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复制链接]
查看605 | 回复20 | 2021-5-18 04:0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
傻妞翘翘傻y | 2021-5-18 04: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北京天气很阴,早上我刚起床母亲就同我讲老家的中学里有个学生自杀了,头朝下,跳了楼:因为手机被父亲收走了,骂他没出息。6 ]6 ^- q8 n/ b2 O- r/ y
一个花季孩子去世的消息,已足以让人满心忧伤了,但是之后母亲给我展示的一些家长的言论,却才真的使我目不忍视,耳不忍闻。
# F7 c$ y, \$ I/ @7 K& b1 `7 K* O他们说这样的孩子就是上辈子家长欠了他们的债,这辈子孩子要来讨债;他们说这样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害人的东西,以后也少不了麻烦;他们说这样的孩子就是缺少管教 没有教养,才会这么耍怪脾气;他们说这个孩子就是不懂事,才会纵身一跃不管不顾家里人怎么想。
( E; X, Y# b0 Z( ~' Z- W; {他们一直说一直说,没有人看见那个中年男人在地上哭得像一滩泪水;他们一直说一直说,每一句都是这样的孩子。
9 t* D. b; j& Q* R+ Y/ p0 U5 z他们一直说一直说,没有一句话是关于他们自己。* {: s5 R- n% n" b" o! Y  P
% [; |( r5 o9 b" g& K+ g1 i
可是,需知:这世界上不仅有这样的孩子,还有那样的父母。. U; R2 _, }% U1 l) v7 C

- w" a* L" u) j. M2 \' m: q0 `( m5 T/ X) q. P+ H( R
一、2 t# {; W" j+ d( ^
我的父亲是一所知名的末流高校的教师。
6 I9 t4 |; h! O0 k/ S* Y* |与其说他的学校出名,倒不如他的学校臭名昭著,因为几乎每个当地人的童年都曾听过这样的威胁,“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去X大”。可以说这个学校里,汇集了一群最差的学生,但是父亲却始终坚称,他们的学校里汇集的只不过是一群最差的家长罢了。0 ]6 P3 C& C  ~6 d) _4 z
父亲常说这些孩子都不是坏孩子,这个世界上就没有天生的好孩子。他总是把这些二十岁左右的半大小子称作“孩子”,这个习惯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了,以至于我也经常把这些彼时比我大许多,现在和我差不多的学生们称为孩子。
. Q7 I6 v8 j9 i4 }# _/ C' z& m7 k2 ]! b7 h. T, Z
3 G' q  e) s9 s! b0 J7 K  b
这些孩子里,当然有许多颇为顽劣的。0 H1 I3 B3 _9 C1 b  o0 {
考试作弊,逃课缺考这些并不算什么;在试卷上写歌词,在课堂上打架这些也不算什么;我甚至见过有个学生因为连续旷课缺考被判了零分扬言要搞死他的任课老师,而那个老师只不过是个刚毕业没几年的女硕士,我吃过她给我带的午饭,说话柔柔糯糯。当然,他们毕业之后的前景也并不多么可观,有人勉强通过考试当上了最低级的公务员,有人回到老家的工厂里继续做父辈做过的工,更多的人没什么正经工作,在网吧或者娱乐会所里,露出自己扭扭歪歪的纹身被人叫做什么什么哥。3 t# ]# ^4 c/ K
如果看到这里,你当然会觉得这些孩子都无可救药了,但是他们的家长呢?
: N# @2 _; S" y8 u& S  c) ?8 `
/ U6 ~" \9 Q9 N% t. l4 g% H3 T
" `/ g1 O3 X- c% p4 D' Y9 A$ O, p2 a他们的父母大多对他们不管不顾:有的是夫妻离异,孩子跟着老人生活,从小就没人管顾他们还要看人脸色;有人被父母宠上了天,有个孩子因为和老师闹了矛盾他爸爸竟然带着一面包车打手过来找老师兴师问罪;还有人的父母成天在外面赌博在外面“找钱”,临到大考才想起打骂孩子几句,这个孩子就算他们教完了。: Q: O- r5 ]/ X

1 L% a2 n! k2 m# u4 Z/ I, J6 b7 Z
% J  f: z" Q6 v; z" j% p父亲曾问过他们“你们爸妈管过你们么”,他们的回答竟然出奇地一致,“他们打过我。”
0 t, w! y' u$ Q4 p4 c$ [- ?, [- O  N6 \他们打过我。
  Y3 Q# M5 r, y  Y) Q' f好一个他们打过我。
! G  Z* @$ Z2 ?) G4 m- i* O2 @& ]; G' z7 o: `/ X! t- O4 y3 [9 _" X

+ [3 @& h0 x' ?原来养孩子并不需要管,不需要顾,不要看着他们上学,不需要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都不需要。只需要当年一时冲动之后运动几十分钟或者十几甚至几分钟,然后一个女人遭着十个月的罪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从此以后便再也没了关系。* G& x* M$ `0 J* z" ^
不缺了吃,不少了穿,这个爸妈就算是合格了。高兴了就拉过来亲几口,不高兴了就照着脸打几下。
* `# F% U' U5 b8 q人们养个小猫小狗尚且需要陪陪伴伴,亲切地唤它们“儿子”,而养个孩子竟然什么都不需要。
( L3 o) I" k' p8 v毕竟“有些孩子天生就是好的”;而一旦出了问题,那便“这样的孩子天生就是怪的,生来就是不懂事的。”  l% k6 P+ r8 k) U& U: n* {5 E4 F4 f
  o/ z. j# C& u, A& |
# _6 z1 D) v$ l) [: |
逢年过节,父亲的手机都会收到一些短信,里面不少都是这群所谓的“问题学生”发来的。他们祝父亲过年好,他们记父亲的生日记得比我都清楚,他们只要回去就一定要去看看父亲,他们常说“您比我的爹妈对我还好”,“没有您,我这辈子可能就完了。”
* R  G, O9 |: @# _% k* G" t& i2 O他们的父母也感谢父亲,说父亲教好了他们的孩子。: l$ G$ A1 ^) Y; D$ W
父亲却说:我一年带这么多学生,我再能干又能做什么呢?是你们这些父母做得太差了。
# S$ i- b! C( S* N4 s9 t3 W丝毫不留情面,但这却是事实。& J" P1 Q6 I( ^! }, G/ k) V

9 c, |/ x' T. A. }  f- k; L4 v$ L/ K) R4 r' k- i7 d
二、7 S5 v/ J' A5 }* ~( m
我有个表弟,是我家一个亲戚的孩子。8 b  V! D( _# M5 F) Y
如果放在大家的眼里,他一定是个坏孩子。他打骂父母,他不听话,他经常离家出走搞失踪,他没考上高中读了一所家乡的职业卫生学校,他沉迷电子游戏谁敢动他手机保不齐他真的会和人拼命。
  V. m$ A. _! W) ~) g( J; P. o9 O5 l6 M: U* P+ e# p
9 e( {9 p- a* R- f2 V7 |
但是我却知道,他是个好孩子,而且是个聪明的好孩子。) m  V, d$ }$ s% q" R0 C

9 K2 l$ _8 k% G+ n: [1 u7 |1 d: D3 _6 p- C" m* j
因为大家只看到他顽劣,却没有人知道他的母亲生下他几乎没有再管过他,他每天吃的饭不是亲戚们过来看他时带来的点心就是自己煮的泡面,他的家庭作业从来都没有人过问至于写没写更是没人知道,他的家庭环境里父母沟通的方式只有吵架一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吵上一整天,他因为家境不好被同龄人排挤却不敢说话,他因为成绩不好被同学排挤没有人和他玩,他被高年级的孩子堵在厕所里打回家之后还要被父母骂,说他在外面惹是生非,如果他父母心情不好那他一定要挨打,没有人给他辅导功课没有人管他的生活和学习,没有人真正在身边教育他。+ f! I5 u, Y% M8 j+ |0 k$ g
% e# z$ y! c$ d2 B$ E: n  o" C

: \1 r' R' x/ Z0 @, q& a有一次我和他在海滨浴场玩,他一个劲往深水区走,我拼命拉住他跟他说危险,他却跟我说:淹死了倒也干净,省得回家还要挨打。
7 {0 }! `: V( u
& N# V$ _1 U' h& v2 ^0 X' K6 {, V7 Y( D. {: l- x
有一年暑假,父亲让他在我家里过了两个多月,才发现他原来这么厉害。2 A4 I. o+ d" |8 t
他算数极快,数学作业讲过一遍之后永远不用再讲第二遍;写东西也很有灵性,看过的书几乎过目不忘;他很懂事,经常帮父母做家务,还会帮忙下厨;他也有心,知道疼人,有一次在外面和别人打架只因为别人在他面前说了一句我的坏话。& f% `3 k: j/ t! y& F6 W) n8 c
% H7 }3 s/ B/ b0 A) [

9 J& k' f3 T/ f7 X! F" O后来他回去了老家,第一次考试就考了个第一名。
  J0 Z: o$ h9 w6 M. P! c/ _1 N他妈妈找到我父亲,张嘴第一句话 “我这个孩子你领回去教吧。”; Y3 [( c1 M1 I+ |$ U& r# c
我这个孩子你领回去教吧,原来生下个孩子不需要管教,把他托付给别人就好。
/ m1 t0 u6 }& I* @+ h+ u  m0 V+ ]; c8 J) N6 L- n

