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复制链接]
查看4191 | 回复5 | 2023-1-23 10: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1省份2022年GDP出炉:16地跑赢全国! V1 f* V" r! g% T3 i) D$ s
随着河南于1月21日发布2022年经济运行情况,31省份2022年全年GDP数据已全部出炉。总量方面,粤苏鲁继续稳坐“前三把交椅”;增速方面,16省份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均为4.7%。(中新经纬APP)
纯帅瑞雪帅v | 2023-1-23 12:4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也就是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 S3 Y/ F2 V0 _: o7 \, D
GDP总量代表的只是这个省份的经济规模,人均GDP才能看出问题才能体现发展水平。
/ m; R9 E- u1 x, t1 h, V: @9 c! r0 `) M! @9 Z# z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1.jpg " V! u" Q" n" M0 P5 x# a8 @2 r. L
(网图)
1 E/ A  `. C) q4 a. y: R
0 G# i  J3 V8 H/ x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2.jpg
/ G1 r1 R. C0 N) }4 g
0 U4 W2 w: T( [/ P7 g, b(网图)+ i$ u- x( b8 C( @$ r: g5 j

1 \0 c& y8 p. Q- p/ X广东几十年GDP老大哥了,人均GDP排名多少?
* f9 h/ x8 Y2 }$ H- b山东一直千年老三,看人均GDP多少?排名11说明啥?再看看北京?
$ i- h! I+ S0 u从31个省市的人均GDP数值来看,有11个省市的人均GDP数值达到了国家平均水平线,在这11个省市中,有7个省市的人均GDP规模达到了10万元以上,这7个省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浙江、天津、广东。) Z! g; Y: R8 l" k5 w" C
另外20个省市人均GDP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线。
/ K! [8 s# m0 o' Q- a& M. t8 N5 I$ r) e4 t% B4 S4 A
3 j: q# F. ?( ?+ l: ?6 a. L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3.jpg
. ]# i# |# k, o1 u9 K"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法缺长 | 2023-1-23 14: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将各个省的GDP放入世界各国排名,大家感受下(年平均汇率:1美元=6.7208元):+ h. z, b7 E/ ^3 B- k+ f4 H
省份2022GDP2022GDP(美元)世界各国中排名
广东12.91万亿1.92万亿10
江苏12.29万亿1.83万亿11
山东8.74万亿1.3万亿15
浙江7.77万亿1.16万亿16
河南6.13万亿9120亿19
四川5.67万亿8436亿20
湖北5.37万亿7990亿21
福建5.31万亿7900亿21
湖南4.87万亿7246亿23
安徽4.50万亿6696亿23
上海4.47万亿6651亿23
河北4.24万亿6309亿24
北京4.16万亿6190亿25
陕西3.28万亿4880亿28
江西3.21万亿4776亿30
重庆2.91万亿4330亿33
辽宁2.897万亿4310亿33
云南2.895万亿4308亿33
广西2.63万亿3913亿38
山西2.56万亿3809亿38
内蒙古2.32万亿3452亿43
贵州2.02万亿3006亿45
新疆1.77万亿2634亿47
天津1.63万亿2425亿51
黑龙江1.59万亿2366亿51
吉林1.31万亿1949亿54
甘肃1.12万亿1666亿54
海南6818.2亿1014亿62
宁夏5069.6亿754亿69
青海3610.1亿537亿83
西藏2132.6亿317亿99
备注:台湾省2022年GDP预估为8286.59亿美元,在四川和湖北之间。8 n4 w* [3 W4 r. N; s
  r% h9 J9 E# j3 _% H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1.jpg
: @) }* u; ?" r  n$ ?
: @& L) e! o3 s. N/ p世界各地区GDP,颜色越深数值越大。中国台湾省作为单独的地区进行GDP计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强哥558 | 2023-1-23 20: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土地财政,地方债务解决一下
) B% [, e* `7 H1 X2 ~- ~8 x2 m6 v) `5 u8 h: x
2023年国考,总报名人数突破250万人,比去年增加了5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而招聘人数仅3.71万人,平均录取比例达70∶1,最热岗位报录比甚至达5872:1。7 F# v+ u' `: Z+ k
考公这么卷,考编也不能拖后腿。- n, Y. L" u, s
2022年事业单位统考,山东全省报名总人数43.3万人,而沿海发达省份代表的广东,全省报名总人数也达46.9万人,平均竞争比例为33.47:1。* y$ J4 d0 Q* U) ^# \/ G4 U
考一个铁饭碗,难度堪比考清北?
5 g$ D4 D8 \# b+ g" _, r4 M大胆点,这可比考清北难多了。根据清华北大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七成毕业生的三方就业协议,是去往体制内。
8 k1 B& o, r0 r' G# j; \你参加高考还有可能是菜鸡互啄,参加考公考编,那可是实打实的王者巅峰赛啊。) Z- i3 T; H6 u
不仅是应届生,经历过社会毒打的职场人,可能会更向往拥有铁饭碗。
) G$ {" ~* |/ `* z$ X$ R8 |2 k1 p0 e脉脉的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工作1-3年的人群中,超过四成受访职场人把“铁饭碗”作为理想工作。$ s, X- f) n, [
猎聘的职场研究报告显示,即使工作几年后,依然有近三成职场人的择业首选,是“考公务员,进入政府或事业单位”。' W! Y* O$ n, G, Z
% }$ L$ a( B" a# @; o! C
1994年4月20日,中国互联网接入了国际互联网。这一年,国考报考人数才4400余人。
9 k2 d# }7 i; @" u6 E5 r/ f7 Q! J" m( b2 Y+ U( X
到了2023年,这一人数突破250万人。29年间,国考报考人数增长568倍。
9 B0 [% G* N) M+ _( Y/ a/ G# P0 }+ P8 R/ d" E7 Z6 G. r
1997年,在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从竞争性行业退出。1998年到2003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户数从23.9万户减少到15万户,减少了40%。
& _' s% x; U- c' H4 B. d% u
; ^. h5 \1 n, R这就是当时的国企下岗潮。
2 ~8 v& M2 e5 e' A2 u5 O2 _  b
+ a$ \5 n2 d' H9 Z根据《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年鉴2004》数据,1998-2003年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总量为2818万人。. M1 Q6 D$ ]. `8 O$ K. k: F! |: }

