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孩子在国内受教育、但没有财力送孩子去欧美,可以怎么办?

[复制链接]
123459434 | 2021-11-4 23: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把原答案删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能出去就出去吧。以后想走都走不了
往事如烟972 | 2021-11-5 10: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0 a9 Y  k! J* I1 Y: M可能你没法给她全世界最优质的教育,
2 V! s/ z2 c3 J) E" s但你可以通过身为人父的责任感,向她传递、并且教会她身而为人的责任。4 l& ?- H9 k* O6 c* K

; _" o, H9 [) d$ c7 I你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T5 c$ f! F* q1 g
如果你有送女儿出国的钱,那么你送吗?你应该会很开心的送去了,然后觉得自己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已经尽自己所能了。) {* g0 b7 M! T
你有考虑过女儿在国外的感受吗?
0 |. A2 R9 b2 C  t0 v) U你确定她不会孤独?
  U" X9 c0 v9 c  X) b! P你会要求自己每天至少一次和女儿聊天吗?
2 W5 z0 }& y) @/ L  T当女儿被欺负了,自卑了,需要一个父亲宽阔的肩膀倚靠,需要一个父亲目光坚定的告诉自己的孩子你是正确的时候,你能做到吗?
9 w/ X6 ~. A" e# E中国教育最不好的地方可能就是不关注孩子的个性与情感,你也一样,起码你没问过她,她是否想要去国外。6 s' s# W$ ?' p- v

/ O' u+ R5 J. A% {3 N9 g你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
2 s' t' }) [. h6 g/ }  }我没做过父亲,但是我领养过一段时间的小孩,才带着他的时候我是恐慌的,我不知道能做点什么,我的导师和我讲:当所有人都有着不接收这个孩子的借口的时候,你没有使用,这已经是传递了什么叫做爱了。7 K2 c1 V: H+ J6 @
我问了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告诉我:身为人父的责任就是尽自己所能给孩子最好. |. t5 {6 K9 k4 u, A
当你没有能力给孩子出国读书的时候,你做了什么?你只是幻想,你只是自责,幻想着自己的全能,自责着自己的无能。
, m1 o* O# ]- }& p' W+ R
, C: {6 H- ?% c$ M% R3 m
我见过太多太多的例子,明明很聪颖很可爱活泼的孩子,从进了中国的小学开始就被“改造”、被洗脑,接受不到爱,只有冷漠与恶意。从初中开始,原本的活泼与灵性就不复存在了,变得要么偏执,要么自闭,而且大多狂躁而仇恨美日、大棋论成为一种思维的“default”。
以上就是你对国内教育的理解吗?这种言论如果出自网络的某个键盘侠,或者年轻的愤青我可以理解,但是已经身为人父的你,依旧这么偏激,如此以偏盖全吗?如果你自己无法理性,如何教育你的孩子理性?" f) X* ]5 E' L
如果你真的为你的孩子好,你应该多去一些学校看看,看看老师怎么教书,看看教育心理,看看一些厉害的教育者他们的理念。" ?9 ~9 p' F$ l) \) j
5 E) X" x1 J" D1 y0 z5 q/ m/ ^' u
我以一个心理咨询师的名誉和你保证,一个孩子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家庭,她不会沦为你所描述的那种人,只有家庭出问题,人格才会如此偏激,自我才会沦为舆论与外界眼光的奴隶。5 h! i8 z3 u0 C# Q, a' V

! [& K; }: g0 G; i4 t; p孩子原本是快乐的,但是随着社会化,我们的快乐会被重新定义,考不好,你就不能快乐,不如别人你就不能快乐,但是如果有父母的引导,你告诉她什么才是人生重要的,她就会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自我思考。1 e  @, y' W4 o  E2 v$ V% l
你多和老师保持互动,就能保证老师不虐待你的孩子,会虐待孩子的老师身上满满的都是世俗的臭味,你和他的关系良好,她肯定就不会针对你的孩子。  t5 _9 ~( D& ~, j
经常和你的孩子聊天,把你对这个世界的感悟传递给她,她也能自己去理性的看待自己所处的环境,感激现在所拥有的,努力去争取没有的,这叫做自尊。8 M! q# Z5 a! S% \* C7 f2 M

1 g% i( U0 i* J; B3 g( {沐浴着父母的鼓励的孩子是不会自卑的,不自卑的孩子是不会遭遇欺凌的,因为他们敢于说不。
/ b8 [- |% w1 b+ v当今中国,问题严重的不是学校,是家庭。' {' R: G! U. u, z3 c9 K0 b
是父母的功利化使得孩子的自尊建立在外人的评价上,是父母的暴躁让孩子在面临挫折的时候首先唤醒的是自己的暴躁。
# N/ p7 W0 \( ], D) ?1 t* b- e% y; f* E2 D' I/ I
你的女儿是幸运的,有你这样的父亲,虽然你不合格,但是你知道自己不合格就能去学习,真正糟糕的是那些明明不合格却自己为是父母,知乎上的 @Zack西西爸  刘建鸿老师都是不错的教育者,一个是实践,一个是专业,你可以多看他们的文章,还有尹建莉老师的书籍也可以看一看。
4 t( X' f; H  K7 c" L+ O3 F3 c" E% k
我觉得,父母的责任是精神的传递,给孩子一个优秀的品质,让他们拥有决定自己人生的能力,这才是一个孩子渴望的。, W! T9 t6 _5 z" c( g# {

