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家庭为什么看起来似乎比很多收入高于他们的家庭还富裕?

[复制链接]
友谊不毕业毕e | 2022-1-20 18: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书的时候也产生过这个疑问,就是双公务员的家庭或者双体制内的家庭怎么会那么有钱!
( ~+ ^+ T- ~) L# C9 G( _" r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现在工作,身边就见过好多这种双体制内家庭的同学,真的是特有钱!放个寒暑假我这种父母双工人家庭的小孩想着怎么打暑假工赚几千零花钱,人家都是假期直接去哪旅游花了上万。
6 [; U+ x6 x% k学生时代买衣服穿鞋子,我最贵的鞋也不超过500块,宿舍里一个同学父母都是公务员,那种几千块的aj鞋能摆满一个四层的组装鞋柜。+ e( X0 Q9 ]# j  k
2018年的时候换个新手机,我想的都是怎么用最低的价钱买一个用的时间更长的手机,隔壁宿舍里另一个双公家庭的同学就不用考虑这种问题,直接iphone xs max512g的。这要是在我家说要花1万多买个手机,我爸妈肯定觉得我是不是白日做梦呢,哪舍得啊。
# ^1 W7 n2 n  H( G: j' d  a' ]工作以后,我买车是攒了几个月工资买了一个便宜的二手代步,有个同事和我一样硕士毕业,人家父母一个公务员,一个老师,直接全款给他买了个奥迪a6。
5 K1 W. r! V, C1 X所以我现在就特别想考公上岸,我自己富裕不起来,怎么着也让我的下一代提高一下起跑线质量吧~
快揍有人 | 2022-1-20 22:4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务员家庭有几个特点是体制外比不了的。
* G7 G, @" W' ~- b! A" V; `$ j: B第一,收入,到手不一定很高,但是公积金和养老保险非常高。当然这个非常高并不是违反政策,只是体制外的通常都是按最低标准缴纳。8 O* H7 F0 A1 j) o$ l+ D
比如你月薪2万,但是缴纳养老金的基数可能只有3000,你看到自己到手好像比公务员高,但是当你退休的时候,发现别人养老金每月1万,而你只有3000,这个时候以家庭为单位你就输了。/ y: b$ V1 x! H# P. `) u1 S! q
第二,婚恋,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女老师很多剩下了。回答大部分是说人家眼高手低。
+ |: y0 _2 m5 i2 {7 ?8 Q$ |% d体制内的婚恋市场非常封闭,公务员会找警察,医生,警察会找医生老师,医生会找老师公务员。
: I3 {$ r& k) g! f% {' F! M- A很多体制外的高薪工程师在婚恋市场里价格非常低,比如你月薪3万,可能比不上公务员月薪5000的人吃香。原因见下一条。2 y% J( J% t) n
第三,可支配时间和愿意支配的收入。. M; j) k; M/ [" `) w, |4 n* \
体制外的工程师,大部分人在996,可支配时间非常少,没有时间谈恋爱,没有年假带老婆孩子去旅游。与体制内比较,可支配时间非常少。
0 ]6 n! v7 J! o% N. Y愿意支配的收入,比如你月薪3万,但是你非常清楚35岁以上的同事是什么情况,所以你不敢花钱的,你要为35,40岁以后做打算。) [+ D- s# t; @
公务员存款10万,可能会贷款买20万的车。而体制外工程师存款50万的情况也就买10万的车。所以你说谁有钱?谁看起来有钱?6 ~$ ^5 w, r  V  D) }( m8 l( K2 P
第四,家庭传承。
6 C+ o4 d6 v3 C( d( c考公务员的人,经常的情况是家里有明白人,指点了路。而体制外的工程师,大部分是一路独自奋斗,根本没有可以指路的人。! j1 D: {6 P- a
从普遍规律来想,公务员的父母的见识平均要高于体制外工程师。这个点,你们可以自己想想身边是不是这样。
无陌灬小纹丿 | 2022-1-21 06: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体制内的待遇是一方面,他们的家庭条件又是另一方面。' x0 s. z; S5 i) M
