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10%,谁“遭殃”?汽车行业“卷成本”究竟是不是一条好赛道

[复制链接]
查看5454 | 回复0 | 2024-11-28 15: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27日,“比亚迪致信供应商要求降价10%”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 Q1 [8 x  ?  A0 i8 h9 n5 T2 j) d4 @, v1 u/ A- k9 n, {/ w' D, t! Y
比亚迪、上汽大通致供应商:降本10%. E0 P; A+ x# [$ `9 u  I2 A7 J
7 b, V$ O. ]+ _: f* E
11月26日,有网友在公众平台曝光了一封名为“2025年比亚迪乘用车降本要求”的邮件截图,署名为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乘用车首席运营官何志奇。
/ C/ u, t3 H% e, x' w: P$ ?5 l9 f4 i3 b6 M; X" S! g
邮件截图内容显示,2024年11月18日,在比亚迪成立三十周年之际,比亚迪汽车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比亚迪方面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进入大决战、淘汰赛。为增强比亚迪乘用车竞争力,需要整个供应链共同努力、持续降本。因此提出要求——“贵司所供货产品,从2025年1月1日起降价10%”。
+ b7 E" `  E9 D7 M- O( o/ G5 ?
4 U! z5 S! I: u/ S* _' o" c1 |  ~
降本10%,谁“遭殃”?汽车行业“卷成本”究竟是不是一条好赛道-1.jpg

) \; P( w/ }+ U
! v0 v0 i7 `7 _; M: \( [图源 网络2 V/ y. b3 y1 a! X3 D5 D' c
: D! J) N" N# U, N" }7 q
邮件最后还明确要求相关供应商“切实挖掘降本空间、积极推动要求达成,在12月15日前通过SRM系统将降后价格报给我司(比亚迪)”。0 W6 x3 C3 W; U* E2 t+ s

$ n. ^* U& a; \; K8 ^0 f- Y+ r2 i9 `) c据悉,25日,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也向其供应商致信称,当前汽车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突出;随着新车大量上市,市场供需失衡状况预计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善,导致价格战难以平息。“卷成本”将是2025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上汽大通诚挚地邀请供应商伙伴共同参与到成本控制的大项目中。“通过双方的紧密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开发出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实现双赢的局面。进一步加强管理、提升质量、改进服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复杂形势压力下的生存能力,目标降本:10%。”) X& O8 m0 J, D/ c5 p! t0 S5 X
) W) O7 z7 ^, `1 g5 q" S' N. v
降本10%,谁“遭殃”?汽车行业“卷成本”究竟是不是一条好赛道-2.jpg
2 H! O& m+ v+ }; g1 i( {* R6 ]
$ o' U0 n: f# \  L. e; F" p
图源 上汽大通致供应商的信函
$ ~9 @$ _, R  W7 p+ F5 B- {7 n" J6 K+ p9 G
上汽大通表示,2024年初,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纷纷降价,拉开了新一轮价格战的序幕。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的份额和价格之争更加白热化,预计到2025年或2026年,汽车市场企业竞争格局将逐步明朗。
! I5 @0 g" A+ W0 h5 x& ?+ ]" Q
% A$ N* v% O! Y) |" ?! M4 {比亚迪最新回应:年度议价是惯例,非强制
. @/ b5 j1 a* T! P& f* _+ ]3 W1 s* M( D2 q
11月27日,对于上述邮件内容的真实性,有媒体向比亚迪方面求证,比亚迪方面回应称:“正在核实”。11月27日午间,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其个人微博上回应称:“与供应商的年度议价,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我们基于规模化大量采购,对供应商提出降价目标,非强制要求,大家可协商推进。”
; F( p0 o6 y7 A- ?& P. Q
9 z1 v( }# m) s3 e3 s& s
降本10%,谁“遭殃”?汽车行业“卷成本”究竟是不是一条好赛道-3.jpg

) h  O4 [3 V+ }" I0 Q
2 a  d) ~. u1 H7 e4 f图源 新浪微博(@不会武功的武功李云飞)3 g" {6 I( a2 ^4 B8 D

