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天津一老师对比家长收入,称「你妈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暴露了哪些问题?

[复制链接]
123459016 | 2022-1-20 1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郓城县一个卖糟腌叫做唐牛儿,宋江总是买他的东西,便总是追着宋江。
0 r6 M4 g# V: D& P0 k$ d听说有个姓阎的老鸨,带着女儿在县城卖唱,听说也接些私客,总是拉着宋江去吃花酒。; d5 O1 M) |$ Z% \
唐牛儿便去那里找宋江。
2 `! _/ H9 a6 \+ F* I8 p阎婆子将唐牛儿拦在门外,不让他进去,说:“站住,这儿也是你能来的地方?”: T! q2 H: d# v  v4 ~& Q& D$ M  J
唐牛儿说:“我找宋押司,他爱吃我的糟腌,我给他送来。”
' \1 o6 u& C. b& }: c阎婆子说:“滚滚滚,要是宋押司要吃,我自去叫你,你自己往里闯可不行。”
$ u7 F: g. y. }& x9 c) _2 `) R唐牛儿看她死活拦着,便骂道:“老鸨子,你才来郓城县几天?宋押司可不是你这般势利眼,让我进去!”
1 d8 j* `6 A% [5 ], f阎婆子把眼一瞪,指着唐牛儿骂道:“来我这里的客人,家里全都是当官的,要不就是家里条件特别好,和衙门有关系的。你一个月多少钱啊?你全家一个月多少钱啊?别怪我瞧不起你,我告诉你我这儿随便一个客人,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全家五十年挣得还多,你们的素质是一样的吗?你反思一下你们的爹妈有多少素质?你这低素质的人,还敢进老娘的门?”
狼醉舞狂沙沤 | 2022-1-21 04: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老师,只是把教师群体里的某些老师,想说不敢说的话,说了出来而已。
; Q! [) m8 A  |8 h' [从小到大,我妈给n多老师送过礼。
3 [. r8 X  u& [! q2 G* R就一个拒收了。(这个说实话在我们全家意料之外)
( z- M7 O9 b7 U" R& H& C5 c+ f' h1 Conly one
) y: c8 \1 G5 `: f' r# B3 b' C& p: F: B是哪位,不说。8 |# y% U9 f$ H- v% w
我也不知道我的老师有没有逛知乎的,给大家留点面子。
7 P2 |# m; {. K8 G当然,家庭条件有限,反正我母亲,后来不是老师口中素质高的代表。
5 A0 t& `# t3 U, o& }这个录音能流出来,起码能说明一件事:# P$ J0 l* `  n6 i3 C( G
这个老师绝大概率不是第一次发表这样的言论
1 y5 ~, Y  J& Y9 t一般的中小学都不让带手机,没有哪个中学生,会无缘无故准备好手机,把这样关键的语句录音下来。
2 m( A; e9 S9 A/ V能养成这种嚣张跋扈的气焰,不知道要多少年,之前又不知道有多少届学生惨遭荼毒。6 O6 p6 l+ z7 m  v" l
这个老师所发表言论,最让我触动的是这样一句话:
+ ~( L8 Q) i9 ~
XX的妈妈一年挣的钱都比你妈五十年挣的多,你们素质是一样的吗?你们反思一下你们的家长,有多少素质
这句话里仿佛天经地义默认的一点:赚钱多等于素质高。8 S2 z. A! y% H( b
当然,这话你放到家长耳朵里,绝不会言尽于此,回声还得自个品味。! h+ O! @* j( S3 w9 M  q
xx的妈妈挣的钱再多,也不值得你老师夸奖啊?4 T8 m, j& y# |/ ~
她的素质,绝不是靠自己挣钱多才“换”来的,那不还是得先给你利益输送?2 K, W0 U% P4 r8 b
为什么比较起来,别的家长素质没xx的妈妈高* ~/ _" Q* G8 T5 D) H; D3 I
还不是没有像xx的妈妈那么明事理,提前打点一番。" T% w. _2 G9 U# u
懂事的家长要是听到学生回家复述了这个话,周末就会拜访老师,递交红包,以便成为老师口中“素质高”的家长。
' ]: L# [- L5 \' C所以说,这话明摆着是向其他家长,要求索贿。  f, F' H1 p* S$ E+ g
哦,不是要求,暗示,暗示。
/ ?( ^) P" U4 P( v5 {只是这暗示你没领会的话,你作为家长的素质,怕是永远没机会提高了。; Y1 j. E" g+ c3 `$ H2 E
最后讲两个小故事。9 D3 e* f9 @; N2 J4 g* F# b
我高中时听临近班级的好兄弟、某同学A讲,他们班老师给同学B穿小鞋,没事经常找他不愉快,然后用比这个事件里的老师温柔不少的话语挤兑嘲讽。
* P1 L8 z% `9 L  q( j同学B的母亲知道后,以为领略其用意,包了2k元红包,周末找到该老师,推送到对方手里。! I( ?% a( Y' q0 z6 t
该老师摸着红包,表情愕然,反应过来后满脸客气地拒绝了。5 q8 {& N, t. ?. U. V0 u, D/ u
同学B的母亲不得其解。# {* Z! Z3 ]9 R$ J3 {& s- l
回到班级,老师继续给同学B穿小鞋。) K8 G" q9 m/ M2 g" q. e0 ]/ {3 ]
同学B的母亲很无奈,把此事分享给了同学A的母亲,说难不成真碰上了一个如此廉洁的好老师?可天天针对俺家孩子,我也不知道咋解决好了。& O9 Y( G+ o9 a- L
同学A的母亲说,问题出在金额上,我上学期就送过红包,是那个数。4 Z* r3 t! M' x: ~3 r4 x( t
同学B的母亲恍然,咬牙拿了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包了5k的红包,送到老师手中,老师同样的表情愕然,又是摸了摸红包,这回居然收了。8 O+ k, a9 W: N4 `
终是明白,最初那一摸,是在评估红包的厚度。% k! t  Z  P2 J+ t: J
再后来,同学B的母亲和A的母亲道谢,说幸是有你,不然我家这孩子不得被折腾惨喽!
