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美国,如何成为中产阶级,成为中产阶级之后如何理财?

[复制链接]
做人有底线123 | 2022-1-14 16: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是个橄榄形社会,富人 < 中产 > 流浪汉。
! N0 ?3 w5 Y6 O0 x8 F你如果没有流量,你就是中产阶级。
我有人二式 | 2022-1-14 21: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开个live一定可以赚20万。然后就可以思考理财了
酉哥的落魄 | 2022-1-15 05: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没钱都要理财。没钱要精打细算,积少成多,有钱要学怎么规避风险,以免一朝回到解放前。所以,但凡有点精力和学习力的人都在琢磨理财这件事情。写在这个问题下面,我是想介绍一下我找美国CFA制作的一系列理财课程。我先贴一篇,如果觉得这个投资理念还行,可以找我推荐她的这个系列课的其他内容。. C( w2 r& O  l: ?2 g, v/ ?
——分割线——
+ A: N1 q9 K# p2 J4 T) l好的投资理念比任何专业知识都重要。2 H# S; X. U5 \* A& m

9 w6 p/ y1 L5 ~% S7 D) A  j为什么又重新回到了强调投资理念的重要性呢?什么样的投资理念是这位为我们推荐的?又该如何树立一个好的投资理念呢?
. w0 e1 ~+ U3 C# R
: l8 I+ p1 H" ^: C点击音频,收听本期节目“有了这些投资理念,你不想赚钱都难“,寻找答案。6 u9 I# A" ]( n$ I! P, [, p9 ?

; N6 _9 ?7 S+ t8 a另外,如果大家有任何投资理财问题,欢迎在我们的节目中留言,Flavia会继续为大家解答。# k! l2 K, a, n/ Z% [' V$ d

- F( P) Q) i. G" ]
) C8 J7 z% r7 h0 u$ T3 K往期回顾:
7 i7 z# d5 a2 K《如何做好私募投资的风控?》
2 T5 \* v3 U2 j' ?! P《看透美元理财的成本花销,理财顾问一般怎么收费?》
7 V1 S3 L0 W/ Y3 a( z《如何提高投资组合的长期收益?》( ~5 K' q7 E! Y7 f

9 Q; Y$ A+ k1 J( g9 A6 c" F; l8 w9 T《终身寿险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2 G' v9 G3 a# A- }

& H# ~& ^, Y$ S- z7 `《如何使用ETF进行全球资产配置?》
4 e  @% t! E8 p) v
5 \$ r7 X% H9 o2 L《进入美元理财市场,选共同基金还是指数基金?》2 C4 W# W5 i/ }

# n' t( Q  j3 C《中国家庭如何做好美元投资理财?》7 j- V1 X3 q+ F$ K$ ?
《美元理财第二步:了解美国主流的投资产品》* [/ g: s" M* A8 |
《美元理财第一步:外国人在美国可以开设哪些理财账户?》5 X( U5 q) Z  J2 Q  _& W
0 ]$ a( B" x0 a2 h& @# b
欢迎大家留言提问。下方文字简稿仅供参考,完整内容请收听音频:
, O$ l; U9 u! |4 F9 c" g/ Y! Z) T
5 ^0 A. |$ s5 `1 O$ ~) E6 {! H7 G& c0 E/ k% o4 t
9 @$ G% P/ C6 g4 ]1 C$ c3 ?
好的投资理念是我非常passionate的一个话题,因为我坚信,一个好的投资理念对于长期的投资成功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其它看似重要的东西,你的专业金融知识,你对市场的了解,其实都是afterthought,  并不是最关键的。* o2 I8 h( `! Z+ ]' D
! g* U7 y& ^# x3 p1 x5 r# o
巴菲特曾经不止一次说过,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人, 你并不需要理解那些专业的金融术语。他在一次给股东的年信中这么说:
5 z. V( z) @+ x) O# z! C4 F  v
0 [4 m; M5 h% g2 \7 q# b6 j4 m“To invest successfully, you need not understand beta, efficient markets, modern portfolio theory, option pricing or emerging markets. You may, in fact, be better off knowing nothing of these.”
( V" D+ b, b1 g2 z* C/ z% I$ d
, \; g' g: \/ P7 E% F+ z; m5 @7 H(要想投资成功,你不需要理解贝塔,有效市场理论,现代组合理论,期权定价或者是新兴市场。 其实,你对这些一无所知倒是件好事)
, x( [7 w# Z4 H5 a/ }
  a4 F$ u+ ]2 u) J5 e4 V& P( V同样,投资风格也不是那么重要。  我们环顾四周,看看那些最为成功的大师。他们成功的投资领域各有不同。  有些是价值投资,像巴老,有些是做宏观,像德鲁克米勒; 像霍华德ï马克思,对distressed debt, 高收益债券很擅长。  可以挣钱的方法很多。  甚至很多时候,大师们自己的建议都极为不同。  巴菲特和芒格对黄金的不屑一顾广为人知。他们认为, 不像一个公司或者一片土地,黄金本身不产生任何效益,不值得去费心思。  而同样成功的达里奥却认为黄金在任何人的组合中都应该有一席之地。  他的原话是:
* J. i# K  s0 a+ j5 a9 N  Z  Z# b5 r& q) X  w' y6 B( S* r( g
“If you don’t own gold…there is no sensible reason other than you don’t know history or your don’t know the economics of it…”* n9 p1 h+ L& r1 G+ O5 z9 e, y
8 i. z$ F/ W3 M1 e$ j
(如果你组合里没有黄金,那你要么是不了解历史,要么是不了解它的经济原理。)
: {  V( P$ I: I* c: t+ C8 Q* }- s. U
听谁的呢? $ E2 j' S/ x- H* _3 m2 P9 L; x8 j

