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不太准确;希望也不准确,好像越来越无感,大部分人,都会经历“希望→失望→无感”的过程5 N7 T, p0 v0 j, M
1、刚入职的时候,年轻的时候,最充满希望。
U5 r. f: n; @+ g4 m/ ?1 b职位低,没关系,我还年轻。5 x& Q2 Y3 n. m( R& V0 F4 r
工资低,没关系,我还年轻。& d; E4 G; b" z5 n3 f) Q8 z4 b
被领导骂来骂去,没关系,我还年轻。- _' P' J/ U3 N( c5 X7 m
那时候,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有无限种可能,会摆在自己前面。
; A; p5 [3 T- L& S* ?$ ]& L4 D2、过了几年,可能3年,可能5年,可能7年....,开始失望,而且经常变得缺乏斗志。4 {5 J1 o# w' C b, T9 T
你认为正确的提案,被否决掉
1 n. L- I$ \+ R5 X+ v5 O你认为错误的做法,大行其道% S2 j+ m; z& H3 ] |* X9 A( G
那个兢兢业业的,被踢出局
4 ~$ n7 S) ]1 m那个投机取巧的,反被提拔
: |, i0 d# c0 c2 F你发现,职场关于收入、升迁的纽带,不仅不是业绩的好坏,或者说根本不重要,职场潜规则搞得你焦头烂额,你开始变得失望,5 \7 A' t+ r3 d# C* K& _4 I
斗志没了,开始学会将就,凑合,得过且过,就像游戏对战中,血液不足的角色,躲在墙角,避免失去更多的血,因为你想到了家庭、父母、子女,过多的牵挂,让你无法做出过激的反应。& q% o* ]6 u, g# Z8 U
然而这一切,被老板看在眼里,于是你变成了被老板“优化”的目标。6 l/ P" r, |# W0 {. s! ~
或通过考核、或通过评价、甚至通过“莫须有”,可能有些体面的让你离开,或者干脆站在你面前,大声读“你被开除了”。
) ` N1 I" ^ ^, L {1 A$ A& H' Q3、再次进入人才市场的竞争,面试、被拒、再面试、再被拒,终于抹平了你的棱角。9 t" i7 H4 K+ S
你不再充满希望、也不感到失望,it is just a job......
/ n F- O- q# ?- E2 _: B1 f. \无感的职场生涯,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倒退。
" [& O& v8 v. r- M: E进步的是,你看透了职场的本质,既不可过分在意,也不可离开。
: p1 b6 n4 A) Z倒退的是,你无法再按那一个重启键,让自己变得斗志昂扬的去战斗。
) b0 I3 Z% N+ t% e1 K" `- L) k) _--
1 d! n3 \2 H1 r最后,我要说的是,我反对这样的状态演变,那就是不要等到失去了希望那一天,再去被动的做出选择,去尝试新环境,我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跳槽,但是至少三年为一个阶段,去试着换一下环境,可以跳槽,可以换部门,也可以选择自己做些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