# I  ~4 y9 a, e" p5 ?我母亲在销售行业摸爬滚打二三十年,跟我说过一个事,是他们公司的一个区域总,对于客户,评价其素质的根据,就是其金钱实力。: o  P7 z. _+ }+ k4 K& C1 E1 p
说这个客户素质高,一定是他很有钱。
0 v. K2 ]  ~5 b这仿佛是成人游戏世界里默认的规则。. i1 l/ G# d2 k. k0 |8 `
我只是感慨,5 e+ b& \, Z) H8 m/ w/ w7 j
这个时代最分裂的一点,在这个老师的语言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O  d. N$ }5 v" \$ V
小时候,世界告诉我们,高素质的标准,是上进为人、乐于助人、文明做人。
7 ~! X$ e; _/ h结果长大后,才发现,高素质的标准,是……
$ y5 h. P6 k) }) T有钱、有钱、更有钱
- |' C/ L9 o, j7 l2 L8 D一切,还得向钱看。
2 L' L/ g5 }7 N# q3 n( w) U+ _+ O————
2 S) A. v6 |: |# F5 ~2 i4 |评论吵来吵去,多说几句。
* Z$ X- H2 x, P/ J  f& r( z+ n首先我开头就说了是部分老师,自身没毛病不用对号入座。  g) z, n' ]8 m9 ?  o; R5 w; q5 Y
其次你问我怎么看这烂透的世俗规则,; l& Z2 g* D7 w/ I# V! C7 h
我很想说,这些就是一坨屎。
+ ?- C$ S% ^3 M6 w4 R) t当然,说这话的语气,我估计和说“钱是王八蛋”这句话相仿。4 Q. U: ^; v( w: f. Z1 L$ Z7 I
年少时说是意气风发,0 c. P9 u7 N( ]
年长后说是夹杂无奈。3 J% u& m5 p7 O1 x- K- |9 F1 d
有些人攻讦我的母亲,说什么送礼者和收礼者同样可恶……4 P+ q, K' t& Q7 k7 n
这么说吧,
' e$ Q( e1 \" C+ l3 v每次我母亲在送礼时,我内心都感觉在吃屎。
- T: e, v" E, u4 t7 C- [但后来我又想了想,倘若有朝一日,我为人父,遇到肯收礼的老师,并且我具备这个送礼的能力,我大概率也会送。7 i% Y& h# S. R' ]' b* a( n
当诸位成为那个故事里同学B的母亲时,你是选择注视着孩子被穿几年小鞋,还是花钱消灾,都有道理。
: G7 Y$ f7 R5 ]2 R# k我选后者,你可以选前者,让你的孩子短暂的童年里多几分阴郁,那叫你坚持正义的代价。
6 R+ W. `! w: n我可以自己坚持正义,自己承担再大的代价,可我没理由让我的孩子承担。
. b1 l& g4 H* ?有些人说举报,
" O9 c! Z& a9 ?. A+ ^1 a' Z是,举报能解决问题,可是你要知道,有胆量收大红包的老师,往往都有无数辅导机构希望能给ta排一节课,因为专业课的教育水平确实很高。/ r2 L! g2 C0 R
举报之后,你没法保证自己家孩子继续跟一个教学水平如此高的老师学习。
; R: L3 W, _8 Y& a% B( ?换个一分钱不敢收的实习大学生,你乐意吗?
: B$ t$ a6 Y. K7 g% M3 i4 e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新闻里的老师,说这话时有恃无恐吗?难道她就没想过自己会翻车?! w  @- m) Y3 w4 _1 C
注意话语中的细节,以往的学生家里都是非富即贵,这意味着她的班级是需要特殊关系才能进的好班,意味着她很可能就是有能力带出成绩更好的学生
, a' x" E3 w/ P她的一部分底气,就是:把我整走,我这个水平的老师,哪个敢接手?: S1 Z0 V% D  a7 R
就像我没有说的、仿佛跟故事主线无关的情节,同学B的老师我在课外班了解过,带的班级该科成绩永远学年前列……" W' k$ X$ z& ?8 a
我再多说一点,大家可以猜猜,新闻这个班级里的其他家长或者同学,对于这个举报的同学会是什么态度。5 v2 N( F* [8 b' w+ w$ R
感恩戴德于勇士?8 S4 C( z: }+ `3 Z0 c! {1 w# L0 T
别闹了。
/ N# |) A% |& x2 o4 T, h你刚给顶头上司送了厚礼,等着他日后照拂,结果半个月后他被另一个同事举报撸没了,你得对那个同事骂娘,那个人让你送的礼打了水漂。
5 ~" G! v" ]5 Z, a别的家长想的是:1 O# ^6 U2 K7 K. a  ]
反正我送礼了,老师针对的也不是我家孩子,而且教学成果能让我满意,你家小孩被骂跟我有锤子关系?, v$ b: V( v/ j% ^/ @
他们还会想一个事:3 v3 V" _% _# \+ c6 {3 g: j4 Z
这个逼把上个老师送到西天,下个接手的老师,会怎么看这个班级,会不会怕担责任直接不管?
6 d. B" e$ }& P7 k  ^这不是我瞎掰,我小学时某家长举报某届班主任后,换来了一个毕业两年的年轻老师,各方面水平都不如上个,就是作风足够正,引发无数家长的私下抱怨。
* a& H/ J9 ]5 k! k那还是没太大升学压力的小学。
: S$ \4 D# F$ P9 U, n$ [1 v" Q自古以来,人心如此。
  m" P9 R$ R1 T鲁迅先生笔下的世界,其实从没变过。
6 n, R8 Q, k' ^" ?寻尘客:如何评价对比家长收入歧视学生的老师道歉时称「你们不努力,就会不如你的父母,就会阶层下移」?