6 T% d. O# ~/ @& x8 nAgain, 不是最关键的东西。作为一个并非专业的普通投资人,树立好的投资理念,建立一个保守稳健的投资组合,才是正道。$ q, [+ \/ e4 d, [9 d

' x2 |8 X7 E! ^% ?- b我一直相信,投资这件事,说到底是一个psychological game, 心理游戏。  大多时候你比的不是智商,而是心理承受能力。你需要的不是高深的知识,而是discipline,  自律。如果能够将自己的emotion, 个人情绪从投资过程中尽量筛除,让投资决定不受情绪的左右,你才可能是赢家。& U  C4 q! @! u4 [# {/ z

& D( V! v+ B: `! j) p9 p如何树立一个好的投资理念呢?我有几个建议。% X1 W' k: T* m( i& @
! X  x* w. D+ ~; I: {3 O& V% z
1、搞清楚投资的目的是什么。这看起来最简单不过。投资不就是赚钱吗? 我觉得投资的第一目标应该是不赔钱。 你如果以这个为目标,那么在进行选择和判断的时候,你会更加审慎和保守。 如果你急于求成,想短时间内大赚一把,那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你亏了钱,再想追回去,难度则比当初要大出很多。如果你亏了50%,则需要100%的回报才能和以前打平。这是simple math.! G/ h1 q. R8 _  W+ n( S
5 a9 I( Y- J$ A+ }
2、不要经常犯这个经典投资错误。 为什么大部分炒股的人不赚钱?跟风,高买低卖,追涨杀跌。 彼得·林奇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出名的基金管理人之一。 他在Fidelity掌管Magellan Fund的十几年间,取得了平均每年29%的业绩。Fidelity公司自己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投资过这个基金的投资人平均业绩却是负的!为什么?因为在基金上涨的时候,大家蜂拥而入,基金下滑的时候,大家又争相撤出。这样进进出出,基金一路往上,投资人的口袋却越来越空。所以,这种错误可以犯几次,因为我们毕竟不是神,但不要总是犯同样的错误。
& V0 R5 C5 d8 e+ \6 g: X
  W7 y' \- ]& Q# A  y1 @0 t* T; J# t( t# b% [6 S; D
3、为了避免受情绪和冲动的影响,尽量将你的投资自动化。大多数人非专业人士也会花很多时间在投资研究上面,基本面,技术面,各方面信息,到头来发现,投入和产出是极其不匹配的。那么多的投入并没有得到相对应的回报。# V# c4 c3 D# S# W6 Y: o

- E6 k- ]) S' i  ]' I/ Y8 p& _4 }, p
a.自动化的第一步,是决定自己可投资资产的多少放在平稳组合里,多少放在风险组合里。我之所以这么建议,是因为,投资自动化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去参与太多自己的投资决定,一年关注没几次,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那么可以考虑将一部分资金放在风险组合里,只去操作这个资金。你可以go crazy, 买个股也好,做空也好,买私募也好。但是,要有这样一种思想准备,如果这个组合亏了钱,甚至血本无归,它对你整个的生活方式影响不会太大。所以,我们认为这部分最多也不应该超过整个资金的10%。
1 |! Q! c, q0 C5 R4 ^
5 a( n: `; E% rb.平稳组合的这部分,做成自动化程度高的投资。这部分投资的原则应该有四个: 两个low, 两个high: low cost, 低成本,low turn over,  低频交易,high diversification, 多元化, high tax efficiency,节税。 所以,尽量买那些投资全球的ETF基金。  P$ p2 r; f) @* h# m1 A0 D

