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

[复制链接]
查看2324 | 回复0 | 2024-5-6 17: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1.jpg

+ v0 A) y) M2 _3 r文/兰妈谈育儿
+ F  P5 A3 o/ C# t0 T8 ^6 `任何关系都需要靠经营,任何关系的好坏背后所隐藏的也是因果论,能悟懂这一点和孩子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糟糕了
# `4 f; d$ T8 O前几天,听朋友讲了一个真实经历+ [1 e* V6 ~1 t" h4 ?7 @8 g3 R
15岁女孩茵茵,爸爸早年前抛弃她后,就一直跟妈妈、外婆生活在一起$ o' z2 |- n% k0 X3 C
妈妈忙于工作,外婆又心疼茵茵没人照顾,于是就背井离乡成了这对母女的精神支柱
' a. }# V( E% c/ z% `再加上茵茵从小没有爸爸的缘故吧,外婆对茵茵从小就特别疼爱,茵茵对外婆也极为依恋
) b* ]- j6 f' r可11岁那年,老家的外公生病了,外婆需要回家去照看
, E/ ~! M" o4 v5 N+ X% p3 G当时的离别之际,茵茵可是把眼睛都哭红了
. ]& A( d2 S% \8 d
1 B( |# t# f4 m5 f1 O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2.jpg

2 q1 P9 X0 _& a" G* [但这份不舍也仅仅是离别时的短暂感动,晚上妈妈让她给外婆打电话聊聊天时,她就满脸不耐烦地嚷嚷说:“真烦,有什么好打电话的”
" `! D" z1 b$ e1 z' a1 g, L3 p% u那一刻,妈妈只觉得有些失望:“明明外婆对她那么好,为什么转个身的功夫就不想念了”& C, u# l" G, ]( w# O5 Y. W5 B
而不久后,茵茵从外面买回来一只仓鼠,每天一日三餐都尽心尽力地伺候着,如果到学校寄宿了,每天也按时按点往家里打电话、询问仓鼠的情况8 T" U" ?8 x( T& P$ t# y5 {' L
包括:9 U9 t1 p: q4 m7 x6 L2 V) g
吃得好不好6 r4 q( Z* D1 b0 d0 r. Z% J0 L
有没有喂水喝' X6 U' Y7 M& x' k5 q- p& }) a& o
新买的玩具会不会玩
6 L3 t+ I" ?5 g# l! Y赶紧多拍几张照片看看心爱的鼠子
0 t- C" @. f" Z/ \' Y! L
: X& p7 }  c9 ~. t, D8 O
如此细心体贴的一幕,更让妈妈想不通了
# r1 w2 ^1 Z( Y0 G, q" F) {她不明白,明明外婆那么掏心掏肺地对孩子好,结果却不如一只小小的仓鼠感情深,也一直以为:“这就是典型的白眼狼,养不熟”' d( K! \, Q: P5 g; m! I
( r, X  h, u7 c; _5 D3 b2 r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3.jpg

8 A! o7 u% t  t5 y5 v* q& [可有一次春游,妈妈如往常一样把书包塞满了零食、水果,嘴里还不停唠叨一路上的注意事项时,茵茵有些不耐烦地打断说:: w. E* K' [. b0 A. s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有必要还把我当小婴儿看待吗?还有啊,你老说我对你们的感情还不如一只仓鼠,那是因为仓鼠能把我当成它的主人,而我也能在它身上找到存在感”% a6 J7 \# x9 d$ J- C
原来,外婆和妈妈自认为的掏心掏肺,对茵茵来说却是长不大的内心压抑1 J! o4 Q. E: A, l! f3 C
特别是当她把好吃的零食喂给妈妈和外婆被拒绝说:“你吃,我不要”、“我不爱吃”、“哪有大人吃零食”时: X( X# D3 D1 E. e0 P( m
正因如此,茵茵就喜欢被小仓鼠需求的感觉,潜意识里也就对仓鼠的关心和爱超过了家人
2 m+ P' H+ C# h" r说到这里也大概清楚了,那些掏心掏肺爱孩子,最后却被子女反感、冷淡的父母,并不是孩子有多薄凉,而是相处关系背后的因果论0 N) w6 E# y/ `9 t- w
特别是以下三种“因果关系”,往往就是你对孩子越好、孩子却反感你的理由:
# Y4 p7 s" T$ ]4 k
! b) f. y+ J9 Y4 \9 y3 ~, W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4.jpg

