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叫“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在一个人的所有善行中,孝顺应该排在第一位。" S) N ~$ `/ k2 i& d
& ]0 r: D! Y6 P; m1 j
而作为父母,养育孩子是出于爱,但也希望在年老时,孩子能够善待自己。
$ ~4 @5 g1 } Z
: Y7 t. Y$ w4 g因此,当我们看见周围的老人,谁的孩子很孝顺,周围的人都会投去羡慕的目光:+ ~$ M# G! W+ e. l! r/ h
* u$ q2 M! ^7 u1 C: l b
“这孩子没白养,你的命真好。”- g0 X. \, A7 N! o: ?: N( `
! I# c; m" _/ W* W8 u; c5 `6 _% _) t但如果一个家庭的孩子不孝顺,甚至对父母粗暴无礼,旁人难免会带着怜悯的眼光,觉得这些父母实在太可怜了。
% Q) s* ~; J' K5 O6 z: j, f8 |: s2 v0 v1 I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是否孝顺,更多与家庭教育和自身性格有关。而独生子女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不管出于道德还是责任,都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 E4 R2 e* w
/ A7 h3 s8 _0 k, I' ^ ~
但在多子女家庭中,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兄弟姐妹之间,谁更孝顺呢?% r& Z8 d3 g0 P8 F4 y _9 N# ~
H! F2 ^+ s+ ~ |6 M/ L
到老了才知道,不管生几个孩子,孝顺的往往是这一个,别疼错人。6 E- z( B5 A. l& c" P: K& h
, Y4 N7 u, C4 U+ d5 t
u+ l, y$ q. p' n( H7 J9 f U/ P6 |9 A' w
一:二胎家庭中,老大一般更孝顺
/ m# s: s1 t7 w$ P7 ~. x' ?8 Q* U ]9 W. O3 E; J
根据家庭排序理论,父母和第一个孩子之间,最初形成的是“给予—接收”的行为模式。 t1 M9 S: _* [8 D& N: V/ @
1 a; v" j% I6 x! x# s/ @2 C1 a
老大一出生,便是父母关注和爱的中心,他们获得了全部的资源和照顾。
$ _8 U- l Y& b" O( H! F7 C0 x* }7 c: \& I6 n: u7 F- s+ H* b
然而,当二胎出生后,这种关系发生了变化,老大的地位受到冲击。4 E6 u! ^4 V, M+ l1 [' \: q
' o2 A$ H6 ]% ~●老大的性格特征与孝顺表现:; C7 H; o! x" F* U: o3 w0 e: }
1 P( r' c. m# M- w责任感强: 老大会被赋予更多责任,比如照顾弟弟妹妹,分担家务。
1 a; F* E( k) }. n( R* t+ {
% s5 F/ n% m: K' N" F寻求认可: 为了重新赢得父母的关注和爱,老大会表现得更懂事,更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 A; j1 a4 w4 U; |: s+ ]
3 @$ }7 `6 l4 N4 D9 K
形成照顾他人的习惯: 在与弟弟妹妹的相处中,老大逐渐将“照顾人”内化为性格的一部分。. [0 b" u1 p/ C' k$ e
6 k- S5 A0 s" S比如我邻居小林,家里有两个孩子,他是老大。! z; ?0 y6 b; A2 x) n
5 V4 ]' ~; e" h) @9 `; ^0 a; X从小父母就教导他要“让着弟弟”,很多时候,他甚至要承担起带弟弟的责任。4 ]3 J3 }8 J9 S/ o; n
7 Z3 Z3 l) d4 N* h
长大后,小林事业有成,主动承担起照顾父母的主要责任。* y+ s) e9 ~: d" n8 E3 N: R* u" m
$ u+ z' P/ S9 C5 u" E Z
他说:“小时候父母对我寄予厚望,现在我有能力了,自然要回报他们。”9 s) H+ h+ U3 _* A! _
- N ?2 {6 \6 M5 [& d9 U
老大的这种责任感和担当,与其早年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 ~2 M. U) a8 f' H4 i$ ?/ k$ l: [7 S' s! B! v( n; Q3 g
老大在感受到“地位”被撬之后,会努力通过承担责任和照顾他人来重建自己的价值感。
% L5 A/ r+ `: d" w r# \( m& `" S. }" {& @
这种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对父母的孝顺就显得更为自然。
7 v; L9 x# `7 u: P
' D& P( T- _9 M- B6 ^●老二的表现:$ O: k; q* n5 ]& D, a! I9 Y/ t
0 `# C5 y: ?( s0 B相比之下,老二成长的环境更为轻松。
! p, f9 I! J4 a8 \0 R
9 ]! o; ~4 _1 K他们从小就被哥哥姐姐和父母共同照顾,责任感的培养较少。即便他们也会对父母尽孝,但更多的可能是选择“责任分摊”:“爸妈的事,大家一起负责。”