就体制内的工资待遇而言,整体来说都还是不错的,虽然现在绩效奖暂停了,但还是可以的,目前各省的待遇,整体来说都是各地综合收入中等以上的,如果夫妻双方都在体制内的话,刚开始工作时可能并不宽裕,但是三年之后,基本上过的都是比较舒坦的,当然,题主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40岁左右的体制人,基本上都有两三套房。体制内的收入还可以,还有就是体制内的日常花销会少一些,就每天的吃饭而言,大部分单位都是有食堂的,还有的单位有三顿,那么也就意味着你每天的吃饭要少很多花销,然后就是每年的工会福利,目前工会福利比以前也少一些了,但是每年都会发放一些购物券、蛋糕卡,等等(各地不同),日常的生活购物基本满足。# `. c9 V+ r# G- u. }6 K( c
这些体制人一般是在工作几年后,生活才会变得比较宽裕,而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从一开始工作就比较宽裕,倒不是说很多体制内的人员家庭是太富裕的,即便他们的家庭人员同样是体制内的,依然也过的比较舒服,就以前的情况而言,分房是不用说的,每年发放的福利基本上把你的吃喝住行日常花销都囊括了,举个例子来说,老头在监狱系统工作,从小到大(至2012年左右),基本的生活用品一直都是发的,再加上他们本身年龄在变大,花销也变小了,所以体制内的年轻人他们似乎有着三份工资(父母+自己),还有父母攒下来的几套房,说不幸福那是假的。; g3 K7 ^; W; E* m, Y& C
这两方面,其实都能说明体制内的总体情况还是不错的,在体制内,保证中产还是问题不大的,这也是体制内一个比较好的方面,除此之外,体制内还有几个比较好的地方。
7 a) [+ x6 X+ }5 L' K  Z一个便是稳定,就稳定性而言,公务员那真的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位,在体制内不需要考虑中年危机,也不需要考虑失业的风险,虽说目前各个单位都会加班,但是整体的工作强度还是不错的,大多数时候都能正常下班,大多数的周末都能正常休息,其实时间稳定是一件挺好的事情,每天到点上下班,你可以选择做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基本上都不会被放鸽子。$ m* ?' r- }) m$ e! N0 t* R& e
还有就是五险二金的保障问题,在体制内基本都是满额缴纳,五险的事情,尤其是医保,体制内缴纳比例都是挺高的,但是个人缴纳数额并不高,正常来说,体制内报销80%左右没有太大问题,有的可以报90%+,此外有些单位还有补充医疗报销,剩下的20%,还能报销80%左右,前些日子,我们单位有一个同事生了大病,个人没有自付多少钱,此外还有工会和机关党委发放的一些补助;之前的老同事还有做透析的,每次也要花不少钱,报销后个人自付很少,这是医保报销的情况;然后是公积金和年金,公积金缴纳,大部分单位都是顶格按12%缴纳,个人有的交6%、8%、10%、12%,但基本没啥影响,单位交的还是比较多的,至于职业年金,体制内这几年也是在缴纳的,这笔钱在退休后可以一次性领取。
- C8 R9 E; s' q, r  Z0 t所以,还在犹豫不决的同学们可以再考虑一下是否要参加公务员考试,是否要进入体制内,之前在一起公考培训的时候,老师也在说,犹豫不决考公总是没啥问题的,虽说体制内不能保证你大富大贵,但是能保证你的下限。
曝光各种诈骗犯 | 2022-1-21 11: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吃饭:自己掏钱。
4 ~- {  r# v, ^% R一些公务员吃饭:补贴,餐标,报销。4 M$ U' r* R: u& k( r; q, s
你买衣服:自己掏钱。
( ]. Y* u( D% c+ S0 R' g/ t2 p) v( Y! ?一些公务员衣服:体育活动发运动装,工作发工作服,一年三套,各种活动的文化衫等等。+ \1 q9 X' O% d* H# A/ ^
你住房子:自己掏钱。8 x* f, [# @4 m. [' ?