+ Q, M2 g0 D% V8 g. d( b还有,当一个人夸张化的表达某些东西的时候,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他不在乎表达这句话的内容是什么,他想要的只是勾引起别人的情绪来自我满足。
pkuxfn58835 | 2021-11-5 12: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每天用很长的时间去想:怎么能提高我班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什么方法能让他们感受真善美?怎么才能最浅显的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8 T9 D9 U+ Z+ Y7 i. o9 O. O

; O+ J& d# Y' o9 `# ]5 b可是:
0 e# x2 V6 {4 w- D他们回家之后偶然看到父母在和邻居喝酒聊天时,破口大骂着学校、老师和现代教育:
  j5 v% W. \3 W9 |3 L; Q2 D$ y+ n- ~3 W3 @# A' _. i1 M* r
“学校有个屁用,老师都是臭老九”
7 h/ ]- ~  |6 g" N* N6 ]' |/ A, l“你看到前几天的新闻了么?北大研究生卖猪肉了,哈哈哈”* Q7 J1 G% f' _
一转眼,喝到兴头的父母看到了孩子居然呆呆的看着他们,怒吼道:' \- E! ^5 B4 h& D) C. _! l2 ~
“还不赶快学习去!看看人家谁谁谁的孩子,每天学习到balabala……”4 k  d  a+ H+ `+ _6 A

2 _3 K  }& x+ ~# S3 i孩子来到学校,跟同桌说:我爸昨天说学习没用的,研究生都得卖猪肉。& B0 g# r0 X  H% ?: H4 U  G( ^# ]( C

) |( ?2 y3 A0 e5 m我在学校,我用一堂课又一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进步的表现,鼓励他们多看科教频道、多读书。4 B' A- C: B/ h% H- I: }
* R# ^( O7 y1 f1 I2 K
他们回家之后,爸爸说:# r* a- Y5 o* _. o- ~1 H' [9 S5 C( p
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女孩子读书不就是为了找个好对象么。
! Z$ \; A- i5 i5 j9 ~% [; h, H4 G奶奶说:大孙儿,你还记得跟你一起玩的闰牛不?他都结婚了哈哈哈。
1 ^  m2 ^) a) U, V妈妈说:不能跟异性聊天,摸手,会怀孕的!7 T, i5 w) l; @. R2 W3 q  o8 Z# ^
- e5 ?& g, r* q
孩子来到学校,看见张小明和王小花说了几句话,大笑张小明:哈哈哈,王小花是不是你媳妇啊,你居然跟她说话”
/ l  C# G/ o# \9 W- D9 v
) U: p7 h4 F" I  I0 R, g“妈妈你不能乱扔垃圾”
5 z* }, a7 Y* T  `$ `“你还能耐了,管上你妈了!又没人看见,快走”$ d+ I% w- T/ _4 Y; x

4 f3 X* [: v( \  F“爸爸,我明明看到咱家柜上有钱,你为什么不借给叔叔啊”" g% W7 Q0 W0 K, M$ ]2 ?7 W. c& c
“你这小x崽子胡说什么呢!看我等会儿不揍你!…嘿嘿,小李啊,我这手里真没那么多钱,我再想想办法,改天去医院看弟妹去啊”
, N) u( L3 d  G1 j6 i# }' V; m4 Q1 @4 J7 f1 f
“奶奶您坐这儿吧”
/ q, B9 J; R% X" h- o- l“你真是个好孩子啊!”( D5 _- ?; F* g8 y5 z+ H
“妈妈,今天在公交上我给一个老奶奶让座了”* H$ Z$ N2 ?3 i; q+ b
“你给她让什么座!你上一天学不累啊!她管你什么事”7 h& t3 @9 Q3 W
" G# M8 _# q. y: o
“爸爸,你看那个老爷爷摔倒了”
- T+ {7 N+ p2 y$ ?$ r* x“快走!”
0 U8 P* J- J& o7 l7 {4 Y  U: \( z“可是,爸爸”2 H5 T, f3 \; ^9 J: @  B
“你怎么这么多管闲事啊,敢碰他,讹你钱,就把你卖了还钱!”
3 s3 z) w+ l/ [  h
& d1 C7 p' c5 O$ ]+ L0 A“妈妈,呜呜,张小明打我”
; v+ G  ?. P& X3 p/ c; @# L“你个熊货,下次再打你你就打他!打坏了妈妈给治!”( g! V8 p% M& C  ?) S