; ]6 O* ? s' {$ [* F9 n- h. q4 v5 J4 `" i; F$ y( y
3 c v# L+ O* `/ C2 g
" M% Z& p8 a4 t# l. A- u; A( b# t二:多胎家庭中,中间的孩子往往更孝顺. ?9 w9 w" o8 K+ S0 W
& `) X' @% T9 g) p6 P+ M' _
当家庭中有三个或更多的孩子时,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9 e$ k& J( B* p3 v6 _$ U% f, o
# |. i. V; j0 K老大由于年纪最大,最有能力,通常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
0 ?& n( L( f. }- |: Y" @; Q
/ i3 {% w7 g$ ^( ]* \" r而老小因为最小,总是备受宠爱。中间的孩子则常常陷入一种“尴尬”的位置。& U" c5 N4 D) c( q. {4 ^
; e3 ~. y' |" U9 s●中间孩子的性格特征与孝顺表现:; M- O% n' p c: e( S
) u" ^' F0 W" \& h. V1 N努力争取关注: 中间的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重视,往往表现得更贴心、更听话。
6 N' j/ C4 Z! I5 q9 ~1 t) g2 w8 r
! b. Q. l ?( j& p( k善于妥协: 中间的孩子既要适应老大的权威,也要包容老小的依赖,因此他们在家庭中学会了照顾他人。
; [6 _6 c# b! a# A$ A
7 f9 n' T, S$ i+ d8 q* @更关注父母的情感需求: 相比老大和老小,中间的孩子更容易通过孝顺来赢得父母的认可。6 q7 Q U5 {$ K3 \2 ]
" r: j# V# R$ J- ?- {) `我叔叔是家中三兄妹的老二。# R$ l2 J8 q" d: ^
% L2 _1 F. O( t4 J8 b他小时候既要帮着哥哥分担家务,又要照顾弟弟的起居。
& [" r$ H: l5 q# ^8 S" X
7 M9 ^& B" J1 g: N因此,长大后的叔叔,对父母表现得尤其孝顺。他经常回家探望父母,还主动帮父母安排体检、旅游等事情。$ A3 w% f# m/ ~, }8 ]
7 p/ H: B( Q5 r( y
他说:“从小我就觉得爸妈很辛苦,照顾他们是应该的。”
1 w8 I6 w, S9 b7 h6 _4 A: `$ ]" Y& I- `! ~
中间孩子的孝顺表现,源于他们从小就习惯于“争取爱”和“证明自己”。他们通过努力和贴心来赢得父母的注意,这种性格让他们在长大后更愿意为父母付出。+ X1 p, V9 N, B4 n: `' f1 G
4 @! z5 V1 F e3 B
7 u: C- n9 v4 [6 g7 l, S. _8 S# G. M% i2 j0 A
三:孩子的孝顺与出生顺序密切相关,但并非绝对
$ b8 c/ R7 M5 b6 k, ?7 v" _# [ S2 L0 X4 g
尽管家庭排序理论指出,出生顺序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模式有重要影响,但孝顺与否并非完全由出生顺序决定。
) e" A% N2 l" i4 L6 g; E6 h$ Q$ a0 N
8 {6 z8 c% O9 k% l以下几个因素同样至关重要:
9 j* L, ^# I- E1 r E! p2 A* H
8 e+ \/ I5 X [; p●家庭教育: 如果父母从小教导孩子懂得感恩和回报,那么不论排行第几,孩子都会更懂得孝顺。8 o/ z# Y( E! a/ @4 o2 p' g4 N
8 _: ^6 J0 Z6 q2 ^* i●父母的示范作用: 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长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6 j+ d7 J. o; I4 y
/ ^' r7 b; X- i; X
●兄弟姐妹间的关系: 和谐的手足关系会增强孩子对家庭的归属感,从而促使他们更加关心父母。
$ c3 ^) K* L4 G# N! K+ V& Z/ C- [6 s
不管家庭中有几个孩子,父母在教育过程中,都需要平等对待每个孩子,避免过度偏爱。
0 {4 k, g: h+ \. c' ^% e( {
% Y/ |3 G0 ]/ z7 K7 U% M9 ~% F! y3 u同时,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从小懂得孝顺的重要性。* ?0 d: I+ F/ u8 W: d* n! f3 t
- I* G6 M! r% k6 b, X
虽然孩子的出生顺序会影响他们的性格,但通过科学的教育和引导,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懂感恩、知孝顺的好孩子。
5 a n4 Z* g1 B4 A( e2 ]1 u* i2 j) M) }+ W! w1 }! D: @
你认为多子女家庭中,哪一个最孝顺呢?
7 z6 B5 s* j* W: S
) ?! ?# c4 G. ~% n)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