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教别人做事会那么令人讨厌,明明是站在为对方考虑的角度上?

[复制链接]
星光闪耀312 | 2021-10-26 01:35: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咸鱼,一个常常被人“教”的人,我想对每位“老师”说:教人做事之前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9 |' ?( c+ s! a; y一,对方是否真的想把这件事做好?
1 F. _8 I! }. L7 e5 v比如A吃了一顿炸鸡,你告诉她炸鸡不健康,请问她吃的时候,究竟是更想满足口腹之欲还是更想要健康?( @+ S- G( V0 s' K- w8 I) `, i* a4 P. |
二,如果你不说,对方是不是真的想不到这种方法?/ K& N' P) k9 a  M3 D  p8 F- R
比如A每天都躺着还哀嚎自己太胖了,你告诉她你得出去运动,难道A是不知道运动能减肥吗?5 C1 b: b' i7 @3 k/ R
三,你的建议对方会愿意采纳吗?
# {2 i6 b7 p$ H! p8 y比方说A是一个每天躺着吃炸鸡的胖子,你告诉她每天应该跑步一小时,每天定量所有油脂碳水,她听到之后,是会选择:一,这个建议太有用了!马上起而行之!二,都知道这样能减肥,但是我拒绝从床上起来。
: I. O8 P9 t+ \' c6 M) I( e思考完这三个问题,大部分教人做事的欲望就会消失,剩下的真正是对方迫切需要的建议、对方自己不知道但你很清楚的知识、对方如果听说了一定会欣然接受的建议,那么怎么教人做事都不会引人反感。
" ]  ~2 p( R* e我对经常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教我做事儿的人,都想反问一句——“你猜我为什么不这么做?(≧ω≦)”
悄然飞过爬 | 2021-10-26 07: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别人做事”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这种自私行为往往会披上一层“我是为了你好”或者“我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考虑”的外皮
& O) S/ `  L6 d  t8 Y; s) I披上虚伪的外皮,但自私依旧是自私
# _9 \' {1 \, d5 P
- M, L4 S/ Q" S' u( {8 C绝大多数人“想教别人做事”的人,他们都没有考虑过两个问题:! Q) w  \) K5 H5 ^' Z
1、你愿意教别人,可别人需要你教吗?9 f0 b1 L# B4 z0 ]+ J+ H
你自称你是为对方考虑、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0 ]1 K( t5 J% Q1 l+ X  H7 {8 r+ U8 B0 f
但你连“别人需不需要你教”这件事都没有考虑过,你谈何“为对方考虑”或者“站在为对方考虑的角度上”?
* V  Z9 b7 \& W$ [2 S( ^2、别人也许真的需要教,但“能教他的人”是你吗?
& w5 A% x6 f* a9 l+ S( h搞不清这个问题,就很容易沦为键盘侠
. o# W8 v; n& P2 v- P大家离键盘侠的距离其实很近,就在一念之间( S! t- u4 ?( M* I, N" t& Z
如果你自认为自己有能力指点别人,但你实际上没这种能力,那你就是键盘侠呀…9 \  Z; o, t7 u4 C+ \- m
你和键盘侠,有何两样?( c# O( M6 A, {0 D5 Y

