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中石油这样的国企,真的就能一辈子安稳了么?

[复制链接]
陌小紫陌v | 2021-12-1 18: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邀自答,我个人以为现在再进国企央企不是个好主意,不能稳定一生,原因我下面讲。( i( k! N4 b8 _- e8 l& L+ @
        作为一个国电投下属电厂职工,我跟你讲下我的感受。0 c7 g  \) ~/ u8 ]; A0 `4 O2 [1 H
* O1 z% {0 [& G6 z' _
        第一,这个年龄段进国企央企的都是家里爸妈给安排的,起码是爸妈给出的主意。父母的普遍想法是让子女平安过一生,都不用说出什么灾祸,就算是苦点累点,他们从心里可能都是不愿意看到的,父母不想让子女把自己年轻时候尝到的苦再尝一遍。(我爸妈还想让我考公务猿,那个更稳定,霸特,挣得更少啊)
! b7 y3 T7 V2 ~% D3 O( b
  i$ \5 P) ^% Z& I        所以父母多少会或明或暗地影响子女遵从自己的想法,进国企,能养活你一辈子。子女在国企里能像永动机一样自己运转得下去就行了,不需要有太大的功能。5 I1 q, h9 K' C, t2 i
        第二,国企央企真的能让人一生安稳度过吗,我以为不一定,国企的优势是把握命脉行业,军工,能源,通信,电力,劣势是国企也是企业,虽然竞争对手少,但是也要盈利,并且国企人员许进不许出,职位可升不可降,薪酬能多不能少,这是很多人想进国企央企的原因,也导致国企尾大不掉,效率低下,竞争力过低。0 n+ C3 G, E$ E( P" D/ h
        有的仁兄会想,竞争力过低关我什么事,我就是在这里混一辈子。不升官不发财,就是在这里混一辈子,混一辈子这个小小的愿望我个人以为不一定能实现。中国的社会意识和经济都在快速发展变革,国企的发展方向从过去就一直可以看出端倪。一九八六年沈阳防爆器械厂破产倒闭之后,国企就从来都不是不可倒闭的。另外,军队的附属机构都能裁撤,为什么国企不能裁人。我们都是依附于一个体系生存,当这个体系垮掉之后,我们会什么,用什么支撑我们生存。+ [9 H$ E# d4 L
         第三,勉强求全等于故步自封,有缺憾才能有进步,国企的普遍特点是厂子新建时包袱轻,随着厂子年龄越来越大,老员工增多,负担越来越重,工资降低,每个人分到的钱就只有那么一点,我们抱的不是金饭碗,只是个要饭的破碗。. H6 ?# B3 t. ]( a+ g4 M' B
9 r8 z) e1 L5 Z2 R' U
         结尾说一下,为什么我不从电厂出来,包括我给题主的建议,可以合并为一条,在不在国企,上不上私企,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要让此生快乐富足,你可以在国企上班,但是不要在心里做好把此生的青春和时光都奉献给这个企业的准备,要留好后路,在这个企业不要你,或者你不想在这里干了,一脚能跨得出去就行了。比如我,在三线城市电厂上班,现在在考动力工程师和建造师,也在想着开店是自己开还是开加盟店,况且做生意你得攒钱吧,我还在上班攒钱。
) Y% K. r/ }' e4 \, N写了这么多我感觉我写的不够好,不想发,又感觉不发对不起码了这么多字,介于发了矫情和不发不甘心之间。可以交流,可以喷我。我怕单位的人知道我太反动,到时候我就呵呵哒了,匿名。
, l7 U, |! k7 ?* v9 H+ ?+ Q1 M  s  w, z, k) D
1 ]( O) _5 j, @. ^# ~7 p4 C
补充于2018年4月25号,国企这东西本来就是各领风骚十几年,跟时代背景有关系,得用历史唯物主义看一下这个问题。最近说中国2030年要禁止销售汽油车,到时候中石油的利润可能要受影响。说实话,我在电厂上班,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对我来说是个好事,但是你说,电厂兴起,中石油衰落,和中石油兴起,电厂衰落,不都是一样的吗。
