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为师,培养创新少年

[复制链接]
查看2724 | 回复0 | 2022-6-4 00: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
9 t: u) o# [3 }1 l! R% B7 v2 {* a, W
2020年,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0.56%,比2015年提高了4.36个百分点,意味着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差距明显。要实现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跨越,必须加强科普和科学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现代化强国需要培养大量的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高水平全民科学素质的支撑。% h1 |# p6 f* N1 Q/ v7 L
# H4 p: a; A' a! m8 I
“自古英雄出少年。”回顾全球科技创新史,创新拔尖人才都是在科学前沿探索和创新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其成长的黄金期在青少年时期,重大原创性突破在青中年时期。从科学教育角度看,全民科学素质培养的黄金期也在青少年时期。“根深才能叶茂”,青少年科学教育是科技、人才、教育等系列强国的根基,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性投资5 b: h& J0 ]( \; A1 d# T
" l5 L. K( h: Y8 ?2 P: B% R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科学的春天”来临,社会上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攀登科学高峰”成为千万青少年的梦想。伴随改革开放进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但是一大批青少年逐渐热衷于追各种“星”。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正在从“富起来”向“强起来”奋进,科技创新被提到新的高度,科学家、发明家、工程师等理应成为新时代的明星。
) l: v* _/ P4 ~' U0 N9 N- P
% s# V* A$ Q, u/ `9 G4 A当前,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高水平全民科学素质是塑造和提升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基础性要素。未来高质量就业岗位需要劳动者具备高水平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能力。从2017年秋季起,国内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科学教育纳入基础教育各阶段。对青少年普及推广优质的科学教育,有利于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大批独立思考、思维活跃、勇于挑战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 B3 |# V! l5 F" Q1 U1 Q! o  u; J, p! V& }( I2 s( E) S' [% t' Y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6年提升至10.8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基础教育仍然存在重知识记忆、重考试分数等问题,即便是素质教育和科学教育,本来应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但因为“作业”而成了负担。小学生、初中生不同程度存在睡眠不足和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高强度的“知识灌输”势必让学生“消化不良”,“标准答案”式的应试训练势必固化其学习动机和思维方式,沉重的学业负担势必会消磨其个性、好奇心与想象力。相关监测结果表明,国内青少年的科学学习兴趣、内在动机随年级增长持续下降。
6 p% u4 Y' g3 Z2 M2 j/ V9 x! y6 ?7 S- ]8 x2 K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测试数据,中国15岁学生对科学职业的期望为16.8%,显著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24.5%,远低于美国的38%,排在参测国家(地区)第68位。2018年PISA测试数据显示,在全部79个参测国家(地区)测试中,中国是校外学习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学生对科学职业的期望进一步下降。
3 N* L% m% R8 p) W; C
; N* q. g; C6 c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构建教育、科技、文化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社会氛围,要打通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 s4 B! Z8 G8 X6 E7 l; |, H

! K; d5 {' {- V5 D) p( D! J3 _就家庭而言,应构建学习型家庭氛围,发现、呵护、鼓励孩子“奇思妙想”;就学校而言,应改进知识传授方式,推行探究式、启发式、讨论式、场景式、互动式教学方法,打牢基础学科根基;就社会而言,除了夏令营、冬令营、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外,应增加高质量科普产品与服务供给,提升全媒体科学传播质量,还可以组织参观学习、野外地质与植动物科学考察等科普活动,确保孩子们有时间和机会通过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活动馆等科普场馆仰望科学星空。
2 ]' h% D% G' w9 q
/ g& T5 H- x8 o. `! L  \8 I*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引导学生在基础学科教育和实验教学中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在阅读、听讲座、参观、科学实验等各类科普活动中培养、发现科学兴趣,在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中学会用科学精神来思考问题,让创新基因和科学薪火代代传承。2 H* |# C  j8 E9 C

/ O6 Z( k6 U4 ~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00

金钱

0

收听

0

听众
性别

新手上路

金钱
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