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北京考清北很容易?

[复制链接]
晋鹏297 | 2022-1-22 00: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人考北大清华确实容易,我在北大待过几个月,住研究生寝室,偶尔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到了考研以后,基本上看不到北京人了,研究生清一色的是山东、河南、浙江、江苏、上海等高考大省或者人才大省的人,北京人占比例极少。事实证明,全国统一的研究生考试,北京人就没啥优势了。
ty1862017 | 2022-1-22 09: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高中的时候,做历年高考真题,北京卷永远是拿来热身的。全国卷100分的水平,北京卷不拿个120没天理。
: }2 f& M1 E' p- S2 [* W我上的大学,陕西只要520分,河南要近600分,北京呢?495分,还没人来。
6 Y) m7 I1 F! {7 t- Q- c3 l' V我现在当历史老师,河南山东的学生来陕西考中考的比比皆是,陕西学生则跑北京。还没见过陕西跑河南考的,更没见过北京跑河南的。3 C4 _" a0 n7 M/ j+ _1 u$ y1 ?% E
我每年收集历年高考真题,每次北京卷都要挑挑拣拣,因为题目难度太低,会拉低含金量。(上海卷历史直接不予收录,还没陕西中考难,但上海卷英语是真的难)" r' `0 Q: [; m( L' n
* H. [; m9 ~' K1 K& K, c, |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北京考清北很容易?-1.jpg
/ b" N. p+ l4 c- F. _你细细品, k( }  a3 l+ P8 O) K
初看匪夷所思,细想一下———北京卷, t  D- Y: T+ B8 G  g0 A
& S7 m- s( T& M2 U3 U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北京考清北很容易?-2.jpg 7 C9 |8 R9 R! i/ S4 n: ~3 l

! D5 I. C1 I& u我自己做的历年高考真题库
李微月布 | 2022-1-22 12: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说北上考清北不容易类似于说中国房价不高。
+ }9 N+ x! ]% C) G% [你可以说出一千种一万种理由论证你的观点,但再精密的论证也蒙骗不了人们的直观经验。
对水阳北命 | 2022-1-22 16: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中时从来没上过晚自习,高考前还照样天天晚上全家一起看电视。然后高考超了清华线二十多分。
' H9 e4 o# w; ]脑子进水去了北航,然后发现大家还是高中时的学习习惯。我还是天天玩游戏到后半夜,隔壁山东那波人还是天天自习到后半夜。学期末考试人家动不动比我高十几二十分。小心翼翼打听了下,发现他们高考是压着线进的北航,离清华线很远. L/ w6 L* e4 W& Z' e6 ^
那时候我就发现了,作为福建考生,我有多幸福3 ?( ]# y6 C' R  X. |: F
再然后我看到了个统计表,各省上清北的概率,福建居然还只是勉强前十。那个统计表上别的省小数点前都是0,帝都居然是1 !!!
% U' P/ W* `8 t我以为的幸福原来还比帝都少一位数
暮成雪lyt | 2022-1-23 00: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结论:题主会觉得北京高考难很正常,是因为题主并不接触和切身感受外省高考。而你感受的所谓“难”并不是真正的“难”,而是一种焦虑。' `+ H5 b& }3 Z& d7 k' \
大多数人总是只会和自己经常接触或感受到的人群去比较。这看起来很虚伪,但是是人之常情。当然,我使用“虚伪”并不是一个贬义词,也不是在进行类似于“人品不行”的指摘。人作为人,本身的感受受限于自身的环境和观念,对于事物和他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是人的天性,这种“虚伪”是刻在DNA里的。港澳考生来考清北复交更容易,但显然在高考话题上的怨气对港澳考生的不如对北京的大,因为港澳考生离我们生活更远,大多数港澳考生未来也并不会和普通考生进入同一个人生赛道。同理,海地的孩子从小还要吃观音土饱腹,但提出海地人民过得有多惨并不能缓解外地考生对高考不公平的愤怒。答主在从高中到大学阶段做学生课外活动,常年接触几千几万个全国各地的要参加或者已经参加的高考学生,所以对此体会更深一点。就像玩游戏一样,隔壁服务器的氪金土豪想氪多少氪多少,因为他并不会跑过来1刀9999把干死你的角色当做他的游戏体验。* ^7 o0 I' I- g' G  X# k. G! Z

