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在的资源水平简单做加法/乘法, 那确实承受不了.. Y& L; \; H% o& M
问题在于这个前提条件是没有意义的. 世界范围内资源供应 (无论总量还是价格) 都是受需求变化影响的, 世界范围内消费者的行为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 也都是动态受市场影响的, 而非静止不动.
8 Y8 C9 T, @& l9 P# Z1 r比如石油消耗量. 美国人也不是一步到位发展到现在的石油 (和其他资源) 消耗量的, 美国人有现在的生活模式和对应的资源消耗是随着历史市场变化逐渐形成的. 一个显然的事实是: 资源价格变化会显著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以汽车市场来说, 美国有两个典型例子. 第一个是石油危机, 因为中东国家联合控制石油价格, 导致了低油耗的日本车在美国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 第二个是近年来的石油涨价和政府政策鼓励, 导致新能源汽车 (包括混动汽车和电动汽车) 在美国的市场大爆发.
+ g0 o" y6 V; n如果因为需求大增 (毕竟中国不可能一夜之间整体变成美国人的消耗水平), 那么市场会自动调节导致资源价格上涨, 比如如果因为中国汽车保有量增加导致油价大涨, 那么消费者 (无论中美) 会主动选择低油耗的油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或者选择大众交通, 导致人均消耗下降, 并最终形成一个平衡点.
5 I5 U5 s9 v; ^6 L1 h# q+ y其他资源 (如电力) 供应也是类似情况.
" e* \8 A8 D. o' a供应端也是类似的情况. 如果资源价格上升, 那么会使得之前无利可图的一些资源变得值得开发. 典型例子就是美国的页岩油/气. 如果国际市场油价在低位运行, 那么开采这些页岩油是无利可图的, 无人开采的话这些自然不能成为资源供应的一部分. 但如果油价上涨到一定程度, 那么这些页岩油就会进入市场, 增加市场供应的同时也会平抑价格的上涨趋势. 电力供应 (以及其他资源供应) 也是类似: 电价低迷时期, 开发成本高的资源, 如水电/核电/风电就缺乏吸引力; 但如果电力消耗增加导致电价上涨, 那么成本问题将被冲淡并带来更多的电力供应并最终达到供需平衡点.. O1 L- C4 l6 U6 p8 V# D
不用担心中国 (或者其他经济体) 人民生活水平上升会摧毁地球, 因为市场和科技的发展会避免这种情况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