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既是朱元璋的老乡,又是公认的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在明朝地位特殊。
4 D- V' z" s+ T, b) S8 [: l# i( z他本人生前是魏国公,死后追封中山王,配享太庙,子子孙孙世袭罔替国公爵位。
1 m t3 M2 |; d1 y他的4个女儿里,也有3个嫁入皇家。
8 S# A f( K: s# R" P, j% q但是他这样尊荣的地位,能保证嫁入他人家的女儿们一生顺遂吗?
/ b. N0 k* p' V% }- _本文我们就来看看徐达4个女儿迥然不同的命运。
- k. |# F2 i x/ B! g/ w" R以及为什么会有人敢把徐达的女儿赶出家门。) S ]: z- c5 a. }
4 `* }* k7 s: E3 E3 z" ?2 k# m
% A" U* Y5 ~% n6 e7 [. X
01、仁孝皇后
* W. |% |: L- y' H9 s, N2 ^
* W {' E1 `$ V: Q徐达的长女,是朱棣的原配,仁孝皇后徐氏。
& O8 [) k/ q Q: f早在徐皇后还是个孩童的时候,徐达就看出她天资聪颖,比一般的孩子更加聪慧,特地叮嘱她的母亲尽心教导她,并请老师来给她讲课。
4 S" e1 T/ w8 P8 J( K3 O稍微长大一点之后,她便有了“女诸生”的美名。. s& G( `) t/ b+ o
朱元璋见了她之后也十分喜欢,对徐达说:是女必贵,其以为吾儿妇,宜善视之。
* V- `7 g; E. X$ {/ l" K就这样,朱元璋和徐达定下了儿女亲家。$ K7 L6 Z& G/ n; B5 a g
古代的夫妻,大多数是盲娶盲嫁,先婚后爱,成亲之前互相没见过面,没相处过。
7 c: L; s" k8 F& \ a f! _徐皇后和朱棣,却在婚前培养了整整3年的感情。
* E4 z$ Q" o& E' B; g徐皇后12岁那年,就被马皇后接到宫中抚养。! v& P+ A) E! M# r
等她15岁正式成为朱棣的燕王妃时,他们之间早已感情深厚。1 F/ ]/ c% H9 Z9 I3 F' C) E
所以,朱棣一辈子都深爱着徐皇后。
9 c9 C5 r9 P% l" U. n2 g
% L3 C( C# h+ | F4 r9 j P4 J* h
朱棣对徐皇后的爱,可以说体现在方方面面。9 w8 O3 ?. g0 h* ]+ c
}* v, g) L" n2 c2 d$ q
- 其一,朱棣的9个孩子,有7个是徐皇后生的。
. e- s. v' Y! n, @" a- W9 C 徐皇后为朱棣生下3子4女。在徐皇后还能生育的时候,朱棣没有一个庶子庶女出生。
! _7 ^ x% S [; e$ I/ `在古代很讲究开枝散叶,一个皇帝和别的女人生几十个孩子都还号称真爱的情况下,朱棣对徐皇后的这份心,尤其难得。) O# g; |- _, H& q
) w& n: H8 y# s# f8 P; B- 其二,徐皇后死后,朱棣再也没有立过新的皇后。
5 h: C$ j, m6 Z) Z: s 徐皇后于永乐五年因病去世。
2 {8 ?4 q+ m( l6 b& |8 x从那之后,一直到朱棣去世,整整17年的时间里,朱棣没有再立过新皇后。/ l0 S9 w9 \/ Z c+ e( v$ O6 r
而且,在徐皇后活着的时候,后宫里没有一个妃子。
" p( _/ _. s6 [ f; |古代的皇帝和皇后一般分宫居住,朱棣和徐皇后却一同起居饮食。5 D) [2 U/ @& f* {1 {
直到徐皇后去世超过一年之后,朱棣才在永乐七年第一次册封后宫。
0 a8 z, a; z7 y1 N) W5 ?0 K/ p l" D' D6 a/ e- n
' E" D, s, {3 V& V3 U
* e# q W5 |3 i! H
- 其三,朱棣允许徐皇后干政。' C. I) M3 c7 x& g3 r A
后宫不得干政,是朱元璋留下的祖训。哪怕是马皇后想要过问政事,朱元璋都会黑脸。
, Y& n3 ~ K# C/ I7 S9 n可是朱棣却深知徐皇后的才华。靖难的时候朱棣在前线打仗,徐皇后便镇守北平大本营,亲自穿上铠甲去守城。
, J- J" H7 `* p$ [8 {+ d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徐皇后经常过问政事,朱棣非但没有拿出祖训来阻止徐皇后,还高兴地说,徐皇后说的和他的想法一样。 ^, H# G# \0 F/ s# U" z
. _" G0 a- o2 h1 G# B# F- 其四,徐皇后在册封和上谥号时都有特殊待遇。
, Z' x3 h- {. L4 E5 Y; q9 L& x 马皇后被朱元璋册封为皇后的时候,所用的皇后金宝是龟纽。
% S, X9 {( X+ n; e; U朱棣册封徐皇后的时候,把金宝升级成了盘龙纽,又让礼部单独昭告天下。这是明清的首例。! Y" X8 W$ T' P ~7 Y
! m2 J1 A ?' G# b2 C3 @2 d( w5 ]