9 T, Y! f3 c+ D* T) n题主在北京,觉得自己的高考很难。答主也曾经是北京的高考生,考了裸分687无加分,差了4分能上清北。 @Tzar Xe 某个回答里的主人公大概就是答主本人。然而答主当时所在的人大附中常年一两百个清北(北京市的清北分布大概是人大附中/海淀其他学校/北京其他城区各占约1/3,其他郊区县加起来不过10个,2021年十分夸张地达到了人大附占北京四成左右)。与此同时,就算在北二环西直门附近,也会有那种全校绝大多数都是混子的考不上几个一本的中学。答主所住的小区是个科研单位家属院,一个单元里五个人大附的,其中4个考上了清北,就答主没考上。现在的答主你去告诉高三的答主,延庆区一年也出不来一两个清北,你家隔壁的中学一年出不来几个一本,也并不能缓解答主当年的焦虑;而和答主上同一个课外班的诸多海淀西城东城朝阳同学,也不能理解答主常年在清北线+5-10这个区间徘徊的常年课外班小考第一的考生为什么还会天天苦大仇深恨不得每天在做题上拼命。焦虑,都是和“同服务器玩家”比出来的。
6 `# ?- I  W; P" V% g) g(当然,答主的单元楼是单位集资分房,答主觉得能住上这样的房子在北京有个落脚之处已经很好了,感恩父母。)1 W) a2 V' b. n2 B8 ?

* [  f9 {: S( h; W3 s  c2 h北京考清北再容易,最后也是前1%的人上清北,总有人要去当那99%,总有人要落到所有考生里的后50%,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一概将其归结于“弱智”或者“不努力”也不甚公平。努力同一样也是个“虚伪”的概念,就算同在北京市内,一个海淀六小强的考入985的学生从小到大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很可能并不比一个大兴考生多多少,但最终二者一个985一个普通一本也是很常见的结局。对于2.5%开外的学生来说,考清北仍然是遥不可及的。更何况随着北京的教育发展逐渐“白热战化”,假设北京当年的做题家精英们都是30岁左右生子,那么自08-10左右的北京高考考生都是大规模的从小培养的考二代,想当北京的前1%甚至10%每年都会比以前的北京考生要难不少,与日俱增的焦虑是很正常的。
: A& C- m7 |9 q( S! \1 N6 j8 U如果题主能设身处地考虑一下外地考生的感受,理解一下在北京拿某些市属211保个底对于某些外省的考生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这种焦虑或许会缓解一点。但是“设身处地”这个词本身也很虚伪,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能做到。人不能要求北京考生对某些外省高考设身处地,正如同外省高考生也无法设身处地了解北京考生的焦虑。
: ?7 X0 r* `' n4 l7 Y2 H9 o& L  w$ n$ {2 l- M) O7 m( L0 q% q* \
题主在问题描述里洋洋洒洒写了很多,我可以帮你总结一下:你无非只是想说,由于各种因素的叠加,考北京的前1%比外地某省的前1%要难。
( b: x0 R8 Y; b4 l3 a这个论调,或许有一定可能是正确的,或者在几个特定的区间分位上成立。题主所提的这些都是主观判断,其实很难作为依据。从几个客观侧面角度来看,首先北京的竞赛实力确实处于全国第一梯队。除了三四个顶尖竞赛大省北京可能搞不过,在全国上下北京的竞赛完全不虚其他省份。在一些课外活动上,北京的学子也是全国实力最强的之一。但是就算这个论调真的能成立,也只能证明北京的1%比大概二十多个外省的1%要难,绝不能证明北京的1%比外省的0.05%要难,而这恰恰是北京对比几个高考大省的清北录取比例。甚至于,这个论调都不能证明北京的1%能强于外省的0.5%,而外省的0.5%很可能比北京的1%在高考进入的学校上仍然差了两个档次。
1 t/ n0 n% E, j- s5 K7 l* Y所以,北京考生有北京考生的焦虑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主观地认为北京高考并不难是一个虚伪的看法。2 @( S0 P; N& x5 k; i/ [

0 ~% E- J% p* Z9 r- T此外,有个有趣的事情是,随着北京房价的飞速增长,现在如果主要是为了孩子高考而在北京购入学区房,是一件性价比很低的事情。每平米六七万只能在昌平通州买个房,四五万大概要去门头沟大兴,对高考的加成还不如选某几个省(具体那几个省你懂得,欢迎在评论区补充)买个顶级学区房,考个211至少不成问题。当然如果家长对于自己鸡娃足够自信,也可以尝试复刻一下北京某几个小区的家长集体鸡娃把自家小区考成学区房的故事。或许10年后,我们可以在知乎或者其他论坛上看到“我高考容易是因为我家里当年花大价钱给我家买了北京的房子啊,相较于房价我并没有受到高考优待”的有趣论调。0 H. z# P1 u) X0 ~