0 C. N" q3 h5 m. C* r5 h( l
1 F# O7 F' j! s! D7 e* i3 x" E        联通也混改了,基层员工的国企身份也是说没就没,如果说国企对于员工的优势是稳定,那我认为我们正在丧失这个优势。我们这帮国企的蝼蚁,靠的就是一阵风,风来了,我们过得就好,风过了,我们日子就难过,最可悲的是这阵风刮不刮我们左右不了,刮不刮也与我们无关。
' `9 C. F0 o9 D, L, m, g* O) A1 T$ ?! k
+ Z+ p# w" V6 D" N1 F3 D6 ^0 o$ u& @3 M9 Y4 X5 X( ?" r# Y+ |
    我最后想说一些情怀的东西,有很多人不在乎,我就当说给自己听的吧,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选一个职业干一辈子,选一种生活方式过一辈子,这是我愿意的吗,我想体验不同的生活。过了将近两年,我的心境也有所改变。
- ~! ?% p* ?' E2 t4 M. C2 N3 T" x* S: I+ }) I- i! h+ W
我以为,有两句话比较重要,第一,我能出去,第二,我想出去。
" q6 j; |; G8 {& [' V; C9 z" D* T' w
6 y8 e$ I2 D( k; ]- c) ]9 R* r8 T% u' p: u/ a9 j
引用绣春刀2张震的台词:% r- `# S+ w! q5 b2 {

- \, M# r6 X: K. Z9 \, x. a我在做什么
. K& y6 X9 E7 K* B* {5 I  p* m在这个无聊的地方
4 z+ y% D+ W% g白白赌上这条命7 K$ M7 W7 x/ Y& ?+ g, ^8 ]
生在这世道
8 }6 E( P1 g2 d6 k, H: l: I/ P当真没得选
% X7 D( I% _4 W+ C4 L6 u可若是
. Y0 Q# Q( d/ q6 I' g活着只是为了活着1 r+ r: Z* }) f' }+ V1 y
这样的活法
& H4 v4 u; l2 }" g3 L+ z我绝不能忍受
回忆如困兽如x | 2021-12-2 06: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生在八十年代的农村,记得当时最好的工作就是邮电局,村里最有门路的人托人进了邮电局感觉一辈子没问题了。( A1 i$ E0 |8 Y8 H
紧接着电信被分拆出去,九十年代中期,他已经升到小镇邮电局长,当时镇上的亚麻厂和日本合资,待遇是公务员的十倍,小镇是没什么油水的,于是他拼命托关系调到了亚麻厂,五年后亚麻厂工资开不出来,并赶上调控,他又拼命调回邮电局,当时的邮局却已经是当地待遇最低的企业了。并且一直没有好转。现在也是。& f0 k* X3 [$ y  f/ d, c
来到九十年代,好同学的父亲进入了中石化在本地的厂子,感觉待遇也不错。那段时间民营小炼油疯狂成长,中石化陷入了多年的亏损.同学父亲多年开不出工资,直到国家开始调控打压民营石油,才开始进入高工资时代。
! s0 I$ E) m. J: H朋友老板原来在公安口,九十年代已经当上了科室主任,当时外贸系统工资奇高,还有大量奖金还能出国。朋友老板找关系调到外贸拿了几年高工资,国家经济政策以及环境发生变化,不需要外贸了,结果连原来的单位也回不去了。5 p" d: c5 Z) G6 Y4 T9 j+ w
纵观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多年,企业里一直长虹的只有华为万达这些企业,和国字沾边的目前都是各自繁荣十来年,不知道未来如何。最关键还是自身能力能否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企业只是平台,能让你安稳一生的是你的能力。
123461850 | 2021-12-2 16: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20.04.25更新
