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这门学科如果没兴趣,那可真是学不进去,枯燥乏味,可是一旦学进去了,简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窗,乐趣无穷。- `* a% v& k1 M( s/ T
但是兴趣总要有一个培养的过程,目前学校的教材多数都很死板,所以给孩子在课下培养兴趣必不可少。下面分享一本好玩的数学兴趣教材。
! J5 ^8 o. b1 e9 E
那天和弟弟视频,发现每次第一个把脸糊到屏幕上的小侄子竟然没有搭理我,出于好奇就问了一下。弟弟说小侄子收到的新年礼物中有一套书,叫《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原本对数学很头疼的小家伙看起来就不撒手了。, K/ l2 r) Z" y. a: ~
这让我非常惊讶,因为小侄子和我一样,从来都不喜欢数学,什么书会有这么大的魔力?于是在网上搜索出来并试读了几页,然后发现自己中了这本书的毒。
8 q7 n# m8 n1 g+ ~. y《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一套五册,包括初级篇,挑战篇,故事篇,方法篇和进阶篇,涵盖了从小学到中学的数学知识。
" g$ v- R. \+ ~- z虽然这本书的作者爱德华·佐卡罗是美国人,但是中国的小孩子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轻松就可以上手。4 i8 s) v# j" Q
我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以后每每遇到家有稚童的朋友就和他们推荐这本书。有时候他们问我这本书好在哪,我都会和他们讲以下这三点。+ {/ D5 L9 S6 C% Z5 X8 \( Z. j8 K
远离枯燥,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大脑,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拒绝巨婴,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
. ]9 F, n9 `! T) {
- Z- i, t0 @, A& q. Y0 c/ E: o$ M# w3 p# N. P4 W- Z+ U2 E
# _3 A% i! n) E! t1 t4 z, z+ j
远离枯燥,引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3 s, @' B7 m$ C, K- Z
7 N; B3 v$ f' w% a+ G6 ]我家邻居的小孩上小学五年级,数学学得是一塌糊涂。每到傍晚开始写家庭作业的时候,他们家简直就是在进行交响乐演奏,大人辅导得不厌其烦怒吼连连,小孩子学不会就哭哭啼啼。6 ^/ O: M6 f: x1 T: n
我有个朋友是资深教师,他说但凡学得好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主动参与学习,兴趣又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但是难就难在该怎么引发孩子的兴趣。
: V! l" P. [9 ~7 ^/ U' |; d以往的数学教材大多是干巴巴的讲解,强塞硬灌各种原理公式,初次接触的孩子们一旦被吓住了,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更不要说兴趣了。8 t( A2 W3 U( y: l! J9 o6 D
《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不同,整本书都是以漫画的形式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小场景。用一个个带着问题的小故事引发孩子的兴趣,同时将各种数学知识巧妙自然地融合在其中。9 G7 C$ e0 k3 D, K5 w, D6 _
读故事解决问题的同时曾经枯燥的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 K/ b" r8 Q1 b) {
比如在区别加法和乘法不同的时候,给出这样一个场景:2 j& z% U, t# r7 l Y
玛丽亚6岁了,她每周可以拿到2美元零花钱。妈妈让玛丽亚自己选择以后增加零花钱的方式,可以每年都多4美元也可以每年翻一倍。那么玛丽亚是怎么选择的呢? 每个小朋友都过有要零花钱的经历,在这样的场景中,他们往往会自行代入到角色里,绞尽脑汁让自己可以多点零花钱。6 E' x% U# o9 O8 p$ j
当他们算明白的时候会发现原来数学能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关乎自身利益当然就会上心,长此以往就会慢慢对数学产生兴趣。
/ p* B# w/ h8 y8 Z* p
开发大脑,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 H% ^( a+ O, d, _/ E2 W& L; |/ e" e" v& b( G7 o8 ] E3 l% x" c7 \
逻辑思维并不是高端到少数人才有的能力,每个智商正常的普通人都有,并且在无形之中使用着,只是不同的人逻辑思维能力有强有弱。
- x& P" d+ `! B! w& W. ~* s大家都应该做过这样一道数学题:鸡兔同笼,共有30个头,88只脚.鸡和兔各多少只?9 b) J) M# U0 l0 B- [: ?! D9 @
是不是头都大了?记得我那时候好像薅秃了头发也没做出来,这是典型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 k4 \% W0 A2 z+ B5 c$ h
逻辑思维能力弱的人往往依赖过往的记忆、经验甚至是情感喜好做无意识的直觉判断,一旦过往的记忆和经验无法给出依据,就不能很好地解决遇到的问题。
2 S% b" w& P/ T% L而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会通过既定事实,明确的逻辑关系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
. H( ]& B- ?: R3 ~* T# \同样是鸡兔同笼的问题,有的人脑子里就是一团乱麻,只会怪罪出题的人不切实际,干嘛要把鸡和兔子关到一起。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就不会有这么多牢骚,他们会条理清晰地找到思路从而解决问题。0 F$ z( _$ \& p% F+ F# `* `. Q
数学是逻辑思维极强的一门学科,《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用一定的篇幅循序渐进地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各篇章之间互相作用,一点点强化孩子们的推演能力。5 f0 u4 V1 J3 a7 ~
