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

[复制链接]
查看9069 | 回复0 | 2023-9-24 09: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最好说的是美国
& {( Q0 r& K! x6 O) ^4 D; k" e上一篇文章讲了美国兴趣教育的实际目的,而后面有一个非常残酷的事实是,同样的兴趣教育在美国的不同阶层中所造成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可以看到美国的中下阶层在公立学校中,高中生,吸毒,暴力,校园性行为,早孕,罢课,搞歧视,霸凌等情况非常常见,这一方面是由于公立教育兴趣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力量不大,教育拨款可以减少导致的安保和秩序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根本不愿意管。而这根据美国劳动部的统计,大部分美国青少年选择的行业是1,销售员、收银员、店员。2,餐店、餐厅、咖啡店等。中下阶层青少年可以从厨房助手、侍应生、服务员等职位3电工、木工、焊工、机修工。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加入帮派,拿着gun整天buibuibui。; p4 v9 v6 w  v

6 K# ~4 T$ f9 ^0 k) |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1.jpg
0 P" u* B" U- I) B! p4 \, q2 }8 o" v$ D. n. w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2.jpg 6 |; p" R" Q% I0 C$ d
202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当地时间8月27日下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托兰斯市的德尔阿莫购物中心发生上千人规模的青少年斗殴事件,场面非常混乱,现场还传出枪声。这一次斗殴从下午4点开始,直到晚上9点才在大量警察的疏导下结束。
' k% k8 f& G6 T1 N; b8 R
. I2 ]2 {! f) k2 ?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3.jpg
3 h# K7 ?/ [0 i! J) M+ Q- z" Q+ s- I; J' T/ f4 `4 N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4.jpg
; E0 |  S" Z" z7 P  k3 k" w* _而同样是兴趣教育的政策,美国从政府州一级的部门副主管往上走都普遍选择私立学校,实行精英教育和真正的兴趣教育。他们的孩子会从小接触科技,财经,政治等信息。接触到的兴趣也是偏向于医疗,科技,金融等。还有马术,游轮操作等。私立学校的基本情况都是100%的学生都来自“Not low-income(不是低收入)”家庭。而这些中上阶层的孩子之后的就业岗位普遍是1,律师、医生、工程师、会计师.2投资银行家、金融分析师、财务顾问。3,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网络安全专家。4,电影制作、音乐、艺术、公关。5,高级行政官员、法务和合规、政策顾问等。3 u" x, \6 \$ z  h8 i. t8 h; b
可以说美国的高官和富人一边大肆鼓吹兴趣教育的减负,一边又对自己的孩子施行绝对的经营教育叠加兴趣教育。
  f% v! w! K$ F0 S3 B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些情况?  w6 ?4 ]+ T1 h& _
1.经济压力:中下阶层家庭通常面临经济压力,可能无法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兴趣培养资源。费用昂贵的课程、私人导师、器材和设施等都可能成为他们发展兴趣爱好时的障碍,毕竟,就算孩子真的有兴趣,你养得起吗?所谓的兴趣教育在中下层变成了活着就好和开心就好。: H5 _' U4 h: V5 m! z
2.缺乏指导和结构:放任式教育可能导致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指导。中下阶层青少年可能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指导来确定自己的兴趣方向,缺乏明确的学习路径和规划。而富人的孩子提出一个兴趣可以立刻有商业顾问分析他们的兴趣的发展方向并且规划路径。% N" @$ \# ~( I2 z8 V4 E* B% _

