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 i, k' t/ H4 [" P, L* ^
额外说一件事,知乎上很多人经常提轮上马力,提马力机实测,说是日系 美系轮上马力低,说虚标;其实轮上马力是个“伪专业名词”,并且马力机的数据大多是笑话;目前市场上车辆的性能和工信部标示参数都是完全符合的,并不存在虚标现象。4 b1 _7 R L, a* _
就像一个简单的扭矩和功率能在知乎上吵的沸沸洋洋一样,有些东西入门简单,但真深入的话,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影响加速的因素很多,变速箱是最重要的一环;但并不是像一些改装大哥或者汽车媒体小编认为的,上个马力机跑跑就能分辨了。% k) T1 x% A. V' a2 F
我只能先丢个结论,同类型变速箱效率差异极小可以忽略,不同类型的变速箱效率差异不大;对性能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效率;而是控制策略和速比,而控制策略和速比又受发动机和车型定位制约。; ^9 k) d, }* ^: @( D$ i" L
$ | m# l {5 \1 h, \6 j" e! x. [
——————————-
( m5 U* M) d) P. v$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下面我仅仅说明下,为什么丰田的参数看起来很好看,加速确总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1 Y7 F4 ? U8 v/ }3 ` S0 j3 Z
这里仅仅说0-1加速,扯什么平顺性,涡轮迟滞的请慢点抬杠!4 O& l2 V2 A* c% v
这里以2.5的丰田发动机和 2.0T 低功率的EA888举例:0 n) ~2 W8 s6 s. v" v( P# L
我们知道测0-1 或者急加速的时候,发动机通常是从4000转爬升到6000转再换挡,(这里有个例外,本田以及部分cvt,L挡会发动机转速会恒定在最大功率点,看懂此文应该就能明白为啥思域那么神)我们分别看看两者的功率曲线:
$ Q: A E. @' W+ Q, R丰田2.5:2 W6 ~4 v% c0 g2 u
7 W6 Y$ j7 A% Y, a- E7 ~ J% c/ M
6 ]0 j6 q4 y& s
* \( H7 n2 ?6 p* j
2.5L,235NM 184ps0 }/ J. w f8 ]- J
' O; Y3 s; {% _( P
大众EA888 低功率
7 t E$ \7 @3 \$ {: z$ ^: Z o
% m! h' ]; p2 {# B$ w
8 b- k9 x7 L7 m9 v+ y; b
可以看到,虽然最大马力几乎一样,但是大众的最大马力在4200-6000转之间是一条直线,而丰田则是一个点,我们转换成EXCEL再看看:
7 d0 ~/ v+ r+ c
: \' E3 W$ u: L" R1 i
* m; ?9 Y V+ `9 u9 T0 X
这个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了,在测试加速的过程中,大众发动机实际上平均功率是大于丰田的。
; @. R' m/ Q& |/ i: C(感谢小伙伴的错误指出,横坐标应该是时间,如果为了方便分析直接填转速,面积部分量纲则是n*m/s2)1 X. D# |$ X, V- y
) u- q: X* n$ S1 Q5 W, S
3 I# D/ B5 [* d! e* ?5 W用图片来说明的话,以横坐标为从4000转到6000转所用的时间,纵坐标为马力,则时间乘马力 也就是阴影面积就是功,很明显可以看到在相同时间内大众足足比丰田多做了近乎30%的功,也就是说如果需要做的功相同,大众会消耗更少的时间,也就是更快!
) g/ P' H; B% c; M: r- x当然大众本身双离合的效率略高也是原因之一,这点暂不细说,如果同级别自吸横向对比的话,我们再看看2.0对比2.0:6 F' g# o+ B+ o S
- g$ U' f$ v; p) Q
/ a# ?0 U. u1 c1 G) V. }' _
看起来丰田的马力比日产大很多,然后我们同样大概做个excel 看看
0 ` y& |7 }0 }' X$ q- c% n) F) S# P7 m) a: ?2 U( ^; A6 J
5 E/ Q. M7 X+ Z" p' P* v8 H转成面积图片:
2 T5 M1 b5 U; |5 K8 W
' P! \4 B& G+ _" C0 Q) q
, Y3 k/ k" B% J( y5 D1 i5 r2 P从面积图可以看出,丰田2.0的最大功率比日产大了23%;但实际加速过程中,区别却很小,甚至在5000转以下,差异可以忽略!* x/ N9 e6 S$ V. g
所以买自吸发动机,其实不用在意什么技术不技术的,同排量性能差异可以忽略,油耗差距同年代厂家谁也不会比竞争对手差很多,你想办法节油,别人也会想办法。" j/ E8 L$ U3 \
依次类推,其实只要知道发动机外特性曲线图,车重,变速箱类型,大约就能推导实际性能如何。
* I6 o9 p1 `, p* K3 S 整车的设计是一种平衡;单看某个点其实是很片面的,比如单看丰田吹史上最高热效率41%,就认为丰田技术吊打欧美;但是由于使用阿特金森循环导致低速扭矩低,于是又采用大速比,不锁定液变的策略,导致高效率的油耗优势又被抵消;最终下来就是丰田的燃油车并没有比欧美涡轮油耗更低;性能反而落后很多;虽然维护性有优势;另一方面,丰田发动机这种特点在混动上却能充分发挥了。# z8 W: C* D9 P: ^$ Y/ ]5 b1 r
最后总结下,日系自吸和欧美涡轮,只是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内燃机的不同发展方向,并不存在谁吊打谁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