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重点高中的情况为例来聊聊吧(小学及大学阶段另当别论,以下内容不包括,这里也不讨论): H6 Z9 q/ P0 c) L+ e
2 H2 o& t$ \2 p0 m9 V: e7 d( A* S一、通过家长花钱托关系进入到重点高中的孩子,大致分为几类?(不是全部,这里只讨论较常见的几种)
% A- H& T" P1 }: h; [1 j' d0 X1 e1 \" P" D. B$ L2 g
(一)实际上有能力,但只是中考偶然性失利的孩子
5 |6 L. \% f `# |& \这类孩子进入到重点高中后,大部分会非常珍惜机会,也会特别努力,在学习中的竞争力以及最终高考成绩,和凭分数考进来的孩子基本持平。
$ s- d% M! T! X2 w. O7 V |- w( s# t9 J A9 G5 Y/ D
(二)本身没有学习意识和愿望,也不认为重点高中对自己很重要的孩子* z# w$ ~* \7 X$ i+ ]& R+ z
这类孩子进到这个所谓的“强师资好氛围”的环境里,其实大部分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当然不排除有一些突然“意识觉醒”并最终“逆袭”的,但一般这种情况都是有具体原因的,比如我曾教过的某个孩子,是因为外婆去世,也比如有些男孩子是因为喜欢上了自己的学霸同桌……但很少见单纯因为学习氛围而发生明显改变的孩子。
x; f1 [/ B @5 V所以为什么我总觉得在小学入学阶段,帮助孩子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到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再想纠正或改变,难度就会相对大得多。
( W4 F* |& j. p" C$ l& j
/ g, _/ ?! k2 D! {4 _5 x(三)有学习意识和愿望,但就是单纯能力不够的孩子0 _! Q' [) i8 g: X3 k
这种孩子,我所见过的情况主要有三种——3 `" D" E" ]7 a, ]
1、付出百倍努力,最终实现梦想。
" v' q8 o0 v' H9 Z& f" N8 |2、努力过后发现怎么都跟不上,自我放弃。
, O, f d) @! Z: _3、努力过后发现怎么都跟不上,最终顶不住压力,出现情绪崩溃。& I, p6 O( m# p9 S5 |
同事中有一位老教师曾说这一类孩子其实主要拼的是抗压能力,尤其是第二种和第三种,区别就主要在于孩子的承受力。7 b/ E, \' ?: T6 M f5 R
+ m4 H# [" n+ Y9 d, X$ D
二、上述三类孩子分别有怎样的想法?(得于和孩子的交流)
; a8 U' |2 F5 O7 k6 w7 @
6 q0 _. Y2 G/ u4 N0 y(一)希望爸爸妈妈能帮助我进入到重点高中
0 C7 E% B' J/ }2 @5 Q' ~第一类孩子本身是有实力的,但只是中考因为各种原因失利。他们自己非常希望能够得到爸爸妈妈的帮助,进入到更好的高中去学习。
$ o4 C7 k. d- z2 U
' e, Y* r/ g& g(二)我的志向不在这里,我和他们不是一类人" a7 i; `# y+ ?
这是第二类孩子的普遍想法。他们没有很强烈的学习愿望,他们觉得自己和周围的“学霸们”并不是一类人,所以其实很难被环境改变和影响。5 D( r) }- u' e5 F9 d
这一类孩子中,有一些是不想学习也确实没有什么志向和目标的,但也有一些孩子,他有自己的志向和兴趣,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动漫,有的孩子喜欢烘焙,有的孩子想当护士或幼儿园老师……0 \1 N' R% B; ?6 _
他们其实更希望上符合自己兴趣的职业高中,而不是重点高中,有孩子曾跟我说过:“我爸妈费半天劲儿把我弄进来也没有用,这根本就不是我的世界,我也融入不进来,我想要的这儿给不了,这儿想要的我也做不到”
" s4 Z) a7 _! K8 V6 g' s3 r
* ]' ?- m1 t/ t i8 P& H(三)我也想好好学,但我就是学不会
* ]4 q* a8 c# |第三类孩子大多都是那种成绩一般的“乖孩子”,他们不敢违背家长,也不敢轻易说出自己的想法,顺应于父母的安排。
! [4 f& m1 f( n曾有孩子对我说过——我也想好好学,但我就是学不会,越学不会越挫败,越自卑,越觉得对不起爸妈,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我越着急,就越学不好。为什么我就不能上个普通高中,做个不起眼的人?1 ?1 R& R; l4 C* n6 C1 Z; a
这样的想法并不是个例,很多这一类的孩子都有这种想法,他们自认为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也不想承受那么大的压力。+ m: y0 N; U1 @' k, u+ p
8 u9 M* S# R' c- h三、家长到底是否应该选择花钱托关系进重点?
