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双减」后,猿辅导转型做羽绒服业务?双减下的教培行业出路在哪里?

[复制链接]
诗住花若响 | 2021-11-11 05: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就是好,不管是骗的,赚的,偷的,这也告诉创业者,在能要钱的时候就多要,碰到傻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不要讲良心,狠狠撸。现在,企业既然做不下去了,那么转行为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资逻辑已经变了,而创始人有没有能力去对剩余的资金负责,要小心的是资方了,欠钱的是爷,如果转型多次倒闭甚至资金进入个人腰包,都不会成为李勇的黑记录,反而是谈资,而资方这些合伙人和投资经理,未来的记录里,那就有趣了。
念珠1 | 2021-11-11 11: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教育培训行业摸爬滚打14年。/ j0 a' R+ }5 i" t. i8 j% t7 J5 @
从上大学带家教开始,到现在带辅导班。
0 |; r' x- H. Q7 z一直都是自己招生,自己带学生,也没有合作,没有办机构。
) ]7 n& b- r7 J1 P8 }" v2 s带学生最多的时候是七八十人,最少的时候是十几个人。
9 s9 b0 S' N+ N5 j! v* o8 J; u, w: c* E钱也没挣上,刚开始带一节课三四十,到现在带一节课六七十。勉强挣个工资。
# |3 I. ]/ t0 E, ?# b/ {前年疫情,三四个月没有开课,也就三四个月没有收入,房贷车贷基本考信用卡维持。
- Z* u' `! u4 b& g6 w疫情过后,正常开课,流失掉了一部分生源。
( N3 N1 \( n9 `! O3 w. O不过好歹也能开课了。
0 @4 E7 Z9 T& q0 R/ w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听说小区里面的辅导班要查,不让代,要办办学许可证。
0 ]( M5 |2 U* V( x: U. T5 B: m好吧,/ d5 W8 v( d- V7 c- h7 `! H
要办办学许可证,需要正规的商铺,三百平以上。! `4 n2 V  s! i4 F  Q, ~2 m6 h
我一个人代课,三百平以上的房租一个月就要两三万,房租都挣不上。9 E& @. v2 V( l0 P8 m  t
找了一个办机构的老板,从里面组了一间教室,一个月租金6400,前两个月基本上挣下的钱,一大半教房租了。
) M4 Y& m: R$ i. A5 W. r从今年元月份开始,我带的学生明显增加,收入变的好一点了,不到半年又遇到双减。
7 P1 |, M  {9 h7 i# c+ R. ?7 j" G要改行。
6 D* K" E8 @7 M; N' D改行哪有那么简单,干了14年,从20岁的毛头小子到现在3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除了代课,再也没啥技能。
+ R' s/ o( [( s# K; N: }% @一个月房贷、车贷加起来八九千,还有信用卡一堆,网贷也没有还完。
0 H! v- c: f8 W: D- t5 e机构老板在双减后也不干了,房子退掉了,我也没法干了。
. V  z! D4 q! [4 Z/ b; o2 @现在在家里带几个学生,收如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
$ d. ~9 E* z# R) i+ v. n但是不带吧,真的不知道干啥呢。9 k2 O  s$ l+ Q2 `- Y  K8 |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疫情期间网上捣鼓自媒体。% x7 z. a- B8 J& k0 q6 a
做了一个像样的网课,卖的还不错,一年时间卖了1万元,但也是杯水车薪。
% u  S; h+ a6 e9 M: N, ^先这样吧,家里带几个学生,平时做点网课,自媒体啥的,先把自己养活了。边走边看。
悠悠321 | 2021-11-11 21: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未来出路的问题,从双减政策文件出来,到现在,被问过很多遍。
8 R  r9 N) j3 B乃至于不少关心我的网友们,不断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询问我是否会转型,以及善意的提醒我“教育行业玩完了,赶快转行吧,刘老师”。4 l* X4 n8 e* y) E0 Q
在此,先对所有长期关心我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k7 Y4 ^' ~6 q5 r+ z8 E; a- {  n
接下来,还是基于这个提问,讲讲自己的看法。% m4 \' e+ `2 Y, e3 W& `$ Q9 ?