江北香辣虾05 | 2022-1-21 06: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内容转载自B站的一条评论:
$ i7 U2 o8 o% t(如有侵权立刻删除)# X- x6 ]3 ^6 z9 I% G: `- E
<hr/>我是咸水沽二中,初二八班的学生家长,跟你反映一下今天家长会的  情况。难怪人家肖彩虹说不怕呢!随便举报,告哪都没用,人家上边有  人。
/ d5 a! E  l* ~9 e今天家长会,学校再三让全体家长都到学校,还以为学校会派个主任主持  家长会,跟家长们解释一下肖彩虹事件呢!呵呵
" g, f+ h' _  L5 N家长会一开始,学校派了一个什么心理课老师,讲让家长怎么教育孩  .....然后肖彩虹的老公和他姐姐就来了,拿着请愿书,让家长们挨个在  请愿书上签字。学校的所谓心理课老师,就客客气气站一边,不管也不说  话。1 B  F, i# L) c/ u8 E; |
马士成姐俩,马士成站讲台旁边,看着下边家长,有家长低头,或者拿手  机,就马上走过去....马士成姐姐拿着请愿书,挨个让家长签字。说肖老  师挺辛苦了,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们好,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孩子关心备  至,拿学生都当自己亲生的孩子看待。第一让家长们都支持肖老师,在  请愿书上签字,强烈要求学校,让肖老师继续担任班主任,以及数学任课  老师。说都初二了,换班主任老师,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第二:让全体家  长为肖老师辟谣,不要相信网传的恶意剪辑音频,回家教育好孩子,别让  孩子们乱说话,2 n+ i2 E( P# P$ A
姐俩看没有家长主动签字,就说,现在换了哪个老师,都不会再好好对待  这个班的学生。班里出了这样恶意诬陷老师的学生和家长,所有老师都会  心寒,更厌恶这样的班级。咱孩子们都初二了,没有肖老师这样负责的老  师,中考就完了,一个班也没几个能考上高中了。
/ ]; p7 I: _# ^8 [+ J0 q, I在这样的情况下,连哄带恐吓,到场的全部家长,都在请愿书上签了字,  哎....这一看就知道是高人指导,教育局和咸二中相关领导,商量好的应  对措施.....得漂亮啊!! Z1 y1 A/ `8 `, r  _
咸二中家长有事,别说见校长,主任....连二中大门口都进不去行么?肖  彩虹的老公和姐姐,随便进出咸二中,教学楼,班级教室,半强迫半威胁  让家长签字....不是二中安排的,那学校怎么没人管呢?还有咸二中心理  课老师在场....太明目张胆了吧?豪横啊!无奈啊!我们一帮贫民家长,  真的没办法啊!
# O; ~2 Z. p; P8 v....再不情愿,再违心,可能不签字吗?班级里有摄像头,校领导都看  着呢!摄像头连着肖彩虹手机呢!肖彩虹也看着呢!谁不签,再单个找谈  话....教育局和学校如此袒护,我们一帮贫民能扛得过么?只能寄望明真  理,敢直言的朋友们!在网络平台真话,为孩子们,能脱离这样的黑心教师,谢谢啦!​
山东理理z | 2022-1-21 12: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们的社会文化氛围里,有个奇怪的现象:
: [$ f# R* A8 A  F5 t# C在最应该谈理想的领域,总是在谈利益。5 \. b! @! L1 ^: Y
而在最应该谈利益的领域,却总是在谈理想和情怀。
  m' F; O3 v1 X* f' b8 B- _! w不信你看看:
, n" {6 L- M5 D7 l0 l4 h' l0 \求学阶段应该是一个人理想主义最为喷薄的年代,但老师家长激励你好好学习的理由是啥?
/ b! P' i, z; ~9 Z+ }是在真理的海洋中徜徉吗?
) J$ Z; W; z& g1 s/ @9 S9 ]* b7 V  Z是拓展人类未知边界的兴奋吗?
0 N5 H3 k3 Y/ G是逻辑自洽的乐趣吗?/ ?' \* P9 i  D+ o3 B  I
很少吧。$ U2 Q" z. q. f, [0 D, ^
大部分都是说,考个好大学,找份体面工作,日子过得舒坦点。1 L  I9 Q2 f0 v- H( O; n- E
谁谁学习好,现在哪个大城市工作,年薪百万。
& u9 e, ]6 }# g不好好学习,就去工地干体力活,又脏又累的扫大街。
$ \$ I5 C1 E( _* K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7 [2 g1 K" `3 v; h0 T' R
这些有错吗?没错。3 \7 ]3 W- E' E* L
人是要生存的,教育有其实用性工具性,没问题。3 d* z4 A' d' P
但荒谬的来了。) ?$ }' f9 E+ t& ]% V- T* m
当这种实用性工具性变现的时候,也就是孩子们进入社会之时,正要为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博弈呢,又开始谈理想,谈情怀了。
$ }+ r0 X, H( d( O# A, c说单位是你的家,要善待你的单位。
. Z2 F$ J8 m) }6 v7 h( }+ [2 G要有情怀,要着眼大局,要看长远,不要汲汲于当下的小利。
  Z' x% a5 q0 Z3 c, s7 U& y0 o你看这个饼,它又大又圆,你咋不看呢。
. l% I* Y8 s1 T! |9 L# R你的996,带来了社会的飞速进步,让人民富豪跻身世界富豪前列,跟各国政要可以谈笑风生,你也与有荣焉。公司好了,你才会好嘛。. U$ I$ k8 w) g% \  A3 F' [
绝口不提你创造了多少价值,给你分配这些利益是否合理。1 ]: O, |% L& }, [( J1 f0 ?3 O- w7 r
这些有错吗?好像也没错。
- Y& Z( r1 h3 B+ W& N3 @: o. P# r  r- z/ C/ a: G8 }
但整个链条就很扭曲了。. M' ]; K+ a  f% a& _! r! E