7 Z% Y( n# p1 Rc.将market timing, 择时,做成rule-based,  制度化,规则化。 几乎所有的投资书,所有的建议都会告诉你,不要去择时,因为没有人能够一直择时成功。这是对的,但完全不择时,只是buy and hold, 也是不现实的。其实所有的投资都是在择时。价值投资在低价时买入,不是择时吗?关键是,如何择时。  当前市场很多基金就包含这种rule-based的交易规则,我们以前讲factor investing的时候就提到过。  比如,有些基金会每三个月根据一定的指标将符合条件的股票排序,然后根据基本面,或者价格波动趋势等因素决定买什么,卖什么。再比如,当一个市场的市盈率超过一定限度时, 将一部分资金转换成债券或者货币基金或者投资到另外一个市场的股市,等等。
3 a9 J( Q: Y- Z3 {& ~* v4 g8 q% b( L% \4 W2 E3 ?6 ^0 h
d.将你的rebalancing,  再平衡,也做成 rule-based.  比如,刚开始的时候,你的组合中40%是股票,30%债券,15% Reits, 15% 商品。你可以给自己硬性规定,每三个月调整一次,或者,当占比和原始占比偏差5%的时候进行调整。" W; F- X# c2 h8 o3 g
, L4 f' Q$ e1 |: F$ v0 |
如果能做到上面的这些,你将会发现,生活原来还有很多其它事情可以做:度个假,读本好书,培养一个爱好,多陪陪孩子,多花些时间在自己的本职工作,等等。无论是哪种方式,我相信,都比天天沉迷于股市要给你更好的生活回报。而你的平稳组合的长期业绩, 也一定会不错。$ r, h9 S0 I% k
7 H$ b6 G* M9 H
Flavia(刘承缶):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思商学院,在美国学习,工作,生活将近20年,长期从事经济金融分析和投资咨询工作。持有CFA® (特许金融分析师)和CPWA® (私人财富管理顾问)认证。
狂三我真爱 | 2022-1-15 16: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1、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单边投资品种提高收益难度加大
, H* C: C" S* V* m( u2 `; Q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10%降至7%左右,呈现下降趋势,且中长期看,增速可能进一步下行,这将影响各类资产价格的上涨速度,单边投资品种提高收益难度加大,而全局性的大类资产配置思维才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提高收益。。
& I# h) O5 S" S. g7 F2、投资中国小心“亢龙有悔”,布局海外,不用避嫌“潜龙勿用”7 J$ `6 W8 s, H
中国经济增速见顶,“亢龙有悔,盈不久矣”,而美国自2009年触底回升至2%左右的增长率,速率虽然不高,但确是从低位向上的强势回升,不再是“潜龙”。做投资要看得远,跟好大趋势的节奏,不可背向而行。
且听风吟836 | 2022-1-15 17:2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数了一下,我大概要烧掉99.9%的钱,就可以成为美国中产阶级了。
世雨8 | 2022-1-16 04: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就买把手枪,防身,
_宁不知 | 2022-1-16 09: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互动影响是客观存在、必然发生的。
- M+ T: Z! u1 Y特朗普减税,也会以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市场主体选择“要素流动”方向调整预期的机制竞争压力,使中国有关部门更加注重把减税做实、做好、做充分,如把这种互动称为“减税竞争”,似乎也未尝不可。1 P9 k* l; Z. `1 p/ L/ q1 A
但中国并不应惧怕这种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税收竞争”,因为中国确实从自身发展战略出发,也有进一步减税的必要和相对应的一定弹性空间,特别是,中美之间“要素流动”的竞争绝不会仅仅由一个税收因素决定,这还广泛涉及“高标准法治化营商环境”概念下众多的其他因素,和由于国情发展阶段等而客观决定的其他“比较优势”因素。$ _, M8 i# V$ o0 R: l/ p$ {
美国降低税负,客观上对于中国降税也会形成外部促进因素,但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的“降税”与“降负”的关系,比美国要复杂得多,必须确立“全景图”的视野。3 s9 N, f4 x5 l4 [- ?; l4 j
: h, ^( ^0 F* N3 l4 ^9 f
以中国“正税”负担而言(即狭义的宏观税负而言),中国现不到GDP的20%,并不比美国高,但说到“税外负担”中的政府行政性收费、社保“五险一金”缴纳等负担(合成广义的宏观税负),中国已接近35%,不算低了,特别是这些众多的税外负担给市场主体实际造成的负担还涉及和包括了未统计的时间成本、讨价还价“处关系”中的精力耗费、“打点开支”等隐性成本与综合成本——这是双方明显不可比的中方弱项。