, m  f0 P, P+ X# T- e张小明
" b6 q( K2 e9 ^$ b% m$ O“妈妈我作业还没写完,等会儿睡”: s' T" B0 c( n3 H' o
“学校就知道留那么多作业,有什么用”. c% m' z  w8 k( Z2 @

4 ?1 b' L5 k1 |5 K“又玩又玩,作业写完了么!”6 g3 B2 O( D+ E7 F
“现在减负,没那么多作业啦!”
5 Z: j) ]* `% }  ~6 o“现在的老师啊,真会偷懒。正好你数学不好,明天咱们去报个补习班”" }  B* @9 U3 z$ \, S% Q9 ?1 Q
9 N1 Q( H& A' K3 {/ k  @
这就是我国教育的现状。
阢戊阢h | 2021-11-5 21: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办?凉拌。
- @- ^* |! `. X; L6 \- N$ ?
- H1 ?0 M3 D' I) [- - - - - - - 政治极其不正确的分割线 - - - - - - -
1 O$ o" S4 v' T9 V1 v4 X
) Z5 S9 s( I& H- T* a8 |: W! q% Q我算是“小留学生”出身了,日美欧新加坡的留学生朋友都有一大堆。
0 u7 Z. n9 F9 F" q2 f  V) o: }3 Z9 L; Z( j5 C  n9 w3 W
前些日子大家都在讨论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时候,我们这些人的观点基本分为两派:# X% x. F- O& n" V  T

& j* V% P% E8 a6 X一派像我这样,认为李的哲学思想和治国能力很了不起,然而这种粗暴的哲人王(开明专制+功利主义+精英阶层通过血缘和教育维系)的模式在他身后很难持续;4 ?% s: F! {% }6 w  U" Y
3 M- B0 B( k8 t+ z% n+ C2 a
另一派对于李则是近乎迷恋的跪舔,完全无视这种制度下的不民主不公平以及政治道德上的有亏之处。你告诉他们新加坡的老人社会保障微薄,老人在地铁站捡瓶子,出身下层的市民后代早早由于请不起私教在小学四年级就输在起跑线上,十五岁的小屁孩由于录了段辱骂李的视频而锒铛入狱,他们一律不当回事——哪怕你告诉他们新加坡在某些方面做得比天朝还过分,他们也只会告诉你一句“人家国家发展得好!人家给居民分房子!
) G! b+ M! g, c  O" b4 X5 g+ u/ t3 g+ Z) I: H
看见没有,其实只有加黑的这半句话是重点。
0 f2 z- c* D: R: ^6 b1 T9 L: k# w5 g
这两派人的教育背景没有区别:不同程度的国内名校,不同路径的海外留学背景,现在天天在美国听着民主自由大法好。
  R  |8 Y1 y/ L% |9 P' O
, C6 R* u9 R" E% S3 ~2 A! W6 J区分这两派人的指征只有一个:国内原生家庭的环境和“阶级”出身。一二线城市中产及以上出身的人赞同第一种观点,也更加关注政治道德和社会意义上的公平;而那些三线城市及以下、或者一线城市苦苦挣扎的中低层市民——只要有个国家能给每家人分个条件过得去的两室或者三室一厅,别说是老李,我看就是金太阳,在他们眼里也可算是好领袖。' y( c, L; J' H

. f( z% L* @% `# C! A: H7 r什么“和平善良”,什么“用爱代替阶级仇恨”的教育,天朝给不了你的孩子,美日欧给不了,印度索马里菲律宾也一样给不了,只有你作为家长让孩子脱离那个为生计挣扎的阶层才可能实现(不一定要大富贵,在一个正常稳定的社会里,中产及以上已经可以是坚实的社会活动与慈善事业的主力了)。这种阶层的跳跃,一是教育和眼界,二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题主你准备好了吗?$ c$ J! s+ W/ n: i4 d& h