年轻人不需要恰饭的时候,你告诉他们恰饭很重要。
7 y" r# L0 a) t) y* [$ ]6 X. I6 J年轻人需要恰饭的时候,你告诉他们别光盯着饭,要看到恰饭以外的东西。4 R( r; p1 v2 Q
这到底是为了年轻人呢,还是为了不知道谁?' ?  G: \/ e1 F+ m8 p3 L- _7 V
说到底,都是舆论主导者的kpi惹的祸。' f+ m  ]8 }# o3 O7 I. h; d

+ K, ]( B' o6 B+ f这个老师呢,当然不对,即使说的是血淋淋的社会真相,也得给孩子人文关怀。- E2 c) r6 }$ [, }+ {) p
某种程度上的zz正确,还是需要的。
( j1 k* b' m) t' J; Q. [: E但ta说的,又是某种程度上的现实。$ v) t* Q# m2 j- ]
我希望孩子们也可以早点认知到,(大部分)别人对你的态度,取决于你对他的价值。6 h5 Q; P# d1 z4 }1 B
我上一年级的时候,班主任特别喜欢一个女孩,让她当班长。有次周末,父亲带我到税务局大院里,碰巧发现她在居于此的班主任家中补课。
: ^% i. W& O0 W4 i二年级的时候,学校要修教学楼,竟然让学生家长捐款,一百起步(90年代初),很多捐了几万的学生家长,名字可以刻在奠基石上。我家没捐。
- t* Q- |" j; B  X还好我成绩尚可,也算对老师有一定价值吧。3 A, W: H/ X0 ]# _
三年级的时候,成绩非常好,班主任老师还送了我一袋苹果(这个操作我始终觉得很迷)。当然基于利益的关系并不太稳固,半年后我成绩下滑,她也没客气的当众讽刺我。9 Q- K6 K, v. r! g- y. G
后来一两年我就挖粪涂墙了,突然就变成小镇做题家了。直到离开小城,我没补过一次课,我家没送过一次礼物,成绩也几乎没出过学校前三,好像老师们也客客气气的,有些还比较喜欢。
" y+ n3 f2 J6 u. n) q6 }我给老师带来的经济利益,估计也就是通过成绩,在学校体系内给他们争取来一些微薄的奖金吧。) @# f; m5 ~$ F/ k+ F
其实大部分老师并没有那么现实,满足了他们教书育人的成就感,他们也很开心。) L0 l' j/ G' @3 r. V4 b4 n: K9 Z
" b( M, q  ]7 o$ K' H! \, e' n# K0 N$ m& V
回过头来,说说这个社会的现实:
+ ~/ L: b# a, p/ h3 Z: {没伞的孩子要快步奔跑。
' `; Q3 j" X1 P; w+ l) d7 q长大后,大部分交往是市侩功利的。7 g4 r' O# s8 \; a! e/ i
天津的这个老师代表社会上大部分人对你的态度。! R) l' s: u7 `4 K" w- O  v
ta会受到一定的惩罚,仅仅因为ta在学校里,是个教师。
! S3 K8 I. h* @如果到了社会上,ta不会因为这种言论,受到任何惩戒,ta不会有任何损失。) ?0 T# I& g' b! G& _: V& ^1 R
你得靠自己的实力,堵住他们的嘴。2 r5 X$ N: E4 P' l
或者走自己的路,让他们喷去吧。
情迷申里德 | 2022-1-21 17:4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录音是史料级的文献,肖老师的这段话,未来这是要被写进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因为这段音频告诉我们:在中国的历史上,居然有一个阶段,家庭收入相差50倍的两个孩子,是可以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的。
" [- \, j( I  }8 `1 I: c( \
, l# ?  @* B, k( E<hr/>录音流出来的时候,我看到很多人骂她没有师德,也有人说她讲的很现实。( I  ]1 x+ l( x9 V' R
她说的话现不现实我先不管,我们 #热点反思 这个专栏的目的也不在于站队和口嗨,有些时候思考是比态度更重要的东西,她的这段录音里,最触动我的是下面这句话:“别怪我瞧不起你,我告诉你,XX的妈妈一年挣得钱,都比你妈妈50年挣的多。”
9 X4 W: ?" f- r1 W4 h, O我是一个数学老师,按照我对数字的敏感度,这句话的意思是:天津咸水沽中学的教室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收入相差50倍!- M% `6 I- J# Z5 I1 P+ f
肖彩虹老师的这段音频是史料级的文献,一定要珍藏。
4 Q& v7 d- V; k她的这段话,未来这是要被写进中国教育发展史的。
5 h1 d0 k* _0 B: m因为这段音频告诉我们:在中国的历史上,居然有一个阶段,家庭收入相差50倍的两个孩子,是可以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的。
: p8 @: w7 Y+ @6 |+ n6 d" x而且我们都知道,这个阶段是非常特殊的,它不太可能持续很久。
& X# [' |( p$ ?+ T1 q0 e% i! q. X0 L; A. z1 }
如果你沉下心来思考的话,中国的教育行业和市场经济的演变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 S0 p9 ^) V$ e# A中国是70年代末恢复高考的,在此之前中国处于一种在物质上非常扁平化的时代,所以坦率地说,1980年代的初中生,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不可能悬殊到50倍差距的。4 D4 a/ e% @" ]% J; {- x
而且如果放在1980年代,由于中国几十年公立教育的断层,社会上任何一个行业的从业者的基本能力相差也不会很大——城里的老师和县城的老师英语发音都不标准,在中国的大多数学校,大多数老师都是没读过大学的。( M' ]. b9 k9 G0 x. b
所以,80年左右接受初中教育的一代人,是中国现代教育的第一个阶段。