$ G! }; h6 w  f6 y今年过年回家再次看到他,他很高的个子长得也不赖,但他却写不全字母表,也分不清字母和拼音的区别。眉宇间充斥了很多戾气,他母亲在我们面前一个劲地数落他,说自己带这个孩子多么不容易,说他就不是个省油的灯。% h$ C- j) m0 X2 ~" O( P+ j# Z
“你少说几句吧,你不容易什么了?这个孩子就是被你给毁了。”
) T* J% y5 K8 E& `! X父亲终于没忍住,说了她一句。
- g+ h6 u6 U; q, @# L: [父亲是生气了。) ~  Y' b: E% D+ G) I! C! u
我看见那个弟弟哭了,就因为这一句话。& o1 M. D- n, g0 a
5 Y. `. X5 r6 a2 n! q- L

; k8 w2 J9 x, Z8 b, i, g+ [) [三、: {0 k* Y8 @' \$ B- U5 X
从小到大,我都是那个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
5 ]: \& q$ ]5 g5 h在他们嘴里,我学习好,又懂事又听话,讨人喜欢斯斯文文,从来都不用家长费心。
- O/ A, m& y9 f: F& t$ j, ~他们说“有的孩子生下来就让人省心。”
! K0 M1 Y- v9 z1 y但是他们不知道,我五岁的时候偷过东西,偷了隔壁家小朋友一块磁铁,父亲发现之后严肃呵斥了我让我当面把东西还回去以后绝对不准再犯;但是他们不知道,我七岁的时候顶撞过老人,当面说姥姥的坏话只因为她让我重写作业,母亲看到了当场就严厉批评了我要我必须给姥姥道歉;但是他们不知道,我抄过作业,我逃过课,我顶撞过老师。, D; t1 o! o+ z' V3 C6 k
我做过半大小子做过的一切坏事,我和他们嘴里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没有区别。
3 _+ B# v0 J9 E他们不知道,我的父母从小就一直陪着我,他们告诉我沟通是要用心的不是用吵的;他们不知道,我的父亲工作再忙周末也要和我一起出去玩,我不会写日记父亲就带着我去大山里采风,我跑步不合格父亲就陪我去操场上练习,我不知道什么叫海上升明月,我妈愣是带着我去船上住了一宿;他们不知道,为了我,我的父母都牺牲了什么。9 G5 X5 v- ^7 a2 @5 r5 ]6 I
/ ^5 M4 U6 ]# D! J5 J+ b7 V

1 r  ?2 z' P0 l/ C他们不知道,孩子是用来教的,不是用来教训的。2 m+ D8 Q' R& u" X: D4 X) Q
5 [( g4 B& R. A; M: L1 h. s$ Y
( }9 U( r& V% ^4 U: Q+ s# D% O
他们只知道,“有些孩子生来就是好的”;他们只知道,“我这个孩子不听话,因为他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r# Q9 q  F) L% Z- R
他们只知道:
6 z( Q$ H1 B2 C孩子知道什么,孩子都不了解父母。
8 T7 @: C+ _4 b& G" b* C& K父母的苦心,谁也理解不了,等你当了父母你就知道了。
  h5 j5 G  T7 f+ d' V' q7 D
' ~; y" H7 [- h! M9 @
5 r+ Q  r( n" e' n# ?3 z是啊,等他们的孩子当了父母,也只会是和他们一样不合格的父母,他们当然就知道了这些所谓的“苦心”和付出,他们当然就知道了着一些辩驳有多么“合理”。
; ]1 }! q, v) s6 O9 g# {4 U他们当然就知道了:失败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9 E9 `* e5 [. f
8 s" u4 R# `  I" M7 D6 }% e$ @
' y: i0 J  ]" x& z- g
五、5 L4 j5 F% r( ?$ g7 q6 s) s
我家楼上有个哥哥,从小被爸妈吊在树上打,被那个输了一晚上麻将偶尔回家看见他看了一晚上电视的爸妈吊在树上打。
% L# ~( ?0 g7 V( ~9 ^$ f0 O' Q他父亲,竟然也是个大学教授。/ {9 C. G" I7 C% H
他当然也没学好,加入了所谓的帮会,没有正经的工作,也曾扬言要报复他的父亲,要“我爸从小到大打过我的,等我长大了我都要打回去”。
% {+ a  s5 w0 |# u( U9 E
1 D& c% I4 @) w/ [8 p. @! t9 N: S0 b" ?+ `; p8 I4 I8 S, t3 B
但是我爸妈却一直说,他是个好孩子,是个比我还好的孩子。0 s) ]2 r- L3 g
晚饭,经常有他在我家的饭桌上一边流泪一边吃饭,我想他哭的原因大概不是因为我爸做的红烧排骨太好吃了。
: @0 g6 d+ C) o6 v5 ~8 P8 L9 Y- f2 I( q  U- J  W) z: _/ R

% @5 R* J4 A7 Y9 O8 ~% ^& q后来,他做生意发了财,他父亲却得了眼疾。) d8 v3 V5 A( A+ @1 w5 K5 y
得知病讯的那天,我以为他会很高兴,毕竟在他看来这可能算是大仇得报。结果他竟然躲在车里哭,声音大得吓人,完全失去了躲的意义;结果他竟然回去找他父亲说无论如何也要把病治好,连那些挣钱的生意都不管了,“少赚多少钱也不在乎”;结果他的朋友圈里没了所谓的吃喝玩乐,全都是求医问药的消息和求神拜佛的很急。4 [% {7 y! P3 [, [! l
再后来,眼疾手术做得很成功,叔叔养了一段时间病就生龙活虎。( I+ f2 }6 e* f
他们一家子又回到了和谐而温馨的状态。' J) f/ H) _! n& L8 Y& d

0 E) @6 ~  D" D/ z9 ]8 d" {2 ?
: W% V  k6 G: R; u8 z+ }6 e$ U  S但是他说,他还是原谅不了小时候他父亲的做法,现在也不想结婚不想要小孩,因为“我不知道要怎么对孩子”;但是他觉得,他不能失去这个爸爸:因为每次总能想起他的好。虽然这些“好”并不多,但是还是有。
$ p' `4 G$ l1 y“有一次我发烧,我爸没去打麻将还给我买了两个鸡腿,我全都吃了,他一口都没吃。那个鸡腿真好吃,是炸的。”8 P& q4 m( V! F( X8 X1 U

  p8 s' H- o1 d$ @6 g3 a9 @/ t) t! X, I
前些日子回家,发现他和他父亲分离了许久之后竟然又住到了一起。他和我开玩笑说 “要是我和我爸早点这样,我可能就和你一样在外面闯了,也上个大学当当大学生。”
0 B# t( b7 u0 H5 [我说我可没有陆虎给你开,他笑了。
# y  I& I, O# a3 u" p我真的替他感到高兴。* C* i$ S2 i, O& O
今年过年还给我包了个大红包。
% u: S; T* c" g7 M5 l/ P7 y+ i; z" g, Q& B% |/ L) p. \3 w2 s2 `
0 [# A( D3 w. b1 n8 \! X
六、" M% @+ b+ f* |" I+ s* a, I5 w* ]
父母和孩子,是一个顶复杂的问题$ f! h# D, Q* v& v3 p" |0 n5 I6 T
我爸经常开玩笑,说现在是条件好了。如果按照他小时候的抚养条件,就算生十个孩子也养得起。吃得饱饿不死,穿得暖冻不着:这个孩子就算养活了。
% h) N8 D+ j/ ]  z/ r但是他又说,可是这是不负责任的养啊。
: ?9 t) g. g5 D
4 }# S$ T6 ]$ r% W/ J" o3 r+ E4 |$ w8 T1 z$ p3 t
是啊,一个孩子生下来在这世界上,到底能指望他懂得多少呢。
7 r3 l& z; T* s5 U  b9 o+ A" H( L  k4 {+ T3 u2 f

* y) C$ c6 v( v中国的经济是发展了,随随便便一个成年人即便没有正经工作也能养“活”一个孩子。
: U4 a, [' s7 p) J4 g可是真正养孩子呢,有几个父母,是真的在养孩子呢?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家长和孩子虽然只相差一代,但是在观念上可能相差数代。有些父母从旧时代过来,从小在“苦水”里长大。他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只知道要打要骂,只知道要给孩子好东西。
4 m1 V( s, @% f& K他们是错的,但是他们也是可怜的。
7 N, Y8 P. i0 M' {1 k6 ^" {4 T; M, q* M+ |) {; g7 ?
8 T, u  Y6 L5 S. v3 k4 }6 A. b
就像开头那个跳了楼的孩子和那些吐槽孩子的家长。
. Z( v$ n2 @2 m  L7 C我不敢说我是对的,我也不敢去评判他们的行为。
/ o4 h" z, i- t但是我总感觉,他们的行为至少是不那么正确的。# p5 q8 C( a- }3 D

# y2 _1 N$ E$ Y: l- }2 j3 B% B- w5 o- [
养个小猫小狗,尚且需要陪着说会儿话,何况是个正常的孩子呢?' y% L5 n* g- g% M
1 i7 d  y  A" D4 ~/ \: l
2 z# `6 S) l8 k. m3 `8 m# l5 A
当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在家长身上,我们做孩子的,是不是有时候也要反省,是不是我们也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呢?
0 ^2 U* ?# ?- g2 j; A" [% _  Q" ]$ [5 t: e
& r1 b+ g% M% |' P9 M
但是现在,我只希望,如果大家以后有了孩子,可以善待自己的孩子。, l9 w! ?/ x2 ~* q0 f/ g
我只希望大家如果经历了难堪的童年,也不要失去希望。
% Q& W2 i4 A9 @) e7 n" q我不假模假样地要求你们原谅他们,因为我没有经历过你们的痛苦。但是我希望你们对得起自己的生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p6 L& G# B$ Y, W- ?
希望每个人都是好孩子,但我更希望每个父母都是好父母。
5 C6 A  t& I4 z. p4 U. v
* i; |5 X9 K$ @- h0 }* K$ ^- o% Z
3 s; a' @3 f5 x* Q父亲常说,我没在好学校里教过书,没见过好学生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知道那些所谓的差生的家长是什么样子的。我说如果以后你要是写本书,不如书名就叫做:
2 a* \. R! S, b《让我来告诉你,如何毁掉你的孩子》( t, j: K" d! x1 ?+ n
; }0 t) @# p1 G+ z

