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大清华与学生签订协议,学成不回要返还占用经费并担保,你同意吗?

[复制链接]
吴家三少 | 2021-12-10 07: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尽量不带感情色彩讲一些话。/ j8 b7 A, n. w. w) u# V
<hr/>第一,大部分清北出国学生的目的是什么。
9 t8 W% H# `2 J8 |; w每个层次的人,接触的留学生层次也不一样。就连清北,大家出国的目的也差很多。我就讲主流群体,少数其他目的出国的同学就不讲了(今年情况特殊也不讲了,就讲今年以前的情况)。
' H; X( N3 b2 D1、想继续读研,但保研清北无望,又不想国内降档读硕。
- I0 ]3 v& M/ Z是的,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有点反常识,但现实就是,清北大部分社科和文科专业,包括一小部分理工科专业,本科生中优秀群体的大部分,首选是保研清北而不是出国。9 p2 l) q- ~! g
早在几年前,清北社科和文科保研就已经卷到理工科难以想象的地步了。即使是理工科,这几年保研难度也上来了。
1 z5 u# n  {0 Y- O$ \6 G$ k1)出国读书贵,一个硕士项目几十万,大部分家庭都要权衡很久;& i% m( O2 e: h* R9 z" _0 a* `6 q
2)清北很多专业各种排名和认可度都很强;
# \9 c% m. Y6 X, n6 F# c3)保研申请在出国申请之前,且只能二选一不可兼得,除非铁了心一定要出国的,大部分人不会轻易放弃保研机会。
4 p+ E+ a3 C4 T- R+ U- F, W5 V我解释一下最后一条,很多人可能不太明白这条为什么会使得保研成为大部分人首选。保研申请是可以同时申请很多学校很多项目的,也可以拿到很多offer,你可以拒掉任何一个。然而一旦接收了其中一个,在院系开了推免读研的申请,就不允许反悔了。在流程上就是,学校不会再给你开具任何你出国需要的材料,知道你保研的教授也绝不可能给你写出国推荐信。这就逼同学在保研申请截止之前做二选一的决定。
7 F/ I$ J# E- r. j% j别说北大清华不比很多所谓的国外一流学校差,哪怕就差一点,大部分人还是会首选保研清北的。就好像,如果复旦上交高二招生且学费五千,清北高三招生且学费五十万,高二可以选择参加复交考试,但考上了复交就不能反悔必须去上。即使清北比复交好一点,你觉得尖子生会有多少选择高二考复交?肯定是大部分。一来更稳妥,考不上也还有第三年可以考;二来其实也没差太多;三来是真便宜。7 F: \! r9 J5 h( c9 z. w
一个院系一二百人,清北保研每年惯例就那么三四十个,再有一部分去深研院、复交和其他国内学校的,你说剩下的人想读研能怎么办?只能出国。8 c* I% H: }9 t* @: ^
为什么不去国内其他学校呢?因为即使保不到清北的研,只要GPA和英语成绩别太拉胯,大部分人申请国外名校硕士项目是绝对没问题的。人家能申请到不亚于清北水平的学校,为什么要降档在国内读?) `+ t7 t7 {1 j
所以,其实出国读硕士项目的,除了本来就铁了心想出国的(这部分也不一定就是为了留国外,很多都是家里不差钱,想换个环境挑战一下的),相当一部分都只是想读个研而已。( |( f0 z0 h  z3 X2 K7 I
2、出国转专业读硕。
4 s& E1 `8 c' n/ d& u4 H很多人对自己本科所学专业并不满意,出国读研就是为了换个喜欢或者好找工作的专业。大家可以去查一下清北的本科专业设置,绝大部分都是非职业导向的,这也就意味着相当一部分人必须转行。硬转一般都容易出事故,所以选择读研换个专业。
0 P# P9 R% T) y那他们为什么不在国内换个专业读研呢?1 b' ]. c: t5 Z; B9 y" \- Z