举个书中的例子。
8 E, G$ ~. y6 d1 Y一共有十只大怪兽,每个大怪兽有十只大手指,每个大手指上有一个小怪兽,每个小怪兽有十只小手指。问,一共有多少只手指?
8 g, l7 ?' {( U* {, L n9 l是不是都有点绕晕了?这简直是鸡兔同笼的翻版,只不过一个都是脚,一个都是手指,不晕才怪。( S; Y' j% C( s! t' [
可是看书的小朋友们不会晕。只要他们从头开始看《和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就会根据以前学到的知识推演出结果来。0 D) W5 m' A* W+ H
拒绝巨婴,锻炼孩子的生活技能. [) P/ j- ^3 R$ ]
2 R: o8 l$ v: w5 F+ V2 \! i; d这段时间,“男人买菜”成了热门话题,网上到处都是女人们的各种花式吐槽。9 S* b3 f) [. @
我家的出门买回来五袋辣条,两袋奶片,一箱好吃点,一箱哇哈哈,五斤番茄,一大袋达利园小面包,五颗大葱,五袋蒜香青豆,一大包花生豆,三大瓶可乐,一箱泡面,唯一的青菜是三块五毛钱的豆苗!气得我手抖······- g( F) w- _0 ]+ c
列单子给我老公去采购,他竟然打电话问我“料酒是生抽还是老抽?”
9 l2 k) `+ t, ]1 u1 [确实是这样!我家先生从进了超市一直就在发微信拍图片,一直在问是买这个吗? 只是让他们去买个菜,没想到就演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看到这些吐槽,开怀大笑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这些职场上的精英为什么到了生活中就变为活脱脱的巨婴?7 T. y# R! F( O" m' ~2 [
不管是因为教育制度的失衡还是源自小时候家长的溺爱,我们都得考虑到我们的下一代会不会也变成这个样子?# e8 ~' s$ h! z; I" e S0 X" R0 Y& i
在《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这本书里,作者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个知识点都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获取的。2 k# `% C$ p7 c* Y, a
比如沃伦需要带30块饼干去参加班级的生日宴会,但是他的食谱是按照20块饼干的数量编写的,他会怎么改良自己的食谱呢?( ] k. r% `, g; }8 U
比如萨曼莎就要去太平洋度假了,她一共要离开24天。宠物粮的盒子上写着,每盒食物够4条蛇吃3天,她该准备多少食物呢?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小朋友们只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转动起脑筋啦。
9 T: k* ~$ L! e# r* o9 n3 z我相信,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不可能脱离现实变成书呆子的。
, X3 K8 m o9 E9 X9 H3 t
总结! m% J+ Q4 e# C
3 l" A9 m+ X) d* v6 ?人的许多能力都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可能无中生有,都要从小一点点积累起来。+ ~2 O1 f- w/ e$ c8 W
与其将来逼着孩子去补习班,不如在他们小时候培养兴趣,锻炼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4 s0 y( z6 a+ C% X) E6 l6 d
与其怕孩子将来与社会脱节,成为巨婴,不如现在就尝试着让他们学习怎么解决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S" P, j2 D6 [$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274709208937033728">德华·佐卡罗的《跟爱因斯坦一起玩数学》就是这样的一本读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一代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