8 i: O0 F5 @3 g, j7 T8 Z# }& s七、
9 w2 z7 [7 C" |' j. b4 W刚刚母亲在群里说,“发生这样的事情,真是可怜。”+ }! }- G9 H1 ?) }6 i. |
父亲却说,“如果是我,就算摔咱儿子十个手机,他也不会跳楼。或者说,我也不会摔他手机。”8 Q+ U+ f# U6 N4 _4 F- H
但是我却想说) O' d# z1 X. n: e1 ]+ l
: M6 X% r, s& T/ u" G0 E8 {

7 t6 T1 I( S. h0 w“好”孩子,走好。
* J0 C' ?: d' Y1 d/ f* f2 I  i. R; Q6 [, Q/ x2 l, K5 A) x

$ o9 Y0 S" b: D3 j( H) l后记:9 @6 W: `1 _$ `# h# N6 }/ n
今天早上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里一直很难受,一直想说点什么。看见了这个问题,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连在一起,一抒胸臆,提醒大家注意教育问题,也当作纪念这个可怜的孩子,希望他一路走好。1 S9 I: p2 V* }+ A1 u
更希望可以让大家意识到,如果家长这份工作需要评职称,它一定是有高级职称的。; `8 b" R2 \9 ]4 q& p: h/ A
父母和孩子,每个人都不容易,孩子不妨换位思考家长的苦,家长不烦换位思考孩子的烦,好好体谅一下互相的难。
123459808 | 2021-5-18 04: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大家的回答,想分享一个没人提到的问题,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自我感动的付出感”。1 H! H- |8 t* e$ ]
相信大多数人都能从我这个回答里找到共鸣。
# Y, q3 {5 e% `0 `' b! w什么是自我感动的付出感呢?举个经典的“吃鱼故事”:妈妈吃了一辈子鱼头,却在临终前告诉孩子,“其实妈妈不喜欢吃鱼头,只是为了把鱼肉留给你”。
) C& m3 x2 O0 m* ~6 t$ P这个故事作为“母爱伟大”的范本,流传甚广。可是仔细想想,如果妈妈看到孩子吃鱼肉就已经满足,那为什么还要告诉孩子真相呢?
9 S0 x7 R2 i6 o6 P8 Y) r, g- x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有限责任家庭》,这本书的作者李雪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7 F/ k5 Q& K  B* O
有一次逛街的时候,她想吃巧克力和牛肉干,母亲给她买了,可回家后却开始指责:“你知不知道这些零食有多贵?我们家没有钱,你还要吃这么贵的零食!”( c2 r. ^7 V  L& u5 U0 \3 Y8 \4 c
李雪觉得很委屈,家里没钱可以不给她买啊,为什么要买完后埋怨她呢?& U: T, [0 R, a$ u, q  I0 o
是啊,明明两个故事中的母亲都付出了,为什么最后非要让孩子不开心呢?) d3 ]+ j5 U1 s+ q  b& _/ ]
因为她们太委屈了,辛苦了一辈子,牺牲了那么多,最后一定要用自己的付出换一份孩子的内疚。
: g  n9 k/ d! r# R" N: v' H可是,何必呢?( }2 R' |7 Z: v2 v
妈妈委屈了一辈子,孩子也愧疚半生。
9 T. r9 a. C; t1 B# m5 Z/ z* E在这种故事里,没有人是快乐的。: i: f( q( Y" f- B
在前几期的《奇葩说》上,黄执中提到了“吃鱼故事”,他说:
1 w+ B. X( W  L# y“不要用自己的牺牲感去兑现伴侣的内疚感,觉得牺牲很大就不要去牺牲,开开心心的生活,让自己的幸福感溢出来,这种外溢才是对伴侣最好的滋养。”
- `) E% E, K" }不止是伴侣,在所有的关系中,自我牺牲的付出感都是很危险的。
$ o( F2 Q/ b! V* z  p因为付出感的背后是一种自我感动,这种感动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拥有了道德筹码,而这些筹码,最终都是要兑换的。
: C; F/ q9 {: Y0 D我相信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天生的,但我们也应该清楚,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爱的方式。
9 C7 {( Z5 x- o) y中国式家庭很容易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父母爱得辛苦,为了孩子,父母可以不断地牺牲自己,无论你要不要,我都会给你。
6 u% M, m1 v7 a8 H! K4 f9 G另一方面,孩子接受得无奈,父母的爱一股脑地砸下来,有可能是虎爸虎妈式的“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可能是百般隐忍的“吃鱼故事”,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孩子都要接受,因为“我都是为你好”。6 |2 |$ p/ ^6 l; X8 n5 q' z/ ~9 `
“为你好”这三个字真的太沉重了,沉重到很多孩子一听到这句话,就觉得自己被一座道德大山压得透不过气来,什么也说不出口。) R3 b$ Z0 L4 Y
有人也许会说,父母为孩子付出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 R; G2 a- E( S6 O; g是的,但付出和付出感不是一个意思。
  g& ?" r' Z9 J+ s举个例子,商场打折的时候,喜欢购物的妈妈进去血拼了一天,给家里买了很多东西,出来以后腰酸背痛,但她不会抱怨说“我今天为了这个家付出,非常辛苦”。
7 `! r% Z, B' {; y因为妈妈爱逛街,身体上再辛苦,精神上也愉悦。在我们喜爱做的事情上,无论花费多少时间精力,都是快乐。
# G0 x" P8 K2 A8 ]4 g也许嘴上偶尔抱怨几句,但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为对方牺牲和付出,因为这是她真心想要的生命体验。
% o4 q8 U& g8 Q4 c5 h$ d购物的妈妈和“吃鱼头”的妈妈都为家庭付出了,区别在于,前者得到的是甜蜜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而后者得到的是酸涩的付出感。7 U1 [8 Y8 G" {: P. I5 i# Q) C/ o: J$ g* e
李雪在《有限责任家庭》一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9 S, W% t3 G$ d7 ~  \在任何关系中,只要有一方觉得自己在为对方付出,那他就已经丧失了主体性,爱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道德资本累计起来的愤怒和痛苦。" p4 e. ]7 I6 t( f% t$ t
如果一个人在关系中觉得自己是在付出和牺牲,含义就是我不爱这个关系。# W- q8 x9 f# ^+ ^5 n8 e3 T
若父母经常对孩子抱怨“我为你付出了一辈子”,翻译过来就是,我一辈子都没能爱过你。
123459389 | 2021-5-18 04: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逼迫孩子去做一些不情愿的事情。以为你好的说辞进行道德绑架。悲剧就是这样产生的。- l$ R2 S$ d* p" Q* E5 V# C+ c& l
冯兰素回到家时,刺鼻煤气味扑面而来,儿子躺在床上没有了唿吸。
(本故事以真实事件为基底,有部分虚化处理)
! [7 F; k: y, J# Z& C' d5 t# M$ u) P; X' Y; {" T/ U

