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荒漠深处之中挖出一个水库,当这一匪夷所思构想提出时,我们通常想到的是不切实际,难于上青天。! V0 c c: T0 Q1 ? k( a7 l/ Q; Q
可有着“基建狂魔”称号的中国就做到了,不但在大西北荒漠挖出了一座水库,并且这座水库还成为了全亚洲最大的水库。+ D0 \! z8 w2 g
这项工程耗费时间长,工程量大,同时还要克服地理环境带来的种种影响,而在施工过程中,美国又坐不住了,三番五次的公开谴责这项工程。
* I# y4 o9 d1 D. Y. W$ d1 U那么我国为何要力排众议艰苦修建这样一座水库呢,这是一项怎样的工程,又关美国什么事儿呢?
0 Z# K# G/ `& U6 Q6 J
, L1 V# C* g2 n. ~ k' C# _$ h6 \9 R
一.“瀚海明珠”红崖山水库) z W) r- E7 s5 t
2 C0 P* s/ u: a. S红崖山水库位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东边三公里是腾格里沙漠,西边五公里是巴丹吉林沙漠。8 r1 u: _& e D( H5 `
这里有着典型的西北地带风貌,干旱异常,而在这干旱的土地上,从地图上看,红崖山水库好像一块温润的碧玉,镶嵌在戈壁包围的中央。7 n/ T' K/ ]" \, C1 P
水库内鱼群丰富,水鸟穿梭,沙丘上不时有鸟类在此处歇脚,甚至还有壮观的人工瀑布,俨然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
" x+ C2 L! }8 ]+ {# q+ g水库周围一派生机勃勃,与附近沙漠的荒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仿佛这就是沙漠中的仙境。
: z, S5 W! c$ y- m然而这样的“仙境”,可不是自然的馈赠,更不是上天神仙的恩赐,它是由人力开垦出来,是一座彻头彻尾的人工水库。
4 b7 w ^2 x2 d& @0 m红崖山水库设计坝高15.1米,长8060米,容量1.27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可达90万亩。
7 P3 L: Y' r* g5 i* v
* Z4 C2 r% R. m3 C+ o& S! b2 P
1 h6 J: J- ~1 r# H8 A. k为了这项庞大的工程,我国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规划建设,由于沙漠土质疏松,如何蓄水成为了大难题。
% p* Q3 }. i( V( B9 x专家们驻扎在寸草不生的沙漠,不断研究土壤,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沙土与红黏土结合,解决了蓄水的问题。
& g& q) }! d9 g; m- K/ e解决了蓄水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引水,泄洪等方方面面,是当时国内水利工程史上空前的挑战。" D) W' m& q0 o# _/ ^
技术方案拍板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漫长的建设周期,为了家园的建设,当地有二十几万居民参与到了水库的建设中。6 h9 a( {% e! D$ s0 o& q [; Y1 R
那时建国不久,国内一切百废待兴,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水平支撑,也没有如今各种高效率的工程设施。
9 |6 C( i$ w- Y0 r8 i s于是,几十万人你一铲我一铲,硬是靠着人力在沙漠中掘出了水库的雏形。& w8 ]7 `1 R' U' z! S) k+ v, @
y E' C+ W, |9 `' L4 d8 ^, }* a! b2 `
众所周知,西北的气候恶劣是出了名,夏季的温度高达40度,人很容易脱水中暑,冬季又去到了零下20度,风混着沙子刮在脸上,犹如刀割一般,施工过程何等艰辛可想而知。) b) h K4 ]' ^4 E
二.为何要修建水库
9 f, i2 k S8 Y0 W" R" B4 ^" a" S
8 J) p4 Y9 D/ F: g, S+ |就这样,水库一期工程于1966年完工,二期于1980年完工,三期于1997年完工,在2003年和2016年又进行了加高扩建。红崖山水库的工程,前后进行了近40年。
+ D* {$ f5 r/ w/ ~4 n那么为何要耗费巨大的财力人力来建造它呢?