1 I  y$ b' ~* T/ W, y对于此事,截至发稿,上汽集团方面还未作出回应。2 f# ~! \) f& D2 D' Y5 g4 U1 P

: j3 m4 o2 @$ k7 M4 c) U供应商:强烈不满严正抗议/ |! T  \, l# g0 |9 u' M

4 [4 L* W: p3 Q8 I/ p' `: q据中国证券报,11月27日,记者从供应链人士处获得一份供应商向比亚迪的回信。供应商表示:“贵公司关于要求供应商2025年起进一步降本10%的通知我已收到,但我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严正抗议。”3 \& v* l3 T2 \. D' X

* S7 @/ ~# i2 r! ^- q. z供应商在邮件中,呼吁比亚迪作为行业龙头,应立足于长期发展的全局高度,停止以无底线的压榨模式获取短期利益,而是应当推动供应链良性发展,共建公平、可持续的合作环境。
% s3 O# ^2 ~3 [% p+ F
) I- U0 E$ H% s& g据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表示,供应链中零部件定期降价是行业惯例,由于车企处于强势一方,供应链企业基本都会遵循。但在近年来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肆虐的情况下,供应链企业严重承压,有部分车企并不会要求供应链企业降价,而是会努力为其保留一定的利润空间。
/ \# T7 L/ W3 b! Y$ T
% _( l: \, h- o- x# h头部汽车零部件厂商博世集团中国区总裁徐大全,今年4月曾在博世中国2024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去年中国平均车价降低了15%,各大主机厂都在降价竞争,压力也给到了汽车技术供应商,有些车企甚至表示不答应降价就不付款。”他进一步表示:“博世也将尽力为各主机厂让出降价空间,但价格战不应持续下去,如果人人都不赚钱,企业将难以发展。”8 n% N' [2 K9 B9 p8 s

: a. X* ^9 d1 D新一轮价格战来袭?% [: v6 Z5 ~3 C
5 J% A8 O- {# S
自11月以来,借着“双十一”大促之际,不少车企已打响2024年“收官之战”。特斯拉、蔚来、极氪等多个品牌以下调售价、推出购车补贴、金融政策等方式促销。此外,近期小鹏、小米等更多品牌新能源车型开始提高产能,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2 q+ f  a- }  H6 q* L7 }
' x2 c8 p1 ?& i" e: y( G  _( N
实际上,多家汽车品牌经销商相继发出调价及交付周期缩短的信号背后,一方面是2024年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等补贴政策临近尾声;另一方面,随着车市竞争压力加大,不少车企年底面临严峻的冲量压力。
7 a$ f# b" e8 a1 |& @1 f: l: ^" x2 J
据相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车企完成年销量目标的比例不容乐观,完成率超8成的车企仅有少数几家,如比亚迪、吉利、零跑、小米等。随着临近年终及2024年国家新能源汽车相关补贴政策进入倒计时,车企都在抢抓最后的窗口期。9 g7 a$ S9 ~1 X; c9 z' J7 }3 h
9 j" Z# h  s7 E( z' V" V
持久且激烈的价格战,对于汽车行业,尤其是上游零部件企业而言,都是一场无尽的征途。
1 v$ W# i0 _! g
: B+ i& p7 }3 b8 o11月27日,某知名汽车主机厂供应商人士表示,汽车价格战最终传导到上游后,供应商将不得不采取降本措施,否则将被踢出供应商队伍。面临成本压力,汽车供应商常常采取削减人力成本、降低用料标准等措施;供应商为节约用电成本,白天停工、夜间开工也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掺杂回料等乱象,一些整车厂为价格和生产效率等原因,在质检和验收环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影响产品质量和汽车整车安全,损害消费者利益。" H+ l5 i$ L1 ]! c

( I/ \) h8 g# z/ x3 O  U3 j0 r( ]无底线、无休止的“内卷式”恶性竞争,伤害的最终是整个行业。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供应商、车企们要走出困境,或许还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路程。# q8 t  f. {. H& v4 Y. k" r

) i# {- p8 \! ?: u. j  H6 c1 U' K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中国证券报、澎湃新闻、新浪微博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2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