) F0 t* I, C3 N  w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一颗心,冯兰素也不例外。2013 年 12 月的一天,冯兰素下班回家,儿子刘晨就黯然告诉她:「妈,我不想读重点高中了,你帮我转学吧。」冯兰素一听就恼了:「多少人挤破头也进不了这所重点中学,妈为了你四处求人,还缴了 3 万元赞助费,你不读的话让我情何以堪?」刘晨眼里涌泪:「我每天看见校门就想哭。」儿子这句话,深深刺激了冯兰素……
$ l/ s9 e4 @! V: z时年 38 岁的冯兰素是北京人,在北京公交系统就职。丈夫刘金豪大她两岁,也是北京人,是某影城的后勤人员。独生子刘晨 1997 年出生。冯兰素和丈夫均只有高中学历,但心高气傲,一心想将儿子培养成精英。2013 年 6 月,刘晨中考成绩不理想,他们费尽周折将儿子送进重点中学。为一心一意培养儿子,夫妇俩每月出资 2500 元,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
, I# I, L* m% b) {* C$ i$ ?4 W7 d在母亲追问下,刘晨哽咽道出缘由:全班 50 个学生,他的入学成绩排在 46 名,是师生眼里的差生。而且班上很多同学家境优越,一个足球就抵刘晨半年生活费。成绩差、出身卑微,令刘晨压抑自卑,厌学情绪在他心头疯狂发酵。冯兰素的心也沉重如铅。6 _: B; M, @( U5 n
晚上,冯兰素将儿子的厌学情况告知丈夫。他们商量到大半夜,终于有了对策。次日冯兰素向儿子撒谎:「小晨,别以为我和你爸是普通人,其实经济条件并不比别人差。早些年你爸炒期货挣了上千万,这笔钱全存在银行。」刘金豪给妻子帮腔:「儿子,你们全校家里有这么多存款的人不会超过个位数,你没必要在他们面前缩手缩脚。」刘晨惊讶得嘴巴张成了「O」型:「我活了 15 年,才知道自己是个隐形『富二代』啊,太提气了!」# V" v. w1 I8 O% T  K2 v
为圆谎言,冯兰素夫妇将儿子每天的零花钱由 15 元涨到 50 元;刘晨的书包、衣服、鞋子,统统换成了名牌。从此,刘晨在同学面前挺直了腰杆,变得高调张扬:中午他总在食堂吃最贵的套餐,买进口的巧克力……
) J+ z8 J0 ?9 n4 C给儿子注入自信的同时,冯兰素夫妇努力提升儿子的成绩。每天晚饭后,夫妇俩不打麻将,不看电视,全身心陪儿子写作业。双休日,他们也不逛街,不去亲友家串门,在家督促儿子复习功课……
5 P& }& W6 Y/ _! D. _渐渐地,刘晨性格开朗了,不再提转学的事。2014 年期末考试,刘晨成绩跃升到全班第 34 名。
. i+ i- T. r" t, a6 n8 [% Z- y5 Q这年 10 月,学校开家长会,班主任特意表扬刘晨。回到家,冯兰素绘声绘色地向丈夫描述在学校的荣光:「只要儿子成绩好,大人孩子都有面子。刘晨现在上高二,正是关键时候,我想实施奖励机制。他考试每跃升一个名次,就奖励 400 元。」刘金豪表示支持。1 y2 s2 j1 N, T, f% q, B
为拿到高额奖金,刘晨学习格外刻苦。2015 年 1 月期末考试,刘晨由班上 34 名上升到 29 名。冯兰素夫妇兑现承诺,一次性奖励儿子 2000 元。接过母亲厚厚的红包,刘晨欢唿雀跃:「爸、妈,下次我争取拿 2800 元奖金,你们可得多准备点钱哦!」冯兰素夫妇心里甜滋滋的。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富养教育及物质奖励,让刘晨渐渐变得虚荣、自私、爱攀比、贪图享受。
( X% N9 J& L' S# r& Y3 o& g0 A8 _7 t7 }两天后,物业人员上门收电费,刘金豪身边没现金,对儿子说:「借 400 元,爸明天还你。」刘晨回答父亲:「我没钱。」「我们给你的 2000 元奖金呢?」刘晨不以为然:「昨天请同学吃饭、看电影都花光了。」/ c' w- [8 g, L! g- L) K
傍晚妻子下班回家,刘金豪忧心忡忡地讲了儿子一天败光 2000 元的事,冯兰素顿时焦虑起来:「这孩子,怎么这样乱花钱?」刘金豪给妻子分析:「咱们的富养教育和物质刺激有些极端,必须改改,否则刘晨会变成纨绔子弟。咱们必须自揭谎言,告诉儿子真实的家庭经济状况,让他回归节俭生活。」冯兰素同意了。5 C, J  S& }/ }: A8 C
那天,冯兰素与儿子交心:「小晨,对不起,妈妈以前向你撒谎了。其实你爸从没炒过期货,咱们家根本没有千万存款,你就是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刘晨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现实。冲动之下他大声指责:「同学的父母有的是高官,有的是年薪上百万的公司老总,你们为什么这样卑微落魄?」冯兰素和丈夫无地自容,心碎了……8 W; F- t3 k3 T
平凡妈妈以自杀逼儿子留学
9 N! o- k7 l9 s, @- m9 h& |2 Z* S3 M5 }! A9 I  H
冯兰素夫妇将儿子由富养回归到穷养:每星期只给他 60 元零花钱,让刘晨中午在学校食堂吃最便宜饭菜。2015 年 10 月,刘晨的袜子破了,冯兰素花 10 块钱给他买了 3 双。刘晨气哼哼将袜子扔在地上:「穿这种地摊货去学校,我还怎么做人?」" B; S, k( N, c6 k7 Y
冯兰素忍气告诉儿子:「自从你上高中,家里 8 万元存款都被你花光了。为了省钱,我上班经常中午只吃 3 个包子。你爸 1 米 8 的大个子,也只在路边摊吃一碗 8 块钱的拉面,你怎么就不体谅父母的艰辛?」刘晨怼母亲:「那只怪你们没本事!」冯兰素气得拿起扫把追打儿子。
' z' e2 A9 J/ p& K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p" H( M/ I+ l4 f6 o, t????App 内查看
秋瑞匮 | 2021-5-18 04: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中国父母有一个典型思维是) G( y) C4 @( }& i# |  ]
一旦子女表达不同意见。并不能将它单纯看作沟通交流。而常常看成是不服从→忤逆→意图脱离管制。8 U' T) D' b" b6 C- G- t
我不能说出为什么很多中国父母意图控制孩子的思想行为,甚至以让孩子成功“听话”为荣。(妈妈比例相对较大)9 r6 e) O0 S. H- L( w! I
难道又是跟中国抚育陪伴孩子主要靠母亲,父亲较少参与,因此造成亲子关系偏畸有关?
/ l$ R7 p5 o9 |1 s$ W" ]6 v
0 L! c* r0 e, Q7 `: H我也见过能跟孩子开明交流的父母。但以我的经历来看,一般情形都是这样的:( o# F3 I& Y9 U, l5 D8 S8 V9 M
你竟敢对我说不?!
. O) [& w  b0 S. g: D! t  ^你竟敢跟我争辩?!5 c$ S$ m: I1 z8 k7 l
你竟敢……
0 a  H" Q8 t+ a* q9 G这个时候,内容和逻辑都已经不重要了。
, \. Y2 F$ r/ x
! Z' t: }) E. R" w( K于是,“乖孩子们”渐失思辨力甚至是表达真实想法的能力。听父母,多省心省脑。: T& A! ~  q8 @9 Z
而父母则会长期处于“养儿一百常忧99”的状态。( h* u- o4 ~% p" ?8 s/ M) v
不敢放手,嗯,这就是很多父母存在的第二个问题
趣如东 | 2021-5-18 04: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子女年少的时候,从来不讲平等,不懂尊重。自己觉得对子女好的就强制执行。
! z- r( \% f. S' u& _  A  r# e在子女青年的时候,不能给予有效的沟通交流,在婚姻,就业等问题上横插一手。
7 r" q  G2 r! d, A% t; F; h) p& C4 P在子女中年的时候,他们大多老年了,如果子女事业有成,会把功劳算自己头上,如果混的不好,就责怪当年不听自己的话。
: p6 x* |8 I, m. k8 S, d9 L当年我说的是犯的错误。中国的父母优点也很多,尤其在爱的投入上,可怜天下父母心。
icey2017 | 2021-5-18 04: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父母我称为“对错教育型父母”,只关注孩子做对了还是犯了错误,错了就得认,改,罚。他们只教会孩子用对错来区分世界,凡事都只有对和错,这样的孩子长大后通常成了正义的化身,活成了绝对的“品行端正”,“政治正确”。' v+ ?0 N! ^+ E/ J
+ x/ ]- D$ g0 M. m6 X5 V# ?; N
他们可能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但却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导致了“错误”的结果。他们会很困惑,我做的都是对的,为什么却一直失败,一直得不出我想要的结果?9 d2 O6 J" e$ K7 N/ {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1.jpg
1 D8 e) L; `3 @6 i2 d& H  r
  {& l$ a  b! Y* h& ]: J  k. I% H017 p) A; t: [# w# U
对错教育反映了一种原始的心理状态! f4 v' I$ o- }3 @% ?' r4 |, s
在我很早的一篇文章中就专门写过,和这种非黑即白所对应的是一种在心理学理论中被称为“偏执-分裂”的状态,停留在此发展水平上的人采用着二分法去理解他人和外部世界。8 |6 F( M  @  {
我们国产影视作品原来经常只有彻底的好人和坏人的角色,好人都是善良的,隐忍的,为他人着想的…坏人都是恶毒的,冷酷的,彻头彻尾的坏…
* s3 v$ i% W. Y0 B- d很多人爱看英美剧就是因为里面很少像国产剧一样极其黑白分明且单一纯粹的刻画角色。英美剧里的人物刻画都是生动的呈现出一个人复杂而丰富的面相,这反映的是一种更高级的心理发展水平——能够感知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没有纯粹绝对的好和坏,对和错- R/ C' U( C* n4 O+ ?# B% a; I
6 g$ u% r4 H5 U6 v9 L& R: `

7 D6 |- `. J5 j) l8 B( T* q比如,对错型父母会认为人到了适婚年龄就应该要结婚生子,组建家庭,这个是正确的事情,不婚族或丁克都是错的;儿子应该找一个顺从的,孝顺的,为家庭牺牲的女人娶回家做老婆,一起孝顺父母,生儿育女;同性恋是一种病,不该存在,需要被禁止的...他们不能够理解,尊重和接纳人的多元,世界的多元,他们活在一个单一狭窄的世界里
! G* \+ a) f/ l# ~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2.jpg ' ^2 {0 ~* q) \9 O) Y; V- S