一些公务员住房:福利分房,集资建房,大学生公寓,干部楼,棚改房,社区廉租房。
! r  f6 j; f/ a) b: h% b4 ]你开车:掏钱加油,掏钱修车。. P2 i6 w  f; h# Z6 P
一些公务员开车:单位给油卡,修车走报销,甚至私家车作为单位出租用车每个月还拿钱,还给买保险加装各种车辆配件。
0 D3 [- t/ O! K0 G% G' @9 L以上这些全部是合理合法合规的。
6 L# W$ O3 J1 z6 U. V1 w+ I甚至都不用谈什么灰色收入四套房。/ q4 x: B3 w; ?* {) k8 T2 R: f

# N9 A; l* ?. P. Q; B4 D至于三座大山。* o: @7 `: C" Y: J
教育。* {, F  r* h  H6 X' A  ?, \
你的孩子上幼儿园:自己掏钱一学期上万。. m- ~2 y! r9 Z7 B8 o& G  Q$ i- M
一些公务员的孩子上幼儿园:单位子弟学校从托儿所到高中俱全,一年2000多,校园建设往往比私立更强,师资力量更强。, p/ _$ Q0 U6 s
医疗。4 M% ?4 k, Y9 ]5 w
你去医院:新农合报销多少?) S( E  Q4 \" m1 N! A
一些公务员家庭成员去医院:建国前入党参军干部身份,100%报销。
, u0 Q/ _% J/ D8 N建国后公务员70%报销。
( q; T9 t, S7 m# _子弟幼儿50%报销。% B& p# B8 t  k9 r3 r1 w$ B7 W! H# Y& J

( Q; y6 ?4 r( Z2 O7 N% k. l养老。! `, {' ]& ^; V1 U7 Z. [
你:8%到12%五险一金基数。) E& `2 c" U3 e4 c9 H6 ^
公务员基本都是12%的上限。
6 n* v$ l- w8 v5 ~甚至出现了早年间企业改制,公有制改制期间“病退”职工的退休工资比改制后加入同一个企业的新工人工资还要高的局面——哪怕厂子改制建设之后大门朝哪开病退职工都不清楚。
  h& O4 V( i* r. U我参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第一次升职拿了4800块工资,回家得意洋洋问父亲,你工资多少啊?; D; ~" H+ n8 F% ~, E% O
中石化高级工程师老实巴结回答我,工资2600。
$ T3 r- W& ?" h8 |, B4 n7 [$ s后来单位开始发工资条,我才知道“收入”这个东西除了工资也就是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还有技能工资,绩效工资。( [6 c/ s( E/ k9 R) o
还分成应发工资,实发工资。
; t1 \( Y6 i! W8 J, r. Y我实发工资4800,应发工资5500。也就是五险一金一共扣除700多。
1 i% {; S4 Z, ~- C" N我父亲实发工资2600,应发工资4300,五险一金扣除了小两千。" Z0 Y$ j. B# N( v; w
然后他们主要靠奖金,奖金几乎是工资收入的一倍甚至更多。6 [% P7 o, ^5 o# a) Q9 Q
前几年老头退休,一个月退休金8000多。  W  q+ i9 w0 ?: B$ k
然后单位有一阵开了新项目组,请他回去指导工作,走的返聘,一个月一万多,老头子嫌累,干了俩月就继续云游四海去了。
8 W9 @( C& V9 x! H  H: Z, T9 E" {跟几个老伙计一起弄了个市场化队伍,一个月四五万的总体收入,也就干了一年多,嫌弃没时间钓鱼,又不干了。9 z2 q$ D1 f4 m# H! s; B4 x. \- E

  g, c0 s, l' u5 I7 l' i  L而我,26岁顶着平台老总的劝告,辞职创业,后来失败之后,也有以前单位的上级撮合,意思找平台老总认个错,还回去。3 K6 H1 x- U0 S8 N) E4 i5 M
我嫌丢人没去。& H3 y3 v5 V! x7 f  h
从此变成了云游四海打工仔。/ l2 }' ]  l- h5 M; K0 m. k0 a
没有旋转门,也没有返聘,更没有人脉。
8 \: ]/ K  L' s% ^* M: m3 M& s* I! q: }# l- W% Y' t9 z
体制究竟代表了什么?