- D) y! g2 `7 i8 P, u; ?
01
9 r; |0 a5 x1 S* g  B) h3 y
满足型
; \, A1 i; d/ E  ]1 n6 g& A
孩子要什么就有什么
$ X7 `1 H3 x4 `0 s7 K
和15岁女孩茵茵相似的另一个女孩" L+ g/ }  x6 g5 `; Y* t. Z
也因为从小没有爸爸,妈妈就愧疚地以为:“本来就没有爸爸,可不能让她觉得妈妈也不爱她了”+ n+ \2 X3 H6 R: V7 o: r
于是,每个月工资基本上都是花在她女儿的身上,要什么也都会尽数满足
# _1 I$ @8 d  c9 ~0 t0 V4 }- s特别是孩子还小的时候,所见有限,需要的东西也往往可以轻松满足) }4 `7 m+ |- {) B; d  L
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要的可不止是零食玩具,身上穿的用的,还有手上拿的手机,基本上都是一口一个名牌1 B1 Y8 f- B) j) |% C% b
当妈妈觉得压力过大,忍不住提醒她:“妈妈年纪大了,挣不了多少钱,你省着些花钱”时,女孩非但没有体谅妈妈的辛苦,反而当着一众亲戚的面说:“我妈不让我吃饭,也不给我钱买衣服穿”" n! G% c! q8 U5 D( E+ m2 B' `% U/ h
最后,迫于形势压力,也不想让外人围观看笑话,妈妈只好一次次妥协
" d. M' h# K7 L5 y( O/ I而一晃又是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小女孩也成长得亭亭玉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实习% w- A( X2 r8 j3 U# w' H2 G
本以为好不容易把孩子培养出来就熬出了头,可从小衣食无忧、被宠着长大的女孩,也让她即便是成年也依然没有独立意识
: N( y3 C7 W- T- A, l" h9 A" f) l
( T( n" ]6 A: ^: I$ H% H' s7 u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5.jpg
3 w' d! f' h  w, c$ U2 c! z0 {
有一个月,就因为工资不够花找妈妈要钱未果,女孩就大声嚷嚷着宣泄不满
' Z- N4 {7 D  C9 r$ r  X* T8 P% J! Y1 ]她说:“没钱你生什么孩子,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吃苦的吗?真倒霉做你的孩子”
) W% ~8 F$ |8 b" o; H; Q听完这番话,妈妈还试图解释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就要学会更独立、承担起自己的未来”) D$ K9 J: r) }# n4 {+ f, V
女孩呢,完全听不进去,她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妈妈不爱我了,妈妈讨厌我”( B4 N; O$ `! I9 B5 W6 ]! |
就因为没有满足需求,也因此忘记所有的好,只记得所有的不好
0 A. ^) f& D- ?+ p5 ^2 ~这就是典型的被惯坏了/ t* l' \. @8 n% t6 h7 P! |4 K: O
如果养孩子就是不停地付出,孩子要什么就轻而易举地满足,那结果无非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尺、还有习以为常地接受的有因有果
- A% y9 R' b* ~& _1 z6 @7 _% A记得心理学的情感论里有这样一句话:, d: ?3 \% O8 |4 r8 l  Q9 X
一个人之所以敢在你面前无所顾忌,原因无非有两点:
! ]( F! |% R- m  |/ Z  M: }第一,你没有原则,别人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别人说什么也咬碎牙往肚子里咽; E2 _+ _2 V4 r
第二,你有原则,但往往碍于面子没有勇气、或底气而轻易妥协,最后反而被人轻易抓住懦弱
, I  d, h. A$ f! f  n: Z很明显,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是一样$ i8 _; {/ F7 {# o( _  I( u7 B
正所谓:“碗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世人也只会记住千里迢迢见想见的人,并不会记住千里迢迢想看你的人
- I1 Q) y) f$ t: h- _不想养出最后还反感你的孩子,那情感论里的原则就是因果关系
8 |7 G* V& C+ r从一开始就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但我们的爱也是有原则的,比如,不切实际、还危及健康的要求,我们是不会满足的,因为我们更爱你的健康、平安”
* ?/ W8 e% U1 Y- r3 t3 }真情告白、但不随意满足,这才是建立在原则基础上的爱,也是等价情感表达的最直接方式; u; C1 b3 t0 M0 \- Y

