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本原则:在职场行为中,当有职务出现的时候,是不看性别的。职位>性别。" c1 i k2 c8 c! D8 z
所以,“上异性领导的车应该坐哪里”和“上领导的车应该坐哪里”是同一个问题。( @: Y. z; `! I2 n9 x8 ^
是不是异性不重要,别多给自己加内心戏。0 V, n$ o! i) W7 F* \- A
也就这几种情况:0 c) ^9 w3 g: _2 b1 n2 \
1.如果是你和领导两个人,那么你妥妥坐副驾;
2 U) H2 h9 E$ I8 n7 y9 x; |6 n2.如果出现了其他人,假如第三者的身份比你高(包括领导的配偶,当然身份是比你高的),默认是他/她坐副驾(原理是方便和你的领导沟通),你坐后排。
5 ^! J+ j- q7 ~0 L: ]5 P1 H. l这里要记住一点,对方身份比你高,他/她有优先选择权,如果他坐在了副驾,那么你坐后面,如果他主动选择坐后面,那么你不能和他一起坐后面,你要坐副驾,你们都坐后排是对开车的领导的不尊重。/ y6 z( }& X: h$ I
3.假如第三者的身份比你低(例如实习生),那么你宜坐副驾,原理和上面一条是一样的。
& e; i+ d* T) p最后说一句,你坐副驾的时候,要注意和领导的交流。有一次我驾车带着一个下属,就我们两个人,她坐副驾,那姑娘上车就开始玩手机,我心里是非常不爽的,最后也没有送到她家小区,放到路边我就一溜烟跑路了。
8 W6 h# m& _- i5 E1 L7 L5 ]9 H7 O——————以上是原回答,5月7日更个新,回答下评论————————( K4 N! l& r# p' b
貌似大家对正文部分兴趣不大,对我“最后说一句”的那个小案例倒是感兴趣,不少评论说的是这个事儿。
* ^/ J5 Z3 q5 E一位知友评论说:/ W- F8 n% k/ L( S1 e9 |
3 `% q) w1 e/ b& i
0 u9 i2 H' [9 G# [" C# v8 Y H5 Y# }) }
一位知友回复:
$ x' o Z7 k! ^& L1 [* ]
4 V+ o5 h7 \! A/ _ 6 u1 E3 o1 C, X" O1 {) l
最后一位知友做了总结性发言:
& x$ ?/ D# p, r* N3 ]3 L" D1 w8 U9 f

2 p$ `" \& o0 b# d3 e( ?; o还有一位知友这么说的:
: V/ p; O+ _8 B. Q9 B
* J/ H; f$ N0 Y : I# |, h- ]5 ^/ T c2 C" s. m0 B
【当事人——我的意见如下:】
& j( k7 J l4 g3 l# D8 e4 a机会会不会给?不会。是因为不尊重我吗?不是。
$ f! `$ s2 l' `& ]1 k" G作为一个基本相当于个体户的小公司负责人以及出场自带乡土气息的非著名讲师,我本人对别人尊重不尊重的其实没那么敏感。; d( C! V8 k+ g/ G
但我对我的下属会不会替我得罪人——比如重要客户、政府官员——比较敏感。重要客户往往是大公司、政府官员往往决定资源走向,而他们,正是最在意礼仪的群体。
0 a v3 k- x4 I/ A当她接触外面客户时,她一般会怎么表现?你肯定没有见过,但你可以自己想一下。; C# a4 P. o, j) y$ G, z
以上就是我的心路历程,至于是不是像知友“半卷书生”说的“心胸狭隘”,你定。- z8 c4 O4 b- z7 p9 R
还有一类留言,说的是无话可聊:
- q! S- V% m) o' d; n/ r* Y; e9 ^3 D3 N+ W8 F5 f

6 _# C# @' p( V1 K* A. K
! C: I; {5 o8 P ) f, n( h( ~; u5 f0 w# W: g
也有知友提到:
+ k7 ^/ `9 {5 _1 H* p
5 A# a3 ~8 u m: u / h: S0 R' q2 _4 M, D) m, v
说安全重要,这个当然有道理。事实上也确实不是所有司机都喜欢跟旁边的人聊天,聊天容易分心,也确实有安全隐患。: v/ {8 q* y$ z
