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复制链接]
sn860823 | 2021-5-18 05: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不努力,却逼孩子上进!
5 j% R" `; o' E( w- H0 a6 D有一种女人,在她们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她本人仿佛就消失了。4 G; X# m" E: l
她的头像,不再是她自己,而是她的孩子。她没有自己的网名,QQ、微信上就叫XX妈。( c# N  }0 e0 F0 \8 i
她不再是她,她只是XX的妈妈,只是一个孩子的代言人。
4 R+ d( C# j6 c1 K% l她在朋友圈晒的,永远是孩子。孩子哭了,孩子笑了,孩子在游戏,孩子在学习,孩子去比赛,孩子得奖了,孩子真棒……
! j& y. r( f8 B# a如果参加聚会,话题也永远是围绕着孩子,孩子多聪明,多可爱,多孝顺,多天才……每个妈妈在自己独家的故事里沉醉,可以讲足三天三夜。% H" U7 B7 F; K( g$ q0 c
很爱孩子,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骄傲。这是母性的本能,无可厚非。
2 t; D4 t( k8 A1 ]4 N: t( |然而许多人,往往不是刻意要隐匿掉自己。只是认为自己人生已经乏善可陈,所以把寄托和希望放在孩子身上。% z6 b# J0 r) r( S- Y& m
觉得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带好孩子,觉得最大的梦想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才,周末就是陪孩子,旅行就是带孩子去玩,学习就是学怎么教育好孩子。1 Z3 y: @: n' S, Z% A9 O. t( P2 y
这样,仍然有人觉得还不够,开始讨论妈妈该不该辞职,用自己的几年陪伴,换孩子的三十年。  Q; k; l& l/ b3 |+ R
她们以为只要牺牲自己的人生、事业,就可以为孩子换来更辉煌的人生。
0 g- x- ]3 Z& K4 a) f; E这种想法很一厢情愿,如果你自己不够优秀,再多的陪伴,也只能给孩子错误的示范。时间的长度不会改变质量,否则每个全职妈妈用时间陪出来的孩子都是天才了。/ x* L1 y% h3 p, g* d' r
有一种观点是,让妈妈回到职场,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因为工作,可以让妈妈知识面更广、眼界更宽、心理素质增强、待人接物更训练有素。可以在孩子面前做一个很好的榜样,孩子看到妈妈也这么努力,自然而然也会效彷。, n8 Y* e+ R- X# c( M0 W
曾经面试过一个为了带孩子而离开职场几年的妈妈。我问她,平时都上哪些网站?会看哪些书?还有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结果她全都答不上来,她也就三十岁,不上班才几年就与社会格格不入。我不是歧视全职妈妈,有很多优秀的人去做了全职妈妈,比如我认识一个妈妈,她是心理学博士,她辞掉大学教职回去带孩子。但带孩子的过程中,她从未放弃学习,看有很多书,主动去认识有深度的人。我相信这样的全职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一定不差。3 z8 \; r0 O2 b6 r
你可以全职带孩子,但这不意味着你要关闭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全盘放弃了自己人生的追求和修练。
6 E0 T  @& h- b: c+ F+ f6 r因为,陪孩子最重要的不是教育不是督促,而是示范。9 R- r6 ~& {" Z6 |, B8 [; [6 I
不是你自己天天追着连续剧,却对孩子说,你不要看电视。不是你自己沉迷于打游戏,却对孩子说,你要勤劳你要努力学习。不是你自己张口闭口“三字经”,却让孩子要讲文明。不是你整天一页书都不看,却让孩子要热爱阅读。
6 w) S1 `( `* q2 `7 N有些做父母的素日习惯对子女指手划脚,你该这样,你该那样。子女再大一点,心里就根本不屑:就算照你的话学足十成,最终也只不过成为像你那样人。
' L, G, i* m2 F% Y# S4 }教育孩子之前,先看看自己的样子,有什么是值得孩子来学的。你自己也是个优秀的人。对孩子的教育,才有足够的份量和说服力。
$ n8 o/ p2 q7 U2 g  R/ F8 z3 A许多父母都喜欢说一句话: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咱家以后就靠你了!说这话的家长,往往也就3、40岁。0 ]; |0 k$ m( ?, f  I! T
人生的那么长,你才走了一小半,正值壮年,是最聪明最强大的最好时光,可你已宣布对自己的人生放弃理想和改变,把逆袭的重担压在一个几岁十几岁未成年的孩子身上。孩子会怎么想?凭什么啊!8 z% h. g1 k0 X4 c0 D) u; X
很多人的人生误区是,以为奋斗只是年轻人的事,小孩子才要努力读书,二十几岁的人才可以努力拼博、实现理想。% f- T9 E6 x+ W! N. Q$ c4 W' O
到了三十岁以后,一切都晚了,人生已经定型了,这辈子就这样了。
6 O% v% ^3 q, X% e我发现二十几岁年轻人也这样想,前两天我劝一个失意中的读者,让他先找一份工作,攒够了钱,再追求梦想不迟。
0 P1 O9 m, g: g8 j% U* O: r结果他说,可到那时候,我已经三十岁了。我觉得好无语:三十岁怎么了?三十岁人生才过三分之一多点,就应该躺下来,坐吃等死了吗?
+ Q7 Q2 l) q5 O( |1 {2002年,从监狱里出来的褚时健承包一片荒山,开始种橙子,等待橙子挂果要6年,75岁的他,满怀信心地等待81岁的果实。摩西奶奶,76岁开始学画,80岁举办个展。0 p3 k" S+ p6 p* n; H; f
与其说羡慕他们的成功,我更羡慕他们拥有一颗永远不老的心。很多人把外表修饰得无懈可击,一开口却老气横秋,他们对梦想这个词嗤之以鼻,拒绝人生所有可能性。7 Z& U0 u( m$ c& u) a$ R$ `
梦,只放在孩子身上做。. w$ G$ c2 B( t4 z8 f! O  g
如果你甘于平庸,却指望孩子努力且成功。可有一句俗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是教不出雄鹰的。你自己选择做只笨鸟,却总要孩子先飞。, o) e9 N( K# v! l& Y5 r" D2 y6 Z
好吧,就算你的孩子天赋异禀,一定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孩子是你的骄傲,可你是孩子的骄傲吗?& }& R0 i* K8 A' H; G
正是因为有了孩子,更不可以放弃自己。因为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有希望孩子能够拥有的品质,要求自己首先要拥有和做到。1 E$ v3 {: F* n' ~' F) c
因为深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所以努力让自己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让孩子更接近和拥有这样的可能。
" v: f( a0 c4 U2 J' D( J- B为了有一天可以亲口告诉他,老子做得到,你也可以。
8 R6 a; ?% K6 e' }不管世界多么现实残酷,不管活到多老。爸妈依然在努力,依然在坚持,依然在追求梦想。所以孩子,你也不要放弃哦。
# s, `0 w& Y* n9 g$ ]7 A5 J最好的教育,是活出自己的精彩,和孩子一起飞。这时代,阶级越来越稳定,人生逆袭的机会也许越来越小。你的高度决定你孩子的高度。看你目前的样子,很大程度就基本能判断出你孩子,未来会是怎样子。
平安75 | 2021-5-18 05: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投入不过几万、十几万的大脑,却希望它每年有数十万、上百万的产出...; Z) v4 N, }% S0 p1 Q3 q! S3 |
不仅仅是家庭教育,包括自我教育、校园教育...所有的教育行为都归结到一起,本质上都有同一个问题:& }2 N: X5 J9 o+ n4 B8 c# ~
没有意识到个体的发展同样要遵循规律,对结果的期望严重脱离理所应当的现实。
0 i% ?( F% j+ K. S, }% Q2 Y% n, b8 _4 J! U
5 P* t% |4 i) a: r6 _, C
希望上完大学立刻就很能赚钱,赚不到就到处散播读书无用论。当然,特定的时期,大学毕业是能拥有不错的待遇,但请您注意,这不是因为大学生本身有多么了不起的谋生手段,而是社会的需要决定了他们能被尊重。多数历史时期下,对于没有丝毫社会掠食经验的新人来讲,被人各种忽悠、剥削、压榨,才最现实。; J' u& ~. p  s" @1 c% Y/ q/ P
认为高学历的人才应该彬彬有礼、举止得体。但实际上,对于很少在人群面前展现自己、缺乏交际经验的学生来讲,不太协调的着装搭配、略显生硬的肢体动作、腼腆害羞的招呼方式,才是最常见的表征。
4 X& I, B* \3 F人们默认成年人的成熟是必然的,却很少有人在意他的成长经历是不是健全的。
; J8 b$ o! A) d" B6 x... ...
; d+ l# V" u( Z5 `9 d  m5 t人们往往意识不到,他们对待某个人(包括自己)的要求,相对于这个人履历来讲,是很不合理的。
& V! V/ d6 j" {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1.jpg 什么样的才是合理的?% |$ l" X2 p0 M3 ~/ e
大脑是高级的信息处理器,但也只是信息处理器。6 S5 ~7 T- H% [) u
它的功能是把已有的信息资源利用起来,进行一定的抽象、归纳、重组、创新..." d( d) `& O3 n) c3 T9 @
即便这颗大脑非常优秀,也不过是将事物的因果关系梳理的更加清晰、将错综复杂的现象提炼的更加本质、将含糊笼统的表象分析的更加精确、将七零八落的单元组合成更加精妙的创意或幻想..., Q& ^5 [8 I( \  Z: T, O1 ~
它的优秀体现在,它能够把信息整理的更本质、更深刻、更广泛、更快速;但是它永远做不到无中生有,不可能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构建精神的殿堂。2 \1 W; {) |4 N% _  k
你把爱因斯坦从小关在家里试试看他能不能总结出相对论?你把马云封闭起来你看他能不能成为富可敌国的企业家?/ {% z/ R: v* d; Q' W( N3 K5 Z- l4 N
可能你说“我也没关着孩子,我给他自由了...”
- |2 y( k4 `2 l+ P/ |/ b3 t9 s' j恕我直言“多数家庭提供的资源,即便把孩子放出去,也和关起来没啥区别!!!”
0 ?3 w! t) }/ E5 m* r王健林的儿子毕业就会开公司,你儿子毕业就给人打工。
- t7 T, [( b. \2 l这和聪明不聪明没有关系,纯粹就是见闻经验不同。再聪明的大脑,也得符合基本规律。长这么大连公章都没见过,你指望他毕业就去创办公司、还得成功?
' w; [) z( j5 o+ m' O' d" x那样不合“理”,欲望违背了“理”,那就是问题。
9 Q' Z0 o+ B2 D; S
6 X& u3 f, e8 a主观上太过用力,客观上太过贫瘠。对持续投入没有耐心、将回报估计的太过美好。这是所有人都存在的心理疾病。不仅仅对孩子,包括对自己。
9 b" |0 Z; g" s- {“为什么懂了好多道理还没有成功?”; R, a: M$ w2 [
“为什么大学毕业了收入这么低?”...
6 `- F$ n2 r1 @人们往往把没成功归结为自己情绪还不够激烈、意志还不够坚定。于是喊口号的有、扪心自问不得其解的有、晚上默默下决心的有、拼命熬夜的有...
$ W: D4 f, g1 f# K, Z5 c& h/ q( g5 v但常不过是为这件事准备的条件不充分而已。6 Q+ Y% [! Q9 x4 C3 l6 D7 h$ [3 k
不要老是觉得孩子或是自己,应该已经怎样怎样了,多想想为了自己的目的还应该多做些什么。% L: }7 c4 v3 i4 ?
好的教育只有一种,就是用最严苛的方式进行持续的自我教育。
景大宝828 | 2021-5-18 05: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起「中国式家长的人间悲剧」,看的很让人心痛。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最上心最劳苦,但还是有很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呢?, J' B) F; {* N1 @9 G
我们都是第一回做父母,就像做人一样,一定会犯错。而且,肯定不是中国父母更容易犯错。那么,中国家长的养育方式有什么特点呢?一家之言,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共性:4 W1 e+ U* [; D0 S
- 热衷于比较8 ?- F6 t1 @. h. J1 }5 ^1 @: m

