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是爱学仕,致力于教育公平的数智化服务商!
" Y7 ?1 ]3 @% A! ~* X一个国家的进步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制定出适宜的方针进行改革。国家多数的改革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制订出的,针对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所做出的改变。每一种政策的改革,也都带来了更加完善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系统。( g! {6 J6 L8 ], S( p9 |6 v
一、“双减政策”带来哪些影响?8 X; J9 P5 v7 M7 t( C7 Q6 [) x0 t
许多学校与补习机构也十分重视这次的改革,而因为这次改革学生们的学习方式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有许多不太了解这个政策的家长,可能会对于双减政策一头雾水,今天就来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双减政策到底会对教育界带来哪些影响。4 w) o7 b1 _, u- L
补习机构大规模缩水
" k c% G! G6 b, l5 S首先便是补习机构的大规模缩水,国家首先严厉打击在职教师校外代课。一旦发现便会有十分严重的惩罚措施,同时对于文化课的补习也采取了明令的禁止。从前只是简单的控制,而现在却是实打实的不允许文化课的补习出现,这对于小型的补习机构来讲无疑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7 n' j1 Y: k3 D7 g! ~2 _+ j( t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 }' d1 R' C7 l) F; m- @' I: l2 l
其次国家延长了学校的在校时间,既减轻了家长来接送孩子的时间负担。又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在校的学习效率明显会比在家要好很多而每天增加两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一星期之后就会发现学习的时间远比以前更加的多。
( {6 r! A. F: U4 w- n这在一方面提高了老师的工资,另一方面也减轻了父母让孩子在校外补课的压力。尽量做到时间最大化的利用,把周末的时间留出来给孩子们娱乐放松,切身实地的为学生的身体发育考虑,给予学生周末的的时间最大的灵活度。
4 ~( T' {* A1 Z4 q3 K# r4 u二、如何正确看待“双减政策”
, @2 n! N* O9 w/ y有人说双减政策的实施非常没有必要,这样会让学生有所懈怠,毕竟在周六周日如果不去补课的话很多时间会被浪费掉。如果其他的学生在校外补课,而自己家的孩子不补课的话,便会有一种落差感。担心孩子跟不上学习进度,会被别的同学甩在身后。有这种想法的家长,必须要改正自己的态度,以理智的想法正确看待“双减政策。”* j# J+ z! D& N1 M$ G, Y" ]: }
不可走向极端" `9 i3 D$ I) g) O, }9 K2 W7 [0 H
任何事情都不要往极端的方向走,当国家不允许学生校外补课时,父母便会有焦急慌张之感。寝食难安,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成绩上有所退步。为了延续之前的学习方式,有些家长可能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操作让孩子继续接受补课。1 x7 \( Z) X: O! [2 q' ~
这样的方法显然是太过极端了,不仅孩子心理压力大,父母也因为这件事情会有一定的负担。人在过度担心时便会有些钻牛角尖,这会导致思维的局限以及极端化。不要把孩子的成绩看得太过重要,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享受成长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0 H/ u2 q2 X* N; m
理解国家的良苦用心; [7 r" x+ m! Q. A$ m N5 _
国家这样做并不是想要让孩子对于学习有所懈怠,而是想要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快乐。有些传统的家长始终秉持“学习是痛苦”的这一理念,对于国家提倡的快乐教育视若无睹,认为自己的思想会比那些制定策略的专业人士更加明智,其实只是自己的眼光太过局限。
5 _' @ C9 ~- `, H$ b" k身为一名中国公民,便要遵守国家的规定、履行自己的义务,听从更为明智的指挥,这会帮助自己从思想的沼泽中走出来。家长有的时候会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退步而感到烦闷苦恼,而孩子也会因为父母对自己的失望而有挫败感,这对于双方来讲都不是良性的相处方式。
6 v2 e4 l3 m7 I; m/ B. \: B总结: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作为,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按照父母所想的样子发展。只要让孩子在学习时,足够努力和用心不让自己后悔即可。对他们的要求太过严苛,反而会让他们感到痛苦,家长要做的仅仅只是督促他们,并且在孩子松懈的时候给予警醒,而绝非用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让孩子的学习。
. x3 S& y1 E1 ~我们无法接受国家的一些新政策,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自己思维的局限,以及对于旧的学习模式的依赖。父母们恐惧“改变”,其根本原因是恐惧孩子不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