5 Q- m: A! S% v7 W/ Z- - - - - - -
8 J! l' l! c: }4 K0 @2 Z! Z评论歪了,来正一下楼。4 Y2 [% u  O& c6 F. D  b/ v
6 F. x5 k; q7 U' r2 A$ w
喜不喜欢老李,喜不喜欢民主自由大法,不是这个答案的重点。重点是,如果一个人自称关注社会问题/有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有批判思维的能力/etc,就不能够一边骂天朝的GFW敏感词一边赞颂李家后人把十五岁小屁孩因为一段破视频关监狱的行为,仅仅因为自己作为天朝的吊丝没分到房子而新加坡同等级别的吊丝很可能会有房(至于那些比自己还吊丝的吊丝有没有房也不是他们关心的,他们只是觉得平行时空的自己在新加坡应该有房)。 这不叫社会责任感和纵论天下,这叫眼皮子浅还没本事,但是还觉得天下的便宜都该我占着。
8 `; {$ P5 {/ p- T, U7 J/ g  n  z
: L, u1 |2 d: r' a: E# ~9 }9 A/ S而这种“眼皮子浅”,在不实现阶级跨越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人(总有小部分的超越阶级局限性天赋异禀者)是很难改变的。还是拿同样的例子来说,一个在原生家庭就住惯了越层大房子的孩子,自然会觉得就算政府能给多数人分一套两居室也并不能遮掩其在公民自由/其它个人权利方面的恶政,觉得某些不公应该被改变哪怕并非与自己直接相关;而那些父母为了一套两居室和大家族和单位撕逼了一辈子的家庭出来的孩子,相信我,他们就算在名校学了一套一套的天下为公、知识分子是社会良心之类的调调并以此为荣,一旦他们自己不再是恶政的直接受害者,那些理想他们可以这辈子都再也不提。; y' y+ u- c' }1 C/ F

) q  h; I, ~! F  T% U; u1 y这不是对于吊丝“阶层”的道德批判,这是大多数人需要面对的人性的局限——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健康稳定的中产阶级是好的民主政体(不是那票“新兴国家”的劣质民主)必不可少的基石。
) x' z, c0 M, q& f4 [* B2 P1 ?0 H8 F- e' r; |4 \
说来说去还是 @Luxenius 大人在评论中总结的好:“题主想极力避免以及追求的那些东西,比他想象中还要贵得多,不是仅仅出国读书就能到手的。这些东西本质是阶层的飞跃,这非常不容易,两代人都要给力。”& l* j$ W$ O3 r% }& s7 P
5 Z+ |( f: @2 [1 H5 _: b
- - - - - - - 最后更新一次 - - - - - - -7 ?' f, T( x3 ^

) A: K; X! @. m+ t& x1 O: G本来觉得这个答案一二百赞也就差不多了,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评论中很多知友提出了很有见地的补充,当然也有持续性的歪楼以及对我个人的批评和揣测。不关评论不拉黑,大家在社区条例规定之内玩开心就好。
2 ?0 Q  @) q& f& H
. g: L) R6 W6 }0 }# G& K. \我所谓的“中产”是个不严谨的概念。之所以用了这个不严谨的概念并在原答案中开启了嘲讽模式,主要是觉得原题主太中二——我没本事,没资源,对环境不满意,请大家告诉我一个多快好省占便宜的办法,否则闺女长歪了都是你们社会的错!—— 这样的家长,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就算明天有了一千万美元送孩子上名校,也无非是念了几句洋文,然后一口一个你国,跷着脚说你等穷逼上不起伊顿哈佛那就没办法,谁叫我家祖坟冒烟天降祥瑞呢 (知乎上这类人可是不少的,欢迎大家对号入座)。7 K6 I$ I% d' Y7 z( z

* G- p# c4 U7 A+ e: |谁的成功和幸福,都不是因为自己天赋异禀而一蹴而就的。知乎上不姓赵的各位,想必在达到如今的生活水平之前,祖辈父辈都随着时代浪潮几经沉浮。今天的那一点点安稳静好,都仰赖于几代人用时间和生命搭起的阶梯。一家一族,一城一国莫不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激,不谦虚,不努力让未来的自己和后代变得更好?
/ z4 X3 x/ V% |5 [/ s' F
  V, z; u3 Y8 }; G& ~前些日子发现那颗类地行星的时候NASA的科学家是这样说的:我们今天只能发现它,但或许我们的孩子的孩子就可以探测它,然后我们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就可以去到那里。% A; p8 A8 y$ H5 n* i7 g+ R& l% s

6 z) X/ q" N; d5 u4 y4 k' t今天种下的种子,不一定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长成参天大树。然而如果今天不种,明天也不会有人平白无故地送你一片森林。
+ U& V3 M) `# f+ @: y( c! [! Y
0 X# B$ o& U) h. a& w共勉。
123459794 | 2021-11-6 08: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原先也想说说我其实也只是国内的专科学历。但我也有一定的辩证思考和独立思维能力云云。但经过我自己仔细思考之后,我觉得我不能忽略一个人对我的重要影响,那就是我妻子,她是在德国留过学,而之前在国内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一等一的优等生。而另一方面,我做一个在魔都出生的天生的教育优势也不可忽略。所以在这里,我不得不承认,你试图给孩子找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的想法的确是对的。
8 a, f9 \6 `/ _; v, n  c  d+ I5 t/ k0 [7 `
但这里,我觉得我们更应该现实和理智的来分析。从三线城市跨越到国际标准的学习,这之中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这里面需要面对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巨大差异,我相信对于两代人来说可能是会有剧烈的激荡的效应的。而且其中的风险与你现有的思想和物质的管控能力是极其不对等的。我相信很多回答里面也已经一一罗列了。7 c" Q9 q. n$ N- E$ X8 L

