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

[复制链接]
查看10247 | 回复14 | 2022-11-18 01: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
; Q* O7 S+ r8 A5 k! v: d0 ~
' y4 }" Q: j' i; L: O' O$ j: Y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jpg
8 A. ]8 O. r- E( V
原载《老照片中的长沙》2017年版

3 v/ J- f9 K  n& @2 J+ Z
辑录撰稿 陈先枢 梁小进

: r- g1 g2 T; x, u$ P% d6 J. H+ H- `; J
! t+ t7 m7 d& {3 X5 R( S( \
长沙城市经过清代近三百年与民国二十几年的演进,至20世纪30年代已初具规模。城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道路两旁,广厦屹然,商铺鳞次栉比,呈现出一派兴盛繁荣景象。至1938年11月“文夕”大火之前,长沙已俨然成为一大都会,以致时人将之与上海、武汉相媲美。这时的长沙,以黄兴路为中心,已形成为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大公司、大商店集聚,而西至坡子街、药王街、太平街,则是银行、金银号和传统商业的汇萃之区。
6 R- v# j/ M3 h! t! M& R" g这里所展示的一组照片,就是自清末至1938年11月文夕大火之前的长沙街景。这些照片大多数出自外国人之手。如红牌楼和司门口的照片即由日本间谍岛崎役治所摄。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国曾印行一种名叫《写真大观》的月刊,刊载了大量中国各地照片。照片均出自1924年至1932年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情报课谍报人员岛崎役治之手。他的公开身份却是“亚细亚写真摄影社”的专业摄影师。很多照片的说明中都有“物产丰富”“地理位置重要”之类的字样,暴露出日本军国主义者窥伺中国、进而欲侵占中国的贪婪野心。然而,他所拍长沙街景的照片却客观纪录了战前长沙的繁华景象,与后来日本铁蹄践踏下的破败景象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 ~7 \% u/ o  L- K红牌楼,即今黄兴南路商业步行街的南段,因明朝时这里有一座吉王府的红色牌楼,故称红牌楼。看来路面并不太宽,但两旁商号高耸,多为西式建筑,左侧建筑上横额招牌“李文玉”三字十分显目。“李文玉”是清末江西人来长开办的一家著名金银首饰号。照片上一辆辆黄包车穿梭而过,足见街市的繁华。
- h0 B9 U3 {$ ?. C  I% e4 t+ x* j* D- @  G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jpg

% M. N: q* R" k4 l% l% T
红牌楼(今黄兴南路)

$ Z! a) v* l' t( _# h; f' q5 i9 R4 J& n" p

# {! H) k$ f9 F6 W" ^; C7 X( K. g司门口亦为红牌楼之一段,因该处原为清朝按察使司衙门之所在,故称司门口。民国时期,清朝按察使衙门改为省会警察厅。这张照片,拍摄的就是警察厅大门边的一处广告墙,各种广告,商业的,文化的,政治的,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5 N8 h2 s2 n3 O" |* B4 T& f) p* ~& z% A! ]& w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3.jpg

4 N# E, ^$ H& h7 d# w
司门口
( e( T6 S' T% v) x+ R

! l" l; B+ i( e, {& |( H* s: I( I+ B
这幅大西门正街的照片,为1922年一位外国传教士拍摄。因是西出大西门的通道,因而十分热闹繁华。街的正前方隐约可见一张拱门,很可能就是大西门的出口。街道不宽,但人来人往,挑担的,推车的,络绎不绝。街旁的店铺,旗帜张扬,招牌醒目,公司、布号、洋行等,充斥于眼。
4 P1 A9 J/ b! g* `! W0 }
8 v6 ]" _/ j1 D) k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4.jpg
( o* f+ z. R1 l+ f: z
大西门正街

( b5 M5 y, k+ j3 f1 h0 ~' T' E/ {4 t! F, |
* j4 c' v1 v' B
大西门正街南面紧邻着的太平街为长沙旧时著名商业街,经营粮油、食盐、百货、文具、杂货等。这张太平街的老照片实为1924年日本明信片上的画面。图片右侧人和福油号是经营批发油料的店铺,其门面是民初长沙传统商铺的典型式样,石库门、石阶台、封火墙、外挑檐、纵横交错的招牌匾额。但侧墙上却出现了“888”“三八三八”等字样的大幅西式商业广告。麻石街上行人稀少,显然是选择了最适合拍风光照的时间。
- D/ W% ]; e0 l8 u# P. O5 k
8 C, ?4 q+ L/ V7 }, ]; W- J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5.jpg

2 ]4 b$ S$ v) |: D$ o7 n
太平街

# F1 r4 D$ I% f3 @( q  v( n! U
  v1 u# l; H7 }6 q) }, K7 O! M: L
8 ^# R& @. S( _5 C/ B# v7 [八角亭和西牌楼的照片出自美国医生胡美所著《道一风同》一书,拍摄时间可追溯至清末民初。八角亭为红牌楼之北段,因此处曾建有吉王府的一座八角亭而得名。这时的八角亭,路面还是铺设的麻石,两旁的店铺还是传统的建筑,但是从这些招牌,如美华大药房、湘源丽绣庄、华盛钟表行、新太平百货批发庄、新世界百货商店、华南食品店等等,我们却可嗅出新时代的气息。
: l. _" I4 P  i
7 q+ {# e& k5 N" @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6.jpg

