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移民?

[复制链接]
秘密119 | 2021-11-12 08:5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努力移民中,在北京买套房不如出国买个别墅。个人看法,想让我的后代不再为了除了梦想之外的事情浪费时间。
__情网情深 | 2021-11-12 17: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树挪死人挪活。不要以为只有移到外国才叫移,从农村到城市,从三四线到一二线也是一种移。
joanne941 | 2021-11-12 20:5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现在传统移民国家里,移民数量来源国最多的国家并不是中国,而是印度。& a7 u" L1 W, j9 B: N" E6 v
如果你走在加拿大的大街小巷,总有一撮印度哥们拖家带口的在哪里嬉笑打闹。印度神庙,饭店,咖喱味道一点不比中国文化来的少。
7 C  i% W4 I" b因为印度和加拿大时间相隔遥远,没有直航飞机,大多是需要从迪拜或者香港转机。有一次我从香港飞多伦多,几乎一半的座位都被三哥占满了。. j$ }6 G% _- L* g( k
在多伦多有华人区,更也有印度区。他们在海外的团结度,文化自信,参政议政程度可以甩华人几条街。
2 {9 V/ ]1 W  k8 D. p你还真别不信,美国科技公司高管里,印度裔的哥们占了大多数,而且三哥们虽然有很多与生俱来被我们吐槽的点,如卫生问题,诚信问题,人口问题,过度自信等等,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移民输出问题上的共性,和在海外被接纳的程度。+ k, ?9 K1 r& h
印度移民人口超过中国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如生育政策,语言问题,经济水平等,当然也有为了更好生活和孩子教育的。不可否认一点是,印度人口输出的策略是奏效的。当印度后裔在海外扎根并且在政商界等多个领域拥有话语权之后,更能反哺母国,提高印度在世界村里的融入度和影响力。( r$ i0 [  O" i  G4 x8 N
大胆设想一下,按照印度的生育习惯,移民数量,被其他国家接纳程度来推测,不久将来,三哥们靠移民血统来影响世界的日子也不远了。8 S$ ?) w" `% ]! w! M
而我们呢?也不能总闷声发大财,毕竟地球是一个村,需要融入。走去的华人绝大多数并不是反动派,都有一颗赤子之心。如果可以豁达胸怀,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移民只是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舒服的活着的地方而已,大可不必上纲上线。
天天有钱收拥 | 2021-11-13 03: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趋利避害,生物天性,并无他奇。& d$ Y( P+ F8 F2 x6 H0 {
逐利避险,理性经济人本色,而已。
123458915 | 2021-11-13 10: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从北方移民到南方,从小城市移民到大城市。从国内移民到国外,不过只是时间空间拉长了,而科技却又日新月异的压缩时间空间。现在睡一晚就到了,十几个小时而已。. K+ {! @5 M0 ~3 g0 J  w! k& n
国内从北到南,如果不坐飞机也是幅员辽阔的,也要自驾个昏天黑地。只是选择一个地方长期生活,重新拿个当地“许可证”,在地球的另一个地方工作生活。
帮忙是美德牡 | 2021-11-13 15:5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富固然不能佐证一个人的价值,但是或许也能说明这个人的背景,尺度以及修养。在伦敦,乃至其他的英国大城市,财富很容易的就将定居英国的中国中年男性分割为两个群体。/ m' l2 y4 D) l+ Z+ C! C1 S