同样的,先给结论:教育行业未来是否还有机会,得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是有教育情怀,想借此养家糊口的,个人认为未来也还是有机会的。
3 A  r' \  E" z$ {& @/ |二是纯粹投资,且指望在教育行业能够比之前所待的行业赚得更多,希望通过教育行业轻松实现大富大贵和财富逆袭的,或许可以绕道了。
0 V% ^) w& P, P) |  \1 L首先得明确,双减政策对于培训机构治理的核心思路是去资本化和去产业化,回归为民生工程。这一点,在所有目前已发布的文件中讲得清清楚楚。
8 w4 P' \$ P" {4 I8 O如果一个行业没有资本青睐,单纯靠创业者开机构办学来实现产业化经营,基本不可能。也就意味着,指望开机构到一定程度后套现走人的路走不通。( W% f! l9 q- ?+ K2 g
同样的,一次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和资金全面接受监管,事实上就等同于截断了教育机构产业化扩张的通路。! R- }; C4 r8 C6 q, u- e1 g
现金流的监管,同步带来的是单店投资门槛的提高、整体运营能力要求的提高以及综合成本把控能力的提高,这一招就足以让机构只能在单店经营中获利。; k0 X* B4 Q! @) Q- b* _
可能看到这里,你会有些失望,觉得自己因为双减政策好像错过了几个亿。
# d, F1 n* B8 w% e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没有双减政策,又有多少机构能真正获得资本的青睐,完成产业化经营?
" Z6 Q5 W9 q& T! A( B我自己长期在全国各地的机构里做咨询,一直以来的观点是: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现在的格局是大市场、小公司,真正瓜分这个市场体量的,是千千万万家小、微型教育机构或名师工作室。
+ c6 P% l6 J  h这些小微机构,仅有的出路自成立以来就都是:授课获利;尤其是在二三四五线城市。
* o: ~& _9 {7 j# K  L, b8 |9 }也就意味着,无论有无双减政策,大部分人在做的就是一门生意,就是把机构当做养家糊口的工具。6 h# r$ c, B/ F! l% o" ^% \
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理也就平衡很多。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资本化、产业化,从来没来过,也一直没有注入过这种基因。
: {# t, X8 ]" L2 v/ T  h( I9 ?% l所以,如果你还在经营机构,请好好招生,好好耗课,好好控制成本,好好做好合规,好好赚取那点利润,还是有机会的。$ W0 c% N* f# C! ]  A6 |# O
机会是有,不一定人人都能抓住。这个抓住是双向的,既是机会选我们,也是我们选机会。+ z' i5 s. j3 E2 P' ]$ E" u+ @; r+ ^
从我所接触的离场的人来看,大家一致得出的结论是:投资回报率和投入产出比低。所以,即使行业还有未来,也主动放弃,离场。
( Q5 X2 p) t3 D毕竟,当下教育行业的很多创业者,还没有到财富自由那一步。之所以拿着大部分家当开机构,还是希望能够在短期内有较好的回报率。
! p2 c9 ?% p/ O5 l; J: v也就意味着,无论当下在运营机构,还是未来想开机构,都得去掂量掂量口袋里的钱能够撑多久。还得去评估一下自己同样的精力,投入在其他领域是否能得到更高的产出。
& F. H: l* i2 y6 V! k+ W! ~. |早教、编程、美术、体能……所有素质教育项目的企业主,都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 D# w' ]  x# y6 y6 G: x! v觉得能接受未来的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回报率,那也就不悲观了。  Y: M5 D5 z& ]: R/ U' X5 n
但也别太乐观。合规、资金监管、收费周期3个月……这些措施指向的都是:钱难赚,现金流紧张。
7 m4 C1 S0 N+ }9 \5 J如果还是按过往只要招生就能存活的心态经营机构的话,建议早点关门。未来还想开一家赚钱的机构,必须要把精细化数据管理提上日程。
$ e/ U7 ~: K! r. {  m/ Q招生、销售、教学、服务、成本把控,都得一手抓。一旦有一个模块出现问题,最后会陷入长期追加投资的境地。# e& r2 p' v0 K7 l- _
假若靠长期追加投资来满足个人教育情怀,即使你愿意,你的家人和另一半也不一定愿意。1 [7 Q# i( l/ c* P; }5 n# @2 j
所以,总结一下,教育行业未来还有没有机会,实际上是由我们自己的预期管理决定的。
3 Q, o) ]% R) ?) r( I4 H如果你有教育情怀,想养家糊口,可以继续做;如果单纯投资,想大富大贵,请远离。
2 v* Y5 Z# A  C) T# F( o4 Q! Q另外,继续做的,请一定要去强化自身管理能力,要不然始终会被市场(自己)淘汰。(刘一一,“深学邦”创始人,专注提升教育机构的综合盈利能力,微信号:sxblyy02)8 p# R: Y- M- c1 q* b
<hr/>未来能经营机构的,只有一类人,既有钱,有势,有教育情怀。1 F) Y2 d) ?2 C1 }: x4 g: [1 m
​从目前所有政策来看,接下去的教育行业,所有机构都必须合规。  g: Q1 B/ F: Q; ^0 C
场地、消防、收费、教学内容、教师资质等,都将严格按照指定标准来实施。4 r7 `/ z) H3 m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k* J/ t7 Y; G# J! ?