0 l' s0 f4 N1 D2 \
八角亭
/ V6 n/ m4 N# E  T0 E8 G

! J5 `( S* S6 V0 r9 M* i
: E% V: A3 ^$ r2 L西牌楼为药王街与太平街交会之处,因明代吉王府西门牌楼在此而名。镜头中,出现二个铺门,一为裕和米号,一为夏布绸庄,而且横挂着一幅标语“理发整容,均请进内”,表明这里还兼营理发业。店铺前停放着两辆土车,上面都捆绑了一头肥猪,可能是乡下农民送来出售的。! M, _) S* M/ ~3 U& ]$ u' ]
$ s4 T1 x; T$ e$ j& ?$ H! A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7.jpg
, C  V! z1 @3 z+ e- n- x
西牌楼
4 @, y4 ]: a9 w) L  I6 `

# p9 d) b9 t* C0 D( U  @. R: p; p
2 B7 l: n8 n8 _! F0 Z! g3 V药王街的照片为瑞典传教士埃尔菲·谢尔拜所摄,瑞典信义会教堂就在这条街上。药王街是八角亭通往太平街的一条街道,商业亦颇繁荣,主要经营照相业、湘绣业和鞋业。这张照片显示了一座临街的庙宇式建筑,一堵高墙,两边开有拱门,规模不小,这就是著名的云贵会馆,而它的前身即因之为街名的药王庙。
3 s0 Z& b) q. o5 }+ z* c  _8 \% c3 H8 {; Z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8.jpg
# S5 W1 W$ r" H% T# H! a, n
药王街

% S$ h- [* o, p: z1 G6 D; P1 {$ y
" a4 U8 h5 B6 G3 Z& l$ T  s  o. s8 d1 N
中山路和潮宗街,在民国时期都属于北区,今属开福区。此时的中山路,经过民国成立以来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政治中心发展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特别是由于国货陈列馆的建设,这里的现代商业也兴旺起来,逐渐成为长沙的又一个商业中心。照片中的中山路,地面已铺上了柏油,宽敞整洁,两旁店铺分立,显得颇为清谧平静。
( E7 r2 x  K2 P" X* \7 E* Y- q& a9 b" u9 E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9.jpg
0 `+ {1 t! w  O
中山路
0 v' d9 k- k7 `7 c: B4 M0 B
  |% U* d9 Z: u+ P
2 K7 W* v% ~  A. p/ ~
三角花园,是1930年修筑中山路时所建,处于国货陈列馆对面,为供街头行人休憩之处。中山路和三角花园的照片是20世纪30年代凸显长沙市政建设成绩的两幅经典图片,发表于著名湘籍地理学家傅角今编著的《湖南地理志》一书“长沙市志略”一节中,该书1933年由长沙湘益印刷公司刊印。+ L& S8 O, `! @1 S

2 h/ s9 b: L* w( ]3 w3 L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0.jpg

/ L0 `% G, |& o$ J
三角花园

, `) a& ?% l9 B- w0 o! `
& N0 t7 j2 G& [6 z. |
+ d7 ?, d( B. p0 R潮宗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粮食市场,米行、堆栈密集,民国时期依然如旧,保存着传统的商业态势。从照片上看, 潮宗街还有夏布店,来往行人多为下层劳动人民。
3 Q# y# s1 d2 V6 O8 q. d
) Q' ^5 h! D1 o2 L7 e( V; @* X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1.jpg
+ n8 X# t7 [9 q! Y
潮宗街
3 o9 b, V: }+ }# y! x5 f
, v/ d/ n# Z( |

. ?# F+ ^6 P# P; q; e天心路即今建湘路南段,为民国初年修筑的环城马路之一段,旧属东区,今分属于芙蓉区和天心区。从照片上看,柏油路面刚铺设完工,路边隆起的山冈名凤凰台,尽头是巍峨高耸的天心阁,明显可见其主阁三层,附阁为二层,这应当就是清代遗留下来的面貌。天心阁右侧,独立一古亭,为当时的午炮亭,而今天已不复存在了。
/ Q3 }' }% m$ X0 _$ B4 L
) t, I7 N" z9 i. i( j* o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2.jpg
' {+ t# b& R# A" F5 E0 @
天心路
% n/ }8 u# y4 Z# X3 O

9 }8 R# D! d; q8 P2 {
3 d, t, r7 r- c/ h$ M本书出版以后又陆续发现许多“文夕”大火前长沙街景照片,大多数也是外国人所摄,提供照片的有崔钟博汶、张洋、刘鹏、谢昌明等先生。补录如下。
1 b1 B$ P( b4 Q$ Z" \; H0 O: ?6 J- \# F* O$ v2 g; v! Z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3.jpg