, [, E  V% S8 }0 B穷老公很多都是技术移民,前几年英国政府颁布的短缺职位一览,让囊中拮据的他们,百费周折的来到了异国他乡,带着妻子和儿女来受洋罪,因为语言很差,从而过分勤恳的做无用功,他们不仅在职场上要看老外上司的眼色,随着剧烈的文化冲突以及社会上对新移民的偏见,他们猛力碰撞职场天花板而不得要领,徘徊在工人阶级甚至以下,生活质量也反而甚至不如国内以往。收入虽然有不小的提升,但是国外物价往往也比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四线城市高些,他们的生活反而变得更加的寒酸和窘迫。0 W$ g. E) Q. V$ s/ b
& b0 G8 l/ j( J. ]8 j
然而富老公很多都是投资移民,他们把握机会,在政权更迭,移民政策改变的时候投下资产,移居不列颠,希冀让自己和家庭在异国他乡再创高峰。或许对于他们,这是西方极乐世界。不少富老公和他们的妻子便来自官宦之家,自小就有的修养以及敏锐的嗅觉再加上很好的英文基础,他们不仅有着雄厚的资本,还有着很高的学历,更有甚者,曾经进修乃至访问学者于西方一线大学,凭着自身的能力和财力,他们不屑于受雇于人。他们同样也带着妻子和儿女,但是他们的生活质量比国内不降反升。
! }5 E& M% L4 \+ Z* }+ x* Q3 p3 }$ |5 L6 C% ~1 }0 b# e
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些时候,英伦的中国穷老公和富老公也难得的走在了一起,英国政府没有对新移民有英文培训的义务,然而对于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中国学生和学者的联谊会就成为了她们初来乍到得以适应新环境的第一课堂,不论对穷老公和富老公而言都是如此。老张带着妻儿,在他入股的川菜馆里,以“前访问学者”身份,亮相于联谊会,带着骄傲和自信,以及回归本真的质朴,依然像一个领导,不过以及回归本心。老张出国是长期计划,他80年代还拿到了美国大学的Offer,但是因为是官二代所以难以为继。当然,在金蝉脱壳变成访问学者之前,老张夫妇都在中国拿到了澳大利亚的硕士,赴英之前更已经买了两套房,都是至少有四个卧室的大宅子,一栋古典一栋现代,一栋留给儿子作为他和他未来妻子的婚房,一栋自己和老婆居住。然而老张在联谊会上,遇见了小王,小王也刚刚来到英国,在公立医院上班,薪资也因为NHS的阴晴不定而没有很好的保障,来到英国,蜗居在城市里贫户区的小单间,一家三口挤在不到五十平米的小鞋盒里。8 u" y# G' q4 G, f. [" h: U
" i7 L! G. ?! M2 h8 V5 c7 _
初来乍到,当然咋呼一些国内曾经的经历,然而小王只是一个大专,没有钱也没有关系,社会地位更是白纸一张。当然,对老张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小王眼里都是无法想象的。小王惊呼老张夫妇的高学历,极为流利几乎和本地人差不了太多的英文水平,以及老张夫妇在国内极敏锐的政治嗅觉,更钦佩他们选择激流勇退的时机和勇气。老张没有炫耀之意,然而远离权利中心一阵,他娓娓道来他的发迹之路。80年代的大学副教授生涯,90年代下海捞得第一桶金,湖南广东浙江的房地产以及他和一些前官员的关系,老张就像一个没嘴葫芦,他倒豆子的倒完了不少的秘密,包括一些卷款移民的官员生活,或许是不需要再守口如瓶,天命之年的老张第一次享受到了言论自由的乐趣。然而小王心里,他暗暗的想:操你妈的贪官,别显摆行不?虽然这是一起接风洗尘宴,还是在一家英国久负盛名的川菜馆里,在他乡难得一见的鲍翅参肚燕都上全了,然而小王心里已经对老张,有了不少的隔阂。
0 D4 V2 U6 g9 z0 }5 \) g7 M+ x- J& ?, H# r8 C: T* {2 e
老张夫妇虽然五十有余,但是精神头都十分的旺盛,然后在英伦的生活反而让他们变得更加的年轻和有活力,就像三十五六一样。他们交好当地名流,甚至和牛津大学的南非教授Philip Wood都能畅谈经济法和保险法在各国的变化。老张夫妇虽然还是很喜欢交世界各地的好友,但是自居为华人领袖的他们也很喜欢帮助来自大陆的新移民。小王在医院工作的时候,因为吃不惯英国的饮食,老张总是托人,从川菜馆订小王合意的饭食然后送到医院或者是家里,小王一个子都没有掏。然而对于小王的妻子,英文不谙的家庭主妇,张太总是开着她最喜欢的保时捷SUV,来到小王的家里,给她补习英文,然后教授如何在英伦求职的技巧。小王夫妇虽然来到了英国,但是他们对文化的强烈不适也阻碍了他们更上一层楼的实力,小王虽然能勉强用英文沟通,但是她的妻子的英文基本上都还给了老师。由于基础太差,张太很难去将她推荐到主流社会之内,只得走后门让她到一家华人贸易公司工作,虽然她也觉得吃力,但是起码比刷盘子包饺子要好啊,很多外卖店里的非法移民单身汉,饥渴到什么程度谁知道呢?自此以来,小王对老张,从隔阂变成了大恩不言谢,从仇富变成了致富有理。8 v1 G0 |9 v; j

