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5 n& i( l8 w- p
; e6 q5 S, u2 [, P% h2 P7 w0 V
2 v! R2 P$ k# P5 Q) K) R0 [
, U$ [: C% Q4 `: o- s+ X1 x% ~* X* U; ~% }. Q
沈从文
, g) h4 p9 W( N& v( N情书) S: B. C/ A D- |. W2 d# t, }
3 }, v5 v* g" l, a7 J) L! s7 e$ t+ b! L/ ?: |$ [# W" y
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 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里你所给我的光明, 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 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我想到这些,我十分犹豫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 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 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 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 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 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 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5 Z" \1 m h# C, ^/ m* |8 ]( j8 x
沈从文的妻子曾问他: & X9 R% F! J% R6 K) D, C a6 g$ M
你到底喜欢我什么?
1 X) k+ W( e8 f& C+ n, x, t沈从文如是回答。
2 I4 ^9 N5 k* Q( P天下很大,风景好寻,对的人却很难遇。
2 L% O9 f; U1 F7 I3 V而再美好的风景也不及最爱的那个人。
( y5 d7 S- v- _3 ` M. O . P- o: O) R( L
* o% O# m F4 h' q
02 " H5 U/ T/ l' e) c, P
0 y( m' ]- l7 z; O) p; d& J
3 Q) c7 H6 I6 G$ S0 b' r卞之琳/ N! K* i1 k" z0 P h; X
《断章》. s; k$ S" {' B& p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1 p9 ^- W5 C& _ K! m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7 T5 v4 s% N; u- _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3 @" P1 P: u7 Z5 N7 U+ q4 S0 S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 I! P5 r5 m! h8 Z- @' j7 C/ e* U4 G7 F }9 K9 j
6 C( O/ R+ w! o+ ]/ k; G% J卞之琳先生的诗作《断章》就是现代汉语爱情诗的一个标杆。 c7 n( f4 K+ E5 |. G: `! W% M/ y. F
卞之琳(1910年12月8日—2000年12月2日),诗人、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卞之琳是推动中国新诗由提倡格律的新月派向现代主义诗歌过渡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诗作既讲究音节的整饬、文字的洗练,更注重感觉的新鲜、想象的独特,富于象征意味。
, d9 c ?, P- E- F
6 p3 h3 z9 L8 P! h4 ]8 h* ~
$ B" j3 x( E/ C2 i作者曾说:“这是抒情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可见诗人主要希望表现一种相对关系,因而创作了此诗。
9 |# O7 W u7 Q# D+ U6 }/ i ( Q# v% v) o- _- o' C1 z1 q
3 w R8 ` o; r, T: L! G$ K, i6 z. P* T( ]: |
6 {' ?, G" w- U; Q/ y. w0 |
03
5 ^" c) ~! U! R" p8 ]& S
2 s9 @9 F* V) [8 V7 U) n- j! L E1 M9 a2 L- @9 a
张爱玲& H$ c& D7 Z$ N7 ?- d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
. T& [" s+ U- R6 {( D于千万年之中,; \" q' Q9 e- h& @/ D4 {" c/ P
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
6 l Q" H" p) x+ S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8 P9 L. r* E& \3 D1 \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 {/ e8 k, `4 `" m1 |