" u5 k g; t4 m) i& i2 G9 b4 U$ z" B* r8 P; w8 P
从一和二中可以看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该主要取决于孩子的真实想法。
5 L+ Q' ]2 `8 g, K( I在家长想做这个决定之前,应该真诚地与孩子进行一场平等而深入的沟通,而不是自己单方面做决定。
! i/ v2 z4 F5 h$ e如果孩子自己本身有强烈愿望希望进入到更好的学校,也认为自己有这个实力,那么家长可以通过这个途径给孩子提供帮助。
. N- U4 A+ [/ c$ j4 l( {: x* @$ X- m如果孩子有其它志向,那么我认为家长不应该强作安排,应该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理想不分贵贱,每一个认真的理想都值得被尊重。% d% I6 X6 j7 r3 R8 x1 k
一些孩子考进了自己喜欢的职业高中,因为兴趣和志向在此,所以非常努力,最后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0 D. S& K; |& X' w4 ~
我有一位同事老师的儿子当初中考后就进入了职高,专业是他很喜欢的,学习也很拔尖,后来参加职高统一的考试,升入大专院校,三年后又通过学校选拔,参加全国统一专升本考试,进入到本科,毕业后成功考上研究生。
3 f+ B9 Q* d$ e: V! M由此可见:重点高中并不是通向大学的唯一途径,更不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L( ]. j7 O, v" z# t
都说强扭的瓜不甜,但有的家长好像只想把它扭下来,只要扭下来就很开心了,不在乎甜不甜。只要孩子进入到重点高中,就觉得万事大吉了。6 f( f" k* L7 m! e4 }7 y" j3 G4 d
但是重点高中是什么?是一趟列车,家长是希望能够通过这趟列车,让孩子到达家长心中所认为的最好目的地。# O5 M7 u2 d) P0 p; R: b$ H( r" ^
没有任何一个家长会把重点高中当成最终目的地吧?
0 l. _1 m+ k# j" ~5 G7 i h2 O所以就这件事而言,光把“瓜”扭下来、不在乎甜不甜,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理智的。, d* g9 G. t7 k/ p- O5 q' e
& n5 W( F" ~6 t# w7 o
作为家长,让孩子进入到重点高中这个愿望和目的当然是好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有更好的未来呢?
0 P) p3 z' W0 h; D! d但是学习再重要,第一,不能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内心快乐感去换取。第二,不能以强行牺牲孩子的真实意愿为代价。: n! B) B$ h% b! a8 S
事实上,真的强行这样做了,大多时候也是适得其反,反而让事情向反方向发展。
/ H9 J* ~2 K9 Y, |, ?; r( g* O) F2 ^不仅达不到最初的目的,反而会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一些更珍贵的东西。2 \8 G. X Q7 x. ^& C, G
$ _! V; `, o4 j% [
而我也曾在和一个被家长花钱送进重点高中的孩子聊天过程中听到过这样的话:“反正我什么都不用操心,从幼儿园开始,就都是我爸安排,以后大学我爸也会给我安排好,工作也一样,我什么也不用管,什么也不用操心,就负责吃喝玩乐”
) \4 Q, G2 T( t( M; A2 z这是我所认为的这件事的最大弊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完全依赖,失去了理想、规划和目标,不再努力。
+ }; T" S* J8 |5 H2 a7 K% w3 x- w更有甚者,把家长的“帮忙”当成了一种理所应当,你必须帮我,这就是你应该的。1 S( A6 |( |7 P6 c
帮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是希望他通过这个途径得到更好的一切,而不应该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失去最好的东西——比好学校和好成绩更珍贵的东西。: q4 W: l% B0 S/ S- W
- k* Y# b u; f% L. u6 y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花钱托关系进入重点学校这件事,要想清楚你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孩子的真实想法,看看这个目的能不能实现?2 `! I& K, {7 U: d# q# l
很多家长想不清楚这一点,好像就是为了进重点而进重点,觉得进了重点之后什么都能实现,忽略了最关键的内因,也忘记了比重点学校更珍贵的东西,最终得不偿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