意味着:机构的整体投资成本会大大提高,保守估计得在过往的基础上提高50万以上!
" j9 S% y* i" G) C. G当然,这还不是结束!
- m; @6 j2 a% Q* G因为一次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且学费要收到指定的监管账户上,所以,你起码还得准备一年左右的周转资金。
5 d( K& a- b) T9 i3 i. }- j这笔费用,按二线城市新创机构运营成本来测算的话,应该在60-80万之间。
" w/ Y) O2 i' X0 o' q( D政策之前,你大概投资50万能搞定的事情,未来得投资140万。
# P5 V! ~, _) T2 d  o' Y为了让你明白这140万是怎么出来的,这里需要给你拆解一下(拿2线城市来举例):7 L* n& e# [1 G4 c
300平、双消防通道的场地,一年租金在28万左右(含物业管理和水电),一般这些城市,都是付半年,押3个月,所以首期投资款得支付21万;
& |, p2 l' \# p- [2 |装修,做得稍微简单一点,还只能是毛坯(不需要打墙和运送残渣),按1200元一平,费用也得在36万左右。
* |$ k7 q% K' V- {1 L3 c# C接下去是空调、办公设备、教学设备等硬件采购,没个10万也很难搞定。4 y7 K6 C8 [0 F' Y* f* b
还需要做消防,拿消防验收报告,除甲醛,部分地方还需要托关系办理办学许可证,七七八八加起来得15万。
" G9 ^0 [" V& N2 [0 ^/ f) h最后是前期的人力成本、市场营销费用,按3个月测算,保守估计也得18万。
  |$ e( p5 L1 j1 T2 A+ {6 A合起来就是所有的投资总额,总计在100万。7 B% @, P4 D! O& \$ _
由于接下来一次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且学费会统一接受监管。原本只需要3个月周转资金,在此政策的监管下,机构周转资金得再提高半年。这笔投入在40万左右。) T: _8 a9 l2 J9 P; g
请注意!到这个阶段,只是代表你的机构开起来了,但距离运营起来,还有需要很长一段时间。2 p& l# t, g% e% ?, D7 t( ]- E
一年之内,拿出现钱140万,说实话,本身就是一道门槛!; q! X) N, q  T
过往的名师工作室,小微型机构之所以能存在,本质上是因为创业门槛低,自己有技术,能招到学生,在家里上课就能赚钱。
$ u; m! b" w  [( V) p4 [而一些稍有规模的机构,因为投资人是外行,感觉这个行业的钱很好赚,稀里糊涂就进来了。最后只能是拿其他产业上的利润来填教育产业。
4 _9 p  Q( B4 E6 T* m如果你经历过之前的教育行业,就很清楚,这道门槛所带来的影响就是:行业垄断。
  M, y8 i. M0 |有钱,有情怀,想做教育,你就来!
: O+ E/ l: P' F有钱,没情怀,想赚快钱,你莫进!2 g" P) _' ^5 {, o; ]
没钱,有情怀,想卖技术,门没有!
% \2 y0 i" p4 k' y不要试图去挑战政策的底线!建国以来,把教育行业政策写进国策(十四五规划),是首次!5 s  z- M  r5 G. e( X
还有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擦边球做法,在前几天发布的文件里,也全部明确。4 w& k# q& e9 K7 F% k" {5 Z) |2 c0 A- X
- m4 P. J' f3 Z6 f, u
这里也引用一下:
4 s4 X9 t1 K1 t8 ^& {, C& T1.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S+ F/ E7 G* A4 e# E4 [9 M/ p2.没有教师资格证或者在职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外培训;
) y6 F' |) r% P5 ~: v3.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 T' }2 t3 r  |) Z7 i
4.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 y2 i* h4 m% j( e+ \5.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5 F& }" a( b) o- T1 b- V6 w
6.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
% A. C4 {. i- q6 S7.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x' S. E1 y# d$ u- C0 d最有杀伤力的是第7条,这种说法等同于:何谓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一切解释权归政策制定者。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w$ B5 I) {% g$ \4 n7 P" }% b5 v" M) I
所以,没钱、没势,没背景的,都没法再开机构了……(刘一一,“深学邦”创始人,专注提升教育机构的综合盈利能力,微信号:sxblyy02)8 v: n; J2 e8 e5 J
温馨提醒:刷完这篇回答,就觉得自己记住了,其实很快就会忘记,下次想看也找不到了, 所以走之前别忘了点个赞,这样就能快速收藏这篇回答了。我是刘一一,一直在知乎为你分享更多干货。