/ H- S6 w' O; C$ n这个最熟悉不过了,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比较。
" w  p4 s) J! g: |2 T从比较身高、体重、长相,到比较谁先会爬谁先会说话;上学后比较的就更多了,比学习成绩、比数学难度,比古诗数量,比外语种类,比特长爱好,比睡觉早晚…4 H3 S% d$ M/ |6 y9 ]9 I
你说这是问题,也很难定义,我们很难改变固有的一些文化和目前社会价值观层面的东西,大人都比车比房比穿戴名牌,怎么会放过视如珍宝的孩子?在中国,养育孩子不比较,似乎很难。8 w* b7 g2 ?7 c+ q+ A, x+ Y6 z
比较有什么弊端?
5 `( s2 ~7 q' X1 A$ N& |# e那很多。严肃些说,比较孩子,其实就没有尊重孩子。每个孩子就如同每一片树叶,都是新绿,但各有不同。8 o7 N- r' |. O, V+ n) d% {+ a
比较的结果是追求相同的优秀或更优秀,并没有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而当做了可以拿出手的商品。6 q) |) d, R$ d/ \6 V6 n- }" X4 c0 ^
中国人好面子,孩子就是家庭最好的标签之一。
7 u: L6 z& G% n/ Q/ @4 ^孩子的身上,集中体现太多大家所看重的元素:家世背景、家教修养、教育的成功…! y2 N# O3 U# d4 N3 q$ l. ^. n
家长比较,孩子就很难不比较。
3 c" Y8 I' a0 }' b( k+ A: L: G有的家长对孩子说:“不要互相比较,就做好自己就可以”。
8 t0 q& Z7 t& x8 \除非家长身体力行,要不然任何时候都是做的比说的更有效。* u$ |' a- R$ {0 u7 T7 f" D7 V6 c7 @& ~; x
孩子会看家长们之间怎么聊天,父母之间怎么评论,甚至会感受到明争暗斗的气氛,试问这样的大环境下,孩子如何泰然自若的做自己?
" c) A5 T, B, T2 N( b: I0 r比较的结果势必会带来焦虑。4 t/ E% E5 K& W% W+ J1 \/ J
焦虑,就可能会引起各种养育的变形。
& M9 Y; g" e) }& ]' @$ e看不到孩子自己的优势,而只求孩子在比较的点上出类拔萃。$ M  f* p2 D5 n  R3 v
有时候想想,父母似乎中了某种魔咒,明明心知肚明知道人生是长跑,还是无法泰然接受孩子的现在,而总会去要求一些别人已经有的,别人已经学的,甚至别人上的学习班,别人参加的夏令营…
0 F: ~+ E! D( x+ A! f比较的关注点在外部,而不在自身,这其实是很大的精力的内耗。
: A" q/ x8 g& ^- _对于父母,很容易被外部繁杂的信息蒙蔽双眼;对于孩子,很难把劲儿使在自己身上,他总会去关注别人做了什么,我怎样和他做的一样好甚至更好。但这其实不一定是孩子擅长或是需要的。' d4 M4 |1 b( @  m
做个不焦虑的父母很难,做个不比较的父母也很难。
# D) L* E9 L- i' W还是那句话,从父母自身做起。如果父母可以坚持自己的是非对错,坚持自己的价值主张,对孩子也就会从更多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 y3 k% b- l2 o- i! q9 n, u“比较”完全是父母的,和孩子无关。我们无法预知孩子们未来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但至少,我们可以感受到个性会越来越张扬,环境也会越来越包容。; S% g8 z" w% a9 ?
无论孩子擅长什么,只要他真正热爱,就肯定有他的立足之地。做独特的自己,有自己的主张,不去人云亦云,不去盲目效仿和比较,这一点,也许比孩子参加的所有课外班都主要。
. U2 Q8 y  v" q' w真的从小就让孩子体会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真的不必去追求相似,你只需要做你自己就好。如果父母可以真的这么想,孩子就一定可以做到。
4 ]7 G$ K7 w$ B& t( ?& z/ S0 ]- X# X- 热衷于规划
: a4 z4 F5 ?0 `$ ~" P+ c$ N3 A$ m
- i8 j1 S7 ^0 P+ J: ?: q大部分的中国式爸妈,从孩子出生就开始操心。出生操心幼儿园,幼儿园操心小学,小学操心中学,中学操心大学。终于上了大学,以为不用操心了,才发现又要操心找工作,操心结婚生孩子。真的生了孩子,操心如何带孩子…终于有一天不用操心了,父母也老了,再也操不动这个心了。% r+ n4 X1 {% b8 y7 F
为人父母,其实为子女好,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的心情都可以理解。只是,真的不是你做的越多,就越是对孩子好。他需要的,你给他,也包括需要自己成长和做决定的空间。/ j# c5 x' w  N: V' x- {
我们很擅长为孩子规划,但我们的视野真的不是他们将来的世界。
3 P2 ?' J7 ?$ T' E. X% m他们所面对的挑战,我们也许从未遇见。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的,不是帮助他们找到一个点,以为这样就安全了,而是帮助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羽翼丰满的展翅翱翔。! |0 V3 G, f7 O: X
我们不需要告诉孩子,你会遇到这种那种的情况,妈妈都已经给你写好了小纸条,遇到什么情况你就拿出来什么大法;而是锻炼他的各种能力,与别人沟通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应变的能力;抗挫折的能力…这样无论是什么情况,孩子自己会变出大法来游刃有余。
8 Z( ]( k! a* m1 g# K( E' k没有不操心的父母,但也许我们可以把操心的点放在孩子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放在帮助孩子解决具体的一件件事情上。! E2 Z* Z  ]$ _% I1 |
我经常听有的妈妈说:诶呀,这一天天,真是累死了。为孩子做这个,为孩子做那个,真是希望哪天孩子独立,我就解放了啊。& `& V2 l4 l6 d" T+ V4 T+ }
其实,也许是妈妈自己不愿意放手,她享受为孩子操心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是她自己心愿或价值的体现。这话这么说也许会遭批,不过我确实觉得,很多时候,是父母需要,不是孩子需要。
; k! k. S0 A4 h- 因不懂爱而溺爱2 L% S/ I" n2 p7 I3 ~( r