废话,当然是保不上啊……1 b8 t5 w2 V; X" M) H
好找工作的那几个专业,本专业的人都不容易保清北,其他专业的,除了极其优秀的那部分,剩下的根本不可能。+ H' L3 c: U  y7 V
但转专业出国申请,以清北的背景加上不错的英语成绩,申请名校也是优势很大的。  e2 Z8 M" C, [' ~3 g' l+ x
3、有志于做学术搞科研。. O3 a% R: |0 q; J
前两部分是被动出国,这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主动出国了,主力军就是数理化生信工等各个理工科专业有志于学术的拔尖本科生,以及经济学等社科的一部分学生(不过经济学博士清北还是能抢到一部分优秀学生的,理工科很多学科应该是几乎很难留住尖子生)。1 d" n- }/ z% o$ r6 T
之前举的复交高二考、清北高三考的比方,在这里并不适用了,因为科研学术领域清北离很多国外名校,差距就是客观存在的。你会为了提前锁定复交而放弃清北,但如果差距很大的两个选项,你就不会了。( A1 _" i; {9 T! X* i( h( d1 d; `) R
更不必说金钱补助等待遇。国外固然生活成本高很多,但无论如何解释,国内博士生一个月三千块钱的基础补贴,都是绝对意义上不够打的。而这三千块钱基础补贴,还是近几年刚大幅涨上去的,以前更低。0 j, D4 \4 M+ d/ W3 O
再说找工作。国内高校,别说清北了,大部分985院校理工科院系招教职,你去看看纯国内背景的有几个?就算博士在国内读的,只要还想做学术,很多也是需要去国外做几轮博后的。8 S: S) B& p, M9 D
高校更倾向于招海外背景的人才,你说让想做学术的学生怎么选?不出国的话你给解决待遇落实工作?
: u- M$ l0 d7 v  w0 y
0 ^& w/ A# P% b! g6 t* Z  Q8 o8 C综上所述,清北学生出国留学的主流,不是为了有书读,就是为了找得着工作,压根就不是很多人想的,为了削尖脑袋往外跑留在国外。即使最后选择留下,那也是之后的选择,至少出去的时候,并没有一定想要留哪里。4 _& I! C0 v3 e. e# ~% F- f1 N0 ~
就好像,你高考考到了北京上海的学校,你就是不爱家乡吗?你就一定是为了留在北京上海才去那里读书的吗?无论你后来留在北京上海了没有,至少你当初去上大学的时候,就一个很单纯的目的,想去更好的大学读书而已。
. d; P( B; ]  w' U/ C, {即使最后考虑留国外还是回国,很多感情上的成分,是占很大比重的。如果你是杭州人或者南京人,你去上海读书了(我只是为了举例子方便,对这三个城市无倾向性评价),杭州和南京固然比不上上海,但这种差距并没有大到让大部分人单纯因为上海更发达而留上海,反而相当一部分人会因为离家近、吃饭吃得惯等原因回家乡工作。中国和美欧之间的差距也是如此,有差距,但这种差距并没有大到让留学生无论如何也要留下,更何况出国读研和出国读高中、本科不一样,大部分都二十二三岁了,融入local的圈子很难,自身价值观也早已建设完成,不可能有太大改变了。; z5 G: w9 R" S2 O
而防贼一般的恶意揣测,则会让留学生选择回国还是留国外的考虑中对国家的感情大大消耗。别说国家和个人这种关系,哪怕是亲父母,本来大部分人赡养父母其实都是出于感情和责任感,但如果父母在你18岁时逼你签协议,你一定要赡养父母,否则要赔几十万几百万。你对父母的感情还会如初吗?国家和个人的关系,远比不上父母子女吧?这样的做法就是在感情上把人推更远。
0 `3 }1 f* {3 D0 H: J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骂清北的节奏被带得飞起?你觉得带节奏的那部分人,是真的爱国爱到脑残了,还是别有用心?你真的觉得越骂清北,清北的人会越爱国越想回来建设祖国吗?
