能会涉及到出口管制。2022年,合肥海关即对一起“玻璃镜复合抛光氧化铈粉”私自出口的行为进行了行政处罚。
7 S6 Y  I0 l$ ]) A
/ U. G! u: n  j* G4 x# N; g
中建材子公司凯盛科技,涉嫌走私的产品,竟然可以用在导弹上?!-4.jpg
1 a  v" }" Q' Z% b5 ]; n

) Y9 N. t8 a- [: F5 J
中建材子公司凯盛科技,涉嫌走私的产品,竟然可以用在导弹上?!-5.jpg
* j; _, P- a6 z* P9 u. d& R
来源:中国出口管制信息网6 N" c$ t9 L9 T  N% ]$ t
03金属“锆”,竟然是导弹的关键材料?
% _  ?5 G: r/ J" f8 M% s+ v, U. c. ]1 ^5 n2 p& c2 Q0 l/ Q

, S  \8 ]5 ?# R8 A7 N2 G3 W% Y2 e& c3 j8 W5 t
7 w1 l- [9 v/ R1 T! {5 ?
中建材子公司凯盛科技,涉嫌走私的产品,竟然可以用在导弹上?!-6.jpg

+ w/ c  H" I, Y/ K俄罗斯“锆石”超高音速导弹2 M/ C9 t1 h7 L
凯盛科技总共有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两大业务板块。“锆”相关产品属于应用材料板块。  y9 c, r! X* @- r
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对“锆”这块业务的进展进行了总结:- P+ ~7 r  E* f6 D. i6 a3 ~  M# s. v
“锆系产品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H) p( C( s# E: m5 j5 y5 C" u
“锆系列产品是公司应用材料板块的主导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光学、新能源、生物医疗、化学、建材等领域。其中:电熔氧化锆主要应用于耐火材料、先进陶瓷、汽车刹车片等领域,已连续多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并于2022年通过复审。 活性氧化锆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陶瓷轴承、生物医疗、传感器、研磨材料、固体燃料电池等 领域。纳米复合氧化锆被广泛地应用于义齿、氧传感器、电子消费品等功能材料领域,以及耐磨部件、特种刀具、高温耐蚀涂层等结构材料领域,在新能源领域可作为三元锂电正极、固态电池电解质、固体燃料电池的掺杂材料。”
* R* W7 b9 s% e: B2 K2 t8 ]经查,“纳米氧化锆”这种产品的粒径通常处于1-100纳米的范围。出口管制产品清单中的标准是“含锆金属及其合金(粉状的,包括锆粉) 颗粒尺寸小于500微米、不论球形的、椭球体的、雾化的、片状的或研碎的金属燃料含量等于或大于97% ”——“”1 z6 J: m$ L% i8 c7 p
按这个标准,蚌埠中恒“纳米氧化锆”产品如果存在私自运往境外,可能就涉及到了这类产品的出口管制。
  U. t- g% S, `1 j5 t- n' a  D那么,为什么说锆粉是“导弹及相关物项和技术出口管制清单所列物项和技术”呢?& u) g, }* @8 [$ R+ F! N
我们都知道,俄罗斯有一款超高音速导弹,名字就叫“锆石”。4 y3 Q$ t* ]6 s6 e* [6 {
金属锆可用于导弹生产制造,在高温结构材料、推进系统优化、热防护体系构建及核部件设计四个领域。锆的物理化学独特——高达1852℃的熔点、低中子吸收截面0.18靶恩、优异的抗腐蚀性能,使锆成为提升导弹综合性能的关键材料。4 A2 q( q8 g9 D0 K8 P8 l
锆合金凭借高温强度保持性和抗热震性能,被用于制造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燃烧室衬套和尾喷管。举例来说,俄罗斯 “锆石” 导弹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就采用与锆相关的复合涂层,将耐温极限从传统镍基合金的1800℃提升至2200℃,从崦有效地抑制了高温氧化和热疲劳裂纹扩展。, q8 _" ?# k( a
另外,在核导弹等军事武器设备方面,锆系列产品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锆的高熔点和良好的核能性质,使其成为核反应堆和核燃料棒的关键材料。此外,锆系列产品还广泛应用于核导弹的制造和运行中,确保核反应的安全和稳定。
2 j4 A5 e2 Y: [我国是锆金属的消费大国,2022年就消费掉了全球近70%以上的供应量。但与此同时,我国锆矿资源极度匮乏,占全球储量的比例不足1%。
7 B- h7 t) x* t8 R任何一个人都能通过检索了解到关于“锆”、“锆粉”的公开信息和战略意义,作为“锆”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研究了一辈子锆的凯盛科技高管和员工们,难道就不知道、不知情吗?还要走私!
4 N1 E  U. M, y$ x0 B4 }就在同一时间,我们的光伏新能源企业,正在被对手以3500%的关税肆意蹂躏打压;而我们的央企背景的拥有新能源业务的上市公司,却在向外走私战略管制产品!
) j. l4 q, ^8 O* B& Y04犯罪嫌疑人,仍在正常工作
; T! Z5 F* w; i' K" p, ^! t# A7 d
- e3 M/ K# t) }凯盛科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公司成立于2000年9月,2002年11月于 上交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含显示材料板块和应用材料板块,均属于国家重点 发展的新兴产业。& M; q- p+ j: h4 O9 S" L4 i) D
这次同时被提起公诉的,还有公司的三位中高管:王永和、孙德育、宋怡。
1 [8 w3 ]% Q* H& f1 Z0 P公开资料显示:孙德育,系蚌埠中恒副总经理;宋怡,系蚌埠中恒外贸部副部长。! w& F. w& }; V1 y! |0 S/ u0 ^0 b! V
被告人孙德育、宋怡因涉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罪,于2024年9月23日被南京海关缉私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30 日经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同日由该局执行逮捕。2 g2 i: M! E/ ~) C, t2 i3 u