    % z; }# Z" |; U) x8 S) H
  • 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规范和监督的环境可能导致中下阶层青少年的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可能缺乏自律和自我激励的能力,难以坚持发展兴趣爱好。这也是为什么会有私立学校精英教育的原因。* Z$ q& v; ~. N) |1 H2 F
有趣的是在1989年美国由于产业落后,高薪就业岗位不足而就业人群太多时,也掀起了一场批判填鸭式教育的运动,大肆宣扬兴趣教育。而影视作品是一种非常好的意识形态载体和价值观转变的工具。美国1989年产业转型期,大家很熟悉的美国电影《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实际上也是意识形态的产物。除开它本身的内容,也是因为它被美国政府大肆宣扬所以才会这么有名气。8 m. m/ X  v" M  E* i
请联系一下你最近看到的一些关于学校和教育的电影,是不是有点熟悉味道?
$ W, I$ {5 d7 S. p) W5 i) F) R接下来我们用美国实行兴趣教育后的社会和学校现象来看看它的后果。运气很好的是,兴趣教育改革这一个大话题在美国是藏不住的而且有非常多的纪录片真实的反映了情况。, M/ s8 b# k, t/ e% a4 t
第一部中下层公立高中纪录片《卧底高中(Undercover High)》,注,以下内容来自知乎Elitestalk。本人节选了文章片段和纪录片图片。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原纪录片。
' S, M2 w1 e# }/ }- r! O1 U0 s  u曾几何时,美国号称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系统,但据美国官方数据,全美有超过2000所学校被称为“辍学工厂”,每年有120万高中生辍学* |' f( S! ~1 n' g
与此同时,校园霸凌、网络欺凌、种族隔阂、物化女性甚至毒品枪支等问题,都残酷地发生在校园现实中。
+ v$ T; b" `( ]3 r* e当政客们不断强调要改善美国公立高中的现状,学校的老师们却更急于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
3 ~5 i! |: O# t; ]* r& |' N; u
- L- h6 O9 i  V+ M) k+ X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5.jpg # [; z6 j. c- I9 c* n/ {6 }3 W5 @3 C
抱着这样的初衷,美国A&E电视台决定加入进来,他们找到美国当地一所公立中学,制作了一档名为《卧底高中(Undercover High)》的纪录片,开展了这项社会实验。: [5 j4 I8 w, i( O+ O' p2 n$ I
在这档观察性质的纪录片中,摄制组邀请了7名年龄从21到26岁不等的年轻人,冒充高中生“同龄人”的身份潜入中学,并以学生的身份生活四个月,试图通过年轻人的眼光,观察美国高中的日常,从而带来新的转变。
/ i8 p9 c: g0 T" Y6 k* b就这样,一所美国普通小镇公立中学的日常,被完完全全地展示出来,而深藏在其背后的社会问题,也跃然纸上。
/ _7 p7 G3 j& H6 H
- C& r5 s, @7 i; i) q) h而在卧底七人组中,现如今有一个三岁儿子的Kikkn,在高三时未婚怀孕,她直言那段日子是她“人生中最艰难的挣扎”。8 p7 @2 o6 n* h! V; B7 J5 B
+ P3 S$ s, H* P7 m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6.jpg
5 G, l4 O0 t) J- Y: h+ Y2 a当正式进入学校开始卧底时。因为长得漂亮,Lina刚入学不到一周,就收到了十几个好友请求和搭讪,或是想要和她约会,或是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 J, C0 J- X  ?6 a
起初Lina 并没有理睬,但渐渐的,原本轻佻的搭讪变成了言语上的侮辱,这些人开始使用各种肮脏的词汇侮辱她,就连走在路上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辱骂。4 l. F! p- q/ x* ~7 ^* P
周围的女同学小心翼翼地提醒Lina道:刚开始你会引起关注,但之后就会有人平白无故地讨厌你。起初Lina 并没有对此太过在意,但之后发生的一切,开始让她感到害怕。
; e- z& t2 b: S
1 t" f8 h* T8 {. G& c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7.jpg - |  \& l2 G) K! k. ~
某个周六,Lina被误拉入了一个22人的群组,这些人在群里不堪入目地讨论着她的肉体,并且策划一场“给Lina下药,企图强奸她”的阴谋。
3 R! X  a( c% w* m
8 r6 {7 l; `- w" N! Z- J/ v; I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8.jpg
2 [; J8 V* f, s8 w" n* Z  R: J虽然如今的Lina已经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但遇到这样的事情依然非常害怕,可以想像得到,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十五六岁的高中生身上,那将带给她们多大的恐惧。
- k* n9 Z# f/ w: M2 N( K  K根据节目组给出的数据,43%的学生曾遭受过网络霸凌,全球范围内超过70%的学生曾在学校遇到过霸凌现象。
3 d6 t2 A1 `" w经过彻查发现,组织群聊的是一帮社会闲杂人员,他们从中学肄业后,成为了街头混混,危害着学生们的生活。而学校的学生和社会不良分子有来往,这无异于在学生中埋下了犯罪的定时炸弹
( a% l! B9 g% u+ N0 D( k事实上,高中肄业已经成为美国教育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 X2 ?9 v' l2 a1 O! |) {$ i' t在美国公立学校中,每五个学生中便有一个无法顺利毕业。2016年,高地公园中学的毕业率只有76%,低于美国83%的平均值。连校长也说“现在有数以百计处于肄业边缘的孩子,他们是我们优先考虑的群体”。, W, j+ p4 |: M
这些早早失去学业、过早进入社会的学生,大多数人只得拿着微薄的薪水,干着庸庸碌碌的体力工作,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 w1 P3 e; n' ~" R2 e1 Q- g3 k+ R( Z
看完美国公立高中的青少年。我们再看看美国数量只占全国学校10%的私立高中。同样是纪录片,但这次是BBC做的,美版的变形计栏目,类似芒果台那个。他们把私立学校的学生放到公立学校。这篇的内容来自知乎,柴尔德留学的文章。本人节选其中的文章和图片呈现,有兴趣的可以看原片,和知乎原内容,链接我放在评论区。
1 f0 ?/ C! H+ m8 g' @/ |* y参加交换的孩子们,三个来自公立学校,三个来自私立学校。' k- ]4 \: N7 ^9 X4 K" D1 @& Z

1 B) q$ V4 G5 `* t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9.jpg
' F, E/ P( \9 w) H; S, Z! B% X他们是怎样被各自的学校录取的?- F( J0 ^1 d1 m2 Z4 W1 ~
令人惊奇的是,这六名学生中,来自私立学校的三名同学表示,他们的成绩全都是A!!!并且在全国范围内的学生中,他们属于前25%的那部分“菁英”。2 l' F' }# ?; R! c