9 y- U' @/ x: c5 {% P* Q1 R. ^. @: B另一个世界。
tomcy_ty | 2022-1-21 17: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公务员家庭,但工作到一定年限自然就懂了。2 I, _1 d- l+ w; A8 C
公务员群体本身不是社会财富创造者,但他们掌握社会资源的分配和再分配话语权,从古至今,从上到下,皆如此。% c* {, b8 C& y" \
题主提到的公务员家庭情况应该主要是指八零九零后的上一代人,也就是我们爸妈那一代,如果家中有一方在体制内,又在家中掌权,是比较容易完成原始财富积累,甚至是阶层跨越的。
$ E! A8 M9 |3 @3 t" P, W首先,过去二十年,决策方向比初始资本重要,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天然具有信息优势,改革开放时代发展初期,这种信息不对称程度并未降低而是在增高。哪块区域规划好,哪片学区怎么划,哪块老房要拆迁,这些信息差都是不小的赚钱门道。即便是个没有职位的小科员,他所能获取的信息资源也是一般平头小老百姓不可比拟的。
0 L+ Z" U+ D3 n* }4 `" X6 A二来,当年的基层公务员队伍还属于乱象丛生,管理漏洞一抓一大把阶段,不可否认,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官职不高但实权在握的的地方小干部利用制度规定赋予的审批、审核、否定权,鱼肉百姓,多头获利,获取到比自己工资奖金高得多的黑灰色收入。
& ?# N: _; O' x6 ?' z  c  A三是他们一方面利用信息差和工作中积攒的人脉快速累积家庭资产,另一方面工作的绝对稳定也使他们在几次大的失业潮和经济危机中几乎不受损失。而反过来看,和他们同龄的一代人,有些可能在90年代国企下岗潮中失了业,有些可能在08年金融危机中破了产,也就是说,市场的风云变化不一定为他们带来绝对收益,但帮他们打败了不少对手。
* ~7 c. t- E6 {( f6 V  l" [% T6 c( W: G8 N: d# G# l! o
所以,你的感觉是对的,大多的确会更富裕。但这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到我们这一代,公务员只会越来越难做,门槛越设越高。也就是说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即便是考上了公务员,也只是开始,后续如何还得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 _3 Y. \( {5 t$ q& M6 I- n1 a1 g
<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16120602608844800">
mm125328 | 2022-1-21 2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入要看是现金还是资产,也要看时间是否可持续。1 Y' D5 k9 a6 ?5 H; P
第一,收入要看是现金还是资产* P  S+ ~. Z# f; ~/ K5 ]( Q0 ~

1 Z% c6 p3 x# ?- ?公务员收入是现金收入,很多企业主、个体户老板其实都是资产性收入。不少资产性是无法变现的。
5 K5 U! e( \% ]& ]说2个小故事。: q: M5 L  G  v5 S$ x
一个小故事是我哥们A,做互联网行业创业,拿到一系列顶级产业基金投资,从真格基金到创新工场再到腾讯。公司估值非常大,有几个亿的估值,但是没有变现渠道啊,要么上市要么卖掉股权。股权是肯定不能卖的,因为创始人是有条款限制的,投资人投真金白银肯定会和他签订对赌协议,创始人除非上市不能退出,所以你必须为投资人赚钱。上市则体量又还不够。; {, _" L6 ?2 H) t, G' o. k) S* W2 b
所以他的身价是以资本市场估值为准的、难以套现的公司股权。" A8 r# T3 L$ K$ d: Y; }
第二个小故事是我哥们B,他家里是做政府工程,主要是为修建公路提供沥青等原材料。他的家族生意完全是垫资、高杠杆,用他的原话是:家里所有人的信用卡都套现了。1 z. Y; `' E) ^0 C6 h
做沥青首先要招标、获得许可证,招标就必须要收购相关有资质的公司股权、还有场地成本,而且这个许可证据说每年最少要烧掉200多万的茅台来维持;其次要购买上游材料如砂石、化合物,这些就看如何和上游供应商谈,一般也是要垫资;最后要购买设备、请工人,这些是肯定要垫资的。  m1 O: [( v4 L3 v( r6 ]
还有贯穿全过程的银行贷款利息,晚了一天结算利息就多几十万,但是政府现在结算流程规范、而且负债也不低,看起来几个亿的工程,最后不仅利润率低,而且很难计算到手的收入有多少剩余,因为项目是一个接一个,所以关系不能停止维护、人工不能停发工资。7 Y. ?9 X# I  m, p* V3 Z: Z
2个小故事,一个传统行业、一个互联网新兴行业,2个哥们其实身价都不菲。但是一个在北京待了7年还没买房,因为真的没有现金首付;一个买车都是15w出头的车因为家里实在是没有现金存款,全部是负债。
, S9 s/ l6 f4 L; \. ~, z  {然而公务员收入是现金收入,就是可以直接用来消费的,所以看起来其实消费水平跟他们不会差到哪儿。 9 s, |" ~* ^+ G3 q% t' d1 q) d9 n
