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贵于“相遇”

[复制链接]
查看2347 | 回复0 | 2025-1-7 16:0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k( k+ G# i/ `/ G; A) D
' W" O3 j) m; n) F% ?* q, `2 Z+ M连中国 北京教育科学 研究院基础教 育教学研究中 心教研员
+ a. E- a! @; a: Q. I3 V9 M! Q
0 d2 E0 g1 |! f7 L* o* `多年以来,在阅读的深度推广中,我的核心阅读观也逐步形成:一方面努力破除应试化、知识化、概念化带给学生阅读与成长的顽固侵扰;另一方面在充分“立人”的基础之上,既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也让阅读的力量与青春相遇。核心的阅读主张可以简约地概括为八个字:为人而读,因分成长。我也逐渐形成了“一体铸核”“一翼于内”“一翼向外”的阅读推广模式。# h8 |4 a2 Z0 C# |

/ w$ ~% T# p; M' c  F0 Y我的阅读推广,也由此从“核心”到“外延”,通过三个层面逐步展开。- z0 h9 B* {- V% I% m
2 ?8 z5 C. I) ?( z
所谓“一体铸核”,是我在阅读推广中切实总结出的一条规律。对于中小学师生而言,如若我们抓不住课堂,整体阅读推广活动就会口号化、浅表化、浮华化,阅读推广就容易做成一场表面上大家积极配合的“运动”。若形成这样的状况,不但不能让师生步入阅读开阔真实的殿堂,而且还会造成大家对“阅读”更内在的疏离与不信任,今后再做阅读,也为之愈艰。
/ m. Q2 x+ Q  t% I
7 \+ ~5 w! ?8 n9 R! y5 R我们应高度关注课堂,通过典型性课例生成与研讨,昭示阅读的内在价值与特质,引导并推动师生理解阅读的价值,特别是对“人”内在而深度的帮助,进而热爱阅读,让阅读逐渐变为一种自身内在的需求。阅读的价值与实效,不经由课堂,不将师生引到阅读的深处,与文字发生深度的相处,领略并体验阅读的诸般难处、妙处、益处,阅读的核心内涵便不能够深入人心。如若仅仅停留在口头宣讲上,阅读是很难真实有效发生的。“一体铸核”是我推动阅读的根本性策略,也是我推动阅读的关键性核心环节。切实推动阅读,根本性的策略是要从课堂里开出花,是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里开出花。0 ^5 b4 P1 ?. t! j$ a

' R/ x) p: P- D2 l, {! @3 F在一次阅读推广中,我想和师生交流一个核心阅读观点:阅读中自然而丰富的相遇,是潜移默化推动人的重要力量。为了帮助大家对这个阅读观产生内在理解,我以契合学生年龄特点、青春特点的曹植的《白马篇》为例加以阐释。《白马篇》是曹植的代表之作,洋溢着他浪漫潇洒的青春气息。读曹植的《白马篇》,我们立刻就会为他的生命光华所笼罩,为他的每一个句子所感染、震荡。阅读,可贵于这种“相遇”。当我们面对文字,将自我的生命与曹植的生命交换之后,曹植就变成了我们的偶像、朋友,甚至亲人。至此,我们和他就是生命中有联系的人了。有谁会忘记自己的偶像、朋友、亲人呢?一生中,为我们的灵魂投射光芒、焕发瑞彩的人,我们怎能将他忘记?阅读里的文字开始灼烫、深情起来,我们的生命亦开始正式松软、觉醒。
8 `0 A; g" l2 \' S. ?5 V2 h
3 f: i( z" S$ R+ G% u1 V% J: F当“一体铸核”做扎实了,做深入了,剩下的于内、向外,就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这是因为传播者自身与受传播者都在探求的过程中有了核,有了魂。这便犹如一石激开层层的涟漪,涟漪推动涟漪,整个美丽的大湖便会粼粼生波,波光荡漾直至辽阔天际。优美生动、深切内在的阅读局面,就会在努力中诞生。# M  Z$ Q) W# A1 F) w! z
- q1 i7 s! T  }8 W
荡漾开来的第一圈涟漪是“一翼于内”。即通过课题研究、编写教材、论述论著,来表达阐释阅读的价值,探寻阅读内在的深入路径与独特规律,努力让阅读焕发光彩,让阅读有效且深度发生。我在阅读推广中,总共出版19部作品,构建了“三维六要”阅读深化模式。
& A, A: `" c2 Y$ s0 W2 o4 J6 N- n- Q0 Y- i3 D7 n1 \+ G; m
随即再次荡开的涟漪是“一翼向外”。即通过助力教师、影响学生的典型活动,引发阅读兴味,触发对阅读的体认,让更多的师生乃至社会人群理解阅读并爱上阅读,让阅读成为一个人生命中的重要习惯。# }6 ^1 X" U- M

. S1 {& f; E0 m. g1 v总而言之,我的阅读推广核心策略可以简洁地概括为一句话:让我们一起成为一座美丽的大湖。1 e8 a3 D3 a- Q& \* I$ J- Y7 ?0 M
/ a' S, S0 B/ D( X) H0 e7 f
影响我的一本书:《老人与海》
) T/ U, l! _& I0 c4 ?( [1 p; y
2 U: d# o, q) h: M8 J0 K( ]所谓“影响”,或许指的就是我们与一本书有了生命的交换,我们对自己内在的“现实”与深广的“未来”有了重新的打开与界定,我们完成了生命中重要的一次“新陈代谢”。从这个意义而言,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对我就具有这样的阅读效能。
( Y& g# |7 ]$ i! ?: k7 D1 [
; {: E" e8 a& A3 P老人正是在与大鱼的抗争中,不断开拓着内在的精神疆域,同时也不断诞生、铸就、升腾着内心的力量。和老人一样,我与我的“课”也是从对抗性开始的。这种对抗性愈是自觉与内在,我也愈加领略到了“大鱼”之美,见到了它的雄浑与力量。直到后来,不知道是我给了课堂力量,还是课堂给了我力量;是我创造了我的课堂,还是我的课堂创造了我——因为最终“我们像亲兄弟一样航行着”。6 F, q$ `7 U2 [1 B+ t" y; r1 ?/ ?' J

% J, a+ Y) K( a; s/ R5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08日 第10版 ! P% y7 k* L( c' D) T9 s& b

4 Z5 `) p" \3 l7 u作者:连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21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2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