  R* }2 E/ E; |0 n# F025 U  u5 D' t7 ^, b2 x* ^0 [- g
对错教育压抑了自我发展
" i1 P) |) |' J自我的发展是需要空间去感受和探索自己,还需要被父母所看到和肯定,一个人才能够发展出我们所说的“自体感”的,一种关于我作为我自己存在在这里的感觉,我知道我是谁,我是怎样的感受7 m7 N5 z9 h& U0 x. I9 y
对错教育下的孩子被关注的只有“这样想对不对”“那样做对不对”,他们的喜好和需求很少被关注到。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被允许有关于“自我”的需求和特质呈现出来,不被允许去探索和发展出自我,不被允许按照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做出选择,这些统统要给“正确”让道。
% F( y( ~' _0 q5 H: ?
+ E& A* O" R3 z1 q7 H! k% t4 |: }8 Q
6 i4 N7 G7 w. O" {! W& o他们只有一种选择——对的选择。他们可能会在适婚年龄晕晕乎乎的找个人结婚,并不真的知道自己是否想要婚姻,想要什么样的人。0 y/ u5 {1 U/ P. S
3 s4 b3 a8 n; R2 a" F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3.jpg
, A0 ^* X/ V" ]* V$ @3 e( V
+ r7 J5 z& w% {034 B8 u! h# o: r, T* N4 u! C# g6 I
对错教育造成很大的心理冲突
1 E. z% M" T; `* d- g如果说父母的强权不那么强大,孩子还有一些空间能够得以喘息,幸存下来,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抗成功,可以幸运的有一些“自我”,可以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渴望,恐惧,欲望和困难,那么当他们所感知到的自己的真实愿望和长久以来来自原生家庭对他们的要求和期待不符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有很大的内心冲突。
/ d9 B+ S( ~& Z# @他们可能会对于自己有不一样的愿望而感到恐惧和内疚,因为这违背了从父母那里认同来的“正确”。, z, M/ n2 F% t# S; R
如果他们感知到自己可能想要离开家到另外一个国家或城市建立自己的生活,这和从小被教育的要留在父母身边,承担起对家庭父母的责任是冲突的,他们可能会为自己想要逃离父母家庭的愿望而感到愧疚和不知所措。
( _! ]! u5 `2 Q. ]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4.jpg 8 r9 Q; f6 k* a6 J, n; k- I

  j; \# ]- r9 n4 U047 X& l6 L3 W8 v4 ?# R
不要“正确”,要忠于自我
- Q8 o" `8 }- a一个真正在精神上独立的人是能够将属于自我的价值观和来自原生家庭的价值观所区分和过滤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家庭的影响,建立起自己经过独立思考所认同的价值体系。; t- M* E7 T- _& k: U* u
对错教育下长大的孩子很多没有经历过这一步,他们不加筛选的将灌输给他们的所谓的很正的三观,政治正确,道德绑架,作为人生准则,他们以为,这就是他们自己的。
' J  o: A3 ~' q0 g+ d9 u1 k7 ?& C在面对诸如要不要结婚,要不要孩子这样的问题上,他们更可能想当然的认为这都是人生的必选项,就是要这样活,没什么可想的。他们会很容易将家庭和“大多数”人的选择认为是正确的,每个人都应该follow的生活方式。
& m* E- a% Z' Z换而言之,他们是很难真的活出自我,忠于自我的。生活不是考卷,如果不能理解人性的复杂,人类情感的复杂,事件发展的复杂,是没办法只靠做出“正确”答案就可以通关升级的。我很欣赏那些在在面对“没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能够说出“我不要完整的人生,我只要我自己的人生”的人,因为他们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 d9 q+ `# {9 O1 U  Z  V/ P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5.jpg 0 l6 Z# h' d4 L! |5 n! @
/ _# B+ w* g+ q* ]3 y% B
05
0 k8 j& x7 R/ B" e+ [4 v9 C; c我就是文中说的这样,咋整?
+ N+ c: D# g3 h: @" V# W# r" Y1 |; k, Q可以更多的去问自己“我的感受是什么?”“这是不是我想要的?”“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我更愿意怎样去做?”“我在恐惧什么?”“如果不做对的事儿,我想做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不断的去觉察自己最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b  J* ^; _' l5 E, g
当然从有自我的状态到有勇气忠于自我,还需要一段路要走。如果上面那些有关于自我问题让你感到很难回答,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来帮助你一起去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发展独立的自我意识,成为你想成为的自己0 S; |- D# W: i0 {+ \
本文作者:刘月,简单心理认证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心理学学士,中美高级精神分析连续培训。了解作者更多信息,详戳↓↓↓" t" ?7 X3 L7 i' D3 @" b! o
刘月 北京市 成年人咨询 留学生咨询 性少数人群咨询 在线心理咨询<hr/>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6.jpg 我们是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拥有近1000位海内外心理咨询师,只有约10%的申请咨询师能够通过面试考核;目前为止简单心理已为60万+人次提供了高质量心理咨询服务。
0 M- O/ `/ T  t( L寻找属于自己的心理咨询师,欢迎来简单心理咨询预约平台体验哦,戳这里「http://jdxinli.cn/wuli11」
我家惠惠食 | 2021-5-18 04: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不愿等待。
9 ]7 m+ b; Q3 s
; Q8 C3 S4 ^3 F" G# o1 P8 u: A" i8 {. j: S8 H0 t9 v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1.jpg 5 h) Y1 [0 o$ C

8 X8 S# {5 l8 R7 Z, q作为一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和工作者,我接触过很多孩子和家长,不少答案里面提到的种种问题我也深有同感。! ^) w& l. z2 |2 T# u- v; o
5 M/ P. l* X# ]9 T. Z

: k3 Z/ ]2 K9 Y但是,我想说一个好几代中国家长都有的通病——不给孩子留时间,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极度缺乏延迟满足能力。2 {2 \+ m: p) Y% [6 R
5 |2 T% X+ }, n+ Q
: y* c+ k6 Y5 T  l
例如:$ ^# v: o' W* n( {! i* `4 x& V. w
不停追问不开心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o- L1 n& b1 k
6 I5 o$ M) y- s: K; b
各种培训和才艺都赶快赶早考证考级,' m$ T$ \, M, ~$ N
0 g' o; ^8 P+ G3 m+ O
要孩子立刻修正错误但不给时间,
- i7 ]" R; r  Q7 l. Z/ U
/ ^: ^; w" O( F( {催着逼着孩子穿秋裤,% `& [8 Y, {, ~- ~
* K$ f9 u8 P3 m8 {
跟孩子发生冲突了立刻就要分出个胜负而不接受求同存异," x9 l$ Z  n4 B/ Q5 Z! ?, H

# }1 F5 y/ N. u. O孩子的恋爱对象令人不满意就要求他们立刻分手,- M: R  F' k. w- w/ |

; |/ k9 ?& m9 f$ k4 A8 P孩子不谈恋爱心里着急要求他们马上就得成家……

& |+ X7 U1 Z& L, |# k8 K0 G, C! N
# o7 G( r( R$ L- W很多家长,一个个慌得不行,养育孩子根本就没有缓急节奏,甚至无视了一些人跟人相处时的基本原则,毫无“静待花开”的态度,只有“多快好省”的大跃进思想,期待每一个跟孩子有关的事儿都能即刻生效、立刻搞定。% H! b' |" ~3 Y) S; C  |

) O; c! ^6 J, P& U( I4 L! I# p" G" V  z- @0 ]
我知道,孩子的事儿家长着急,这是上心的表现。有的不等待真的是关爱:怕摔了、怕病了、怕不舒服了,着急没毛病。7 G: n: l: k8 }9 ~6 d" {, l; j; D; y
" Z: e$ K" u! D: `8 A( e
2 u1 w3 S" d) {8 i* b; n
但是孩子身上的很多别的事儿,说实话,你急有个屁用呢?有那着急的心劲儿,你不如多点耐心按部就班来解决本质问题。$ k* J4 e. o. K$ j% y0 h
8 R4 b) Y# i& U* c
$ S. N2 x2 @- R: U$ U; H5 k
我最怕家长跑过来问我问题却不愿意深入讨论:孩子玻璃心,孩子开口晚,孩子在幼儿园打人——没错,这都是问题,但哪个问题不是需要时间来解决的?
# ]9 ~" A1 T; w, [# ^
7 i( z4 K, g# `! v
+ C6 e% S: j; ]. f, J) u. Q树上结个果子,从酸变甜还要几个月呢,何况是个孩子?玻璃心可能是孩子习惯了以负面情绪寻求家长的关注,开口晚可能是日常的语言接触量就不大,孩子有暴力行为可能是对于解决冲突的认识有偏差……
; o7 I- u: \' f  V
+ b$ T; [* J) `9 E6 q. T1 F, n2 W: D; m  u3 Q3 g7 v
这些情况映射出每个家庭长期存在的问题,不深入探讨、详细沟通、稳步推进,那怎么解决?4 c" B' w6 i+ p/ g3 A
$ N# b. K$ |/ z# E8 I1 K; t$ v

4 x- f  q6 m' j2 f* P但很多家长就是不愿意等,他们需要立竿见影地让孩子按照他们的期待发展,他们说:“老师你说的我知道,可你看家里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以后一定注意,你现在给我点干货,支支招,让他赶快自信起来,多说话别打人!”
, y! [0 ~/ m8 D( y4 a2 }: N
, [3 r( W  o2 ]9 @7 p9 B) |/ h8 g' C0 d
说实话,治标不治本,治了也白治。就算你这个急性的问题解决了,那慢性的问题还存活着,没几天就要换个方式爆发。! F$ K  @9 N+ L
& @, _& r5 f; \1 z# \
* a2 }& Z: b& _+ [
也许各个家庭都有各自的养育风险,但在我看来,中国最普遍的养育风险,其实就是这个能给每个家庭的养育误区持续推波助澜的共性问题——家长们的等不急。
% S# C6 M: a7 N* B1 }$ g1 Z% ^0 B2 o1 W, ~

2 G: B' d* c3 t& g! F而这种不愿等待,在我看来最常规的有三种表现形式
% G6 o' {. i( e" P0 F+ c; U' b  X& U- V0 H. y

8 A1 t3 p/ t9 x  n7 @1 @一、 不给孩子转变情绪与态度的时间( [( R7 \, q1 z

$ H" C; z2 G. O$ B: Q) c2 p4 j# B& K5 o9 [# X# U0 \: g* G; C3 I
带孩子逛商场,孩子看见了心仪的玩具,站着看看伸手摸摸再正常不过,很多家长就已经要如临大敌的开始拽孩子走。2 r: b2 `  _/ E* @  ?/ k