; g/ D$ ~, j* R' D1 h也许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了很多一跃成功的人。但是,我们可以试图罗列一下,这样的案例能够超过5000个么?而以他们的起点的程度以及低于他们起点程度的人,我们可以得到多少人?有可能可以以亿来计算。这里面的概率基本说明了他们的历程不是属于可以复制的。& F. O. c* F; j4 P

4 R: L) V& j$ o  `$ C2 i8 z. ^( T- z" D所以,我更建议你从风险更小,更脚踏实地的做法来。你的追求本来就不是一代人所可以达到的。我希望你能够冷静的来接受这个观点。也许你和你的孩子,都是一个原始资本累计的一代。而在这个过程之中,教会下一代如何在思想上更多的思考,同时学会运用和运作资本这可能是你和你的孩子更重要的目标。
5 @4 A" B4 I/ O2 p# `' s/ T. T9 S& l1 i# e
其实,如果说起来能够让你好受一点的话,其实我和你一样,包括我们身边很多人都是累计资本的一代。同时也是建立初级的独立、自由与理性思想的一代。势必的,我们肯定会有各种的思维的局限性。我们在早期的学习之中会浪费和消耗一些其实不必要的精力。但是,我们能够做好的是,找对方向,一代一代的接力。有个更加长远的发展观,我相信你的孙辈会感激你给予他们这样优厚坚实的基础,也会赞叹你长远的眼光的。
' D+ n( m  ?( ^
1 M5 x1 t" `: u9 o至于国内的教育。如果有时间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引导孩子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自学,如何寻找和深化知识。至于学的什么其实相比较而言就显得没有那么的重要了。同样的将眼光放远。如何让孩子到了大学之后,乃至30~40岁,还有想学想知道的心思,这个即使国外的学校很多也给不了。还是要依靠父母的带领。
9 Z3 g6 H) G( d$ `, Y  b/ v8 Z6 `  g4 q: v: T2 }( m
最后祝你的子孙会以你为荣。! w0 }" }/ I% ]- }

/ G; X" Y* I, w& e以上
123459537 | 2021-11-6 10: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从大学开始留学的,之后工作,移民。
% F) ~1 P: I9 A8 u7 N- O" ?首先跟你这么说:我不建议高中留学。3 K# s; T8 S9 g3 \- R
简单来说中国孩子高中留学,多半就是去其精华取其糟粕(我没说反),孩子反而烂了。+ e0 W0 z+ y6 f) p; K, C. X. z
最好的留学阶段一是小时候,二是大学及研究生博士生等,前者取其全,后者取其精。
  h4 T0 L3 c, Q* A
, G8 r& N, `( L7 h0 @; i& S, r我对你的建议如下:
/ T  y& T2 D& ]+ o: f( C  j
    好好学下怎么做家长。7 @& U( i: ~/ ]8 R
    不要把成绩看作最重要的。0 k6 k. j6 d$ N& k( R
    如果有条件择校的,好好选学校。9 w' Q+ E( A3 D2 [