3 W% o3 {# l" ~0 R9 [8 K" `! S# L老张夫妇自然入了籍,再加上自己的社会关系,祖籍国护照依然没有吊销。他们的各种投资蒸蒸日上,儿子更是学业有成事业丰收。斗转星移,数年已过,老张夫妇依然身体健壮精神旺盛,他们不论在中国,在英国还是在摩洛哥,土耳其的投资,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的资产在不断的运筹帷幄中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老张夫妇甚至还能有机会,和米塔尔,阿布拉莫维奇,西敏寺伯爵共同出席全球商会的所谓精英晚宴,当然在这种人多嘴杂的地方很难谈什么正事,但是这也是对这位官二代富二代中国老地主的肯定和赞赏。他的儿子小张,博士毕业,更是在他喜爱的领域创出了一番成就,还抱得美人归,妻子海伦娜的肚子都开始大了,老张夫妇对他们的混血孙子,可谓是翘首以盼。小王一家子在老张的帮助之下最终也在英国站稳了脚跟,或许可以称作奋斗里的中产阶级,不过这么斗转星移几年,他们居然准备回国。
2 I; v3 t9 ^5 Z+ O/ j
! z# }; x! H$ w小王夫妇依然放心不下他们在国内的老父老母,他们在英国深居简出的这么多年,也攒下了不少的积蓄,或许对老张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但是小王对故乡的眷恋,反而是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海外站住脚后。小王的儿子,小小王,英语能力也不怎么样,他在英国呆了一年就回了国,他虽然擅长考试,但只擅长中文的试卷,即便是公立学校他也排名倒数,还被恶少欺负。他的表哥,绰号为老王的王小军,也曾经来过英国读研,不过他和小张的关系,实在是有点微妙。但是这是下一代人的英伦篇章,他们或许都是这片土地上的过客。
  }- X& D6 v7 t& j! P; A
5 d" R9 E% M+ g# u8 u* `  l0 U“谢谢你们在英国对我们的帮助,愿我们国内再会。”小王夫妇向着老张夫妇行了个礼,鞠了个躬,便拿着他们最后的一点行李,登上了机场巴士。老张夫妇目送他们上车,第一次在英国热泪汪汪。" [  }2 R* r5 B  ?# D8 ~
( P( _( @1 g5 S0 [5 i# w! x
英伦是一片神奇的国度,每个人对英伦的感受都是千差万别的。或许对于小王而言,这是一次铭记于人生的美妙的梦,或许对于老张而言,这是一座值得去攀登的新高峰。留也好,离也好,愿每一个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得到自己想要的。' m9 T9 C7 P" X: s

1 R8 d  D0 j7 s最后,小王和老张在这里祝大家平安喜乐,诸事顺利。
嬲乜黄 | 2021-11-13 17: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在六年级结束不久初中刚开学的那个夏天移民去美国的。我记得当时的我十分期待初中的生活,入学考试时见了新学校,我觉得非常漂亮,甚至现在仍然能依稀记去学校路上听见的蝉鸣。
$ y, [" |( R: ]0 V3 _
5 \: D$ M$ N9 L2 C' K4 p7 W. ]1 b       我记得听说签证通过的时候妈妈兴高采烈的神情还记得亲戚们对我说去了美国就会过上更舒服的生活诸如此类的话。可能是我那时候还小,没有见过所谓社会实貌的原因,我没觉得有什么好高兴的。我觉得养育了我十二年的地方很好啊,我很喜欢这里,但我同时也没有很伤心,怎么说呢…是那种没有极端心情很平静的状态吧。( _) A+ x( p' S5 I

6 U# _  Q* @) a; q& Y& ?      妈妈年轻的时候是制鞋车间的总管,据她说每天没什么事情干就吼吼人。爸爸是工程师,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先来了美国,所有我不太知道他具体干什么。甚至到今天我也不知道他以前是干什么的。总之,如今他们都不年轻了,是中国餐馆的职员们。每天12个小时一周六天都在干同样的事情。看着他们这样心里的罪恶感十分重。他们一直期望我能上个名校什么的。但是我不是名校料子,GPA勉强上90,无特长,没有特点,胆小,不知道未来做什么,还特没主见。因为没什么钱还在全美房价最高的地方之一所以买不起房子。目前只租了一个房间。更没闲钱买多余的东西。说实话,不能和其他十六岁女孩子们做一样的事情偶尔是很让人伤心的。又想到以后不能告诉我的孩子,看这是妈妈我长大的房间呢。也有点可惜。8 ^9 ^% h7 ^+ j8 D" [( c" d2 E& L