8 _0 y3 C3 Y- e+ l* h% Z3 h' V3 [. c
% v/ \% r( O1 V& p如果孩子表达了想要的意愿,一些家长又会用种种手段来表达拒绝,倘若谈不拢——就像你肯定在商场见过的一样——就有可能发生震天哭喊、满地打滚、愤怒斥责和强制带离。& G) x3 ^! A+ c& a

- b  t/ N# O# n+ `! V6 q, Z# U4 S3 h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2.jpg # X% Q( O; t0 |# Y! j5 j* v0 c1 P
4 b1 y, m% X$ Y5 U+ \8 G' y9 u1 x
很多时候,家长不给孩子预留“想一想”、“考虑考虑”的时间来转变态度,而要求孩子立刻一百八十度转变思路,抛弃执念,立刻坚定不移地跟他们走。更多时候,家长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有负面的情绪,我很少听到有家长能说出“如果你难受的话,那你可以在这儿哭一会儿。”这样非常高水平的话。& b3 L0 H3 Q4 x6 c% \
, P0 X( Q2 r7 z0 [. ^2 J; G

/ W. q, H8 q* B* P& i3 E2 l大量的家长会要求孩子在悲伤、愤怒、嫉妒、消沉的时候立刻终止,三秒内转变成积极阳光的小太阳——但你想想也知道,这怎么可能呢?大人丢了一百块还心情低落半天呢,孩子碰见了糟心事儿,凭什么就不能在负面情绪里沉浸一会儿?; m, T0 S' U8 @1 F! u  C

7 r* t0 o+ M/ g7 J! t+ k9 v% H8 W0 f* x# c% h8 I
家长的这些做法,对于孩子的情商其实是有相当的负面影响的。他会让孩子失去与自身情绪好好相处的机会,对于情绪体验的压抑与被动的快速转化也会降低孩子处理自身负面情绪的能力。. x* ?, G; r% e9 `, ~
9 c, \5 a+ T8 ?' e7 A, ^

8 l! B: v9 L- g5 I+ u( U$ p同时,也有可能让孩子掌握这种错误的人际交流方式——比如很多人谈恋爱后,动不动就追问与逼迫自己的恋人,不给对方预留足够的心理空间,进而会让恋人降低了对于自己和这段亲密关系的评价。
2 m" Z) L* m8 ?7 P1 P* o, `
; `. ?# l2 c( a2 k
! R7 j% o* E) y二、 限制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通路9 l' o! w7 d! {# M# n
  N* M) K3 w4 I; L9 G% U* C
( U. p1 ~, L! V- y
家长们在孩子身上的付出总是追求即时与强烈的获得感。花钱报了各种班,那各种才艺各种演出甚至各种比赛,都是用来展现能力的好平台。恰恰因为这种想立刻看到直观成果的心态,让孩子们开始特别偏重学习高转化率的才能,比如背古诗、学钢琴、学舞蹈、学奥数......
+ ~! U- Y% H" c; W: u% s8 X. p% `% h3 k* Q6 ]

% f; p9 W, m4 P; c; G- _9 q, M: s' p" X这些技能都有比较强的获得感,因为有更多的机会如表演、认证与赛事能用来展现成就。但是,很多软实力因为没法评级打分和PK,自然就难得青睐。( i8 s! A- R( \4 g& [& o+ Y

& b' D$ Y# ]+ V/ U9 S3 A) r4 T8 H/ k6 f7 c
审美的能力很重要,好奇心很重要,博物学储备很重要,环保意识很重要,体育精神很重要——但因为这些软实力难以构成直接反馈的硬通货,它们在孩子成长中的比重其实并不高,也并不够刻意* Y. }' l; j0 R0 ^# ?

$ Y3 |% m* q) }" F# A$ F# p  j+ U# j6 i; V* P' @4 ~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3.jpg
$ e3 n/ ^: q9 H- ?2 J! `! Q" R+ l' n+ _* z
好在这个情况如今大有好转,而且趋势愈发健康,孩子的发展也越来越多样化,当年那一代被揠苗助长的人也成长为新一代的家长,对于这些事儿有了更正确的认识,所以我想,这一点将成为我今天提到的问题里最先得到解决的。/ q( p2 p0 X% B! T& ]. q# c6 H
* K: {  E( k- {  J) l  P5 `
" @) O$ f; W% o+ |
三、 不让孩子掌握他们自己的生活节奏
/ ]/ ?; e  u  O, ~! J+ s
( U; ?6 h: D$ B0 Z4 z& G
% _+ ?/ T: I+ F$ D因为家长过度主动、过度干预孩子的生活,很多孩子其实很难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掌握自己的生活节奏。对不少孩子来说,什么时间起床、吃饭、学习、社交、锻炼、娱乐、休息……其实一直在被安排,甚至被迫进入时间安排上的对抗(孩子想玩手游,家长不预留相关时间,那只能在其他时间偷偷玩)。
+ ~! X  c. t5 R7 s' ^6 [; h5 a1 x. X/ G  }* c. T
% u9 V9 E: S. L1 D! l
而这也会导致孩子的独立性严重缺失,对于生活的主动掌控能力一直没有机会得到培养。0 d/ H$ d: G+ h- Z( l& r; ?2 j
1 i' |6 Y+ W$ j0 E. A6 j
1 D6 i# }9 {* M% D! @' k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哪些问题?-4.jpg * _. y0 j2 f# f
* T/ J* Z- Z+ H3 }: z
刚出生的宝宝只会哭,但是人都是慢慢会走会跑会说话的。随着能力边界的延展,家庭应该给孩子出让更多的掌控力。很多孩子接受被动管理习惯了,待上了大学甚至走上工作岗位,才开始做些对自身主动管理的事情,其中的能力短板不言而喻。. Y3 u- q+ I7 I- L, j
<hr/>写在最后的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个特别扯淡的话,它预设了两点:人活着就是跟别人死磕,人生是一条赛道谁跑得快谁赢。) C" f: I$ v, m

) K+ d% L. k/ I3 t0 H& f6 G; _8 W$ b. H  g+ e0 }
问题是,这两点都是错的。( Z7 Q: |4 Q: C* x3 ?* {, K

8 Q; `; A: X" P0 `) U) l
! [& P& x' H$ i: v0 }
若活着就为了磕死别人,那生命也太过可悲;而人生若是一条标准的赛道,那生命也太过枯燥。无论孩子和父母,人生都不接受赛道假设,急什么急?
0 h2 j+ z6 n" Q" d  `0 L- e. ]8 ^( j& T
. }: [' O1 G. d) R7 z
摘一段《世说新语·忿狷》:( E6 n$ n/ k* [% Z7 r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 ~- }7 V0 N+ P$ P- l
; [/ k6 p4 w, B( g
这段话的意思是:' A4 E" \* Q+ J! T: S; E, I/ m
王蓝田(王述,袭封蓝田侯,官至散骑常侍、尚书令)性子特着急。他曾经有一次吃鸡蛋,拿筷子扎着吃没扎着,结果急眼了,抓起鸡蛋就给扔地上了;鸡蛋在地上打起转来不停下,他就从席上下来用木屐鞋底下的齿来踩,结果又没踩着,这下更生气了;于是把鸡蛋捡起来塞嘴里,咬破了又吐掉了。' l( f0 `" K6 l" ]$ `9 ^* @- U

7 l( u/ r. p* `: ]" d) D" f) [
+ X/ Z+ m$ G3 w9 U7 O" V王右军(就是王羲之)听说了表示233333,说:
8 O: m- L) W% V
. H" b4 b5 f  a
8 `7 v; f# P: h: |) l“就算王述他老爸王承有这种性格,也都没一点可取之处,何况他个王述呢?”( s& s; c) h* A2 t) u: p( u
& o9 `5 v; `$ ?2 @7 D* [
# u4 b: @) B. Z: M# ^
其实教育孩子也是这个道理,不可操之过急。
迷途1216 | 2021-5-18 04: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最明显的是,中国的家长不把孩子当人看,而是一个宠物。所以从小到大,要哄着,宠着,捧着才能长大。# }2 W6 Y9 r. n' i% v$ c* v
5 V  g4 c# i& E# t" v' s! E
因为不把孩子当人而是当宠物,所以不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思想,本性。把自以为是的一切给孩子。从来不去问孩子是否需要。& W  |* {  ~; @) ]2 A

  v( h5 O& }: Q* d3 Z- q因为不当人看,所以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0 ^- G' E! ?& N# p
% v6 h( z: Q& E9 I6 `/ w0 Y如果把孩子当人看,就不会有了孩子立马失去自己,全部生活都是孩子。
4 e" Q' ?/ v( L* ?. a" z5 B: [0 D  U* e5 m: @7 M# i
如果把孩子当人看,就不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情,连架都不敢和另一半吵。
( N* s4 y! w1 [% C- p
" `7 g, d+ r" F5 I9 ~& k; x0 X$ {$ R如果把孩子当人看,就不会不给孩子讲道理,而是哄着逼着让他们去做家长以为正确的事情。
# S% o; `9 e9 p, Z4 l0 d% h
# y5 b6 p4 G, }* M1 F如果把孩子当人看,就不会出现什么网瘾、早恋等有偏见的词。( T% h" W; Q6 A# i( ?# V. i
: |3 {" d' [! L" J9 @
上一代的父母由于社会环境、教育水平、经济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所以家庭教育大部分是没有跟上的。新一代的年轻父母,内心爱的缺失,又受了良好的教育,下一代有都是独生子,所以现在整个社会对下一代的教育越来越偏。付出牺牲的风气愈演愈烈,而且你不牺牲付出都不配做父母。
7 f2 c' i: I( k- z, |
' C5 `; c1 V2 Q  J/ c) D  J上一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会说:你们比我们幸福多了,最起码能吃饱饭!新一代的父母,面对孩子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因为我小时候缺爱了,所以一定得让这个孩子心理健康。其实这种心理都是如出一辙。
4 x0 c$ J! w4 G8 l
( ~: M  N! K" r) }一个人,无论是生活、感情、教育、三观,其实最幸福的状态,莫过于“正常”二字。不多不少刚刚好。
" J# v, O4 P9 g) `( _3 O* d# [
; Z7 o* R# _) L; o: Z7 H: ?0 O8 O那么我们的下一代会是怎样的孩子们呢?他们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能不能重拾原本的幸福和快乐?在情绪失控的时候能不能冷静下来正确疏导自己的情绪?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不能乐观积极的去面对?在面对危机的时候能不能坚强而有智慧的解决?2 ]4 h3 Y# G5 Y% k
- l4 u4 S* T" d
这一代小盆友最不缺爱,缺的是自主获得幸福的能力,面对困难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是社交能力。/ w0 G! @) e+ P; h! l7 ]% g3 J