/ s* m: Y: X/ B  M/ t  j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家长和学校的协作,并不是两方都把锅往对方身上甩。
小白酱95 | 2021-11-6 19: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  @& V4 \4 j5 s0 z: b& C很理解题主家长的期望与心情,你不是第一个这么担忧过的,郑渊洁曾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接受国内传统教育,最终郑亚旗只接受了国内正统的小学教育,而中学部分都是在自家私塾毕业的。那么你能说郑亚旗最终的结果是题主你想要的吗?显然未必,因为每个家长对自己的“艺术品”期望值不同。$ W2 b. q- e5 Y" Z/ B2 R
类似的例子我就不举了,在国内实质上都是个例,并不普遍。而且话说回来,就算去国外或者像郑渊洁这样的教育方式,就真的好吗?并不见得,你去看看国内一些头脑清楚三观正的人,他们也接受过国内教育,但他们在成长的关键阶段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并认识到了差异与利害关系,并借此机会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并且逻辑合理。只可惜的是,大多数人,确实没有在成长的关键期萌发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确实与教育有关,但如果全部归结给教育,这是偷懒的行为。
: c1 M! @" P0 @- t题主家长,不是咱给中国教育洗地,虽然体制内目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希望你能明白一个问题:我们家长往往都会把孩子最终被塑造出来不好的性格、品行、能力,全部归结于学校教育- t( K+ @6 {$ e
一旦孩子最终人品好三观正性格好,有些家长们又开始给自己贴金邀功:“都亏我们教育的好”,可是这些自以为是的家长怎么知道,有些人生道理,有些社会经验,全是孩子一个人在生活中悟出来的。这些跟什么学校、老师、爹妈,反而还没直接关系,这说明孩子学会了思考辩证,具备独立成长与独立完善的能力,而非过度依赖父母、学校老师,而是通过自己独立完成。
* z) F" l) O- A( y; }! `3 u实际上呢?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与诸多因素有关,包括大街上一个卖爆米花的、卖红薯的、某个被家长毒打的孩子、一次离家出走,说不定都对一个孩子这一生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如果你只说教育,那么说明你这个家长的思维层面还停留在很浅薄的角度。
" P7 f7 I9 Q' |9 H2 U5 T+ d9 Y教育,是不能帮你弥补社会经验上的欠缺,教育不是一本经验书,吃了就能升级,教育可以教会你一些基本技能与知识,帮你撑起知识的基本架构,该打怪该练级该遇到坎坷困难你依旧逃不过
( Z% M' x+ w0 n2 K. z: r9 G. Y- ?
从进了中国的小学开始就被“改造”、被洗脑,接受不到爱,只有冷漠与恶意。从初中开始,原本的活泼与灵性就不复存在了,变得要么偏执,要么自闭,而且大多狂躁而仇恨美日、大棋论成为一种思维的“default”。
9 v$ T( U% p" ~1 b* Z! N
我不知道这位题主家长是不是一枚小愤青,是不是特别讨厌甚至鄙视国内教育。其实我也是一枚小愤青,我也曾非常反感甚至抵触国内教育。后来进过这个缸我才知道,好老师是有的,而且会越来越多,教育体系的宽度也会越来越好,公私体系会越来越增加教育质量的厚度,未来我个人看好。
5 _" J+ e( o( M有些许建议希望题主家长能看看, n/ {( y: _( u7 b
    在孩子教育成长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比学校社会更大的,虽然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反对以及抵触国内教育的人,大多容易走极端,非黑即白,比如国内是垃圾,美国是好的;成长教育贯穿了学龄前、儿童期、青春期、成长期等多重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社会、教育机构、家长共同营造适学环境,不是说换个国家这孩子就不会沾染恶习,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9 a9 D: z  t" F6 ?! H
# m/ p: G& P3 s" C$ A
    洗脑+恶+冷漠+灵性(家长的塑造倾向)- A  J3 D! H' z1 P; S- ]* j+ {$ Q
如果把这几个词汇都扣到国内教育的头上,讲真,冤了。
  w, `% |& Q4 B  H3 L. ?如果你说国内一线城市的优秀小学,我还真没觉得这些学校在灌输这些东西,以前调研我认为比我小时候上的学校好的多,老师也很年轻,很有亲和力,很会体贴学生,沟通半径更短。
% N" Y* d% @- S但也从题主的陈述中可以读出,你对孩子以及教育结果是抱有很高期待的。你希望你的孩子可以真善美、活泼灵性、不被恶俗负能量所干扰灌输。可现实是什么呢?3 X2 E) Q# L4 w: u5 [$ ^9 E
难道你确保你孩子成人以后,就不会面对这世界上所有的恶?
' n9 e( k9 g( D* n* ~你把孩子置身于一个乌托邦,然后这孩子从乌托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孩子兴冲冲地去面试,发现HR问了一些奇怪的测试问题,竟然不要我,然后他回去抱住妈妈的大腿哭了一整晚。过些天孩子恋爱了,发现很多女生都拒绝了他的表白,此时你孩子三观崩塌,为什么我这么善良这么好,她们就不喜欢我呢?
/ d  B  E$ a" }$ |5 ^题主家长,你也是经历过社会的人,你敢说你小孩即便是在国外,难道他就丝毫不会感受到来自不同的人、事、现象所带来的负能量吗?比较可笑的是,题主家长所说的「偏执自闭狂躁仇日美」的问题,首先国外有多少偏执狂自闭症你google过吗?
' h2 G6 Y& c8 |其次,仇恨美日,这是一个地缘民族情结问题,截至今天,至少在知乎上,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比较客观理性的看到中美日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无脑仇这个无脑恨那个。
' Z- w% @. }  k7 W总结:题主看似好像思想与世界接轨了,实际上与大多数国内家长一样,有着非常强烈的塑造欲,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自己期望的那样。实际案例中,四成家长塑造失败,甚至因为自己一厢情愿的塑造害了孩子,可能有的家长会说,我为他们好,怎么叫害他们呢?: T, O1 {. e* ?% M; S* ]
我希望题主家长能明白一件事情,你所谓的「塑造」,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洗脑和改造」。/ _& o* @. T2 G! h
最后! Q) E$ n% y1 N
已经2015年了,从教育从业者的角度,我个人建议家长能在幼儿早期通过学前教育为孩子勾勒出大致的世界观,不论是善恶,都应该正面客观的告诉他们,并且告诉他们其中的利弊,然后尊重他们的选择。任何的干涉或过分的塑造欲,都不过是家长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改造孩子。; O% G: g; B/ l8 ]. b
先告诉他,再引导他,但一定要尊重他。教育发展了那么多年,有一点不会变,就是对这个世界的尊重、对不同知识与见解的尊重、对不同人的尊重,想了解这个世界,需要用尽一生的力气。" I9 p8 c) J  L; t8 T& e. y
然而更可爱的,就是我见过很多当官的有钱的家长,为了避开国内教育,在孩子小学上完,或者初中上完就花个几十万几百万的送到国外留学,我自己遇到的大多都送到了美国和新加坡,但最后孩子回来真的变成自己理想的艺术品了吗?至少我看到的一部分,花钱更大手大脚了,就像成龙说房祖名那样,生活习惯依旧很随意,袜子乱丢,该骂人不尊重别人的地方照常发生。
6 x$ S. @) e% r# J7 O在教育上,你可以怪体制,怪老师,怪社会,怪政府,怪任何,但这是你生的孩子,你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和朋友,如果你在亲身教育方面不去亲力亲为,不去言传身教,甚至偷懒送出国就认为万事无忧,那么这样的家长,我认为是非常不负责的家长,甚至你的孩子还会因此憎恨你替他做的选择。7 L8 _! a7 L  i" O$ ~( k; ]
教育,不止是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也应一同伴随孩子成长,接受与时俱进的教育,不断充实自己,避免被时代抛弃,在人生前进的路上要不断看到自己的不足。人无完人,何止是教育。人这一生就是在不停的学习,甚至到老去的那一天,都没拿到自己满意的毕业证。因为这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美丽的乌托邦,更没有你眼中最完美的艺术品,何况孩子他不是艺术品。
. Q6 r% S, C/ {7 R" \& K' I, n5 S' G. l( m9 S' u
不想让孩子在国内受教育、但没有财力送孩子去欧美,可以怎么办?-1.jpg
123459240 | 2021-11-7 05: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和平、善良,用爱而不是阶级仇恨教育儿童,但是教育成本足够低,让一个三线城市普通家庭也能够承担的国家”——卧槽这不就是现在的天朝么?5 s4 M* A5 |3 H6 Z/ X7 h; ~8 o