* s! ~; P/ k# ^" ^" D$ D2818万人是什么概念?
' ]# |( K3 M; G" n' ^9 h7 y" @; k4 t0 p
截至2021年,全国所有国有企业职工总人数才2812.9万。
  S* O' @" ]* _- ~' M; W6 m在那个进了国企就默认一辈子不会失业的年代,捧上了国企铁饭碗的人也曾是人群中最有自信的那一拨儿。' Z/ ?% G+ d! B: w: ^  B' f

) B  i# n7 K8 G0 }9 v& Q* A. B而最早拥有过铁饭碗的那一拨人,也最早认清了铁饭碗的真相——3 `  {2 p, E2 o
( q" q" H# D% G5 u$ _
在旱涝保收的安全感和大起大落的人生之间,只隔着时代的一粒沙。
) ~! q" S3 b& `/ y这几年,体制内有一个共识:家庭条件不好的,进来要慎重。还专门强调一句,特别是男生。
+ S; j7 m  j6 Z0 n# _2 h4 ^" U3 w, M
如果家庭条件一般还琢磨考公务员的,有人会劝你,最好先趁年轻出去赚点钱,有点积蓄和社会经验了再考进来。
: v! W6 c8 @" u. w6 A
' `/ Y+ J  ]. l) R' }/ G! w2016 年,安徽歙县王村镇一名副镇长因业余时间跑滴滴被人举报。这名当天只赚了 4 块钱就被举报的副镇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f0 Q; ?' x4 d
) n9 E- |2 T& n5 E5 F: r
“很多人不知道,基层公务员的生活很清苦的”。
, h8 \' q' B& Z5 a2 D
: G. \' M6 P& h! r( t更何况,本非高薪的公务员,在近两年还迎来了全国范围的降薪潮。
$ g: x  c: N3 _8 @9 k) c9 U
: @7 x) M' p% ]' b  }4 P. I* I众所周知,铁饭碗的铁在于“吃财政饭”,而广大地方财政依赖“吃土地饭”,当土地收入减少,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职工的薪资自然也会受影响。
& k  A, A8 `% Z" m. i& u* p5 b& g  `: _4 e
根据国家财政部数据,2022年1-7月份,全国地方级财政收入同比下降7.6%,创下多年来新低,部分地区财政矛盾突出,开源节流势在必行。
3 C2 M% b2 D0 |& }& \# f- L+ e' E1 X- R1 X( z
而降薪,是节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0 j( T" r! F0 A" q5 i* X# r- e7 t$ t$ {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今年5月底,杭州部分区县、街道等机构薪资调整,涉及上城、西湖、拱墅等区县,目前还未涉及到省市级。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将年底一次性发放的绩效分配至月度发放。
, Z8 y/ o) J3 K3 j. P5 \: J" b5 o
经过调整,普通科员年到手收入下降3万-4万元,科级职务到手收入下降6万-11万元,正职领导年收入降幅达到50%(15万元-20万元)左右。% @+ w) j) i; n8 g' {& _
% h. m; @+ f' ^: L8 i9 j, b6 U  f
了解过体制内收入的人都知道,体制内的月薪只是收入一部分,年终绩效奖金、各种补助、公积金等不在明面上的名目,才是收入大头。
" ?! \3 K* r7 j3 p. Q8 [3 I& C7 r# Z; H
这些收入,是隐形福利,也是会被第一波砍掉的福利。' w% e7 T6 r  d/ U, h  K

