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进课堂并不只是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更是为了传承书法艺术。我们主张在课堂上精讲多练,将练字落实到每一次作业练习中,在弘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同时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在2022年9月举行的新学期书法学科开学大备课活动中,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书法教研员雷俊一语道出了该区教师的心声。; z( Y5 Q" ^* t) Q) J
2 T6 U7 w+ H7 g' ?: @: T$ \
2012年3月,西湖区在江西省率先启动书法教育进课堂工作,提出了“以书道育人为导向,练就一手好字”的教育目标。由于起步早、落实早、见效早,西湖区书法教育工作屡获殊荣,成为江西省唯一获得“全国书法教育推广奖”的县区。3 T: S0 t) I7 \4 |% h' d6 I+ T
2 c! P. o# P; a3 f, E: H: J
以“笔杆”塑型强化硬件保障
1 F- Y; n' R2 _% N" {( q/ R% B5 T5 H8 q7 }6 U( j0 h
教室、教材,是书法教育不可或缺的两大硬件。
6 y4 ^+ O3 q: ^$ k2 i2 d7 b; q, Y m/ E2 Q' u/ ^2 k8 E: P0 t
“目前我区共有书法教室26间,学生在其间运笔挥墨,尽情感受汉字书法之美。各校在楼道、宣传栏、书法陈列室等空间悬挂着师生优秀作品,并定期更换,彰显浓郁的校园个性文化。”西湖区教体局局长廖小兵说,该区近年来精心设计书法教室,着力打造书法特色校园文化,不断涵养学生的精神品格。
+ }$ x8 k, \0 O. l1 d, A+ x1 j1 Y. z3 T
廖小兵介绍,2012年秋季学期,西湖区教体局在江西省率先下发书法教室专业建设标准,并下拨建设配套资金100多万元。此后,西湖区各校融入“诗·书·画·印”等书法艺术元素,彰显“景幽、室雅、文妙、书绝”等特点,均设立了书法教室,配套了专业的书法练习工具。% S! f5 i# D8 v9 }! T7 r2 ^
0 n' H0 G6 x+ t' {此外,西湖区积极引导各校用心探索教法学法。10年前刚刚开启书法教育工作,西湖区就“摸着石头过河”,采取“上一课研一课”的策略,自编自创了江西省首套书法练习册。近年来,西湖区坚持走信息内涵化发展道路,根据学情量身定制录播“书法微课”,让全区师生徜徉在书香墨海中。2 P) C, w* @# ^ U# @
. I0 u0 X6 u) R+ i7 M
以“笔毫”聚力提升发展软实力* K1 w& G+ F; _9 i: t, K, M
+ P2 m9 j( N8 N V% e6 z9 ?
书法教育最缺的就是师资,谁来教,怎么教?一直是一大瓶颈。为破解难题,西湖区创新思路,构建三级培养体系,实现书法教师培养专业化、常态化和全员化。7 e M! r/ S* u% b8 G/ Y. Y
6 e/ X" v# ?$ R; @; I
为了实现书法教育的专业化,西湖区率先在江西省设置专职书法教研员1名,并聘请江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省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张明长期指导,由两位专职人员组建书法教研主力军,近年来培养了46名教师成为江西省书协会员,不断充实西湖区书法教师队伍。同时,西湖区教体局还为书法教师开辟了专业职级的上升渠道,实现了西湖书法教学专业化。; _0 p, r! W7 O x* n& A
( E% q7 \( x$ c: J在推进书法教育常态化方面,西湖区同样做足了功课。
2 o+ c8 H0 B& K u1 i# }$ C0 e' `
3 Q: i" g; y& O西湖区各校坚持上好每一节常态课,运用“常规课堂”“晨练课堂”“午间课堂”“灵动课堂”“社团课堂”五块主阵地,将“新授课”“习字课”“活动课”“培训课”四种课型有机结合,有效融合校内外资源,常做常新。
. e: K. D& V4 x L, V( t( q1 v' n; C+ o( \3 [0 `( E
西湖区教师发展中心将书法教学纳入每周三教学视导工作,通过查备课、查听课、查评课、查作业、看管理、看作品等,落实书法教育常规;坚持在西湖区“新秀杯”教学竞赛中开设书法学科专场,选拔新苗。# F# j. |( I; }& g1 y! B1 }% D& M
9 a) |: f, I' [5 n% _$ }9 \- z
西湖区坚持每周二下午开展软笔书法“磨琢培训”,多年来培训书法教师800多人,同时将培训延伸到区外,为南昌市、江西省培训书法教师3000余人。7 `8 v8 q+ O; I% s: i5 ^
" ]! Y/ ?' F- w' d' B% W; Z
“今年6月,西湖区开展全区语文教师粉笔字现场考核活动,全区合格率达90%以上。”雷俊介绍,近年来该区大力推动书法教育全员化,将软笔培训延伸到粉笔字基本功,开展语文、数学、综合学科教师“三步走”的粉笔字培训,各校组建学习群,练字已经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 @6 Q6 U3 \+ J) N: Z/ b- Q! x( @, J7 x( U: K+ {
以“笔锋”生韵立书魂写正“人”
5 s" m! f* M: `5 z
' Y8 L% J) N' [ r6 _“书法是一幅画、一首诗、一支歌,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支支曼妙的舞蹈……”在西湖区教育人眼中,书法中包含天地,蕴藏山海。为此,西湖区通过融合赋能书法教育,始终做好书法教育“三融”——与学科相融,与德育相融,与生活相融。
( e8 y! |! ]( W3 |# F
@6 K: x9 v& E西湖区在推进书法教育与各学科有机相融的过程中,尤其重视与语文学科的融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书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一、二年级写字课的落实是书法教育的重点,西湖区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视导等方面加大力度,满足家长和学生提高实用书写水平的需求。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如坐姿、握笔姿势、书写态度等习惯养成。- Z3 E; [- I3 W3 v
! s! p2 B: \4 a# V3 B: ~
西湖区各校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临摹时要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特征,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同时,各校着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书法教学使学生领略汉字书写的艺术美。0 ~6 I P1 ?. c
! B4 e& T0 k' I7 {( G
近年来,西湖区各校结合大型节日、活动,努力拓展书法艺术活动场域,送书法进社区、进家庭、进山乡,翰墨薪传,推广普及,将“生活—文字—笔墨”三者相互融会,师生沉浸其中,向内升华,向外生长。
5 V' W8 e; @5 f \& q7 D( E
2 `4 `% G6 [1 t& P* I5 h/ N* J习字修身致广大,翰墨育人尽精微。“学书法不仅仅是练字,我们坚持一手抓技法教学,一手重视濡染书法文化,提升师生的审美情趣,感悟中华文化的风骨、神采、气韵、意境,把写字与做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廖小兵说,西湖区将继续坚持专业化、常态化、全员化开展书法教育,不断提升教育效果,形成“书道育人”的浓厚氛围。
6 Q1 Z% m" L( y: X) a$ u
. t; M. C8 M: P, y% L6 v《中国教师报》2022年12月21日第2版 6 H6 z6 Q' }/ N0 j* [) S" i [
e0 j7 `7 j* L
作者:周书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