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1 c+ ^4 C {* |/ E: C/ Z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刻的情感描写而闻名。
' `; S) P6 ~' e; l! }张爱玲,原名张煐,笔名梁京,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祖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她出生在一个有着显赫背景的家庭,外曾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张爱玲自幼展现出文学天赋,7岁开始尝试写小说,并在12岁时就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 l& ^4 g5 r% t6 H% l/ e
她的文学生涯在20世纪40年代达到顶峰,创作了多部广受欢迎的小说,如《倾城之恋》、《半生缘》和《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张爱玲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也反映了她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张爱玲的作品风格独特,语言精炼,情节紧凑,常常带有浓厚的都市感和时代感,她的小说经常探讨爱情,常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深入挖掘女性在情欲上的痛苦和体验,展现物欲对人性的异化;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致深入的心理描写,把中国古典小说风格与现代西方写作技巧进行有机融合。她小说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和研究者,借鉴她的手法理念进行创作的作家为数不少。) L' q& F* _" y6 K0 _' |5 A
董卿写过这样一段话:
0 \+ L- t, m9 T: z' y" U3 Z( e( t
, S4 d4 c+ R7 m, y无论我们最后生疏成什么样子,曾经对你的好都是真的。就算终有一散,也别辜负相遇,希望你不后悔认识我,也是真的快乐过。2 o3 l5 ]9 K, k0 G* L$ s( Q% b
, v* r& S4 Q1 j1 k
如果能回到从前,我会选择不认识你,不是我后悔,是我不能面对现在的结局。
- N. E( [" Q6 ^0 X$ H3 M5 J, }1 @+ M4 ]$ F2 k$ @5 C8 ^7 h1 m
林徽因的一句话:“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你错过了最好的人,而是你错过了,那个想对你好的人。” / }1 @! e& X7 r' C, B9 L1 k4 q- ~
/ b" x G1 B% ]% z1 u
. N, W3 m+ Z- D4 u( n04 2 B) b8 f" {* l6 ~
; F& w3 g* k8 G: y. A% a& C1 D$ P! R) b
林徽因/ Z$ b7 @* [* ]# R- Z8 ^3 @0 _
你若拥我入怀,疼我入骨,护我周全, 我愿蒙上双眼,不去分辨,你是人是鬼, 你待我真心或是敷衍,我心如明镜。我只为我的喜欢装傻一场, 我与春风皆过客,你携秋水揽星河。三生有幸遇见你,纵使悲凉也是情。; u5 J( ?& X3 @* n
她是建筑学家、作家、诗人,毕业于美国宾州大学美术学院,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挽救了濒于停业的景泰蓝传统工艺,胡适对林徽因所作的评价很高,她称得上一代才女,没有人会反驳。
) d0 ~6 K& y; `: \胡适说:“林徽因就是中国一代才女”。
8 q( s$ z E9 I; Q. ~/ G& p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这样形容她:“林徽因就像一团带电的云,裹挟着空气中的电流,放射着耀眼的火花”。
d( \5 x! ?) J0 m n冰心说:“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9 ]7 J' h% {
沈从文说:“林徽因是绝顶聪明的小姐。”
+ ]# f& `5 |" P0 f* r. h# v李健吾说林徽因是“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的艰辛和贫困”的女人。
: R* h+ Z$ k' q, s3 W萧乾说林徽因“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
- H2 o! w$ z/ f |2 T萧离评价林徽因也是“聪慧绝伦的艺术家”。8 y, j7 I+ [2 W
闺蜜费慰梅说:“林徽因能够以其精致的洞察力为任何一门艺术留下自己的印痕”。- b X/ J$ F- W r/ Y* t1 ]* B; |
诗人卞之琳说:“林徽因天生是诗人气质……”
8 ^4 A- E F/ x6 |5 |; }: k张幼仪谈林徽因:“是另一位思想更复杂、长相更漂亮、双脚完全自由的女士”。
/ c" z' @; _& ~" ^. f& S1 ?" ` c- M8 f
) r$ ~- f9 k' n+ x8 J
0 j) q/ e6 ^/ I+ p# j; C0 |4 k
/ d% f6 N5 X! b
! H9 v( [0 m% I0 Q5 E! A3 u( z4 c' i$ F# A
04
4 w4 @' }* ]/ X4 }% X% U, f+ W$ B
& f# K0 h! [2 V( b* }( Y
: z/ t8 o! [, i# {0 E3 A贾平凹
1 r4 k6 H& z: o0 Q& `* Z《暂坐》: g! V7 y# c+ X/ p, g
