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R6 @5 v) z: v& T
. F7 d- e+ T0 z& A客家古村 崇文重教' g+ o/ j; ]/ q
( r. R- v& f9 u/ A" l: g福建永定洪坑村,一座山环水抱的客家村落。这里是林氏家族的聚居地,700多年前,林氏族人自河南迁徙而来,客居于此。如今,仍有2000多名林氏后人生活在这里。
7 F8 ?1 _. ]* H( \ T- C" g3 I; H8 l5 k0 {; O
" X) ?! p) B0 `3 B9 w
! W2 J3 E' Q; l洪坑村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里规模宏大的土楼建筑群,36座或方或圆的土楼,每年吸引着50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 p: o& h+ n8 z4 X8 W
% u% l) w, F: s" } v6 K& H, c; H& u* y2 Q
6 _% e) A) w2 R$ N& F) X2 h; U# \
在洪坑村,每一座土楼都有一个意蕴深远的名字,墙体上更是遍布着楹联、诗歌、雕刻和书法作品。
1 `: M, p4 o! \2 l! E- t
. P: K# F+ a, a( i- X% W, G' ~' Y$ n. U. ?+ F6 I
6 ?( j0 ^& F/ v ~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振成楼上,镌刻着“振纲立纪,成德达材”的楹联,意在将子孙后代培养为品德兼优的人才。
% ?( I8 V) q" z# f. [: m
' L4 X. }! v1 V, x! h
7 B$ |* m* k- }% T. k6 L. s
& N' A& s! E/ o楼中书本形状的瓦片上,原本刻有唐诗32首,尽管如今上面的字迹已经斑驳,但崇文重教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8 V- d, r; a- T% @# p5 S0 H, \7 r
/ p1 m& r' J0 V/ q! \9 V) F. M* S" | Z9 ~9 A4 E! ]: ^
先修学堂后修楼
2 S" ^0 h( ^; D+ I C% f& o$ v
日新学堂,有着120年的历史,是林氏家族第二十世祖林仁山所建。1 ^" X% x6 J0 `* w
3 ]/ |) L2 Q, P6 p1 q
w S8 _9 G" v& h" |6 I* ~0 r7 S0 h5 E
清朝初年,洪坑村所在的永定一带,靠着品质上乘的条丝烟,收获了巨大财富。林家的烟刀坊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可随着清末国力衰弱,林仁山和父亲的生意日渐萧条。
1 @/ v. f- T! {) ^( G3 D z/ n; e
, j2 I2 g& z. C0 I5 A
, w. y: F# G& B
" j9 c9 r* ~& @4 J) Q为了挽回颓势,父子俩前往上海考察,发现国外早已开始使用机器,而自己仍停留在手工制作阶段。工艺落后,生意就会萧条,科学落后,国家就要挨打。为此,父子俩决心建一座新学堂,让林家子孙能够“睁眼看世界”。
t1 x, K) t* T' e+ A, g) p" `& e( S
7 |/ a" @3 J: U5 l% F1 j/ J4 [+ X. M9 ^6 A- r
, i4 k3 w; |# J. Z/ O t8 @可没过多久,林仁山的父亲就病倒了,弥留之际,他留下嘱托:“家业既兴,子孙万不可修宅建屋,贪图享受,要先修学堂后修楼。”
, v( |' Y8 k1 x* {9 k& {( m
: R$ q5 e! {1 t @, D
1 P( }) Z* ~+ O0 }9 J1 u" t& I7 A! I; @. w9 x
父亲去后,林仁山谨遵遗愿,倾尽家财,耗时三年修建了一所中西合璧的学堂,日新学堂。而今,学堂外“训蒙心存爱国,为学志在新民”的楹联,记载着那段心系家国的往事。: o: }) Q& I2 _7 Y
; S1 U% V1 M1 B# Z- L& O
|, ]6 n# a/ y& d0 P% x! U! x i/ I: @: b' a. e+ u
做国家最需要的事情
" S5 W9 \* v! J. T1 C( ?- F9 g) D$ Q( b6 Q2 X1 y2 f" c, `
80多年前,林尚安走出福建大山,前往外地求学。没想到,安静的读书生活很快被打破,林尚安所在的学校遭到了日军的轰炸。战火中的求学路,让他懂得了国家强大的重要性。' k, i, B- D/ O: i/ ]5 H `3 Q
/ _; G n5 g6 A0 B- O( Z: R- _! _# \
9 _, W6 I( R! G5 V+ I3 J
( [2 W& n3 |. F7 ~/ u“干国家事,读圣贤书”,林家的祖训在耳畔回响。于是,林尚安选择了化学专业,从研制应用于国防装备和尖端电子设备的新型材料,到推动高分子化学与工业的结合和发展,他把一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了国家最急需的科研项目中。
6 }) \7 R- t' F* e% u/ U( K9 k+ X# x% c& V. u
/ y4 E5 }: B# ]8 w: X; o
: e( q& w( p: P2 m5 z3 q6 L& t
从“振纲立纪,成德达材”的楹联,到“先修学堂后修楼”的遗愿,再到“干国家事,读圣贤书”的铮铮誓言,祖辈留下的一脉家风,涵养着大山深处的土地,让古老的土楼焕发新的光彩。
3 L9 z+ ~, h$ l$ q1 r' I
0 [7 E6 P8 h9 Q6 j: D' g
7 ?( O/ D+ ?: r1 f+ ?# y! Y; { W. M" g
今晚20:00,锁定CCTV4《记住乡愁》,走进福建永定洪坑村,探寻土楼中的一脉书香,感受客家村落里的家国情怀。
, V1 O2 J, l+ p0 g$ u3 \5 d
$ `0 T! S- j+ o4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