0 e: B* c% c. `7 z* \0 l: x确实觉得,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程度堪上榜首。4 \$ M. s% B3 Z# P1 y8 i
其实根源还是一个,就是我们完全“无私”的想为孩子好,但那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需要,不一定是孩子的。我们掏心掏肺的对孩子好并没有错,但这不代表我们做孩子永远的保护伞和跟班,况且,我们也做不到永远。/ P  q! I, k, C! T9 `" `
这次圣诞假,带孩子在日本滑雪,感触特别深。
& h0 t1 ?1 l0 I) G- ~7 W. Q日本小娃娃的滑雪水平,个人觉得绝对可以,中级道和黑道上,经常会看到一些也就7、8岁孩子的身影,滑的相当不错。
' _2 Q& b7 [1 H  g( Q5 q% b! V这背后,除了科学的训练方法,更多体现的是父母放手舍得让孩子去锻炼的心态。
8 g. Z7 S5 p  g7 Z/ `/ \在中国雪场,我经常可以看到,爸妈不穿雪鞋,跟着孩子身后跑的场景,有的搀扶着孩子,有的帮孩子提着水壶拿着帽子…
8 _5 o! }% y, z; H, R& F. F其实这些事你不做孩子也没啥影响,你搀扶着他他也永远学不会。$ a3 k$ F" \6 [# A) D& a1 F
把孩子交给靠谱的教练,爸妈或者自己学滑雪,或者自己干自己的事,相安无事,岁月静好。有的时候,我们把孩子想象的太弱,他们确实永远在我们面前都是孩子,但他不会永远是小宝宝。
) Z( [, l, J: O! F3 D7 D武志红之前写过的《巨婴国》,其实也很折射社会的现状。有很多孩子,父母不给他脱离的机会,他即使长大成人,也还是未成年。即使他为人父母,也还是不合格,因为他在心理上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试问,代代相传何时休。无论你学业多么优秀,首先你要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行为能力。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几乎从来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做过选择,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试问,他如何能做到硬朗和独立?8 o% o& |0 q# p7 ^' x* D
- 忽视情感交流
) h  e* i: \6 n' O# G
' G9 Z- O; a; r: i这点我们同龄人比较感同身受。
  X6 l7 d7 e! c4 @" k7 Q& p我们的父母,似乎很少和我们有亲密的举动,比如拥抱,也很少有感情方面的探讨,比如悲伤、高兴、落寞和无助。
; Q+ O. H# G' A& C( `1 [2 H爸妈都是好爸妈,他们工作、照顾我们学习和生活起居,但唯独记忆里,讨论情感话题的时候,特别的少。但当我们成为父母后,我发现,其实孩子的感受是很敏锐的,他也会经常要求你有一些情感的互动和呼应。
* K! S$ J$ A  V* s8 d他喜欢你陪他一起体验过山车的兴奋,也喜欢抱着你说无数次我爱你;他喜欢伤心的时候可以大哭而无需掩饰,也喜欢无助的时候告诉你他的不知所措。
' ~0 M. D6 U, i3 ?1 v0 d% ]: m和孩子在一起,你会被他的爱憎分明所感染。
: `+ f! o5 Y2 R0 v5 h2 z而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帮助他认识各种情感,同时陪伴他们经历各种高潮低谷,这也是我们的一堂必修课。
5 @/ a: }3 h0 g我有时候会发现,身边的一些父母常常不让孩子有过分的情绪表达,比如要有规矩,要注意言谈举止,男生哭什么哭…1 d- E( j1 G9 q1 Q3 N- E5 E( F; L
其实这些和情绪表达不冲突,只是在适当的时间场合做适当的事情而已。2 f, Z4 h& `: o* j: M, Y
另外就是有些父母不帮助孩子识别各种情绪,有的时候孩子自己也许并不知道是怎么了,比如你是不是错过这次比赛有些失望?你是不是被老师批评但觉得这件事情有些不公平,所以有些困惑和沮丧?* K0 r8 F1 O8 X/ W
帮助孩子澄清各种情绪是特别重要的。情绪不是坏事,包括负面情绪。让孩子知道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认识情绪,才能更好的控制情绪。其实,我们会发现,很多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和困扰,都和人际和情绪有关。因此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情商”很重要。这里所指的情商,是识别情绪、认识情绪、管理情绪的能力。
  [2 a1 k: \+ i. O1 r) C我们太爱孩子,所以才会成就了中国式家长的管教方式。
+ H" ^  y! N% y但凡事我们都从有利于孩子发展的角度着眼。为孩子好天经地义,但别让这种“好”成为孩子的负担,恰到好处的“给予”,才是明智的父母。
5 M! {5 Z- _% s/ VPony爸爸  写于  2019-12-23
我家里就是典型的失败教育家长的典型,我这一代有五个小孩,最小的只有6岁,但是无一例外的都不愿意在家里多呆几天。
1 R) [. O7 ~& u5 o% d3 y5 n% {' d7 v
举几个例子! m( x0 z, {) J# a: y5 _+ Y

+ `: T% W! e) Y5 o; K1.' t$ f+ M0 o- i
6岁的小妹妹放学回家吃中饭,她吃了一口不愿意吃了,外婆当场发飙,说什么这孩子管不了了,自己命苦啊balabala,我听不下去了就问妹妹,怎么不愿意吃了,她说嘴巴疼,在学校嘴巴磕到了同学的头上裂了一个口子,一吃饭就好疼,外婆当即插嘴:"肯定是你下课乱跑所以才会被磕到!"
' Q* S  A' F; o$ q. D8 b& s3 O; W& g. L& _' e& d- P6 [
你看,他们不问为什么,就直接将过错丢在你身上# X7 l  z) G0 O# J

& f+ }. w& c$ g0 j0 _2.
$ `! O' f8 y+ ^7 I5 w0 ~: r从小到大,家里一直在给我们这一代灌输仇恨,各种各样的负能量。
/ J. j( Z, Y$ r这个亲戚多么多么不好,那个邻居多么多么垃圾,从小要我叫自己的叔叔阿姨为"鸡公""鸡婆"如果我不叫就会开骂,家里上一代的仇恨过往有很多,他们就一直拉着我们讲述那些前尘往事,让我们记住他们的仇恨,并要求我们一起恨他们! V6 @- W8 H! r$ z; u7 \3 `2 B

3 S4 W& H0 c: N* R' Q! G, S小時候有一次要去姑姑家吃年飯,家裡因为她们的仇恨过往不让我去,但是我爸爸这边又要求我去,我外婆这边说,如果我去了我就是白眼狼,就不要我了。当时才十来岁的我不知所措,急的直哭。再到后来提起这些事,他们却仍然是一句 :这是应该的。
1 c5 u0 d4 W% z" k
% u5 C0 S: M/ p; O- z2 I9 J/ l3.4 j2 ?+ h+ F3 k- `' Q: W% H. M
我堂妹一开始是做护士的,但是这一行非常非常的累,我妹有自己的规划和理想,但是家里人觉得护士这行体面,稳定,所以要求我妹妹呆在家里,不要出去闯,不要换工作,后来我妹实在受不了了,辞了就去外面闯了,一开始就不断的嘲讽她,觉得她绝对成不了什么事,后来我妹找到工作,又开始抱怨我妹不经常回家,是个白眼狼. z" @) L' X3 }

8 a/ ^2 [5 h. s/ o4 P再说我,我也在国企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辞了,那几天我受到了家里人的威胁和狂轰滥炸,说我不懂事,说我没用,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以后没有好果子,我妈更是夸张,直接电话来骂我几个小时,说我这种人不配得到幸福
, [. j4 T- |% b1 o7 Z6 A4 n. t2 A3 {; b, ~6 R. N" N6 K0 b
谈恋爱的时候对男朋友心存恶意,并且总是在我跟前说,你要小心,万一你以后被甩了,你也老了就没人要了
' j# W* D% ^! r5 T4 m6 c; e, P0 P- Z& {9 e+ x
你看,多么可怕,他们从来不尊重你,不理解你,并且在你身上强加自己的意愿,他们给你灌输各种各样的负能量,并且一个劲儿的强调你是个烂人,你不行,仿佛他们打心眼里就是希望你不会得到幸福。7 z: r7 i' N  C1 m" M% v% z

& h8 W) l) D# n( d这样的家长太多了,他们认为他们养大就够了,从来不注重心理的教育,他们毁了多少孩子的一生。' j7 E& e7 P' _" a8 p
4 ?, Y- J7 g: w; q0 Y, {: N' b
到头来质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一脸茫然的说:
/ k2 C7 K, \1 _% s& x; j
) e1 ~3 J! ?; ~1 Z1 K9 x这还不是为了你好
胜人一筹蹬 | 2021-5-18 05: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少家长自认为,自己主要的任务是拼命挣钱养家,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好的物质条件,想尽办法让孩子上好学校,报课外班,再加上平时严加管教就行了。这种认识窄化了家长的职责范围——  j: J# A" L7 P2 T/ D3 q
误区是因理解错误而导致的行为失当。家庭教育中有许多失当行为,都是因为家长对教育的错误认识而导致的。   % R! R3 i4 U- j8 {% f1 p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1.jpg 2019年9月8日,伴随着开学的铃声,重庆3名初中女生相约自杀,手牵手从18层楼跳下
+ y4 W+ z% D+ ^$ X# a1 _7 H忽视自我成长
! @( a, j, z1 ^. w+ z
9 l( j: f4 O& t/ b2 `( ?一提起家庭教育,许多家长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如何教孩子,如何让孩子学知识、长本领、培养健康人格、过上幸福生活。这种理解没错,但只是理解到了教育的一般,因为家庭教育绝不仅仅只是孩子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家庭教育是父母学习当父母和孩子学习当孩子同时发生的过程。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远比驾驶汽车、当个护士要复杂,但是现实中开汽车、当护士必须经过系统学习和严格考核持证之后才能上岗,而现实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大多数家长都是无师自通的。不少家长自认为,自己主要的任务是拼命地挣钱养家,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好的物质条件,想尽办法让孩子上好学校,报课外班,再加上平时严加管教就行了。这种认识窄化了家长的职责范围。
/ ]. L- u4 J, y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需要必备的教育素养是,读懂孩子身心、掌握教养方式、学会陪伴、掌握沟通方法、科学地奖励与惩罚、注重与学校的沟通,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有句话总结得好: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9 M3 a8 b' n3 D; U3 r不合理的期待
6 R, n0 e5 @. i: z
+ e" V$ t3 e, T( d) V教育,简而言之就是教育者采取适当的方式让受教育者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合理的期待会转化为适当的教育目标,指明孩子成长的方向,为孩子成长提供能量,而不合理的期待会阻碍孩子顺利成长。+ p0 V1 I3 m6 o+ h* T& {
当前不合理期待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期待过于片面。有调查发现,当今家长最关注的还是学习。关注学习本身没有问题,但把学习和其他方面发展对立起来势必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不仅影响身心健康,最终也搞不好学习。有人说,中国的家长重智轻德,其实这句话不准确,多数家长不是真正重智而是更多关注孩子学习成绩和成绩排名。尽管今天家长在孩子学习成绩期待方面趋于合理,但2018年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课题调查发现,96.2%的四年级学生表示家长对自己的成绩期望至少是“班里中等”,西部地区学生报告家长希望孩子成绩在“班里前三名”的人数比例为49.1%,东部地区为41%。很显然这样的期待是难以全部实现的。“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原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的这句忠告极具现实意义。0 f2 }+ Y, d0 a4 E  S" W$ ^
失衡的教育# S1 n& {4 x: q5 ?: p