6 r7 x9 t/ u' c4 {! s  l+ B还有,也不要想象人大附中的家长都是什么非富即贵,“人大附中是中国版的伊顿公学”。“中国版的伊顿公学”当然有,而且很可能就在北京,但肯定不是人大附中。要说人大附最接近伊顿公学的一次,估计应该是零几年的时候人大附的学生在操场上和伊顿访学生踢了个球。要是拉个“论与伊顿公学相似”榜单,人大附中在北京肯定进不了御三家,大概排不上神七,倒是和英国一些顶级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能有一比。能排进这个榜单的中学具体是哪几个,在北京你看下课之后接孩子的车就知道了,我在这也不点名,欢迎评论区补充。人大附中的家长,以我个人观察,高知&高管比较多,科教文卫系统的事业单位或者做金融的比较多,所以从小重视孩子教育,进人大附中的大多数都是小时候起步早,被家长催着好好学的且一直坚持下来的。
* x" N! k, G8 I5 [/ K& |7 x8 \1 T8 e4 x. H( p
最后,在面对高考话题的各种问题的时候,答主始终认为,持有以下几个观点的人是不配讨论该问题的:
# w& q* m# V0 e0.北京的爷就是爷,爷们就是应该配比你们这帮外地农民高考容易;! v2 o" `! n6 ~% v3 [2 L# H1 ^0 B
1.北京人高考容易是因为父辈祖辈累积的“祖荫”,外地人高考难是因为你父母没努力。; Q0 E! u% _: r# A! ~; o
2.北京人都是正黄旗大妈。3 y5 H% Q1 z5 H8 u1 z4 [
3.北京400分上清华北大/在北京考不上好学校的都是弱智。+ i* D1 j1 Z% U( e0 n9 ?  [
4.我在本省是三本,我来北京就能上清北。
& S- \9 d9 _, C5 G' c5.北京录取容易是因为北京卷子简单,我做北京卷子都是放松一下。
铁男38 | 2022-1-23 08: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考清华北大确实不容易,那些什么400分上清北的都可以不用理
& J4 C% G" F! z. G: x& ^但是题主你要意识到,上清华北大是一个什么概念。
9 A* V1 u& _1 h% i- J- p( f* g我认识几位北京的同学,感觉到他们确实很优秀,然后也从他们口中得知,他们去了清北的同学更优秀。9 z: H6 j8 |* u
然而在全国其他地区,上清华北大,不是说一个学生学习很好很优秀,是这个学生已经厉害到了“人精”的程度。
; @" u. P( ^0 M( D% r6 A, o! [4 l% k对于这一点,题主可能认识不是很充分。
9 j; u8 h4 ~- e$ y$ g大概就是什么意思呢,比方说我考了一次全校第一,这就说明我很优秀。要是我回回考第一,这就已经非常厉害了。但是在除北京外的其他省市区的绝大多数学校,你回回考第一,也上不了清华北大。那什么样的能摸到门呢?除开那些王牌中学,一般高中的同学,不仅要回回第一,还要拉开第二名20分,30分,这样你才可以说“有希望”。这样一个要求,基本上就相当于“不可能”。0 p. X6 c2 I) n6 g6 s. r% u+ y5 q
但是对于北京的学生,清北overall录取率比其他地区高了好多倍。这样,虽然进清北还是极其困难,但已经成为了一个“可以考虑的选项”。我只要努力学习,能有一些比如奥赛这样的发展,再加上我天赋好那么一些,去清北是有不小的可能性的。) x; T' I6 L7 \* Q
这一点,就是很多同学没有意识到,看到其他地区的同学们认为“北京上清北容易”,就反驳“北京上清北也很难”。其实,原因就是上面所说的,对于“上清华北大”这一概念其实理解是有差异的。8 o. O5 X" C5 L* M+ O
至于什么“北京高考思路新颖”这样的,我认为就可以无视了。应试考试的试卷这个东西,你说偶尔新颖一次,弄个新题型,那还可以。但要说年年新颖,那基本上就是扯淡。难度低就是难度低,也不理亏,该有的区分度也还是有。但要是非得扯到“我们这出题新颖有创意,不像你们死读书”这样的想法上面,那就有问题了。
123459499 | 2022-1-23 16: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力量越大责任越大。都超一线城市土著居民了还放着好日子不过成天琢磨怎么考清北,这么想为社会做贡献啊?
请留磐石上 | 2022-1-23 23: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三张图片+ Q: J. i* c2 O; _4 p1 h( }! E+ e
图片来源自网络。
7 c% p) s( p% ?. s7 _7 {8 z+ w  ~  Z, B( n6 O% K5 u

3 U2 y" F. |! |0 y' }
  `$ X+ F. _* i" |  @( b, p& d1 q. p1 t* _
. H& R. Y* Y% j%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