8 m+ ^0 x4 C- V+ F' d) [- S. `; q这个阶段的状况基本上还属于:大体同样阶层的学生,接受相同水平的教育。: D& |( g9 ?" L. L  i$ g- Q
也许资源稍有差距,但绝对没有大到本质性的程度,这个时候他们的学习成绩更多取决于自己的专注程度和对学习的兴趣。  O* b3 ~: M' O
1 J  ]. N. v& M4 G' r  a: b
而当这波人陆续考上大学,毕业之后,中国的人群的财富开始了第一波分化:80后中的某些人凭借自己的能力优势或者是运气,在市场化的经济环境里取得了天量资金,社会上有了穷人和富人的差别,这些穷人或者富人娶妻生子,他们的孩子大体上时代90年代出生。: `* P% E3 }! v7 q) ~
这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 h! u; K. x" k# m& B7 ?: g4 j+ x
90后们的家庭阶级其实已经分化了,但当他们进入中小学时,教育系统内部还没有出现「海外名师」、「清北名师」和「双非末流」这种分化——主要是因为教90后的老师们,大概都是70后,他们中的不少人如果生的早一点,用罗永浩老师的话来说,都是“经历过文革的老一辈知识分子”,该读书的时候也没受到什么正规教育。7 U2 Y8 m+ _# [& w1 |/ v% G9 j
所以90后在教育层面的基本状况属于:阶层开始分化的学生,接受相同水平的教育。6 A, s9 z. m; K7 m: v6 ]1 u7 r! h: e
不信的话读这篇文章的90后们可以回忆一下:你在读小学的时候,听说过「学区」这种概念吗?7 a* ?" @! ?) ~/ m8 }6 \3 {
没有。+ {/ c5 C, s, r/ q$ {# ?1 V
因为90后的家长们无论有没有钱,他们都不太可能找到极其出类拔萃的名师加持。- X5 X7 m( W9 c5 ~! u1 M; h
* t# c) I7 d; [$ b0 N& W, y% L
( U3 a) D5 {: q1 }  ?& F
但是00后们就很不一样了。5 F* {% @% ~. j; {3 |
现在正在中小学读书的这些00后们,他们的家长大多出生在80年代末,正好赶上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红利,而且在过去十年里,中国依靠自己标准化的教育体系培养出了无数层次分明的大学生。00后的家长有财富的分化,21世纪中国的教育资源上也有老师的分层。  W% p1 ?" {3 ^
这就进入了教育的第三个阶段。0 a9 ?) c  t- I* M
严格来说,目前,的有钱人还真可以买到更好的教育资源。# F3 E. e1 r6 m. o7 p% U! G) a
而这种教育资源又和房地产天然绑定在了一起:一些地方的政府用天价工资疯狂招揽名校学生从教,炒出一片学区房,吸引社会上的新贵阶层出资购买,从而让自己的孩子获得跟随名校名师从学的机会。3 s8 c8 Z; t* ~* g3 p8 g9 C- v3 A- O
不信你可以看看深圳南山的大湾区,房价目前每平米10W起跳,120平的三居室标价直上2000W,而与之相配套的是这个地方的学校每年招揽哈佛耶鲁清北复交的博士来做初中老师。
( ?' l& ?! [% n, p- D5 o你认为,在这些学校的教室里,还会出现收入相差50倍的两个家庭的孩子吗?
* G8 J/ P# l. H
. c% T* j8 d# G) _6 {肖彩虹的班级,只不过是上述第二个阶段的最后残存。
% W6 o: P" y. o. ~我不太相信在未来,我们还会见到这种通过对比学生家长收入而辱骂学生的老师。
9 |5 F7 }) t- a( y% X+ W因为估计要不了多久,肖彩虹们大概不需要告诉自己的学生:“别怪我瞧不起你,XX的妈妈一年挣得钱,都比你妈妈50年挣的多。”
! L( D# t1 a$ Q6 ^1 ^5 R1 B" Z他们要做的,可能是在深夜问问自己:为什么隔壁中学的学生妈妈一年挣的钱,比我们班最有钱的学生家里50年挣的都多。
宏心物语憾 | 2022-1-21 20: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名同行,这录音我只听了一遍,因为听着只想吐!一个又一个的“钱”字频频从这位教师嘴里爆出,要知道她站的地方叫讲台,如果一个国家的讲台都沾满铜臭,那它污染的可不仅仅是教室那个地方,还有学生的心灵!3 i9 T: }- a1 N( ]
更何况,她那些刺耳的攀比,还涉嫌拜高踩低。/ s: m7 e4 @* {/ {. h- n/ N/ [
还有人给她洗地,说什么这老师用的就是“激将法”,本身还是为了学生好,而且这老师还是当地最美老师,出发点还是好的。
- M( I# z- \6 w8 m, R) d% }7 ]. ?8 B  E% S1 `1 F2 X
如何看待天津一老师对比家长收入,称「你妈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暴露了哪些问题?-1.jpg : e8 h0 O/ m" M
我以前带的很多都是农村留守儿童,我曾经给他们说过“如果你们家庭条件好,你们不学习,我可能不会强求,因为家境好的孩子出路多,不学习有其他出路,但家庭条件不好,学习是最好的出路,你要是上课睡觉,我非揪起来!”* }) n3 O& N9 f5 _  b2 V
我的学生没有一个因此记恨我,十多年过去了,但凡在大街上遇到我,他们都会跟我打招呼,不管他们有没有上大学,从事什么工作。2 ^# k& B& {) d# |, R4 I
真的,孩子不傻,他们知道老师是恨铁不成钢,还是拜高踩低。1 y/ p" V7 B& F
我在这个行业呆了十几年,恕我直言,一些所谓的“优秀教师”,“最美老师”一类的说他们徒有虚名都是好的,很多都是欺世盗名之辈,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迎来送往,拜高踩低,溜须拍马,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荣誉”。
2 c+ |/ ]4 V* {! f" \; i& G! Q这个所谓的“最美教师”称号也是这么来的吧!