当然客观来说,如果有一天A的公司上市,B的公司顺利接回项目款,那么他们就会有一大笔现金流,普通公务员就没有可比性了。4 I7 B5 w% Z% v$ e4 i% u9 ~
但从18年到现在这几年各行各业的老板们、创业者们都比较挣扎,现金流要么断了,要么处在断的边缘。强如恒大、富力这些地产龙头也面临各种债务违约,还有泰禾、蓝光、华夏幸福等已经因为现金流不行挂掉的。
& I$ ]6 i* g8 U2 i- z6 C第二,也要看时间是否可持续
* K& ?5 x5 f3 \8 ^! [7 f0 s) e) G/ S: c+ c6 p+ Z- L# w  V" _
公务员收入是可持续性的,很多老板们的项目是不可持续的。8 N2 Z! d& A1 B5 Z0 B% I2 w, `
比如我爸就有个同学,本来是中学老师,后来受到不公平待遇愤而辞职去北京做教材图书出版印刷创业。早些年确实赚到不少钱,随着电子阅读的普及,前几年他的业务越来越差,但是已经年过半百,转型会收到很多约束。( ?, t( n0 `' p8 q. H
后来他也做过创业,不是被骗,就是进传销队伍了。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40岁的时候他就有5000w资产,40~50岁这几年的连续创业反而让他财富缩水到只有一两千万,令人唏嘘,一两千万就算是珠三角普通公务员一辈子的薪酬总和也有一千多万了、双职工就两千多万了。那么创业大半生的财富和公务员好像就差不多了。
7 Q0 \1 _( z8 z  M% R9 j# }所以其实很多人发财就在几年之间,那几年发财可能是自己前半生的巨大积累,比如那位伯伯做出版业务就是利用自己做一线老师这些年的积累。但老板们过了风口,如果又不会理财,那么就真的比较尴尬。6 w% Q8 n6 ?+ [. h  q- ]+ a( r% S" `
很多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他们疯狂赚钱的时间窗口可能也就是2~8年,过了这个窗口,他们的收入会锐减。但是人的黄金工作年龄有30年,如果他们不好好理财、不能寻找下一个风口,那么其实也不会比打工人有钱太多。7 J- c. P: E1 g7 C( i! e% X
再比如在华为、腾讯核心研发岗位工作,确实这些知名企业的员工收入挺高,但是华为的狼性文化也不是开玩笑的,动不动末尾淘汰制。* a: `4 t- M# l
如果你在华为年薪120w(能拿到这个数的已经可以了,不要跟我说人人都是这个年薪),从26岁硕士毕业拿到35岁,总共10年。一共能拿到1200w税前收入,税后可能800~1000w左右,出去这10年的开支,就算5w一年的开支又理财有方,那么能留下的存款大概就是1000w。. y# `- L6 O6 ^0 ]: f6 R5 L
35岁这个坎儿到了,也许你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很多人是不确定的。假如你35岁失业了,存款1000w看起来不少,其实要在一线城市买房、成家、育儿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 C" l* n6 g0 w5 j2 \( u
公务员的一个好处是收入可持续,不太需要展望未来,也没有35岁这样的十字路口,所以就成了消费主力大军。也敢买房,只要计算好房贷就行。
执迷不悟执uu | 2022-1-22 06: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也挺好奇的0 M5 m3 o( v0 m  f, n
我有公务员朋友,刚结婚,对象也是公务员; Q: @; T2 J* d% J8 q2 C$ {& F+ ?
男方为了结婚买了房,档次挺高的,位置好面积大,总价不便宜,别说房贷,就算首付都有借的
8 A# g) ?3 e5 O! Y" ?+ r他对象也有婚前住房需要还贷8 W' |' y( b2 @! {+ k
两人一人一辆车
5 l1 w, _7 u3 t) C按照我的想法他结婚后因为还贷等压力,手头应该比较紧,那么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我应该多承担点5 q( N7 I: C$ O: `, f6 g
都是朋友出来玩图个开心,以前都是五五开现在人家有压力还准备要孩子,我多请两顿饭也正常
: `- w" f  D6 e0 D) j没想到这货婚后好像比婚前还有钱了,经常抢着买单,而且以前不太带酒现在几乎每次都带酒,给我一种收入突然暴涨的感觉
7 w) @2 D% A6 o: R  Z3 H0 g我甚至怀疑他贪污了,问了被骂了一顿,说他这种小兵谁瞎了眼给送钱
, `( M# I7 X3 T4 }: w  ]/ f我也很纳闷这货怎么突然就变得有钱了,感觉出手比我年入二三十万没有房贷压力的都阔绰
蓝色泡泡aya | 2022-1-22 13:3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入15000公务员家庭和月入20000的个体老板家庭,哪个更富裕?这个需要看时间线。9 A& u, `3 R. j8 N
如果单说一年两年,肯定老板更富裕。简单数学题,毋庸置疑。
: l! l( K& ^: l如果时间线放到十年以上,公务员更富裕。或者换个说法,公务员活得更滋润。
) M1 l6 ?/ `* B* Y为啥捏?
