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B2 Y% T% d0 M6 m I9 g这两天好多事,今天喝了点酒,随便聊聊对经济问题的思考,说到哪里算哪里。
% W3 B' B4 _( I, c2 t6 D3 C: R9 ]9 q& U( l% r) r% J
2 _1 `( X P' G1 U' r1 D/ n坏土豆 作品
% R9 o6 Q& C& p) e8 x( `2 b. j首发于微信号 一个坏土豆 4 i7 U& U2 l( L& i6 X1 z
陪我的国一起逆袭
' e# p/ V( Z; M! R1 A. U& F1 m- \0 X
4 C* S+ M( o6 h* y0 b$ \% ~
看了高校教师跑外卖做调研的文章,感触很深,似乎现在快递、外卖、网约车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引擎了,随便聊聊自己对经济的看法。
: K" I: d8 J0 B, f q; K首先我想说,今天我们的经济发展,对比40年前的经济发展,在逻辑上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只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 L$ r R9 Y6 N& Z& A/ s& ?
5 O5 c8 t- M4 E2 R! g
. ?# n# V! n. U) u4 O- L40年前我们刚改开,面对一个全新而陌生的世界,在技术上对比国外天差地远,那个时候面对的是成片成片的蓝海,有无数的机会是市场等着我们去攻城略地。
3 }4 I* X$ W( C6 I/ X这个时候就犹如一个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到处都是荒废的田地,只要你愿意出力气,就能开荒出肥沃的土地来,投入产出比极高。9 @+ ^( k6 B" E$ Z) q; N8 p
& f+ h+ D6 E; k; u- S- `
) u4 B# Z, K6 g5 @
但是在今天,绝大部分的蓝海已经变成了红海,机会越来越少,这是因为:3 n, t* c' L3 Q' t8 b
1、中国制造经过几十年攻城略地,把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全球市场几乎已经拿的差不多了,我原来写过一篇文章,日本人的棺材和墓碑都几乎离不开中国。
# X$ p: `& Z7 d& i2、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已经被我们摘的差不多了,现在已经剩不了多少了.......
, a: W% o h3 Q$ l$ c' S7 p
" y: j/ \2 T7 I/ o( ]- ]& t m; o6 u1 d4 H7 F" J9 B" d
而且任何一个产业,在刚开始投入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研发和市场人员,但一旦这个市场被我们巩固,技术成熟之后,就必然要降低成本,削减投资,研发和市场人员会锐减,吸纳的就业率也会下滑。+ f7 A# P9 Q, ]0 w1 z& p* T4 S3 n( o8 R
简单来说,这就好比几年前滴滴等互联网公司刚起来的时候疯狂的烧钱大战,不计成本的投入人员,但一旦这个阶段过去,投入就会越来越少。- ~$ E9 a! H$ z
或如同现在的互联网大厂,几年前到处都是机会,一堆APP应运而生,每个都是以亿为单位的投入,大量的招聘,但是现在很难有什么创新性的能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APP了。- o1 Y: { n. l7 C$ L- q0 y' O; Y
$ z2 W( F: s6 A# }' r! Y# i* R
& F, _& E( q! r% C7 `* P# y6 L
那么今天的经济逻辑,还是那个例子,就犹如一个王朝发展了100年,能开拓的耕地都已经开拓完了,而农耕技术还在进步,效率更高了,人口还在增长,原来是1个人耕10亩地,现在是1个人耕1亩地,这个时候如果还鼓励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会发生什么?6 M2 Y7 H7 `7 z/ k
这个时候,越“努力”越“吃苦”越“内卷”,经济越差。; u3 U; b/ U' W
现在不是人少田多,是人多田少啊喂!/ S! R: y9 _7 ]
逻辑已经变了,时代也变了!
