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双减」后,猿辅导转型做羽绒服业务?双减下的教培行业出路在哪里?

[复制链接]
诗住花若响 | 2021-11-11 05:2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钱就是好,不管是骗的,赚的,偷的,这也告诉创业者,在能要钱的时候就多要,碰到傻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不要讲良心,狠狠撸。现在,企业既然做不下去了,那么转行为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资逻辑已经变了,而创始人有没有能力去对剩余的资金负责,要小心的是资方了,欠钱的是爷,如果转型多次倒闭甚至资金进入个人腰包,都不会成为李勇的黑记录,反而是谈资,而资方这些合伙人和投资经理,未来的记录里,那就有趣了。
念珠1 | 2021-11-11 11: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教育培训行业摸爬滚打14年。7 S4 d7 W0 c3 D( }  z" |
从上大学带家教开始,到现在带辅导班。4 Y# _2 Z. [8 Q! `& ?; `: o- V% m4 l
一直都是自己招生,自己带学生,也没有合作,没有办机构。
9 C% H. h2 `- b% e带学生最多的时候是七八十人,最少的时候是十几个人。! S" s) D; s' w  j
钱也没挣上,刚开始带一节课三四十,到现在带一节课六七十。勉强挣个工资。
+ {; b1 k, _: f0 x前年疫情,三四个月没有开课,也就三四个月没有收入,房贷车贷基本考信用卡维持。( N7 y7 Z8 q! y( i8 S
疫情过后,正常开课,流失掉了一部分生源。8 j; j: i# E4 W; [5 ^
不过好歹也能开课了。0 S3 z7 m* g+ }" v5 A
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听说小区里面的辅导班要查,不让代,要办办学许可证。# w* g- b% J# W% e) f: H
好吧,
3 d% ]. k5 ]3 d2 d要办办学许可证,需要正规的商铺,三百平以上。! }. c/ a6 ?' I& @# G7 j7 {
我一个人代课,三百平以上的房租一个月就要两三万,房租都挣不上。* z. w! p  f& L  _1 O; m
找了一个办机构的老板,从里面组了一间教室,一个月租金6400,前两个月基本上挣下的钱,一大半教房租了。
+ G$ t( L$ n' i" o9 Q5 g从今年元月份开始,我带的学生明显增加,收入变的好一点了,不到半年又遇到双减。0 V; W+ L# N- v6 n5 @( {9 g4 [
要改行。! V' v9 L1 P& n5 g
改行哪有那么简单,干了14年,从20岁的毛头小子到现在30多岁,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除了代课,再也没啥技能。8 L! R7 q6 z; _7 a7 ~6 K
一个月房贷、车贷加起来八九千,还有信用卡一堆,网贷也没有还完。( l/ P$ x4 Q& M
机构老板在双减后也不干了,房子退掉了,我也没法干了。
2 f8 X' |# x# j现在在家里带几个学生,收如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
$ d% K1 u$ s( B4 e6 p9 G; H但是不带吧,真的不知道干啥呢。
: b4 D6 u+ M. Y- h! ]/ s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疫情期间网上捣鼓自媒体。
6 g& J  Q6 N+ Y5 [6 ~* I做了一个像样的网课,卖的还不错,一年时间卖了1万元,但也是杯水车薪。, b& u6 c. A% ~! ?: q
先这样吧,家里带几个学生,平时做点网课,自媒体啥的,先把自己养活了。边走边看。
悠悠321 | 2021-11-11 21:5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未来出路的问题,从双减政策文件出来,到现在,被问过很多遍。% z- x7 p6 h: k- ?/ E  |( b
乃至于不少关心我的网友们,不断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询问我是否会转型,以及善意的提醒我“教育行业玩完了,赶快转行吧,刘老师”。# l! @& u2 R8 w: m+ `+ a
在此,先对所有长期关心我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H( p( {" ^- l6 q; e$ T
接下来,还是基于这个提问,讲讲自己的看法。
! I$ X0 f3 w) U. B$ k2 r同样的,先给结论:教育行业未来是否还有机会,得一分为二的看待,一是有教育情怀,想借此养家糊口的,个人认为未来也还是有机会的。
  Q) U) l5 }( N- K/ O/ G二是纯粹投资,且指望在教育行业能够比之前所待的行业赚得更多,希望通过教育行业轻松实现大富大贵和财富逆袭的,或许可以绕道了。
# p$ [/ i, h& O首先得明确,双减政策对于培训机构治理的核心思路是去资本化和去产业化,回归为民生工程。这一点,在所有目前已发布的文件中讲得清清楚楚。
+ Z3 i2 y  S, F, e  O如果一个行业没有资本青睐,单纯靠创业者开机构办学来实现产业化经营,基本不可能。也就意味着,指望开机构到一定程度后套现走人的路走不通。1 }- `, U3 r; |) v: V" `4 O  y
同样的,一次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和资金全面接受监管,事实上就等同于截断了教育机构产业化扩张的通路。
8 j. Z# Z) k( F7 |' J) u现金流的监管,同步带来的是单店投资门槛的提高、整体运营能力要求的提高以及综合成本把控能力的提高,这一招就足以让机构只能在单店经营中获利。5 X. x( s( T% ~! r