+ Q) F. i3 r$ O8 N! p" K2 }& }$ G% b多少人在打着爱国的旗号,把这些本来可能回国的人才在感情上越推越远?) I0 }' }7 }9 j4 d/ U- I
<hr/>第二,很多人还拿着几十年前的眼光看待问题,然而在留学生问题上,早就『攻守之势异也』。现在早已经不是留学生挑选回国可以讲条件的年代,而是国家挑选留学生。! X: A- m  M" u3 l
我们国家各种海外引进人才政策和计划,很多留学生都是抢着申请的。即使是清北出去的留学生,你想回国找份好的工作,也要自己主动去厮杀去竞争,证明你优秀。国家不是捡垃圾的,是个留学生都当宝。; n  O8 W3 F2 @) G0 F; e
强制而粗暴的想要把人拴住的措施,都是极为不自信的弱者表现。, K5 C0 p2 r6 h* a- a
真正对我们国家有自信的,绝对都不会赞成国家再采用这种low的手段来留人的。
  f9 c1 t9 E2 G! Q现在我们国家发展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某一部分群体思维水平的增长速度,他们无法理解,自己的国家也可以靠待遇水平让海外学成的清北高材生主动回来。
$ z3 U  @1 t* b0 d  b3 M他们看起来很爱国,一直在diss国外,但他们潜意识里还是认为,清北很差,外国学校很好,所以清北尖子生一定更想出国而不是更想留清北读研;他们潜意识里还认为,我们国家很差,外国很好,所以一旦清北学生享受过了欧美优越的生活,就一定看不上国内。% x* G% a# G1 @; l
所以要么就拴住他们别让他们跑出去,要么就签订协议一旦他们跑了,至少我们还能薅一笔钱,没亏那么厉害。/ G3 l- P5 k) p* B, s& Q% l' l
清北留学生:『我决定选择待遇更好、能给我的学术前景提供更好发展平台和生活水平的地方发展了。』
9 H0 a) {1 h8 w+ ]某些群体:『清北学生果然不爱国!他们就是爱美国!清北果然是留美预备学校!他们对不起党和人民的培养!』7 {  k# Y0 b3 M0 h9 i9 C
清北留学生:『我说的是中国,你说的更好的国家是哪个?』/ c- \' T% [# K5 q+ T
<hr/>为什么我一开始说,尽量不带感情色彩?
% o0 \9 v8 o7 O6 H' a  Q因为知乎不让讲脏话,会封号的。
平和的心态对滩 | 2021-12-10 10: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知乎用户岁数还是小了点
5 K% R/ s- q# y& A7 z# ~1 t3 B2 m
其实一直到两千年初前后我国都是有培养费这个项目的# f( s7 r( k0 Q# ], w* d

% [! Y4 @0 x" W9 m7 w. u( r就是大学生如果毕业之后想出国必须先交培养费才能去办护照,而且那个时候你办了护照就要注销户口的。7 j2 C7 b* o. O; `

- h  M3 I3 o. e* l( R3 e这个数目我记得当年是1万多块钱,在那个年代正经是挺值钱的,如果按普通无技术体力工工资来参考的话大概可以乘十换算今天币值。
  C6 |, |8 K' d$ h: U5 T: B! U, i0 A5 t- R% A$ U
然后我也没有听说谁是因为交不起培养费而拿到了奖学金和签证还不走的。
! w. b" m: v6 R+ e9 F2 V  S& K  p9 l0 V0 T, Z2 R) I7 U. _2 Z
今天这招就更没有用了。还是想想正道吧。
123459990 | 2021-12-10 20: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意。道理很简单,防止人才流失要靠对人才的高待遇、对劳动法的严格落实,而不是靠毁约金约束。
李阿哥 | 2021-12-11 04: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同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的答案,我国很多人的问题是红眼病,严以待人宽以待己,明明是为了“我”却要打着“我们”的旗号,立于道德制高点,假公济私还要装出一副为民请命 天下苍生的姿态。
  J* k# U' E7 w& u) L不回来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内目前仍然留不住人才。% t% m# u6 y" ~, D
我们“不需要”如此多的人才。) D) v) U+ B( V$ Z
别着急骂街,这里的人才广义上指985 211本科及研究生等。我们一边本科率还很低,需要大量的人才;另一边,因为产业的问题,不需要如此多(实际是无法承担如此多)。
: i9 {. E9 Z# z6 }也就是,我们养不起这么多人才。
: m. j) r$ Z+ {# U)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n年前教育部就说了,就业问题根本是产业结构问题。
. u1 Q& Y3 X# d7 t6 ^& T* n所以怎么办?内卷。0 B1 f" b0 B2 |; Z7 @/ f; H
(还得依靠改革和真正的发展,而非房产兴邦)
2 S: M; ?' D1 u8 G- ~$ q至于这些现在喷清北的,我不知道十年前他们是否敢发表类似的言论?6 f, @3 z" N2 R" M# K* P
借用《北平无战事》马汉山说孔家“皇亲国戚”,徐铁英的一句话:1 ~! D4 E7 ]+ c0 B
“你是在骂总统还是夫人?”