花不语,风却懂, 有些人来了去了, 有些人近了远了, 你看匆匆一年又是秋。岁月不堪数,故人不如初。不过是在人间暂坐, 却要历尽沧桑。
. g! | b- ^' X! V0 U5 k人生海海,所有人的相逢相遇大都注定,人因喜而聚,因恶而散,不必过于执念所谓的“团结”,来时用心经营,走时不悲不喜,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不必强求页页相同的默契,也不必懊恼时常存在的差异,相同大抵是复制,多无用,差异多是互补,可学习。5 b) q( r9 [. k! w! e
匆匆来,匆匆去,相逢期间慢慢处,人生何处不暂坐。6 `0 e) P4 o M0 A% c9 C5 T. I
% G$ k3 R6 |! x/ [1 y
# @# ]7 J! M; |5 c, d8 O6 B; I
) m! c6 l$ y4 }7 j- N R1 ?. v& t8 ?6 b. c5 U! b) [
05 % O3 {" Z$ K2 q6 O
7 v$ q7 G7 L1 m; ]1 k
9 z2 Z A/ z% R" v! x5 x G木心
1 V% f0 x* B; n! z# O) a《从前慢》 M4 A4 y/ ^) d& V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4 q W$ n0 Q( x+ ]1 o而全诗所有的渲染都是为了这一句
8 W) l# w/ Z( n1 |- }" q“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U, Y& F3 c" t9 ]/ ~/ @/ N+ y
是小心呵护的情深与执着,掩藏在岁月中最优雅的爱恋。* e/ v! F# c5 O6 m* l
/ h- |* I# H" U0 {. d4 s* x
8 Z8 y: {: l3 ?那一代人有很多让人倾羡的爱情,
4 y5 Z/ M0 V$ G/ P- Z如林觉民与妻子陈意映,他们短暂而灿烂的一生,对彼此真挚的深情,超脱了生死的界限。
" U1 }; T4 j3 y% V+ N杨绛与钱钟书,互为知己,携手一生。
7 y7 ^; \( ^, Q* {) d' C6 I4 Y! i: x2 f! E+ Q
; F! p" {/ |3 @. i
还有平如与美棠,美棠去世后,平如为寄托相思,在九十岁开始学画画,学钢琴,写书,写下了《平如美棠》,在书中写到“对于我们平凡人而言,生命中许多细微小事,并没有什么特别缘故地就在心深处留下印记,天长日久变成为弥足珍贵的回忆。”
, o" P, g/ L& |* g/ w( A3 F- |* F/ B" G" |" @( r* r
- \+ Z2 l0 c0 F( J$ H+ I
相思始觉海非深。
# _8 Q: n) w0 _; s, V7 {; c是怎样的深情,怀念一个人比海要深。: U; k X& F/ q
9 y. X; i7 L" I# L, V
" b( b# f* \ B) w+ c V
$ K. P. o7 [& t ~
/ r9 }) |1 L. w7 L$ H5 @
& ]) c7 y4 z* X9 J5 F5 P 0 n4 k/ `+ S( y4 y; r# O t% \9 A: t3 H2 d
05 % e; g9 U0 j4 h3 N+ Q
Y: X+ M- @- ~
) ?! c, m8 v! E# W4 O0 l三毛) `) I+ b5 e/ ^" l
《亲爱的三毛》+ W2 v" ]9 ]% N+ \: u
你快乐吗?
4 b. [! ?- S7 K你快乐吗?你快乐吗?2 u9 L: K' Q* q9 G
试试看,每天吃一颗糖,! d7 A* Y( D8 f4 Y9 F
然后告诉自己—8 u3 O( }" e1 w8 P8 ]9 C
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m/ \2 T- N R
◼️# {/ g4 K3 n" t( F: y( t/ e
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b1 S! X: L( _8 @
◼️' ?# F' L! R/ |; Y
岁月极美,$ F1 o+ ?0 K7 ?* a3 b
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 A4 A& Y. o* E, c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j8 v6 L. @# o3 D. [/ p G$ w
/ G; F' f$ r; f) e) L( |
0 H( S+ {) Y6 X) t! o0 x
◼️8 y G$ F& u0 y- ]- T4 `- o0 o$ q$ N9 J
人情冷暖正如花开花谢,
+ q" \; f3 M! A- _不如将这种现象,/ A2 a1 K4 g' y! `
想像成一种必然的季节。& f, f( a& Q7 B8 x
◼️* X8 |+ K& X) L
抗命不可能,顺命太轻闲,& D) ]& o G$ Y7 m/ ?+ B3 F7 t
遵命得认真。
2 O4 h$ I; |1 ^) P' J4 q. v1 M7 U唯有乐命,
6 K1 f9 A( R5 c2 i! }" m乐命最是自由自在。
2 n2 G8 ^' M5 Z, R# r! _! D p! w' ^7 M( }$ p- M# M6 i" ?5 z' e
# o( y( |) `7 u( i: Y% i4 Y/ j三毛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青菜豆腐,我都要尝一尝究竟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 @( W. e- o- ^* o1 ^
8 U" T9 D" L8 f. m- \# H/ J% Q" U
- \) a7 E) ]" h' ^, ^
很多人说,三毛是恋爱脑。我说,陷在爱情幸福的海洋里,谁又不是呢?