( T9 I+ Z1 B$ q. N/ g: M教育内容很广泛,涉及德智体美劳等许多方面,需要均衡用力。但是在异化的教育目标指导下,今天孩子的文化课学习过多,体验性课程过少。( G- T$ a7 a+ f. M8 a2 ?& E# m
中国儿童中心对儿童校外生活的调查显示,小学五年级学生日常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写作业,平日每天写作业和看课外书的时间分别是1.7小时、1.4小时,周末分别为3小时、1.7小时;学校学习之外,7成以上的孩子都报了1个以上的课外班,周末平均上课外班时间为2.1小时。这样一来,孩子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娱乐、做家务、与父母沟通、发展特长的时间就少得可怜。我国小学生干家务时间远远不及主要发达国家,甚至只有美国孩子的五分之一,因为有72%的家长不要求孩子从事家务劳动。而哈佛大学研究发现,爱干家务劳动的孩子长大后就业率是不爱干的15倍,犯罪率是不爱干家务的十分之一。以书本为核心、以应试为目的的失衡的教育,最终剥夺了孩子诸多的成长机会,常常会让孩子在真实生活中手足无措。
9 T, h3 V+ B# p7 y' c9 t& h5 F+ S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2.jpg 近日,7岁女孩被家长发现眼睛里不断涌出大量小纸片) k% L% q( a# O! U; T7 t7 \& Q. c5 a
爱的缺失  Z+ g7 W( Z. F6 C
# S+ }# H/ v! b# o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孩子,连母鸡都会的事,父母自然更不例外。但现实中许多父母不知道如何爱孩子,导致了事实上爱的缺失。一方面,家长天天辛辛苦苦,省吃俭用,生活起居照顾有加,甚至放弃了事业;另一方面,孩子却丝毫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问题的关键不是父母不爱孩子,而是不会爱孩子。借用诺丁斯的关怀理论可以进行这样的解释:完整的爱的行为是双向的,既需要爱的一方有爱的动机和行为,还需要被爱的一方能够接受到,要想达到这一效果,需要爱的一方识别被爱的内心真正需求,采取适切的关爱行为。% z2 a, e7 y# l
如何识别孩子的需求?一般来说,儿童成长的早期,爱主要表现为陪伴;当孩子自主意识逐步形成时,爱更多体现为尊重;当孩子进入青春期时,爱主要表现为放手。当然,有的父母爱的方式是过度的“严”或者过度的“松”(一味地满足),都可能导致不良的后果。研究发现,对子女采取专制型教养方式(严)和忽视型教养方式(松)都容易导致子女的欺凌行为,而且过度的严厉还容易产生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 N, j) G" O0 Z! x1 d$ n8 `4 I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3.jpg 10月24日上午,四川仁寿县某中学一名学生因班主任正常的批评教育而心生怨恨,手持板砖向老师头部连续猛击9次,致使老师倒地不起/ I1 c3 M3 v% h. I
忽视家风建设& ?+ x5 N1 ~2 C% E

' _. I$ g3 q4 L: X0 }2 a4 J4 s让家庭变得更加温馨、和谐、有序、幸福,这不仅是家庭需要,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家庭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家风,家风是父母长辈率先垂范并影响子女后代的稳定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是无形的教育。今天不少家庭重视子女,但不知不觉中忽视了整个家庭,甚至把亲子关系和子女的利益凌驾于夫妻关系和整个家庭之上,这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7成以上的父母都承认今天普遍存在着“关心孩子有余,孝敬老人不足”的现象,这不仅是老人的不幸,也是孩子的不幸。% M( W/ v8 q# T3 M* g6 f
开展家风建设,一方面要继承中华优秀家风传统,弘扬仁爱、忠孝、民本、慎独、中庸、和谐、诚信、友善等品质,另一方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精神融入其中。良好的家风是通过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影响孩子的。有研究表明,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饮食状况也比较混乱,常常依赖便利店的食物;母亲做事有条理又有趣,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可见,开展家风建设,父母要带好头,让家风体现在每一顿饭、每一次旅行、每一个交往之中。
迷轻牙非冷 | 2021-5-18 05: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一点我感觉不大对的地方,就是中国的父母总喜欢跟孩子谈条件。
* G) m9 R2 U/ s$ k' t上次去吃火锅,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子拿着一辆玩具车跑来跑去,服务人员端着锅碗瓢盆穿行,他还是横冲直撞。
  s2 S' h) U, d' z( E0 X0 v  b一旁的妈妈看见了,赶紧去制止:“别跑了,这样很危险!”
# x& J3 q, s4 r3 K, ]% T+ g小孩子不管,继续跑。
$ j* r- q: t2 p7 ?; R! V) v7 Z8 P, _妈妈一边追他一边说:“你给我站住!回来!”
% F0 Y6 L( z* h小孩子一看妈妈追他更来劲了,置若罔闻。! S( x+ d$ z6 P% ^$ A
妈妈着急了,也担心孩子安全,说:“再不回来,下午的电影不带你去了!”+ @& o! n; S" `. E
孩子一听,“不行!你不带我去我一会儿就不去上课!”
, R7 W" ^% ]: z' g“那你赶紧回来不乱跑!”
4 j5 V! Y% N3 H5 @- \5 K  s“那你要带我去看电影!我才去上课。”
0 d' W* w- ?& l- H妈妈点点头,孩子终于安静下来了,开始乖乖吃饭。
5 \+ J/ Q2 Q+ K+ L7 }这个场景熟不熟悉?诸如此类的还有:
3 D4 Z0 j5 j! O2 X0 U
“你把作业做完了,干什么都行!”: j: B, C# a' N7 M* A3 q" E$ d
“你先把这个吃了,我就带你去玩碰碰车!”3 Q* O4 T# m+ K% ~4 ~8 L( Y
“不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今天就没有睡前故事了。”
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越来越会讲条件。6 i  G8 `) B6 w