0 T1 h  T* d$ g8 K/ A6 N8 J& ~8 l4 q. a2 W, ?: U
你瞧,许许多多想要教别人做事的人,都自称“我是为你好”、“我是站在你的角度上考虑”
8 r) E+ |1 E3 i3 c! Y% {但他们真的站在别人的角度上了吗?
' C2 Q! u. l4 {- ]9 W7 l他们真的是为别人思考了吗?
( }4 n% M9 p1 b3 E. c没有的,根本没有
* V0 a% }% I* v. @6 H7 \/ O* h3 t他们只是站在他们自己的角度上,一厢情愿的认为“别人需要他的帮助”6 n( v0 e6 z2 T- K, Z
实际上别人根本不需要呀
* v2 r, F$ L6 z他是「他觉得别人需要」,然后他把他的这种感受、这种想法,当成了「别人的想法」" d8 I8 `7 \: q/ e. ]# T# Q" ]
他觉得他在满足别人的需求、他是为了别人好& V6 L3 r- V/ C0 h- m
实际上,他只是在满足他自己的需求,“想要指点别人、想要指指点点”的需求,他只是为了他自己好
* z" Z* V! \2 I9 L( W所以说,这种行为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 m( B# P; p, W( H7 O5 g
它最自私的地方在于:明明是自私的行为,当事人却喜欢披上一层“我是为你好”的外皮,直接占据道德上的制高点。
$ L  }, _4 b2 `9 G* x& ^别人当然会讨厌这种事,换成你,你也会讨厌这种事,因为你知道,对方根本就不是为你考虑…
0 k) T- d4 f4 O: d
5 B4 Y: q# B2 q1 W6 Z9 g别人只是找了一个道德上的理由,去满足他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已。
1 [& g& o: h/ Z7 Y& y$ n6 a6 I2 Z# Q1 U
. |$ H+ z/ `8 @
, e  b0 i5 x$ j1 s# t0 r9 D如果你真的想为对方考虑,请你在“教别人做事”之前,先做到以下的事:
; b8 u9 U( {( S1、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
, S; P( U- s2 Z, c- o1 b% {% h9 U如果对方需要,就进入2环节,如果不需要,就结束9 ?6 f' f6 V& O6 b
就算别人实际上需要,但对方仍然说不需要,你也要结束
7 _; y5 n7 D+ A' D4 \/ _. t$ t. j8 Z. a你千万别“我觉得对方需要,我觉得对方只是不好意思说”
4 u% l$ ^1 T3 y  e' ]2 D1 T2、解释自己在这个问题上所具备的经验、曾经解决过哪些相似问题
& A% C6 Q* G' B' }% `4 Q8 N如果对方认可了,觉得你OK,你就进入3环节
5 s+ H' P2 Y, F: x  U, ?如果对方不认可,明显没什么兴趣,此时哪怕你有通天之能,你也不要继续解释你有多厉害6 C5 O3 I2 O, ]. b+ w/ o
3、询问对方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具体困惑,认真的与对方探讨( Y% x- J- T1 E% i: p6 d
千万别直接上来就全盘接管,指指点点,你要以他为核心,辅助他去解决问题
0 H: r- U# }& o- q2 e$ n& j而不是喧宾夺主,抢夺主控权,大权独揽,指点江山…
. z7 F) m% S3 E# R当然了,如果对方在这个问题上几乎就是小白,那你可以全盘接管
& ]: l% c0 n! c5 N: I. T但也应该多与对方交流沟通,去解释这件事为何这样、那件事为何那样…8 c5 S3 b) w9 Q" o4 h8 ^- K
如果你真的是为对方考虑,你至少应该做到这三件事,这样你的态度才算是正常态度
) c( Z0 y* z, N1 r
( C0 z# p9 a* g' m说穿了
' n/ c; b1 |! h+ }% i* O绝大多数想“教别人做事”的人,都只是“他想教”,而不是“别人需要他教”…; B7 i! P1 F1 |( L5 e
他们是什么态度呢?" d# D$ r6 s2 J6 h
自私的态度呗,还能是什么态度…
海南2090 | 2021-10-26 15: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时候,教别人做事并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 k! y$ y3 v) U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 b; O0 I8 x  e2 s& [9 h1 ~0 f4 j) g3 C6 m; c2 _1 O5 a6 M0 g
有一段时间,我总是熬夜,晚睡晚起,我妈就看不过去了,开始跟我讲,晚睡觉的害处是什么,早睡早起的好处是什么……4 j! L" g. T' a) y6 Y
    从他的立场出发,她觉得我不知道早睡早起的好处,所以教我科学道理;但是,我并不是不知道这些“知识”,我是被别的东西困住了
    ) @, E, l/ r4 N6 v
所以,她并没有站在我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她给了我一个她觉得我需要的答案。
' n8 }9 |( S6 S' H关系不平等
0 z: z/ X% F/ g/ N+ j, m' x0 H* H3 R5 z( d1 H1 Y& ^* N; Z$ e1 X
当你教别人做事的时候,你传递了三个信息:( D$ q" k3 t) n0 I5 ]
    字面信息: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做;关系信息1:你错了,我对了关系信息2:我比你厉害,我得控制你。7 _+ E/ y# E! j0 x/ [0 `3 C) I' v
这样,你教别人做事,实际上传递出了高低、好坏、优劣,因此对方会不舒服——即便你完全站在对方立场上。
, |) ^5 q+ E8 j5 V' g剥夺了自主感8 [* L! m0 W0 `/ O