' q) j/ y* Z1 R5 [# U/ a/ h4 C
4 p: N! s) v0 f* r. a* N; w/ |, p |! V
三毛是洒脱与自由的,她一定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不信?且读一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吧。这本书写了她与荷西在撒哈拉的经历,有日常琐碎,也有冒险与浪漫。看完这本书你会知道,其实荷西也是恋爱脑。他俩这种爱情,不过是陪伴与相爱,说起来轻松,可双方做到如此,你也知道有多难。
" o7 a: t% Y! b( l T5 |" H. y
' j2 w3 z- |. n2 x" A4 D三毛看到一张撒哈拉的照片即孤身前往撒哈拉沙漠,荷西则毅然追随她而去。三毛想挖乌龟化石,夜游撒哈拉,荷西则陪她一起。荷西遇险九死一生,三毛拼劲全力救上荷西,待荷西醒来问三毛下次是否还来,她肯定地说“明天下午再来”。
4 N3 Z7 n0 b% X- W! s5 C! o% @
& p6 ]4 [% U$ U3 |9 k$ J, H. z% P- j( |2 o0 n
遇到一个懂你、爱你并能陪着你一起前进、探索、冒险甚至放飞自我的人,该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啊。三毛遇到了,尽管短暂。9 h3 y5 c; X3 Y/ `, y B
& W! | a8 R& [/ S) N
7 Y. T0 G- r2 q2 @! @6 a2 y/ _& w * V: E, K% C9 {* c2 o
9 [/ `* d" Q4 o7 E
( E+ ^3 r; T- H( {
9 v7 Q- ^* e; j: q06 % `! x( Q. D( d6 G+ n' x( T! ?" [
R& g! T; R/ p5 S9 T: n, O
8 }, z$ ~: ?% B2 b3 v徐志摩# g" Z# @" l; p/ \; ?8 j7 O# `
《再别康桥》8 N- Y% Y) t8 i2 i% G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2 L! B" }# o1 O. s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7 p5 }3 j- M$ v; J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 P' r# n: `- H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9 B* R m; F! A. r$ a徐志摩(1897 年 1 月 15 日—1931 年 11 月 19 日),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出生于浙江海宁硖石一个富裕家庭,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早年留学英美,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其诗歌作品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的代表诗作有《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注重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1931年徐志摩因飞机失事罹难,结束了他短暂而璀璨的一生。
6 J! J! f z5 B% B9 L6 J$ F6 j1920年,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到英国游历。在英国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在康河的柔波里谈诗歌、谈艺术、谈人生和理想,这些美好的时光成为了他们共同的记忆。这首诗创作于1928年,而林徽因1924年已赴美国留学。8 c4 z' u8 @$ F( P/ v7 H/ ^' O# k
6 O; R, r3 O+ q; o( O
5 b0 F% R. w7 K- ^, P' p# r- S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离别之际,对康桥、对林徽因、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的抒发。只不过这种思念之情被巧妙地融入了对康桥的描写和离别时的淡淡忧伤之中。
9 X8 y. t8 \# [% F( m5 k( Q7 u
0 H* P% c0 `9 @3 x! [. M
- b& ?) P% h8 l. m3 [《再别康桥》不仅是徐志摩个人创作生涯中的杰作,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6 t j% X: u) C k$ ^
7 T* S. d1 Z. V5 y) a; I - j& d' [5 M- \, [) X' x" c4 B- Q
" D* c7 n- K* t6 N: C) n' s6 x; F, \0 ?: w6 l7 K
* ]. ^) \' w: N, Z6 r
8 I3 g) h2 y* i: |4 n
07 8 ~6 p% d2 C I8 X
& U- L: j# n k6 n N# m4 N& O; B+ F- ~) A- c: y& B
宫崎骏( D' a6 e+ c* A7 E
《遇见你我就不想再错过了》, o7 v7 t9 @; b P6 D' B
我遇见你很晚, 但我会陪伴你很久。 我若一直在, 我便一直爱。 你的过去我不曾参与, 你的未来, 我奉陪到底。 既然上天让我们相遇, 必然有他的安排。 不要质疑我对你的爱, 我永远是我的第一选择。 有你陪着我的时候, 我从不羡慕任何人。 你要相信世界上总有一个人, 愿意用朴素的方式爱你, 不是撩,也不是套路, 就是单纯的想对你好, 忍不住的那种。' P$ U; C, t0 H7 k