6 Y* _$ A _. u8 k( w) ^
明清时期,皇后如果先于皇帝去世,待皇帝去世之后是皇帝先上谥号,皇后再附帝谥。
2 o0 q, j' z$ |! T4 D, k* f但朱棣临终前留下遗诏,他和徐皇后的梓宫要合在一处祭祀。9 t- J( M& Y* d7 f% V
所以,徐皇后是明清两朝唯一一个死在皇帝之前,却在同一天用同样的礼仪和皇帝同时上尊谥的皇后。
9 O- x! Q1 d) H没有朱棣的遗诏,是做不到这一点的。2 f( Z0 f# Q h2 E; d/ s
可以说,这蕴含了朱棣对她的深深爱意。& T8 ~- j3 B9 T7 n# `
若是评选历史上最恩爱的帝后,朱棣和徐皇后可以说是榜上有名。
8 Z j0 p9 g+ Y: ^" s* w徐皇后徐达4个女儿里嫁得最好、最幸福的了。
7 ?; w1 D& [3 {3 {5 Y+ x. d$ Q, @而她亲妹妹的命运,和她截然不同。
6 X; d. F) W+ s. q0 W* J
" c! h* S3 i( {# M' Q+ A
3 ~) ~6 ^( L! ?3 O! c2 q* X( z02、代王妃
' y6 c% _, C) R. ^3 f
7 V0 m. K5 s& E徐皇后的同母妹妹,也就是徐达的二女儿,则嫁给了朱元璋的第13子,代王朱桂。: o! J, b: L) J) j6 @
朱桂的母亲郭贵妃,是郭子兴的女儿。而朱棣的母亲马皇后,是郭子兴的义女。
) b2 K9 K4 q$ M A* o( `从这个角度来说,代王妃和徐皇后,缘分还不浅。4 W4 I: d0 g! R
可是代王妃却远远没有徐皇后那么幸运。
( I8 n7 j- `( U% s. c2 q$ d; B3 d3 Y徐皇后嫁给朱棣之后,夫妻恩爱。
5 D5 q/ @; g! A代王妃嫁给了朱桂,朱桂却宠妾灭妻,竟然还把代王妃和王妃所生的嫡长子赶出家门!
; y3 I4 @2 w2 |0 e1 b/ X9 I" K' p根据《明史》的说法,这是因为代王妃仗着自己的父亲是徐达,姐夫是朱棣,在代王府里兴风作浪,“骄妒,尝漆桂二侍女为癞”,以至于代王忍无可忍,把她赶了出去,求个清净。* Y5 H6 _1 y: [7 a+ L3 e! V
可是我们翻看第一手史料,却发现这不是事实,而是明史搞了个大乌龙。7 U6 w; Q/ @1 F: a6 G- v7 L5 S) r6 h
2 F+ j! z; g& ~( \
: O+ ], e" U4 U4 ^
事情要从朱允炆削藩开始说起。6 x6 e2 t, q; x6 n# R( B' h
朱允炆一登基,就着手削藩。可是他不敢轻易动手握重兵的朱棣,只好先从和朱棣最亲近的王爷开始下手。0 D$ }3 A' i3 S: l
一个是朱棣的同母弟周王朱橚,另一个自然就是和朱棣一起娶了徐达女儿的代王朱桂。. `- K+ A. V: K; O$ F
于是朱桂以“性暴”为由,被废为庶人。/ ~' ?% F; I/ c+ z7 R7 v- d7 N
这段时间,就连区区一个中军都督同知,都敢“擅作威福,劫制代王。僣取府中器物”,朱桂可以说是受尽凌辱。
7 c5 B! x4 H7 l9 e4 }& B7 Q直到朱棣靖难成功,登上皇位,朱桂这才苦尽甘来,恢复了代王的爵位。$ y+ O2 \ T2 q# W+ v
大约也就是在这段时间,朱桂和代王妃的感情破灭,并恋上了一个姓徐的侧妃。
. A& M8 [+ o( f: Q" ?这可能是因为朱桂是以朱棣连襟的身份受罪的,于是他迁怒到了朱棣的小姨子代王妃身上。
" w3 L2 l" z) n6 T而他的那段艰难日子,是徐侧妃陪着他度过的。