# p, b; M7 Z% P- @毕竟以往的家长非富即贵嘛,要知道学校这个环境,在有些教师眼里,家长那就是资源,而且是有求必应的资源,毕竟有学生这个“人质”在手里。1 U% g  |. R9 r. Z
我就见过活生生的例子,每年一开学,把所有达官显贵的孩子集中在自己班里,然后利用这些家长的资源飞黄腾达的“优秀教师”。$ w" m1 \2 Z# s- C* x& N6 w+ Y
把这样的教师留在教师队伍,尤其还让他们成为所谓的“最美教师”真是这个行业莫大的讽刺。
李Li2017 | 2022-1-22 00: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她坏了规矩。# A7 V- O( g# E' z; N  {: Y
成年人的世界有一个最大的不成文规则——斗而不破。# B8 H6 N: @# M# H* E
有些话,不能说绝。有些事,不能做绝。7 E( E. z  C! V& u
还有人认为,她只是说了实话,并没错。" q3 ]! g7 y# k) z. [" q
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她错了,而且是极为严重的,蠢材级别的错误。
5 E* B7 L% Q1 Y) w6 S为什么我前文要说斗而不破,话不说绝,事不做绝呢?% \  v! {1 E9 }# r! s
这是为了多留几条路。既给自己,也给别人。+ b3 ]$ K* c+ [( R) O
即便社会的主流评判标准就是凭钱财,地位。但大家一般不明说。这不仅仅是为了面子,而是尊重现实。大家不会拿这个当铁律,当教条,而是多少留点缝。4 q6 |+ y; J  ~& F' l
因为哪怕是再现实的人,都知道,人的价值是复杂的。钱财,地位,外貌,才华,道德,健康,勇气,忠诚……你知道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呢?天知道哪块云彩下雨呢?/ b4 j$ O1 \) p! F
你大可以在通常情况下将钱财,地位当做主要(甚至是暗地里唯一)的标准,但不说破。这样,一旦有人展现出这主要标准之外,其他的价值,反正前面话没说死,这时候你再接纳,再利用也来得及。
; z% N3 k5 _" M2 Q5 ?% \6 y这就叫既给了自己机会,也给了别人机会。
( u+ p0 U% ~% i0 }2 Z. A门外还得留几条缝不是。
. b. q9 A, l% e7 Y) p2 G9 @3 z只要话没说死,路就没封死,那就还有机会。没钱的人依然可以尝试用尊敬,成绩,配合,帮助等等其他金钱之外的价值来打动老师。而且,这时候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老师手上。她能接受,并给予对方正向的反馈和激励,那就是双赢。她不置可否,至少也没得罪人,顶多对方以为花的力气还不够,再接再厉。" u; _, Q5 v( T8 C$ G+ V8 @
而她那句“你妈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一旦说出口,规矩就坏了。2 o. z4 F# o, X* a. q
这就是典型的把话说死了。3 F3 L$ J. t9 i7 \7 l1 O( y7 [
在听者看来,这就叫一票否决,图穷匕见,一招制敌,顶在墙角,刺刀见红。这就是一种宣告,表明了说话者自身的态度和判断,意味着除了“挣多少钱”,你在其他领域再怎么努力,花再多力气,取得再多成绩,赔再多笑脸都不可能取悦说话者了。不仅前面已经付出的投入是打了水漂,后面继续投入也是白搭,是表错了情,会错了意。$ Y0 ^9 L' v. G3 n- _; K
从今往后,只要这个人还卡在路子上,除非她自己改了评判标准又或者你出得起她满足的价码,她将永远不会给你正面的反馈和回报,永远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非助力者。你的一切投入都是浪费,石沉大海。; Z9 r$ m: M$ ]# h& s6 x& l
挡了别人的路,仇同杀人父母。5 S6 H4 D; [7 v! w' ~
只给别人开一条道,一刀切,那就别怪人家一条道走道黑。! G" |# v* v) R
这就不再是竞争哲学与斗争哲学,而是变成了战争哲学。
/ |. J+ N* v% C! n7 P' g3 W+ v! j1 p从此,有你无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不是你对就是我错。非得要杠出个说法,决出个胜负。
9 Y5 C& S, n6 ?9 h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G0 R! H$ m6 J) Q3 m
凡是在她评判标准之外的,拼了老命也满足不了她,横竖做什么都入不了她的眼,讨不到好了,那为了自家娃的人生不被阻碍,不被浪费,便转而拼了老命也要搬掉她这尊拦路石!7 r, c" s/ a, R" K" B
还有,大家不要以为她老师的身份,是在学校这个象牙塔里,是在教书育人传递价值观我才说她错。实际上,即便是在“污浊的成年人社会”,她的话术依然是错的。
( x  Z3 k. B! x$ S举个例子。假如你是公司老总,你能不能说“你年龄太大,别怪我瞧不起你”?: b; c5 N; E" d
哪怕你实际上选人,用人,裁人的规矩就是年龄,这话也最好不要挑明。. s* X' P) y1 n
就像我前面说的,你得给人(也给自己)留一线。- M( @- P5 m! a, H3 a: ~
你不说那么绝,那公司里不论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不管是做业务的还是做行政的,都还会沿着既定轨道图表现,发挥价值。你一旦话说绝了,让员工怎么想?那人家xx岁以上的是继续拼KPI还是人心浮动各自留后路,甚至不惜挖公司墙角?你知道xx岁以上的就没人才?那要是人家偏偏像姜子牙,司马懿,越老越发力呢?# c+ O  c! d  a1 C
虽然我们总是在网上调侃互联网公司的“35岁危机”,但你真要去翻人家公司的规章制度,又有谁敢采取“35岁以上的一律不用,你就是想赖在公司扫厕所,我们公司就算倒闭,也坚决不用”的表述呢?相反,还总有人能找出一些超过35岁的牛人例外存在。