3 n  v8 t# Q% t1 K. E: r% Q% Z: _我的一个同事,有时候会请教我电脑使用的技术问题,但是他要求我只能动嘴,不能上手。因为上手会让他很不舒服,这种不舒服,也许来自于“自主感”。& w1 p! d; Q. e7 J. [: j
德西会觉得,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是三种重要的心理需求,一件事情如果能让人体验到这三种感觉,人们就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 D" Z  S. R% Q) B而一个人的生活中如果经常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他就会很不舒服,甚至产生心理问题。; |% @6 b6 [- j- s/ [2 h
当别人教你做事的时候,有时候会忽略你的自主感,让你感觉被操控。: V1 \" ^: B! Y
如何帮别人更有效?
/ c7 h, b( g' i4 K/ y5 F
) N) m6 y+ D, E# Z
    先搞清楚,对方此刻是否需要帮助,比如你可以直接问:“需要帮助吗?”如果你发现对方在硬抗,不要直接“戳穿他”,最好去做一个拉拉队的角色,表示信任。多听少说,先搞清楚对方真正需要的东西。你可以先问:“你准备怎么做呢?难在哪里呢?”注意,要带着理解和共情去问,要时刻关注对方的困难感在你给建议的时候,多问问对方的想法,困难,联想,还有对方对于你的建议的看法,这样对方会很有参与感。比如你可以说:“我刚才建议你这样,你觉得如何?做起来可能会有哪些麻烦吗?”要时刻提醒自己,对方所处的环境与你不同,你永远不可能给标准答案,只能给参考答案。比如,你可以说:“我个人觉得,可以这样做,不过我不知道你周围人对你的这个举动,会有什么反应,你觉得呢?”
    6 q, E* |  e" _, g- G  m
<hr/>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心理小厨plus
脱便空 | 2021-10-27 01:4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都是厌恶”自我否定“的' j5 J# X2 v) e( C

) [' C- f6 i4 [! w* d教成年人做事的过程,就是一个让他”否定自己,重建认知“的过程。3 {- l+ Y) \* E0 _% N' u: F
8 e  S+ F. V0 |1 i
比如你的闺蜜爱上一个渣男,被人伤害以后还骗了不少钱,现在向你哭诉。7 g/ `- j5 n. n) I( t
你教她如何去摆脱对方,如何忘记这份感情,如何振作再开心自强的生活。
6 h2 y& c$ t# d* l/ u对你来说,这是显而易见的,正确的行事方法。1 u. }# B: I  g$ a: p
对她来说,首先要确认对方的确是渣男,就意味着承认之前的自己完全被蒙蔽,智商被碾压,眼光有问题,不懂男人,不懂爱情,缺乏判断力。3 a9 @. _  _* T$ T! L
还意味着她内心要承认,曾经以为的感动是虚假的,以为拥有的爱情是伪装的,同样的年龄她的判断力不如你,她做出的人生选择是错误的,要按照你指点的方式进行。
. K; [. ?, W2 E, D1 j( y0 W$ ?* [- o人都是厌恶这种否定自我价值的过程,意味着脑海中会失去大量以前建立的成就,虽然其实她从没获得,但曾经是拥有获得感的。. j9 z$ X/ n$ ^$ Z* f" o6 K) Y
( h9 M7 j# n' o  Z! z/ t
另一方面,不见得所有别人说的话都一定是对的。不是当事人,有时候看待事物会更客观,但也缺乏对细节的周全,而对方作为第一手信息的掌握者,需要判断你的话是否正确。
+ W4 a, b; ^8 M! ^在这个过程里,你的意见对她来说只是“参考”。因为你并不会对不好的结果负责。加入她真的和对方分手了,发现当时判断失误,失败的结果需要她自己来承担。
, c0 b. }# x+ C3 G所以,“非亲非故不要随便教人家做事”。否则不管结果如何,大概率是不记你的好的。* ~, Y! j$ S" @) J# x
你可以给出自己的分析和建议,也可以安抚对方的情绪,但是不是非常亲密的关系,不需要教对方到底如何做,让她自己根据判断来做决定。
' D: d, X& u4 a4 }+ z1 L- u) l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更不要去马后炮的说当初对方应该如何做,这样除了惹人烦对事情没有任何帮助。
! w" X5 [( m" U! j& o& r; b6 O. I  y而对于一些思想不成熟的人,她们甚至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而会怪到提供意见的人身上,做各种假设,来给自己开脱。2 g. n/ Q3 d+ B: J: @
真的能不管对方脾气多不好,还苦心的反复嘱咐的,其实只有孩子的父母吧。
老弟家hqu | 2021-10-27 07: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之好为人师,其最大的关键点在于教者往往会为自己建立一个更高的姿态。" `3 ^3 k) q$ B& ^: T! [; h
我教你做事,言下之意,我的见识至少在这个领域比你更广博。而人之好为人师,即为我自然地认为在很多事情方面都比他人更广博,抑或是我非常热衷于卖弄我自认为比其他人更广博的某些领域。
( g6 k' k6 n( H5 o4 ]好为人师之弊有三:其一是桀骜,其二是半瓶醋,其三是易于攻讦他人并引发争执。. j) X3 V0 F$ e7 V! b8 P9 c
另一方面,人与人的立场是不同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家长可能会声称为了孩子好,逼迫或变相逼迫孩子去相亲,他们也确实是这么认为的——但孩子却完全不这么认为。这是因为时代的变迁,使得两辈人立场不同,结婚成家这一行为的重量已经发生了变化。在立场不同的情况下,是没有所谓的正确的事或是真理的,而这种时候的“我为你好”只是纯粹的灌输自己的价值观与立场,自然引人生厌。
巩淑拌诤 | 2021-10-27 10: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得以前,别人在“教导”我做事情的时候,我会有以下的几个感觉!9 Z9 |) B7 ^5 R5 X0 A% G+ I& U5 A/ c
) l1 a& H$ a9 b  ^
1.
% L6 b0 s# }+ K/ Z3 Z$ N* P+ l1 |
本来自己盘算着做那件事情,这还剩点,马上就快弄好了,
2 ^6 o" v3 G: M  M) y/ r& ~
: M* h4 g" }$ s- Y你突然过来,对着我一顿指指点点* @( N, O7 C/ n+ s" \. O& O
“ 这个要这样,那个要那样,那个不能这样,这个应该这样。”9 Y: ?9 N+ A4 F

