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漫谈职场中的消极心理

[复制链接]
查看4705 | 回复0 | 2021-5-20 16:56: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有句老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常用于比喻经历一次挫折以后就变得胆小怕事。很多人觉得这仅仅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但这仅仅是人的心理作用吗?其实答案是否定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一种心理反应,是人出于自我保护的一种意识,人们由于受到某种伤害对自己造成了不好的 影响,进而对一些类似的事情产生畏惧的心里。如果个体会对某种刺激做出特定反应,那么在某种条件的作用下,该个体就可能对类似刺激做出同样的反应。其中的条件多指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人们对某种刺激的印象非常深刻,或者经历了反复刺激。
% g$ j7 z8 Y4 T% C% v3 e- i
# a8 h1 o# K( `8 Y& d3 D( N6 p这种心理在心理学上被叫做“刺激泛化”。“刺激泛化”解释了特定条件下的情绪反应和习得性恐惧,能够帮助人们提前避免危机。
& Z: a7 n7 g# k5 o9 O! n& b- p8 A; w& v& N) o
但是当这种心里感受影响到了工作、生活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你的不适感来源于某个特定的对象或情境,而非来源于所有类似的东西。
- M! |1 b& T. C7 V% b: _* Z3 W- t5 a0 r) M
其实职场上也有类似“刺激泛化”,也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畏惧心理呢。下面一起走近职场畏惧心。
- |! l+ q* e6 d+ ?前几年发生了件世界民航史上都颇为诡异的事件。往北京飞的马航mh370飞机跑到印度洋坠毁了。十几个国家在印度洋里大海捞针。于是因为这件事,有人产生了一个想法再也不乘坐马航飞机了。有这想法很正常吧。当年3月份,马航股票持续暴跌。浙江中青旅甚至暂停了与马航的合作。但同学们,你们会因为这件事拒绝坐飞机吗?不会。相信你们都觉得这是一种并不合理的畏惧心理。% T5 }+ ~. ]6 X2 q* u2 I
" D+ L* h, f' q* x! [+ J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漫谈职场中的消极心理-1.jpg
) ?4 ^6 u& ^; ^' x

/ J  w0 F1 }3 M. `+ W, p7 t, i比方说xx公司的网上招聘存在了欺骗行为,绝大多数朋友可能产生了一个xx公司网上招聘不能理睬的想法,但是有一些朋友却产生了网上不能应聘的想法。继而在求职中关闭了网络求职这样一个非常好的求职渠道。
$ D7 N6 e. L) U: v2 o/ d9 x. B
. U& \9 P8 y) H& L, E4 ]2 W0 x还有一位青年朋友,他的求职理念是工作不能太累,工资少没关系,关键不能太累。我看他身高得有174,看着结实敦厚。比较奇怪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细细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位青年朋友以前在工作岗位上病倒了,于是就产生了自己体质很差,不能从事稍有点体力的工作的想法。这些就是潜意识的求职的畏惧心理在作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 G/ ~* d' p, N+ O7 q! o/ E2 o/ y) C; b/ J) L
除了这些情况以外,还有些求职者的畏惧心理体现在看到要求高一点的岗位就退缩不敢投简历 。
* V: a! \5 o' s* K8 P$ O0 f& \8 x1 q# n( b6 Y% v
他们经常会在我尝试为他们推荐岗位时告诉我“我还是算了吧,要求这么高,我投了简历也没用的”。但通常他们所欠缺的只是一点点勇气。
/ H1 A" |) w4 J2 q7 p" s- J
) m5 R8 I% U* n7 A) C. u$ k" W比如 招聘会是一种很好的渠道,但是我经常发现很多青年朋友们存在着一些畏惧心理,并没有很好在招聘会上自我展示。  Y9 }4 _- S. l6 M9 ]

- o' Z! ?$ r: Y/ J+ J" U. b这是由于什么样的原因产生的?在我看来有三点因素,一是因为缺乏对于岗位的了解。二是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最后是害怕付出努力得不到回报。: M$ J; @/ G( }4 W8 x
. Q* }1 a7 V9 u6 N
如何破解呢?
" H" Y  M4 O- N& q- M妙招一:消除对于岗位的误解. F( O3 C: S" q& v0 ^  u3 B
* G" b7 [7 L0 t$ |
有很多种渠道可以帮助我们求职者了解岗位。给你们稍微罗列一下
4 W3 a; M. X) j% W6 r6 U7 D/ k$ n7 G- @( Y% n$ v3 Q
从社会观念、媒体报纸等。比较高大上,行业前景。但不知道从何入手。5 Z& G9 O2 z7 L; B
/ c# q, z& y) f9 R
从亲朋好友那里。绘声绘色形象生动
5 I# b3 m: x0 l6 ]/ W; X) P- i/ h- g
从招聘广告这里。务实,缺乏想象
# Y6 \+ z/ g8 |' m, W- Q6 E
4 o( |3 v6 C. H$ ~1 `& w从切身经历。这其实是最好的体验职业的方式,亲身的经历最为真实可靠的。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叫做都教授(来自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他亲身体验了许多工作。可惜,我们不是他有漫长的时间,没办法把每个行业试下去,职业试错的机会有,但允许的次数并不多。
# r$ u1 A/ r+ Y% }
" b1 t$ Z9 D& L0 v那怎么才能在一个岗位上了解到多个岗位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的职场新人们除了自己的本职部门工作要多加熟悉以外,了解其他部门的情况也是一堂必修课。很多朋友在工作过一段时间后觉得这个工作并不适合自己,开始产生了转行的念头,但却不知道自己应该转行进入哪个方向。如果她曾经对自己所从事岗位的其他岗位也能有所了解的话,这将会给她的转型提供充分的参考。有位青年曾经是生产线上的工人,工作的关系经常接触五金件送货的供应商以及自己单位采购部门的同事,由于社交工作做得比较好,对于采购的工作有了一些了解。后来在考虑转型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了采购,并成功转型。$ B* q8 {4 L% `; X- O
妙招二:充分的准备。
$ v" c; {; U( n% r6 O- w. f& M5 f: A# @3 I7 F
我们来看看求职者李小果是怎么做的。: q) j4 m8 u% Q: n$ D; Z  O
7 t4 i) m& Y7 Z: V. L6 M
李小果是个应届毕业生,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上,他注意到一家企业的数据分析员岗位,比较心仪,于是排队面试。
- K: r7 a# u4 r1 |% A" |9 ^+ ~0 W5 p8 v. A
当时排在李小果前面有两个学生。应聘者也没顾上看一下单位的介绍,抢先就站在了企业人事面前。企业人事当场给他进行了面试,问的第一个问题就让我们的应聘者甲败下阵来,这个问题特别简单叫做 “我们单位名称是什么”。3 H2 u. F" q1 c; h1 r5 }% X