可能看到这里,你会有些失望,觉得自己因为双减政策好像错过了几个亿。
1 R6 O% n! w/ K6 _; }. _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没有双减政策,又有多少机构能真正获得资本的青睐,完成产业化经营?
! c9 L1 S  G8 m) a& C. [$ l我自己长期在全国各地的机构里做咨询,一直以来的观点是: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现在的格局是大市场、小公司,真正瓜分这个市场体量的,是千千万万家小、微型教育机构或名师工作室。8 F0 p" ~4 ~4 w$ f6 ]" y4 [7 g
这些小微机构,仅有的出路自成立以来就都是:授课获利;尤其是在二三四五线城市。. G& l; T: \- x5 `& }
也就意味着,无论有无双减政策,大部分人在做的就是一门生意,就是把机构当做养家糊口的工具。
6 P4 b% l* b1 _; m$ ^+ f从这个角度出发,心理也就平衡很多。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资本化、产业化,从来没来过,也一直没有注入过这种基因。. i! s& x6 \2 y5 g6 m9 k6 V
所以,如果你还在经营机构,请好好招生,好好耗课,好好控制成本,好好做好合规,好好赚取那点利润,还是有机会的。1 g& f: l: _; k- s: z! d- S
机会是有,不一定人人都能抓住。这个抓住是双向的,既是机会选我们,也是我们选机会。) y; T  ^. V0 _% ~  o/ [5 x
从我所接触的离场的人来看,大家一致得出的结论是:投资回报率和投入产出比低。所以,即使行业还有未来,也主动放弃,离场。+ b/ z/ r  {- B' Q% e4 s4 Z
毕竟,当下教育行业的很多创业者,还没有到财富自由那一步。之所以拿着大部分家当开机构,还是希望能够在短期内有较好的回报率。
" d) j  K0 P) K5 Z也就意味着,无论当下在运营机构,还是未来想开机构,都得去掂量掂量口袋里的钱能够撑多久。还得去评估一下自己同样的精力,投入在其他领域是否能得到更高的产出。' r. I: b5 G4 W4 ]: p; @0 n4 A
早教、编程、美术、体能……所有素质教育项目的企业主,都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9 }0 H7 S$ n; r: a* E5 p% R& ?5 e觉得能接受未来的投入产出比和投资回报率,那也就不悲观了。
5 F0 O, b2 X5 A  j2 Z1 i$ ~但也别太乐观。合规、资金监管、收费周期3个月……这些措施指向的都是:钱难赚,现金流紧张。
1 L9 x2 V) B6 [* W) @9 l如果还是按过往只要招生就能存活的心态经营机构的话,建议早点关门。未来还想开一家赚钱的机构,必须要把精细化数据管理提上日程。
7 |4 w6 V8 j1 Y" Q$ w3 ?/ b/ l5 Y招生、销售、教学、服务、成本把控,都得一手抓。一旦有一个模块出现问题,最后会陷入长期追加投资的境地。0 O1 e' s2 y' f5 G5 ?
假若靠长期追加投资来满足个人教育情怀,即使你愿意,你的家人和另一半也不一定愿意。
- l4 Q; c' S  I: X) I所以,总结一下,教育行业未来还有没有机会,实际上是由我们自己的预期管理决定的。. j! x; _9 {' S
如果你有教育情怀,想养家糊口,可以继续做;如果单纯投资,想大富大贵,请远离。* B4 m$ c7 S* Y; R
另外,继续做的,请一定要去强化自身管理能力,要不然始终会被市场(自己)淘汰。(刘一一,“深学邦”创始人,专注提升教育机构的综合盈利能力,微信号:sxblyy02), H& m1 R. F1 G5 K% {. W
<hr/>未来能经营机构的,只有一类人,既有钱,有势,有教育情怀。
- \4 \% e  ]" z: }% c$ e+ q( e​从目前所有政策来看,接下去的教育行业,所有机构都必须合规。
6 S4 T  {8 A/ a$ r# v) N0 \; Y场地、消防、收费、教学内容、教师资质等,都将严格按照指定标准来实施。
0 u& R3 V; V, N$ ^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 O- s7 t# e! N7 P6 G: B$ L! m( [
意味着:机构的整体投资成本会大大提高,保守估计得在过往的基础上提高50万以上!
, w8 |2 F% q" |, S当然,这还不是结束!
