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花三四十万去英国读一年硕士的人,到底怎么想啊?

[复制链接]
嗜血伯爵 | 2021-7-24 07: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我不想在国内读研。实际上,我都不想读研。当时本科毕业时候我的理想,也不过是在成都做个教书先生。
. D& ^8 h5 @$ N/ e7 }架不住我爸妈当时简直就是合体版本的《小欢喜》里面的宋倩和乔卫东,两个人捆一起对我进行提升学历的说服。说服的过程非常膈应,他们无比尊重我的决定,但我说出自己的决定之后他们会要求我“再考虑一下”。等我被迫做出决定之后,就是宋倩那种“我们不是已经说好了吗”的态度,仿佛我欠他们的。! M1 F; x2 g' a- G8 s# c$ w- {! {4 [
于是我说,我去英国读研吧。
' ^/ \$ I, N0 @$ _% ^( K1 o5 p选英国主要是去澳洲季节反转我不喜欢,去美国我担心枪支。最重要的是,英国读书时间短,当时我家里尚有老人在世,我想尽快读完回家,每周去看望老人。
9 M4 r8 V# o5 J( O, ~5 c6 S实际上,因为当时英语水平不过关,我被迫读了一年预科,把英语提上来之后才入学读研。
' f" I5 ]+ r7 I
" q6 f! k6 G: F" w8 V. `老实说反正“来都来了”,在英国就老老实实看书呗,还能逃课是咋地。
$ l4 K' N2 V3 M; ^, M9 E: \在英国我自己给自己压力太大,焦虑过头落下了病根,书算是读出来了,人是真废了。
1 _6 d+ ^( r/ O! [8 Z6 W9 L' m: E. T3 j! F7 Q6 U2 n
从小我非常好带,根本没兴趣到处乱玩,和大人去公园都是自己带本书打发大人们自己玩,玩完了到约定地点来带我回家。青春期我也没有非常叛逆。
4 W+ J" o* e4 H6 y这就导致了父母始终把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这个问题在我身上一直存在。4 ?% e0 a6 p6 ^) H, i9 R
我父母是直到我焦虑得不想活了的时候,才开始明白尊重孩子的独立个体是多么重要。
9 k& o! z8 a: Y3 e( N7 e9 [$ k( r( u
所以为什么我会去英国读书,被逼的。6 w1 c& D7 p) v  p- N* S' J# i$ o
哪怕至今我也经常会想,如果当时我硬要留在成都,人生会不会变得更好。
! V) b. s" Y; U, S1 d: |8 @. l当然,人会美化自己的机会成本。
4 a+ g" C/ N: f0 T& |2 _5 s2 C4 K* K6 x1 \) A; j: }
至于钱这事,三五十万真的不是小数目,但我爸妈当时愿意花这个钱让我有机会见见世面。我很感谢他们的付出。我也知道自己这辈子都赚不回这笔花销。
* h' ]+ z* _3 e但是题主,有的人家承受得起这笔花销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