: b% H8 D5 B/ Y' b, C题主您就放心好了,您孩子这一代人的课本和学校里全是和平、善良、爱,顶多再加点《弟子规》之类的东西教孩子孝敬父母、遵守规矩,绝壁没有什么阶级仇恨;而且还便宜,三线城市又不用挤什么学区房,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还有牛奶补贴、午餐补贴,下午三四点钟放学之后只要不去搞什么马术、高尔夫之类的幺蛾子,打打球、游游泳、唱唱歌、跳跳舞什么的也花不了多少钱,对吧?
6 u$ E7 I- Y! [2 l' d
; N2 q9 s0 {% o就这么凑合着长大,也不用考虑什么家国天下,运气好的话一辈子稀里糊涂也就过去了,运气不好的话…运气不好的话,只要心里有爱就行了,没毛病233333# t% S: r* e# @: w" Y4 w
% w! t) p5 V) O. H
多么幸福的一代啊!(滑稽.gif
ty1862017 | 2021-11-7 08: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民主国家一大把,菲律宾印度,干嘛非去欧美,看不起我们亚洲的自由国家吗?非洲三权分立民选总统的国家满地都是,花销也不高,为什么不送去,是不是种族歧视瞧不上黑哥们?东欧新兴民主国家乌克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也不少嘛,赶紧送去享受自由。
% ^8 W  X+ F5 D还有,说当今社会给人们灌输阶级仇恨?; [" A8 J% U8 C  r9 c
那么官僚资本家送子女去欧美日澳你咋不仇恨呢?( r" a! ^6 f1 s( a/ x- h
你冤枉了中国社会。它不但没有给你灌输什么阶级仇恨,反而是阉割了你。
单思红豆恍 | 2021-11-7 12: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轮子哥刷到这题 @vczh  ,教案都写不下去了。题主何止财力不合格,智商更不合格,身边的圈子更是,恩,呵呵了。/ Y, }9 U% P2 u9 |9 U5 U; C
         第一个问题,孩子会因为上学就感受不到爱?合着孩子一上小学就扔着学校里12年,高考完了家长再来接回去?合着教育就是学校的问题?不,我可以负责任告诉你,在我班上成绩好性格好综合能力的学生基本上是家庭和睦幸福父母经常主动和老师沟通的!反例是另外一个父母关系紧张长期吵架甚至互殴的男生,在学校里面老师轮番给做思想工作,好不容易转变好了周末回一次家就打回原形了——学校六天做的所有努力,都比不过孩子周末在家被父母一句谩骂,都会被父母的争吵抵消,我们没有给爱?是狗屁父母没有给!6 r; Z- u' g: M
        或者你所谓的‘感受不到爱’是指校园暴力?拜托日本皇室的爱子公主都经历过校园暴力,你觉得去了欧美天堂就没有校园暴力问题?当然,作为老师我深知必须重视校园暴力,并且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但这个事情只靠学校真的做不了。
& c  {( Z$ c; b* c, ]* Z( ?9 m- X1 @        第二个问题,你周围就只有或者大多数是被学校搞得麻木、没有灵性、失败的孩子?其实你错了,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失败,而且家长错误预期了孩子的天赋。我时常被家长这样子质问:我孩子小升初时候考190多分(满分200),成绩那么好怎么被你们一教现在退步了?我是无言以对的,因为这个孩子确实非常乖巧努力,但是就是缺点悟性,成为不了拔尖的一小撮。而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一个班级除了顶尖的一小撮和末尾的几个,剩下的都是你我一样的中等生。望子成龙,最少也要先是条鲤鱼吧?4 O9 l/ L( k# L( a" l
        我承认,应试教育确实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今年带初中毕业班,孩子们课业极其繁重,重到看着都心疼。他们7点上早自习10点下晚自习,每天要上数不清的课刷无尽的题,没有时间去逛街,没有时间去追剧,甚至连新闻都要靠我讲给她们听——但是没有一个孩子否认,应试教育是他们绝大部分人向上的最公平的方式。/ k0 L! Q8 {5 T+ j
        第三个问题,题主你知道欧美发达国家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差距吗?你知道他们普通孩子可能一辈子连富人的头发丝都见不到吗?你认为以你现在的能力能够负担得起的外国学校,一定效果特别好?又回到那句话,孩子的教育并不是甩手给学校,家长就能袖手旁观的。/ Z; c( ^" h  D# D3 W( O
        题主,我幼时家贫,如果不是因为读书,命运大底是初中毕业就嫁人生子,现在来知乎问‘我发现丈夫出轨但是孩子已经6岁了我也没有谋生能力该不该离婚’,然后被一堆高大上的知乎er哀我无能怒我不争。如果孩子的起跑线就是家庭的财力,我大概连上学的资格都没有。现在,我本科毕业,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体制内,比大多数人更明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无力。我无力改变,但是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展示更大的世界,更远的未来,更多的温情。知识可以通过课堂教授,但是你所渴求的爱、创造力、灵性…不能。你可以给选择更先进的教育,但请不要凭着主观臆断把我们的所有努力践踏在地。. r% z  w1 U' y, ?1 f2 G) |$ ?
       今天,我家摆脱了贫困,从困难户变成了普通人,我们没有跨越阶级,但是这何尝不是胜利?再过一两年,我会找到另一个普通的他,生下一个两个接受应试教育的孩子,你觉得我的人生就这样了对吗?不,我每天都努力阅读,积极锻炼,勤奋思考,我希望自己能够有丰富的知识面,健全的三观,良好的审美,给我的小孩做出最好的示范——我的素质,才是我孩子的起点。2 a, j- o* e% a