4 V- `; Q  j. H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10.jpg 6 ]$ a' q" O) T! U7 `) V9 ~/ S

6 }5 o2 J% D+ |8 Y3 m% z5 J" K0 ?, S, Y
相比之下,公立学校的三名学生就显得比较平平无奇,他们都是不需要什么门槛便可进入自己的学校就读。
6 D  T5 ~* J& P% A这的确反应出了一个事实,在美国,能过进入私立学校的学生的确是少数,大概只有10%,更别说进入顶尖私立学校的比例了,那更是凤毛麟角!
) B0 Z' K! ?$ D( F9 U+ e/ G他们的日常作息又是怎样的呢?# x( a4 o# n3 r  |4 I8 q0 i1 g/ X
私立学校的学生:每天上午6:30起床,下午5:00放学。
" Z4 g& x, J5 n; K$ \8 c公立学校的学生:每天上午8:00起床,下午3:00放学。
# j& d" C/ T5 p+ D对于私立学校的学生来说,放学并不意味着可以停止学习的步伐,这不过是课外项目的开始。学校会提供大约42个课外项目供学生选择,不仅如此,有的学生还要马不停蹄地上各种补习班、荣誉课程等。当然,课后作业、论文、小组作业样样不可落下,甚至周末也要在游泳、画画、轮滑等兴趣课之间连轴转。如若不然,就要为大学申请做背景活动准备。对比中国孩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 T5 T4 d1 }! y/ s% V  E( V) A: X1 s6 v, K* B1 S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12.jpg + s2 V+ U! a  R3 r- k; l1 c* @" g6 Q
反观公立学校的学生,相比之下轻松太多了!他们的学校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并没有给他们安排其他活动,如果家长不给他们报课外辅导班、兴趣课的话,他们放学回家就开始打游戏直至晚餐时间,完全是放飞自我的状态!  a8 O- j3 _6 b4 j" w. K
主张“菁英化管理”的私立学校大多采用寄宿制,学生在学校的24个小时都已明确规划好了。
! h6 N, ?7 M+ F7 m8 |8 y7 Y私立学校遵循“让这些学生未来走上社会时可以整装待发”这样的教学理念。规划表上提出了几点起床,几点吃饭;在衣着外表方面,什么样的场穿什么样的衣服,不允许穿短裤,不允许涂指甲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连每天玩手机的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4 t* N& Y2 r( c7 Y
对比公立学校而言,比较宽松的要求环境让曾经每天乖乖写作业的孩子沦陷在了“自由”的诱惑下,他们变得想玩就玩,不爱学习,缺乏自律。逐渐沉沦萎靡的生活。9 U/ x* u/ X/ s0 o1 J# z2 ^$ H' F
关于两种学校的师资力量,明显是私立学校更为优质,公立学校不会产生太大的变动。
, K6 H* A& ~; e$ Z) [" D$ c9 M; F1 G* ?在公立学校,老师培养学生的流程只是“知道问题所在”和“如何解决问题”,而学生所做的就是复刻这一思维模式,只求记住这些知识点,而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所以节目发现这些来自公立学校的学生往往会透露出不自信、迷茫甚至毫无追求的表现,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要的是什么,他们仅仅只满足于一份好工作的需求,能够养家糊口便足矣。
7 a, A7 o. W' o私立学校培养孩子的方式却大为不同,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要求要如何才有创造性、如何独立思考,更多的是创造力的培养。这里的老师会摈弃“这道题就这样解答”这样的回答,而是“再多思考一点”,“不要害怕说出不同意”,“要对你的选择负责”这样具有引导性的话。7 @1 _* M' S3 F4 e' a+ O" J$ x
所以,私立学校培养的学生往往会成为律师、医生、政府人员这样的社会菁英人士。2 |: w% W# |' e
并且,据数据显示,在西方国家,社会顶尖菁英大多毕业于私立院校。而且这些菁英人士毕业于私立院校的概率要比普通人大5倍。
% o1 R+ N8 X- u. [/ F4 k  Z1 ~. x1 Z: E. ]) @1 a" q
美国兴趣教育改革:阶级差异下的残酷现实-13.jpg
& w9 v" ~# i, N- c2 ]2 R* P( J9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的是,一些私立院校毕业生的确“把控”着社会顶尖职业。就美国大学来说,排在前列的基本都是私立大学,成为社会菁英被这些学校录取,学生不仅需要交出一份优异成绩单,还要有丰富的背景活动且能够吸引到招生人员。由此可见,“严要求”私立高中的学生无疑会比公立学生机会大得多。
# d9 L; c, F& v& x  S以上就是本期要分享的内容,请大家对号入座。下一期我将分享中下阶层怎么真正的利用好兴趣教育,将兴趣和未来结合。
% ]) J5 T7 e) k& R本人做的所有人内容欢迎转载,不需要标注作者名字,只需要和我打个招呼。更多人知道最好。孩子们不应该失去成长的权力。' ^- b/ G, G! L! L0 r) h+ P
如果说以前的教育资源争夺是拼量,拼老师数量和学校设施,有个学校就行,那么兴趣教育时期的争夺就是在拼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1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保密

新手上路

金钱
21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