8 E& ?7 Y, r0 j K# @) r, w. \* l V* J/ d! X( d; U, k7 W
0 p, j9 K8 h& x, y3 O
从明实录的记载来看,前文说的“骄妒,尝漆桂二侍女为癞”等事,都是这位徐侧妃干的。只不过她和代王妃一样都姓徐,所以明史把这些事记在了代王妃头上。
3 O! v8 c: J b代王妃和徐侧妃也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 `9 |+ w$ C" ~; o
靖难的时候,徐侧妃的兄弟徐忠还是朱允炆那边的人。可是朱桂却为了徐侧妃上书给徐忠免罪,还想让朱棣以靖难功臣的身份晋升徐忠。
" \: _7 P% K- a* w! a: u而对代王妃,朱桂可就没有什么好脸色了。- p, y7 S' P" w" u. Q
他不仅纵容徐侧妃对代王妃肆意凌辱,自己也对徐侧妃冷眼相待。9 g; i8 a9 U- L+ S8 p4 k% p" `
后来朱桂更是把代王妃和代王妃所生的嫡长子朱逊煓都赶出了王府。3 |! H8 ^! A8 `+ m4 |/ S
朱逊煓不堪受辱,趁着朱棣亲征漠北之际逃到北京,向朱棣求助。- W; @2 l- c3 x( m( b* `+ D! R+ e
可徐皇后早已去世,朱棣当然是偏袒自己的亲弟弟而不是小姨子。所以朱逊煓冒着被问罪的危险擅自离开封地以子告父,却只带回来朱棣一份痛骂朱桂的诏书。8 J( M: p& i0 p8 {/ w
他们母子的处境,没有任何改善。
; o+ m. N: y3 h2 P& ~" o- r: K! d/ K# O
+ K+ w) t) k; Y* i宣德二年,代王妃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9 D6 c" N. N8 N( Q( U: L- h" `
她的儿子朱逊煓早已先她而去,留下两个年幼的孙子。! C+ A" Z+ y: M. `: W0 W' B
代王妃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在临终前上书,请皇帝给孙子们一个名分。
1 E* C0 M! @& }8 B3 t, Z9 U此时皇位上的人,早已不是她的姐夫朱棣,而是朱棣的好大孙朱瞻基了。6 E8 w7 Z% I: L5 Y+ Z, a
朱瞻基看到代王妃的遭遇之后,震惊不已,立刻下令封她的大孙子为代王世孙,待代王朱桂去世之后继承王妃,又封她的小孙子为镇国将军。: L5 O$ }3 ?+ w- _5 B) z4 M
代王妃终于放下心来,闭上了眼睛。
0 J' }7 s8 T E6 C9 `% H她虽是徐达之女,徐皇后之妹,却一生悲惨。
1 y9 V( _! J) W7 M- o& T代王朱桂的封地远在大同。代王妃在夫家受苦,可是她的娘家不敢管,她的姐姐作为后宫妇人鞭长莫及,她的姐夫懒得管。
: _! q% h% ~4 f/ D/ S出身高贵又如何,在古代,一个女子的命运,实在是很难把握在自己手里。
: v4 Y3 b, i- O* C* ?1 L+ k/ y/ s7 o2 O4 D6 q% k
& O6 x& k+ p( J- l03、徐妙锦" r0 n" J. `4 g" b
8 m, z: ?% q# ~徐达的第三个女儿徐妙锦,是徐达4个女儿里唯一留下真实名字的。
' @. l+ j; {3 T H9 m- R这是因为她的墓志铭被发现了。
$ D6 t8 Y7 h( ~1 o1 E0 b至于她的姐姐徐皇后那广为人知的名字“徐妙云”,则是从她的名字衍生出来的,不见于任何史料。
3 i+ ~6 x' P) g# v4 l$ M- `6 i根据《罪惟录》记载,徐妙锦因目睹了二姐代王妃的悲惨遭遇,立志终身不嫁。