' k4 X" M% l3 _" D( R6 u显然应聘者甲犯了一个很多朋友都会犯的错误,只顾得上岗位信息,而没有顾上看单位信息。8 E0 ?# B9 a% o$ f$ s* X" B
' R* N! N/ @( _4 S4 s
接下来轮到了应聘者乙,他显然做了点准备,单位的名称以及经营范围等等有所了解。看得出人事对他比较满意。可是在随后的自我推荐中却露出了马脚。) A" c/ E& N! H, [6 Q/ F

4 f' L0 Y9 A" \4 ]他告诉这位企业人事“我很适合这份工作,我记性很好,对数字尤其敏感。”“很好,那请你告诉我我们单位是哪一年成立的吧。”这次应聘者乙也只能铩羽而归。这位应聘者的问题在于自我推荐时缺少依据,显得苍白无力。自信心不足的李小果默默退出了队伍。退出队伍前,李小果记下了单位的邮箱。回家以后,李小果通过浏览单位的官网了解了单位的历史、企业理念以及产品服务,在大方向上了解企业的背景。然后了了解了多家企业数据分析员岗位的岗位职责,进行了结合,深入了解了岗位的特性。最后他给自己做了下包装,在简历前加了份求职信。就这样,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修改了下简历,并投出了简历。结果成了。通过分析这个案例,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李小果最后成功原因是什么。
, r0 i! |5 w6 x4 t3 M4 U$ J% w! ^' v" r8 N- P
9 O/ l( {3 q, }$ k8 Z: C- x7 g
2 O- x8 |* J% o) r5 z9 \( W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漫谈职场中的消极心理-2.jpg
5 l, f4 y' G: {

5 A( \0 s8 @+ L, |# o/ O* J; L我这里总结了下,面试会上仔细地观察。你们可发现,这两个应聘者给了李小果很多启发。这里面传递了几个信息,单位人事对自己单位是非常引以为豪的。并且会欣赏应聘前对自己单位有一定了解的应聘者。最后希望每个应聘者说话要有根据。有理有据,说自己对数字敏感就要真的对数字敏感。
& |+ J6 v0 I( O. `9 l: M1 }& K3 G妙招三:善于把握机遇的勇气* S2 x* [4 W  C7 Q. }1 h
除了上面两个因素,其实还存在一个最最重要的因素,这也是前面分析的两个原因的前提。就是要有善于把握机遇的勇气。在这方面,我非常敬佩一位女士。她就是邓文迪。7 w" E2 \$ z7 J/ z
1996年,邓文迪从耶鲁大学商学院毕业,获得MBA学位,准备谋求到香港发展。在飞往香港的飞机上,邓文迪恰好坐在了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董事Bruce Churchill旁边,当时这位先生正准备上路前往香港担任Star TV的副首席执行官。飞机还没到香港,她已轻而易举地谋到了卫星电视公司总部实习生的工作。你们都有过坐飞机的经历,有多少人能够敢于尝试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和坐在我们身边的陌生先生进行攀谈并为自己赢得工作的机会呢?这就需要把握机遇的勇气。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而这个准备的前提就是把握机遇的勇气,你们同意吗?
# t. ^1 i/ j7 i
8 t/ w, r" L6 F1 @+ z0 u很多朋友们会觉得如果这个岗位真的是要求很高呢,不是我够得上的,可能还会有些朋友自我贬低觉得癞蛤蟆吃不到天鹅肉,让我白费劲做什么。这就是畏惧付出努力,怕付出努力没有回报的心理因素在作祟。其实有这个心理是极为正常的反应。但只有付出努力了才可能会有回报,不付出努力是没有回报的。4 a' P- a+ P" i$ a
0 t/ C! k) D# U0 O, n* m& U( X
当然付出努力也是有前提的,不是让你们瞎使劲。
$ s' N1 K) Y. p
  j& g" f! z8 }5 u不知道这里有没有朋友喜欢玩德州扑克的。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扑克牌游戏。我们下注的筹码多少会与可能赢得的池底大小有明显的联系,同时也会综合考虑胜利的可能性。当我们只需付出的50筹码的代价就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概率凑到同花赢得5000池底的筹码时,你们一般都会选择付出的。因为付出的代价相对于我们预期所能获得的价值来说是非常小的。在我们的职场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你们不妨衡量一下自己所需付出的努力以及预期的收益后再选择适合自己的决定。就拿求职来说,如果付出的努力仅仅只是我们休闲娱乐的时间而预期取得的收益可能是一个自己满意的工作时,我们就应该去努力,你们同意吗?- f5 _$ ?5 d0 \
' D& W5 J  P! ?$ |& V% F0 a4 n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漫谈职场中的消极心理-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