5 Z* P* j! ~" i* r为什么我党历史上也十分注重防范“左”的错误?为什么对“肃反”,“AB团”之类的事一直是要吸取教训?为什么有那句“人头不是韭菜,割了就长不出来”?
( r; k% u/ b1 r6 f, A你得学会开路,而不是添堵。
( C; V0 n$ ~2 E3 i7 H9 S+ C" s! S, X你一刀切下去,话说绝了,事做绝了,立马阵营分化,矛盾激化,立场显性化。这不是自找麻烦?$ ?9 t! P6 r  V5 g- n
难怪这次对该事件的处理波及范围如此之大,除了涉事教师本人,所在学校的领导甚至当地教育主管部门都陪着一起挨板子。要是舆论继续发酵,指不定还牵连出多少破事呢。& f0 {4 n( E1 T
身为老师,相对于一群学生(还是小学生)而言,她是上位者。可她这个上位者是怎么当的?驭下之术是白痴级的,犯的错误是蠢材级的,导致的恶劣影响与后果是灾难级的。1 G( [9 e( o6 _1 D9 h3 A
这不赶紧清理门户,决绝切割,弃卒保车,弃车保帅?# V  Y0 I7 t2 w7 R  c. |* Q
否则,仿照她那句“你妈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发挥下去,事情只会越来越极端,越来越不可收拾。: @6 t; r7 u8 E9 c: q% x- k% n
比如,碰到熊家长虎啦吧唧冲进去,拿板凳把她砸个半死,逼着她给自家娃下跪道歉,完了还说一句“你才多少战斗力,别怪我瞧不起你”。她会是什么感觉?+ ~0 i: {7 W/ C/ y( }. \7 g. `3 u- O
又比如,就像现在,来自更高层级的处罚,岗位没了,资格证也没了,再给来一句“你才什么级别,别怪我瞧不起你”。她又是什么感觉?0 b8 F! P# U+ V6 V" S3 }
还比如,一边倒的口诛笔伐,终于让她被处理了。非要争论起来,网友们来一句“你才造得出多少舆论势头,别怪我们瞧不起你”。什么感觉?
4 a! T# n% {8 m: `& o所以,作为成年人,轻易不要像她那样说“你才xxx,别怪我xxx”之类的话。
& @4 n6 Z/ ?$ e0 ?( z鬼知道触什么霉头?惹出惹不起的事?) A2 S8 n6 T7 `1 b, ~/ W5 `5 ^
留条缝!
年少才轻狂103 | 2022-1-22 09:52: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可怜、可耻、可恨之人。9 i0 U+ C: I8 H0 f5 ^5 u3 h
可怜是因为看她表面义正辞严,一副见多识广,对人生有深刻见解的样子,但其实她不知道,她的行为不仅证明了她圈子狭隘,还证明她缺乏基本的思辨能力。* \# S. ?0 Y8 P( b- l% R) W
这位女士言辞表现出的是对金钱最赤裸的崇拜,在她看来,挣钱多就代表着“能力”、高尚和正义。而挣钱少的人,不仅卑微,甚至有罪,而且不仅本人卑微,相伴的是他们的孩子也天然的卑微和有罪。
% g: \! Y9 w4 `5 K$ y- p2 V8 @  V但这位女士却从没有去思考过,挣更多钱的背后有什么样的细节?
, [8 J9 F% b& I# X成功不仅需要机遇和努力,很多时候和成功相伴的还有残酷、虚伪和冷漠。与之相对的是,有时候,人的失败可能恰恰是因为真实和善良。7 I) [7 E# g: m) H/ V
因此,富人不代表正义,穷人也不代表素质底下。
' {& H2 _8 G3 C  C' V  o" i: Y0 q. t关于这一点,真的,但有点阅历,稍稍愿意思辨的人都能看透这一点。% n) H5 k( Z4 Q4 I/ T8 Q
而这位女士却在一个神圣的场合,用一个让人痛恨的方式,表现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 P6 r0 l+ ^: c7 F: D
其实,于其说这位女士是浅薄的,我更认为她是无耻的。% i/ X' h' t1 p8 }0 o: z4 x. l
也许,在这个金钱的社会,我们无法苛责任何一个在红尘滚打的人保持一种不切实际的情操。, p; b* S$ ~/ J% a
但即使如此,任何一个受过基本教育,对人类的美好有基本期待的人都会明白,一个处处拜金的社会是不文明,不美好的,它应该被改变。% u, `9 u% S; J0 g' v* O8 Y/ {$ n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一定要坚持在课堂上为孩子们传播正能量,因为他们是社会的未来。只有他们满身正能量,我们的未来才可能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
4 h. q4 L0 l- s; L然而这位女士,却竟在课堂上,面对天真的孩子,国家的未来,违背基本的道德观,宣扬赤裸裸的拜金思想,这不是无耻是什么?
qo0opdo0ob | 2022-1-22 13: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按这位老师的标准,所谓的金钱和素质挂钩,天津这个地方,我也有些人脉在校内外,这地区校内老师的工资水准,显然她本人也没什么素质嘛。
" J( B( J# O) |% x+ N$ {+ h  n# V* X& }9 e9 m! ~
这种人,我没什么好说的,同为教师,耻于为伍。# u4 [. g% {! ?, t! t
我其实从研究生毕业开始就在考虑要不要进校内教学的问题,想了很久,还是在校外教培蹦哒。
/ z7 V: l: c( k. y身边同学进公立校的,真心想搞教育的没几个,想搞个稳定工作的,想养胎的,想佛系的,想要教师身份好搞对象的……4 z% g! m( y% i, X8 c! d; f8 a
基本进校搞教育,就是这个思路。5 j8 N% N3 J( y3 R7 n# e, e( y4 L
校内我也呆过一段时间,实际点讲,教学反而不是重要工作。' K- M1 A. g* X5 v$ F; p3 f
老师是辛苦,辛苦在大部分老师最重要的工作是应对同办公室的所谓资深老教师的层层压榨,各类检查和学习,各类活动,全世界都无纸化了还一定要手写的教案等等。
8 [$ S) F$ @' _1 X公开课,讲赛等一大堆,各类名号大舞台,尬演你就来呗,正经上课,稀松平常,反正后面也没坐领导。
& R) u6 @5 t0 X3 q所谓的知名教师,课程我也听过几个,除去那几位真正专家级别的大佬,其他的,我还真没听出来知名在哪里。) P2 r. b4 M  Y0 g8 b
我是不愿意把自己的理想和热血浪费在这种地方,天天在一亩三分地上挖空心思往上爬,一份教案能用几十年,就为了所谓的稳定。9 e# N- w5 H  W
话不好听,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很多校内老师的课程水得一比,有时候这也怪不了老师,生存环境就这个样子。
# n8 s. w  f$ l, k理解国家要保有教育资源公有,这的确利于大部分人,但是校内的宗派主义,形式主义真得改改了。- t" Y; r; F0 }  q8 k

' U8 o5 Z+ [+ E讲点实际的,如果要帮孩子找老师,如何确定这个老师是好老师?- d$ t$ i2 K- v- |* k$ H1 p
( e) |9 o) z5 {1 o
很多家长校内外挑老师的时候,冲着名头,头衔和学历的居多,但是名和实之间的关系确实么?高学历就有好教育么?