' k* R5 C2 O1 o(3月1日补)昨天写这个回答时候发着烧,今早回来看,发现语气和措辞比较偏激,特别是一上来就直接怼题主确实不好,以后有机会我会黑得含蓄一点。
, [3 ^1 b$ x; [) L& H9 w$ O昨晚答题时候,我编辑了一段自己从书籍和其他优秀回答中学来的欧美教育的弊端,但是删掉了。这一段如果发出来,肯定有一堆人会这么喷我:‘答主你出国留过学吗你知道国外教育到底是怎么样嘛心疼你这个土鳖’‘答主希望你这辈子有机会去外国考察一下’。我的天,虽然我这辈子估计是没出国深造的机会了,但是身边也有出国深造在一流大学留学的亲戚朋友,他们也并不是认为国外教育就是天堂的。同样的,如果没有留学背景的人不能评价这题,那你从没有深入教育一线上来就说我们洗脑是什么鬼?难道要我拍一下初中政治课本发上来?( h' l( N. w& x
         还有质疑我摆脱了贫困的,这几位亲,这个社会不管是橄榄还是金字塔,占绝大多数的都是普通人。从困难户变成普通人,也许我只是离王思聪的起跑线靠近了一厘米,但离我家庭的起点已经一万米。我妈是文盲,而我是大学生,这难道不是中国梦?! r) A0 x' \0 X0 d) `# A
         精选区有一个评论我觉得值得思考,这位朋友说:题主作为新中产,不想孩子体会应试教育的辛苦,难道不对吗?我觉得心情是非常对的,但想探讨几个问题:1,新中产指什么?2,在任何教育环境和背景下,想上最顶尖的学校都是很辛苦的吧?( z9 }' r4 G+ w5 h+ b
          我个人认为,应试教育死板的症结就是人太多。一个班60个人,物理实验只能老师做学生看,学生基本上没有操作机会,稍微走神就错过了,时刻关注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也很难实现。以我们县为例,中考满分1050,最低分530就有高中上,但是也只有不到60%能升学,不改变竞争现状,是改变不了教育制度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