( J* {# d9 y& }% T, r
1930年刚建成的中山路

8 m9 `9 z2 ^: n7 S, A
8 L, S' T0 q# d3 G! S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4.jpg
  F5 }- M7 Z) N$ ^6 N) e
1930年修缮中的北正街

8 n& g7 o" T2 b, M% ^0 Q2 k; f& c3 I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5.jpg
- D( Q" ^7 i. {, n1 l9 }
八角亭大盛绸布庄

* R/ z5 g) j: h. l: R0 r5 c4 p6 ?: \" T5 V7 x/ a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6.jpg
6 q: g) G2 p1 L) i
北正街
- f, c, w6 J; Q. X1 n7 l
% S' _/ ]- M6 j( _% I! n- A, P* K. H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7.jpg
+ y8 a& x& s/ _( s! C8 T
潮宗街至北正街口
6 v9 }/ w  y: a4 q# _

3 }3 X& I: g3 u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8.jpg
, h0 i  X9 g# t- m0 |9 H+ A
大西门正街
7 h" f7 N/ m+ B/ b! e; d# W& A

7 I4 d# i$ T! H' ^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19.jpg

8 |1 O4 x4 ~# \8 Q' m
教育会坪中山纪念堂

7 }) l! L. K4 \
# a0 D9 p! M/ q( ], n: A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0.jpg
$ `' t6 r4 M. X& D; q% _5 ]
金线街
: b2 T" f& o' e% B# I+ r  n* W9 w

% w0 P" S6 I; B; X' [' e1 C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1.jpg
4 B6 @7 R. Q9 y  @
浏城桥

9 d4 J2 J$ s# R! s# b
9 x& q5 e' V) M; [9 r. T" ]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2.jpg
: m9 Z5 d  }: W% E9 U: ~- X
落篷桥

$ I0 ~2 J6 I* q" T- B+ f
4 Z- g( {  v+ y2 h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3.jpg

0 q5 j! G: b$ j; {! W- m9 L
坡子横街江西瓷业公司
, j- p% C4 M6 Z& C0 t( k
& w, m" |) F3 B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4.jpg
* h9 t* {5 M% E" \
司门口
  }. r  l& [4 q
8 \8 C' A) m; S$ m; V) e: P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5.jpg
/ _" O: d/ S) J0 [: ~$ G/ z
围墙背

( c7 X* k$ K! z; B
- a1 C( c5 S1 _2 i* Q6 P) A" m+ ?5 E# z" l0 k

1 ]+ A5 g  ~. B4 n# _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6.jpg
* d9 N9 F5 C+ U; ?$ u
西长街

& Y" e  b3 J' i% D# r8 r: n9 v0 Z
3 r2 s8 T0 i6 M6 n; N  s% M; Q0 g
0 I% @4 E) k9 t% I7 I
% {, s7 w9 ~4 S7 J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7.jpg

# Y: b; f! G# q) r9 C# K
下坡子街店铺

( a* Y) h% d% \! G$ ^5 F( P
- W( h$ I( p; g( X! \# X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8.jpg
, n* ]! q; D: X0 [9 H
先锋厅民众俱乐部

$ E6 ?: s0 w2 k6 a7 o5 o
! M6 m! p- R5 F9 M; l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29.jpg

' Z* Q" J0 S" y: m2 M5 N. p* i
小东街戴同兴酱园

7 l- [9 p. \2 B) X1 x0 P7 d5 Z% z3 P* I  Q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30.jpg

2 F% G, [3 W/ i/ z; V  A
药王街

9 E6 E8 K# p' c4 \) [1 Y# U1 B& Q, A- J; U
老照片:文夕大火前的长沙街市-31.jpg
. C6 H. p8 _8 y8 ]8 F! b+ i& S( ]
走马楼蓉光照相馆
123473703 | 2022-11-18 05: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文夕大火付之一炬,但老长沙的历史和人文永远留在了岁月的长河中!
薛炳建 | 2022-11-18 07: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123473703 | 2022-11-18 16: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二战损失最大的五座城市之一,长沙是国内唯一城市,“文夕大火”城内烧了5天5夜,长沙3000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毁于一旦,文物古迹更是遭到了灭顶之灾。
杨钧宇sm | 2022-11-18 23: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不可重建
林吧啦浊 | 2022-11-19 02: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惜了一座千年古城
如意先生永 | 2022-11-19 11: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弥足珍贵的历史遗迹和相片,一声叹息:长沙人心中抹不去的痛心和遗憾
匿名12345678 | 2022-11-19 14: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朴中透着繁华,可惜,一场大火,地上的灿烂文化,再也无法传承。
123473703 | 2022-11-20 00: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落蓬桥原来真的有河有桥[捂脸]小时候在哪里住了十几年。能收集到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真不容易,博主辛苦了!
毛当归慷 | 2022-11-20 03: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文夕大火现在的长沙也会变得面目全非,会因建高楼大厦而拆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