9 I% R$ _4 `& o# V- A" j; i! s9 b1 i3 @) ?0 E- t
很多父母,在孩子顽皮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跟孩子谈条件:
/ {7 T2 T1 I1 \) W8 W+ {你停止或者完成眼前的事情,你就可以获得某样奖品或者拥有去做某件事情的资格。
: K5 N# [: X9 i) n5 I3 Z说好听点是奖励,说直白点,就是交易。9 c( c1 `2 O. E! L
为什么这些方法会被如此频繁地运用到与孩子的相处中?+ k( q! Y! N( q5 j
因为面对随时可以把你气炸的孩子,与耐心的教导相比,这种方法简单粗暴、立刻生效。
$ ]  T, C! A" c: i但图省事,往往意味着后患无穷:孩子也就越来越懂“交易之道”,越来越“狡猾”。
. M0 @( \0 T: K: d6 L8 T5 }8 l: T2 F, V站在父母的角度说,适当的用一些奖惩方法去引导孩子,无可厚非。
/ s( K; W6 {6 V* C但我们可能需要知道的是,用多了“交易”不仅有可能失灵,还有更严重的后果:$ I/ \- o5 z6 c9 r* N2 w
1. 模糊孩子的是非观, Z0 N. f7 a+ N5 S& x( m6 {8 ~
& P  A' {- W- M
就拿开头火锅店的孩子来说,孩子真正不适合在火锅店里跑去跑来的原因在于:+ W& N2 k" g5 t% W! Y" D
对人对己都不安全;/ C# J8 N0 ?! B5 F5 [' [+ k, `
打扰到餐厅就餐的其他人;
, N* l* C9 G+ k+ \2 X对服务员造成困扰。
但如果母亲让孩子安静下来是用孩子喜欢的“看电影”予以强化,却并不做进一步的解释,孩子并不知道他的行为不妥地方在哪里,下一次还会做同样的事情。! W+ t! x. m( j. F6 Q
更重要的,孩子缺乏站在其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没能够利用这种机会树立起自己的同理心。
5 B+ @2 y$ L4 o反而是,因为他的行为,他拥有了跟母亲叫板的权利,下一次,他还有可能变本加厉。
7 x9 {, |' M8 R* t更别说,还有一些家长,就算是孩子按照要求做到了某样事情,家长却常常失信于孩子,比如孩子考试达到了预期,家长却不实现当初的奖励,长此以往,在孩子心中渐渐失去了威信。8 s. m8 |0 c, a" H
重要的,“被欺骗”多了,孩子对整个世界都会产生不信任感。
$ O1 q) p  ^/ ]5 V% Z' a6 s
8 Z/ _- x4 y" ]. x
8 x: Z  R/ I, \2. 让孩子迅速明白交换的好处
/ O! ~, Z: U2 b3 T2 R! J9 \/ M
2 i: z0 E$ G+ p  a% Z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在一个家庭之中,他们能够通过一次次试探,迅速明白每个人的底线在哪里。4 R5 w, G4 z: r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老人抱怨,孩子倒地撒泼,要糖要玩具,老人迫于公共场合“丢人现眼”的感觉,满足了孩子。: x: k6 [* w# D8 c5 \8 t6 T! Y
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交换”到了他需要的东西。4 a+ T1 d* ?& }) C2 A. E
但或许我们不难发现,同样是这个孩子,他跟着爸爸的时候,却从不撒泼,显得很通情达理。$ S1 o0 ^8 Y. _1 T4 ^/ r  j2 Q4 j3 v
亦或是他离开家庭环境,进入学校之后,能够循规蹈矩,做老师同学眼中遵守纪律的学生。$ [  d7 V; ^* q; |
因为,孩子通过他的试探,明白了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行为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会根据这种预估去采取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孩子的“狡猾”之处,看脸看脾气决定行为。
8 B$ }9 l, Y! G& Q. k" d; V有时候,我们不能责怪孩子蛮不讲理,或许是我们家庭内部有人喜欢跟他进行“交换”,而他,也早早地学会了这套规则,运用自如。
% m' N0 f! h2 I, A$ f( h* h& B/ X# g& q5 G
. s" I: t+ p+ H! w' n
3. 破坏孩子的内部动机
: v! O0 i/ k" ]5 G% u6 k: _, \5 T. e) I( a7 r7 L; c) Q
通常意义上而言,内部动机指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无需外力作用的推动。3 T8 E& d- `3 h9 N4 c6 C, a& C
内部动机较强的人,在一件事情上会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获得更多的愉悦感。
% g1 |7 `9 e( @2 k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影片中父母为了促进大宝跟二宝的关系,让已经上初中的大宝跟妹妹玩耍,推出了“每次陪妹妹玩十分钟就奖励十分钟ipad时间”的制度。( ]% i: ~9 I- A- N. R+ y
一开始,大宝积极地陪妹妹,十分钟,二十分钟,一点点换取玩ipad的时间,然而,时间长了,她开始从心底里觉得陪妹妹只是为了获得电子产品时间而不得已做的事情。
1 O! k( a$ s+ Z4 |) F. i当她对电子产品的时间渴求越来越多,而陪妹妹这项任务就让她越来越反感。8 B2 x* |, `, {( e) E
其实爸爸妈妈没有明白一点:陪妹妹是不需要奖励的,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然而,这项制度硬生生把她自发的想陪妹妹的动机压下去了。; f* Y: ]* h& _" v  k5 D" d8 F
这一点在学习上也体现得很明显,当交换或者奖励被滥用的时候,学习主体会丧失掉学习的享受感。8 @* T" O0 e) U; f" D2 F: K/ M
- ]! M, O) U, o# m. z4 ]3 x% V
% c+ H+ E8 E( A% ?
跟孩子谈条件,不如给孩子划底线。1 ^; _6 T  Y. p7 w2 w$ x8 \
如今的孩子,不再是依靠哄骗就可以应付过去的,对孩子,也不应该有欺骗。+ p' R! g5 [& v! q# k: S
如果图一时的省事,只想立刻实现孩子听话的效果而用条件糊弄过去,根本的问题依旧没有解决。0 q, X9 U  p8 b% [. b& h6 w
当孩子跟你的意见产生冲突,或者是孩子的行为已经妨碍到其他人的时候,与其跟他谈条件,不如早早地让他有更明确的是非观念和底线:2 Y( x; }. P( u" \' t7 S, Z! T
1.划出看得见的底线
+ V+ |! V1 \1 h0 U. H  F! `5 Z: i. K: K$ n* K: ~$ y6 I6 n
有很多家长会困惑:为什么我定了很多规则,孩子就是不执行?% F' O3 C8 A5 D7 z& V4 y8 p
曾经有一位妈妈咨询我,孩子总是每天忙于挑战她制定的各种规则,乐此不疲,她十分苦恼。
+ j1 b3 }+ t* u我问她是不是经常定规则,经常被打破?她说,是的。
* i! ?4 U/ Q! e+ l* R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孩子十分聪明,能找到规则的漏洞。
% m$ o# h& b1 [" ]7 b7 N7 B家庭的规则太多,还经常变化,这对孩子意味着:
7 d6 }  B, Y3 s2 ?) [规则也并不是绝对的力量,遵不遵守都无所谓,甚至激起他的挑战欲,去打破规则。
. X. T5 z; w2 [家长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制定规则,而且要少而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C5 v8 K  G6 Q8 t( T0 \
我一个朋友给孩子定的大规则就是:
; ]+ y6 G0 n; `. U一不能影响自身的安全,二不能妨碍别人的利益。
9 @- M; g, J& {  Q3 r& ]在这两条大规则之下,放手让孩子去探索这个世界。这种简单清晰的规则,也许能让孩子受益一生。1 V) x+ q+ S# ~  y$ `3 |
正如有人说,“因为我是你的父母而我爱你的‘爱’,并不难得。
' m3 H" h1 B/ C8 Q5 V% t$ U但因为我爱你这个人而我爱你的‘爱’,极其难得。小孩总是考验你的爱。”# d; c& r) K# U" g0 Q
* t! n; ?2 q! ^* T7 A

6 H& y, ^" [3 A+ m5 c& c5 b2.家长以身作则2 A& s2 j# G4 R  R! f6 _3 |9 i
如果我们想培养出具有同理心、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那么毫无疑问,我们从内心要对这个世界的万物有尊重的心,并懂得其他人的善意,值得深深的感恩。
/ d1 r1 D4 [9 [# R很多做父母的,在公共场合对服务员百般挑剔,觉得自己花钱买了服务,对服务行业的员工提出各种要求;
9 J# c- d; b0 }( K0 r) F亦或是随便浪费食物,不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些,孩子都会一点一滴地学下来。
4 g1 ]% }/ ?; q, p" e1 f' N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得争取自己跨前一步,这也是一种先行先试。
$ [- g6 i9 k2 b) S2 B+ F孩子有着最原始的本能的敏锐和敏感,你对他付出什么,他就会回报你什么。: p6 s4 Q1 e4 Y- I! `) f& ?% I; Q! i
条件,不论是奖励或惩罚,只能解一时之急,而理解、耐心、爱和信赖,才能给孩子灵魂上的养分。
" S- r" q5 C+ w
! H8 ~1 C7 V4 a9 I5 a+ m
/ G- ]- R* T8 ]7 @我是傲德,一个贼务正业的数学老师,本科、硕士均毕业于北京大学,十年数学教学经验、新浪全国五星金牌教师,有什么关于数学教育的问题都可以来问我。
) m1 p  d. Q! j7 N关注我,懂教育更懂孩子。
傲傲傲傲然 | 2021-5-18 05: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我们先对比两位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 w. a! a' s8 ~
A妈妈:孩子一调皮就骂他打他罚他,孩子很怕这位妈妈。
4 f/ }7 j  H; L, g2 {B妈妈:从来不打骂孩子,但这位妈妈每次心里烦躁的时候,就会做一些也让孩子感到烦躁的事情,比如孩子很期待周五晚上能看卡通片,她就上前去关掉电视,转头要求孩子先完成作业。
' j& _. O* o, o7 x( @% m想必大部分人都会对A妈妈感到愤怒,认为她对待孩子的方式过于简单粗暴,打罚更是属于身体虐待。而对B妈妈的评价则会温和许多,因为从表面看,这位妈妈只是不准孩子看电视而已。虽然这样会让孩子觉得烦躁,可让孩子写作业并不会带来什么负面影响。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a4 _$ x. A5 |6 `7 J. ~5 }* }& b
上述提问,也正是我对这道题目的回复引子: ' x( b0 d; t. P( k
中国父母,或者应该说不管是哪国父母,很多人都自认为没有打骂过孩子,就一定是个合格的家长。下面我就会从三方面出发,指出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却极易忽视的转移消极情绪式精神虐待。6 d  U& d6 S9 ?. |
' q' {3 k5 K# e+ _
$ G3 o* @. o9 }8 w2 @3 k4 \& d( ?6 I
一、向孩子转移消极情绪,会带来哪些影响?
( @$ V2 r, F0 U. `3 q2 s3 \2 G8 I  V6 s6 a1 U6 C# M# p- b
英国儿童心理医生奥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里,提及了亲子关系中存在“将自己厌恶的消极情绪投射到他人身上的现象”。7 s& }& W$ s$ ^
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及的B妈妈就采取了这样一种情绪转移的心理机制。这位妈妈自己因为各种原因而感到烦躁,然后她选择了做某件事以达到让孩子也变得烦躁的目的。她自认为关掉电视,要求孩子做作业,只是为了孩子好,让孩子不再沉迷电视,能够好好学习提高成绩。但其实潜意识里,B妈妈也知道自己做得并不妥当,也明白自己的做法让孩子不高兴了。可恰恰是这种明白孩子会为此而不高兴的认知,让她烦躁的情绪得到了些许解脱。" E# O$ [" h) _4 P4 M0 W