8 A7 K" r( c$ B2 H知道你是为我好,7 s+ ^- k/ A6 p' E6 U+ R  t
但你表现的更像是:我比你强,所以你必须要按照我的方式来。* r) j9 C; c2 u* f, L9 q

( E  ~' ^1 Q* `1 ?1 T0 u2.7 Y( l% y& Q+ X) H9 `$ w- ?
大家都在一起做事学习,
9 g9 j' I6 F6 U2 ]; X, I1 ~- F2 m! R不会的,我自己会学,会问,. s1 G: w; e) L: I
" y# |1 a2 U5 d9 U: S
不需要你特意过来,当着所有人的面向我展示你的“才华”,6 t1 C8 J0 U1 t/ ^8 v* ]) Z3 b
如果我自己都懒得学,你的“教导”只会让我更加膈应你。
6 \' b5 R% I  ]  T# Y( {) X+ m
. M2 U, B3 J3 z3 R( c  @% u- r3.6 G: T, d1 ?" r- H8 E
动嘴皮子,谁都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瞅瞅,
' l6 Y! {& w8 s6 K) o6 y0 V
2 ~  a; M5 M& E" z2 K. ^+ c  h我心里有杆秤,知道你几斤几两,感觉得到你是不是真的在为我着想。! a2 j. U* e$ E% ~: z

0 d9 E7 P1 ]; D( c1 M2 Z( H其实教别人做事、教别人方法,是不会另对方讨厌的,1 s: w) P6 m/ b6 y) [3 H: \6 `
9 f: X! p6 _* ^8 {4 {
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拿着钱请别人来教他们做事情。
1 f1 g5 ]3 n6 ]) z) }9 a1 q3 D' N3 ~) [* w: o
只是有的人,教别人,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表现自己,卖弄自己的才华,展现自己的那点存在感!  q0 K* c9 J0 {3 |" h4 G