# \4 P7 S6 J' e& U5 C那还是要从教育的本质讲起,教育的本质不是传授,是激发。& E/ d' L0 ]( B
不是你家孩子是个空杯子,这个老师是个桶,我找老师就按容量来,咣咣往里倒,倒满了,我家孩子就会了。教育不是这么一回事。
; o4 D1 |- Q4 m& O3 ~2 o如果真的是这么简单,同一个班级,同一个老师,为啥有第一,也有倒一?
% _: R! a5 {& e# U$ c2 z, f1 J" U( T: V. f
最优秀的老师,和高学历相关但是不完全是高学历,也不是名号多,教龄长这类的。# M# |0 g; i  D& ~
最核心的,他可以激发学生。: \5 K3 s' N* n* o( o; n
那么,老师激发学生靠什么?靠通过在他课堂上建立一种秩序,从而让学生以这种秩序为土壤顺势成长。1 `/ r" n5 _; R1 @0 T9 y
这类老师有突出的特点:6 o. r$ Z0 m3 v3 ~5 I( Z8 d
1.有人格魅力
不管是严格要求,温柔可人,文人风骨还是幽默搞笑,有些老师是有气场的,他站在教室中间的时候,个人的气质就以他为中心播撒开去。
1 A8 C' C( p# p7 z% d  }他也非常善于利用自己的特质,把学生团结在他周围,引入课堂,从而听从调度,达成和谐。
0 b8 P' u- j; v. v
2.有手段
这个老师善于建立班级里的秩序,处理班级中任何问题都得心应手,无论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还是学生人际,班级秩序,家长心态,都能得心应手。
( y. F' E, S* @& E" M有他在,班不乱。1 D- u/ A7 ], p- r7 t( s
3.有秩序
这个秩序不是粗糙地让学生闭嘴,而是在班级里建立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善恶分明,纪律井然,赏罚分明,凡事都有正向反馈。
' l; \" t6 M" c1 O8 Q每个学生都可以在班级找到位置,然后能明确自己运行的那条轨迹。
5 I0 L. J- F0 y' ~) Q3 C
4.有希望
简而言之,就是这个老师可以让学生觉得他可以。) W" ~+ }$ c9 F3 }% v
一个老师让学生觉得自己可以,手段多的很,就看他想不想,或者自己有没有做这个事情的意识。7 y; z; O, f; O
如果孩子回家,感受到的是自己不可以,备受打击的那种,那就基本没有听这个课程的必要。( F9 a# ?4 a: G6 ~
; i: l  C, O( T& x& |9 k" r+ o
如果一个孩子遇到的是一个好老师,那他是愿意去上课,乐于去学习,甚至会因为老师的缘故深入这个学科。$ g' X! t. B/ }  ?7 G% u7 S
这种激发,是激发内在,直接让学生对于学科和学习生活本身的认知发生改变,又辅助正向鼓励和教学手段,从而达成学生自己内在的动能,让他最终可以自我达成。5 f0 j  O% C( O# p' X. E9 j, c4 v

$ g* P$ f7 T6 a如果有家长要找课外辅导班,得是特别关注这些方面:
0 [9 Y: {; ^( T- [- [5 d4 v' J* R
! y8 }  j2 D% s2 C/ E9 b1.不要全盘用学历去挑选,可以更多看教学经验
6 L( ^) q5 ~) N* l2.班容量在8-15人的线下班课最优,这种容量,老师刚好可以兼顾,又有集体气氛。. Z) o' U% z% r2 B
初二往上,可以考虑线上
# B, A/ ^: w6 y0 ~' k, T; L小学的孩子,不适宜用线上班,因为要有习惯培养,情感关怀和注意力培育的问题
) ~* |, L; H, a! k6 L; ?1 [3.一定要去试听,家长和孩子一起听1-2节课,然后再做选择
  s8 @1 E1 _" h" X4.沟通教学目标,看看老师对于培养人的想法$ T* s$ V$ F# z! |: Y
5.看教学流程,除去当堂之外,作业批改,学生档案等,教学流程完善与否,老师能否做到全程监督
庄楚军 | 2022-1-22 18: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批评这个老师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一个问题:两个不同阶级的人竟然还能够在同一个教育空间中出现,这是教育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的表现。
, Q5 \6 k; L) M, U5 i! X3 n放在三十年后,这种事情就不可能出现了。因为:第一,那时候社会分化已经彻底完成,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第二,教育商品化的过程已经彻底完成。那时候中国的教育体制就会完全跟美国靠拢,有钱人上昂贵的、教育质量高的私立学校,没钱人上便宜、教育质量低的公立学校,两种不同阶级的人根本不可能在同一个教育空间中出现。6 b6 G4 e' P$ p
所以这种事情,是一种过渡时期的特殊现象。我二十多年前上学的时候,私立学校刚刚出现,是作为公立教育的补充而出现的。也就是说,如果你考不上正规的公立高中,可以有民办高中给你兜底。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教育美国化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比如一些一线城市的幼儿园,不仅要面试学生,还要面试家长,在招生阶段就把不是同一个阶级的学生给排除了,根本不会发生天津这个学校的事情。7 ]- Z. M" q% X" |, f# F
所以,还是要更faster一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