宫崎骏曾说过:
! s5 s- u" O) E9 D“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运,
2 a6 Z3 M; X$ j不完美又何妨,万物皆有裂痕,' |# o9 |2 p5 U0 R" k' n
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5 O8 V/ T) Y. |; O
光是遇见就已经幸运到值得回忆一辈子了,+ y$ y2 [+ P* n/ p
以前的我总以为人这一生遇见又如何,不过是匆匆过客,转瞬即逝。
* B! p7 q* R9 `; t5 K. k现在或许长大了,懂得了人生真的挺多无奈与不易,发现遇见其实是一件美好的事。
m; }4 W" c8 p x7 G7 q遇见的每一个人都会教会你一定的道理,教会你如何面对一些事,更教会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所以不论遇见谁,一定是最好的安排,无论好的坏的,当然也要好好保护好自己;如果有幸拥有,那一定好好珍惜。 Y) T$ M- Z: w& F7 ~& g# E
0 q: h2 B: s; m- d3 g' I; a; H' L
3 p8 a0 m. H6 Z& q
$ A; r) M3 I& r) c1 }) y N% T/ S
08 + P# F& Z E) x
$ j- q8 D! P- A3 |) l: C# f8 s
7 P$ L: ~( u' ^1 i1 d0 o杨绛; ^' [' R5 z5 y- R; b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遇到一个特别的人,
0 D7 a1 o. q& K0 {却明白永远不能在一起,或早或晚,你不得不放弃。# b: N: e/ v% r+ A1 v& T
最后让你遗憾的,不是得不到,而是舍不得。0 C& D1 Y. `% z" @# V T ]
不爱,是一生的遗憾。爱,是一生的磨难。' }7 C( a9 z1 c6 d7 P) V
感情就是这样,进一步没资格,退一步又舍不得。
- I, `6 F' m" `+ y% Y1 N) q9 C' Y8 G- f
' a0 o5 s0 k8 B9 ]% t
《杨绛传》,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钱钟书和杨绛,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世上最美的爱情。 钱钟书: “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 我的心里已经炸成了烟花,需要用一生来打扫灰炉 ” “我见到她之前, 从未想到结婚; 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 杨绛: “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争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 杨绛守在钱钟书临终的床前,在他耳边不断说着家乡话,让他不要害怕。 钱钟书强睁着眼睛招待她,杨绛说:“你倦了,闭上眼,睡吧!” 钱钟书说:“绛,好好里(即‘好生过’)。” 杨绛在他的额头上轻轻地吻了一下。这一吻便是前世今生的不再相见; 这一吻,吻别了与他在一起63年的美好岁月; 这一吻只剩下她一人,从此一吻天荒。 她静静地站着,目送他进入火化间。谁能想到最后的离别,竟然是我爱着你,你毫无知觉,我爱着你,却要眼睁睁看着你从这个世界消失,我爱着你,希望你知道,站起来跟我回家,一生一世不分开…… 不管如何相亲相爱,在生老病死面前,总要认输,杨绛送走女儿、最爱的他后,清醒地看到所谓的家,只不过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最爱的他活着时,他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他们都走了,杨绛不知道家在哪里。
# \( W; [* d1 U# d3 t; j( y6 j/ Z2 S/ c6 H p# x: o
0 r% K4 o& Z+ L; L, G钱钟书,中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众多作品中,大家最熟悉的就要数《围城》了。而杨绛也毫不逊色,中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出了《堂吉诃德》等作品。
# }# @/ f7 r1 n4 ~
8 x4 ~ ]1 G9 ?1 o9 y- H6 y3 U% x. P3 E: b+ b
钱钟书给人的印象是个书呆子、才子,两而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两人在1932年相识,那时,钱钟书22岁,杨绛21岁,两个才华横溢的人在最美好的年华相遇于清华。, K, }. A; ]% ~( z
7 x2 B7 U" t1 i0 Z! {; S% I
. t6 l3 H1 g: o( ?! `* f. |/ N看到杨绛的第一眼时就呆呆地愣住了,一直看着杨绛的眼睛,久久不肯离开。也就是在这第一次见面中,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回答。从此,两人一见钟情,开始恋爱,然后结婚。
3 B. P; a; }( f9 V7 M
! Y# {; _7 H5 {7 j9 R/ J) {" l9 [4 V' o2 }- U
钱钟书称赞妻子杨绛是“最才的女,最贤的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杨绛听说了这话,笑着说,“我也一样。”就这样两人携手相伴、深情到白头。
8 C) T' f. J# L1 l0 E
1 W8 K1 r4 p; {) R# l 1 W# v. Y& }'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