+ ^# W. a( n) J; w这段时间国企日子也不好过。
9 ^" `) `1 r( R7 Dx石化下属某厂,不降基本工资(国家不允许),但是降了绩效。月总收入大概减少20-50%不等。
, z$ E: Y3 Z  |. U& I# ]x能 某能源行业国企,直接只发基本工资了。
* T" N4 W9 K7 P# w) M3 ~<hr/>原回答:0 B+ S0 n, p! v* |' ~
对中石油中石化体系了解恰好比别人多一点,写点小看法。
5 N" L1 h6 Q& P# y0 S& p! U中石化中石油怎么说呢?你说他待遇好,确实待遇好。90年代初,那时候很多人一个月还只有几十块工资的时候,中石化中石油普通工人有的能拿到上千元的月工资。. D& h' v( I: t) V8 W$ c" H' t
然后90年代中后期,为了应对市场经济的冲击,中石油中石化开展了内部退养政策。领导们各种鼓吹内部退养好啊,拿钱不干活啊。然后忽悠了一大批人申请内部退养。什么是内部退养呢?就是保留人事关系,不上班,在家休养。工资嘛,也是有的,基本工资。年终奖免谈了。五险一金倒是也交。
0 @1 d7 L3 v* p0 f9 o; k再然后,新世纪开始了,老国企进一步受冲击。从上到下喊出了“减员增效”的口号!怎么做呢?领导们私下劝,开大会鼓励,鼓励老职工们买断工龄,拿笔钱走人,以后和中石油中石化无关,社保自己想办法交,不交老了领不到钱!然后一群老工人拿了十几万的工龄钱去混社会,基本都败光了。这几年买断的那批老工人很多回原工厂闹事,要求原工厂负责养老。  ]: a1 p8 \2 V% c: \* k- V
然后,现在我知道的中石化一个普通工人退休之后,退休金每个月6k+。那些内部退养的,买断工龄的,没有一个过得好的!真的,没有一个!% {. {" F- j" c% O8 f- m
现在中石化中石油系统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厂,一年收入大致在10-20万(普通工人)。但是历史嘛?哪天又鼓励人内退了呢?哪天又鼓励职工买断了呢?或者中石油中石化这几年都有变卖资产或者合资的趋势,很多炼油厂石化厂都从老式国企变成了合资企业或者混合所有制企业。改制之后,收入嘛,天很蓝,换个话题。: }. X. o4 A( c# L
类似的我知道的电力系统,这几年不也开始降薪了吗?6 K- x# F( J3 ^% d" ?
所以这些老国企,只要国家还要,只要认真的赖在里面赖一辈子,老了肯定会比较安稳。但是问题是,国家会让你安稳在里面过上一辈子吗?
* T- @# ~, L9 n做人要三思,思危、思退、思变。没有这三思,就算处在一个抗风险能力极强的环境,也是可能被淘汰的。最靠谱的,还是自身的强大!
肆意姑娘 | 2021-12-3 02: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1900年的八旗子弟也是这么觉得,因为他们收到满清政府的优待,终生享受禄米等福利待遇,结果一十年代,革命党的枪声就来了。/ v" c% R  @& ~4 ]
1919年紫禁城里的溥仪也是这么觉得,因为有清室优待条例的保护,终生衣食无忧,结果二十年代,冯玉祥的军队就来了。
" f, b3 w/ k3 s' e, W1921年的张宗昌也是这么觉得,因为他抱上了张作霖的大腿,结果三十年代,韩复渠的请帖就来了。
+ ?4 I/ N. i  ~四十年代的孙立人也是这么觉得,因为他就任台湾防卫司令,远离了政治漩涡,结果五十年代,软禁他的手令就来了。7 a& o7 ?! Q  F. h
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务员也是这么觉得,因为至少不会被裁员,旱涝保收,结果七十年代,新公共管理改革就来了。
! ?4 r$ f- e* M% l1 W八十年代的东北工人也是这么觉得,因为这是铁饭碗,而且东北经济全国领先,结果九十年代,大下岗就来了。1 m. ?, C8 x; k2 ^3 [
世纪初的你认为进入中石油就能安稳一生了。. w+ J9 V3 N) e% m: X( n* k4 b' ?