/ v/ j  F9 p  D" j6 F& I$ o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6.jpg

) E8 a1 ^( f8 Y$ l6 j
02

5 B  l( J: j& @( J) u+ b; e+ i9 l% x5 h
拒绝型

0 R) ]- E2 D; `, f3 l& h. g
让孩子把礼物退回去

/ S+ F' \6 b* v: z' s0 l: c9 N: K* I人与人之间,无非是需求、和被需求,而这些恰恰是相影相随的
- U) {' ?0 o7 h& o9 f: @不管缺了谁,这段感情都不会完美# k4 M1 Q9 r* r& r; s
网上曾经看到一个视频) E8 r1 h. S& s
有一个儿子,在母亲节那天买花,想要给妈妈惊喜
) @" O/ S$ O; p可妈妈看到后并没有感动,反而批评买花不实用,还让孩子把花退回去
3 m; t- X! N2 s( F; l/ v8 p2 a也就是这样一番话,直接让孩子委屈地哭了
9 m, d4 Q% u$ d" ]后来,尽管妈妈也跟她儿子解释,表示以后想要什么会跟孩子开口,但拒绝孩子心意的习惯付出,到最后也会变成习以为常的习惯
+ o2 V1 q9 A% r  b3 J3 W亲戚王奶奶的晚年生活就是如此; i5 U8 Y9 A! X) K4 D1 F
年轻的时候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可面对孩子的给予却始终拒绝
8 Y; @9 P2 ]- A; W小时候,儿女喂她吃糖果,她会说:“爸爸妈妈都是成年人了,这是小宝宝吃的”
  P0 I5 G6 Q" Y, U: k再大些,儿女想要帮忙扫地、洗碗,她会说:“你把自己的学习管好就行了,家里不用你操心”
$ g; a" G1 E# g$ F2 Z% Y& j# t等成年后上班了,儿女回家给她买礼物,她也会说:“我们在家里什么都有,你们挣了钱就省着自己花,不用管我们”
, H# r3 Z3 g( J# a/ [  \2 c2 {4 c$ v# c- Y: U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7.jpg
( y( _+ [1 T" `* @8 w
后来,儿女们真的如徐奶奶所想的那样,不经常回家,没有多少电话,甚至想吃糖时还被嘲笑说:“你都老了,还吃糖,那都是小孩子吃的”
2 [3 N. N% ~. W( D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饭,桌子上留着的永远都是鱼头和鱼尾…& |$ |4 `! N3 N% H1 ^
原来,徐奶奶之前为了把鱼肉省给她的孩子吃,就告诉子女们说:“我只喜欢吃鱼头”2 g2 ]0 w* U7 n! l5 `
这就是拒绝孩子关心你的因果关系, P: _- M4 Y; Q
正如每段关系的开始都是相互客客气气一样,父母把好东西都省给孩子,孩子自然也想把好东西留一些给父母
7 x8 N, o; ^6 E0 i9 Y6 L" W倘若这个过程中,家长只知道付出、不知道接受,那孩子自然而然就形成:“他们不需要…”、“也不喜欢”的潜能认知2 S+ o, J/ e6 ]0 C
所以,对父母反感的孩子不是白眼狼、也不是冷漠无情,他们只不过是被拒绝后失落,感受不到需求、也无法获取情感能量& G/ n2 _9 [8 @. N1 V3 T& X$ G
就像情感能量一书中说到的一句话:
2 V$ [% ~$ _) e2 F4 e
“每个人的情感都像是一个小口袋,装进口袋的,是你的需求和满足,而从口袋里掏出来的,却是爱别人的能力、与成就感”/ v& e% L# i* _1 q* e  i8 g
而孩子爱别人的付出过程,也恰恰是他们体会爱、学会爱、和延续爱的过程
+ _& z5 e, m7 Z: ^- t: z若这个阶段,父母接受了,那孩子的爱才会真正完整
. ^' k9 t; @% }. Q) ?4 W8 N1 z  u2 n- j3 ~( H! ~, T; h' s% e- R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8.jpg
7 q! y- K  i, N0 P- \% o( z
03
, k+ W, a% z9 ?* }* i% T6 T+ B
强势型

