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7 c: {, h' p D# P
4 K7 S/ l) N+ ^2 k* n+ s/ x* h e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d. j" i2 h ]# p1 h) P6 A4 a
2 p. a2 P6 @- j' q% [: a0 p4 t, U, N7 d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实干奋进、笃定前行,汇聚起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b o2 T( ?9 V& k/ j1 ~
( C5 ]: C- U( i1 d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7 v* ]$ |* E& | {/ B
: v5 C5 A8 C( Z" t7 N |3 h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0 T8 b# w" O5 h1 C& h1 y# e
! Y) K; W- A$ y4 d+ R: N* N0 O1 U近年来,从思政课改革创新,到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从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到“大思政课”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N8 x) t* ], K% I# O* }
/ m: y: P8 t' w9 w, m7 O“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备受鼓舞,“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培养厚植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1 ^# k+ p7 M! b! o {8 K3 t% \0 P) G: C, c* Q. u( h
“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就要着力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将结合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就,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引导青少年学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2 d8 V# q& d+ e, q5 K
7 p* W8 C2 U3 T# {, ^0 Q) ]( P' c“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立德树人,让广大教师更觉责任重大。”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新科说,将继续引导学生增长传道授业解惑本领,努力成为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W( j6 x. P: i; @) V$ n" @1 Z
4 g! a: q0 x2 c6 ~1 E0 L+ U! a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主任吴倩说:“作为思政课教师,我将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把实践场景和现实资源运用好,增强思政课的解释力和说服力,推动实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Y) f) I; D4 S8 X) k
$ o+ l: Y7 q4 \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7 r6 d0 t1 W8 F* V3 `! ^! L/ B* n! d* K. t3 e+ b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3 W, H, t) }- T, Y% y' ]9 B9 t2 D! r
4 o* L, h8 u! {- ^) U% z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顶尖科学家和高水平人才的聚集地。
0 g7 {1 c- F. N1 |% u4 p2 ]* j8 }6 z f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黄泰岩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学校基础研究扎实、学科交叉融合和创新氛围浓厚等优势,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断优化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6 X5 Z& x l' [) L* |+ n7 W
# u" ~4 m. L; y: r& M
“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我们倍感振奋。”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黄陆军说,“我们将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进一步推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走深走实,推进人才培养方案落地。”
4 @9 `# q8 r" D* K4 ~# `$ {0 ~+ G+ t. G( ^7 C
“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强化校企科研合作大有可为。”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表示,学校着力构建创新成果转化生态体系,以国家重点领域、上海重点产业为牵引,充分发挥地方合作机构和校企合作平台作用,打通产学研关键环节,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p4 N) }0 o- b. _- j
2 `7 b6 B, u. V5 ]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我们将科学引导职业院校做好发展规划,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专业结构和布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广西柳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局长潘旭阳说。) W) t6 E' U9 N) C- {+ h5 Q2 _
2 F) q, T5 U/ M) U1 X5 W, v: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 D' l" e) ?) b7 ?- {! |' E. V- k$ C0 J# h7 j8 A: F- e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N5 N% U+ O' v9 [- F
- e( M5 H* ~% T$ W“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地方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工委书记靳国卫说,“我们将立足实际,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P ^- W( ^, s T2 c: Z
7 e t, ]0 f7 L9 [. c4 a近年来,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持续巩固“双减”成果,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双减’带来的积极变化我深有体会,我将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全面成长赋能。”学校教师刘薇说。
* M' A. L% K8 u) O y- O- ]* L I0 n% ]- y \$ e3 |" N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 {- r5 O8 B( S$ ?2 e3 A+ f
- d$ e) J4 c5 u* X- ]7 a; }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介绍,2024年学校启动了“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新增人工智能相关招生专业,“下一步,将推进人工智能与各学科的建设发展深度融合,建设立体化、多层次、全覆盖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以适应未来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
2 X7 C' \' x' I, U: i" L+ W9 W# m9 L' X
“教育数字化可以提供个性化、系统化学习方案,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我们要充分发挥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甘肃省电化教育中心副主任邵芸说。; f+ I' r! M2 O" ?, S
6 i: r0 T* M& V; V% O' H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9 M3 X% A5 W8 F. x' [ J
9 d; }: z6 b. Y4 z# c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2 B. p/ g2 T# R8 M$ A( G. ?' a. x* U- C; y6 U! j( {1 V
强教必先强师。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认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是师德师风,要在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促改革、见成效,将教育家精神作为教师培训主要内容,用好新时代伟大变革案例、红色资源等,推动教育家精神入脑入心。
* C x. |" ^% w4 Q; A( O" k6 I% }& x1 d9 m
“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说,“师范院校要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结构,布局新工科、构建新时代人文社科学科新体系、建设跨学科体系,肩负起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任。”/ f. ?3 i# [; I" o- Q
) U1 r4 q0 f. T$ j“在第四十个教师节之际,获评‘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我感到十分荣幸。”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永贵说,“我将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为高校思政课建设增砖添瓦。”
4 x. l6 ^. c m1 W: @# }. k: Q6 @. 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
5 E# Y3 D$ B. i0 u2 l$ }9 j( e2 ~$ I$ q0 z
“近年来,我们持续完善惠师举措,优化乡村教师发展环境,营造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完善教师荣誉制度,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吴永明说。. V9 W- K( a6 V/ A
7 Q+ B) P- z- }- G. @
人民教师,无上光荣。作为2024年“最美教师”团队的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倍感振奋,“我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N9 G! Z% M* Z$ Z
2 D6 r- e0 ]2 f(本报记者吴丹、黄超、丁雅诵、吴月、闫伊乔)5 M) M: X3 Q& Z( L+ r
7 ^7 I; y9 C7 X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2日 第06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