孩子,醒醒。
* D+ b: R2 `5 @1 z" z这个世界,安稳是求不得的,只有进取,才是出路。
/ S& O: d( r! w- I: e/ L; z
- V, c- X9 f6 z! Y$ k+ r' ]+ [$ u5 E$ x) w" |# @; ~2 C- G' [$ q, a
评论区的,别抬杠啊,八旗在民国初期是有一部分仍然有优待,可最终大部分八旗子弟的优待是没了的,辛亥事件以后,八旗制度被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并且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它的继续存在,主要是为了解决八旗生计问题,而〈优待条件〉则是此一制度得以延续的法律依据,只是这样子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很久,由于各地驻防旗营的解散、粮饷的停放、〈优待条件〉的被修改以及宣统皇帝的被逐出紫禁城等等事件的发生,使得八旗制度也慢慢的走向了土崩瓦解的命运,最后更随着北洋政权的倒台而消亡,这种情形遂让那些平日只知当兵领饷的八旗兵丁及其家眷们,开始了痛苦的转化历程,有些家境比较富裕、家资比较殷实的,尚可靠变卖家产来过活,至于绝大部分的旗人,则多半穷困潦倒、四处流亡。
* I2 y2 z: |; C/ ~; k还有,我的意思不是说只有996才是进取。我的意思是要保持进取的心。别总想着安稳就停了下来。
破北风兑 | 2021-12-3 12: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是想追求油田总部/二三线城市的安逸,嫁个勤奋肯干的男青年,享受国企优越的福利待遇,过一个拼关系更甚拼本事,拼老公更甚拼自己,小富即安比下有余的油田中级女干部的生活呢
; l$ {" N& n& L0 i  _还是想寻找大城市的奋斗,做好当一个大龄剩女的思想准备,随时承受行业寒冬被资本家裁员的残酷现实,过一个可以靠本事吃上更好的饭,本事越大爬得越高也完全可能,但终究可能遇到职业天花板,靠自己胜过靠男人,中产生活比上不足的外企/私企/民企高级经理的生活呢。哦,也有可能中途发现好机遇在行业内创业,自己当资本家。
7 X: d' X% k1 p! A两种生活都可以过的很好,存乎于心里的信念而已。
! X' N5 Z7 z  E8 p1 p3 O, [, I还有一种很多人选择的路径:先进国企,享受优秀的职业培训,获得一定技术级别,在国企宽松的休假制度和福利制度下完成结婚生子等事,然后凭着一身本事和职称跳槽,直接在外企/私企/民企从中层干起。你可以考虑考虑。
# O2 {0 l5 ?# K" w以目前的行业前景来看,油气上游适当向民营资本开放是必然趋势,且已经开始启动。他们将存在巨大的用人需求,而由于企业新创缺乏经验,更倾向于尽可能从国企挖一些有经验的员工,达到有能力培养应届生的状态。还有一些瞄准国际油田并购和向能源行业转型的民营企业,他们不仅存在用人需求,而且有海外就业和差旅机会。
! F* d* n  V8 M$ O9 \/ Q反正,铁饭碗即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了……记住这点就行。
123462178 | 2021-12-3 20: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今年六月份从中海油辞职的,14年研究生毕业,在海油工作了近两年。
. F' ^# H+ ^; Q* d保障,什么是保障?