8 z, C4 w9 A' ]# J; w, s* y可是徐皇后去世之后,朱棣见徐妙锦贤能聪慧,想娶她当继后。' ]$ @/ ^( K- H% B; O b9 e
徐妙锦却看透了这些男人,宁可削发为尼,也不进宫。- f) v. E* P5 y8 P
类似的记载,还可以在一些野史上看到,而正史当中,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9 e1 K1 |( n u4 b
徐妙锦的墓志铭,则证实了她终身未嫁。朱棣去世之后,她还曾被召去京城。当时的皇帝朱高炽以公主的礼仪接待她,皇后还赐了她很多物品养老。; L: S/ _/ ]/ z9 e! z7 Y8 j
至于她终身不嫁的原因是否真和朱棣有关,墓志铭里就没有提到了。1 b1 T& ]0 u5 \3 I7 C( ]" O
4 G5 c& Q# ^& e2 T0 d: e- O2 D6 h& h. c& b/ @) `! g" a0 I9 V6 k
04、安王妃
# H% n2 e- e/ S$ I" s9 D; D# n; D8 K$ _; I0 l, \9 x/ V& h
徐达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第22子,安王朱楹。
, |! L# N/ P6 A
& V; X- I" ^; ~/ Y1 A不过她的生平就没有什么记载了,我们只知道安王和朱棣关系不错,可是35岁就去世了,无子。
7 F6 I, h2 |$ O9 h6 C8 N安王妃则守寡32年,活到了朱棣的曾孙朱祁镇年间,差点见证土木堡之变。
; f/ m3 T t( _) x/ K她的一生应该是比较平淡的,就是当时一个普通的贵妇人。2 O. Z4 O" ]* O/ h
x& ?' A, v0 N/ a8 [. l1 y
# ]5 L# S' ?! V
05、写在最后# ?1 J0 s. U+ Y: M9 k
\" a( W8 ^4 b* i+ `$ {/ W9 ^
徐达的4个女儿,过着4种截然不同的人生。
C+ W/ g' A$ F长女嫁得良人,夫妻恩爱,母仪天下。
3 Q* ] G0 n6 U8 A+ y& }次女遇人不淑,一生备受欺凌。
! r I( |) {" j+ [; J2 j2 ~) U三女不知何故,终身不嫁,但是以徐达的家底,哪怕是未嫁女应该也是过得挺滋润的。
4 f7 i E4 R8 m6 H8 P/ X/ X四女则没有留下什么生平记载,大概就是一个一生平淡的普通贵妇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守寡,且无子。
4 j) }3 {# H4 o3 }7 H/ ^* H" Y- m O+ f8 P) @6 y" g
可见,在那个年代,即便是徐达这样勋贵的女儿,也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
# m( @8 u$ [* L" E H) f她们一生过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她们嫁了一个怎样的丈夫。8 f& j- P2 P2 R/ \+ j0 A
这大约就是那个时代女人的悲哀吧。% e$ R" ?% L' D. O" C4 T! Z" L) u* B
你觉得是不是呢?$ A0 C1 J+ @% a
' P: x) Y; U, {, c. P7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