, z& e6 M( |& R5 m9 l0 N) `因为一次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且学费要收到指定的监管账户上,所以,你起码还得准备一年左右的周转资金。
9 I; Z; i. ^! M/ p' h这笔费用,按二线城市新创机构运营成本来测算的话,应该在60-80万之间。
$ @2 x9 b! Y  i; F1 c政策之前,你大概投资50万能搞定的事情,未来得投资140万。
& U& f# [5 d& f$ ^( j; F为了让你明白这140万是怎么出来的,这里需要给你拆解一下(拿2线城市来举例):
) t1 A7 h( j. t  w7 Z7 I300平、双消防通道的场地,一年租金在28万左右(含物业管理和水电),一般这些城市,都是付半年,押3个月,所以首期投资款得支付21万;! B2 |; @0 a, r+ `$ R  t6 {
装修,做得稍微简单一点,还只能是毛坯(不需要打墙和运送残渣),按1200元一平,费用也得在36万左右。
% |$ D8 B- P# ]2 v0 S接下去是空调、办公设备、教学设备等硬件采购,没个10万也很难搞定。* u2 x% h3 _" ]( p. G
还需要做消防,拿消防验收报告,除甲醛,部分地方还需要托关系办理办学许可证,七七八八加起来得15万。
' E7 w4 @' S( R4 s* Q% K最后是前期的人力成本、市场营销费用,按3个月测算,保守估计也得18万。# ?/ t6 X- _. v
合起来就是所有的投资总额,总计在100万。
: z; v: W; D) X* |) e' \( `2 v由于接下来一次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且学费会统一接受监管。原本只需要3个月周转资金,在此政策的监管下,机构周转资金得再提高半年。这笔投入在40万左右。
6 D! v2 e  {7 n9 [- Q) [9 G7 n9 `请注意!到这个阶段,只是代表你的机构开起来了,但距离运营起来,还有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9 E3 g( ?3 R5 |: \. ?7 n+ g& [一年之内,拿出现钱140万,说实话,本身就是一道门槛!0 V; V8 |$ P8 j) ]: M5 I
过往的名师工作室,小微型机构之所以能存在,本质上是因为创业门槛低,自己有技术,能招到学生,在家里上课就能赚钱。7 f( S+ n* r+ ]" K
而一些稍有规模的机构,因为投资人是外行,感觉这个行业的钱很好赚,稀里糊涂就进来了。最后只能是拿其他产业上的利润来填教育产业。1 L: t) S. u$ w! n0 T6 l9 K0 ~
如果你经历过之前的教育行业,就很清楚,这道门槛所带来的影响就是:行业垄断。4 w+ J2 W  H9 e, g8 C9 `  u) \
有钱,有情怀,想做教育,你就来!6 p- ]& p1 H3 q, c$ X' Y5 t1 d
有钱,没情怀,想赚快钱,你莫进!
' Y! X) ~3 ^/ _9 v' j没钱,有情怀,想卖技术,门没有!" J8 m6 f# _2 h1 n
不要试图去挑战政策的底线!建国以来,把教育行业政策写进国策(十四五规划),是首次!
. h6 {4 z+ a0 n还有你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擦边球做法,在前几天发布的文件里,也全部明确。
  `" T* z, ?! o, {% k+ Y
4 Q% K0 \: y% j7 b这里也引用一下:* }4 H& l) V8 Q" Y
1.以咨询、文化传播、“家政服务”“住家教师”“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 z$ q0 P: ^+ _+ @2 I, m( e/ ?2.没有教师资格证或者在职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外培训;# }9 A7 d/ Y" N) @" t. O8 X
3.违反培训时间有关规定,通过“直播变录播”等方式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 U6 k2 t- H7 i6 |4.违反培训地点有关规定,组织异地培训,在居民楼、酒店、咖啡厅等场所,化整为零在登记场所之外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学科类培训;& L( }: [1 Q" g0 G  S  R" @& \
5.违反培训内容有关规定,以游学、研学、夏令营、思维素养、国学素养等名义,或者在科技、体育、文化艺术等非学科类培训中,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 n+ ?  A( G  Q) f3 K+ M/ _6.违反培训方式有关规定,线下机构通过即时通讯、网络会议、直播平台等方式违规开展线上学科类培训;6 M3 A* u+ C" A/ I% p' o
7.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 [$ `- a: z3 h% }( k
最有杀伤力的是第7条,这种说法等同于:何谓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一切解释权归政策制定者。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 I; f5 c% ^: l所以,没钱、没势,没背景的,都没法再开机构了……(刘一一,“深学邦”创始人,专注提升教育机构的综合盈利能力,微信号:sxblyy02)0 G0 a% E" Q% d  e) D