# b; I$ j; W/ D) Z0 \% v  z$ N以为一辈子呆在一个企业不会下岗就是保障?
2 D& \8 ]/ E7 s! Y1 M8 Q  a一厢情愿。  ~8 e6 R# t2 I. x, g# l
我有点不理解,有些老一辈的人,见识过上世纪末的下岗潮,按理来说应该知道所谓“铁饭碗”靠不住,为什么还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去捧“铁饭碗”。: O, T! ]. q% B- l4 P
真正的“保障”,是你有能力在这个市场经济社会创造价值,能让自己的智力体力给自己换来生活资料。# L' I; \& v1 d/ U  T
什么“年纪大了,公司不要你就找不到工作了”,都是鬼话。如今工作早已不是等着“组织”分配了,找准历史的行程,找准有前景的行业,行业不倒,你就不会失业。
未来方程式副 | 2021-12-4 00: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个女同学当年研究生毕业下基层二年过了也没能调回来,后来下落不明; 还有个女同学快三十了从油田逃到上海,现在的日常是感叹青春都被磕头机锤杀了;" {9 Z7 @1 G" [
说中石油有保障? 反正当年我辞职的时候没这么认为。喔,对了,前几天又一女个同学从北京的中石油单位辞职了,离开了太阳宫卖保险去了,这个真任性,我都服她。
3 r( I1 X( n& l+ i: _5 W手机码字真累。
温水煮土匪 | 2021-12-4 02: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石油老总蒋洁敏在2008年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上表示,中石油计划在未来3年内削减5%的员工总量。2007年中石油员工总数为167.3万人,以此基数计算,削减员工总量将超过8万人。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国内、国际的强烈反响。
你以为两桶油是垄断央企,来,连连看,这个图里几个两桶油的加油站(数据来源,国泰君安)?
2 O9 }7 X+ {2 ^/ N& K' C; j0 Y1 S2 D/ U  Q; X5 H* |
进了中石油这样的国企,真的就能一辈子安稳了么?-1.jpg 2 f. {  ^1 C" ]. a
一则标注着2月27日下发的《中石化2015(85号)关于离岗人员分流安置工作的指导意见》在网络上流传,这被中石化内部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证实为真,如今中石化绝大部分职工都人心惶惶,感到人事市场化改革呼啸而来的恐惧和茫然。
& u( v4 O! `% O2 o  y* X7 @再不改就成恐龙了。中石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傅成玉认为,中石化十年前改,现在会好得多,而现在改,十年后会好的多。一切都为时不晚。
两桶油裁员的时候,媒体看到的只是新闻,实际上... ...
! `# O- g* N3 e# W) |$ K为了我的号,不贴图了... ...
不是水冶 | 2021-12-4 12: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辈子安稳?你知道一辈子有多长吗?' m- t  p9 A* L5 [5 Z+ d
现代人的平均寿命有 80 年左右,而自从秦始皇以来,超过了 80 年的朝代有多少?3 b& e( b8 B7 @* b
一半也没有!/ D) k( B3 x5 k5 e3 [3 R
即使是漫长而昌盛的朝代,也并不是那么稳定的。
  P2 B% x+ c9 p: S" j唐朝够昌盛吧?从鼎盛的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不过是 14 年而已。明朝够强大吧?从鼎盛的永乐盛世到风雨飘摇的北京保卫战,也不过 25 年而已。
7 H+ v# r  ~( t一个国家能在大几十年内保持稳定,其实是很幸运的事情。改革开放至今不过是 40 年出头,天下发生了多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C: M0 N7 q3 e& Y
江山社稷尚且如此,更何况一个企业?
( R& Q9 ?  |/ Q! U0 @1 H) K7 ]" A7 k唯有努力,让自己在任何环境下保持竞争力,才能得到真正的安稳。
青峰不是峰 | 2021-12-4 17: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反复说我很感谢这段经历,感谢现在的工作给了我一些以往没有的,为啥我明着骂了一些人是草包后,就要咬我?那只能说我原文“抱着国企有资源有资金的大腿,还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混子”说的就是你咯,我也没说都是草包,你咬我,那就是你咯?