2 l& O _4 Q& N0 ^我原来说过,欧美任何一个国家,你只要鼓励他们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失业率会瞬间飙升到扛不住。! k1 `- H$ v/ c2 h+ T* V& ]8 t
5 V1 W4 y: u h% [/ q; J& c4 g9 q
我们会觉得还有很多的市场机会,但事实上这已经和经济没有关系了。5 n. l+ z$ u* C+ C
举几个例子,比如欧美很大的一块赢利点是奢侈品,一个皮包打上他们的LOGO,挣的钱是我同等质量皮包的50倍以上。; e# |" }, B0 C
如果说没有这些玩意,意大利和法国能不能成为发达国家还真不一定,但是我们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能够有全球知名度的奢侈品,这块大市场基本上和我们没关系。' P8 D2 n; w( [
6 X; r, ?1 w" b8 g6 U6 P4 P# J+ A7 k
0 A' G: I( l* S! x7 b9 j! d, Q为啥?是我们的企业品牌塑造能力太差吗?
! H; r! z7 x h) C不对,这已经不是经济所能解决的问题了。- r. t, n- j. A
就说新疆棉,昂撒媒体睁着眼睛说瞎话,说我们强迫劳动,其实他们心里和明镜一下,全世界只要有点逻辑的人都知道是谎言,但可他们还这么说。
; L @8 P/ y5 g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控制不了美西方集团的舆论,毕竟他们都是美国的殖民地。
4 |1 g5 }6 @" o; _当所有的西方媒体都在争相比着妖魔化中国,抹黑中国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你还想做品牌,让中国制造拥有溢价能力,这不是做梦吗?4 W6 J: Z4 Q2 e j. d
g* B8 E" \1 `3 V4 Q% \
) y) x; w) K+ m而舆论是和军事紧密相关的,你不可能指望欧洲驻扎着美军,他们却给中国唱赞歌,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中美博弈没有取得阶段性成果之前,我们是不可能有自己的奢侈品的,不可能出现如爱马仕这样的品牌,因为这是国家品牌力。
5 i# Z5 W! z% Y- N$ ^' O或者说,精日们跪舔日本,比日本人还爱日本,这个时候中国制造的高端溢价能力永远出不来。; V( d* U+ [6 Z9 R% o! Z# i' @
其实很多人问,为啥中国有精日,而美国人对自己的信心却那么强?9 ^. E/ V* j( Q2 M
这不废话吗,美国的军事基地把我们围的一层又一层,如果不是这样,反过来是我们在墨西哥和加拿大驻军,你看精日这种生物还会不会存在。
& j0 A1 J8 R7 E: Y+ y* A$ m: Y% d. i( P' c
+ z# W* [% H% N# a. E2 |
我们再说一个问题,人民币国际化,很多人说美国疯狂印钞,滥发美债,为啥大家还是用美元?
6 ]/ L' H7 ~. J% W我就这么说吧,在军事没有突破之前,人民币国际市场占有率不可能超过7%,这是上限,为啥?
M( h& H- o# H+ |5 q4 Q如果让我们的占有率超过7%,美国就是傻×,人家在全球建立了300多个军事基地,是为了维护人民币国际货币的地位?美军基地难道不是要维护美元霸权吗?
: x" L' \3 o0 }+ M) y也就是说我们在金融技术上已经做到了几乎最好,但接下来再怎么努力,发展的空间已经有限了。
/ _& M) {0 C& L T9 C- W换言之,只要那个国家能在加拿大驻军,他也能滥发国债随便作,至少作上50年都不会有事。
+ l8 [+ s" _) @5 h$ n z) w9 t2 Z& E' _9 J ? ^
% v, @. R" G; F, p) e这就是我说的,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是被军事上限锁死的。7 b4 u3 ~ Y9 d J5 T3 W
这也是我说的,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逻辑,和40年前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 N$ y# ^7 _% i# I5 V. H) c在40年前,投入1,回报是10;
5 I! v: k1 M9 ]5 `在今天,投入10,回报可能是1。
2 N# \2 A6 Y; E: O简单来说,40年前感觉到处是机会,到沿海批发点袜子内裤到内地摆摊都能挣到钱,可今天已经不是这么回事了。' h+ E& g/ U" k) ^8 C
8 j7 l, ^* |" u8 ?7 t& m) B7 A# i; r/ i
接下来的市场空间已经很少了,消费级大市场只有三个,一个是芯片,一个是汽车,一个是大飞机,这些都大约将在5年内拿下,中国工业只要在某个领域取得0的突破,很快就会形成全球碾压,但这两个大市场拿下后,就真没啥空间了。5 U( A+ H1 X9 W3 ?( a7 q) ^$ e
但即使这3个市场拿下来,我们也不会感觉有“明显的好转”,因为3个市场加起来还没房地产大。: J' B( I- @9 Z6 m& x6 R
过去20年,房地产的发展可以让任何一个中国城市扩张4倍以上,但这3个行业显然达不到。& ]$ K9 F6 R; p
6 I& Z# \* Q M! H0 p! A/ {/ E m! c6 x) I/ P Z* N( r7 V+ n
那么接下来的经济彻底扭转的机会点在哪里,怎样才会感觉“明显好转”呢?