) H' N# z" z Y+ u; x0 q) H5 g4 ]这主要是为了解决周边地区的供水,灌溉需求,西北地区往往具有干旱的通病,寸草不生农作物难以存活也是常态。
1 @4 \% @" U, L5 q6 w水库的投入使用很大程度的改善了这种局面,农民们可以尽情的科学灌溉作物。
* o% [' A6 q" C1 ^/ y M4 N6 g) x' c! L
1 P/ M0 w6 e9 @4 H
充足的水源就是农民的底气,他们可以去尝试种植更多样性的作物,科学调整农业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当地人的收入。
8 r* ^1 I& x h+ ~0 {" [9 z随着改变的,还有生态环境,周边空气湿度的上升,让更多的植物焕发生机。
4 e& n4 W' D0 G* o7 ^植被的覆盖率上升,自然形成了抵御沙尘暴的屏障,周边居民蒙头盖脸出门的几率直线下降。' \. Y5 ]; n4 K: y. ^
尤其是水库所在的民勤县,多年前由于土地沙漠化,民勤县有被沙漠吞并的风险。而水库的建成后,基本就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了。
# Y1 Q0 q6 z/ x更值得一提的是,水库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 ?6 @+ m! K5 \! a2 Z* J8 n. j水库周边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吸引了各种野生动物在此栖息繁衍。- C0 e6 {0 M$ C
于是,有的人来看野生动物,有的人来领略水库这项巨大工程的宏伟,还有不少师生来此拓展交流,又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西北贫瘠而荒凉的刻板印象,也在人们心目中渐渐消散着。$ B+ Y( C; w0 {- Y2 z0 z0 f; X9 H7 }
' H' J# q- C5 m( r' I- k$ G8 q! b- @% E
由此可见,红崖山水库无论是在改善生态环境,还是增进民生福祉方面都有巨大的意义,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先前做出的努力都是值得。
$ ]* o5 t8 z( C$ s" X" {这本是水利工程中教科书例子般的展现,是好事,也值得借鉴学习,但是美国却坐不住了。+ Q$ N' v R/ ^: p5 E
三.红崖山水库与美国有何关系?
% `! ^% f+ E2 \) U# [; Q5 V
" V# ^: d4 o' c, }- u' e说到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我们怎么开发建设自己国家的土地,这是咱自己的事儿啊,而且也没给地球造成什么污染,关美国什么事呢?
$ t( J% s( r N, m0 \; `4 @有句话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美国可算是运用到了。6 v, ^. d& N4 E
美国声称,在广袤的沙漠地带人为的去建设如此大规模的水库,非但不能改善环境,还会加剧沙漠化的进程。: x- ]; |7 G# o3 Y8 Y5 K! f* A1 Y
早在1973年,水库工程进行到第二期时,美国便以这个说法公开声讨中国。
' V$ S9 {9 E8 u. R4 b. G; E. f
+ S. E6 W" t% @6 Q4 s7 b
' G0 H& l8 j; ^" L; C: m+ \不过,他们是真的单纯关心生态环境吗?
! C- Y. d$ ^7 H/ H; D# G. P3 F实则只是一个幌子,美国真正忌惮的是水库建成后,我国西部得到发展,力量就会崛起,随之而来的,便是打破了国际上各国实力之间的平衡。
6 }0 I0 U4 o3 v简单来说,这就是在忌惮大国崛起,会威胁到他们霸主的地位,所以才极力阻挠我们发展。' [; U- w8 ^5 c
到了1989年,三期工程开始后,美国彻底不装了,不但多次在公开场合反对中国,还联合其他西方国家,通过外交渠道向中国施压,要求马上停止红崖水库的工程。' ? Z) f& u. d7 ~0 V* }0 Y
甚至到了2003年,美国依旧不消停,就连中方仅仅只是对水库进行安全加固工程,美国都要拿出来大作文章。
3 N+ ^5 c2 h! j( S0 @- S1 n3 Y; \9 z6 T; G+ j* [/ T
7 T) b1 i2 I2 H) C他们借机制造空穴来风的舆论,公开质疑中国建设的工程质量,并呼吁国际社会关注这一现象。
! |! B" K: b1 j6 G# Q这不是刻意的抹黑中国的形象吗,实在是令人愤怒!
7 a0 Z% D8 n; C% f9 b$ A9 `1 A/ x好在中国并没有被外界的纷扰影响,力排众议修建好水库,最后造福了数不清的人民,也让美国阻挠的计划没有得逞,只能闭嘴。
1 d- P; d9 G5 @) W+ g3 L9 R; D- i
' A" c' e* B4 J3 x) Z6 K0 d4 X C1 Y4 A4 H; q; Z! I8 p( B
参考资料:
0 @/ w2 d: C7 z1 E, Z" S" z$ {2 E/ a& y J
环球网《亚洲最大沙漠水库甘肃红崖山水库扩容保民勤生态》) `& u$ {6 y" s1 s" l& t7 R2 V
- c- t- L% A7 L$ A# u# R
5 o8 \& B7 t4 C+ D' ^+ {中国知网《1987~2016年红崖山水库面积时空变化分析》
" ~1 ^) U$ ~( t$ t G) m v( I5 U5 s+ R# P: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