) q" n8 K( o& ~7 G: i/ O
家长说的话就是圣旨

; b& j% x+ Z6 A" J& v3 \没有天生薄凉,只有不一般经历的童年,过去成长的好坏体验,也会直接决定接下来的情感状态5 \3 |, L' ~3 u  _- w4 F2 B7 Z9 u
有一个朋友,经常被她妈妈骂“白眼狼”、“不孝女”, ^) Z* {7 D. Z6 Q  a5 L( y! I3 Y
时间长了,村里也传出她如何不孝的各种声音& j9 z! E0 j/ I: J
比如:
8 \! K. y. m; R9 K6 y4 |; s1 o
“这姑娘好家伙,自从出去上班后,一连好几年都没有回家陪她父母过年,性格是真的野啊”" v# A' Z  I: P; N% Y- h% s3 k+ a( `
“这眼高心大的人果然不一样,飞出去,就不想再回来了2 i$ `1 ]9 s' ~7 E+ G
“还经常听她妈妈说,早知道养出如此不孝顺的女儿,当初还不如直接掐死”
( p4 v0 X" @3 ?$ g9 V
听着一句句熟悉的声音,我似乎慢慢理解了朋友身上的冷漠
# [0 {, e8 x+ {! _/ |5 U一个整天生活在打压、和强势环境的人,先不谈有没有亲近你的想法,光是一句句“白眼狼”就让人忍不住躲避4 L4 \6 R  i9 S2 n' {  u
事实上,朋友母亲的强势远比一句句“白眼狼”还要可怕: r1 H/ F6 `  t; `7 Y: e
小的时候不喜欢吃蔬菜,妈妈还非要给她夹蔬菜
) V! x; J/ {9 ~8 V2 @+ R如果不愿意吃,就给你一个愤怒的表情,然后威胁说:“再让我发现你挑食,看我不把你扔门外去,好好把你饿一顿,到时候连草都知道吃了”
6 T8 V$ `  j3 V& a2 c7 ^3 c. ]' g
/ ~2 e! c6 G& t' |. u9 }: w- K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9.jpg
/ o5 Q" C8 r. V( C
高考时不擅长理科,打算选择和文科有关的专业,母亲反对% c- {5 @5 a7 Q
如果没按照她的要求报考志愿,那接下来就是各种借口逼迫妥协( }7 X! _8 X" Y3 k0 u. e+ }
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也是一样,哪怕是已经离开家、依然无法摆脱掌控
( V% H( ?* w9 e' m. Z- d1 p, D但凡是母亲的一句话,那绝对要如圣旨一样绝对服从8 n4 V5 ~4 Z0 x- q  A; X. E& ?; p
否则,母亲的“毒嘴巴”就来了
) ^$ W! y7 @+ C- |9 Z完全不考虑你能不能接受得了,反正就是要用激将法逼你妥协, n; o+ u$ C$ [2 d
后来朋友实在是受不了母亲的掌控,就躲在外边不敢回家( n# z% \  j% q7 I5 m. X
用她的话来说:/ l3 ]2 k3 c# N# G$ {* T
“不是我不愿意回家,也不是我不想孝顺,而是一靠近那个家全身上下都不舒服,也不管你如何对他们好,他们始终都觉得你不如别人优秀”
/ L8 E7 _" {: g% }9 g9 [) r
这就是距离下的冷漠,也是成长环境下的因果关系
: H6 l- Q# r6 R3 h# W: V5 l最重要的是一个从小都觉得自己不被爱的孩子,长大后又如何爱别人、爱自己呢
( T/ q$ R! U2 q- Z2 S& Q综上可见,一个孩子爱人的能力,一定是在建立在被满足、被接受、还有被尊重的基础上9 w3 p# s# ]# e9 y% E8 z2 O8 v9 }
一个父母真正爱孩子的方式,也是让他们在这些体验感中真正拥有爱、学会爱、延续爱…
$ t3 M3 P* C5 b9 v) D. A: ]0 Y/ f7 p
为什么你对孩子越好,孩子越反感你?背后的因果关系很现实-10.jpg

% V# @0 E0 r5 B' B; }! P那么,关于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是一场因果关系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399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39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