) |3 M% q& y) W- Z0 n父母把一切都做到位了,小时候,吃喝拉撒都照顾的细致而精密;上学时孩子考试整个社会都得停止运转;长大了路铺好,房子买好,钱攒够,让孩子能没有后顾之忧的生活。5 g* W  e0 R! D+ R1 t( R

: }- |1 u( B1 s可是他们来世界走一遭为啥呢?他们是来过自己的人生还是让父母来过的呢?
/ b$ c5 B7 o# C# c6 Z* u5 e( c. j/ s: o8 g) x
孩子不是宠物,不需要父母每天给食吃,给水喝,上完厕所给铲屎,去哪都得栓根绳。: v1 o2 G8 Z0 N+ O* _8 I& P- ?

9 {  r/ H% I; H3 x$ k他们是人,来这里了解和体验这个世界的,体会一切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这才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完整人生。
一枚很逊的红豆 | 2021-5-18 05: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重视对儿童的安全教育!! g) ?: R. @+ L: P: L3 O  X) A
我是一名法医,我曾遇到过一起无比痛心的诱拐儿童的案子。12 岁的小姑娘在上学途中失踪,失踪前没有和家人争吵,也没有既往仇怨。她被发现时,已经在盆里了。
# ~3 u9 R  d7 C( @. @6 O
/ a- u, H0 ]" u0 k
/ v2 ]3 O* p7 @+ ~0 I本专栏来自真实案件,涉及案件人名等细节均已做模糊处理。% a- x4 K9 v) C
「当警察都觉得不对劲的时候,很多事就真的不对劲了。」很多年后胜哥回忆起某些案子,他对我说。0 I; N  v# V) g4 p) o: i
2015 年底,已经换上冬执勤服的我,在好几个本地微信群看到同一条信息——
, I: `8 H$ }% _3 ]1 z城南小学 6 年级同学何小钰,于今早上学途中失踪。走失时穿蓝白色校服,望有见到的好心人及时告知或报警。家长电话 188******64。
8 D1 [4 O/ t& d下面还配有一张小女孩穿着蓝白色校服,站在草坪中间,一脸笑容的照片……
5 T/ g0 ?' _6 g- R9 R胜哥在办公室找到了我,将他的手机推到我眼前,继续下划,一连十几条说的都是一个事:就在 3 小时前,这个叫小钰的小姑娘失踪了。( N0 C  N* X7 W8 k/ G: |, m; l* j
我俩的朋友圈都沦陷了,亲戚、朋友、就连警队的同事都在转发。
6 R1 y% k! J. L  N2 h6 f: t; x我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一抬头,正对上胜哥的眼睛,突然心里一个咯噔:我一个法医,他这时候来找我,难道小姑娘已经遇害了?/ G' {5 [. M7 g# N
16 年的法医生涯,我参与的失踪案不多,但也有些经验——' g/ Q+ S7 ^& D4 G7 }% k
第一,失踪案就像一场警方的赛跑,必须争分夺秒地寻找当事人,晚一分钟都可能发生大事。/ _: l& i9 E: x# Q$ h
第二,如果失踪的是个孩子,那我们还得「跑」得更快点。孩子没有任何防抗能力,如果被不法之徒绑架,可以说是必定受到伤害。
5 `. i7 H; T; ?# H- e& C胜哥像是看出了我的担忧,他说:「女孩还没消息,只是我发现了些线索,想让你一起看看。」: N% H' C! G/ r) s# N/ F& a8 n( u
这次胜哥确实很着急,案件发生之初没有头绪,哪怕能多拽上一个人帮忙,对他来说也是种安慰。% b$ P  S# F# w  K. {& P$ L% V, Q* q
其实我能理解胜哥的焦虑,不仅是因为我和胜哥都有女儿。
( a2 l' G+ R9 x/ Z; }) p; g* q主要原因是,我俩经历过一起时间更紧迫的儿童绑架案:当警方逮捕嫌疑人,并且打开他家橱柜时,一个捂着脖子的小男孩走出来。男孩的脖颈被割开,气管断了,动脉没断,见到我们时很安静,因为说不出话。# `7 l9 _1 R; L4 N
最终抢救及时,男孩幸存。但这事儿也给我和胜哥留下了心里阴影——小孩失踪了,真的不能等。我们抢来的每分每秒,说不定就能换来孩子的一条命。* j# \; Z- u0 D9 s" k