6 D2 H4 ^7 V# D中国应由此痛下决心以深化配套改革来减负——我认为必须指明,“减税”在中国决不代表减轻企业负担的全部问题,甚至已不是企业减负的最主要的问题,关键是在中国“全景图”之下如何能够“啃硬骨头”把减轻企业负担中正税之外的负担,做实做好。
  p, |5 i0 q( M/ E8 J; `% @& S7 d# H; U% k5 R( ?9 c& D2 _
特朗普的减税主要是大幅削减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国“照猫画虎”是学不来的,因为中国的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早已下调到大企业的25%和小企业普遍的“减半征收”,还有地方政府广泛提供的“三免五减”等等,哪里有美国从35%水平向下调为15%(初定,可能达不到)的那个空间?至于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更是与美国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美国那边是占到美国联邦政府税收收入的47%左右(同时也对州与地方政府作出10%左右的贡献)。9 P! Q# w# y: U$ Q( G9 t: @, X3 K
$ v+ w% O7 ]# P4 p
而在中国,早已边缘化地只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左右,还有减此税的多大空间呢?中国的税收制度结构是个以间接税(增值税、消费税等)为主体的框架,要学美国的减税,在这个领域里其实不必再强调“学”,我们已把应当做的“营改增”做到了全覆盖,真正的学习任务,倒是如何借鉴美国经验(也是一般市场经济体的共性经验),把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的“逐渐提高直接税比重”的税制改革任务真正贯彻落实——虽然难度极大,需要“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但中国若要走向一个现代社会而构建现代税制,这是别无选择的路径。如能真正构建、培育起具有“自动稳定器”和“抽肥补瘦”优化全社会再分配功能的直接税体系,中国也就具备了进一步考虑削减间接税负担的“本钱”与可能。: z3 k4 s% l' p( V( U; `6 O/ t' @
这样一来,具体到中国对美国减税与税制应有的借鉴学习,哪里只是“减税”二字所能概括?在中国,实为减税、减负(税外负担)和适当增税(增直接税)的配套改革任务。
% E2 u9 N) x5 O: Q* l1 ?& T4 F" `* d我国成语中早有“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典故,就是先人早已总结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教训,强调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比较优势”、可能空间,制定合理正确的借鉴学习方案。特朗普减税举措所应带来的中国的“学习”反应,当如是观!& r, ~. @* a& H0 y) S
  w1 u* t3 W2 Q2 f- h* M: o/ W
(参考)8 m: R$ d) {" I* o/ m: R7 E1 q
美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即有所称“里根经济学”所指导的减税实践;中国也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就在力行“减税让利,搞活企业”的方略——均已积累了相关经验,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当下,在世界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需要继续加以消除的背景下,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要兑现其“让美国重归伟大”与“大规模减税”的竞选承诺。& f) P  U& h) [: _8 K
中国要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减税,这是两大经济体在税收取向上的共性表现。作为共同的选项,其内含的学理支撑因素也是一致的:需要以减税进一步降低市场主体的实际负担,在供给侧激发创业、创新的潜力与活力。“拉弗曲线”运用定量研究的曲线方式,至少在原理上定性地表明了一个最佳(宏观)税负点的存在,如果越过了这一点,虽然税率设计得更高,但实际上政府的收入却会趋于下降,同时经济活动将明显趋于低迷。
9 M" u9 g3 O  C9 [# ?所以,现实生活中的政策制定者,就一定要把可能越过这一点的税负因素明智地调减下来,以优化经济运行,同时从中长期看,这也将会优化政府收入。在政府设计层面,美国已有当年供给学派政策主张之下的减税方案的经验可资借鉴,中国则已有三十余年间减税让利与税制改革基础上近年以“营改增”为代表的“结构性减税”经验,及其继续贯彻实施的安排。+ i: j# a2 J1 j5 i
. }, Z/ I. k) F; n" n
