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得好好地,猫却突然攻击人,
$ p: i6 k' L6 i" T这种情况被称为「抚摸型攻击」。
1 r/ {8 P+ R; [! ~( s! A) P) }哪些原因可能导致抚摸型攻击?
% b) y3 o/ W" u+ ^& E: U" s& F(1)是不是有猫病?
0 E2 w5 W& X4 d——感觉过敏综合征, ?$ `- B! }% T* {
(2)摸的时间太长了?( _% K$ s! L. s6 k7 y# R8 a- B
——谢谢,够了,请停下/ g- k# R' H- C! o
(3)瞌睡与震惊. ]; c R. I+ e
——我是谁?我在哪?
( H+ s; h5 y" i
5 D! c' s, i9 ]/ @7 R
$ X% w4 t* p1 Z" I% x
% {% i2 r/ y0 @' _(该图片由Lena Koval在Unsplash上发布), r7 n& q/ Y+ u$ h
) J% @! F/ |6 y0 o0 P9 c
(一)什么是「抚摸型攻击」?1 z( \! _5 i8 n# \* L
8 s5 R" t2 U+ Z" H! k0 U4 k" I问题中说,猫被摸到了「呼噜」的程度,而猫咪「呼噜噜」的声音,通常是在传达一种安定、友善的信号[1] [2] [3] [4] [5] [6](猫咪的「呼噜噜」还有很多其他的含义,有机会咱们再细说),说明并不是猫一开始就不让摸,但却会突然挠人。8 V4 H" k4 w# U
这就是「抚摸型攻击」,或称「抚摸诱发型攻击」(petting-induced aggression)[7] [8] [9],意指:猫在被人抚摸的过程中,对人所发动的攻击[6]。) k! ]. t+ b- B+ f5 A# ?9 a
(二)哪些原因可能导致抚摸型攻击?9 e8 v: W: M: O/ w, a7 a- x
- w: q" U: r9 V1 r) }(1)是不是有猫病?
8 Z) x8 _6 D7 U& D* s+ a% f0 _+ q$ b* L5 ~" f, h8 ~8 R
——感觉过敏综合征
4 N. G: B4 O1 \9 t; H5 M: P) v' Y6 [* W, \, n5 ?+ U4 x
疾病和疼痛会诱发猫的攻击行为[6] [10],因此,当猫表现出反常的攻击性时,我们首先要排除病理因素,病理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再高明的行为训练手段,往往也无济于事。% Z4 y, y; h$ Q5 Q$ y
例如,猫的甲状腺功能亢进(hyperthyroidism)和退行性关节病(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DJD;或称变性关节病)都可能导致猫不愿被抚摸、攻击性增强[11] [12] [13]。/ B, o. }4 R2 Y9 s7 {, p
( ^, s: d/ p1 [1 S3 j
. f: y0 i* ]. m! \
0 e% s" K/ Y% O(该图片购自图虫创意|图文无关), M# z4 P8 l @7 u, k* C7 y1 d
. N8 b( ]" [9 u/ a, t/ ~还有感觉过敏综合征; R3 |/ Y8 `1 z- [* W
(hyperesthesia syndrome)[6]。
( a% ?! h9 f( N1 }+ u( V$ ?所谓「感觉过敏」,可以大致理解为「感觉过度敏感」;对健康个体而言,只能产生轻微感觉(或不适感)的微弱刺激,在感觉过敏者身上,却能引起难以忍受的疼痛,类似这样的现象,就称之为「感觉过敏」(hyperesthesia)[14] [15]。
1 F. ~& F5 A: |# L猫的感觉过敏综合征包括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表现[6];例如,抓咬自身躯干和四肢的自我伤害行为[6] [16] [17],以及对人的触碰十分敏感、显示出攻击性等。
( {* f# @$ z8 R发作轻微或偶发,可能并不需要治疗[6]。
2 o v1 g$ S. h+ W3 E5 s但猫的感觉过敏综合征可能与癫痫有关[18],因此依然值得重视。; q2 _: D/ D1 E( `( L8 b7 l) }8 g
此外,猫的被毛及室内环境比较干燥时,抚摸可能产生静电[19],这也是一个与疼痛相关的因素。( C' u; ` g8 Z
(2)摸的时间太长了?