& o  x3 O2 V; i9 z+ F
/ {; m1 [$ Y  f- s距离小钰失踪,已经过去 4 小时。6 d) a7 G2 O' W3 b; \
案件热度的发酵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快。6 ?+ \: I9 W* }. {! n4 `3 a# C
当时正值拐卖儿童题材的电影《亲爱的》热映,小钰这则寻人启事就像实时上演的电影一样,在本地各个微信群里疯传。
4 F, a1 ~3 t5 N5 V# F: B城南小学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们自发组织起来,仅仅一个上午的时间,点开任何一个本地微信群,都可以看到小钰走失的消息。临近中午,本地媒体的跟进报道又进一步确定了消息的真实性。
( i- j4 f* q) C大家的反应,颇有两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长春婴儿保卫战」的势头。6 H1 A1 z) A/ ]$ A# `" w
2013 年,长春曾发生过一起婴儿失踪案,偷车贼将婴儿连车一起偷走,引发无数市民愤慨转发,媒体也在第一时间跟进报道。在全城人的努力下,案犯迫于压力最终到公安局自首。5 h5 o- p  l. W& C+ g$ i
消息的大规模扩散惊动了上层,小钰失踪的当天中午,胜哥被叫进了队长办公室。+ \( g2 \& K. y% P# n
胜哥接过队长递来的烟,点燃,「找孩子这种事不一向都是派出所处理嘛。」胜哥刚刚出差回来,他下午准备休假陪老婆的。( D9 \5 E3 Y# o8 S0 w
「现在全城都在转发这个消息,局长都来问了,你先帮帮手。」队长将桌上剩下的大半包烟塞进了胜哥的裤兜,「回头多给你补两天假。」
7 Y; W0 c, G% [+ g$ U% E! ]胜哥在队长的烟灰缸中摁灭了烟头,抄起车钥匙。这种案子可等不起。
2 m) _% H7 m, L- ^$ u, l( ^胜哥到达辖区派出所的时候,刘所长正在训斥自己的下属。! M7 |+ t3 [! [( T9 z$ V
派出所的迟缓应对,让案子从接警到现在毫无进展,但事件的影响还在不断扩大,以致局长都亲自来过问。一时间,派出所上下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c" u4 u7 T2 h% x* Q" R- v& |% \
一个不到 12 岁的小姑娘在上学途中失踪,失踪前没有和家人争吵,也没有既往仇怨,更没有债务纠纷。虽然失踪时间不算长,但心急如焚的父母反复保证,自己的女儿乖巧听话,绝不会瞎跑瞎玩,老师也认同这一点。交警队和医院也确认过,当天上午,小钰上学路段没有发生过交通事故。+ m% Q9 m" x8 s. ~7 d5 q8 }
从表面上看,案情实在找不到什么可以下手的地方。& `8 E! O* i0 u4 s& ^: W6 w4 i
所长撒出去一半人手,骑着摩托车,沿小钰上学的路线询问。胜哥和派出所剩下的五六个弟兄分头在电脑上翻看着监控视频。2 K  I: Q$ o* e% z7 a7 E; {
突然,他们有了发现。
9 ?! Q( Z4 h0 j; ^一个路口的治安监控录像,拍摄时间是早上 7 点多。身穿蓝白色校服的小钰,正跟着一个穿深色运动外套的男子出现在画面里。( t. E0 i4 v) X( {' f% b# f/ k# H
两人离开的方向,和小钰上学的方向完全相反。3 I' v, c) m2 `
获得新线索后,胜哥冲回办公室,此时距离女孩的失踪,已经过去 9 个小时了。
0 E* Z+ M! N- Z. S3 M/ b1 s& e
; d  d2 M$ f' K5 ?) C$ d" N0 q% D% z! o  H( J
很快,办公室大门被推开,胜哥径直朝我走来。
) z- k+ V. E# ?; z$ d9 `( `他把那段没头没尾的视频发给我。我看着小钰跟人离开,有些不知所措。, m/ m& j  _* F) x. w
「我找过小钰父母了,他们都不认识这个男的。」胜哥停下来,等着我的回应。
" z4 B# r: E2 x# N; n小钰失踪的第 9 个半小时。我和胜哥赶到视频中小钰走失的路口,对照着录像里的位置,我站了过去。
  b# }9 {/ V) J) Q这是一个普通的十字路口,治安监控正对着路口的斑马线,嫌疑人就是从我脚下这个地方带走小钰的。
" `8 ?) S% c/ s/ e# y9 z( ^人行道的绿灯亮了,路口的车都停了下来,我点开手机上的秒表,想象着嫌疑人的样子,略带匆忙地模拟:一步、两步、三步……20 米宽的路口,他花了 21 秒,32 步,来回两遍。' {6 b+ w4 N0 i7 j' X; \. q
他和我的体型身高很接近,步伐基本一致。
  O* c, t/ n. a4 f反复看了几遍,我发现视频中的男子在路口停下的时候,还弯下腰,不知道是在和小钰说话,还是在确认,小钰是不是乖乖跟着自己。
$ t5 x( ^* o( b3 z我试图在路边寻找可能留下的烟头、痰液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但是一早的洒水车和扫地车已将所有痕迹统统带走了。# f+ F& S" P2 p3 ?" x
视频的最后,他们沿着路边的人行道离开了监控范围,我抬头看着那个方向,不由得心里一紧——
" ~7 r% {2 l4 A; P, `那通往一个城中村。
. n0 q% F, u" Y- n虽然我很不想承认,但带着一个小女孩步行,不可能去太远的地方,眼下那是他们最可能落脚的地方。
4 A8 }+ q+ g% U, G6 H$ [摆在我们眼前的是又一个难题:那是全市最乱,监控最少的地方,并没有太多可以调取的视频。6 i& I' S6 M  \( N% I# \! w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s, c7 h/ G% n- b) A: T8 ^胜哥担心打草惊蛇,这段记录着小钰最后一次出现的视频并没有向外通报。他寄希望于在进一步的视频排查中,锁定嫌疑人的活动地点。
4 ~# d+ `  d- Q, v$ W: o当晚,警队的大楼灯火通明,队里没有紧急任务的兄弟都和我做着一样的事——在数百个小时的视频中,一帧帧地找小女孩和嫌疑人的影子。
% P5 R8 K$ q+ J) i已经入冬了,外面是呼啸的北风,办公室里却只能听到点击鼠标的声音。烟灰缸里不断堆积的烟头让空气愈发浑浊,每人手边都是浓茶。
8 Q. _0 u' T4 G& r4 N. D直到深夜,全队上下 200 多人的努力,也只换来一丁点进展:在进城中村的路口,发现了嫌疑人和小女孩的踪迹。
% X$ A" X3 ^2 A+ l1 ~7 T- f胜哥丢开视频,穿上自己的保暖冲锋衣,一头扎进了出租楼林立的城中村。1 Q, D# e' \1 j
夜色已深,城中村小巷纵横,路灯昏暗。这里聚集着没有家的人。# [+ y8 J$ r" }- N# X4 |2 z
这些漂泊无依的人挤在一间间出租屋里,为着能看到明天的太阳,醒来或睡去。彼此不知道姓名,彼此也不在意。# \2 G4 r" Y, o& }* d$ C9 n
胜哥试图在一个个店铺老板口中问出小钰的踪迹,又拦下一个个混迹于大街小巷的少男少女,希望他们知道点什么。
: Y2 r/ t# G% |5 h0 w但没有人提供任何线索。
* |7 E/ J/ ]( P5 K" s$ w( y! |% I此时距离小钰失踪,已经过了整整 17 个小时。正值失踪案件的黄金救援时间。
9 Y% J: S2 D; p胜哥远远地望着那个醒目的招牌,可以确定的是,这就是我们和嫌疑人最后的赛道了。
7 \# e7 C9 d; J) n巷子里的出租楼,在黑咕隆咚的夜色里像沉默的怪兽,张开血盆大口吞没了闯入其中的嫌疑人和小钰。
* |7 {$ D9 ]1 A7 L) `2 y现在,我们也要走入它的地盘了。
9 }* w" e; U# H7 u
5 A3 F; S' K! v) `- Q7 P( w0 g# D5 p( k8 J
进入城中村以后,时间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
% G) N% I: t- b: ^小钰失踪的第 26 小时,消息还在进一步扩散,隔壁市的同行都打电话来问我,是不是真有这么个事。( e- d- a0 e3 E9 z& Q. P" L; o& t
另一边,我也在火急火燎地进行工作。小钰的父母被叫来采集 DNA 样本,以备后续的检验。
+ H% e* c- o+ b+ {0 q0 H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们。两人都红着双眼,一脸疲惫,一步一晃地走进来。1 n0 m; o; ^- o- `- l" L
小钰的母亲忍不住问我,现在警方到底有没有查到什么线索。5 w5 I" _" o( c
提起自己女儿,小钰母亲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这个女儿从来没有让父母失望过,父母也一直当她是自己的掌上明珠,尽自己所能把她送到了附近最好的城南小学。
! ^# S! e: Q- g4 m但是现在女儿失踪已经超过了整整一天,依然没有一点音讯。
( e# a( s+ |8 l; y7 {& ^9 z父亲和我告别的时候,又塞给我一张小钰的寻人启事传单。在那上面,我再次看到了那个穿着蓝白色校服的小女孩,站在草坪中间,一脸笑容。: q3 J% q( Z2 b% _- j: \7 J9 ~, T
而我没有告诉他的是,警方掌握的全部线索,也只是在视频里远远看了一眼嫌疑人的侧脸。0 c5 N# ]/ F" A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胜哥那边也在寻找着新的突破口。
$ w9 k* E/ e+ t" ?整整一个白天,我们调集了临近几个派出所 200 多号警力,对每一个进城中村的人进行询问。治安队员拿着地图,对每一个巷道,每一栋出租楼,逐一清查。7 r1 r% l- H9 L# c# E
胜哥和重案队的兄弟们腰间已经别着上膛的手枪,换上便衣,扎进了小巷。- ~& `) b, ?9 U# Z
他们得走到大部队的前面。7 ?! [) o5 V& t4 J
如果那些大面积清查算是打草惊蛇,他们就得在棍子惊动起蛇的时候,击中它的七寸。
, M- F- S7 u! |+ S4 }上午的城中村里人不多,多数的住客都在外上班,留在房里的只有少数夜班补觉的人。# b5 {9 y! S: W+ N- T7 D
经过一个白天的努力,200 多个警察敲了整片区域超三分之二的出租楼。) z" H4 \. L& g$ x4 i
有人觉得胜利在望,更多人却觉得希望越来越渺茫。
4 ?/ _) z* |" Y8 q; ?$ ?因为没有人知道,那些敲不开的门背后,躲着的到底是人还是怪兽。; |/ b  U6 X- ^8 L) l8 l
胜哥甚至会想象,在某扇没有敲开的门背后,某个拉着窗帘的窗口,有个身影正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j, f1 _3 z9 q" s7 e. z$ G

1 j; T, T& i" l( h
) w$ Y' A) U2 B! _4 J1 s小钰失踪的第 43 小时,形势逐渐变得严峻,大家的体力快要跟不上了。
4 Z8 ^0 B! Z2 x# O$ Q& D自从昨天开始,第一轮的城中村调查已经持续了 17 个小时,胜哥又累又饿,他在这个蛛网般的小巷里和那些杂货店老板套近乎,和平时不屑一顾的发廊妹探听动静。
: z+ G& G7 I2 w( V+ C$ s巷子里除了偶尔下夜班的行人之外,只有喝得烂醉的酒鬼。胜哥他们已经在这里清查了一整天。那些平时就在灰色地带生存的人们,早已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一溜烟躲进了更暗的角落。* @8 i0 E5 H, O5 S% C( [' ^
又盘查了一个行色匆匆的冒失鬼后,胜哥钻进了旁边不起眼的一条黑漆漆的小巷。6 I) B. u) `; T/ o1 V/ M
路灯是坏的,胜哥打着手电筒刚走到一半,一大片刚刚拆完的荒地毫无征兆地出现在眼前,在浓稠的黑暗里像一只青面獠牙的怪兽,静静注视着、蹲守着,一声不吭却让人心惊肉跳。8 a% y+ s4 n: `  N
巷尾隐约能看到,一栋破破烂烂的三层小楼从黑暗中探出头来。
/ `4 ^7 R9 D  `可能是嗅到了有人靠近,也可能是被胜哥晃动的手电光惊动了,两只硕大的老鼠从荒地里窜了出来,一头钻进胜哥脚边的下水道。) ~1 j' K9 q9 U% y
胜哥被吓了一跳。他说不上来,但就是觉得这条巷子,或者说眼前的这栋楼,有点怪。8 T# O& P6 W6 V
突然,裤兜里传来手机的震动,胜哥心里暗骂一声,接起电话,队长召集所有人回局里开碰头会。+ k, u7 G' S7 u' w5 g- T
转身离开时,胜哥又回头看了看巷子尽头那栋孤零零的小楼,暗暗记下位置。
" ^: X4 D7 y# Z. N2 ~这地儿有点邪,他打算下次从这儿开始查。" L6 |5 X' R/ w/ \; `; e8 j
胜哥不知道,那只他苦苦寻找的怪兽,此时此刻就在离他不到 30 米的地方。那一晚,是他离改变结局最近的一次。
6 A: y7 t$ {1 a% P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 o9 D- p0 l( P8 C. }8 K8 b????App 内查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