8 w1 j+ {! U) O% g7 A令人讨厌的,永远不是“教”这件事情,而是你这个人。
4 g) z& B  h! S" E% ~6 H! c
! m. ^# n$ ]3 R; C( L! \  B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 D! m* H0 z: ~; i1 b) m6 O. e. a9 g, S  R. |, \: A, t! V
你也永远教不了一个膈应你的人。
唯一836 | 2021-10-27 18: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道共情能力测试题。7 a! C! R, g1 v" _
  L3 u. Q# s+ N$ G' T' j1 _% \* k
老婆和老公对话:
: c$ U9 [7 p& Q6 K' k# l* c8 T老婆:刚才没忍住,对孩子又发火了,我可真不是个好妈妈!
: g% z, l+ ~% O老公:是啊,你这样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对孩子应该宽容,而不是苛求……
- p6 F( X9 n5 ^<hr/>问题、请问老婆说第一句话的目的是……
% m& Y4 [; J" Z! w* V0 Y& `. `) u' r( u3 f: A5 q$ X& O* e# R
A、老婆觉得对不起孩子,很自责。
! N, F. ~! H0 NB、老婆希望老公帮助她改变对孩子发脾气的习惯。
/ t" C/ v& q- h+ t, eC、老婆希望得到老公的安慰。
; n' _- z0 W" g+ f
6 N; v/ J# ~. ^2 l6 D
/ ^+ C2 g! \  z1 c  [$ f正确答案是C。6 ]6 [; R0 K+ V4 Q# \  i5 U; e/ g
A和B是错误答案。: y7 Z3 y5 |, A1 @  ]
选A的人,只听懂了文字,没有去理解动机,不具备共情能力。2 X7 g8 i: @5 W0 f  ^
选B的人,使用的心理方法为投射,从自身角度思考,是自我中心的表现,缺乏同理心。
  I5 F% t7 E' l1 C6 O0 u* d% D选C的人,才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理解发言者的真正意图。
4 n; {" J5 \$ K  O" ~<hr/>题主是B,明明站在自己角度,却以为站在对方角度。. t% h5 i$ J3 ^8 d: W' n
<hr/>我是题目中的老公,被老婆骂过后,知道了正确答案是C。
7 X# F& J- }+ T4 i当时的完整对话是:
1 e8 f0 Z2 B8 @, M7 h( ?老婆:刚才没忍住,对孩子又发火了,我可真不是个好妈妈!7 ~0 c3 W. E2 ?
老公:是啊,你这样做让孩子很没有安全感,对孩子应该宽容,而不是苛求……(错误应答& a6 [( y  D6 `- W
老婆: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我问你怎么做了么?!你又自恋了吧!切!& J7 z' U3 P9 Y, S* L# W
(对话在老婆愤怒、老公郁闷中快速结束)/ K6 P6 V# S- j) }$ ^/ m( |1 m
<hr/>老公的正确应答是:“亲爱的,你心里也不好受,是不是?”同时辅以身体接触,给予安慰。6 }1 |1 z1 @- `. f9 l
<hr/>共情的基本原则是:
* ?" @6 [9 z; i7 R$ }
    先关注人,再关注事。重点关注发言者,其次才是发言者口中所涉及的第三者。三点关系简化为二点关系。本案例中,将老婆、儿子、老公三点关系简化为老婆、老公两点关系。理解发言者表达时的情绪,正面情绪给予肯定,负面情绪给予安慰。比发言者更懂发言者。; R+ t8 @  C# K. f2 ~- ?# U
只有做到这几条,才算是为对方考虑。
语惑非非 | 2021-10-27 20: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g3 N4 {5 n2 q) u为什么会令人讨厌,因为道理总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并且大部分情况下这些道理他们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我甚至怀疑是不是每个人都从小看过道理大全。' |+ x0 ?$ I4 S/ S
你告诉他们道理,教他们做事,他们只会觉得这还用你教?你以为我不知道?但潜台词其实是你的话提醒了他们做不到的事实,这只会激起人们内心的自我保护机制。他们非但不会觉得你是在为了他们好,反而会质疑你的权威,讨厌你的行为。3 X/ f- i5 p9 p5 }9 B, K% _
这不仅仅发生在陌生人、朋友之间,即使是亲密的夫妻、家人也一样。$ H7 Z, G0 T0 C+ c& t
所以一件事除非别人自己想改,或者是自己向你求助,你慷慨激昂地给与建议和意见毫无卵用,非但不落好,反而被记恨。$ n9 O2 d5 L7 q2 f
所以成年人之间,点到为止,好话只说一遍。愿意听多说点,不愿意听赶紧闭嘴
倩影怀xqv | 2021-10-28 08: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只看事,不看人,就令人讨厌。
123459813 | 2021-10-28 1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当人家是来请教的,实际上人家只是来寻找共情的。
+ ^/ `/ B5 f1 ~别人早知道该怎么做了,只是拿不准,并不需要你来指手画脚。# M" W6 L8 h" L5 b: g
9 Q/ P! Z/ ^0 {* h
对方来问你,是希望你可以替他把心里话给讲出来,这样你们可以产生共鸣,就还是好姐妹铁哥们儿。8 x3 Y0 {; ~1 f$ ?( z
有了你的支持,他就会觉得:“看吧,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连他也这么想。”
/ k, h: i  r5 e2 y于是,原本还惴惴不稳的心顿时坚定了,就能理直气壮地跟着自己的心意走。5 P) |8 v( ^" u3 s, ]$ w
这一走,如果成了,还不要紧,他会为自己的选择得意洋洋,更能证明你们兄弟闺蜜心灵相通。2 m5 p- y. P! `
可如果走错了,出事了,把事情给办砸了。! t  o' w  ~; ]! d% l3 D
对方立刻会变脸,道:“你看你,给我出的什么馊主意!你是坑我呢?”6 Q" ]& i+ B0 z. W) k+ R
这个责任就全推到你身上了,他的失智行为全成了你在背后教唆,坏人你当了,他自己倒成了一朵人畜无害白莲花。1 `6 h3 ^5 w; I) ~. z: i
, j: a5 w- d1 S* c$ n6 H
但是,如果你没把他心里话讲出来,而是给了不和对方心意的建议。
0 `4 w& t' B7 I( v( f4 @0 ^$ q那么,他就会表面上敷衍你,嗯嗯啊啊哦哦,暗地里顾影自怜:“没想到,连他也不懂我。”
9 o% E  q& ~7 @/ @4 Q6 F在建议力度上,你若蜻蜓点水,到此为止,对方还只是觉得你和他不是一条心上,从此慢慢和你疏远;
, I% s7 t$ o, G9 \0 l9 @可如果你自以为“为了他好”,逼逼叨叨个不停,那么他还会生起厌恶,觉得你这人爹味儿好浓,特么谁啊,这么好为人师?
1 {& y2 }+ ?* P- z' F# N) A, j1 P+ T  _1 m: `% C