7 w/ |- A- t, v, G第一个机会点是第四次技术革命,我有充分的信心,以中国目前的工业底子,如果第四次技术革命爆发,有且只有可能发生在中国。
1 G$ C" q# U& `8 A
- M& ?; u1 c/ ~7 N9 b8 f4 v& y i
4 d ?9 I" h% G5 U* {6 |第二个机会点是中美博弈取得阶段性突破,这个关键点我从来不认为在蛙岛,而在于两点:
4 B# Y- Q1 t, b% U1、彻底消除日本的千年威胁,清算日本军国主义;
; H8 q( f8 E' r0 C. `" p1 R只要日本一跪,韩国跟着跪,菲律宾即刻跳反,蛙岛的精神家园彻底覆灭,哭爹喊娘的要回来........2 i4 A5 m4 i5 ^6 I
2、亚太地区接入中国的工业标准,无法脱离中国的工业体系,什么算成功?
: p0 I0 v2 a; f就是离开中国的基础体系,亚太地区就玩不转了,这样我们就掌控了全球60%的市场;
* K. w. ?, _, W% j W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是美国自爆,自己作死自己,但目前来看10年内很难,因为他不可能在殖民地崩溃之前崩溃。
3 {$ l9 \' y9 K1 _
2 }' W- H+ L( r: Q0 G. v1 _# c4 X; T% o) f( n
第三个机会是社会达成新的共识,内需快速增强。6 E5 z* Q9 H# z, R+ M) h
别成天瞎琢磨要内卷,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只要就业率充分且有足够的闲暇,消费会提升,经济很快会有一个改变。; r2 @: W/ R i/ f1 e e# |; ]
只要内卷,内需就很难,要内需,就不能内卷。
5 _0 b/ D! |" T I! ?工业的宿命就是过剩,任何工业国都逃不开, 这个时候还想要卷?, z$ f+ E- n, |2 z ~" B4 z
为啥部分西方国家的人都在郊区买房子,下班了开车过去享受生活,消费能力也强,因为他们每天就干7-8小时,下班了就不接工作电话,就业率更为充分,但是如果他们也做社畜的话,还能这样吗?5 ]. Q+ X. @$ {5 u* f$ t( T- r8 {
原来海外市场都是蓝海,只要你努力,你就有接不完的订单,但是今天,技术发展全球都碰到了瓶颈,还鼓励996,那就是干掉就业率,就业率越低,内需越不振,消费能力越差.......
) m! E6 Q0 i$ W6 Q7 T" A P0 L$ I# ]( ]9 z
# s2 Z" z/ k' I# T但是这个问题,不是简单劳动法的问题,而是“社会共识”的问题,共识的达成是需要时间来磨合的。
/ `! l5 w* L# {' H% o. t但未来的10年,不管怎样,规律会教会我们做人,我们都会达成这种社会共识,因为内卷的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
% r% \' P) ~* e$ S q/ r2 @4 K* h* t- t4 S7 [4 {! y; ~1 n5 K) _
- ^2 g A$ J; ]1 M: j6 B
最后我说一下,很多人说人口少了,会严重的影响产业发展,这就是胡说八道了,纯属瞎操心。
7 K6 q% q$ ^! p( U30年前,日本就1.1亿人口,除了军工和航空,就拿下了几乎全球的钢铁、电子、造船、汽车、芯片等几乎大部分产业。
; G6 Q5 A6 Y% V5 e; m合着中国要拿下全产业,就需要15亿人口?
2 m9 d) [, k) v还嫌卷得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