2 n5 }) X6 a# D1 x, m
中建材子公司凯盛科技,涉嫌走私的产品,竟然可以用在导弹上?!-7.jpg
. g; g; _- E( Y  i
与这两位相比,王永和的情况大不相同。
2 @- t& b  ^8 i2 Z5 S" @第一,王永和曾是凯盛科技的高管,亦是凯盛科技的骨干。
/ S8 ?% b3 W* }被告蚌埠中恒,是凯盛科技的全资子公司;被告凯盛应材是凯盛科技控股子公司,公司持股比例为62.57%。同为被告的王永和,正是这两家公司的法人代表。4 Q6 G( K/ V. j( V! V
当然,能在两家关键子公司担当法人代表,王永和自然也是凯盛科技高管。2 P0 P' M5 X3 A$ r5 S9 B( b& X
凯盛科技曾披露了王永和的简历:“男,1967年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曾任华洋超细粉体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任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安徽中创电子信息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公告显示:王永和在2024年10月14日从凯盛科技卸任副总理。
: O) ^/ V- Z4 x$ {! N: K. d+ a" U第二,王永和在凯盛科技非常有分量。, T  E; I; U. r5 ^( c7 K  U% m
2024年10月15日,凯盛科技对王永和辞职的公告,称:“王永和先生因工作安排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辞职后仍在公司所属子公司蚌埠中恒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凯盛应用材料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凯盛科技还称:“公司及董事会对王永和先生在任职期间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7 B# S: ^& b$ T$ H0 |  D2 J
其一,凯盛科技回护了王永和的面子。
' a2 u# |9 H+ |; ^9 ]# h4 g一般情况下,董监高因为负面原因辞职,上市公司不会客气地表达感谢之意,现在是涉嫌单位和个人犯罪,对这位副总经理,公司仍然要表达感谢。如果在民企,肯定第一时间就开除做切割了,哪怕多给点钱。赶碳号查询到,多年以来王永和都是公司的优秀管理者,业务骨干。
+ Y6 w- W) i, ~$ p当时,凯盛科技公告中表述的是王永和辞职原因是工作安排原因,那是什么工作安排呢?王永和手下两员工因为走私被刑拘了。这种重大信息,凯盛科技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向投资者说明真实情况。
) W: k/ V7 Z. J5 A5 r其二,王永和在凯盛科技的工作,除了不挂名上市公司副总经理以外,并未中断,甚至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4 m* b4 B2 H3 |0 z- \被告人王永和因涉嫌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罪,在2024年10月22日被南京海关缉私局取保候审,2025 年1月2日被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 h$ |3 S* N; C1 ~1 `- T
王永和涉嫌刑事犯罪,是凯盛科技已知事实。然而,这似乎对他在央企的工作没有构成影响。4 x8 I  T2 _5 m
凯盛科技在2025年1月的官微发布了一篇文章《凯盛科技股份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暨第二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凯盛科技的工作年会召开于2025年1月19日,中国建材集团首席营运官,凯盛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自波出席会议并讲话。
) X* A0 A. q+ t6 F# K' u7 L$ i
3 f# o( @# w6 c+ a
中建材子公司凯盛科技,涉嫌走私的产品,竟然可以用在导弹上?!-8.jpg
, N/ N2 V, C1 s& J! |, S; I
已涉嫌犯罪,处在取保候审状态的王永和作为新材料事业部负责人做了交流发言。在这场会议上,王永和作为新材料业务板块负责人,与凯盛科技股份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刘宇权签订了2025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责任书和安全生产考核责任书。
/ r7 v9 O) z; I# A6 F(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4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