5 Y0 W$ \; w$ ]4 O0 r' b1 O# y, ^) @' n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1.jpg
7 }% F, t- B% Z6 |/ Q/ _8 {+ @1 O
, U3 n8 h4 A  L! R8 [: d. q奥利弗·詹姆斯对此指出,“如果这种事情不常发生或者是十分微小、转瞬即逝的,那么它不会造成任何长久伤害。但如果父母反复如此,孩子们就会准备好做父母不良情绪的垃圾桶,而这种模式会演变成一种精神虐待。”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不时会看到一些父母对孩子施以身体虐待的新闻,但从社会上的家庭数目这一庞大体量来谈,身体虐待还是低概率事件。相反,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才是父母们容易忽视,却又有强大危害性的。
! w  ^. B8 k; J* E/ r这种通过给孩子找不痛快,使自己原本的消极心理得以解脱的情绪转移,最大的特征就在于其隐蔽性。诸如下面的这些场景事实上经常发生:爸爸心情不好,于是把车开得很快,美其名曰让孩子早点回家吃饭不让他们饿肚子,却全然不顾坐在后座的孩子害怕得哭泣;妈妈感到心烦意乱,于是没等孩子充分复习完毕,就开始给孩子听写单词,美其名曰训练孩子快速记忆的能力,结果导致孩子错漏百出,让孩子感到泄气;等等。
1 ], D# E8 X# u当我们明知自己的做法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而我们依然选择那样做并因此感到放松,那么不管我们的做法出于何种看上去“合理”的原因,其实都是情绪转移的心理在作祟。而这种隐蔽性的消极后果在于父母伤害了孩子而自认为理所应当。如果这种类似的情况极少发生,对孩子暂且不会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但如果父母经常这样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孩子就很容易对父母的坏情绪产生应激反应,他们害怕父母的愤怒或烦躁会波及自己,害怕父母会因此让自己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2 g" h7 [. u2 {0 ~/ l; M/ H奥利弗·詹姆斯提醒父母,当转移消极情绪的互动经常发生,“慢慢地,这会变成一种亲密的家庭恐怖主义,这种情况下父母只要随口提一句话或是做出某种动作,他们就能够收到信号:虐待模式开始启动。孩子觉得自己每天都提心吊胆,要随时留心虐待开始的迹象,因此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
5 O% L3 ?8 _3 b% m8 D: _4 |7 b: G8 T, ]* V$ b
7 n! ?7 k$ [& S" j% R
二、父母们之所以会向孩子转移消极情绪的原因
  Z3 e7 ?* C2 `! i7 N* L& ?5 e+ U, r, {6 n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一书里,对情绪转移的心理机制归因于亲子之间的身份认同。
% r7 x& q; J3 U  ]1 X1 W
所谓身份认同,指的是“孩子通过代入父母的角色来体验他们的某些方面。孩子将父母的言行代入自身,并将其当作自己本身的一面。”
奥利弗·詹姆斯认为,那些会习惯性转移消极情绪的父母,通常在童年时遭受了自己父母同样的对待。当这些曾受过情绪转移影响的孩子当上父母了,就很容易倚仗着地位、力量等优势,把孩子当成童年时的自己,而把自己立于当年父母的角色,通过向孩子施以某种精神虐待来使自己摆脱童年时无力抵抗的角色,从而在心理层面“感觉上”自己避开了当年受过的苦。但其实这不过是我们对过去的消极情绪无法逆转的自我安慰,无异于掩耳盗铃。" [0 t+ z. B* W0 w! w6 M) [6 s# O0 b2 v
我在上文的论述中就指出,情绪转移是通过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来让我们自己的消极情绪得以排解。所以,当我们向孩子转移消极情绪时,孩子会因此而心情低落是板上钉钉的事。但事实上,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影响,最糟糕的是当孩子习惯了这种精神虐待,他们反过来会不断地寻找受虐的机会,一次又一次地重演受虐场景,再一次又一次地期待自己会做出不同以往的行为。但很显然,每一次的事情结局并不会有太大出入,因为不反抗、继续受虐是这类孩子最熟悉的应对方式,受虐比反抗更让他们感到舒服自在。) [8 K) H4 d7 f# Q  X1 L
奥利弗·詹姆斯指出,“当孩子把受虐经历视作正常,那么当他们长大后,意识到这实际不正常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抑制这些回忆。”当孩子在意识里把虐待与关爱对等起来,就会对他们以后的待人处事方向造成偏差。而值得我们所有父母警惕的是,“有研究表明,这种情感虐待是最具有毁灭性的虐待”。* Z- y4 F! B$ {
9 H) E  ^- V, C. t$ F

( {/ i6 \4 H" x# [' |$ X三、怎么才能避免向孩子转移消极情绪?% w8 u3 L8 l# \( F7 ~
/ f/ h5 M, I) E
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不仅是在为孩子消化情绪提供样本,更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提及,孩子们感受到父母不遗余力地呵护,才能健康成长。“他们长大后,会从这些积极的心理中不断获益,如同虐待和其他消极心理会对他们造成伤害一样。”那么,具体来说,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向孩子转移消极情绪呢?
! e/ _! M0 d  I) C, w6 o- T* Y+ L自我内化
) S, i. u7 B# Q. ?9 j+ q& R消极情绪总需要一个出口,而要想不再向外转移情绪,就得向内化解情绪。《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给出了一种把消极情绪具象化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在脑海里设想消极情绪的形状,然后再想象有一张大白纸把这些情绪裹在了一起,最后这团纸被扔进了我们脑海里的垃圾桶;或者想象头脑里有一块橡皮,把我们自己经历的那些负面事件通通擦掉。不过,奥利弗·詹姆斯也指出,这种情绪具象化的方法只能让我们暂时性地摆脱情绪困扰。: Y* m$ i9 Y: F3 a! P, e! }% |( e
拔除心根. [. ~: Y3 ~9 k7 `0 ^4 B$ h/ F
英国心理学家R.D.莱恩曾写道,“蒙蔽我们的面纱就是我们自己。” 从上文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情绪转移的心理根源在于为人父母者在自己童年时遭受过同样的待遇,因而通过投射到孩子身上,来实现消极情绪的转移。那么要真正避免对孩子发泄情绪,就得从自己这一心理根源出发。
6 K5 ?3 X% X1 ^$ ~, t可以分别写下我们和父母的5项积极心理特征和5项消极心理特征。再通过两者对比,找出其中的相似点。当我们能够发现并正视自己行为背后的心理归因,那么在我们对孩子做某件事之前,就不会用各种“美其名曰”对孩子有利的借口去掩饰自己的情绪转移,相反能够深刻地明白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是受到了童年经历的影响,从而换位思考,更加体会到孩子被当成情绪垃圾桶的无辜和难过。3 v" q8 E& c1 ~% o" }" e
第三方帮助
" T# _3 e+ Q7 r  X1 m1 g: a消极情绪的蔓延很大程应上是因为我们无法走出自己的牢笼,我们太过沉溺在悲伤中,以致于感觉过去的经历仍发生在当下,甚至混淆了眼前的人与经历中的人物。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父母容易迁怒于无辜的孩子。奥利弗詹姆斯就指出,“如果我们对生活缺乏领悟,其后果是我们完全无法承受的。”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寻求第三方的帮助,伴侣亲朋同事等等都可以成为选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选人的时候,要尽量挑跟我们消极经历中的当事方性格、待人处事等方面有较大出入的角色,从而让我们在寻求帮助时,能够摆脱事情又再一次往相同方向发展的结局。意思是我们本来在上班时就吃了客户一顿无理取闹的闭门羹,那么我们在找人倾诉的时候就不要选择那些同样说话做事不管不顾的急性子。8 m  c+ x; n( c2 Y  J% T
平和过渡+ [) U8 x; A* U! \" n6 v$ j5 `
我们不否认,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时候我们就是无法在较短时间内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同时又不是每一次都能刚刚好有一个合适的人听我们吐槽。因此我们很可能还是会一不小心就又向我们的孩子转移消极情绪。对此,《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里的一个小建议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所有人都会发脚气,然而我们可以向孩子解释事情的真相,让他们明白自己不必感到必须对父母的情绪负责。“当孩子了解父母发脾气的真正缘由与己无关,明白并非自己做错了什么或是自己真的很差劲而惹父母生气,才不会让孩子因为父母的口不择言而自卑,从而使孩子的心理处境从我们还在气头上平和过渡到我们消化完毕所有的负面情绪而不再具备言行杀伤力。2 \" `4 G+ u. G& u- _5 o
<hr/>当然,我们在这里提醒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消极情绪转移让孩子承受,并不是说我们不要批评孩子,不要让孩子感受到任何一种消极情绪。事实上,当孩子确实调皮,确实需要管教时,我们应当也可以让孩子适度地体会负面情绪。但要知道,我们让孩子体会负面情绪的初衷,是让孩子修正自己的行为,而不是带着自己的满身消极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行转移消极情绪之事。有一句处理亲子互动的至理,愤怒的时候先走开。
aimessage | 2021-5-18 05: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
! w# a9 J! V& ^9 |
: u: @/ u# I# `/ \. r1 D简单的来说,就是作为父母责任的缺失和对于科学养育的足够认识。
  _8 p$ l* v3 o2 n1 P7 T, A1 `) h( m; g+ }6 R' T
首先就是大多数人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发展的状态导致的隔代教养,对于我们这一代来说,隔代教养已经大大的超越了其应该存在的比重了,我是旗帜鲜明的反对隔代教养的。
4 J+ U& L6 @# u# Y" \/ O  F$ T3 `. t5 k- X: Y2 }# h3 h. Y- p
1.老人的体力和作息决定了不合适养育孩子。
& e- x4 F3 H' K. J4 e很多人可能说,老人喜欢带孩子,老人和孩子其乐融融。这就像过去那个爸爸妈妈从小就给我吃鱼肉,自己吃鱼骨头一样,带孩子多辛苦的活,扔给老人带我都觉得不人道。不说别的,新生儿每几个小时就要起来喝一次奶,有几个当爹的能扛得住的?现在“盛行”让孩子尽早一睡到天亮,有些甚至出了月子就开始这么搞的。这背后还不是因为老人熬不起夜么?我全职后生物钟调整了好多次,以至于后来孩子一岁多了,我半夜2点还会准点醒一回,让四个老人来,这心脑的伤害有多大?
& o( y! e/ J, M0 |再到孩子能走会跑了,我就会背着孩子骑车去菜场,去周边的公园,绝对不是过家家似的抱着孩子或者推着车在小区里面转悠,这不碰那不碰的。年纪到了,有些事情也不是他们不想做,也真的是做不动了。我和很多老人聊起来,在他们子女不在身边的时候,十个有九个就是在一起抱怨:孩子不听话,她爸妈忙,没空,也不懂得带孩子,甚至于到了周末,还有老人带着出来,爸妈自己跑去看电影的。* v7 ~1 i% b2 s7 T