. R; |. w9 j) J8 f" ]% f这些在网上骂人的人,很多心中都知道,什么人能骂,往死骂都没事,医生 教师 知识分子;什么人不能骂,唱赞歌都来不及。
% m5 G# q( l9 W8 `<hr/>大多数时候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而是钱往哪花的问题。比如某个贫困县.... E, o! |7 ?! k. M1 `6 f
当然,还有一部分不管嘴上怎么说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不给老子花,这就是不公平”。
13681770001 | 2021-12-11 06: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1.但凡上过大学的都知道经费不是给学生的。
1 n" Y' x& Z$ G. g6 C/ `2.但凡找过工作的都知道没有足够的可以匹配高学历的岗位需求。
! f" n; a# l4 s0 e7 Q( d当然很多人既没上过大学也没找过工作,问得出这种问题很正常。
爱过就不爱诖 | 2021-12-11 10: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怕学生培养出来不回国?这个问题简直太好解决了!多招河北省生源就可以了,河北省最喜欢服务北京了。
# }+ @2 F( F& T) y* P你招那么多北京生源,人家去纽约奋斗不是很正常吗?
  P( u2 c% R9 [8 E$ u% L你要想让生源留在北京,国内,多招那些目标就业地是北京和国内城市的生源就好。比如各省二三线城市,农村乡镇的生源,一般他们的理想就是北上广顶天了。所以,你多找这些生源啊!难道十亿人口大城镇乡村挑不出区区几万名清华大学生?
" B1 w/ v; D! e" }7 x- @: [至于那些出身好户口好素质好家境好的出国潜在优质生源,你联合培养多收学费人家也愿意啊!" P# s' Y9 A% M( X9 Y( O: L
喂,目标客户要选好,灵活一点嘛!
不忘初心49 | 2021-12-11 12: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知乎的推荐是为了让我感受物种的多样性吗?好搞笑,就这个舆论环境,我就挺不耐烦的,我也不会说话,说的难听担待着点。* m$ ?7 |1 `* T% U8 [0 m9 i* @# }
我们夫妻真有一个是清北的,换句话说我家里真有一头牛,你让我捐,我其实不想捐,但还是捐了,我以为这样不会挨骂了,我家牛的专业非常不好找教职,中国的非升即走本质就是内卷,高学历人才已经饱和了,没有那么多位置了,只能不停的卷,榨干一批博后,年纪到了被无情抛弃。学术圈之外的专业我不清楚,但我明白我俩的职业在国内发展非常受限。. ]" K# K! r$ x" B: f; U' X6 v
这时候有一批人说,你俩不要回来卷我们啊!# N. ^4 J- V1 C, H" T* i
这就够够的了,没想到题主还贡献了个骚操作,请问题主上大学了吗?你以为清北的经费花在学生身上了?某些高校某些院系都X家军一言堂了,我们就是那种没权没势没人脉,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专业知识的小啰啰,没有国内大牛导师的扶持和人脉,邯郸路那位青椒了解一下?' B3 X+ ]& X4 G. R/ ]$ l
现在这个情况是,只靠我们俩,孩子都不敢生,他被学校的HR pua,不停的水二三线论文,然后被内定的名额淘汰掉,最终成为一名光荣的基础数学千老,失望的带着我回到美国或者欧洲找教职。: N+ G! S: E' V
这时候又有一批人要说,你俩居然不回来报国!
: z* Q' w+ r' c  L" ^' R1 [( u! T$ ]5 ]0 {
, ]  m$ o( b! ], A/ Z/ t* Y
哥无语。! R+ Z% A! D/ E. W, O# b: D+ p
说哥精致利己可以,哥去过战区做过志愿者,但在跟风黑眼中,依然掩盖不了哥精致利己的事实,没办法,牛回国了哥也就乖乖跟这回来了,不然呢?按题主这个说法,我膨胀的认为,北大得倒找钱给我家牛,因为这是买一赠一啊,毕竟我也不是国内的本科。
. e0 B* R; x4 `+ l' F. f) S# [# L你们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