特朗普上任被称为“黑天鹅事件”是表示其胜选颇为出乎意料,他的减税承诺及上任百天即明确宣布的兑现方案,体现了他作为原长期居于市场竞争一线的企业家基于亲身感受而发的政策设计取向,以及他现作为总统回应广大市场主体诉求的鲜明态度。
$ U7 L2 m1 q$ y% M  u* A1 {估计现在这一力度较大的减税方案在依照美国决策程序推进到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会受到国会等方面的制约,不排除其方案会有某些调整,但以减税为特征而得到适当“打磨”之后的通过,并在实施后取得成效,应是大概率事件。
$ C# g2 P$ r# [6 P- s$ r# \但减税作为一柄“双刃剑”,也将会加大美国的赤字与公共部门债务压力,如果再配上特朗普已明确表态要推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升级建设,这种压力就会更为可观。客观地说,由于有财政“三元悖论”原理(参见贾康、苏京春《财政分配“三元悖论”制约及其缓解路径分析》、《财政研究》2012年第10期)揭示的“减税、增加公共支出和控制政府债务与赤字水平三大目标至多只能同时实现两项”的现实制约,特朗普政府还需认真捉摸和权衡,把握其减税、加大基础设施开支与控制赤字、举债风险的临界点。估计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即我国现称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会由此在美国引起更高程度的重视和更为有声有色的推行,以助益于其权衡中临界点的外移而力求“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
2 w* X% z) h0 g6 r3 Z另外还要特别指出,美国在全球独一无二所掌握的“美元霸权”即世界货币主导权,也可以为特朗普上述“新政”匹配上放松其自身所受财政“三元悖论”约束的有利条件,因为其由此抬得较高的赤字和债务水平所带来的风险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到全球各经济体(包括中国)美元资产持有者身上来共同消化、共同承担——当然,这种共担机制只是扩大了“可容忍”的边界,并不能否定“三元悖论”的终极制约。' A1 O& J9 Y. y- x
创建于 19:562 c4 Q0 c4 Q) q8 O% |+ _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先轸试 | 2022-1-16 19: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怎样只用一代人时间快速翻身成为美国中产阶级(狗头)' N! P% T/ H" w1 w+ Z" Q0 q6 g* {
【爆笑单口】亚裔父母为什么希望孩子当医生?_哔哩哔哩 (゜-゜)つロ 干杯~-bilibili
youki676 | 2022-1-17 03: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中产都是家庭出生就是中产。个人奋斗的,从非白人社会看,很少。新移民过去的,连语言关都过不了。聋哑人的奋斗是很难得的。
西西里柠檬2017 | 2022-1-17 05: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头条】中产“危机”:年入70万不够用
# O0 @* s8 m, Q- {( o( g' ?" Q2 [. T9 |* l" G2 e; z. V  L
+ W1 z* X' K- ~& N
“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为“中产阶层”的我,说来说去其实仍然为钱发愁。每天不敢停歇,看着赚得不少,实际上剩的不多。看着满怀梦想,实际上脆弱得很。3 y" q! M1 o6 r6 N
* J1 z' k) s8 I; Z
不敢为了投资而买房,或者做一些更有收益的投资,怕市场不稳定孩子教育经费缩水;不敢为了情怀辞职,怕家庭收入不稳定生活样式大爆炸;也不敢屈从现实抛弃理想,怕沦为庸俗中年得抑郁症……, r2 Z; d. a- ~
, v6 |4 i9 V% H- i2 b+ l
于是,我每天走着平衡木,过着独木桥。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会反复思考着孩子的教育究竟能不能为她带来快乐的问题;思考孩子有朝一日如我所愿跨入美国知名学府但我们这个家庭却不得不承受着与她分离并缺席她青春的悖论;思考着我们为社会、家庭、工作尽心尽责却力不从心的无奈现实……”# P6 H, w/ m' T/ `' A+ F
# C  U# ]$ }! q* g" ?( [
年入7万不够用& U: D/ N' |& k7 B
年入70万还不够用- W; W( Q( N/ i0 s
年入700万你确定够用吗?
" {7 W! P) ?* h# v' ?2 D5 v: Z钱的数目就能衡量你达到中产阶级?
0 [- a: g5 f0 g9 o
: k; d$ g2 Y$ A# L1 v: z你若没有一个成为中产阶级的标准% N& ?6 n$ z& z6 ?7 v$ O7 ]
说更多也是白搭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