' O& V2 |& q- K% i" g9 P
3 g, s6 q D6 b- I& r% B! a——谢谢,够了,请停下/ {5 g4 e) |8 L5 M
$ S2 O; y |5 ?. Y
猫乐于被人抚摸的天性,很可能源自猫的异体理毛(allogrooming)行为[20] [2] [21]。
! D9 } \) o/ M* c) i$ r# v猫总体上偏独居,但仍具有一定社会性,互相蹭头、用梳子般的舌头给对方理毛,这些都是猫咪之间友好社会行为的体现。
6 l3 s2 `. B8 r6 w( D
0 T1 o; u$ c+ |9 u. [7 z
8 G" p% v* t+ f1 L
) H: v; `3 P& {! w
(该图片由Ayelt van Veen在Unsplash上发布), T$ p0 ^1 q1 j; V2 V# L
" m F% R& z2 {& V猫会享受人的抚摸,这很可能就是猫与猫之间互相舔梳、理毛行为的延伸。
! c& ?6 d+ d+ ~7 p. I$ h/ \) l- c! q当猫咪互相舔梳时,通常是由舔的一方来终止这个过程[22],但我们经常也可以观察到,被舔的一方突然发动攻击来终止这一过程,就算是猫妈妈,都有可能把幼猫给舔「烦」了,甚至幼猫可能还会攻击猫妈妈(当然这时小不点幼猫的攻击,对猫妈妈来说无关痛痒)。
: I. ?' o6 e6 B$ x6 W而我们人类在抚摸猫时,往往可能持续过长的时间,于是,上文所述的、发生在猫与猫之间的这一幕,就会发生在猫与人之间,被抚摸的猫通过攻击行为,来终止过长时间的抚摸。9 g/ W) _: x5 @% }
(3)瞌睡与震惊0 ^2 i; {/ ?4 Z6 a8 w
; y! X& K2 [: x; l7 r- W——我是谁?我在哪?
5 L. }3 G. |0 s1 }) z: ?5 y& \4 h) D1 ]: |. c; p7 [
另有一种假说认为,当人类的抚摸令猫感到舒适和愉快时,猫可能就会进入浅睡状态,渐渐失去了对身边环境的感知[22],当猫突然惊醒,就可能会感到自己被一只手给「按住了」,猫为了摆脱控制,于是就发动了攻击。3 D9 e* |# @, v7 W
! S) c7 `3 P1 x9 x9 M* O- B. R
4 A+ p# } n9 ]1 r) z7 _# o% E* r
# V8 B- W# D; {' A" R; P$ R
(该图片由Sbringser在Pixabay上发布)
& N: I ^1 F" `: Y; H& N0 R1 R2 B) o9 L6 r8 U+ W2 q- z3 T) B& e" q
(三)如何预防猫的「抚摸型攻击」* X3 A( o$ s! s8 N' j+ L% a6 \0 z! R
) M/ E) K4 |- T8 z" C——察猫观色,及时收手' m$ {4 L# w, f# z% M
1 }5 h/ b9 Y. t! D: `4 C
要预防猫对人的「抚摸型攻击」,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一个办法,就是在抚摸猫咪的过程中,及时察觉猫的警示信号,例如:尾巴颤抖、皮肤抽动、耳朵紧贴在头上等,一旦察觉到猫咪这些发动攻击前的信号,便及时收手,往往就能避免猫的「抚摸型攻击」(如果猫追着你打,那就已经不属于「抚摸型攻击」的范畴了)[19] [6] [23]。
4 {" p3 D: f$ \) w" [除此之外,通过经验积累,可以大致判断你家猫咪能承受的抚摸时长,从而及时终止[19],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 ^1 P# ~5 F' ]9 @: E( s9 q: q如果你也被猫咪「喜怒无常」的行为困扰着,希望这篇回答可以帮到你~
7 s2 J; Y, z9 G' G; m1 D
) N, U: k: Y Z
( y# k& [% U* t' D+ M1 C. Z5 {& _
$ l1 _# H; p. D, x6 b(该图片由Paul Hanaoka在Unsplash上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