. r6 l& R- V9 }0 ~不仅是尚属发达的杭州。从东北到西南,从内陆到沿海,已经有许多地方被媒体报道出现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或明或暗的降薪,甚至发不出工资了。; b- f* Q( r& p8 B& p
4 L7 M; k) v0 M
说好的铁饭碗,怎么也不旱涝保收了呢?1 G; M1 M3 y% ~, i4 P
上世纪90年代,公务员和教师群体长期存在工资低,甚至拖欠工资的情况。" k# e& b: \1 N# l; C. m) U
% f" ^1 Q" P" Z/ G
1992年,12万公务员辞职下海的背后,是1000多万公务员停薪留职的无奈现实。
0 }7 [+ W0 n5 i' {0 g( N5 b% r- K- g" {
当年的各机关和事业单位停薪留职人员,不仅年终的绩效奖金沦为泡影,连每月温饱的工资都拿不到。那些被许诺等经济状况好转后会补发的钱,大多也都不了了之。0 b3 Y' B# a' U% D& O
8 w7 I6 H9 R& B) ~
直到2000年左右,许多地方经济发展迅速,体制内工资待遇才水涨船高。尤其是在2010年之前,赶上了单位福利分房和集资建房的职工,他们拿到手最好的待遇,是凭借飞升的房价吃到了的时代红利。
. X3 A& v: }1 {7 p  \& I( z" T( n2 D1 Z6 L3 @* I5 L/ g* C  V2 z9 E. w
如果你真的认为,铁饭碗是一辈子不愁衣食的代名词,那只能说明你还太年轻。2 \, A  v2 t' h9 f

  W0 R# S9 [- u3 t9 {0 g# v, ^$ n1 T铁饭碗里的饭多饭少,取决于地方财政与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好,就多发一点。经济发展不好,就少发一点。) N- r6 C) g, g# j# B

7 ]8 U- x+ _. r/ w这是常识。
( Y" n5 ~; ]: p3 w  o) F4 |2 r
* G; c1 T: z- ?+ ~3 _' S' n. t* p$ F因为铁饭碗再铁,也只是个碗,而饭从哪里来,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尚温余梦 | 2023-1-24 00: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到是放张图啊
! `: e7 J7 D( x4 p3 J$ p3 j
8 N0 s! V! D3 e. B) K<hr/>把最近五年的gdp放出来大家对比下(2021和2020在一个图)
4 q" w" k6 O# ]: z6 z: E) _0 i* j+ u; z2 q6 M! @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1.jpg
6 e, r& Y5 \8 p2 ~& V9 U* a6 r) q6 J; s2 ~; j" G" w: S6 F. Z
换了一张我认为更好的
" q& ?  }- X& x6 H% Q
  i" C. C) f9 i# k$ R9 \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2.jpg
' a+ C3 i: V1 k, C9 n6 y$ q+ l& u' h5 @
贴吧偷的1 c, \4 u, u# O
( w% B  ?5 d3 N8 g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3.jpg
1 `2 {8 g1 j, }/ X
, ]& j3 d) W# i: \. ]8 x, D二维码可能过不了就打码了
; q+ t/ U- U6 P- g6 _3 v  Q( \' L+ \: m1 I4 a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4.jpg ( G1 Z4 r8 y# X6 B  J- l1 Q! w; ]
6 F) O( D0 s5 z# P0 d