) @" B5 @- s* V4 k; m) s) j: K 为什么教别人做事会那么令人讨厌,明明是站在为对方考虑的角度上?-1.jpg 0 C1 Z/ d& {, \3 l' c

* y1 @) [) T( y4 c对于这种情况,古人早明白了:这特么就是人性!+ ^+ g% \, q: U! p
所以,你会发现,古代的谋士给主公建议计策,往往都是上,中,下三策。' O9 }6 t2 s" l, g% P3 B
按照历史定律,大多数主公都会选择下策,稍微有点人品的选中策,可最终都是无一例外走向失败。
) G. Y/ c: n$ ]$ d9 l你就没见他们啥时候选过上策。, G# u: E: T5 v  S( ?- C  k

- V2 P8 W8 C$ f8 f那么问题就来了。
& b, s! }/ B3 T0 u0 L0 D4 O既然,这个谋士早知道哪个是上策,哪个是中策和下策,那为何不一开始就只把上策说出来,把其他两策隐瞒下来,这样君主不就没有了选择,只能根据上策行事了?- S. {5 M/ u' c* i' c  j* R  P1 x
其实,就是因为这个恶臭的人性。0 c* g* g6 Q; ?" B6 A9 g/ C5 I. T; K9 S
谋士早知道,主公心里已有计较,就是那个下策,他之所以向谋士问计,就是寻找共鸣而已。3 {/ G6 R, N/ ]! k: Z* a. R0 `
这时候谋士给他讲了个上策,不合他心意,他不但不会采纳,还嫌弃你和他不是一条心。
3 g; I" V) V! \# ^可如果你只说下策,把主公心思给讲出来了,主公会很开心,但实施的时候,成则罢了,万一失败了,那么就成了“皇上都是对的,都是奴才不争气”,毕竟,这计策是从你口中出来的,这点你无法否认吧?
7 a' L, f6 s$ @/ H& n主公才不会承认这个计策是他本就想好的,而是会把锅甩到你的身上,——“都怪你这厮给我出的鸟计,我不恁死你何以服天下!”5 V( U# z! X. X+ d& f% [
于是,你就只能饮恨而卒。' ]- X2 M8 ~8 ], Y) i8 P
% n0 o6 p: g" d) Y, l
但是,人民群众的只会是无穷的,为了破解领导甩锅,古代的幕僚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咱们可以多建议几个计策,把选择权留给领导。
  c+ y2 T4 m3 u, x( N这样一来,如果事儿成了,那么计策是你建议的,你肯定是大大的功劳。, V6 I5 u* z& q- I
可如果事儿没成,那么你可以说,虽然计策是我建议的,但建议了好多个,而这一条则是你领导自己选的,凭啥光往我头上赖?
: g' W% S" z9 _* I如此进可攻,退可守,功劳你可以领,出事了还不用你担,岂不美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