5 R1 E) k, z: ]" `2.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不合适养育孩子。' R# ?+ P* F& `! _  y
就是我见过的最开明的老爷子,说实话我是挺佩服他到这个年纪,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还能开明到这个地步的。但是,和父母带孩子比较起来,还远远不够。毕竟,我们这一代互联网的资讯量急剧增加,老年人很难跟上,加之我们的老人的文化程度受历史原因,真的普遍不高。我们这代还能找个国外网站看看,尝试一些不同于我们文化的生活和教育方式,对于各种漫天飞的说法还能有个常识性的判断,更不要说,我现在身边还有些家长开始自学一些心理学和早期发展类的书籍了。这些是老一辈可能都很难想到的。有哪些适合家长学习的儿童教育书籍? - 知乎用户的回答
0 R! Z$ u, H. b9 L. M: l6 l; e$ c( ^# C
3.老人的角色位置不合适养育孩子。
6 N/ T) V, A0 G) j, l) M; Y带自己的孩子和带别人的孩子心理的状态完全是不同的,带着自己心理肯定放松得多,帮人带孩子带好了没啥事情,没带好全是责任。在这种心态下,肯定会伴随大量的焦虑。这种焦虑会不由自主的在无意识的时候表现出来,而孩子自然也会在第一手时间学到。2 X6 \. l7 r+ H. k" a0 _3 {" B* v
) j+ d9 Y' k1 ]* j
在旗帜鲜明的反对了隔代育儿之后。我相信,也许会有人吐槽我的全职。的确,全职不普遍,也不可能普遍。我说这些不是为了说大家都去全职吧,而是想提醒很多人不要心安理得的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自己的父母,有时间要记得尽可能的和孩子在一起。' y# U2 e, Q# t, R! C' i
% Q4 P2 i* T% b6 q1 n0 \' [
其次,科学的教育的缺乏也是比较普遍的,大家的教育普遍比较想当然,典型的就是:我觉得男孩就应该有男子汉气概/我觉得女孩子还是要端庄一点/我觉得我们家1岁的那个小鬼很自私/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如何如何。
' K/ o3 Q( K7 `% w0 P
$ S. [! f7 P% ^( d; u4 O依据呢?孩子有发展进程的,孩子不是成人的等比例缩小,或者直接奔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发展的,也许这个男孩这几个月他就是对布娃娃感兴趣了,过一阵对婴儿的玩具感兴趣了。我常看见有家长说:你这么大人了还玩小小孩的玩具啊/男生玩什么缝纫机啊(这个是我小时候我妈说我的,我当时是看了安装说明了,想搞明白这个机械,这个跟我拆电视机是等同的,但是大人就把自己的观点作为判断了。)/女孩子就要坐有坐相,你这个像什么样子。
5 V* S: d: L* I1 n1 a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就自私,坏,不懂礼貌,懒。这些思想模式背后构成的动机和大脑的运作方式,这不是这么大的孩子能够做到的,我听到有人这么形容自己孩子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不厚道的呵呵。
# H/ n6 G# C" P0 A$ e0 q9 `3 k2 q( N6 ~3 m( c# b; `: S1 W! }* P, p
然后给孩子很多很不专业的指令:2 W8 Q; R. ?6 G" s8 K% {
- s8 ^) R  `* L, c
比如:
: r; [2 r+ G* F你作业写快点啊,你这样到明天也做不完。
2 j7 G3 b7 ^# l% |你做这么快,都错了,做仔细点。& w: U: s6 b! y. m3 m
让你仔细点没让你这么慢啊。4 v. Z' M& p: E0 Y9 u2 W
, a6 \0 Y9 ~; \4 F0 M
你跑快点,就你这样我们明天也到不了家。( R0 L/ U2 `! l6 h$ W% O! m* A
别跑这么快,摔倒了怎么办?
( Y' _# U2 p: Y2 b# |3 U+ [8 L让你小心点没让你这么慢,快跟上我!
  S  i6 |+ Q$ g/ W. z你看你,自己一点都不小心,摔倒了吧,叫你慢点慢点的。! l, {* R9 J6 y; h2 F" w/ z

8 _! n& @  A/ K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我能吐槽的点也多:
* @5 u$ w2 w/ p, p# b& P5 n; R
  L" Y3 X6 o& X1.没有对孩子的能力有准确的了解。
, {0 z/ o$ D( x0 h6 C6 s2.不停的在给孩子负面的暗示:你很慢/你不仔细/你粗心。
+ ?2 ?: {/ L" g% G4 |3.缺乏耐心。
9 I$ H+ G4 i$ ^. z$ ^8 g4.对于孩子在第一句指令发出之后的反应缺乏准确的预判。! E/ t, @6 v, }3 r: _% ]9 m
5.反复修正的过程中给出矛盾的指令。
0 |) S* Q2 H2 [, X$ u6 C6.将自己的错误指挥的责任推给孩子。
" B, o8 E+ z& n& L7.代替孩子做判断和思考。
) @) `4 C" d- K4 c/ j& d……$ ?  \6 A( U3 s
这样的教育日积月累能造就什么呢?留给大家自己去思考了。8 I1 X( b' e! z9 g1 |+ m, o

( F" T  ?; S) e4 T+ f对于上面的例子,我也可以给出一点对应原则:
* H5 M$ R+ U/ O% i1.了解你的孩子。
9 w2 y% O$ H2 U7 e9 z2 s3 U多和你的孩子相处,了解其特有的反应模式和行为模式,这个基本上是我老生常谈了,我似乎有关育儿的内容里面都会强调这一点。& z8 P- }7 k$ K2 x! T' u$ O& ~. F- K
2.多做预案。5 P# E1 Z- G' U5 P
其实这样的常见场景是可以做一些预案的,空下来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在足够了解你孩子的情况下,可以预想一下他的反应和对应方式,省得临场表现混乱。4 ~4 l, ]' @4 p8 F7 O0 x
3.了解发展规则$ V( D4 o( C) u2 ?
孩子在什么时候能做什么,做不到什么,去找些育儿书籍看看,不要想当然,知道他什么做不到,就没有过高的预期了,那自然就不那么容易暴走了。
- E5 x8 j9 |8 r& g1 S4.夫妻交替: y/ |9 N% ?' p/ e" y4 q1 C. Y
没有一个人可以一整天乃至一个月单独带孩子情绪不波动的,但是夫妻交替上阵就好办得多,可以互相打掩护。
7 H) E' Y1 j8 _. }* A0 u5.和孩子共同完成6 q) l, \& b9 N( t
让孩子知道对的怎么做最重要。在他能力刚好能够够到的时候,带着他多做做。由演示,到共同协作,然后慢慢的变成孩子独立完成。如果孩子成长的时机到了,这个可能最多也就几周的时间。
" j* D1 U( j2 l( f; ?
6 ^! t9 ~* D( h+ F0 g======================================================================
1 h+ ?; g. Q  a3 y7 H
/ C  n9 x9 d; n" w; P看了前面的回答,就会发现很多典型的:因为我是父母,所以我有恩于你。因为我爱你,所以我对你做的就是对的。
9 M, U' J0 _* Y, x/ n5 x% l7 q4 o& X9 n5 g0 V% k
我想说,如果还是抱着这样的思想不放,这个家庭里面的关系就不会真正健康,因为在这种思想体系下,总有一个人永远没有发言权,没有对等的关系就无法有对等的沟通,没有对等的沟通,那问题就不会被发现和改善,不被发现和改善那就总是要有人承受。& r" _% r' e( N5 e$ Y( ~) R7 a
但是,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她是不可能只进不出的,那我们很多人的出口在哪里呢?很简单,下一代。或者,可以选择与父母分开,打断这个循环。当然,也有像题主提到的那样,走到极端。自杀也是一种发泄的方式,包括变成精神病。
$ W, i, ~: g- Y" ]. `; q, w
, z# X8 h6 [$ I8 j) F我这么说会触及到很多人的痛点,肯定会有人说父母即使唠叨也是为你好诸如此类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是良好的关系,如果你真心认为这个是为你好,这里就不会用到唠叨两个字。这表示出你潜意识对于父母的言语是抗拒的,好的沟通必定是一个愿意说一个愿意听的,两人应该是不愿意分开的。这就是一种沟通通畅的表现,双方都有互相吸引的渴求。我想问问多少人会对父母有这个的渴求呢?如果没有这种渴求,说明你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被社会伦理的角色限定而捆绑在一起的,你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他们,他们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爱你,只是大家都在觉得,作为父母,作为子女应该这么做。3 d% Y4 p8 {! `" H