/ z2 k6 e! Z' F" b0 |, a* G% [4 R0 [; A) s; {7 M
这是2018年的: X% A' S3 K8 `

  X8 ]1 w' c: ?1 q* G; f5 _<hr/>再放些其他图,大家可以参考看下* F  E" y: r0 n* j1 x

3 E+ [! ], b2 Z( J: B/ F+ Z" e; M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6.jpg
' C' q0 D7 D! `; k% V" |! ^* M$ B" D5 ?8 [$ V. M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7.jpg 1 O  E3 Q. W. n: ~. L6 m+ U

. _; q* C8 M1 ^7 {0 ?, |, {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8.jpg & w4 A2 f( L" c0 H: J: ~! o9 E
. Z8 K- h4 H: H% Z6 V9 N
31省份 2022 年 GDP 出炉,16地跑赢「全国线」,福建、江西增速并列第一,哪些信息值得关注?-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右专以福 | 2023-1-24 04: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2022年开头,各地将“稳增长”当作全年头号任务,绝大多数省份在制定全年目标时,均把GDP增速定在与全国预期目标5.5%持平及以上。
& l" t' R  N2 ]3 U' I6 p! W  v0 g5 X从各地陆续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刚过去的2022年,GDP同比增速最高的是江西和宁夏,增长5%,其他已公布数据省份都在2%-5%之间。北京和海南只说了“正增长”的趋势,天津也仅描述了“逐季向好”态势。
; F; t3 b! l: S3 f从总量来看,全国经济“领头羊”广东实现12.8万亿的经济总量,预计增长2%左右,继续向13万亿迈进。经济体量在5万亿元以上,共有8个省份。对比2021年,排名第八的福建是5万亿级俱乐部“新人”。排名第九的湖南预计“近5万亿元”,还差临门一脚。值得关注的是排名第十的安徽。这匹长三角“黑马”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它常年排名全国11位、位居上海之后,2022年终于以大约500亿元的微弱优势,首次超过上海。
* N1 A$ P. ?5 z6 D* I# N* I从两地GDP历年走势来看,这些年安徽一路进击,与上海的差距从5000多亿元缩小至2021年255亿元。2022年安徽连续三个季度超过上海,第三季度对上海的领先优势一度扩大至2746亿元。现在终于尘埃落定,锁定十强。
4 }3 K2 O7 [: |: R' ?"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受益者,安徽的“逆袭”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产业转移,工业产值一路走高,高新技术产业也可圈可点。
% `/ H! a0 F) ^: _从位次变化来看,江西2022年未能如愿超过陕西。两个都在讲新能源故事的省份,双双步入3万亿,陕西录得3.2万亿元,江西则是3万亿元。尽管2022年江西增速(5%)增速超过陕西(4.5%),但二者GDP差距相比上一年的200亿元左右有所扩大。
$ A: |3 ?: l" X. A- c' E& a总体来看,2022年经济站上新万亿台阶的省份共有6座,除了上面提到的福建、陕西、江西,还有突破了12万亿的江苏、拿下6万亿的河南,以及突破2万亿的贵州。
( H; V3 J8 [6 n8 R$ x4 \% Z4 [同样的河北省全省的GDP总量也在今年达到了4万亿人民币。并且根据河北省的预测表示,在2023年河北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福建省在2022年也实现了GDP五万亿的突破,其实这些年福建的GDP一直在稳健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福建有着非常好的地理位置。福建的经济发展大多依赖于自然经济,地产丰富。同时福建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使得福建的旅游业也较为发达。
, u* h0 ?: Q, ~! y& z除了福建之外,有巨大进步的就是江西。在2022年,江西实现了GDP总产值超过3万亿的突破,发展迅速。而江西发展的最为成功的就是制造业,这些年来江西一直是制造业挑大梁,撑门户。$ B5 r3 g  c- w0 x' V
但是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个很大的趋势,江西的服务业的占比正在年年增长,现在江西的服务业已经占据了地方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在这一点上,江西走在了很多省份的前面。& g* e8 n$ A* r2 v
江西这些年来的产业布局一直都是符合客观经济演变,虽然说产业改革过程中经济发展较慢,但是结构还算合理。不过现在大部分的省份都面临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情况。观察各省份发布的报告中,我们能够看到各省都有一个共同点——消费不足。所以大部分省份的GDP增长,都是在2022年增加了投资活动,生产端GDP增加产生。
: A9 v% n+ z7 i' L4 U5 u, Y3 y. R虽然去年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少恶劣因素的影响,但是中国依旧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2023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依旧还是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困难。希望在2023年,各省份能够克服困难,依旧能够给大家交上一份更好的成绩单。
) v+ H" R) X$ Q公众号:喵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