温馨提醒:刷完这篇回答,就觉得自己记住了,其实很快就会忘记,下次想看也找不到了, 所以走之前别忘了点个赞,这样就能快速收藏这篇回答了。我是刘一一,一直在知乎为你分享更多干货。
净土935 | 2021-11-12 09:0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家长身穿“猿导”与孩子一起做“猿导”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3 ~, t7 o+ _9 w" j
$ n8 [- j" |" j3 g! k
    猿辅导的服装目前正在搭建设计师团队,已经有5个人了,准备做时尚的户外羽绒服,面向成人市场。 在确认了自己即将转行卖羽绒服后,猿辅导紧接着宣布正式进军To B智能教育市场,并即将推出新品牌“飞象星球”。 + [- B/ j* h9 N& p$ @2 j2 s
飞象星球主要业务是面向政府和学校,为公立学校提供智能教育平台及产品。
听着离谱,但是是真的。# d0 a" H% c% }( s8 {% E
3 X2 f7 s; h  B8 l+ g; e

8 I: O7 H( f# s' G! V& N; @  ^
<hr/>双减政策下,其他的教培巨头转型, `* e: G  T: z7 J; n1 R

: j8 h  H/ R9 P8 m. B1、新东方重拾素质教育和大学生市场
+ h. y, W' K) E1 J. f失去K12市场的新东方,将视线转向素质教育和大学生教育——- U& r, g9 u+ B& l
一个是宣布成立北京新东方素质教育成长中心,下设艺术创作学院、人文发展学院、语商素养学院、自然科创空间站,智体运动训练馆、优质父母智慧馆六大板块六大板块,包含儿童美术、书法、编程、口才、象棋等素质教育类课程。" G$ o4 p) _4 b" x) X, g
另一个举行了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品牌升级发布会。宣布将对现有的四六级项目、考研项目、出国考试项目、教资项目、财会项目进行全面升级,未来也将拓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司法考试等培训项目。& R: w. U+ I6 }- P
1 \2 Z6 W$ Q6 V  f

) M9 G8 k; ]7 `( y, w4 Y' `! F, Y2 h& Y7 Z+ I; T4 N
2、好未来基本一致,转型儿童素质教育,发展线下. N/ f4 e" J& J4 Y
好未来是对旗下教育品牌进行业务升级。——将儿童素质教育品牌“励步英语”正式更名为“励步”,推出励步儿童成长中心并对素质教育产品进行升级。
7 l/ u  a, v2 N/ `' t6 N计划推出全新线下学习空间——励步儿童成长中心,涵盖戏剧、口才、美育、书法、益智、棋道等新产品。0 S9 o3 B& u. ^% K4 W! P, n
- O8 X! q$ {0 a$ J

- q) H% ?, `( |5 D# j0 u; e4 Z' k5 {: s/ H) P
3、精锐教育是反应最早的,素质教育已成为主营业务
. t8 |+ R; X# R* R) N" Q早在5月20日,精锐教育就发布承诺书称其作为海淀教委审批的培训机构,将致力做好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双减”之后,精锐教育更是对素质教育品牌“至慧少儿”、“小小地球”进行战略升级,建立精锐少儿素质教育新体系。
3 t3 U- D5 b0 B" p1 G; e其课程主要包含“科创素养、语言培养、艺术素养、综合实践”等四大板块,设置了“科学、逻辑、口才、戏剧、营地研学、音乐、美术”等课程。
/ k& k& ^3 l7 y从2020年精锐教育Q1时期的财报显示,虽然精锐教育的营收状况并不乐观,但其少儿教育领域的“至慧学堂”及“小小地球少儿英语”总净收入为1.4亿元,占总净收入的20.5%,素质教育已经逐渐成为精锐教育的主营业务。
4 b5 W+ F: V4 a! @+ S# e/ f6 s% k<hr/>教培集中竞争素质教育
$ v* ]' [) W! A, g
) P+ i' [$ j2 M+ `) I- w8 n素质教育的路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
4 E) Z& U) h: O: D1 }7 `其实素质教育已经被发掘多年,只不过在K12高竞争、强需求的状况下,素质教育未得到重视。& _- [! b$ G8 H, y
在“双减”政策下,又纷纷转向素质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契机,也是一种机遇。1 o- D9 m! C/ }1 E
从教培企业来看,目前素质教育赛道尚未出现龙头,赛道也尚未得到细分,那么如何把握机遇,迅速抢占高地也是企业是否能从困境中挣脱的关键。
3 H: d% a" @" e- W/ }从教育发展来看,逐渐僵化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如果素质教育在国内能繁荣发展起来,未来高质量人才的培育和健康度,还是值得令人期待的。
<hr/>参考资料:
( `2 t1 W/ S% n5 v# S) C7 Z! ?
) {; J$ m3 J+ N+ O7 T+ z7 x& r+ @7 K猿辅导成猿“服”导?教培机构转型急转弯# _* D! [- l% Z" Z. D
三大教培巨头选了哪些转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