净土935 | 2021-11-12 09: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身穿“猿导”与孩子一起做“猿导”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A5 @& u1 a) P: b3 y/ o

0 Y8 }& |1 f( o- y. v  T$ r. E! s* p
    猿辅导的服装目前正在搭建设计师团队,已经有5个人了,准备做时尚的户外羽绒服,面向成人市场。 在确认了自己即将转行卖羽绒服后,猿辅导紧接着宣布正式进军To B智能教育市场,并即将推出新品牌“飞象星球”。
    & z) e2 M. R; }4 ]+ T( J$ r$ [+ Q0 T
飞象星球主要业务是面向政府和学校,为公立学校提供智能教育平台及产品。
听着离谱,但是是真的。' x5 i3 k0 L7 x; O7 h9 J. t" w: N4 b

7 w9 L7 X) z  e0 A$ v1 v2 j! q9 @; d4 s$ Q. a( z
: z# j$ g, ]" {1 R- K5 y. S- y
<hr/>双减政策下,其他的教培巨头转型
' o; ~  v5 o2 b' E
+ R& y; V% P- c' y8 k% J1、新东方重拾素质教育和大学生市场
2 S5 k8 X2 l$ V" ?& A$ i9 ~. e失去K12市场的新东方,将视线转向素质教育和大学生教育——
5 B+ s6 f% D! k2 E- J% c3 W一个是宣布成立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创作学院、人文发展学院、语商素养学院、自然科创空间站,智体运动训练馆、优质父母智慧馆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包含儿童美术、书法、编程、口才、象棋等素质教育类课程。
: ^" k: k& L3 i. J/ p  [另一个举行了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品牌升级发布会。宣布将对现有的四六级项目、考研项目、出国考试项目、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未来也将拓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等培训项目。
$ i6 N3 Q9 _4 F7 d5 I
) O& c2 j( |9 w+ k
/ n( d) _! r% c* C' r5 {# U) r3 x  y8 T
2、好未来基本一致,转型儿童素质教育,发展线下; g9 V# A. W/ d/ n# A* k
好未来是对旗下教育品牌进行业务升级。——将儿童素质教育品牌“励步英语”正式更名为“励步”,推出励步儿童成长中心并对素质教育产品进行升级。) B$ q- ?' p9 |, O) `
计划推出全新线下学习空间——励步儿童成长中心,涵盖戏剧、口才、美育、书法、益智、棋道等新产品。
! l& D! q9 V& K5 J5 q: @8 R
) t8 c+ j( p) n' |! C4 @" ?4 n8 E. M0 v
9 m7 l) F5 j# N8 O+ e
3、精锐教育是反应最早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主营业务
* P- i3 O( G& X  o4 G5 z2 P7 L早在5月20日,精锐教育就发布承诺书称其作为海淀教委审批的培训机构,将致力做好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双减”之后,精锐教育更是对素质教育品牌“至慧少儿”、“小小地球”进行战略升级,建立精锐少儿素质教育新体系。6 l: y8 E1 X$ Z" ~! y
其课程主要包含“科创素养、语言培养、艺术素养、综合实践”等四大板块,设置了“科学、逻辑、口才、戏剧、营地研学、音乐、美术”等课程。- L4 c  o! X% ]% a
从2020年精锐教育Q1时期的财报显示,虽然精锐教育的营收状况并不乐观,但其少儿教育领域的“至慧学堂”及“小小地球少儿英语”总净收入为1.4亿元,占总净收入的20.5%,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成为精锐教育的主营业务。/ w+ `) q( y( [6 m- c) S$ _
<hr/>教培集中竞争素质教育
$ a+ {- L& @' X' t- u7 _0 A% B% J+ \6 K6 v& [
素质教育的路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 {* J8 j% C( s. V& |* h其实素质教育已经被发掘多年,只不过在K12高竞争、强需求的状况下,素质教育未得到重视。" g4 N/ S" u' y1 D$ k! Y1 Z+ i1 `; G2 d
在“双减”政策下,又纷纷转向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契机,也是一种机遇。
2 Q0 O6 _. R" N5 H. v/ `/ J; D
从教培企业来看,目前素质教育赛道尚未出现龙头,赛道也尚未得到细分,那么如何把握机遇,迅速抢占高地也是企业是否能从困境中挣脱的关键。
2 d. U) C5 S& j% w8 b' K/ b. A从教育发展来看,逐渐僵化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果素质教育在国内能繁荣发展起来,未来高质量人才的培育和健康度,还是值得令人期待的。
<hr/>参考资料:
, o9 e# Y2 N; J+ H! w" ]2 l9 U5 E/ M0 w9 I
猿辅导成猿“服”导?教培机构转型急转弯
  w0 e3 a+ a  S! c+ ^三大教培巨头选了哪些转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