  }1 [- p' o; p, P# K4 O
       我没有在做和小学同学现在做的事情,不和他们烦恼一样的事情。但也和土生土长的高中同学们有着不同的想法。记得看HIMYM的时候Robin说,哇,我不是美国人但是我也不是加拿大人呢。我居然是一个没有国家的人。然后一副失落的表情。那时候我焕然大悟。原来我也是没有国家的人阿。
% P$ o' z4 Q4 e+ J; H
7 x7 o, ?% P/ m3 ?( X  l# [--------------------(._.)--------------------. ^8 _$ z" B1 O/ g  c* R. r
总之我对移民这个行为的看法是非常复杂的。大家都说美国什么什么制度好,当然我也对此有感触,以后也想在此生活。但是,我想我爱的不是她。所以我的看法到底是什么呢?写了半天结果是个得折叠的答案呢。; I+ c9 _2 y" d/ f! n9 N2 t* H
--------------------(´・_・`)------------------" O. A% f/ q! t4 u! ~7 T' [8 w
如果想带着孩子移民的话,在他们上小学之前赶紧的。
# m8 l& L8 S+ J7 ]) w-------------------ಥ_ಥ-------------------
4 Y, C$ k+ i( D9 v& ~爸爸妈妈认为在原地得不到幸福于是就去远方寻找。但是在远方却也没有找到幸福。
寒武季节俨 | 2021-11-13 20: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移民分两种。
. F4 @1 P' U7 S$ F! J. z8 g$ S8 ^一种是占领型移民,或者叫阿尔法型移民。
4 E, ~: o2 u* }" l) w另一种叫归化型移民,或者叫贝塔型移民。
( U0 G0 n& }) o" e- [绝大多数东北人本质上都是移民。东北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屈指可数,现在生活在东北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别的地方迁移过来的。于是呢?现在的东北是中国的领土,说的是汉语,过的是中国年,吃的是中国菜。" H" E# D$ I+ e# Z8 r
这就叫做占领型移民,移民者将他们的新家园视为自己劳动与武力所得的合法财产,自己则是这片土地当仁不让的主人与拥有者,对这片土地拥有不可辩驳的所有权与主导权。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爷姓曹,爷家的一草一木都姓曹。要想从此过,除非从我的尸体上跨过去。
2 e3 i, t( u$ |另一种归化型移民,案例略。
123458359 | 2021-11-14 04: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某大佐的说法,那么满洲开拓团自然是移民里的豪杰。开拓团绝对是占领性移民,开拓团将满洲视为自己劳动与武力所得的合法财产,自己则是满州这片土地当仁不让的主人与拥有者,对满洲拥有不可辩驳的所有权和主导权,此铁路是我修,此矿是我开,爷姓和,爷家的一草一木都姓和。要想从此过,除非从开拓团的尸体上跨过去。
1 @& t; w  J$ m% ?$ j7 T# z然后苏联红军就真的从开拓团尸体上跨过去了。
$ z" G' i* y9 y" ]6 D9 ?开拓团也把自己称之为移民,但无论你如何口若莲花地修饰,殖民就是殖民。
- [+ R% d0 ^" K1 Y* x2 z
/ w- ?8 b/ U) @( k; ~0 k! Q* O, k& @- P! v
) ~( Y  b; S* o, X
! F+ Q$ w9 D- ]
结合人民观察家最近的言论,真的让人不由得感叹一句,昭 和 正 统 在 华 夏。
( l+ K, B, ~( i, H# a
8 H' T! [6 O2 F! X2 W$ g
5 m6 L% I6 a' U  J+ V
# g: f, v# ?. n) }4 G'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