我在原答案中提到与司机交流,其实不一定非得聊天,更不一定非要聊很多。语言是一种交流,其他的像关注、体态、眼神、及时回应其实都是交流——在人际交往中,这些无声的交流很多时候比语言交流更有效。总之,你要体现一种姿态,这种姿态表达出“我对于你的帮助表示感谢,我不是拿你当免费的出租车”这样一种善意,就可以了,司机就能够感觉到温暖。- B% V% a2 q. |# R% V6 B) [. e L
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意见,认为职场中的这些规矩属于“事多”,这种意见在社会上也很常见。- t8 ]$ A" C* `
4 a. |" Q: S. y6 T$ D+ L 0 k+ u* z. |) G2 `+ F$ l
对于这种意见,补充两点说明:8 E% V. _$ @* S5 Y8 V" e# b' m$ V
第一点,,,,第一点叫我怎么说呢,还是说实话吧,虽然这个实话可能会让我掉粉。5 Y# }1 N/ u/ v2 _. B+ B1 @( `
一个实习生,完全可以按自己想法“放飞自我”,但到国家领导人那个级别,站在哪儿、穿什么衣服都是有规范的。重庆谈判时候,蒋介石说毛泽东这人不简单,因为他烟瘾那么重,跟我会谈几个小时,一根都不抽。如果说社会就像一个金字塔,它越向上,名誉、权力、财富越集中,那么“礼仪”也完全一样。越在上面,“事儿”越多,越在下面,“事儿”越少。怕“事多”不要往上面走,安心在塔底呆着。+ S3 T* w* S h% t. T+ {
第二点,关于礼仪的很多问题,其实倒不一定都是“事多”,大多数的情况是“这样做带来社会效能的最优化”,才慢慢固定下来,最终成为一种礼仪规范的。# j8 l) v7 q7 t* J+ F( f$ N
5月9日更新,再补一个评论:
3 |& J8 B' c/ V# w& A! Q j
. E8 m6 T, F' X0 G 0 D8 ?" Y. k' f) Q, w
坐个位置有严格的等级要求,这不是最常见的常事儿吗?有何奇怪。你家里吃过饭吗?是不是爷爷先上桌,坐最好的位子?如果这位知友“子持莲华”说我家吃饭是孙子先上桌先坐最好的位子,那好吧,我无话可说了。
W' H, }1 p- C* t2 p只要稍微有点知识,就应该知道这与“封建余毒”什么的当然没有任何关系。因为从来没有过封建社会的美国之类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没去过美国的不妨看看电视,最好的位置肯定是留给总统而不是随从的。重发一下前几天写的一句话:如果说社会就像一个金字塔,它越向上,名誉、权力、财富越集中,那么“礼仪”也完全一样。越在上面,“事儿”越多,越在下面,“事儿”越少。怕“事多”不要往上面走,安心在塔底呆着。# H+ \6 K( T+ ? p E( g! o
' X3 ?4 t% u1 B5 S% Y! B5 G% z2 q
——————2019.5.24非更不可的分割线——————
- d" ~+ H$ x9 L6 Z( o: y& R" ]/ ^这个帖子已经很长时间了,本来已经不再关注,直到今天看到一条思路清奇的评论:
9 k% ^0 V. ^' s
- _% V$ E2 S! {' F( G
2 J! h9 [$ d! t& L3 t7 e9 g8 N3 C这评论看了好几遍,似乎不是有意搞笑的,而是真的一本正经、义正辞严地骂我。(刚刚发现本回答下高赞答主 @程氏养光 关闭了评论,是不是被“正义网民”骂怂了,哈哈)
% v( n$ V- t" S( x. X% n但我要谢谢这位知友,因为她为我一直想不明白的一个问题指明了方向。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当我鼓起勇气向别人讨要欠款的时候,对方也会骂我,而不会有任何感激之情?
- h4 H) R& h& @7 F* d: B你以为你在帮别人的忙吗?
0 Z7 @: M, q9 w& s I; l" C5 j7 s0 {你以为你帮别人省了打车费吗?+ Z+ O4 t/ i1 K' i% T0 ~* h4 R5 H: j
你以为你付出了自己的时间方便了别人?
! B3 M* ^+ w. l( I5 b" x& q然而这一切加一起,不如你没有给她完全送到家对她的伤害大。所以她感激你的方式,就是给了你两个字的评语:: ?7 l4 i$ q. |* e# V
“缺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