; E4 q3 s- `* n我想说个两个小事,其一就是很多人的回复,你俗称临时工,有没有很多国企只招名校恐怕你是不够格…云云……像极了我很多中学时代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很多考上了不错的大学,毕业后国企或者科研学校背景或者是大学老师,反正就是很对知乎胃口。从十几年前开始到现在打球聚会聊天,聊得还是“过得舒舒服服的”“房子买在了XXX”“老婆一月XXXX元,我一月…”6 v* u6 M2 G  d
其二,09年-10年我做了个决定,辞职创业。因为我被公司派遣去了深圳关外的自有品牌代工厂,,我记得有次去厂房周围,拖得有点晚了,晚上六点,我看着厂弟厂妹下班的场景:手机外放凤凰传奇,黄土小路两边小商贩摆着麻辣烫和猪脚饭的小摊,不按交通规则穿行的电动车带着老婆和孩子,还有单身妈妈背着孩子上下班的背影映在夕阳下…而我背后有微软雷蛇新秀丽尼康马自达这些知名品牌的半成品或者零件代工厂,就在这样的地方,这个时间,放眼看去几千人没有一个看似过得底层疾苦的人,像我当时那般兴奋。因为我知道我的见识和知识储备将把这些代工资源为我所用,可能将会离开996职场。而后我创业了四年半,谈不上成功,按知乎标准也谈不上失败,按这里标准自我介绍算是有车有房无贷人士。
7 C  h/ I" c$ D0 g, D/ F/ e' H在我看来,知识与见识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学历不等于知识是很多人明白的道理,而见识具象化知识储备是很多优等生没法跨过去的坎。手握学历,一没有系统知识储备,二没有见识产生具象化知识的欲望,那学历就只是一张证明你会念书的纸而已。当然学历会带来一些东西,因为社会有一部分单位承认,领导承认,所以决定你去了国企,厂弟厂妹去了代工厂搬砖。未来随着承认的地儿越来越少,所以这张纸的厉害程度和厚度也逐步增加,来干掉同样拿着纸来的人。但我也问一个发自内心的问题,“如果没有社会承认你,没有领导承认你,你能否自我证明自己,不用谁承认自己?”我觉得,这是你我最大的差别,也是我看待国企编制的态度,犹如学历一般,一纸关系,我十年前的薪水和视野已比今日高,我又怎么会去在意这份工作能不能做到退休,这只是我人生一个小站点而已。8 m% I. ]! p3 K1 Z
实践是检验知识+见识储备生成公式的唯一手段,这些公式是我最宝贵的财富。谁TM喜欢996,但是996给我在段的年限里无限实践的机会,让我知识和见识具象化不断失败中成长,并且不用我自己付出时间成本以外的成本,这就才是996最大的好处——即我30岁经历的生意变化和运营上的试验已经比很多40+岁的人更丰富了。3 S- l3 q( a: {6 r# I! d- X
不再回复,多说也是价值观的争论没什么意义了。+ ~7 y# j8 V8 i2 J5 E( ~
====最后一次回复====
6 r' l, f" A6 Z  ^+ o& N% T大家回复很有意思,我统一回复一下,草包这个词可能引起了体制内人士的不适。我觉得如果有机会,体制内大佬可以去外企,合资,上市公司(新三板除外)的核心部门呆一月试试。人际关系,情商,哪里都重要,我一点没否认,但国企一辈子的朋友,对我们毕业就下社会的人来说,最大的一个概念是对工作量的不理解,我说了,目前一个月也抵不上以往一天的量,不论是成交量成交额邮件数量审批次数…这些都是:以前我可能一天要看80封邮件,需要回复的有一半,审批流到我这过的重要的可能有5-6个,需要我导经营数据和查行业资料审批并写下审批理由;非重点审批再有5-6个我可能要电话联系各层级审批人了解情况审批;我以往公司零售业百家店面日流水大概7000万,就我带部门三个人做营业报表,解释营业情况,问题和调整描述就要两小时。而我现在,领导要我写个千把字涉及几万块金额的方案,给我三天,然后在咬文嚼字用词斟酌上反复打回,改动,弄完签字得一周(这个不在那个开会有事,根本不用OA)。我说一月等于一天都是客气的。这个工作量的差距得先有个认知,我觉得再谈所谓的能力也好,情商也好,做生意还是要看国家政策也好,大家可以对等来谈。我没有瞧不起国企,前文也说了,我感谢这段经历,瞧不起的是某些人,抱着国企有资源有资金的大腿,还觉得自己了不起的混子,你要牛逼,你就出来去争取高薪机会,争取出国劳务机会,争取分期权股权机会,争取自己创业机会,祝您成功。没那能耐就握紧您的铁饭碗,少bb。1 M4 ^- Y& X/ H8 c/ h! V8 b