$ b9 T2 W) R6 [其实,对于这种思想我也不想多说什么,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只是想说的时候,如果这里面还有人能够尽早幡然醒悟的话,早点回头,因为这个时代已经不再等人了。
李微月布 | 2021-5-18 05: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其本意大概是“激发学习者内在的学习潜能和兴趣”。意味着教育者相对于受教育者应当扮演一个领路人的角色。6 @3 J/ [: N0 d) @* e8 q
而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根源在于,自身定位的模糊迷茫,导致自己扮演了一个集“说教”“填喂”“打压”于一身的角色,这与教育的本意相差甚远。
8 g7 D# ~5 z" L+ X+ p" a: G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个令众多家长难以接受的残酷事实:生物体的养育从来都是一个单向的过程。动物的天生使命就是种族的延续,其实现方式就是将下一代抚养到具备独立生存能力,下一代离开家,永不回头,去养育下下一代。动物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下一代。这是写在基因里的事实。4 b0 B; O# `" i
而所谓的反哺,或者所谓的孝心,是人类文明形成之后,根据大多数人的利益,默认形成的一种契约。% J( U: Q' j9 o4 }9 l1 h$ u5 J+ d# w
所以,孝敬父母是一个十分具有人类特色,或者说具备中国特色的一个词汇。
( w/ V- R4 B4 m8 A+ u, H其实,我更倾向于,在中国古代由于人多,帝王将相为减轻管理与财政的负担,将赡养老人的责任和义务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并且利用名人名言以及故事传说对普通民众进行潜移默化的洗脑。于是就有了“父母在,不远游”这种优秀传统。* x# [% c- {% u9 w7 M+ S. o
所以,时至今日,孝道依然是国人一个重中之重的品质,只不过,以前的“母命难违”,变成了今天的“她毕竟是你妈”。! E! \+ v9 F; m1 D
当然,我并不是在公然反对孝道,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孝道是把子女拴在自己身边让自己安度晚年老有所依的工具,教育是使子女具备独立的生存能力让他们能够去社会上做一个有用的人。从使命的意义上来说,孝道与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是矛盾的。
4 \- J5 w1 x; S+ u作为父母,要想更好地教育子女,必须在孝道与教育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平衡点。如果每天给孩子灌输孝道,灌输父母在不远游,灌输我毕竟是你妈,那么你肯定会培养出一个孬货。  X" ^2 u( i, T: W$ Y  G1 o* C
其实很多国家对于孝道这个概念是很淡化的。
/ i" l* p! U5 h+ N! v0 `% J  A* T我啰嗦这么一段,就是想说,作为父母,如果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位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独立而健全人格的人,那么,这必定是一个孩子逐步脱离父母,独自走下去,逐渐不需要父母的过程,对于父母来说,这注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1 M1 D( n  Y  F7 G所以,忍受孩子逐渐脱离自己、逐渐不需要自己的痛苦过程,是父母的必修课。2 q. X; K$ C4 p# o* N
然而,这门必修课,很多父母是不及格的,他们无法接受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孩子突然有一天会有了不同于自己的想法,会有了只属于自己的秘密,所以他们对孩子开始有一种歇斯底里的管控欲。而此时,由于孩子的独立能力正在逐步形成、壮大,会与父母的管控欲产生冲撞。) @; X9 y$ C$ M1 F3 r; F
父母并没有意识到在这场冲突中,自己存在一丁点的问题。他们认为自己没变,是孩子变了,所以把这个责任堂而皇之地推到孩子身上,并取了个名字,叫“叛逆期”。这个词,为全天下的父母洗脱了罪名,将锅全盘甩到孩子身上。但父母错就错在自己没变这一个点上。孩子逐步独立、逐步脱离自己正是成长的标志,父母应该做的,是顺应这种变化,逐步交出权力,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过多干预。: F& i1 W4 ~9 I/ s' Q2 ^# j/ k" ^
当然,在这场冲突中,孩子没有任何话语权,尚不具备完善的独立思考能力,不能够为“叛逆期”提供一个更为准确客观的表达。也就默认接受了自己的不对。
1 j. X7 B1 T' a- a5 P  m更残酷的事实是,当初被贴上叛逆期标签的可怜孩子,从没有人告诉他客观真相,他将来为人父为人母,遇到这个问题,依然会犯错,给自己的孩子贴上叛逆期的标签。导致一代代人前仆后继地犯错。
3 R% L% N- V# y. h) G所以,家长要明白,教育孩子,一定得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日渐独立、逐步脱离父母的过程。父母不可以用强权政治对其进行武力干预,也不可用糟粕思想对其进行洗脑控制。" D/ _1 p, H) c" [) m% n4 L
明白了应当顺应孩子的成长变化规律,再来谈教育。' d7 _5 v1 e  E1 D- D' E% ?: G
本文开篇提到,教育最精髓的点在于引导,而非填喂说教。6 W$ e5 N6 K: a$ @% R
小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本身是没有任何边界感的,所有的边界都是父母人为设定的。所以,教育最核心的引导问题,落脚到设定边界上。对小孩子边界的设定,正是教育的科学。' D- W! ]" H7 a8 z) K+ H# ]1 t
我其实是非常反对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忙带孩子。除了三观落后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相对父母较闲,整日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形成隔代亲。5 y* J- z3 j7 J1 {& D
小孩子本身其实没有边界感,他们打量着整个世界,在新鲜与好奇的推动下,会不断地去探索。而隔代亲最大的危害在于过分关心,人为给小孩子规定了一个特别狭窄的边界。比如,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某天对几何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憋在屋里三个小时没有挪动屁股,一直沉浸在图形的魅力中,这本身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喜的事情。但是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就会在外面如坐针毡,他们过一会进去送个水果,过一会又进去送个甜品,并且每一次进去,都会劝说孩子,“哎呀,不要老看啦,休息休息眼睛”“哎呀,出来走走,活动活动筋骨”“哎呀,别看了,别累坏了”。这就人为给小孩子规定了一个特别窄的边界,相当于告诉孩子,不要长时间看书,超过1个小时就会累坏身体。今后,无论他累不累,他都会秉承着连续看书不超过一个小时的原则,就会有超过后身体会受不了的心理暗示。
0 I; S7 s) {6 \$ O* z2 @其实小孩子的身体比成年人好太多,所有零件都是全新的,对于他们而言,在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身上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是一件及其容易的事情。他累了自然会去休息。
" ?/ B% p0 [5 L% j. B! g5 R1 j) _1 [另外一点,孩子的兴趣点不应该打压。比如某天,你上初中的小孩突然对生命科学展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你千万不能用自己市井的眼光去限制孩子的边界,所以,你千万不能告诉孩子:“生化环材将来不好找工作,学这个有个屁用”。
- {; X1 J8 `" [+ y  R1 g) |* M. [7 A总之,在兴趣爱好方面,应该让小孩子自己去探寻自己的边界,了解自己的脑力以及身体的极限,而不是让成年人以自己为参考标准,去衡量孩子的潜力,为他们规定边界。如果家长足够差劲,不出意外,你的小孩长大以后会无法静下心来坐在书桌前学习。可能是因为对眼前规定的学习内容毫无兴趣,也可能是因为连续看书超过一个小时伤身体的洗脑导致内心浮躁,屁股坐不住。
: j6 ?# d% R- Z; ]+ [) B, I+ ?过多关心还表现在对孩子身体上的关心。小孩子新陈代谢旺盛,其实是不怕冷的,远比成年人抗冻。我就记得我小时候,我妈总认为我冷,每次出门把我裹成粽子,我出一身汗,这时候受点凉风,不出意外,我每次都感冒,而我妈总以为感冒是因为她裹得不够厚。
* g0 P/ n6 I. ]( D! k# ~3 f( \小孩子身体好,不怕累,想玩就让他玩,跑不动自然就不跑了,回家睡一觉完全恢复。再或者,实在是累坏了,大不了发烧。作为父母的责任,不是规定他每天只能疯跑半小时,而是他疯跑发烧了,带他去医院。仅此而已。过不了多久,小孩子自然会根据自己的体质,形成一个自己的边界。下次他跑累了,能够在生病之前,及时停下。
8 ]: m2 a# k8 Q这样培养出来的小孩,特别抗造,而不是娇生惯养。( r/ t8 V6 E9 p, W1 _
我虽然没小孩,因为还没结婚,但我近几年一直都在以上帝视角思考我父母对我的教育。其中最失败的地方就在于,我妈在身体上给我规定了太多边界,导致我现在是一个特别胆小特别惜命的人。小时候被输入的错误理念,一生都可能无法纠正。她是一个有些过分小心的人,比如让我吃蔬菜时候,总会加一句,每天必须得吃蔬菜,不然缺钾了就死了。虽然我现在十分清楚,只要没有甲状腺病变,就算三天不吃饭,都不会缺钾,即使缺钾也不会死。因为缺钾致死前肯定会难受,导致你自然而然地就去补钾。但是明白这些有什么用呢?我现在依然是每天不吃蔬菜就会罪恶感爆棚,这是一种原始的恐惧感,与理智无关。
7 T8 k7 [7 W3 Q+ L- W5 M' }) p所以,人是一个高等且生命力顽强的物种,教育小孩,真的没必要恐吓教育,放手让其探索一个符合自己身体极限的边界是好不过的事情。* y8 i  E5 _  C# j
以上,是作为父母,作为孩子最初的教育者,应该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甚至是身体状况,不应过多设定边界的论述。
9 ~$ l2 w2 b$ A! O, ~! @& E. J当然,人生活在社会中,身边埋伏着各种危险因素,小孩子对于危险没有足够多的经验去形成有效预判,这时候合理设定边界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比如过马路坚决要看红绿灯,比如看书注意坐姿等等。
! O0 A; d' b0 H4 z0 ?6 r另外,小孩子迟早要走上社会,自然要遵守既定的规则,当孩子出现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的时候,也要设定边界,告诉他,这是不对的。熊孩子的产生,正是因为既没有给孩子设定一个必须要遵守的边界,又在外界对熊孩子打压的时候,给孩子设定了一个小孩子被吼会被吓到的边界。
9 V. A4 [; I" q, p7 ?' q6 T0 g话又说回到开题,什么是教育。我觉得教育就是需要家长用上帝视角,充当一个引路人,要做到:
% t' Q+ [% U0 C0 i6 S7 e1 u1,孩子在这个世界的不同角落进行探索游荡的时候,不设置边界。
4 u5 y; G$ u+ G  M4 x+ b2,当发现孩子对某个角落有着极其深厚兴趣的时候,要帮助孩子把眼前的这条路打通、铺好。
& p( _& T8 T2 R' L/ _1 D& k3,当孩子在走一些威胁身体健康的或者违背社会法则的路的时候,设定边界,将孩子从这个角落拉回来。( }& B: `. C5 ]: t  R! K2 n% A
4,当孩子在正确的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不要试图把他拉回来,因为他天生的使命就是走出去,而不是留下来。: e8 t" F  P9 ^+ `! \' z; B  C8 |
总之,教育就是平衡各种矛盾后做出的取舍,所以将来孩子的高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当前的高度。
7 P& R- b3 k1 r$ m4 I, j" C0 J
/ R9 G9 }1 z7 Z7 d; X4 c6 |6 {; a+ p; |2 R6 B5 ]9 a3 |. h7 r& m8 |
==========3 L" i, b+ N4 }8 D6 o) k* R
一个集科普、文艺与扯淡于一身的公众号:陈二喜
凌筱瑶瑶vd | 2021-5-18 06: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 p: _9 G" x: j, V# J, h# t1、不把孩子的问题当问题    # s# r" ]3 t/ w- w3 d! Q
2、太把孩子的问题当问题    1 L. G9 B+ G) m  j! a  G
3、分不清1、2两种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