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来访者中,无论是大学没毕业的实习生,还是工作10年以上的总监,至少一半人都在困惑同一个问题,就是兴趣。) y4 Q+ z& [0 g- h- {( n
& j3 l. @$ V" c9 \2 |9 f! l而我的发现是,大家都在谈兴趣,但谈的却不是同一个东西。9 ?7 ]% @" Z0 s
8 j: I8 h* O: r5 a
很多文章告诉我们,要尊重自己的兴趣,但兴趣是什么?没说。
, V v% y# P. u* R- ]& {" _, X; d0 {2 y
在生涯规划中,有一个关于兴趣的模型,叫做兴趣金字塔:
. V; h2 c% J: q! f- P
8 I, r# ~6 c8 l- r: d# m, }" A3 k
q+ Q& G. |% W' q4 U! k% `- T5 h7 ^+ ~4 T! J$ X
4 h% H2 |& r0 m! X3 k2 f1 o6 y' G8 U l7 U; b h: I+ t2 V! P0 p1 H
6 Q7 V ], a& u. b' h/ E
J) |" `1 Q4 C
9 J6 `( i- g) e1 h/ @+ O4 }6 T在这个金字塔里,兴趣有三个层级:
+ A" ^$ R. S( S2 X& J
4 m# h8 d3 j7 G, @4 L兴趣的第一层:感官兴趣。在这一层可以说兴趣=喜欢,因为是从感观刺激来的。+ B/ S2 A, I* M. _( v
9 i8 j, P2 _3 u6 e
( o1 H* h c) E走在街上看别人Cosplay拍照,于是对Cosplay产生了兴趣,这是从视觉刺激来的。' \# o% m$ g* P0 r) @9 B0 [
/ N( @0 _( @1 i
电视里听歌手唱歌悦耳动听,于是对唱歌产生了兴趣,这是听觉刺激。
1 ]& p$ A1 o( u6 c! R$ W
3 Z- F6 {1 E) w, ~5 P6 q9 }上班闻到同事身上香水味道好闻,于是对香水产生了兴趣,这是嗅觉刺激。( q- r" c' |: Q
: P0 h# M# F" Z
餐厅里尝到一款菜肴色香味俱全,于是对美食产生了兴趣,这是味觉刺激。
! G7 c! m8 O& l. D
( R% ~" ?, j, p& L1 v……
# S: Y- E2 f% o
* q% v) d- t7 F8 }+ E# b发现没有,这一层级的兴趣非常不稳定,可能片刻停留后,转眼又对其他事产生了新的兴趣。
/ H6 S3 j& X' B( W; s6 r' _* C! b
5 `, l2 f4 ~2 Q" m6 z1 T大部分人认知的兴趣都停留在这个层级——有点儿兴趣,但不多。4 R& {% S* J1 t* D; u+ ^. r1 }3 U; @
1 G( r% g0 w: C, w" f. Z1 ^8 _: |
兴趣的第二层:自觉兴趣。感官兴趣超越了情绪上的喜欢,上升到认知和行为的参与,通过学习知识、思考原理,产生更加持久稳定的兴趣。
/ y9 @1 n8 r: V: l 2 }; c" t# a" U- ?9 g
3 F0 q5 u9 D' }. n4 x( u A) v; W6 }餐厅里尝到一款菜肴色香味俱全,于是就想怎么能把这道菜做出来,甚至想怎么能做出更多美食,这是自觉兴趣。
! {6 S _1 c: m3 A3 f4 S( R9 f
& Q! f/ C& v l: \现在的爸妈基本都会送小朋友上各种兴趣班,有时候发现小朋友对画画感兴趣,就送去绘画班,系统学习素描、彩铅、水彩、油画……这是培养自觉兴趣的过程。7 U" q# H6 H4 L1 s# L5 u& X+ J
1 y+ K8 E) x! m) J5 v在这个层级,我们说的兴趣更偏向于爱好,不能以此为生,但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出某个技能或者能力。
9 c7 a* S: u# l" \; C. g; G& q
5 _. I# q3 L2 m2 k- u- _兴趣的最高层:志趣。志趣是自觉兴趣又往上走,通过深度、系统学习,培养出技能和能力,并并且通过能力兑换出价值的过程,与一个人的价值观、志向紧密相关。; H% T4 r0 p5 \! H8 E1 w
* J8 Q q- {' z
- D' i9 E! x) t3 K1 N% ^
我们假想一个人,就说是隔壁邻居大帅,从小就喜欢唱歌,一心要当歌手,他不只喜欢唱,还自己写,甚至在课余时间学习了弹吉他。
; r. C5 m6 `+ }# N) D1 Z. T7 I+ M/ b' C; c \
大学毕业后他在一家酒吧当驻唱歌手,国内出了中国好声音节目后他第一个报了名,还被刘欢翻了牌,开始出自己的专辑,成为知名歌手。
D! A0 d7 C: e3 @6 m
) R, h8 l9 y/ y这是不是从兴趣到自觉兴趣到志趣的过程?' d. l1 W$ c4 V: X" z) h
5 ?2 u) e6 u8 }! k' Z在志趣层级,已经远远脱离了简单的「有点儿兴趣」,而是上升到一种强烈的热爱。
; ~2 w: D0 X6 e! k; m5 {
9 s5 v! N; ?! a1 f& s% B7 s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的概念,她通过25年的研究发现,
4 N+ C7 h+ M7 n6 W6 ^4 o1 a- a& M; C; Y! Z. R' n
心流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 }, u, ^: @- M5 @7 C
) z- B/ ?, y% E) s+ H0 k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7 u- A+ \9 Y2 W# C1 v
! U" a6 a' z% b* a8 [( o [我们回过来看兴趣,无论是从心流体验还是投入度来看,志趣>自觉兴趣>感官兴趣,而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志趣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近心流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