  k4 G& o% x" x# D
: x" }  h  I; g2 u+ v5 j$ c; o( F+ a& _, ~4 N
一是花钱的底气不同。
5 z' z3 i6 o' h( s! H* v# w公务员和个体最大的差别在哪里,不是那几千块钱的收入差别,而是稳定性的差别。
# I0 b4 d$ |7 z5 `+ R# x. Q比如说买个手机,公务员可以把当月5000全部拿出来买个高端大气的新款。个体老板会把月收入的一半拿出来买个手机吗?大概率不会。
: b/ I# l& E  M+ G! A因为公务员知道,下月,5000块钱会妥妥的打到卡上,老板可就不一定了,或者下个月都挣不回来这个手机。$ v6 ~& o) ~  U7 Z
当然,老板的儿子可能会买个一万的手机。那是他相信他爹下个月可以挣三部手机。这是另一回事。
, |  I" L, ~* N% q% P. P7 j. Q+ O二是花钱的品位不同。
8 x$ m6 `6 c% u7 n不得不说,现阶段的公务员大部分是同批次经过挑选的精英分子(当然,滥竽充数的也不少)。1 N  W: h/ ?8 p  ?5 s; ?9 e. i
有学历,有知识,有见识,他们消费的目标和普罗大众有的区别,毫不奇怪。# P$ H; _% F) Z- R' _+ V7 _% B% z
比如说,星期天的晚上,公务员也许会听个交响乐、看个剧,看个电影。而小老板人可能更倾向于撸个串,K个歌,喝点酒。
$ ]7 Q* S3 S1 H  z: V' A两种消费,哪个更显得滋润,肯定是逼格更高的那个嘛。. y) e; [/ \- W
三是花钱的心态不同。
6 v$ \' d0 ]+ V1 l公务员花的钱是纯利润。1 m$ _4 q; z2 B
在工作中,他们除了投入时间和精力以外,不需要再投入额外的东西了。所得工资叫净利润,也算是合理。
$ \) K, x& x9 x% q6 X  S! r& F% \- b% k4 V3 \- H& Y

1 N* E. G7 o2 {. c  {- o/ i" f但小老板就不一样,他的每一分钱,都有可能是明天发展的资本。或许,因为这个月多花了一万,下个月搞生产的时候,就可能有一万的资金缺口。, O5 U& S: Y2 H1 M1 ^
这种心态的差别可就大了。不可不察。: G5 F( G% h  t/ A3 y' R! C* c4 T! q
四是对未来的预期不同
2 j+ N! ~! q/ C) T每一个人对未来的预期都是不同的。但有一个预期是人人都会碰到。就是年纪老去,可以有这个衣食无忧的老年生活。
/ `+ z! E, I# O3 }( V9 k公务员在这方面相当淡定,只要不犯大错,保留饭碗到死不是难事儿。
+ O- Z6 T3 U, a7 p) E$ q7 A小老板可就不一样了,等自己干不动那天,恐怕还得向儿子要钱吃饭,所以很多人中年就开始为养老焦虑。控制消费,攒钱养老就可以理解了。
0 R- y" W: T, `% |0 F
% K+ b; z! G$ ]; c" a6 b+ y/ S0 ?$ l% D1 L; E  Q# s( D, [
以上差别,也许在一两次消费中无法全部体现,但放到几年、十几年,足以使同等收入的两批人产生明显消费差别,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 V3 }6 ^% u5 w! w5 k
======================
/ [- P6 p, D* ^当然,不乏逼格很高的小老板,也不乏只会喝酒撸串的公务员。咱们讲个大多数吧。# D6 U/ Q& E8 H% X
另外,如果收入差别太大,比如我和马云,那就不算,不在我的认知范围内。7 j, s) ?( N' W, n
. {' P' y7 b" @

) u  Q: x: ]8 m( D======================
; `( [: D1 X& ]9 p$ C( C关注“海一凡”,唠点不一样的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