====分割线====5 s4 q5 h: ~+ r' |9 \: |: ^
36岁误打误撞进了国企的人回答你:' N5 Z6 [# v" s2 [  o+ {2 F$ l
我经历过两家公司从民营到上市(因为太知名就不说了)。
1 n! t7 g$ D% ~: k/ v第一家家族企业,行业元始天尊,基本开创了这个行业,一家独大,80-90后耳熟能详。但上市后股票全分给公司里的自己人了,造成了行业未来的动荡,这个事为5-10年后行业竞争和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本上属于黄埔军校院墙倒了。第一步,能自己创业的都创了,第二步,行业品牌多了,经销商需求也多了,很多人就去做经销了,当然,十几年后大家都还在一个圈子,还算互相给面子,但当年你看我不起,十年后老子让你你后悔不已。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民企锻炼出人的血性和能力,国企比不了。; h& i0 n/ j& U3 {
第二家是深圳50强,2019年这个榜单前十基本是万科腾讯平安,我们公司中间排名吧。我做到二级公司总部小部门负责人(分股票的最低门槛)时他刚上市一年,兑现了全员的股票分发,而我这个岗位是要服役7年才可以分起步价约100万市值出头(2009年),所以跟我没什么关系,我的领导未必分的上。我2010年辞职创业,5年后,公司70后中层基本全部离职,90后小孩们说是派系斗争,我觉得,经历了15牛市,加上早年在深圳买的房产,基本上公司70后的身价都不会低于2000万了,加上累计的供应商经销商资源,他们选择很多,留在深圳做总部创业或者回到自己的省会城市做经销,没有必要再耗了(我可能是996的始祖,十年前我就996,甚至是通宵,脱发虚胖脂肪肝胆结石那都不叫病)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民企在风口能起飞,就像中奖一样,国企比不了。
, f; `+ P$ ?' c$ p3 `我现在在一个国企,误打误撞进来(第三方员工)。回到自己家乡,面试换工作了4年多,终于有个双休五险一金不恶心员工的坑了,赶紧的把婚结了,假休了,调整调整准备再战。国企跟民企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就是职业化水平。我们以往面对市场竞争是做最坏打算,最好的准备,这边基本是不准备,随遇而安,做不起来就说客观,不小心瞎猫碰到死耗子就要吹上了天。人事这边,民营跟你说月薪1w,那就是试用期80%,还有kpi考核再打个6-9折,大家都懂,这还是税险金前。国企不这样,跟你说1w就是到手1w,还给你停车位,给你午餐券,降温费,洗澡费……但是工作就,我觉得,根本就不叫工作,一个月的工作量比不上我在深圳时候一天的。国企一是站队,二是领导,三是态度,别的没了。这是我想说的第三点:国企稳定,有自己的生活,民企比不了,但你要能溜须拍马。/ @4 c4 g( f# Z7 ~. C3 S
目前的国企肯定不是我的终点,但我对这段经历很感谢,尤其是有了自己的时间处理婚姻大事。但以个人浅薄的见识和知识判断,国企出品的人大几率是草包,你越在单位人际关系好,同事打得火热,越可能就是草包,这是体制决定的。而且草包,最怕的就是90年代国企下岗潮这种政策。一个人没血性没能力,吃惯了食堂的4菜1汤,坐惯了公司的豪华班车,到点就下班,有困难就甩锅,看到领导就拍马,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叫“糖衣炮弹”,应该很难适应外面的社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